'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

閱讀前歡迎點擊屏幕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育兒知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不經意間的一個舉動,都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他投射的是整個家庭的問題,父母怎樣做,孩子就怎麼學。一個家庭中孩子是否有出息,從他的父母身上就可略知一二。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

看過一句這樣的話:

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

我對此深有同感。記得前段時間頻頻上熱搜的黃磊女兒多多嗎?

"

閱讀前歡迎點擊屏幕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育兒知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不經意間的一個舉動,都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他投射的是整個家庭的問題,父母怎樣做,孩子就怎麼學。一個家庭中孩子是否有出息,從他的父母身上就可略知一二。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

看過一句這樣的話:

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

我對此深有同感。記得前段時間頻頻上熱搜的黃磊女兒多多嗎?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明明小小年紀,卻一口氣包攬了鋼琴獨奏、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等五個一等獎。怪不得都誇她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可否認的是,多多能成長得如此優秀,是和父親黃磊的教育分不開的。不同於一般父親的口頭說教,黃磊主張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明明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他卻沒有選擇過多曝光,反而花很多時間陪在孩子身邊。他喜歡旅遊,得空便帶著全家滿世界跑,所以多多遇事從來不怯場。他喜歡看書,在耳濡目染之下,多多也將讀書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而最難得的是,黃磊永遠給予多多十足的尊重,相信並支持多多的每個決定。哪怕是打耳洞、染頭髮這類其他父母不允許的事,他都抱以一概的欣賞和讚美。

"

閱讀前歡迎點擊屏幕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育兒知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不經意間的一個舉動,都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他投射的是整個家庭的問題,父母怎樣做,孩子就怎麼學。一個家庭中孩子是否有出息,從他的父母身上就可略知一二。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

看過一句這樣的話:

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

我對此深有同感。記得前段時間頻頻上熱搜的黃磊女兒多多嗎?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明明小小年紀,卻一口氣包攬了鋼琴獨奏、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等五個一等獎。怪不得都誇她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可否認的是,多多能成長得如此優秀,是和父親黃磊的教育分不開的。不同於一般父親的口頭說教,黃磊主張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明明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他卻沒有選擇過多曝光,反而花很多時間陪在孩子身邊。他喜歡旅遊,得空便帶著全家滿世界跑,所以多多遇事從來不怯場。他喜歡看書,在耳濡目染之下,多多也將讀書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而最難得的是,黃磊永遠給予多多十足的尊重,相信並支持多多的每個決定。哪怕是打耳洞、染頭髮這類其他父母不允許的事,他都抱以一概的欣賞和讚美。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就像他在給多多的一封信中寫的一樣:

希望你做喜歡的事、與喜歡的人相處、以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他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使得多多比同齡孩子多了一份溫婉、大氣和智慧,敢於在更大的舞臺中施展自己。

這才是一位父親真正應該做到的:

不是把你當成寶貝捧在手心,而是帶你看過世界後,教會你心懷遠方,更加努力前行。想起被稱為“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

"

閱讀前歡迎點擊屏幕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育兒知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不經意間的一個舉動,都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他投射的是整個家庭的問題,父母怎樣做,孩子就怎麼學。一個家庭中孩子是否有出息,從他的父母身上就可略知一二。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

看過一句這樣的話:

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

我對此深有同感。記得前段時間頻頻上熱搜的黃磊女兒多多嗎?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明明小小年紀,卻一口氣包攬了鋼琴獨奏、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等五個一等獎。怪不得都誇她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可否認的是,多多能成長得如此優秀,是和父親黃磊的教育分不開的。不同於一般父親的口頭說教,黃磊主張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明明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他卻沒有選擇過多曝光,反而花很多時間陪在孩子身邊。他喜歡旅遊,得空便帶著全家滿世界跑,所以多多遇事從來不怯場。他喜歡看書,在耳濡目染之下,多多也將讀書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而最難得的是,黃磊永遠給予多多十足的尊重,相信並支持多多的每個決定。哪怕是打耳洞、染頭髮這類其他父母不允許的事,他都抱以一概的欣賞和讚美。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就像他在給多多的一封信中寫的一樣:

