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王懷林著《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經作者授權,“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及“四川省情網”自6月22日起連載,以饗讀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王懷林著《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經作者授權,“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及“四川省情網”自6月22日起連載,以饗讀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書影

“‘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

“走婚及其衍生形式一妻多夫到底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產物,還是經過時代挑選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呢?走婚是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婚姻是困擾人類的一大問題。一方面人們天性喜歡自由,這自由當然包括兩性關係上的自由;另一方面人們又渴望永久的愛、永久的家,於是,婚姻成了二者衝突的戰場。那麼,“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王懷林著《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經作者授權,“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及“四川省情網”自6月22日起連載,以饗讀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書影

“‘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

“走婚及其衍生形式一妻多夫到底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產物,還是經過時代挑選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呢?走婚是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婚姻是困擾人類的一大問題。一方面人們天性喜歡自由,這自由當然包括兩性關係上的自由;另一方面人們又渴望永久的愛、永久的家,於是,婚姻成了二者衝突的戰場。那麼,“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有人總結走婚制有如下優點:男女不組成家庭,各自住在自己的母親家,與兄弟姐妹和姐妹的孩子住在一起。終生享受大家庭的親情和關愛,不存在由誰來養老等問題;大家齊心合力維持一個大家庭的運轉,個人的壓力不大。男女不終生廝守,好就好,不好就分手,沒有離婚、子女、財產繼承等麻煩;能夠滿足人類愛慕多個異性的慾望,不是獨佔排他式;愛情純粹以兩情相悅為基礎,不受權力、金錢等其他因素影響;如果說男人的奮鬥來自於女人擇偶的壓力,那麼摩梭男人用不著去競爭、去奮鬥、去功成名就、積聚財富,因為對於走婚的摩梭女人來說,男人的這些與她無關。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王懷林著《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經作者授權,“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及“四川省情網”自6月22日起連載,以饗讀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書影

“‘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

“走婚及其衍生形式一妻多夫到底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產物,還是經過時代挑選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呢?走婚是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婚姻是困擾人類的一大問題。一方面人們天性喜歡自由,這自由當然包括兩性關係上的自由;另一方面人們又渴望永久的愛、永久的家,於是,婚姻成了二者衝突的戰場。那麼,“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有人總結走婚制有如下優點:男女不組成家庭,各自住在自己的母親家,與兄弟姐妹和姐妹的孩子住在一起。終生享受大家庭的親情和關愛,不存在由誰來養老等問題;大家齊心合力維持一個大家庭的運轉,個人的壓力不大。男女不終生廝守,好就好,不好就分手,沒有離婚、子女、財產繼承等麻煩;能夠滿足人類愛慕多個異性的慾望,不是獨佔排他式;愛情純粹以兩情相悅為基礎,不受權力、金錢等其他因素影響;如果說男人的奮鬥來自於女人擇偶的壓力,那麼摩梭男人用不著去競爭、去奮鬥、去功成名就、積聚財富,因為對於走婚的摩梭女人來說,男人的這些與她無關。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地人說:“走婚最大的好處是住在母親家,不分家,大家一起幹,有種地的,有搞運輸的,有上山撿蟲草的。在我們這個大峽谷裡,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來!”

早期的人類都生活在一個有著各種血緣和姻親關係的大家庭中,後來由於一夫一妻制的出現,使大家庭中婆媳、妯娌、財產等關係日益複雜,終於大家庭難以維持了,人類開始分家,把家庭建構得越來越小,甚至到了極限——三口之家和兩口之家。人類拆分家庭的這一步,未必就是聰明之舉。我們社會面臨的諸多問題,如缺乏親情、資源短缺、老年社會等皆由此而生。而女國文化帶的走婚制維持了大家庭的存在,給現代社會以重要啟示。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王懷林著《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經作者授權,“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及“四川省情網”自6月22日起連載,以饗讀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書影

“‘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

“走婚及其衍生形式一妻多夫到底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產物,還是經過時代挑選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呢?走婚是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婚姻是困擾人類的一大問題。一方面人們天性喜歡自由,這自由當然包括兩性關係上的自由;另一方面人們又渴望永久的愛、永久的家,於是,婚姻成了二者衝突的戰場。那麼,“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有人總結走婚制有如下優點:男女不組成家庭,各自住在自己的母親家,與兄弟姐妹和姐妹的孩子住在一起。終生享受大家庭的親情和關愛,不存在由誰來養老等問題;大家齊心合力維持一個大家庭的運轉,個人的壓力不大。男女不終生廝守,好就好,不好就分手,沒有離婚、子女、財產繼承等麻煩;能夠滿足人類愛慕多個異性的慾望,不是獨佔排他式;愛情純粹以兩情相悅為基礎,不受權力、金錢等其他因素影響;如果說男人的奮鬥來自於女人擇偶的壓力,那麼摩梭男人用不著去競爭、去奮鬥、去功成名就、積聚財富,因為對於走婚的摩梭女人來說,男人的這些與她無關。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地人說:“走婚最大的好處是住在母親家,不分家,大家一起幹,有種地的,有搞運輸的,有上山撿蟲草的。在我們這個大峽谷裡,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來!”

早期的人類都生活在一個有著各種血緣和姻親關係的大家庭中,後來由於一夫一妻制的出現,使大家庭中婆媳、妯娌、財產等關係日益複雜,終於大家庭難以維持了,人類開始分家,把家庭建構得越來越小,甚至到了極限——三口之家和兩口之家。人類拆分家庭的這一步,未必就是聰明之舉。我們社會面臨的諸多問題,如缺乏親情、資源短缺、老年社會等皆由此而生。而女國文化帶的走婚制維持了大家庭的存在,給現代社會以重要啟示。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有些專家將瀘沽湖的摩梭社會定義為原始母系制社會的遺存,走婚是原始群婚制的殘餘,這樣的定義本身已經有了潛臺詞,即這是一種過時的、落後的制度。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沒有婚姻或者家庭就沒有社會,甚至人類都無法生存,但專家們的研究讓學術界感到驚訝:沒有婚姻和家庭,摩梭人的社會運行得很好。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王懷林著《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經作者授權,“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及“四川省情網”自6月22日起連載,以饗讀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書影

“‘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

“走婚及其衍生形式一妻多夫到底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產物,還是經過時代挑選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呢?走婚是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婚姻是困擾人類的一大問題。一方面人們天性喜歡自由,這自由當然包括兩性關係上的自由;另一方面人們又渴望永久的愛、永久的家,於是,婚姻成了二者衝突的戰場。那麼,“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有人總結走婚制有如下優點:男女不組成家庭,各自住在自己的母親家,與兄弟姐妹和姐妹的孩子住在一起。終生享受大家庭的親情和關愛,不存在由誰來養老等問題;大家齊心合力維持一個大家庭的運轉,個人的壓力不大。男女不終生廝守,好就好,不好就分手,沒有離婚、子女、財產繼承等麻煩;能夠滿足人類愛慕多個異性的慾望,不是獨佔排他式;愛情純粹以兩情相悅為基礎,不受權力、金錢等其他因素影響;如果說男人的奮鬥來自於女人擇偶的壓力,那麼摩梭男人用不著去競爭、去奮鬥、去功成名就、積聚財富,因為對於走婚的摩梭女人來說,男人的這些與她無關。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地人說:“走婚最大的好處是住在母親家,不分家,大家一起幹,有種地的,有搞運輸的,有上山撿蟲草的。在我們這個大峽谷裡,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來!”

