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不完美媽媽 家庭教育 葉老師療愈之聲 2019-09-03
"

在大眾眼裡,每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的。

但其實並非每個父母都是如此。也有的父母,就是見不得孩子好,更加不願意讓孩子成大成人,離開自己身邊。

這種有毒的父母,正在一步步毀了孩子的人生。

美劇《惡行》裡,講的就是一個有毒的媽媽,如何從小開始就把自己的孩子帶入深淵,最後家庭破碎的故事。

01 為什麼有的父母,不願意孩子“長大”?

在《惡行》裡,單親媽媽迪迪一直對外宣傳女兒吉普西從小有各種難以治癒的疾病,比如智力低下,白血病,哮喘等等,所以吉普西沒有什麼朋友,也沒辦法像正常人一樣進食、出去玩,必須由媽媽看護,外出時需要坐輪椅才行。

可憐的母女倆贏得了社會的同情,她們屢次獲得各種公益資助,媒體也經常採訪報道,所以她們現在既有了住的地方,也有持續的捐款保證生活,幾乎沒有任何經濟煩惱。

"

在大眾眼裡,每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的。

但其實並非每個父母都是如此。也有的父母,就是見不得孩子好,更加不願意讓孩子成大成人,離開自己身邊。

這種有毒的父母,正在一步步毀了孩子的人生。

美劇《惡行》裡,講的就是一個有毒的媽媽,如何從小開始就把自己的孩子帶入深淵,最後家庭破碎的故事。

01 為什麼有的父母,不願意孩子“長大”?

在《惡行》裡,單親媽媽迪迪一直對外宣傳女兒吉普西從小有各種難以治癒的疾病,比如智力低下,白血病,哮喘等等,所以吉普西沒有什麼朋友,也沒辦法像正常人一樣進食、出去玩,必須由媽媽看護,外出時需要坐輪椅才行。

可憐的母女倆贏得了社會的同情,她們屢次獲得各種公益資助,媒體也經常採訪報道,所以她們現在既有了住的地方,也有持續的捐款保證生活,幾乎沒有任何經濟煩惱。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就在這個時候,青春期的吉普西,開始嚮往外面的世界。

她想跟對面鄰居可愛的女孩交朋友,她渴望把自己打扮得可愛漂亮、贏得大家的稱讚,她甚至會叫媽媽帶自己去看電影,去遊樂園逛,這樣她就不用整天呆在家裡。

而媽媽呢?雖然有個中年男人跟她搭訕,希望認識她,但是她以自己需要照顧女兒來由,拒絕了這次可能的交往。

媽媽全身心撲在女兒身上,就連晚上睡覺都要睡在孩子旁邊才安心。

女兒一開始對媽媽充滿依賴,可她需要長大,她想要認識朋友,尤其是跟異性玩。

這在媽媽看來,實在是可怕——你怎麼可以長大呢?你永遠是我脆弱的需要被照顧的女兒。

所以後來的發展越來越可怕:女兒為了逃脫媽媽的控制,學會了撒謊,學會了偷錢;她偷偷上網跟異性撩騷,還深夜跑到對方家裡想結婚;最後她夥同網戀對象,將媽媽殺害,最後私奔。

媽媽可能沒想到,她千方百計想要把女兒留在身邊,不惜編造謊言欺騙所有人,讓健康的女兒飽受藥物之苦,最後卻等來了女兒血淋淋的報復。

"

在大眾眼裡,每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的。

但其實並非每個父母都是如此。也有的父母,就是見不得孩子好,更加不願意讓孩子成大成人,離開自己身邊。

這種有毒的父母,正在一步步毀了孩子的人生。

美劇《惡行》裡,講的就是一個有毒的媽媽,如何從小開始就把自己的孩子帶入深淵,最後家庭破碎的故事。

01 為什麼有的父母,不願意孩子“長大”?

在《惡行》裡,單親媽媽迪迪一直對外宣傳女兒吉普西從小有各種難以治癒的疾病,比如智力低下,白血病,哮喘等等,所以吉普西沒有什麼朋友,也沒辦法像正常人一樣進食、出去玩,必須由媽媽看護,外出時需要坐輪椅才行。

可憐的母女倆贏得了社會的同情,她們屢次獲得各種公益資助,媒體也經常採訪報道,所以她們現在既有了住的地方,也有持續的捐款保證生活,幾乎沒有任何經濟煩惱。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就在這個時候,青春期的吉普西,開始嚮往外面的世界。