希望你做喜歡的事、與喜歡的人相處、以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他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使得多多比同齡孩子多了一份溫婉、大氣和智慧,敢於在更大的舞臺中施展自己。

這才是一位父親真正應該做到的:

不是把你當成寶貝捧在手心,而是帶你看過世界後,教會你心懷遠方,更加努力前行。想起被稱為“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在蘇軾蘇轍兩兄弟出生之後,蘇洵下定決心,將兩名兒子撫養成才。但他並非一味立規矩,逼著孩子們讀書,而是陪著孩子們一起學習和進步。

《論語》《孟子》《詩經》……為了給孩子解釋得通俗易懂,他把這些經典著作讀了個透。

最後更是和兒子們一起去考了進士,結果三人都名列前茅。而蘇洵本人的開闊思想,也讓孩子們深受啟發。即使人生陡轉、屢遭貶謫,蘇軾仍然保持著和父親如出一轍的樂觀豁達。在最苦難的時候,也可以用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風輕雲淡地帶過。母愛是隻要我有,只要你要,我都可以給你。

而父愛是隱晦而不露聲色的,它往往會給孩子指明一個方向,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達。

所以,父親是指引孩子人生方向的一顆明珠,頭頂亮著光,人生的路才不至於難走。

"

閱讀前歡迎點擊屏幕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育兒知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不經意間的一個舉動,都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他投射的是整個家庭的問題,父母怎樣做,孩子就怎麼學。一個家庭中孩子是否有出息,從他的父母身上就可略知一二。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

看過一句這樣的話:

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

我對此深有同感。記得前段時間頻頻上熱搜的黃磊女兒多多嗎?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明明小小年紀,卻一口氣包攬了鋼琴獨奏、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等五個一等獎。怪不得都誇她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可否認的是,多多能成長得如此優秀,是和父親黃磊的教育分不開的。不同於一般父親的口頭說教,黃磊主張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明明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他卻沒有選擇過多曝光,反而花很多時間陪在孩子身邊。他喜歡旅遊,得空便帶著全家滿世界跑,所以多多遇事從來不怯場。他喜歡看書,在耳濡目染之下,多多也將讀書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而最難得的是,黃磊永遠給予多多十足的尊重,相信並支持多多的每個決定。哪怕是打耳洞、染頭髮這類其他父母不允許的事,他都抱以一概的欣賞和讚美。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就像他在給多多的一封信中寫的一樣:

希望你做喜歡的事、與喜歡的人相處、以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他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使得多多比同齡孩子多了一份溫婉、大氣和智慧,敢於在更大的舞臺中施展自己。

這才是一位父親真正應該做到的:

不是把你當成寶貝捧在手心,而是帶你看過世界後,教會你心懷遠方,更加努力前行。想起被稱為“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在蘇軾蘇轍兩兄弟出生之後,蘇洵下定決心,將兩名兒子撫養成才。但他並非一味立規矩,逼著孩子們讀書,而是陪著孩子們一起學習和進步。

《論語》《孟子》《詩經》……為了給孩子解釋得通俗易懂,他把這些經典著作讀了個透。

最後更是和兒子們一起去考了進士,結果三人都名列前茅。而蘇洵本人的開闊思想,也讓孩子們深受啟發。即使人生陡轉、屢遭貶謫,蘇軾仍然保持著和父親如出一轍的樂觀豁達。在最苦難的時候,也可以用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風輕雲淡地帶過。母愛是隻要我有,只要你要,我都可以給你。

而父愛是隱晦而不露聲色的,它往往會給孩子指明一個方向,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達。