早期的人類都生活在一個有著各種血緣和姻親關係的大家庭中,後來由於一夫一妻制的出現,使大家庭中婆媳、妯娌、財產等關係日益複雜,終於大家庭難以維持了,人類開始分家,把家庭建構得越來越小,甚至到了極限——三口之家和兩口之家。人類拆分家庭的這一步,未必就是聰明之舉。我們社會面臨的諸多問題,如缺乏親情、資源短缺、老年社會等皆由此而生。而女國文化帶的走婚制維持了大家庭的存在,給現代社會以重要啟示。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有些專家將瀘沽湖的摩梭社會定義為原始母系制社會的遺存,走婚是原始群婚制的殘餘,這樣的定義本身已經有了潛臺詞,即這是一種過時的、落後的制度。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沒有婚姻或者家庭就沒有社會,甚至人類都無法生存,但專家們的研究讓學術界感到驚訝:沒有婚姻和家庭,摩梭人的社會運行得很好。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瀘沽湖風光(圖片來源:四川日報)

前不久北京大學人類教授蔡華研究摩梭人生活的一部著作獲法蘭西學院金獎。他認為摩梭人的家庭不是家庭,而是與家庭相對立的“支系”,因為人類婚姻至少有兩個人是姻系(因婚姻產生的親屬關係),因此產生的親屬不可能是單系血統制的。但摩梭人的“支系”根本就不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親的概念,是絕對單系(母系)的。沒有外人的加入,支系仍可代代延續。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王懷林著《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經作者授權,“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及“四川省情網”自6月22日起連載,以饗讀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書影

“‘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

“走婚及其衍生形式一妻多夫到底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產物,還是經過時代挑選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呢?走婚是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婚姻是困擾人類的一大問題。一方面人們天性喜歡自由,這自由當然包括兩性關係上的自由;另一方面人們又渴望永久的愛、永久的家,於是,婚姻成了二者衝突的戰場。那麼,“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有人總結走婚制有如下優點:男女不組成家庭,各自住在自己的母親家,與兄弟姐妹和姐妹的孩子住在一起。終生享受大家庭的親情和關愛,不存在由誰來養老等問題;大家齊心合力維持一個大家庭的運轉,個人的壓力不大。男女不終生廝守,好就好,不好就分手,沒有離婚、子女、財產繼承等麻煩;能夠滿足人類愛慕多個異性的慾望,不是獨佔排他式;愛情純粹以兩情相悅為基礎,不受權力、金錢等其他因素影響;如果說男人的奮鬥來自於女人擇偶的壓力,那麼摩梭男人用不著去競爭、去奮鬥、去功成名就、積聚財富,因為對於走婚的摩梭女人來說,男人的這些與她無關。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地人說:“走婚最大的好處是住在母親家,不分家,大家一起幹,有種地的,有搞運輸的,有上山撿蟲草的。在我們這個大峽谷裡,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來!”

早期的人類都生活在一個有著各種血緣和姻親關係的大家庭中,後來由於一夫一妻制的出現,使大家庭中婆媳、妯娌、財產等關係日益複雜,終於大家庭難以維持了,人類開始分家,把家庭建構得越來越小,甚至到了極限——三口之家和兩口之家。人類拆分家庭的這一步,未必就是聰明之舉。我們社會面臨的諸多問題,如缺乏親情、資源短缺、老年社會等皆由此而生。而女國文化帶的走婚制維持了大家庭的存在,給現代社會以重要啟示。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有些專家將瀘沽湖的摩梭社會定義為原始母系制社會的遺存,走婚是原始群婚制的殘餘,這樣的定義本身已經有了潛臺詞,即這是一種過時的、落後的制度。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沒有婚姻或者家庭就沒有社會,甚至人類都無法生存,但專家們的研究讓學術界感到驚訝:沒有婚姻和家庭,摩梭人的社會運行得很好。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瀘沽湖風光(圖片來源:四川日報)

前不久北京大學人類教授蔡華研究摩梭人生活的一部著作獲法蘭西學院金獎。他認為摩梭人的家庭不是家庭,而是與家庭相對立的“支系”,因為人類婚姻至少有兩個人是姻系(因婚姻產生的親屬關係),因此產生的親屬不可能是單系血統制的。但摩梭人的“支系”根本就不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親的概念,是絕對單系(母系)的。沒有外人的加入,支系仍可代代延續。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蔡華先生拒絕使用“走婚”這個詞,他認為摩梭人的兩性關係是一種“走訪制”,是人類群婚、對偶婚等婚姻制度之外的一種繁衍後代的制度。

談到一夫一妻的前景,恩格斯謙虛地引用了摩爾根的一段話作為“家庭”一節的結語:

“如果承認家庭已經依次經過四種形式而現在正處在第五種形式中這一事實,那就要產生一個問題:這一形式在將來會不會永久存在?可能的答案只有一個:它正如過去的情形一樣,一定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它是社會制度的產物,它將反映社會制度的發展狀況。既然一夫一妻制家庭從文明時代開始以來,已經改進了,而在現代特別顯著,那麼至少可以推測,它能夠有更進一步的改進,直至達到兩性的平等為止。如果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遙遠的將來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那就不能事先預言,它的後繼者將具有什麼性質了”。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王懷林著《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經作者授權,“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及“四川省情網”自6月22日起連載,以饗讀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書影

“‘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

“走婚及其衍生形式一妻多夫到底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產物,還是經過時代挑選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呢?走婚是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婚姻是困擾人類的一大問題。一方面人們天性喜歡自由,這自由當然包括兩性關係上的自由;另一方面人們又渴望永久的愛、永久的家,於是,婚姻成了二者衝突的戰場。那麼,“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有人總結走婚制有如下優點:男女不組成家庭,各自住在自己的母親家,與兄弟姐妹和姐妹的孩子住在一起。終生享受大家庭的親情和關愛,不存在由誰來養老等問題;大家齊心合力維持一個大家庭的運轉,個人的壓力不大。男女不終生廝守,好就好,不好就分手,沒有離婚、子女、財產繼承等麻煩;能夠滿足人類愛慕多個異性的慾望,不是獨佔排他式;愛情純粹以兩情相悅為基礎,不受權力、金錢等其他因素影響;如果說男人的奮鬥來自於女人擇偶的壓力,那麼摩梭男人用不著去競爭、去奮鬥、去功成名就、積聚財富,因為對於走婚的摩梭女人來說,男人的這些與她無關。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地人說:“走婚最大的好處是住在母親家,不分家,大家一起幹,有種地的,有搞運輸的,有上山撿蟲草的。在我們這個大峽谷裡,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來!”

