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也想要奔馳來接我”,平凡的你這麼回答才不尷尬

最近有很多跟車沾邊的新聞,最熱的莫過於發酵了一週多的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事件,隨著4月16日雙方達成和解,事情慢慢卸下帷幕。

昨天和同事聊起這件事,不禁感慨網絡的影響越來越大。同時也感嘆,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也能買臺高檔車提高下生活質量。

同事直接懟我,說就你那點收入,就是白送你臺車你都養不起。接著就給我算了一系列保養、維修和保險的錢。聽完之後,我真心擁護國家倡導綠色出行的理念!好歹是保住了我沒車的顏面。

可想不到事情並沒完,他不依不饒繼續說,“你以為自己不想就沒事了?等孩子上了學,你不買都不行!”

他說這話,我知道啥意思。是個家長估計就經歷過孩子類似的問題:“媽媽,咱家怎麼沒車呢?”或者是“媽媽,你能換臺奔馳來接我嗎?別的同學都是好車,咱家這車太丟人了。”

尷尬的是,不但孩子會這麼問,社會環境有時也推波助瀾。前幾天深圳荔海春城國際幼兒園老師就佈置了家庭作業“我家的車”不僅要拍自己家的車,還強調得是真車。網友直呼“沒個好車都不敢生娃”。

“爸爸,我也想要奔馳來接我”,平凡的你這麼回答才不尷尬

當然,這引發了家長的普遍抵制,擔心會對孩子造成攀比和自卑的影響。後來在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下,活動很快被叫停。

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孩子,我都完全贊同不能給孩子營造一個攀比的環境,如果老師還有其他不良想法那就更是錯誤。

攀比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應對的方法也不過就是:一、家長要以身作則,別沒事晒衣服、晒房子或晒娃,避免孩子有樣學樣形成錯誤的價值觀;二、別溺愛孩子,幫他分清“需要”和“炫耀”的區別;三、引導孩子攀比一些正向的事物,比如勇敢啊、愛心啊、責任啊什麼的。

今天我們不談攀比,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孩子在提要求時可能根本就沒想攀比,是家長把這事想多了,孩子也許只是在追求群體的認同感。

講一個朋友小時候的事。因為小時候父母工作的關係,她被姥姥領回小縣城讀書,也許是作為一種心理上的補償,她的日常用品都是媽媽從大城市購買的高檔品。這讓她成了班上的一個異類,別人用普通玻璃杯喝水,他的是雙層運動保溫杯;別人用單肩綠色小書包,她的是卡通形象的雙肩包。

“爸爸,我也想要奔馳來接我”,平凡的你這麼回答才不尷尬

總之就是各種不一樣。按說這都是當時最好的,最時髦的東西了,可她卻說當時自己非常自卑,甚至很痛苦。每次想買和大家一樣的物品,都會被姥姥駁回,因為總有更好的。

舉這個反例是想說,孩子看似奢侈的要求很可能只是環境帶給他的壓力,如果他在一個樸素的環境,你給他開奔馳沒準他還只想要奔奔呢!

人類從黑猩猩開始就是群居動物,對孤單的恐懼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基因裡。集體天然有一種排異性,差異太大就會被排斥。所以不得不考慮孩子有時並非出於攀比,只是為了抹平差異性才會提出看似過分的要求,這在那種條件優越的重點學校尤其突出。

那麼,我們該不該把孩子送去重點學校呢?前幾天BBC有一部紀錄片《交換學校,階級劃分》揭祕了學校對孩子的影響。雖然是英國國情,對我們也不無借鑑作用。

“爸爸,我也想要奔馳來接我”,平凡的你這麼回答才不尷尬

片中將兩組分別就讀於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孩子,進行了為期一週的交換。這是普通學校孩子交換後的心得:

“爸爸,我也想要奔馳來接我”,平凡的你這麼回答才不尷尬

答案不言而喻。只要有條件,我們還是要讓孩子去相對好的學校。

那又怎樣應對好學校在物質氛圍方面帶給孩子的壓力呢?

第一,該買的一定要買,但要坦白自己的經濟狀況。

前面說了,孩子的要求並不一定是攀比,也可能是來自消除差異性的需求。比如班裡同學大部分都有的物品,偏偏自己的孩子沒有,這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卑,家長還是應該儘量滿足這部分正常的需求。

儘量滿足並不等於嚴格對標。考慮孩子的成長,也要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比如,同學都去國外旅行,那你可以領孩子國內轉轉吧,或者來次短途的旅行也好。如果你只是讓他假期窩在家裡,那當大家談起這個話題時,他就會感覺很孤立。

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人家談論的都是國外的事,孩子只能說點國內的事,豈不是同樣尷尬?