所以,父親是指引孩子人生方向的一顆明珠,頭頂亮著光,人生的路才不至於難走。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母親之於孩子,是最親密的存在。對於孩子而言,她是人生的第一本教科書。母親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從而影響孩子的一生。上週末約客戶談項目,到場的時候,我才發現,對方居然把她剛上小學的女兒也帶來了。她說:“孩子最近放暑假,家裡沒個人,實在不放心,見諒啊,我們聊我們的,孩子她自己玩就行了。”我一開始還有些惴惴,畢竟這個年紀的小孩子,總是坐不住的,萬一吵嚷起來雙方都尷尬。但我卻沒想到,過了一會兒,看到那個小姑娘從書包裡拿出一本漫畫書,在鄰桌坐了下來,根本沒有打擾我們的意思。我們聊完,小姑娘還在聚精會神看她的漫畫。我笑著對她媽媽說:“你女兒性格真好,文靜,不吵鬧。”她媽媽解釋說,她們平時的相處模式,比起母女來說,更像是朋友。不管是誰做錯了什麼事,對方都可以毫無顧忌地指出。

"

閱讀前歡迎點擊屏幕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育兒知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不經意間的一個舉動,都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他投射的是整個家庭的問題,父母怎樣做,孩子就怎麼學。一個家庭中孩子是否有出息,從他的父母身上就可略知一二。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

看過一句這樣的話:

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

我對此深有同感。記得前段時間頻頻上熱搜的黃磊女兒多多嗎?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明明小小年紀,卻一口氣包攬了鋼琴獨奏、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等五個一等獎。怪不得都誇她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可否認的是,多多能成長得如此優秀,是和父親黃磊的教育分不開的。不同於一般父親的口頭說教,黃磊主張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明明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他卻沒有選擇過多曝光,反而花很多時間陪在孩子身邊。他喜歡旅遊,得空便帶著全家滿世界跑,所以多多遇事從來不怯場。他喜歡看書,在耳濡目染之下,多多也將讀書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而最難得的是,黃磊永遠給予多多十足的尊重,相信並支持多多的每個決定。哪怕是打耳洞、染頭髮這類其他父母不允許的事,他都抱以一概的欣賞和讚美。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就像他在給多多的一封信中寫的一樣:

希望你做喜歡的事、與喜歡的人相處、以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他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使得多多比同齡孩子多了一份溫婉、大氣和智慧,敢於在更大的舞臺中施展自己。

這才是一位父親真正應該做到的:

不是把你當成寶貝捧在手心,而是帶你看過世界後,教會你心懷遠方,更加努力前行。想起被稱為“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在蘇軾蘇轍兩兄弟出生之後,蘇洵下定決心,將兩名兒子撫養成才。但他並非一味立規矩,逼著孩子們讀書,而是陪著孩子們一起學習和進步。

《論語》《孟子》《詩經》……為了給孩子解釋得通俗易懂,他把這些經典著作讀了個透。

最後更是和兒子們一起去考了進士,結果三人都名列前茅。而蘇洵本人的開闊思想,也讓孩子們深受啟發。即使人生陡轉、屢遭貶謫,蘇軾仍然保持著和父親如出一轍的樂觀豁達。在最苦難的時候,也可以用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風輕雲淡地帶過。母愛是隻要我有,只要你要,我都可以給你。

而父愛是隱晦而不露聲色的,它往往會給孩子指明一個方向,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達。

所以,父親是指引孩子人生方向的一顆明珠,頭頂亮著光,人生的路才不至於難走。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母親之於孩子,是最親密的存在。對於孩子而言,她是人生的第一本教科書。母親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從而影響孩子的一生。上週末約客戶談項目,到場的時候,我才發現,對方居然把她剛上小學的女兒也帶來了。她說:“孩子最近放暑假,家裡沒個人,實在不放心,見諒啊,我們聊我們的,孩子她自己玩就行了。”我一開始還有些惴惴,畢竟這個年紀的小孩子,總是坐不住的,萬一吵嚷起來雙方都尷尬。但我卻沒想到,過了一會兒,看到那個小姑娘從書包裡拿出一本漫畫書,在鄰桌坐了下來,根本沒有打擾我們的意思。我們聊完,小姑娘還在聚精會神看她的漫畫。我笑著對她媽媽說:“你女兒性格真好,文靜,不吵鬧。”她媽媽解釋說,她們平時的相處模式,比起母女來說,更像是朋友。不管是誰做錯了什麼事,對方都可以毫無顧忌地指出。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圖片來源:電影《房間》