早期的人類都生活在一個有著各種血緣和姻親關係的大家庭中,後來由於一夫一妻制的出現,使大家庭中婆媳、妯娌、財產等關係日益複雜,終於大家庭難以維持了,人類開始分家,把家庭建構得越來越小,甚至到了極限——三口之家和兩口之家。人類拆分家庭的這一步,未必就是聰明之舉。我們社會面臨的諸多問題,如缺乏親情、資源短缺、老年社會等皆由此而生。而女國文化帶的走婚制維持了大家庭的存在,給現代社會以重要啟示。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有些專家將瀘沽湖的摩梭社會定義為原始母系制社會的遺存,走婚是原始群婚制的殘餘,這樣的定義本身已經有了潛臺詞,即這是一種過時的、落後的制度。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沒有婚姻或者家庭就沒有社會,甚至人類都無法生存,但專家們的研究讓學術界感到驚訝:沒有婚姻和家庭,摩梭人的社會運行得很好。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瀘沽湖風光(圖片來源:四川日報)

前不久北京大學人類教授蔡華研究摩梭人生活的一部著作獲法蘭西學院金獎。他認為摩梭人的家庭不是家庭,而是與家庭相對立的“支系”,因為人類婚姻至少有兩個人是姻系(因婚姻產生的親屬關係),因此產生的親屬不可能是單系血統制的。但摩梭人的“支系”根本就不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親的概念,是絕對單系(母系)的。沒有外人的加入,支系仍可代代延續。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蔡華先生拒絕使用“走婚”這個詞,他認為摩梭人的兩性關係是一種“走訪制”,是人類群婚、對偶婚等婚姻制度之外的一種繁衍後代的制度。

談到一夫一妻的前景,恩格斯謙虛地引用了摩爾根的一段話作為“家庭”一節的結語:

“如果承認家庭已經依次經過四種形式而現在正處在第五種形式中這一事實,那就要產生一個問題:這一形式在將來會不會永久存在?可能的答案只有一個:它正如過去的情形一樣,一定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它是社會制度的產物,它將反映社會制度的發展狀況。既然一夫一妻制家庭從文明時代開始以來,已經改進了,而在現代特別顯著,那麼至少可以推測,它能夠有更進一步的改進,直至達到兩性的平等為止。如果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遙遠的將來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那就不能事先預言,它的後繼者將具有什麼性質了”。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世界上其他人類社會大多選擇了一夫一妻這種制度,據說這其中的原因是私有制產生後,人們為了財產的繼承,必須明確孩子是誰的。這說明如果沒有財產繼承等經濟問題,一夫一妻制是可以取消的,它並非是天經地義、非此不可的一種選擇。

一夫一妻制發展到今天,面臨著越來越多問題。在法國,88%的關係破裂是由於女方的要求過多造成的。地老天荒的愛情早已成為神話,今天的法國離婚率已達16.5%。如今,超過1/3的法國成年人過著獨身生活,而這一比例還在持續上升,特別是在大城市裡。“一家之長”的父親形象早已蕩然無存,甚至這個詞都讓許多人感到生疏。取而代之的是“自給自足”的新型個人—獨身主義,然而,對愛情匱乏的抱怨卻越來越多了。兩個人越來越難以溝通,特別是當一個人要求忠貞,而另一個渴望自由,或者是對他來說激情是佔據首位的,而對她而言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時候。而新興的網戀是一場幻覺魔術,它可以讓對方走入自己的生活而自己並不因此而有所改變,這不僅用不著脫下穿歪了的拖鞋,而且可以避免面對面交流所產生的不愉快,或者逃避必要的抉擇。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王懷林著《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經作者授權,“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及“四川省情網”自6月22日起連載,以饗讀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書影

“‘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

“走婚及其衍生形式一妻多夫到底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產物,還是經過時代挑選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呢?走婚是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婚姻是困擾人類的一大問題。一方面人們天性喜歡自由,這自由當然包括兩性關係上的自由;另一方面人們又渴望永久的愛、永久的家,於是,婚姻成了二者衝突的戰場。那麼,“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有人總結走婚制有如下優點:男女不組成家庭,各自住在自己的母親家,與兄弟姐妹和姐妹的孩子住在一起。終生享受大家庭的親情和關愛,不存在由誰來養老等問題;大家齊心合力維持一個大家庭的運轉,個人的壓力不大。男女不終生廝守,好就好,不好就分手,沒有離婚、子女、財產繼承等麻煩;能夠滿足人類愛慕多個異性的慾望,不是獨佔排他式;愛情純粹以兩情相悅為基礎,不受權力、金錢等其他因素影響;如果說男人的奮鬥來自於女人擇偶的壓力,那麼摩梭男人用不著去競爭、去奮鬥、去功成名就、積聚財富,因為對於走婚的摩梭女人來說,男人的這些與她無關。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地人說:“走婚最大的好處是住在母親家,不分家,大家一起幹,有種地的,有搞運輸的,有上山撿蟲草的。在我們這個大峽谷裡,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來!”

早期的人類都生活在一個有著各種血緣和姻親關係的大家庭中,後來由於一夫一妻制的出現,使大家庭中婆媳、妯娌、財產等關係日益複雜,終於大家庭難以維持了,人類開始分家,把家庭建構得越來越小,甚至到了極限——三口之家和兩口之家。人類拆分家庭的這一步,未必就是聰明之舉。我們社會面臨的諸多問題,如缺乏親情、資源短缺、老年社會等皆由此而生。而女國文化帶的走婚制維持了大家庭的存在,給現代社會以重要啟示。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有些專家將瀘沽湖的摩梭社會定義為原始母系制社會的遺存,走婚是原始群婚制的殘餘,這樣的定義本身已經有了潛臺詞,即這是一種過時的、落後的制度。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沒有婚姻或者家庭就沒有社會,甚至人類都無法生存,但專家們的研究讓學術界感到驚訝:沒有婚姻和家庭,摩梭人的社會運行得很好。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瀘沽湖風光(圖片來源:四川日報)

前不久北京大學人類教授蔡華研究摩梭人生活的一部著作獲法蘭西學院金獎。他認為摩梭人的家庭不是家庭,而是與家庭相對立的“支系”,因為人類婚姻至少有兩個人是姻系(因婚姻產生的親屬關係),因此產生的親屬不可能是單系血統制的。但摩梭人的“支系”根本就不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親的概念,是絕對單系(母系)的。沒有外人的加入,支系仍可代代延續。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蔡華先生拒絕使用“走婚”這個詞,他認為摩梭人的兩性關係是一種“走訪制”,是人類群婚、對偶婚等婚姻制度之外的一種繁衍後代的制度。

談到一夫一妻的前景,恩格斯謙虛地引用了摩爾根的一段話作為“家庭”一節的結語:

“如果承認家庭已經依次經過四種形式而現在正處在第五種形式中這一事實,那就要產生一個問題:這一形式在將來會不會永久存在?可能的答案只有一個:它正如過去的情形一樣,一定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它是社會制度的產物,它將反映社會制度的發展狀況。既然一夫一妻制家庭從文明時代開始以來,已經改進了,而在現代特別顯著,那麼至少可以推測,它能夠有更進一步的改進,直至達到兩性的平等為止。如果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遙遠的將來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那就不能事先預言,它的後繼者將具有什麼性質了”。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世界上其他人類社會大多選擇了一夫一妻這種制度,據說這其中的原因是私有制產生後,人們為了財產的繼承,必須明確孩子是誰的。這說明如果沒有財產繼承等經濟問題,一夫一妻制是可以取消的,它並非是天經地義、非此不可的一種選擇。

一夫一妻制發展到今天,面臨著越來越多問題。在法國,88%的關係破裂是由於女方的要求過多造成的。地老天荒的愛情早已成為神話,今天的法國離婚率已達16.5%。如今,超過1/3的法國成年人過著獨身生活,而這一比例還在持續上升,特別是在大城市裡。“一家之長”的父親形象早已蕩然無存,甚至這個詞都讓許多人感到生疏。取而代之的是“自給自足”的新型個人—獨身主義,然而,對愛情匱乏的抱怨卻越來越多了。兩個人越來越難以溝通,特別是當一個人要求忠貞,而另一個渴望自由,或者是對他來說激情是佔據首位的,而對她而言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時候。而新興的網戀是一場幻覺魔術,它可以讓對方走入自己的生活而自己並不因此而有所改變,這不僅用不著脫下穿歪了的拖鞋,而且可以避免面對面交流所產生的不愉快,或者逃避必要的抉擇。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005年公佈的數字,德國離婚人數10年來節節上升,目前每三對夫婦就有一對離婚。其中,大部分離婚夫婦在婚後第6年分居,請求離婚的妻子比例比丈夫高。有的國家離婚率甚至高達60%以上。最近美國搞了一項調查,有一半以上的人主張廢除婚姻制度,甚至有人預言,婚姻作為一種制度將不復存在。

媒體介紹,目前中國的大城市已出現了與西方同步的LATs(英文Living Apart Together 的縮寫,即分開同居者),這個概念原指那些沒有結婚的情侶,選擇保持包括性關係在內的親密關係,但卻不住在一起。後來這個名詞逐漸擴展到已經結婚的夫婦,他們或為事業、或為遺產,更多的則為保持雙方的新鮮感,除了週末或定期相聚外,平時夫妻雙方不住在一起,這和“走婚”頗多暗合之處,而走婚尚保留了大家庭的優點。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王懷林著《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經作者授權,“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及“四川省情網”自6月22日起連載,以饗讀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書影

“‘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

“走婚及其衍生形式一妻多夫到底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產物,還是經過時代挑選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呢?走婚是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婚姻是困擾人類的一大問題。一方面人們天性喜歡自由,這自由當然包括兩性關係上的自由;另一方面人們又渴望永久的愛、永久的家,於是,婚姻成了二者衝突的戰場。那麼,“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有人總結走婚制有如下優點:男女不組成家庭,各自住在自己的母親家,與兄弟姐妹和姐妹的孩子住在一起。終生享受大家庭的親情和關愛,不存在由誰來養老等問題;大家齊心合力維持一個大家庭的運轉,個人的壓力不大。男女不終生廝守,好就好,不好就分手,沒有離婚、子女、財產繼承等麻煩;能夠滿足人類愛慕多個異性的慾望,不是獨佔排他式;愛情純粹以兩情相悅為基礎,不受權力、金錢等其他因素影響;如果說男人的奮鬥來自於女人擇偶的壓力,那麼摩梭男人用不著去競爭、去奮鬥、去功成名就、積聚財富,因為對於走婚的摩梭女人來說,男人的這些與她無關。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地人說:“走婚最大的好處是住在母親家,不分家,大家一起幹,有種地的,有搞運輸的,有上山撿蟲草的。在我們這個大峽谷裡,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來!”

早期的人類都生活在一個有著各種血緣和姻親關係的大家庭中,後來由於一夫一妻制的出現,使大家庭中婆媳、妯娌、財產等關係日益複雜,終於大家庭難以維持了,人類開始分家,把家庭建構得越來越小,甚至到了極限——三口之家和兩口之家。人類拆分家庭的這一步,未必就是聰明之舉。我們社會面臨的諸多問題,如缺乏親情、資源短缺、老年社會等皆由此而生。而女國文化帶的走婚制維持了大家庭的存在,給現代社會以重要啟示。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有些專家將瀘沽湖的摩梭社會定義為原始母系制社會的遺存,走婚是原始群婚制的殘餘,這樣的定義本身已經有了潛臺詞,即這是一種過時的、落後的制度。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沒有婚姻或者家庭就沒有社會,甚至人類都無法生存,但專家們的研究讓學術界感到驚訝:沒有婚姻和家庭,摩梭人的社會運行得很好。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瀘沽湖風光(圖片來源:四川日報)

前不久北京大學人類教授蔡華研究摩梭人生活的一部著作獲法蘭西學院金獎。他認為摩梭人的家庭不是家庭,而是與家庭相對立的“支系”,因為人類婚姻至少有兩個人是姻系(因婚姻產生的親屬關係),因此產生的親屬不可能是單系血統制的。但摩梭人的“支系”根本就不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親的概念,是絕對單系(母系)的。沒有外人的加入,支系仍可代代延續。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蔡華先生拒絕使用“走婚”這個詞,他認為摩梭人的兩性關係是一種“走訪制”,是人類群婚、對偶婚等婚姻制度之外的一種繁衍後代的制度。

談到一夫一妻的前景,恩格斯謙虛地引用了摩爾根的一段話作為“家庭”一節的結語:

“如果承認家庭已經依次經過四種形式而現在正處在第五種形式中這一事實,那就要產生一個問題:這一形式在將來會不會永久存在?可能的答案只有一個:它正如過去的情形一樣,一定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它是社會制度的產物,它將反映社會制度的發展狀況。既然一夫一妻制家庭從文明時代開始以來,已經改進了,而在現代特別顯著,那麼至少可以推測,它能夠有更進一步的改進,直至達到兩性的平等為止。如果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遙遠的將來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那就不能事先預言,它的後繼者將具有什麼性質了”。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世界上其他人類社會大多選擇了一夫一妻這種制度,據說這其中的原因是私有制產生後,人們為了財產的繼承,必須明確孩子是誰的。這說明如果沒有財產繼承等經濟問題,一夫一妻制是可以取消的,它並非是天經地義、非此不可的一種選擇。

一夫一妻制發展到今天,面臨著越來越多問題。在法國,88%的關係破裂是由於女方的要求過多造成的。地老天荒的愛情早已成為神話,今天的法國離婚率已達16.5%。如今,超過1/3的法國成年人過著獨身生活,而這一比例還在持續上升,特別是在大城市裡。“一家之長”的父親形象早已蕩然無存,甚至這個詞都讓許多人感到生疏。取而代之的是“自給自足”的新型個人—獨身主義,然而,對愛情匱乏的抱怨卻越來越多了。兩個人越來越難以溝通,特別是當一個人要求忠貞,而另一個渴望自由,或者是對他來說激情是佔據首位的,而對她而言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時候。而新興的網戀是一場幻覺魔術,它可以讓對方走入自己的生活而自己並不因此而有所改變,這不僅用不著脫下穿歪了的拖鞋,而且可以避免面對面交流所產生的不愉快,或者逃避必要的抉擇。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005年公佈的數字,德國離婚人數10年來節節上升,目前每三對夫婦就有一對離婚。其中,大部分離婚夫婦在婚後第6年分居,請求離婚的妻子比例比丈夫高。有的國家離婚率甚至高達60%以上。最近美國搞了一項調查,有一半以上的人主張廢除婚姻制度,甚至有人預言,婚姻作為一種制度將不復存在。