還真不是這麼回事。其實,孩子只是需要參與感。不論去哪裡旅行,在孩子的交談中都會妙趣橫生。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聚會,小朋友們在一起就說起了長假都去哪玩了。當大家天南海北說完之後,朋友的孩子說:“你們去的地方都好遠啊,我可慘了,假期就跟爸爸回了趟農村爺爺家,還幫著收割了水稻”。結果他們就開始談論怎麼收割,怎麼脫粒等等,一度聊得興趣盎然。

“爸爸,我也想要奔馳來接我”,平凡的你這麼回答才不尷尬

當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到這麼坦然,可以說,能不能坦然跟家長能不能坦白很有關係。

有些家長會打腫臉充胖子,為了孩子不惜影響正常的生活。以為凡事都不拖孩子的後腿,孩子自然自信滿滿。其實,硬衝起來的面子一紮即破,這種表裡不一會讓孩子承受很大的精神壓力,甚至會形成“虛偽型”人格。

我們完全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納能力。早一些讓孩子清楚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對孩子養成客觀、獨立、自強的性格大有裨益。

還有些家長擔心這樣做會損傷自己的權威,怕在孩子眼裡成了“熊家長”,其實,這種擔心更是沒必要。

只要我們踏實做人,努力擔負家庭的責任,孩子同樣會尊重你。每年回憶父母艱辛的文章數不勝數,沒有一個會說,因為我爸爸沒錢,所以我小時候特別討厭他。

當然,為了孩子更好的理解財富,我們也可以給他講一講財富積累的代際傳遞關係;講一講個人際遇不同造成的影響;甚至可以講一講這也是出於個人選擇的不同。像是孩子熟悉的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些不同的人生都會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爸爸,我也想要奔馳來接我”,平凡的你這麼回答才不尷尬

第二,發展特長,克服自卑,重構自我評價體系。

當一個人沒有建立良好的自我認同和生命目標時,就會不斷通過向外尋找參照系,在與他人的比較中尋找認同感和存在感。

而研究發現,有特長的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更多取決於特長的掌握水平,而不是外人眼裡的標籤。

這讓孩子能夠很好地處理集體和個人關係,他們不會為了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也不會堅持自我到獨來獨往,這些孩子往往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又能與他人和諧共處,處於一種君子和而不同的境界。

因此,在瞭解孩子先天優勢的前提下,幫助孩子發展出某一特長十分必要。

此外,不論是攀比也好,尋求群體接納也好,過分的要求往往透著自卑的陰影。

當然,自卑並不可怕,也非個案,這是兒童正常身心發育的必然產物。心理學家阿德勒就曾說“所有兒童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卑感,它會激發兒童的想象力,激發他們改善自己的處境,並由此最終消除自身的自卑感。”

因此,發展孩子的特長,藉助特長建立自信,幫助孩子超越自卑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辦法。

“爸爸,我也想要奔馳來接我”,平凡的你這麼回答才不尷尬

第三,鼓勵優勢,獲取有利社交地位。

希望融入集體是基礎需求,有些需求還是孩子想要獲得優勢社交地位產生的。比如要奔馳車的要求就已經明顯超出了平均水平,屬於爭取優勢地位的範疇。

社會學上把這種獲取社交優勢的途徑稱為"prestige route"(權威性路徑),它是指通過“外部”條件的對比來實現自我的社交滿足。簡單來說就是藉助外物來達成自己社交方面的優勢。

那麼,怎麼能夠一方面幫助孩子建立社交優勢,一方面又不借助物質的標籤呢?這就要從外部條件的反面來找辦法。社會學把這種方式稱為“dominance route”(主導型路徑)。

回顧自身我們會發現,身邊總有那麼幾個並非大富大貴但就是特別受歡迎的同學。他們通常具有非常明顯的特點。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長的漂亮的孩子天然就會有社交優勢。當然,相貌只是一個因素,其他還有很多,像是善良、勇敢、熱心、幽默等等。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講述了自己和老公都是985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從優生到育兒,這個媽媽將各種方法爛熟於心,水平差不多都能當一個育兒專家了,可孩子就是學渣一枚。

就在她徹底放棄,承認孩子真的是天生如此時,孩子竟然獲得了所有同學的認同,全票被選為體育委員。所有人喜歡他的理由只有一個——他是一個熱情並樂於助人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與其簡單的靠外物來彰顯自己,實在不如做好內功,啟發孩子的內心,幫助孩子發揮自身的優勢。

“爸爸,我也想要奔馳來接我”,平凡的你這麼回答才不尷尬

陸游曾說,寫詩的要訣是“功夫在詩外”。同樣,解決孩子的社會化問題,也並非一味提高物質水平就行,它還需要家長長期地觀察、鼓勵和付出。

話說回來,那當孩子真的來找你說“爸爸,我也想要奔馳時,又該怎麼回答呢?”換做是我,我會說:“行,以後肯定買,只要我們一起去努力,生活就會變得盡如人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