所以,她不會干涉女兒喜歡做的事,女兒也不會打擾她的工作。但當生活中遇到難題時,總是率先向對方傾吐。而她們在家中總是各自捧著各自的書,時不時交流幾句閱讀心得,別提有多愜意了。母女兩人相互獨立,卻又彼此依存,女兒也在這種教育方式下,變得越來越有主見。雖說不能保證這樣的孩子一定有出息,但至少在自我成長方面,她就已經超越很多同齡人了。

日本小說家山本有三在《女人一生》裡寫道:

女人變成母親,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這種差事,是任何女人都做得了的事,但是要當好母親可就不容易了。

有個很有名的寓言故事。說的是一個搶銀行的死刑犯被押送刑場,行刑的人表示臨死前可以滿足他一個要求。罪犯說:“我想和母親說幾句悄悄話。”一旁悲痛的母親急忙走上前,把耳朵湊過去。豈料兒子一口把她的耳朵咬了下來,並狠狠地說:“當初我偷文具盒的時候,你非但不狠狠揍我一頓,還誇我能幹。如果不是這樣,我怎麼會繼續偷下去?怎麼會有今天的下場?”試想一下,若是孩子第一次偷竊時,母親就及時制止,那孩子也不至於淪落到如此的田地。鄭淵潔說,孩子的成長,成也母親,敗也母親。這個說法雖有些偏激,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母親的教育是“根”的教育,是“源”的教育。母親愛看書的,手腳勤快的,孩子也喜歡翻書本,主動做事。母親能善待父母、公婆,孩子以後就知道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進而為社會做貢獻。母親喜歡打麻將的,好罵人的,孩子也會順嘴說髒話……

母親有什麼樣的格局,孩子就會有什麼樣的結局。

那些格局大的母親,都懂得為孩子鋪設一條充滿愛的小道,路窄,但足夠他們走過半生。

"

閱讀前歡迎點擊屏幕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育兒知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不經意間的一個舉動,都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他投射的是整個家庭的問題,父母怎樣做,孩子就怎麼學。一個家庭中孩子是否有出息,從他的父母身上就可略知一二。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

看過一句這樣的話:

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

我對此深有同感。記得前段時間頻頻上熱搜的黃磊女兒多多嗎?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明明小小年紀,卻一口氣包攬了鋼琴獨奏、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等五個一等獎。怪不得都誇她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可否認的是,多多能成長得如此優秀,是和父親黃磊的教育分不開的。不同於一般父親的口頭說教,黃磊主張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明明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他卻沒有選擇過多曝光,反而花很多時間陪在孩子身邊。他喜歡旅遊,得空便帶著全家滿世界跑,所以多多遇事從來不怯場。他喜歡看書,在耳濡目染之下,多多也將讀書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而最難得的是,黃磊永遠給予多多十足的尊重,相信並支持多多的每個決定。哪怕是打耳洞、染頭髮這類其他父母不允許的事,他都抱以一概的欣賞和讚美。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就像他在給多多的一封信中寫的一樣:

希望你做喜歡的事、與喜歡的人相處、以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他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使得多多比同齡孩子多了一份溫婉、大氣和智慧,敢於在更大的舞臺中施展自己。

這才是一位父親真正應該做到的:

不是把你當成寶貝捧在手心,而是帶你看過世界後,教會你心懷遠方,更加努力前行。想起被稱為“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在蘇軾蘇轍兩兄弟出生之後,蘇洵下定決心,將兩名兒子撫養成才。但他並非一味立規矩,逼著孩子們讀書,而是陪著孩子們一起學習和進步。

《論語》《孟子》《詩經》……為了給孩子解釋得通俗易懂,他把這些經典著作讀了個透。

最後更是和兒子們一起去考了進士,結果三人都名列前茅。而蘇洵本人的開闊思想,也讓孩子們深受啟發。即使人生陡轉、屢遭貶謫,蘇軾仍然保持著和父親如出一轍的樂觀豁達。在最苦難的時候,也可以用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風輕雲淡地帶過。母愛是隻要我有,只要你要,我都可以給你。

