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卑的孩子,背後都有著怎樣的家庭?

不完美媽媽 姜文 服裝 英國 北辰教育 2019-06-10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它讓內心充滿了痛苦,充滿了對自己的貶低。

自卑的孩子,會給自卑披上不同的外衣。

內向和柔軟的孩子,常常用逃避和懂事來表達他們的自卑,而外向和強勢的孩子,則喜歡用完美和傲慢來掩飾。


那些自卑的孩子,背後都有著怎樣的家庭?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人人生而自卑。

其實,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自卑的孩子,大多成長在下面這3種家庭。

“打擊式教育”家庭

中國的父母總是比較含蓄、謙虛,喜歡打擊孩子,而吝嗇自己的表揚。用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來說:孩子不能誇,一誇就翹尾巴。

於是,當孩子考了第一名時,家長說,不要取得一點成績就驕傲,學習比你好的大有人在。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沒有安慰,只有打擊。

漸漸的,孩子在父母的打擊中不斷的否定自己,不斷的厭惡自己,無論取得什麼成績,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


那些自卑的孩子,背後都有著怎樣的家庭?


有一個詞叫“優秀的自卑者”,這樣的人,在別人看來無疑是優秀且成功的,可是本人卻經常自我否定。

著名導演兼演員,金雞、百花雙料影帝姜文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自卑者”。

在外人看來算得上“人生贏家”的姜文,在一次訪談中卻說自己是一個很不自信的人。而這種不自信,跟他的母親有著莫大的關係。

姜文說了兩件小事,一件是他考上中戲,興沖沖地告訴母親,母親只看了一眼通知書就扔到了一邊,告訴他衣服還沒洗。

後來他出名了,賺了錢,給母親買了房子,可是母親一次都沒有住過。

從小到大,姜文一直希望得到母親的認可。但直到母親去世,他還是不知道自己怎麼做,才能讓母親高興,這也成了姜文一生的遺憾。

人都是渴望被肯定的,如果連父母都看不到孩子的閃光點,只會打擊他,否定他,那孩子還能去哪裡樹立自信心呢?

“哭窮式”家庭

家長為什麼要對孩子哭窮?或許是家庭條件不好,希望孩子能夠懂事,不要給家裡增加負擔;也可能是家庭條件不錯,但希望孩子學會勤儉節約,理解父母掙錢不容易。

這都出自好的出發點,但是家長們卻不知道,這樣的哭窮教育,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


那些自卑的孩子,背後都有著怎樣的家庭?


知乎上有個關於“聽著父母哭窮長大”的話題,其中有些回答讓人印象深刻:

“他們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留下了不可原諒的傷害,極度自卑與壓抑,沒有正確的金錢觀,永遠沒有安全感。”

“逛商場不敢去不懂價錢的店,我怕喜歡的東西太貴我買不起,既然這樣不如從來沒有看見過的好。”

我們看到,從小被灌輸貧窮觀的孩子,為了填補自卑的深坑,長大後往往會極度的在乎金錢,甚至可能因此誤入歧途。

教育和窮富直接本沒有直接關係,貧窮不一定會讓孩子自卑,但父母表現出的貧窮心態卻一定會給孩子造成影響。與其“哭窮”讓孩子背上沉重的家庭負擔,不如讓他坦坦蕩蕩認識到“努力生活就是體面”。

“不尊重孩子”的家庭

我們總是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有什麼事大人決定就行了,其實錯了。

生活中,父母常常做出不尊重孩子的事:比如專制,孩子沒有選擇權:“我說不行就不行,你哭也沒用。”

或是當孩子向自己提問與傾訴時,選擇性忽視:“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

又或是過度保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

人們說,尊重使人有底氣。一個沒有受到尊重的孩子,會對自己有著極低的認同感。


那些自卑的孩子,背後都有著怎樣的家庭?


他們的心裡總是充斥“我不好,我不行”的聲音,認為自己不值得去擁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自卑的種子便在心中悄然生根。

由此可見,毀掉孩子的自信太容易,可能只要一句話、一個眼神。因而這個世界上,才會有那麼多自卑的孩子。

但自信,卻是一個孩子未來成功的基石。


那些自卑的孩子,背後都有著怎樣的家庭?


英國的心理學者哈德菲爾德說:“人在自信的情況下,可以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500%以上,而自卑的人,只能發揮自己能力的30%。”

父母所給予孩子的愛以及教育方式,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影響深遠。因而,做好以下3點非常關鍵。

給予孩子鼓勵和讚賞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自我的認知絕大多數來自親密的人,尤其是父母的評價。“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正是告誡父母讚賞孩子的重要性。

正確的讚賞不是空泛地誇孩“你真聰明”,而是要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具體地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或者他身上的優秀品質。

這樣,孩子會更積極地強化好的行為,也會更加正面地認知自我,激發自信心。

在孩子失敗、沮喪、對自己產生懷疑的時候,父母更是應該及時站在孩子身邊,給他鼓勵,幫助他重建自信。


那些自卑的孩子,背後都有著怎樣的家庭?


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

想要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就要給孩子應有的尊重。

首先,要給孩子做選擇的機會,尊重孩子的想法,適當的時候可以採納他的意見;

還要懂得傾聽孩子的聲音,不管孩子跟你說些什麼,請積極迴應他,認真地與他討論;

最後,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哪怕是負面情緒。只有當孩子感到自己的各種情緒都允許被表達,他才能更坦然、自信地對外界展示真實的自己。


那些自卑的孩子,背後都有著怎樣的家庭?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我是個有價值的人——有了這樣寶貴的認知,便構成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也是自律的根基。它直接來源於父母的愛。”

小時候享受過父母無條件的愛的孩子,內心會儲備下強大的自信,即便成年後遭遇大的挫折,也有足夠的能量重新站起來,不自暴自棄。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常常是隨孩子的表現變化的,比如考試成績好了,就對孩子關懷備至;考得差了,就故意冷落、諷刺。

要想呵護孩子的自信,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即使孩子表現不好或做錯事,也不會推開他、放棄他,孩子犯了錯誤對事不對人,只針對言行做出評價。


那些自卑的孩子,背後都有著怎樣的家庭?


讓孩子能夠確認,父母對自己的愛不是附加條件的,他們會永遠愛自己,做自己的後盾和支撐。有了這份底氣,孩子才會有無往不勝的勇氣。

孩子的性格需要父母的引導,無論出發點是好是壞,用錯了教育方式,就有可能讓孩子一輩子活在自卑的陰影中。

孩子出生在這個世界,最初都是無憂無慮的,有愛和陪伴的家庭,培養出的孩子才會樂觀和自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