媒體介紹,目前中國的大城市已出現了與西方同步的LATs(英文Living Apart Together 的縮寫,即分開同居者),這個概念原指那些沒有結婚的情侶,選擇保持包括性關係在內的親密關係,但卻不住在一起。後來這個名詞逐漸擴展到已經結婚的夫婦,他們或為事業、或為遺產,更多的則為保持雙方的新鮮感,除了週末或定期相聚外,平時夫妻雙方不住在一起,這和“走婚”頗多暗合之處,而走婚尚保留了大家庭的優點。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無論是走婚的鮮水河還是瀘沽湖,有著各種血緣關係的大家庭都很穩定。

“無論走婚還是一妻多夫,都是一種周而復始的內部循環和平衡。它們維繫了一個大家庭,避免了建房、分地,而且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長。”《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常務副總編單之薔認為:“儘管在中國內地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度,但橫斷山區部分藏族群眾世代相襲的走婚和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也得到應有尊重。當地政府沒有必要非要‘拆散’這些家庭。”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王懷林著《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經作者授權,“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及“四川省情網”自6月22日起連載,以饗讀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書影

“‘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

“走婚及其衍生形式一妻多夫到底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產物,還是經過時代挑選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呢?走婚是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婚姻是困擾人類的一大問題。一方面人們天性喜歡自由,這自由當然包括兩性關係上的自由;另一方面人們又渴望永久的愛、永久的家,於是,婚姻成了二者衝突的戰場。那麼,“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有人總結走婚制有如下優點:男女不組成家庭,各自住在自己的母親家,與兄弟姐妹和姐妹的孩子住在一起。終生享受大家庭的親情和關愛,不存在由誰來養老等問題;大家齊心合力維持一個大家庭的運轉,個人的壓力不大。男女不終生廝守,好就好,不好就分手,沒有離婚、子女、財產繼承等麻煩;能夠滿足人類愛慕多個異性的慾望,不是獨佔排他式;愛情純粹以兩情相悅為基礎,不受權力、金錢等其他因素影響;如果說男人的奮鬥來自於女人擇偶的壓力,那麼摩梭男人用不著去競爭、去奮鬥、去功成名就、積聚財富,因為對於走婚的摩梭女人來說,男人的這些與她無關。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地人說:“走婚最大的好處是住在母親家,不分家,大家一起幹,有種地的,有搞運輸的,有上山撿蟲草的。在我們這個大峽谷裡,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來!”

早期的人類都生活在一個有著各種血緣和姻親關係的大家庭中,後來由於一夫一妻制的出現,使大家庭中婆媳、妯娌、財產等關係日益複雜,終於大家庭難以維持了,人類開始分家,把家庭建構得越來越小,甚至到了極限——三口之家和兩口之家。人類拆分家庭的這一步,未必就是聰明之舉。我們社會面臨的諸多問題,如缺乏親情、資源短缺、老年社會等皆由此而生。而女國文化帶的走婚制維持了大家庭的存在,給現代社會以重要啟示。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有些專家將瀘沽湖的摩梭社會定義為原始母系制社會的遺存,走婚是原始群婚制的殘餘,這樣的定義本身已經有了潛臺詞,即這是一種過時的、落後的制度。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沒有婚姻或者家庭就沒有社會,甚至人類都無法生存,但專家們的研究讓學術界感到驚訝:沒有婚姻和家庭,摩梭人的社會運行得很好。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瀘沽湖風光(圖片來源:四川日報)

前不久北京大學人類教授蔡華研究摩梭人生活的一部著作獲法蘭西學院金獎。他認為摩梭人的家庭不是家庭,而是與家庭相對立的“支系”,因為人類婚姻至少有兩個人是姻系(因婚姻產生的親屬關係),因此產生的親屬不可能是單系血統制的。但摩梭人的“支系”根本就不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親的概念,是絕對單系(母系)的。沒有外人的加入,支系仍可代代延續。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蔡華先生拒絕使用“走婚”這個詞,他認為摩梭人的兩性關係是一種“走訪制”,是人類群婚、對偶婚等婚姻制度之外的一種繁衍後代的制度。

談到一夫一妻的前景,恩格斯謙虛地引用了摩爾根的一段話作為“家庭”一節的結語:

“如果承認家庭已經依次經過四種形式而現在正處在第五種形式中這一事實,那就要產生一個問題:這一形式在將來會不會永久存在?可能的答案只有一個:它正如過去的情形一樣,一定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它是社會制度的產物,它將反映社會制度的發展狀況。既然一夫一妻制家庭從文明時代開始以來,已經改進了,而在現代特別顯著,那麼至少可以推測,它能夠有更進一步的改進,直至達到兩性的平等為止。如果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遙遠的將來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那就不能事先預言,它的後繼者將具有什麼性質了”。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世界上其他人類社會大多選擇了一夫一妻這種制度,據說這其中的原因是私有制產生後,人們為了財產的繼承,必須明確孩子是誰的。這說明如果沒有財產繼承等經濟問題,一夫一妻制是可以取消的,它並非是天經地義、非此不可的一種選擇。

一夫一妻制發展到今天,面臨著越來越多問題。在法國,88%的關係破裂是由於女方的要求過多造成的。地老天荒的愛情早已成為神話,今天的法國離婚率已達16.5%。如今,超過1/3的法國成年人過著獨身生活,而這一比例還在持續上升,特別是在大城市裡。“一家之長”的父親形象早已蕩然無存,甚至這個詞都讓許多人感到生疏。取而代之的是“自給自足”的新型個人—獨身主義,然而,對愛情匱乏的抱怨卻越來越多了。兩個人越來越難以溝通,特別是當一個人要求忠貞,而另一個渴望自由,或者是對他來說激情是佔據首位的,而對她而言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時候。而新興的網戀是一場幻覺魔術,它可以讓對方走入自己的生活而自己並不因此而有所改變,這不僅用不著脫下穿歪了的拖鞋,而且可以避免面對面交流所產生的不愉快,或者逃避必要的抉擇。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005年公佈的數字,德國離婚人數10年來節節上升,目前每三對夫婦就有一對離婚。其中,大部分離婚夫婦在婚後第6年分居,請求離婚的妻子比例比丈夫高。有的國家離婚率甚至高達60%以上。最近美國搞了一項調查,有一半以上的人主張廢除婚姻制度,甚至有人預言,婚姻作為一種制度將不復存在。