她想跟對面鄰居可愛的女孩交朋友,她渴望把自己打扮得可愛漂亮、贏得大家的稱讚,她甚至會叫媽媽帶自己去看電影,去遊樂園逛,這樣她就不用整天呆在家裡。

而媽媽呢?雖然有個中年男人跟她搭訕,希望認識她,但是她以自己需要照顧女兒來由,拒絕了這次可能的交往。

媽媽全身心撲在女兒身上,就連晚上睡覺都要睡在孩子旁邊才安心。

女兒一開始對媽媽充滿依賴,可她需要長大,她想要認識朋友,尤其是跟異性玩。

這在媽媽看來,實在是可怕——你怎麼可以長大呢?你永遠是我脆弱的需要被照顧的女兒。

所以後來的發展越來越可怕:女兒為了逃脫媽媽的控制,學會了撒謊,學會了偷錢;她偷偷上網跟異性撩騷,還深夜跑到對方家裡想結婚;最後她夥同網戀對象,將媽媽殺害,最後私奔。

媽媽可能沒想到,她千方百計想要把女兒留在身邊,不惜編造謊言欺騙所有人,讓健康的女兒飽受藥物之苦,最後卻等來了女兒血淋淋的報復。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媽媽也許有精神障礙。但她其實很清楚自己在幹嘛,她要的就是讓女兒永遠不要長大,這樣她就不會被背叛,不會被拋棄,更不會看到女兒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自己的孤獨。

生活中很多父母也是如此。不斷打壓孩子,想證明孩子能力不行,必須要自己的保護。

這可以極大滿足自己的控制慾,也即是你的人生必須由我來操控。

02 病態的控制感,是如何發生的?

那麼,這種折磨孩子的控制慾,到底是什麼發生的呢?

這跟傳統家庭教育有關。從古至今,孩子基本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長大的,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也是隨著思想的開放之後才有。

古代的人,也許連跟誰做夫妻都必須由父母安排,人的選擇權很少。

"

在大眾眼裡,每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的。

但其實並非每個父母都是如此。也有的父母,就是見不得孩子好,更加不願意讓孩子成大成人,離開自己身邊。

這種有毒的父母,正在一步步毀了孩子的人生。

美劇《惡行》裡,講的就是一個有毒的媽媽,如何從小開始就把自己的孩子帶入深淵,最後家庭破碎的故事。

01 為什麼有的父母,不願意孩子“長大”?

在《惡行》裡,單親媽媽迪迪一直對外宣傳女兒吉普西從小有各種難以治癒的疾病,比如智力低下,白血病,哮喘等等,所以吉普西沒有什麼朋友,也沒辦法像正常人一樣進食、出去玩,必須由媽媽看護,外出時需要坐輪椅才行。

可憐的母女倆贏得了社會的同情,她們屢次獲得各種公益資助,媒體也經常採訪報道,所以她們現在既有了住的地方,也有持續的捐款保證生活,幾乎沒有任何經濟煩惱。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就在這個時候,青春期的吉普西,開始嚮往外面的世界。

她想跟對面鄰居可愛的女孩交朋友,她渴望把自己打扮得可愛漂亮、贏得大家的稱讚,她甚至會叫媽媽帶自己去看電影,去遊樂園逛,這樣她就不用整天呆在家裡。

而媽媽呢?雖然有個中年男人跟她搭訕,希望認識她,但是她以自己需要照顧女兒來由,拒絕了這次可能的交往。

媽媽全身心撲在女兒身上,就連晚上睡覺都要睡在孩子旁邊才安心。

女兒一開始對媽媽充滿依賴,可她需要長大,她想要認識朋友,尤其是跟異性玩。

這在媽媽看來,實在是可怕——你怎麼可以長大呢?你永遠是我脆弱的需要被照顧的女兒。

所以後來的發展越來越可怕:女兒為了逃脫媽媽的控制,學會了撒謊,學會了偷錢;她偷偷上網跟異性撩騷,還深夜跑到對方家裡想結婚;最後她夥同網戀對象,將媽媽殺害,最後私奔。

媽媽可能沒想到,她千方百計想要把女兒留在身邊,不惜編造謊言欺騙所有人,讓健康的女兒飽受藥物之苦,最後卻等來了女兒血淋淋的報復。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媽媽也許有精神障礙。但她其實很清楚自己在幹嘛,她要的就是讓女兒永遠不要長大,這樣她就不會被背叛,不會被拋棄,更不會看到女兒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自己的孤獨。

生活中很多父母也是如此。不斷打壓孩子,想證明孩子能力不行,必須要自己的保護。

這可以極大滿足自己的控制慾,也即是你的人生必須由我來操控。

02 病態的控制感,是如何發生的?

那麼,這種折磨孩子的控制慾,到底是什麼發生的呢?

