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不完美媽媽 玩具 夏天親子 2019-07-22
"

文/夏天

一位朋友問:兩歲半的孩子發脾氣時喜歡打媽媽,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

我想大多數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想不通是教育上的失敗還是孩子的性格使然?

面對媽媽們的困惑,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的表面行為,而要分析孩子為什麼有這樣的行為?其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才能有的放矢,找到解決辦法。

"

文/夏天

一位朋友問:兩歲半的孩子發脾氣時喜歡打媽媽,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

我想大多數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想不通是教育上的失敗還是孩子的性格使然?

面對媽媽們的困惑,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的表面行為,而要分析孩子為什麼有這樣的行為?其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才能有的放矢,找到解決辦法。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滿足

孩子發脾氣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如果加上打人的行為,多是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滿足,內心充滿怨氣。當時孩子有著複雜的情緒:憤怒(你怎麼這樣對我),失望和委屈(我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我想這麼做你不讓)。越是年齡小的孩子越是無法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痛苦。

打媽媽這種行為的心理臺詞是——“我很痛苦,我希望你能感受到這種痛苦,所以我要打你,讓你也感受到。”

孩子發脾氣是對“你不愛我”的反饋

當我們滿足孩子的需求時,他會感覺自己是被愛的。當我們沒有滿足孩子或者懲罰、批評、訓斥孩子時,他感覺自己不被愛,失去了歸屬感,所以會哭鬧,並用打的方式來告訴媽媽“我也不愛你”。

孩子情緒控制能力差

研究證明:嬰兒在6周大的時候就有了情緒。情緒系統比理智系統發育和成熟的更早。

日常,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小嬰兒哭、笑,但他們因為思維尚未充分發展,並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這種情緒,以及它們從何而來。

這將導致孩子理智層面因為發展滯後或過於弱小難以控制情緒。比如孩子知道沒有怪獸,但還是會害怕;知道對方不想分享玩具,但還是會大哭。

所以,我們很難要求孩子做到情緒控制,對於孩子打人、摔東西的行為,也需要給予理解。

模仿大人的行為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哭鬧不止,我們是怎麼對待孩子的呢?仍然堅定而溫和的對待還是訓斥打罵孩子?

如果是後者,孩子很可能會模仿這種行為,有的孩子也會對他人表現出攻擊性(如校園暴力),因為孩子認為打罵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

文/夏天

一位朋友問:兩歲半的孩子發脾氣時喜歡打媽媽,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

我想大多數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想不通是教育上的失敗還是孩子的性格使然?

面對媽媽們的困惑,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的表面行為,而要分析孩子為什麼有這樣的行為?其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才能有的放矢,找到解決辦法。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滿足

孩子發脾氣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如果加上打人的行為,多是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滿足,內心充滿怨氣。當時孩子有著複雜的情緒:憤怒(你怎麼這樣對我),失望和委屈(我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我想這麼做你不讓)。越是年齡小的孩子越是無法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痛苦。

打媽媽這種行為的心理臺詞是——“我很痛苦,我希望你能感受到這種痛苦,所以我要打你,讓你也感受到。”

孩子發脾氣是對“你不愛我”的反饋

當我們滿足孩子的需求時,他會感覺自己是被愛的。當我們沒有滿足孩子或者懲罰、批評、訓斥孩子時,他感覺自己不被愛,失去了歸屬感,所以會哭鬧,並用打的方式來告訴媽媽“我也不愛你”。

孩子情緒控制能力差

研究證明:嬰兒在6周大的時候就有了情緒。情緒系統比理智系統發育和成熟的更早。

日常,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小嬰兒哭、笑,但他們因為思維尚未充分發展,並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這種情緒,以及它們從何而來。

這將導致孩子理智層面因為發展滯後或過於弱小難以控制情緒。比如孩子知道沒有怪獸,但還是會害怕;知道對方不想分享玩具,但還是會大哭。

所以,我們很難要求孩子做到情緒控制,對於孩子打人、摔東西的行為,也需要給予理解。

模仿大人的行為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哭鬧不止,我們是怎麼對待孩子的呢?仍然堅定而溫和的對待還是訓斥打罵孩子?

如果是後者,孩子很可能會模仿這種行為,有的孩子也會對他人表現出攻擊性(如校園暴力),因為孩子認為打罵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現在看來,孩子發脾氣打人的行為,背後不僅有自己的心理需要,同時也和父母平時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行為有關。找到原因,將有助於我們提出解決辦法。

1 理解孩子

當孩子打媽媽的時候,孩子內心也是痛苦的——他那麼愛媽媽,卻要用打的方式來讓媽媽感受到自己的痛苦。

這時,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的感受。可以通過兩種方式:

方式一:

抱著孩子說:“媽媽沒有給你買玩具,現在你很生氣,難過。媽媽感受到了,你想讓媽媽也感受到你的痛苦。”(不阻止孩子打的行為)

有人可能會質疑“為什麼要讓孩子打下去呢?這不是助長孩子的這種行為嗎?”