而父愛是隱晦而不露聲色的,它往往會給孩子指明一個方向,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達。

所以,父親是指引孩子人生方向的一顆明珠,頭頂亮著光,人生的路才不至於難走。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母親之於孩子,是最親密的存在。對於孩子而言,她是人生的第一本教科書。母親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從而影響孩子的一生。上週末約客戶談項目,到場的時候,我才發現,對方居然把她剛上小學的女兒也帶來了。她說:“孩子最近放暑假,家裡沒個人,實在不放心,見諒啊,我們聊我們的,孩子她自己玩就行了。”我一開始還有些惴惴,畢竟這個年紀的小孩子,總是坐不住的,萬一吵嚷起來雙方都尷尬。但我卻沒想到,過了一會兒,看到那個小姑娘從書包裡拿出一本漫畫書,在鄰桌坐了下來,根本沒有打擾我們的意思。我們聊完,小姑娘還在聚精會神看她的漫畫。我笑著對她媽媽說:“你女兒性格真好,文靜,不吵鬧。”她媽媽解釋說,她們平時的相處模式,比起母女來說,更像是朋友。不管是誰做錯了什麼事,對方都可以毫無顧忌地指出。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圖片來源:電影《房間》

所以,她不會干涉女兒喜歡做的事,女兒也不會打擾她的工作。但當生活中遇到難題時,總是率先向對方傾吐。而她們在家中總是各自捧著各自的書,時不時交流幾句閱讀心得,別提有多愜意了。母女兩人相互獨立,卻又彼此依存,女兒也在這種教育方式下,變得越來越有主見。雖說不能保證這樣的孩子一定有出息,但至少在自我成長方面,她就已經超越很多同齡人了。

日本小說家山本有三在《女人一生》裡寫道:

女人變成母親,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這種差事,是任何女人都做得了的事,但是要當好母親可就不容易了。

有個很有名的寓言故事。說的是一個搶銀行的死刑犯被押送刑場,行刑的人表示臨死前可以滿足他一個要求。罪犯說:“我想和母親說幾句悄悄話。”一旁悲痛的母親急忙走上前,把耳朵湊過去。豈料兒子一口把她的耳朵咬了下來,並狠狠地說:“當初我偷文具盒的時候,你非但不狠狠揍我一頓,還誇我能幹。如果不是這樣,我怎麼會繼續偷下去?怎麼會有今天的下場?”試想一下,若是孩子第一次偷竊時,母親就及時制止,那孩子也不至於淪落到如此的田地。鄭淵潔說,孩子的成長,成也母親,敗也母親。這個說法雖有些偏激,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母親的教育是“根”的教育,是“源”的教育。母親愛看書的,手腳勤快的,孩子也喜歡翻書本,主動做事。母親能善待父母、公婆,孩子以後就知道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進而為社會做貢獻。母親喜歡打麻將的,好罵人的,孩子也會順嘴說髒話……

母親有什麼樣的格局,孩子就會有什麼樣的結局。

那些格局大的母親,都懂得為孩子鋪設一條充滿愛的小道,路窄,但足夠他們走過半生。

帶娃不是一個人的事: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圖片來源:電視劇《我們這一天》

言傳身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說白了,每個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張純白的畫紙,而父母就是拿筆的畫師。所以,如果你想畫出優美的畫作,不妨看看手中的畫筆姿態如何。你若冷淡專制,孩子也會獨斷蠻橫。你若熱情開明,孩子也會明朗上進。正如一位作家所說的:“對於教育孩子,除了言傳身教和陪伴,沒有任何捷徑可循。”父母的言傳身教、和諧的家庭氛圍,才是養育孩子最好的土壤。那是再貴的早教班、再好的學校,都無法做到的。人生在世不過幾十年,父母的有效期很短,千萬別拿自己的錯誤讓孩子買單,這樣才不會抱憾終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