這跟傳統家庭教育有關。從古至今,孩子基本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長大的,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也是隨著思想的開放之後才有。

古代的人,也許連跟誰做夫妻都必須由父母安排,人的選擇權很少。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即使到了今天,很多家庭還是依循這樣的觀念: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話,過父母安排好的人生,以免出現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很多父母自己人格不夠完整,希望通過控制孩子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存在感。

也有的是因為自身安全感不足,總是過度擔心孩子,所以無所不用其極想去保護。

但問題是,越來越多人有自己的想法,想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個時候父母不斷施壓不斷控制,孩子就會失去生命力。

以愛為名的控制,讓人喘息不得。

03 如何逃離被父母控制的人生?

如果,家裡有控制感很強的父母,應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過。

不聽從父母安排,不是不孝順,而是對生命的尊敬。

這輩子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和誰結婚,過什麼樣的生活,別人都無法替我們決定,否則我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

在大眾眼裡,每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的。

但其實並非每個父母都是如此。也有的父母,就是見不得孩子好,更加不願意讓孩子成大成人,離開自己身邊。

這種有毒的父母,正在一步步毀了孩子的人生。

美劇《惡行》裡,講的就是一個有毒的媽媽,如何從小開始就把自己的孩子帶入深淵,最後家庭破碎的故事。

01 為什麼有的父母,不願意孩子“長大”?

在《惡行》裡,單親媽媽迪迪一直對外宣傳女兒吉普西從小有各種難以治癒的疾病,比如智力低下,白血病,哮喘等等,所以吉普西沒有什麼朋友,也沒辦法像正常人一樣進食、出去玩,必須由媽媽看護,外出時需要坐輪椅才行。

可憐的母女倆贏得了社會的同情,她們屢次獲得各種公益資助,媒體也經常採訪報道,所以她們現在既有了住的地方,也有持續的捐款保證生活,幾乎沒有任何經濟煩惱。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就在這個時候,青春期的吉普西,開始嚮往外面的世界。

她想跟對面鄰居可愛的女孩交朋友,她渴望把自己打扮得可愛漂亮、贏得大家的稱讚,她甚至會叫媽媽帶自己去看電影,去遊樂園逛,這樣她就不用整天呆在家裡。

而媽媽呢?雖然有個中年男人跟她搭訕,希望認識她,但是她以自己需要照顧女兒來由,拒絕了這次可能的交往。

媽媽全身心撲在女兒身上,就連晚上睡覺都要睡在孩子旁邊才安心。

女兒一開始對媽媽充滿依賴,可她需要長大,她想要認識朋友,尤其是跟異性玩。

這在媽媽看來,實在是可怕——你怎麼可以長大呢?你永遠是我脆弱的需要被照顧的女兒。

所以後來的發展越來越可怕:女兒為了逃脫媽媽的控制,學會了撒謊,學會了偷錢;她偷偷上網跟異性撩騷,還深夜跑到對方家裡想結婚;最後她夥同網戀對象,將媽媽殺害,最後私奔。

媽媽可能沒想到,她千方百計想要把女兒留在身邊,不惜編造謊言欺騙所有人,讓健康的女兒飽受藥物之苦,最後卻等來了女兒血淋淋的報復。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媽媽也許有精神障礙。但她其實很清楚自己在幹嘛,她要的就是讓女兒永遠不要長大,這樣她就不會被背叛,不會被拋棄,更不會看到女兒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自己的孤獨。

生活中很多父母也是如此。不斷打壓孩子,想證明孩子能力不行,必須要自己的保護。

這可以極大滿足自己的控制慾,也即是你的人生必須由我來操控。

02 病態的控制感,是如何發生的?

那麼,這種折磨孩子的控制慾,到底是什麼發生的呢?

這跟傳統家庭教育有關。從古至今,孩子基本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長大的,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也是隨著思想的開放之後才有。

古代的人,也許連跟誰做夫妻都必須由父母安排,人的選擇權很少。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即使到了今天,很多家庭還是依循這樣的觀念: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話,過父母安排好的人生,以免出現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很多父母自己人格不夠完整,希望通過控制孩子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存在感。

也有的是因為自身安全感不足,總是過度擔心孩子,所以無所不用其極想去保護。

但問題是,越來越多人有自己的想法,想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個時候父母不斷施壓不斷控制,孩子就會失去生命力。

以愛為名的控制,讓人喘息不得。

03 如何逃離被父母控制的人生?