① 提出這一點主要針對年齡小、打的力度輕的情況。如只是用手拍打幾下,踢兩下。媽媽自己要判斷孩子是一時發洩還是另有其他目的?不阻止孩子打人的行為是以未對父母自己造成身體傷害以及父母可以接受為前提的。年齡小的孩子力量有限通常不足以造成傷害,如果孩子年齡大一些,要以自身安危為先,不能盲目這樣做。

這不是慣著孩子——孩子做出什麼舉動媽媽都要忍耐,而是判斷孩子是否因為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滿足,心裡不舒服而做出了這個舉動。因為不舒服光是哭無法釋懷,還要通過打來表達出來。

可根據孩子的反應觀察效果,決定是否繼續這樣做。有一次,因為我沒有允許糖寶看動畫片,他用腳踢我,我當時有些驚訝——這是他第一次打我,我知道他很憤怒,所以沒有責怪他,只是說了上面的話,他立即停止了踢我的行為,哭鬧的程度也有所減輕。在我看來“不阻止”的方式沒有助長孩子打的行為。

相較方式二對孩子的接納度更大,看自己是否接受這種做法。但是有的父母認為打終究是不對的,應立即制止,與孩子明確界限。而且年齡小的孩子,不太清楚打人的行為是錯誤的,需要明確是非觀。養育沒有一定之規,當然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是最好的。只要不對孩子的人格與品格進行指責即可。

方式二:

“媽媽沒有給你買玩具,現在你很生氣,難過。但打媽媽的行為是不對的,媽媽覺得疼,現在我感受到你的痛苦了。媽媽想抱抱你。”(阻止孩子打的行為)

這種方式同樣理解了孩子的感受,但告訴孩子打媽媽的行為是不對的,對這個行為給予限制和規範,讓孩子知道“我們之間是有界限的”。

這兩種方式沒有對錯之分,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對一件事的底線。無論怎樣做,前提都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無論你怎樣對我,我都愛你”包圍著孩子,會幫助孩子走出情緒的漩渦,他可能會立即停下來,也可能減輕打的程度,減少頻次,情緒逐漸降溫。

當孩子感覺到被理解了,他的憤怒會逐漸消失,進而轉換成了另一種情緒——傷心(沒被滿足需求)+羞愧(打了媽媽),這時我們可以再陪孩子一會兒,直到情緒平復,讓孩子感受到一直被接納。

當孩子的情緒平復後,再去就孩子生氣的事情以及打媽媽的行為進行溝通。如“因為沒有買那個玩具,你很生氣,因為家裡同樣的玩具已經很多了,所以媽媽沒同意。”“剛才你打媽媽,媽媽覺得挺疼的,今後你如果很生氣,可以大叫出來,或者告訴媽媽你的感覺(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替代打媽媽的行為)”。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清楚這件事為什麼發生,以及自己的行為對於別人的影響,共同提出解決辦法,有利於孩子遵守約定。

也就是說,孩子的情緒種類會有變化,我們針對不同的情緒給予不同的迴應,幫助孩子從情緒風暴中走出來,再去就這件事覆盤,讓孩子從中得到成長。

"

文/夏天

一位朋友問:兩歲半的孩子發脾氣時喜歡打媽媽,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

我想大多數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想不通是教育上的失敗還是孩子的性格使然?

面對媽媽們的困惑,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的表面行為,而要分析孩子為什麼有這樣的行為?其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才能有的放矢,找到解決辦法。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滿足

孩子發脾氣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如果加上打人的行為,多是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滿足,內心充滿怨氣。當時孩子有著複雜的情緒:憤怒(你怎麼這樣對我),失望和委屈(我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我想這麼做你不讓)。越是年齡小的孩子越是無法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痛苦。

打媽媽這種行為的心理臺詞是——“我很痛苦,我希望你能感受到這種痛苦,所以我要打你,讓你也感受到。”

孩子發脾氣是對“你不愛我”的反饋

當我們滿足孩子的需求時,他會感覺自己是被愛的。當我們沒有滿足孩子或者懲罰、批評、訓斥孩子時,他感覺自己不被愛,失去了歸屬感,所以會哭鬧,並用打的方式來告訴媽媽“我也不愛你”。

孩子情緒控制能力差

研究證明:嬰兒在6周大的時候就有了情緒。情緒系統比理智系統發育和成熟的更早。

日常,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小嬰兒哭、笑,但他們因為思維尚未充分發展,並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這種情緒,以及它們從何而來。

這將導致孩子理智層面因為發展滯後或過於弱小難以控制情緒。比如孩子知道沒有怪獸,但還是會害怕;知道對方不想分享玩具,但還是會大哭。

所以,我們很難要求孩子做到情緒控制,對於孩子打人、摔東西的行為,也需要給予理解。

模仿大人的行為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哭鬧不止,我們是怎麼對待孩子的呢?仍然堅定而溫和的對待還是訓斥打罵孩子?

如果是後者,孩子很可能會模仿這種行為,有的孩子也會對他人表現出攻擊性(如校園暴力),因為孩子認為打罵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現在看來,孩子發脾氣打人的行為,背後不僅有自己的心理需要,同時也和父母平時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行為有關。找到原因,將有助於我們提出解決辦法。

1 理解孩子

當孩子打媽媽的時候,孩子內心也是痛苦的——他那麼愛媽媽,卻要用打的方式來讓媽媽感受到自己的痛苦。

這時,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的感受。可以通過兩種方式:

方式一:

抱著孩子說:“媽媽沒有給你買玩具,現在你很生氣,難過。媽媽感受到了,你想讓媽媽也感受到你的痛苦。”(不阻止孩子打的行為)

有人可能會質疑“為什麼要讓孩子打下去呢?這不是助長孩子的這種行為嗎?”

