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拉得越用力,害羞的孩子就越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大方

不完美媽媽 幼兒園 春花育兒 2019-06-11

小孩子大多數都是開朗好動的,這是小孩子的天性,活潑的小朋友更加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集體活動和遊戲中,與其他小夥伴或者老師有更多互動。

外向的小朋友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能夠鍛鍊自己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情商也會不斷提高。

孩子如果不敢和別人說話,就會不能和別人有互動,這樣時間長了情況會越來越嚴重,如果今後上了學,在班級裡和同學交流的少,朋友也會更少,雖然說性格是每個孩子都具有的獨一無二的特質,但是孩子的性格養成和家長在早年的培養也有很大關係,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前能夠很大氣的展現自己,大方和別人說話。

如何能夠養成一個外向不害羞的孩子呢?

你拉得越用力,害羞的孩子就越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大方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本性,不過害羞和活潑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因為有的小孩子在家裡的時候天不怕不地怕,吵起來能把房頂震塌,但是出了門之後就像小貓一樣,說話聲音小的不行,見了人就往後躲。

根據調查顯示,大約1/5的小孩子都有害羞心理,但是家長要先會區分,害羞不等於內向,因為正常情況下孩子在面對陌生人和陌生場景的時候會有膽怯和緊張。

但是如果超過了三歲,甚至過了學齡之後見了人還是容易臉紅,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那就說明孩子今後的人際交往可能已經出現了問題,家長的教育和引導就很關鍵了。

現代行為學家認為,害羞是後天對社會事件的恐懼性病態反應。

這種反應與後天的經歷和記憶有很大關係,如果孩子將自己的行為和回憶聯繫到一起,在與人交往之前就有了恐懼心理,他們就會下意識的迴避社交,不願意與人交談,因為這會引起他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造成這些“不好回憶”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受過傷害:

比如說曾經在和陌生人接觸的時候遭受過嘲笑和戲弄,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喜歡“逗孩子”,比如說你是媽媽從垃圾桶裡撿回來的,或者是親戚說“你媽媽今天就要把你送給我,不要你了”。

對這些話幼兒是沒有分辨對錯能力的,他們會將謊言當成真的,被嚇哭,這些都是與人交往的“負面體驗”,哪怕只有一次,也會深深的烙印在孩子的心中,下次在於其他人見面之後,這些不好的回憶就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導致他們不願意和其他人說話。

你拉得越用力,害羞的孩子就越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大方

2. 沒有掌握正確的社交技能:

有的孩子從來都不會自己主動和別人談話,因為都是父母一手掌控,見了別人之後孩子就像一個提線木偶,家長說什麼,孩子就重複什麼,完全沒有自主溝通的意識。

比如說在見人之前家長就和孩子說:“一會你見了這個阿姨,要說阿姨好,知道嗎?”孩子很認真的聽了家長的話,然後見了面只需要重複就夠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只是教授行為不告訴孩子原因,就會讓孩子沒有思考的過程。

他們可能並不知道為什麼見了阿姨要說“阿姨好”,所以就導致如果父母不在身邊,或者是不發出口令的話,孩子就不會主動和別人說話,甚至一到“臨場發揮”的時候孩子會不知所措。

你拉得越用力,害羞的孩子就越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大方

3. 強迫孩子完成不能完成的任務:

有的家長總是喜歡把孩子當成展示品,經常叫孩子在親戚朋友面前“表演”不管是唱歌跳舞還是樂器,如果孩子能夠完成自然是一通鼓勵,但是如果不能完成的話,孩子會有在眾人面前丟臉的“羞恥感”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對孩子再指責的話,那就更會加深他們的自責和焦慮。

還有的家長在孩子年紀很大的時候,也經常在和別人談話的時候總說孩子的隱私,不顧及孩子自己的想法,他們一樣會有和別人見面之後會被“揭老底”的羞恥感,於是就不願意與親戚或者是長輩交談,因為隨時都有可能被家長說出自己不想和別人說的祕密,從而引發焦慮。

這些“不恰當”的表現,不管是家長引發的還是孩子自己做的不夠好,都會讓孩子自己對社交本身產生恐懼感,甚至是自我貶低。時間久了就會形成內向的性格。

4. 貼標籤:

家長經常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我家孩子就是不愛說話,比較內向。”或許孩子這個時候還沒有內向的概念,害羞的標籤貼久了,孩子會覺得那是性格缺陷,產生自卑感。本來只是一種性格特徵,但是被家長說久了就會成為一種缺點,有些孩子躲在害羞的孩子標籤後面,這樣他們就不必暴露自己不喜歡的一面。不露任何東西會更安全,所以它們會縮進一個保護性的殼裡。

“害羞”標籤成為不發展社交技能的藉口和不鍛鍊社交技能的理由。缺乏動力的孩子可以用“害羞”來抵禦更努力的嘗試,並以此作為保持技能發展水平不變的藉口。

你拉得越用力,害羞的孩子就越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大方

5. 與他人互動機會少:

雖然已經開放二孩,但是很多家庭的孩子依然還是獨生子女,父母平常忙著上班,把孩子交給老人帶,每天和孩子接觸最多的就是家裡的老人,孩子沒有機會參加外面與人互動的活動,因為老人有足夠的時間陪著孩子玩耍,照顧他們作息,擔心孩子去外面玩不衛生,或者是出於安全考慮就讓孩子在家看動畫片。

這樣大大降低了孩子在最活潑的年紀和同齡人相處的機會,失去了培養與人交往最好的時機,等到孩子年紀大了之後,即使上了幼兒園和小學,也會有比較嚴重的害羞和怕生的傾向。

在孩子幼年期,是他們行為發展最關鍵時期,他們對照顧著有強烈的依戀感,如果這個時候家長能夠正確的引導孩子的行為,那麼就會讓他們在今後的習慣養成上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

如何建立孩子與人交往的外向性格呢?