媒體介紹,目前中國的大城市已出現了與西方同步的LATs(英文Living Apart Together 的縮寫,即分開同居者),這個概念原指那些沒有結婚的情侶,選擇保持包括性關係在內的親密關係,但卻不住在一起。後來這個名詞逐漸擴展到已經結婚的夫婦,他們或為事業、或為遺產,更多的則為保持雙方的新鮮感,除了週末或定期相聚外,平時夫妻雙方不住在一起,這和“走婚”頗多暗合之處,而走婚尚保留了大家庭的優點。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無論是走婚的鮮水河還是瀘沽湖,有著各種血緣關係的大家庭都很穩定。

“無論走婚還是一妻多夫,都是一種周而復始的內部循環和平衡。它們維繫了一個大家庭,避免了建房、分地,而且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長。”《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常務副總編單之薔認為:“儘管在中國內地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度,但橫斷山區部分藏族群眾世代相襲的走婚和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也得到應有尊重。當地政府沒有必要非要‘拆散’這些家庭。”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一妻多夫(作者供圖)

事實上,計劃生育政策在這些地區的實施往往和它的初衷背道而馳。比如一個一妻兩夫的家庭一般生三個孩子,如果計劃生育實行一夫一妻,則可能是四個以上。對此,四川省涼山州人大已通過制定地方性自治條例,以保護瀘沽湖傳統的走婚習俗。

目前藏區特別是橫斷山走廊地區的婚姻與家庭制度,歸納起來,明顯存在如下一些特點:普通實行一夫一妻為基本形式的小家庭制,但也存在少數地區的“例外”情況;家庭以男子為中心,男女分工明確,婦女在家務和生產勞動中和社會上仍佔有重要地位;在婚姻的締結上是以自由戀愛為主,同時也存在媒妁之言和尊重父母之命的情況;重視優生,嚴格實行族外婚;注重訂親和結婚禮儀,包括聘禮和嫁妝;一些地區尚保留著姑娘成年禮的習俗;不歧視上門女婿和非婚子女;婦女有離婚自由,允許寡婦再嫁;財產繼承上男女平等。顯示出男女關係較為平等。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王懷林著《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經作者授權,“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及“四川省情網”自6月22日起連載,以饗讀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書影

“‘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

“走婚及其衍生形式一妻多夫到底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產物,還是經過時代挑選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呢?走婚是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婚姻是困擾人類的一大問題。一方面人們天性喜歡自由,這自由當然包括兩性關係上的自由;另一方面人們又渴望永久的愛、永久的家,於是,婚姻成了二者衝突的戰場。那麼,“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有人總結走婚制有如下優點:男女不組成家庭,各自住在自己的母親家,與兄弟姐妹和姐妹的孩子住在一起。終生享受大家庭的親情和關愛,不存在由誰來養老等問題;大家齊心合力維持一個大家庭的運轉,個人的壓力不大。男女不終生廝守,好就好,不好就分手,沒有離婚、子女、財產繼承等麻煩;能夠滿足人類愛慕多個異性的慾望,不是獨佔排他式;愛情純粹以兩情相悅為基礎,不受權力、金錢等其他因素影響;如果說男人的奮鬥來自於女人擇偶的壓力,那麼摩梭男人用不著去競爭、去奮鬥、去功成名就、積聚財富,因為對於走婚的摩梭女人來說,男人的這些與她無關。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地人說:“走婚最大的好處是住在母親家,不分家,大家一起幹,有種地的,有搞運輸的,有上山撿蟲草的。在我們這個大峽谷裡,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來!”

早期的人類都生活在一個有著各種血緣和姻親關係的大家庭中,後來由於一夫一妻制的出現,使大家庭中婆媳、妯娌、財產等關係日益複雜,終於大家庭難以維持了,人類開始分家,把家庭建構得越來越小,甚至到了極限——三口之家和兩口之家。人類拆分家庭的這一步,未必就是聰明之舉。我們社會面臨的諸多問題,如缺乏親情、資源短缺、老年社會等皆由此而生。而女國文化帶的走婚制維持了大家庭的存在,給現代社會以重要啟示。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有些專家將瀘沽湖的摩梭社會定義為原始母系制社會的遺存,走婚是原始群婚制的殘餘,這樣的定義本身已經有了潛臺詞,即這是一種過時的、落後的制度。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沒有婚姻或者家庭就沒有社會,甚至人類都無法生存,但專家們的研究讓學術界感到驚訝:沒有婚姻和家庭,摩梭人的社會運行得很好。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瀘沽湖風光(圖片來源:四川日報)

前不久北京大學人類教授蔡華研究摩梭人生活的一部著作獲法蘭西學院金獎。他認為摩梭人的家庭不是家庭,而是與家庭相對立的“支系”,因為人類婚姻至少有兩個人是姻系(因婚姻產生的親屬關係),因此產生的親屬不可能是單系血統制的。但摩梭人的“支系”根本就不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親的概念,是絕對單系(母系)的。沒有外人的加入,支系仍可代代延續。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蔡華先生拒絕使用“走婚”這個詞,他認為摩梭人的兩性關係是一種“走訪制”,是人類群婚、對偶婚等婚姻制度之外的一種繁衍後代的制度。

談到一夫一妻的前景,恩格斯謙虛地引用了摩爾根的一段話作為“家庭”一節的結語:

“如果承認家庭已經依次經過四種形式而現在正處在第五種形式中這一事實,那就要產生一個問題:這一形式在將來會不會永久存在?可能的答案只有一個:它正如過去的情形一樣,一定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它是社會制度的產物,它將反映社會制度的發展狀況。既然一夫一妻制家庭從文明時代開始以來,已經改進了,而在現代特別顯著,那麼至少可以推測,它能夠有更進一步的改進,直至達到兩性的平等為止。如果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遙遠的將來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那就不能事先預言,它的後繼者將具有什麼性質了”。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世界上其他人類社會大多選擇了一夫一妻這種制度,據說這其中的原因是私有制產生後,人們為了財產的繼承,必須明確孩子是誰的。這說明如果沒有財產繼承等經濟問題,一夫一妻制是可以取消的,它並非是天經地義、非此不可的一種選擇。

一夫一妻制發展到今天,面臨著越來越多問題。在法國,88%的關係破裂是由於女方的要求過多造成的。地老天荒的愛情早已成為神話,今天的法國離婚率已達16.5%。如今,超過1/3的法國成年人過著獨身生活,而這一比例還在持續上升,特別是在大城市裡。“一家之長”的父親形象早已蕩然無存,甚至這個詞都讓許多人感到生疏。取而代之的是“自給自足”的新型個人—獨身主義,然而,對愛情匱乏的抱怨卻越來越多了。兩個人越來越難以溝通,特別是當一個人要求忠貞,而另一個渴望自由,或者是對他來說激情是佔據首位的,而對她而言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時候。而新興的網戀是一場幻覺魔術,它可以讓對方走入自己的生活而自己並不因此而有所改變,這不僅用不著脫下穿歪了的拖鞋,而且可以避免面對面交流所產生的不愉快,或者逃避必要的抉擇。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005年公佈的數字,德國離婚人數10年來節節上升,目前每三對夫婦就有一對離婚。其中,大部分離婚夫婦在婚後第6年分居,請求離婚的妻子比例比丈夫高。有的國家離婚率甚至高達60%以上。最近美國搞了一項調查,有一半以上的人主張廢除婚姻制度,甚至有人預言,婚姻作為一種制度將不復存在。