① 提出這一點主要針對年齡小、打的力度輕的情況。如只是用手拍打幾下,踢兩下。媽媽自己要判斷孩子是一時發洩還是另有其他目的?不阻止孩子打人的行為是以未對父母自己造成身體傷害以及父母可以接受為前提的。年齡小的孩子力量有限通常不足以造成傷害,如果孩子年齡大一些,要以自身安危為先,不能盲目這樣做。

這不是慣著孩子——孩子做出什麼舉動媽媽都要忍耐,而是判斷孩子是否因為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滿足,心裡不舒服而做出了這個舉動。因為不舒服光是哭無法釋懷,還要通過打來表達出來。

可根據孩子的反應觀察效果,決定是否繼續這樣做。有一次,因為我沒有允許糖寶看動畫片,他用腳踢我,我當時有些驚訝——這是他第一次打我,我知道他很憤怒,所以沒有責怪他,只是說了上面的話,他立即停止了踢我的行為,哭鬧的程度也有所減輕。在我看來“不阻止”的方式沒有助長孩子打的行為。

相較方式二對孩子的接納度更大,看自己是否接受這種做法。但是有的父母認為打終究是不對的,應立即制止,與孩子明確界限。而且年齡小的孩子,不太清楚打人的行為是錯誤的,需要明確是非觀。養育沒有一定之規,當然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是最好的。只要不對孩子的人格與品格進行指責即可。

方式二:

“媽媽沒有給你買玩具,現在你很生氣,難過。但打媽媽的行為是不對的,媽媽覺得疼,現在我感受到你的痛苦了。媽媽想抱抱你。”(阻止孩子打的行為)

這種方式同樣理解了孩子的感受,但告訴孩子打媽媽的行為是不對的,對這個行為給予限制和規範,讓孩子知道“我們之間是有界限的”。

這兩種方式沒有對錯之分,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對一件事的底線。無論怎樣做,前提都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無論你怎樣對我,我都愛你”包圍著孩子,會幫助孩子走出情緒的漩渦,他可能會立即停下來,也可能減輕打的程度,減少頻次,情緒逐漸降溫。

當孩子感覺到被理解了,他的憤怒會逐漸消失,進而轉換成了另一種情緒——傷心(沒被滿足需求)+羞愧(打了媽媽),這時我們可以再陪孩子一會兒,直到情緒平復,讓孩子感受到一直被接納。

當孩子的情緒平復後,再去就孩子生氣的事情以及打媽媽的行為進行溝通。如“因為沒有買那個玩具,你很生氣,因為家裡同樣的玩具已經很多了,所以媽媽沒同意。”“剛才你打媽媽,媽媽覺得挺疼的,今後你如果很生氣,可以大叫出來,或者告訴媽媽你的感覺(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替代打媽媽的行為)”。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清楚這件事為什麼發生,以及自己的行為對於別人的影響,共同提出解決辦法,有利於孩子遵守約定。

也就是說,孩子的情緒種類會有變化,我們針對不同的情緒給予不同的迴應,幫助孩子從情緒風暴中走出來,再去就這件事覆盤,讓孩子從中得到成長。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2 幫助孩子學會情緒控制

情緒控制是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能力。

加州大學神經心理學家舒爾博士,針對兒童養育中的情緒發展問題,曾提出一個重要概念:孩子通常無法對情緒進行必要的自我調節,而良好的情緒狀態又是大腦健康發育的必要條件,因此成人需要發揮“外部調節器”的功能,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這與發展心理學中提到的腳手架原理異曲同工。它們都在強調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父母要給予孩子必要的幫助,像腳手架似的提供環境和指導,令孩子的成長少些痛苦,多些支持。

第一步:認識情緒

"

文/夏天

一位朋友問:兩歲半的孩子發脾氣時喜歡打媽媽,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

我想大多數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想不通是教育上的失敗還是孩子的性格使然?

面對媽媽們的困惑,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的表面行為,而要分析孩子為什麼有這樣的行為?其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才能有的放矢,找到解決辦法。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滿足

孩子發脾氣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如果加上打人的行為,多是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滿足,內心充滿怨氣。當時孩子有著複雜的情緒:憤怒(你怎麼這樣對我),失望和委屈(我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我想這麼做你不讓)。越是年齡小的孩子越是無法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痛苦。

打媽媽這種行為的心理臺詞是——“我很痛苦,我希望你能感受到這種痛苦,所以我要打你,讓你也感受到。”

孩子發脾氣是對“你不愛我”的反饋

當我們滿足孩子的需求時,他會感覺自己是被愛的。當我們沒有滿足孩子或者懲罰、批評、訓斥孩子時,他感覺自己不被愛,失去了歸屬感,所以會哭鬧,並用打的方式來告訴媽媽“我也不愛你”。

孩子情緒控制能力差

研究證明:嬰兒在6周大的時候就有了情緒。情緒系統比理智系統發育和成熟的更早。

日常,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小嬰兒哭、笑,但他們因為思維尚未充分發展,並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這種情緒,以及它們從何而來。

這將導致孩子理智層面因為發展滯後或過於弱小難以控制情緒。比如孩子知道沒有怪獸,但還是會害怕;知道對方不想分享玩具,但還是會大哭。

所以,我們很難要求孩子做到情緒控制,對於孩子打人、摔東西的行為,也需要給予理解。

模仿大人的行為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哭鬧不止,我們是怎麼對待孩子的呢?仍然堅定而溫和的對待還是訓斥打罵孩子?

