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教你如何實踐'

不完美媽媽 陶行知 歷史 文章 教育孩子這件事兒啊 2019-07-29
"

陶行知: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教你如何實踐

我對這句的理解就是跟大家幾乎是一樣的,變成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們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陶行知先生的這段話在教育學的領域內始終閃爍著自己特有的價值,漫漫歷史長河,“看見孩子”才是愛的真諦,“成為孩子”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錦囊。(覺得文章對大家有用的話還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我會每天更新教育類文章給大家的,還有各種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料哦~)

"

陶行知: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教你如何實踐

我對這句的理解就是跟大家幾乎是一樣的,變成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們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陶行知先生的這段話在教育學的領域內始終閃爍著自己特有的價值,漫漫歷史長河,“看見孩子”才是愛的真諦,“成為孩子”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錦囊。(覺得文章對大家有用的話還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我會每天更新教育類文章給大家的,還有各種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料哦~)

陶行知: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教你如何實踐

很多家長教養過程中會用大人的視角看孩子的不足之處,會讓我們對生活中孩子的積極存在視而不見,或者下意識的忽略。我們總是主動搜索並驗證生活的困頓與糟糕,以及孩子的弱點與不足。認知失調,導致我們在積極的客觀世界裡感覺不到溫暖與舒適,這種感覺也會如數投射給孩子。

所謂先變成小孩子再教育小孩子,我的理解是要學會和孩子“共情式溝通”。 共情式溝通,是一種體驗他人內心世界的能力,在交流時能夠深入對方內心,去洞察體驗他的情感,思維,並把自己體驗的感受傳授給對方,並取得反饋。簡而言之就是感受他人的感受並傳達給對方。這樣對方會感覺到被理解,被接納。專注點要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自我身上,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感受。

"

陶行知: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教你如何實踐

我對這句的理解就是跟大家幾乎是一樣的,變成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們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陶行知先生的這段話在教育學的領域內始終閃爍著自己特有的價值,漫漫歷史長河,“看見孩子”才是愛的真諦,“成為孩子”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錦囊。(覺得文章對大家有用的話還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我會每天更新教育類文章給大家的,還有各種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料哦~)

陶行知: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教你如何實踐

很多家長教養過程中會用大人的視角看孩子的不足之處,會讓我們對生活中孩子的積極存在視而不見,或者下意識的忽略。我們總是主動搜索並驗證生活的困頓與糟糕,以及孩子的弱點與不足。認知失調,導致我們在積極的客觀世界裡感覺不到溫暖與舒適,這種感覺也會如數投射給孩子。

所謂先變成小孩子再教育小孩子,我的理解是要學會和孩子“共情式溝通”。 共情式溝通,是一種體驗他人內心世界的能力,在交流時能夠深入對方內心,去洞察體驗他的情感,思維,並把自己體驗的感受傳授給對方,並取得反饋。簡而言之就是感受他人的感受並傳達給對方。這樣對方會感覺到被理解,被接納。專注點要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自我身上,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感受。

陶行知: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教你如何實踐

比如孩子考試分數低,就全盤否定孩子當下為學習 的付出,也許其它地方會有小進步呢,換位思考自己是不是也有過同樣的失敗體驗,但是被人全盤否定是不是會覺得很難接受?

人只有覺得自己是好的,是有優點的情況下,才會努力變得更好。因此與孩子共情的方式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主動傾聽,接納孩子的感受,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設身處地體驗他的感受,並表達給孩子,同時我們也可以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2.不要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孩子的問題,不要急於用否定,建議,拒絕,提問,同情,邏輯分鐘去否定孩子的感受

3.放下道理,權威,評判,把自己擺在與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與孩子觀點不一致時,不批評,不抱怨,不說教。

4.不確定孩子想法時,直接提問,問孩子與自己的想法是否存在偏差

5.靜靜地陪伴也是種共情。

"

陶行知: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教你如何實踐

我對這句的理解就是跟大家幾乎是一樣的,變成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們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陶行知先生的這段話在教育學的領域內始終閃爍著自己特有的價值,漫漫歷史長河,“看見孩子”才是愛的真諦,“成為孩子”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錦囊。(覺得文章對大家有用的話還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我會每天更新教育類文章給大家的,還有各種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料哦~)

陶行知: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教你如何實踐

很多家長教養過程中會用大人的視角看孩子的不足之處,會讓我們對生活中孩子的積極存在視而不見,或者下意識的忽略。我們總是主動搜索並驗證生活的困頓與糟糕,以及孩子的弱點與不足。認知失調,導致我們在積極的客觀世界裡感覺不到溫暖與舒適,這種感覺也會如數投射給孩子。

所謂先變成小孩子再教育小孩子,我的理解是要學會和孩子“共情式溝通”。 共情式溝通,是一種體驗他人內心世界的能力,在交流時能夠深入對方內心,去洞察體驗他的情感,思維,並把自己體驗的感受傳授給對方,並取得反饋。簡而言之就是感受他人的感受並傳達給對方。這樣對方會感覺到被理解,被接納。專注點要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自我身上,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感受。

陶行知: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教你如何實踐

比如孩子考試分數低,就全盤否定孩子當下為學習 的付出,也許其它地方會有小進步呢,換位思考自己是不是也有過同樣的失敗體驗,但是被人全盤否定是不是會覺得很難接受?

人只有覺得自己是好的,是有優點的情況下,才會努力變得更好。因此與孩子共情的方式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主動傾聽,接納孩子的感受,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設身處地體驗他的感受,並表達給孩子,同時我們也可以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2.不要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孩子的問題,不要急於用否定,建議,拒絕,提問,同情,邏輯分鐘去否定孩子的感受

3.放下道理,權威,評判,把自己擺在與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與孩子觀點不一致時,不批評,不抱怨,不說教。

4.不確定孩子想法時,直接提問,問孩子與自己的想法是否存在偏差

5.靜靜地陪伴也是種共情。

陶行知: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教你如何實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