媒體介紹,目前中國的大城市已出現了與西方同步的LATs(英文Living Apart Together 的縮寫,即分開同居者),這個概念原指那些沒有結婚的情侶,選擇保持包括性關係在內的親密關係,但卻不住在一起。後來這個名詞逐漸擴展到已經結婚的夫婦,他們或為事業、或為遺產,更多的則為保持雙方的新鮮感,除了週末或定期相聚外,平時夫妻雙方不住在一起,這和“走婚”頗多暗合之處,而走婚尚保留了大家庭的優點。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無論是走婚的鮮水河還是瀘沽湖,有著各種血緣關係的大家庭都很穩定。

“無論走婚還是一妻多夫,都是一種周而復始的內部循環和平衡。它們維繫了一個大家庭,避免了建房、分地,而且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長。”《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常務副總編單之薔認為:“儘管在中國內地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度,但橫斷山區部分藏族群眾世代相襲的走婚和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也得到應有尊重。當地政府沒有必要非要‘拆散’這些家庭。”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一妻多夫(作者供圖)

事實上,計劃生育政策在這些地區的實施往往和它的初衷背道而馳。比如一個一妻兩夫的家庭一般生三個孩子,如果計劃生育實行一夫一妻,則可能是四個以上。對此,四川省涼山州人大已通過制定地方性自治條例,以保護瀘沽湖傳統的走婚習俗。

目前藏區特別是橫斷山走廊地區的婚姻與家庭制度,歸納起來,明顯存在如下一些特點:普通實行一夫一妻為基本形式的小家庭制,但也存在少數地區的“例外”情況;家庭以男子為中心,男女分工明確,婦女在家務和生產勞動中和社會上仍佔有重要地位;在婚姻的締結上是以自由戀愛為主,同時也存在媒妁之言和尊重父母之命的情況;重視優生,嚴格實行族外婚;注重訂親和結婚禮儀,包括聘禮和嫁妝;一些地區尚保留著姑娘成年禮的習俗;不歧視上門女婿和非婚子女;婦女有離婚自由,允許寡婦再嫁;財產繼承上男女平等。顯示出男女關係較為平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一妻多夫(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走廊地區普遍存在的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習俗,既是女性文化特別是走婚文化的一種變異,也是一種特定生產生活環境的選擇。傳統的一妻多夫家庭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和極個別的父子共妻幾種形式。但在康區最主要、最普遍、佔絕大多數的為兄弟共妻。解放前,譚英華先生在今甘孜地區境內調查的45戶一妻多夫家庭,其中兄弟共妻44戶,共101名男子,平均每戶均2.3人,非兄弟共妻家庭1戶,丈夫2人。一妻多夫家庭以兩兄弟共妻為普遍,其次為三兄弟共妻,四兄弟以上共妻的只是極個別現象。有人近年調查,在昌都丁青縣丁青村的一妻多夫家庭120戶,丈夫257人,平均2.29人;昌都縣妥壩鄉9戶一妻多夫家庭,一妻二夫7戶,佔78%,一妻三夫、一妻四夫各一戶,分別佔11%。

"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王懷林著《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經作者授權,“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及“四川省情網”自6月22日起連載,以饗讀者。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尋找東女國—女性文化在丹巴到瀘沽湖的歷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書影

“‘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

“走婚及其衍生形式一妻多夫到底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產物,還是經過時代挑選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呢?走婚是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婚姻是困擾人類的一大問題。一方面人們天性喜歡自由,這自由當然包括兩性關係上的自由;另一方面人們又渴望永久的愛、永久的家,於是,婚姻成了二者衝突的戰場。那麼,“一夫一妻”是最好的婚姻形式嗎?有沒有一種家庭形式能讓人們既享有永久的愛又不喪失自由呢?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世人為婚姻的未來憂心忡忡時,卻意外地發現: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橫斷山民族走廊地區尚存在走婚制度,這裡的婚姻似乎沒有遭遇我們的那些麻煩。

有人總結走婚制有如下優點:男女不組成家庭,各自住在自己的母親家,與兄弟姐妹和姐妹的孩子住在一起。終生享受大家庭的親情和關愛,不存在由誰來養老等問題;大家齊心合力維持一個大家庭的運轉,個人的壓力不大。男女不終生廝守,好就好,不好就分手,沒有離婚、子女、財產繼承等麻煩;能夠滿足人類愛慕多個異性的慾望,不是獨佔排他式;愛情純粹以兩情相悅為基礎,不受權力、金錢等其他因素影響;如果說男人的奮鬥來自於女人擇偶的壓力,那麼摩梭男人用不著去競爭、去奮鬥、去功成名就、積聚財富,因為對於走婚的摩梭女人來說,男人的這些與她無關。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當地人說:“走婚最大的好處是住在母親家,不分家,大家一起幹,有種地的,有搞運輸的,有上山撿蟲草的。在我們這個大峽谷裡,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來!”

早期的人類都生活在一個有著各種血緣和姻親關係的大家庭中,後來由於一夫一妻制的出現,使大家庭中婆媳、妯娌、財產等關係日益複雜,終於大家庭難以維持了,人類開始分家,把家庭建構得越來越小,甚至到了極限——三口之家和兩口之家。人類拆分家庭的這一步,未必就是聰明之舉。我們社會面臨的諸多問題,如缺乏親情、資源短缺、老年社會等皆由此而生。而女國文化帶的走婚制維持了大家庭的存在,給現代社會以重要啟示。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有些專家將瀘沽湖的摩梭社會定義為原始母系制社會的遺存,走婚是原始群婚制的殘餘,這樣的定義本身已經有了潛臺詞,即這是一種過時的、落後的制度。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沒有婚姻或者家庭就沒有社會,甚至人類都無法生存,但專家們的研究讓學術界感到驚訝:沒有婚姻和家庭,摩梭人的社會運行得很好。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瀘沽湖風光(圖片來源:四川日報)

前不久北京大學人類教授蔡華研究摩梭人生活的一部著作獲法蘭西學院金獎。他認為摩梭人的家庭不是家庭,而是與家庭相對立的“支系”,因為人類婚姻至少有兩個人是姻系(因婚姻產生的親屬關係),因此產生的親屬不可能是單系血統制的。但摩梭人的“支系”根本就不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親的概念,是絕對單系(母系)的。沒有外人的加入,支系仍可代代延續。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蔡華先生拒絕使用“走婚”這個詞,他認為摩梭人的兩性關係是一種“走訪制”,是人類群婚、對偶婚等婚姻制度之外的一種繁衍後代的制度。

談到一夫一妻的前景,恩格斯謙虛地引用了摩爾根的一段話作為“家庭”一節的結語:

“如果承認家庭已經依次經過四種形式而現在正處在第五種形式中這一事實,那就要產生一個問題:這一形式在將來會不會永久存在?可能的答案只有一個:它正如過去的情形一樣,一定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它是社會制度的產物,它將反映社會制度的發展狀況。既然一夫一妻制家庭從文明時代開始以來,已經改進了,而在現代特別顯著,那麼至少可以推測,它能夠有更進一步的改進,直至達到兩性的平等為止。如果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遙遠的將來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那就不能事先預言,它的後繼者將具有什麼性質了”。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世界上其他人類社會大多選擇了一夫一妻這種制度,據說這其中的原因是私有制產生後,人們為了財產的繼承,必須明確孩子是誰的。這說明如果沒有財產繼承等經濟問題,一夫一妻制是可以取消的,它並非是天經地義、非此不可的一種選擇。

一夫一妻制發展到今天,面臨著越來越多問題。在法國,88%的關係破裂是由於女方的要求過多造成的。地老天荒的愛情早已成為神話,今天的法國離婚率已達16.5%。如今,超過1/3的法國成年人過著獨身生活,而這一比例還在持續上升,特別是在大城市裡。“一家之長”的父親形象早已蕩然無存,甚至這個詞都讓許多人感到生疏。取而代之的是“自給自足”的新型個人—獨身主義,然而,對愛情匱乏的抱怨卻越來越多了。兩個人越來越難以溝通,特別是當一個人要求忠貞,而另一個渴望自由,或者是對他來說激情是佔據首位的,而對她而言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時候。而新興的網戀是一場幻覺魔術,它可以讓對方走入自己的生活而自己並不因此而有所改變,這不僅用不著脫下穿歪了的拖鞋,而且可以避免面對面交流所產生的不愉快,或者逃避必要的抉擇。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005年公佈的數字,德國離婚人數10年來節節上升,目前每三對夫婦就有一對離婚。其中,大部分離婚夫婦在婚後第6年分居,請求離婚的妻子比例比丈夫高。有的國家離婚率甚至高達60%以上。最近美國搞了一項調查,有一半以上的人主張廢除婚姻制度,甚至有人預言,婚姻作為一種制度將不復存在。

媒體介紹,目前中國的大城市已出現了與西方同步的LATs(英文Living Apart Together 的縮寫,即分開同居者),這個概念原指那些沒有結婚的情侶,選擇保持包括性關係在內的親密關係,但卻不住在一起。後來這個名詞逐漸擴展到已經結婚的夫婦,他們或為事業、或為遺產,更多的則為保持雙方的新鮮感,除了週末或定期相聚外,平時夫妻雙方不住在一起,這和“走婚”頗多暗合之處,而走婚尚保留了大家庭的優點。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著名藏族學者鄧廷良認為,走婚其實很純潔,因為它剔除了現代婚姻中的“原罪”:物質和利益。無論是走婚的鮮水河還是瀘沽湖,有著各種血緣關係的大家庭都很穩定。

“無論走婚還是一妻多夫,都是一種周而復始的內部循環和平衡。它們維繫了一個大家庭,避免了建房、分地,而且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長。”《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常務副總編單之薔認為:“儘管在中國內地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度,但橫斷山區部分藏族群眾世代相襲的走婚和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也得到應有尊重。當地政府沒有必要非要‘拆散’這些家庭。”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一妻多夫(作者供圖)

事實上,計劃生育政策在這些地區的實施往往和它的初衷背道而馳。比如一個一妻兩夫的家庭一般生三個孩子,如果計劃生育實行一夫一妻,則可能是四個以上。對此,四川省涼山州人大已通過制定地方性自治條例,以保護瀘沽湖傳統的走婚習俗。

目前藏區特別是橫斷山走廊地區的婚姻與家庭制度,歸納起來,明顯存在如下一些特點:普通實行一夫一妻為基本形式的小家庭制,但也存在少數地區的“例外”情況;家庭以男子為中心,男女分工明確,婦女在家務和生產勞動中和社會上仍佔有重要地位;在婚姻的締結上是以自由戀愛為主,同時也存在媒妁之言和尊重父母之命的情況;重視優生,嚴格實行族外婚;注重訂親和結婚禮儀,包括聘禮和嫁妝;一些地區尚保留著姑娘成年禮的習俗;不歧視上門女婿和非婚子女;婦女有離婚自由,允許寡婦再嫁;財產繼承上男女平等。顯示出男女關係較為平等。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一妻多夫(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走廊地區普遍存在的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習俗,既是女性文化特別是走婚文化的一種變異,也是一種特定生產生活環境的選擇。傳統的一妻多夫家庭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和極個別的父子共妻幾種形式。但在康區最主要、最普遍、佔絕大多數的為兄弟共妻。解放前,譚英華先生在今甘孜地區境內調查的45戶一妻多夫家庭,其中兄弟共妻44戶,共101名男子,平均每戶均2.3人,非兄弟共妻家庭1戶,丈夫2人。一妻多夫家庭以兩兄弟共妻為普遍,其次為三兄弟共妻,四兄弟以上共妻的只是極個別現象。有人近年調查,在昌都丁青縣丁青村的一妻多夫家庭120戶,丈夫257人,平均2.29人;昌都縣妥壩鄉9戶一妻多夫家庭,一妻二夫7戶,佔78%,一妻三夫、一妻四夫各一戶,分別佔11%。

【方誌四川•文學】王懷林 ‖ 《尋找東女國》十一 走婚――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一夫多妻(圖片來自網絡)

一妻多夫的形成與地理條件有關,這裡處於橫斷山脈區域,到處是高山峽谷;河谷氣溫高,適合耕作,山間或山頂是草場,只能放牧。半農半牧區的生產環境,決定了一個男人對農、牧不能兼顧,一妻多夫家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男人,正好可以解決這個矛盾。

母女共夫和父子共妻一樣,都是以氏族外婚為通婚原則,男子有權娶妻方與前夫所生的女兒為妻。母女共夫一般是年輕的母親死去丈夫,帶著幼女改嫁,後夫先與母親建立家庭婚姻關係,待帶來之女成人後又與其同居,形成母女共夫家庭。

大峽谷的特殊自然環境造就了一妻多夫,這是節約資源也是創造財富的最好方式。這一仍然處於川、滇、藏交界的女性文化帶,有強大的女性文化傳統,一妻多夫沒有隨著時間的逝去而消亡,它頑強地延續下來。

走婚及其衍生形式一妻多夫到底是一種特定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產物,還是經過時代挑選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呢?走婚是人類婚姻的未來嗎?!

但是現在的鮮水河正面臨考驗:這裡正準備修一座大型電站,它高出河谷的大壩蓄水很可能將淹沒整個河谷,淹沒走婚文化。當地的鄉親們對此一無所知。

“將來?誰知道呢?我們現在生活得不錯。”當地人白瑪澤仁說。

(未完待續)

來源:《尋找東女國》(王懷林著),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作者:王懷林

配圖:方誌四川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誌四川”,ID:scsdfz。

投稿郵箱:地情文章:565066304@qq.com;工作信息:scsdfz@qq.com;《巴蜀史志》雜誌:bsszbjb@163.com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