如果是後者,孩子很可能會模仿這種行為,有的孩子也會對他人表現出攻擊性(如校園暴力),因為孩子認為打罵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現在看來,孩子發脾氣打人的行為,背後不僅有自己的心理需要,同時也和父母平時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行為有關。找到原因,將有助於我們提出解決辦法。

1 理解孩子

當孩子打媽媽的時候,孩子內心也是痛苦的——他那麼愛媽媽,卻要用打的方式來讓媽媽感受到自己的痛苦。

這時,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的感受。可以通過兩種方式:

方式一:

抱著孩子說:“媽媽沒有給你買玩具,現在你很生氣,難過。媽媽感受到了,你想讓媽媽也感受到你的痛苦。”(不阻止孩子打的行為)

有人可能會質疑“為什麼要讓孩子打下去呢?這不是助長孩子的這種行為嗎?”

① 提出這一點主要針對年齡小、打的力度輕的情況。如只是用手拍打幾下,踢兩下。媽媽自己要判斷孩子是一時發洩還是另有其他目的?不阻止孩子打人的行為是以未對父母自己造成身體傷害以及父母可以接受為前提的。年齡小的孩子力量有限通常不足以造成傷害,如果孩子年齡大一些,要以自身安危為先,不能盲目這樣做。

這不是慣著孩子——孩子做出什麼舉動媽媽都要忍耐,而是判斷孩子是否因為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滿足,心裡不舒服而做出了這個舉動。因為不舒服光是哭無法釋懷,還要通過打來表達出來。

可根據孩子的反應觀察效果,決定是否繼續這樣做。有一次,因為我沒有允許糖寶看動畫片,他用腳踢我,我當時有些驚訝——這是他第一次打我,我知道他很憤怒,所以沒有責怪他,只是說了上面的話,他立即停止了踢我的行為,哭鬧的程度也有所減輕。在我看來“不阻止”的方式沒有助長孩子打的行為。

相較方式二對孩子的接納度更大,看自己是否接受這種做法。但是有的父母認為打終究是不對的,應立即制止,與孩子明確界限。而且年齡小的孩子,不太清楚打人的行為是錯誤的,需要明確是非觀。養育沒有一定之規,當然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是最好的。只要不對孩子的人格與品格進行指責即可。

方式二:

“媽媽沒有給你買玩具,現在你很生氣,難過。但打媽媽的行為是不對的,媽媽覺得疼,現在我感受到你的痛苦了。媽媽想抱抱你。”(阻止孩子打的行為)

這種方式同樣理解了孩子的感受,但告訴孩子打媽媽的行為是不對的,對這個行為給予限制和規範,讓孩子知道“我們之間是有界限的”。

這兩種方式沒有對錯之分,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對一件事的底線。無論怎樣做,前提都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無論你怎樣對我,我都愛你”包圍著孩子,會幫助孩子走出情緒的漩渦,他可能會立即停下來,也可能減輕打的程度,減少頻次,情緒逐漸降溫。

當孩子感覺到被理解了,他的憤怒會逐漸消失,進而轉換成了另一種情緒——傷心(沒被滿足需求)+羞愧(打了媽媽),這時我們可以再陪孩子一會兒,直到情緒平復,讓孩子感受到一直被接納。

當孩子的情緒平復後,再去就孩子生氣的事情以及打媽媽的行為進行溝通。如“因為沒有買那個玩具,你很生氣,因為家裡同樣的玩具已經很多了,所以媽媽沒同意。”“剛才你打媽媽,媽媽覺得挺疼的,今後你如果很生氣,可以大叫出來,或者告訴媽媽你的感覺(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替代打媽媽的行為)”。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清楚這件事為什麼發生,以及自己的行為對於別人的影響,共同提出解決辦法,有利於孩子遵守約定。

也就是說,孩子的情緒種類會有變化,我們針對不同的情緒給予不同的迴應,幫助孩子從情緒風暴中走出來,再去就這件事覆盤,讓孩子從中得到成長。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2 幫助孩子學會情緒控制

情緒控制是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能力。

加州大學神經心理學家舒爾博士,針對兒童養育中的情緒發展問題,曾提出一個重要概念:孩子通常無法對情緒進行必要的自我調節,而良好的情緒狀態又是大腦健康發育的必要條件,因此成人需要發揮“外部調節器”的功能,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這與發展心理學中提到的腳手架原理異曲同工。它們都在強調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父母要給予孩子必要的幫助,像腳手架似的提供環境和指導,令孩子的成長少些痛苦,多些支持。

第一步:認識情緒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菲菲生氣了》內頁

兒童情緒調節繪本《菲菲生氣了》中有一頁是菲菲生氣的場景。

她的嘴裡吐出燃燒的火焰,屋裡的書本,玩具,傢俱等都被火焰推倒了。這其實就在說明孩子生氣的狀態。

我們可以借鑑這種方式,在孩子生氣的時候,描述“生氣就是心裡好像有一團火在燒,快要爆炸了。”讓孩子在情境中去理解,這種情緒是什麼。

認識情緒對孩子很重要,這是表達情緒的前提。

糖寶從會說話起,我就有意識的告訴他當下他的和我的感受是什麼情緒。

有一次因為電視裡的歌曲很感人,我聽哭了。

糖寶說:“媽媽生氣了。”