如果,家裡有控制感很強的父母,應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過。

不聽從父母安排,不是不孝順,而是對生命的尊敬。

這輩子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和誰結婚,過什麼樣的生活,別人都無法替我們決定,否則我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其次,我們要學會跟父母溝通。

《惡行》中的吉普西,正是因為不懂得用更好的方式處理,就選擇了最極端的做法。現實中很多人也是會走極端,比如跟父母決裂、鬧翻。

其實,大部分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雖然控制會讓人覺得反感,但是如果你真的過得好,他們也是會開心的。

即使沒辦法取得共識,那也尊重他們的想法,但是過好自己的人生。

只要你想,沒有人能夠管得了你做什麼。

長大後,也許我們能更好理解父母的感受。爸媽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會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不必過度苛責。

"

在大眾眼裡,每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的。

但其實並非每個父母都是如此。也有的父母,就是見不得孩子好,更加不願意讓孩子成大成人,離開自己身邊。

這種有毒的父母,正在一步步毀了孩子的人生。

美劇《惡行》裡,講的就是一個有毒的媽媽,如何從小開始就把自己的孩子帶入深淵,最後家庭破碎的故事。

01 為什麼有的父母,不願意孩子“長大”?

在《惡行》裡,單親媽媽迪迪一直對外宣傳女兒吉普西從小有各種難以治癒的疾病,比如智力低下,白血病,哮喘等等,所以吉普西沒有什麼朋友,也沒辦法像正常人一樣進食、出去玩,必須由媽媽看護,外出時需要坐輪椅才行。

可憐的母女倆贏得了社會的同情,她們屢次獲得各種公益資助,媒體也經常採訪報道,所以她們現在既有了住的地方,也有持續的捐款保證生活,幾乎沒有任何經濟煩惱。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就在這個時候,青春期的吉普西,開始嚮往外面的世界。

她想跟對面鄰居可愛的女孩交朋友,她渴望把自己打扮得可愛漂亮、贏得大家的稱讚,她甚至會叫媽媽帶自己去看電影,去遊樂園逛,這樣她就不用整天呆在家裡。

而媽媽呢?雖然有個中年男人跟她搭訕,希望認識她,但是她以自己需要照顧女兒來由,拒絕了這次可能的交往。

媽媽全身心撲在女兒身上,就連晚上睡覺都要睡在孩子旁邊才安心。

女兒一開始對媽媽充滿依賴,可她需要長大,她想要認識朋友,尤其是跟異性玩。

這在媽媽看來,實在是可怕——你怎麼可以長大呢?你永遠是我脆弱的需要被照顧的女兒。

所以後來的發展越來越可怕:女兒為了逃脫媽媽的控制,學會了撒謊,學會了偷錢;她偷偷上網跟異性撩騷,還深夜跑到對方家裡想結婚;最後她夥同網戀對象,將媽媽殺害,最後私奔。

媽媽可能沒想到,她千方百計想要把女兒留在身邊,不惜編造謊言欺騙所有人,讓健康的女兒飽受藥物之苦,最後卻等來了女兒血淋淋的報復。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媽媽也許有精神障礙。但她其實很清楚自己在幹嘛,她要的就是讓女兒永遠不要長大,這樣她就不會被背叛,不會被拋棄,更不會看到女兒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自己的孤獨。

生活中很多父母也是如此。不斷打壓孩子,想證明孩子能力不行,必須要自己的保護。

這可以極大滿足自己的控制慾,也即是你的人生必須由我來操控。

02 病態的控制感,是如何發生的?

那麼,這種折磨孩子的控制慾,到底是什麼發生的呢?

這跟傳統家庭教育有關。從古至今,孩子基本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長大的,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也是隨著思想的開放之後才有。

古代的人,也許連跟誰做夫妻都必須由父母安排,人的選擇權很少。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即使到了今天,很多家庭還是依循這樣的觀念: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話,過父母安排好的人生,以免出現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很多父母自己人格不夠完整,希望通過控制孩子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存在感。

也有的是因為自身安全感不足,總是過度擔心孩子,所以無所不用其極想去保護。

但問題是,越來越多人有自己的想法,想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個時候父母不斷施壓不斷控制,孩子就會失去生命力。

以愛為名的控制,讓人喘息不得。

03 如何逃離被父母控制的人生?

如果,家裡有控制感很強的父母,應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過。

不聽從父母安排,不是不孝順,而是對生命的尊敬。

這輩子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和誰結婚,過什麼樣的生活,別人都無法替我們決定,否則我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其次,我們要學會跟父母溝通。

《惡行》中的吉普西,正是因為不懂得用更好的方式處理,就選擇了最極端的做法。現實中很多人也是會走極端,比如跟父母決裂、鬧翻。

其實,大部分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雖然控制會讓人覺得反感,但是如果你真的過得好,他們也是會開心的。

即使沒辦法取得共識,那也尊重他們的想法,但是過好自己的人生。

只要你想,沒有人能夠管得了你做什麼。

長大後,也許我們能更好理解父母的感受。爸媽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會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不必過度苛責。

“媽媽不准我長大”| 控制感極強的父母,是如何一步步毀了孩子

總會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相處,即使有一些距離,也是美好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