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多多和呂思清兒子四手聯彈上熱搜,優秀的父母都很會“逼”孩子

不管是“逼”孩子一把,還是釋放孩子天性的教育,不同的教育方式總是因人而異。父母們一定要懂得教育的本質,不要盲目跟風,照搬硬套,否則不但教不好孩子,還有可能毀了孩子。

——Professor

前幾天,和朋友私下聊天時不禁感慨:“微博熱搜是被黃多多承包了嗎?”

黃多多和呂思清兒子四手聯彈上熱搜,優秀的父母都很會“逼”孩子

距離上次扎耳洞、染頭髮的熱搜剛剛過去一個多月,這次多多又以和呂思清的兒子四手聯彈,第一次正式比賽就拿下鋼琴和小提琴項目的五個一等獎而霸屏熱搜……黃多多才是名副其實的“熱搜體質”。

提起多多,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為她確實優秀的有點“過分”。小小年紀的她,為法國動畫電影配音、亮相巴黎Bonpoint大秀、主演話劇、翻譯英文繪本、精通畫畫、自己設計禮服……一身才藝,藏也藏不住。

但是,優秀的孩子並非天生,所有的成就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付出和代價。多多之所以能拿下鋼琴比賽一等獎,少不了多媽的督促和“逼迫”——

黃多多和呂思清兒子四手聯彈上熱搜,優秀的父母都很會“逼”孩子

多媽曾在微博吐槽:多多一練琴就耍賴,小的時候還總是撒嬌要抱抱……黃磊也曾在《嚮往的生活》裡說,多多有段時間特別不想練琴。

其實,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孩子還沒有養成成熟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要讓孩子長時間的做某件事,若無人監管,無人督促,很容易會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

《知乎》上有人提問:我21歲了,想學繪畫會不會晚?

在一票支持聲中,有個回答顯得格外亮眼:晚了,你爸媽已經打不動你了。

看似調侃的回答,卻道出了一個真理:大部分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黃多多和呂思清兒子四手聯彈上熱搜,優秀的父母都很會“逼”孩子

曾有一段時間,朋友圈裡非常流行"快樂教育"、“釋放孩子的天性”的觀點,宣揚任孩子自由成長,不加干預。

Emily就曾受此觀點影響——

女兒小時候,對鋼琴感興趣,Emily就帶著女兒去學鋼琴,學了兩個月後,女兒受不了枯燥的練習,又想玩打擊樂。本著讓女兒快樂、“女兒喜歡就好”的教育理念,Emily就給女兒報了打擊樂的課程。

就這樣,游泳、繪畫、唱歌,女兒在不同興趣間不停切換……三年過去了,Emily的女兒什麼課都上過,但哪一項才藝都是略懂皮毛,而同小區的Olivia家的孩子,鋼琴已經考過好幾級了。

對於孩子來說,喜歡是本能,喜新厭舊也是本能。今天剛給孩子買個新款的賽車,明天孩子如果看到了更新潮的、功能更多的玩具,他肯定還會吵著要買,把昨天的玩具拋諸腦後。

孩子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把“本能”變成技能;社會也不會把“生存需要技能”的規則改成“生存需要本能”。

所以,爸爸媽媽們不能完全由著孩子的性子來,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引導和監督,甚至是“逼迫”,幫助孩子調整好未來的風帆。

《嚮往的生活》裡,楊穎問劉憲華:你小時候學琴的時候被父母逼過嗎?

劉憲華說:“是的,小時候一直不喜歡,直到後來第一次參加了比賽才慢慢喜歡上了。”

楊穎說:“那你現在感謝你父母嗎?”

劉憲華說:“非常感謝!”

哈爾.愛德華.朗克爾說:教養子女也是一種成長的過程,沒有哪一種成長是沒有痛楚的。

父母“逼”孩子學習的過程可能是 “殘酷”的,但在未來,當孩子有所成就時,他會感激你曾經的“逼迫”,你也會慶幸自己曾經的選擇。

黃多多和呂思清兒子四手聯彈上熱搜,優秀的父母都很會“逼”孩子

父母“逼”孩子是必要的,但怎麼“逼”,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上個月,無錫的一個10歲小男孩因為被自己的父親逼迫的太緊,一時想不開爬上了空調室外機意欲跳樓。最後還是民警和消防員齊出動才把男孩救了下來。

父母應該明白,逼迫孩子,並不只是為了讓孩子提高成績或者取得比賽名次,最根本的目的是鍛鍊孩子的意志力、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時間觀念、專注力和思維方式。

首先,逼孩子的目的一定是為了激發孩子對學習的熱情。

一個靠家長的權威去壓迫孩子努力學習,自己卻每天打遊戲、刷手機的家長絕對逼不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就如作家嚴歌苓所說,家長能逼孩子練琴,卻不能逼他熱愛音樂。

家長在“逼”孩子時一定要懂得激發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比如孩子不愛寫作業,家長不能強制吼孩子,而是應該給孩子成就感,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認可與自豪感,繼而產生內驅力。

其次,逼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孩子懂得堅持的意義。

孩子好奇心重,求知慾也大,一旦熟悉了一件東西,熱度很快會消失。當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興趣,並且要持續下去時,過程勢必困難重重,因為孩子的興趣無法維持很長時間。而父母的逼迫,就在於引導孩子懂得何為堅持。

一開始,孩子可能很痛苦,但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我意識會日漸加強,在堅持的過程中,孩子們會逐漸明晰自己喜歡的、厭惡的、擅長的、薄弱的……通過挑選取捨,逐步看清自己的未來。

終有一天,孩子會因這份堅持而獲得一項令人欣羨的技能,從而收穫自信,收穫底氣,收穫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黃多多和呂思清兒子四手聯彈上熱搜,優秀的父母都很會“逼”孩子

瑞思Professor點評:

有遠見的父母,多少都有點心狠,因為他們明白一個道理:

養育子女,從來不是讓孩子吃飽穿暖這麼簡單,孩子未來要走的路還很漫長,他們最需要的是努力向上的力量,在坦途中茁壯成長,在逆境時也不輕易放棄。

而我們更需要明白,成才的道路絕不是低著頭狂奔,使著蠻力努力。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適當的“逼迫”和引導,這樣才能引領孩子走向更好的未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