我說:“沒有,媽媽這是感動,因為這首歌讓媽媽心裡暖暖的,你看這位叔叔也感動得哭了。”

為了讓糖寶理解更多,我接著說:“生氣了可以哭,感動也可以哭,傷心可以哭,高興也可以哭。哭可以表達很多種情緒。”

對於兩歲多的孩子,我想他似懂非懂吧,但我不說,他只能自己慢慢理解和摸索。一句話而已,如果對孩子有幫助,最好說出來。

第二步:理解情緒

我曾看到一個小男孩想和另一位小朋友交換玩具,對方不肯並玩了一會兒就回家了。

小男孩開始大哭,就是要玩對方的玩具。

因為對方已經回家,奶奶勸說明天再換。孩子拉著奶奶的衣服仍然哭鬧,奶奶想抱他,他不讓。

過了一會兒,奶奶沒辦法,說:“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小男孩還是撕心裂肺的哭,不依不饒。

自始至終,奶奶都沒有關注孩子情緒,只是一直對孩子說“人家回家了,沒法再交換了。”這句話沒有錯,但這時說並不起作用。

對於情緒風暴中的孩子,光講道理孩子很難聽進去,相當於用理智和情緒對話,這就像兩條平行線,沒有相交的點,也就沒有了對話的契機。

其實很多父母會在孩子情緒不能自已的時候講大道理,試圖通過道理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意願去行事,但往往事與願違,孩子哭的更厲害,父母的話完全沒有聽進去。情緒仍然在孩子的內心。

孩子哭鬧時,首先需要去理解和解決孩子的情緒。

《全腦教養法》中,作者提到人的大腦分左、右半腦,左邊大腦負責邏輯,右邊大腦負責情緒。當孩子被情緒控制的時候是他的右腦在主導,我們需要用自己的右腦和孩子的右腦做情緒上的鏈接。同理心孩子當下的情緒並表達出來,逐漸撫平情緒。待孩子的左腦運轉起來,再用左腦跟他進行對話,將自己的看法和孩子溝通,這時的一些道理才可能被孩子聽進去。

"

文/夏天

一位朋友問:兩歲半的孩子發脾氣時喜歡打媽媽,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

我想大多數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想不通是教育上的失敗還是孩子的性格使然?

面對媽媽們的困惑,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的表面行為,而要分析孩子為什麼有這樣的行為?其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才能有的放矢,找到解決辦法。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滿足

孩子發脾氣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如果加上打人的行為,多是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滿足,內心充滿怨氣。當時孩子有著複雜的情緒:憤怒(你怎麼這樣對我),失望和委屈(我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我想這麼做你不讓)。越是年齡小的孩子越是無法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痛苦。

打媽媽這種行為的心理臺詞是——“我很痛苦,我希望你能感受到這種痛苦,所以我要打你,讓你也感受到。”

孩子發脾氣是對“你不愛我”的反饋

當我們滿足孩子的需求時,他會感覺自己是被愛的。當我們沒有滿足孩子或者懲罰、批評、訓斥孩子時,他感覺自己不被愛,失去了歸屬感,所以會哭鬧,並用打的方式來告訴媽媽“我也不愛你”。

孩子情緒控制能力差

研究證明:嬰兒在6周大的時候就有了情緒。情緒系統比理智系統發育和成熟的更早。

日常,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小嬰兒哭、笑,但他們因為思維尚未充分發展,並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這種情緒,以及它們從何而來。

這將導致孩子理智層面因為發展滯後或過於弱小難以控制情緒。比如孩子知道沒有怪獸,但還是會害怕;知道對方不想分享玩具,但還是會大哭。

所以,我們很難要求孩子做到情緒控制,對於孩子打人、摔東西的行為,也需要給予理解。

模仿大人的行為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哭鬧不止,我們是怎麼對待孩子的呢?仍然堅定而溫和的對待還是訓斥打罵孩子?

如果是後者,孩子很可能會模仿這種行為,有的孩子也會對他人表現出攻擊性(如校園暴力),因為孩子認為打罵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現在看來,孩子發脾氣打人的行為,背後不僅有自己的心理需要,同時也和父母平時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行為有關。找到原因,將有助於我們提出解決辦法。

1 理解孩子

當孩子打媽媽的時候,孩子內心也是痛苦的——他那麼愛媽媽,卻要用打的方式來讓媽媽感受到自己的痛苦。

這時,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的感受。可以通過兩種方式:

方式一:

抱著孩子說:“媽媽沒有給你買玩具,現在你很生氣,難過。媽媽感受到了,你想讓媽媽也感受到你的痛苦。”(不阻止孩子打的行為)

有人可能會質疑“為什麼要讓孩子打下去呢?這不是助長孩子的這種行為嗎?”