1. 不要隨便開玩笑:

對於孩子來說很多時候他們是無法分辨玩笑和真話的,因為他們的世界中沒有虛假這樣的概念,所以家長無論是自己和孩子在一起,還是在別人都在的場合,都不要利用孩子的天真來開玩笑,一句玩笑只為了大家感到更快樂,但卻是建立在孩子心靈受傷的痛苦之上的。把孩子逗哭這種行為不是娛樂而是傷害。

你拉得越用力,害羞的孩子就越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大方

2. 引導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做什麼事情都要告訴孩子原因,比如說打招呼之前可以適當引導比如說將直接行為的口令變成“一會見了阿姨要說什麼呀?”這樣讓孩子自己去思考接下來要做什麼,時間長了就能培養孩子主動溝通的意識,讓行為變成自發模式而不是命令模式。

孩子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只要經過幾次,今後不用家長提醒,孩子自己就會主動和陌生人打招呼了。父母要適當的“閉嘴”才能讓孩子“多張嘴”。

3. 越用力孩子越害羞:

家長不要認為自己瞭解孩子的一切,總是毫無顧忌的和別人“展示”,要顧及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讓孩子適當的展示能夠增強他們的自信,但是最好事先通知一下孩子,如果他們表示不想做的話,那麼家長就不要勉強,聽從孩子的建議。

可以做的引導就是“你這個才藝已經練習的很好了,如果能給爺爺奶奶看看的話,他們會更開心。”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表現能給大家帶來什麼,他們就會理解父母想要展示的心情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分享。

你拉得越用力,害羞的孩子就越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大方

不管孩子在什麼年紀都要懂得保護他們的隱私,孩子不願意和別人說的事情,家長也不要多嘴變成與別人拉進距離的談資,尤其是孩子明顯表示出來這些話不要和別人說之後,家長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保持住與孩子之間的“小祕密”。

4. 用慢熱代替害羞:

孩子在某一個階段都是認生的,但是那不應該成為家長給孩子性格下的定義,慢熱不是一種性格缺陷而是可以後天改善的社交技能,家長越是想要讓孩子建立社交技能就越要和她們一起努力,而不是站在外人的角度去給孩子早早的就貼上內向的標籤,甚至指責孩子為什麼那麼膽小。

害羞並沒有什麼錯,反而有很多對的地方。許多人不理解害羞,把害羞等同於有問題。他們認為害羞的孩子一定是自我形象不好。大多數時候,這個標籤是不公平的。許多害羞的孩子有一個牢固的自我概念。他們有一種內心的平靜,閃耀著光芒;如果外向的人安靜足夠長的時間,他們會注意到它的光芒。

家長要明白只要這一次比上一次做得更好,哪怕孩子只是主動露出一個微笑,其實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很大的進步了,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的進步,而不是總盯著孩子表現不好的批評。

5. 主動放手讓孩子多接觸別人:

家長有時間就可以多帶著孩子參加一些很多人的活動,不要總盯著孩子和誰說話做了什麼,讓孩子多去和別的小朋友進行互動,孩子的交際能力其實比大人強多了,而且更純粹,即使出現了口角可能過一會他們自己就會忘記,再玩在一起。

家長不要過渡干涉和敏感,生怕孩子在和的小朋友在一起會“吃虧”在孩子的世界中,沒有吃虧這回事,他們都是憑藉本能與別人在一起玩耍,感受與同齡人玩耍帶來的快樂。

你拉得越用力,害羞的孩子就越退縮,這樣引導,孩子越變越大方

可以鼓勵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玩,但是沒有必要急於催促,讓孩子自己主動慢慢適應,即使剛開始他們只是一個人玩那也沒關係,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慢慢的就會熟悉環境和別人一起玩了。

6. 遊戲和閱讀是最好的溝通手段:

家長想要讓孩子變成外向和善於溝通的話,只是說教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如果通過遊戲或者是閱讀的方式來教導孩子效果會更好,在孩子的世界中沒有不好的遊戲,家長多陪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模擬孩子和陌生人社交時候的情景,先預演幾次,今後孩子在真的面對的時候就會知道自己要怎麼做。

還有可以通過講故事或者是閱讀繪本來讓孩子明白,如何與他人交往,三歲左右的孩子就已經能夠聽懂故事了,通過繪本的講解能讓孩子通過模仿來增強自己的社交技能,讓孩子打開走出害羞怕生的心結。

孩子內向很多時候都是家庭環境教育影響的,從本能怕生到敞開心扉是需要引導才能成功過渡,家長有著很關鍵的作用,指責和批評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內向,多多引導和鼓勵能讓孩子變得更好。

並不是內向性格一定就不好,而是要培養孩子能夠正常和別人交往的能力,只要讓孩子遵從自己的內心,開心快樂的做自己才是對他們最好的照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