① 提出這一點主要針對年齡小、打的力度輕的情況。如只是用手拍打幾下,踢兩下。媽媽自己要判斷孩子是一時發洩還是另有其他目的?不阻止孩子打人的行為是以未對父母自己造成身體傷害以及父母可以接受為前提的。年齡小的孩子力量有限通常不足以造成傷害,如果孩子年齡大一些,要以自身安危為先,不能盲目這樣做。

這不是慣著孩子——孩子做出什麼舉動媽媽都要忍耐,而是判斷孩子是否因為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滿足,心裡不舒服而做出了這個舉動。因為不舒服光是哭無法釋懷,還要通過打來表達出來。

可根據孩子的反應觀察效果,決定是否繼續這樣做。有一次,因為我沒有允許糖寶看動畫片,他用腳踢我,我當時有些驚訝——這是他第一次打我,我知道他很憤怒,所以沒有責怪他,只是說了上面的話,他立即停止了踢我的行為,哭鬧的程度也有所減輕。在我看來“不阻止”的方式沒有助長孩子打的行為。

相較方式二對孩子的接納度更大,看自己是否接受這種做法。但是有的父母認為打終究是不對的,應立即制止,與孩子明確界限。而且年齡小的孩子,不太清楚打人的行為是錯誤的,需要明確是非觀。養育沒有一定之規,當然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是最好的。只要不對孩子的人格與品格進行指責即可。

方式二:

“媽媽沒有給你買玩具,現在你很生氣,難過。但打媽媽的行為是不對的,媽媽覺得疼,現在我感受到你的痛苦了。媽媽想抱抱你。”(阻止孩子打的行為)

這種方式同樣理解了孩子的感受,但告訴孩子打媽媽的行為是不對的,對這個行為給予限制和規範,讓孩子知道“我們之間是有界限的”。

這兩種方式沒有對錯之分,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對一件事的底線。無論怎樣做,前提都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無論你怎樣對我,我都愛你”包圍著孩子,會幫助孩子走出情緒的漩渦,他可能會立即停下來,也可能減輕打的程度,減少頻次,情緒逐漸降溫。

當孩子感覺到被理解了,他的憤怒會逐漸消失,進而轉換成了另一種情緒——傷心(沒被滿足需求)+羞愧(打了媽媽),這時我們可以再陪孩子一會兒,直到情緒平復,讓孩子感受到一直被接納。

當孩子的情緒平復後,再去就孩子生氣的事情以及打媽媽的行為進行溝通。如“因為沒有買那個玩具,你很生氣,因為家裡同樣的玩具已經很多了,所以媽媽沒同意。”“剛才你打媽媽,媽媽覺得挺疼的,今後你如果很生氣,可以大叫出來,或者告訴媽媽你的感覺(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替代打媽媽的行為)”。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清楚這件事為什麼發生,以及自己的行為對於別人的影響,共同提出解決辦法,有利於孩子遵守約定。

也就是說,孩子的情緒種類會有變化,我們針對不同的情緒給予不同的迴應,幫助孩子從情緒風暴中走出來,再去就這件事覆盤,讓孩子從中得到成長。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2 幫助孩子學會情緒控制

情緒控制是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能力。

加州大學神經心理學家舒爾博士,針對兒童養育中的情緒發展問題,曾提出一個重要概念:孩子通常無法對情緒進行必要的自我調節,而良好的情緒狀態又是大腦健康發育的必要條件,因此成人需要發揮“外部調節器”的功能,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這與發展心理學中提到的腳手架原理異曲同工。它們都在強調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父母要給予孩子必要的幫助,像腳手架似的提供環境和指導,令孩子的成長少些痛苦,多些支持。

第一步:認識情緒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菲菲生氣了》內頁

兒童情緒調節繪本《菲菲生氣了》中有一頁是菲菲生氣的場景。

她的嘴裡吐出燃燒的火焰,屋裡的書本,玩具,傢俱等都被火焰推倒了。這其實就在說明孩子生氣的狀態。

我們可以借鑑這種方式,在孩子生氣的時候,描述“生氣就是心裡好像有一團火在燒,快要爆炸了。”讓孩子在情境中去理解,這種情緒是什麼。

認識情緒對孩子很重要,這是表達情緒的前提。

糖寶從會說話起,我就有意識的告訴他當下他的和我的感受是什麼情緒。

有一次因為電視裡的歌曲很感人,我聽哭了。

糖寶說:“媽媽生氣了。”

我說:“沒有,媽媽這是感動,因為這首歌讓媽媽心裡暖暖的,你看這位叔叔也感動得哭了。”

為了讓糖寶理解更多,我接著說:“生氣了可以哭,感動也可以哭,傷心可以哭,高興也可以哭。哭可以表達很多種情緒。”

對於兩歲多的孩子,我想他似懂非懂吧,但我不說,他只能自己慢慢理解和摸索。一句話而已,如果對孩子有幫助,最好說出來。

第二步:理解情緒

我曾看到一個小男孩想和另一位小朋友交換玩具,對方不肯並玩了一會兒就回家了。

小男孩開始大哭,就是要玩對方的玩具。

因為對方已經回家,奶奶勸說明天再換。孩子拉著奶奶的衣服仍然哭鬧,奶奶想抱他,他不讓。

過了一會兒,奶奶沒辦法,說:“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小男孩還是撕心裂肺的哭,不依不饒。

自始至終,奶奶都沒有關注孩子情緒,只是一直對孩子說“人家回家了,沒法再交換了。”這句話沒有錯,但這時說並不起作用。

對於情緒風暴中的孩子,光講道理孩子很難聽進去,相當於用理智和情緒對話,這就像兩條平行線,沒有相交的點,也就沒有了對話的契機。

其實很多父母會在孩子情緒不能自已的時候講大道理,試圖通過道理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意願去行事,但往往事與願違,孩子哭的更厲害,父母的話完全沒有聽進去。情緒仍然在孩子的內心。

孩子哭鬧時,首先需要去理解和解決孩子的情緒。

《全腦教養法》中,作者提到人的大腦分左、右半腦,左邊大腦負責邏輯,右邊大腦負責情緒。當孩子被情緒控制的時候是他的右腦在主導,我們需要用自己的右腦和孩子的右腦做情緒上的鏈接。同理心孩子當下的情緒並表達出來,逐漸撫平情緒。待孩子的左腦運轉起來,再用左腦跟他進行對話,將自己的看法和孩子溝通,這時的一些道理才可能被孩子聽進去。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第三步:表達情緒

當我們在平時做好了前兩步,並允許孩子說出自己的需求,孩子自然會學會如何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比如小女孩在玩沙子,過來一個小朋友要來拿鏟子,小女孩可以提前說:“這是我的,我還要玩兒呢。”

這樣做,將可能制止另一個小朋友的行為,避免了雙方因爭搶鏟子而引發的衝突。

另外,當孩子可以去表達自己的時候,更易贏得他人的喜愛(如幼兒園老師和同學),這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集體生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最後提醒各位父母,不要通過打罵的方式對待孩子,以身作則,孩子才可能成為我們期望中的樣子。

"

文/夏天

一位朋友問:兩歲半的孩子發脾氣時喜歡打媽媽,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

我想大多數媽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想不通是教育上的失敗還是孩子的性格使然?

面對媽媽們的困惑,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的表面行為,而要分析孩子為什麼有這樣的行為?其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才能有的放矢,找到解決辦法。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滿足

孩子發脾氣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如果加上打人的行為,多是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滿足,內心充滿怨氣。當時孩子有著複雜的情緒:憤怒(你怎麼這樣對我),失望和委屈(我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我想這麼做你不讓)。越是年齡小的孩子越是無法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痛苦。

打媽媽這種行為的心理臺詞是——“我很痛苦,我希望你能感受到這種痛苦,所以我要打你,讓你也感受到。”

孩子發脾氣是對“你不愛我”的反饋

當我們滿足孩子的需求時,他會感覺自己是被愛的。當我們沒有滿足孩子或者懲罰、批評、訓斥孩子時,他感覺自己不被愛,失去了歸屬感,所以會哭鬧,並用打的方式來告訴媽媽“我也不愛你”。

孩子情緒控制能力差

研究證明:嬰兒在6周大的時候就有了情緒。情緒系統比理智系統發育和成熟的更早。

日常,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小嬰兒哭、笑,但他們因為思維尚未充分發展,並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這種情緒,以及它們從何而來。

這將導致孩子理智層面因為發展滯後或過於弱小難以控制情緒。比如孩子知道沒有怪獸,但還是會害怕;知道對方不想分享玩具,但還是會大哭。

所以,我們很難要求孩子做到情緒控制,對於孩子打人、摔東西的行為,也需要給予理解。

模仿大人的行為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哭鬧不止,我們是怎麼對待孩子的呢?仍然堅定而溫和的對待還是訓斥打罵孩子?

如果是後者,孩子很可能會模仿這種行為,有的孩子也會對他人表現出攻擊性(如校園暴力),因為孩子認為打罵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現在看來,孩子發脾氣打人的行為,背後不僅有自己的心理需要,同時也和父母平時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行為有關。找到原因,將有助於我們提出解決辦法。

1 理解孩子

當孩子打媽媽的時候,孩子內心也是痛苦的——他那麼愛媽媽,卻要用打的方式來讓媽媽感受到自己的痛苦。

這時,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的感受。可以通過兩種方式:

方式一:

抱著孩子說:“媽媽沒有給你買玩具,現在你很生氣,難過。媽媽感受到了,你想讓媽媽也感受到你的痛苦。”(不阻止孩子打的行為)

有人可能會質疑“為什麼要讓孩子打下去呢?這不是助長孩子的這種行為嗎?”

① 提出這一點主要針對年齡小、打的力度輕的情況。如只是用手拍打幾下,踢兩下。媽媽自己要判斷孩子是一時發洩還是另有其他目的?不阻止孩子打人的行為是以未對父母自己造成身體傷害以及父母可以接受為前提的。年齡小的孩子力量有限通常不足以造成傷害,如果孩子年齡大一些,要以自身安危為先,不能盲目這樣做。

這不是慣著孩子——孩子做出什麼舉動媽媽都要忍耐,而是判斷孩子是否因為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滿足,心裡不舒服而做出了這個舉動。因為不舒服光是哭無法釋懷,還要通過打來表達出來。

可根據孩子的反應觀察效果,決定是否繼續這樣做。有一次,因為我沒有允許糖寶看動畫片,他用腳踢我,我當時有些驚訝——這是他第一次打我,我知道他很憤怒,所以沒有責怪他,只是說了上面的話,他立即停止了踢我的行為,哭鬧的程度也有所減輕。在我看來“不阻止”的方式沒有助長孩子打的行為。

相較方式二對孩子的接納度更大,看自己是否接受這種做法。但是有的父母認為打終究是不對的,應立即制止,與孩子明確界限。而且年齡小的孩子,不太清楚打人的行為是錯誤的,需要明確是非觀。養育沒有一定之規,當然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是最好的。只要不對孩子的人格與品格進行指責即可。

方式二:

“媽媽沒有給你買玩具,現在你很生氣,難過。但打媽媽的行為是不對的,媽媽覺得疼,現在我感受到你的痛苦了。媽媽想抱抱你。”(阻止孩子打的行為)

這種方式同樣理解了孩子的感受,但告訴孩子打媽媽的行為是不對的,對這個行為給予限制和規範,讓孩子知道“我們之間是有界限的”。

這兩種方式沒有對錯之分,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對一件事的底線。無論怎樣做,前提都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無論你怎樣對我,我都愛你”包圍著孩子,會幫助孩子走出情緒的漩渦,他可能會立即停下來,也可能減輕打的程度,減少頻次,情緒逐漸降溫。

當孩子感覺到被理解了,他的憤怒會逐漸消失,進而轉換成了另一種情緒——傷心(沒被滿足需求)+羞愧(打了媽媽),這時我們可以再陪孩子一會兒,直到情緒平復,讓孩子感受到一直被接納。

當孩子的情緒平復後,再去就孩子生氣的事情以及打媽媽的行為進行溝通。如“因為沒有買那個玩具,你很生氣,因為家裡同樣的玩具已經很多了,所以媽媽沒同意。”“剛才你打媽媽,媽媽覺得挺疼的,今後你如果很生氣,可以大叫出來,或者告訴媽媽你的感覺(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替代打媽媽的行為)”。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清楚這件事為什麼發生,以及自己的行為對於別人的影響,共同提出解決辦法,有利於孩子遵守約定。

也就是說,孩子的情緒種類會有變化,我們針對不同的情緒給予不同的迴應,幫助孩子從情緒風暴中走出來,再去就這件事覆盤,讓孩子從中得到成長。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2 幫助孩子學會情緒控制

情緒控制是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能力。

加州大學神經心理學家舒爾博士,針對兒童養育中的情緒發展問題,曾提出一個重要概念:孩子通常無法對情緒進行必要的自我調節,而良好的情緒狀態又是大腦健康發育的必要條件,因此成人需要發揮“外部調節器”的功能,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這與發展心理學中提到的腳手架原理異曲同工。它們都在強調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父母要給予孩子必要的幫助,像腳手架似的提供環境和指導,令孩子的成長少些痛苦,多些支持。

第一步:認識情緒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菲菲生氣了》內頁

兒童情緒調節繪本《菲菲生氣了》中有一頁是菲菲生氣的場景。

她的嘴裡吐出燃燒的火焰,屋裡的書本,玩具,傢俱等都被火焰推倒了。這其實就在說明孩子生氣的狀態。

我們可以借鑑這種方式,在孩子生氣的時候,描述“生氣就是心裡好像有一團火在燒,快要爆炸了。”讓孩子在情境中去理解,這種情緒是什麼。

認識情緒對孩子很重要,這是表達情緒的前提。

糖寶從會說話起,我就有意識的告訴他當下他的和我的感受是什麼情緒。

有一次因為電視裡的歌曲很感人,我聽哭了。

糖寶說:“媽媽生氣了。”

我說:“沒有,媽媽這是感動,因為這首歌讓媽媽心裡暖暖的,你看這位叔叔也感動得哭了。”

為了讓糖寶理解更多,我接著說:“生氣了可以哭,感動也可以哭,傷心可以哭,高興也可以哭。哭可以表達很多種情緒。”

對於兩歲多的孩子,我想他似懂非懂吧,但我不說,他只能自己慢慢理解和摸索。一句話而已,如果對孩子有幫助,最好說出來。

第二步:理解情緒

我曾看到一個小男孩想和另一位小朋友交換玩具,對方不肯並玩了一會兒就回家了。

小男孩開始大哭,就是要玩對方的玩具。

因為對方已經回家,奶奶勸說明天再換。孩子拉著奶奶的衣服仍然哭鬧,奶奶想抱他,他不讓。

過了一會兒,奶奶沒辦法,說:“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小男孩還是撕心裂肺的哭,不依不饒。

自始至終,奶奶都沒有關注孩子情緒,只是一直對孩子說“人家回家了,沒法再交換了。”這句話沒有錯,但這時說並不起作用。

對於情緒風暴中的孩子,光講道理孩子很難聽進去,相當於用理智和情緒對話,這就像兩條平行線,沒有相交的點,也就沒有了對話的契機。

其實很多父母會在孩子情緒不能自已的時候講大道理,試圖通過道理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意願去行事,但往往事與願違,孩子哭的更厲害,父母的話完全沒有聽進去。情緒仍然在孩子的內心。

孩子哭鬧時,首先需要去理解和解決孩子的情緒。

《全腦教養法》中,作者提到人的大腦分左、右半腦,左邊大腦負責邏輯,右邊大腦負責情緒。當孩子被情緒控制的時候是他的右腦在主導,我們需要用自己的右腦和孩子的右腦做情緒上的鏈接。同理心孩子當下的情緒並表達出來,逐漸撫平情緒。待孩子的左腦運轉起來,再用左腦跟他進行對話,將自己的看法和孩子溝通,這時的一些道理才可能被孩子聽進去。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第三步:表達情緒

當我們在平時做好了前兩步,並允許孩子說出自己的需求,孩子自然會學會如何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比如小女孩在玩沙子,過來一個小朋友要來拿鏟子,小女孩可以提前說:“這是我的,我還要玩兒呢。”

這樣做,將可能制止另一個小朋友的行為,避免了雙方因爭搶鏟子而引發的衝突。

另外,當孩子可以去表達自己的時候,更易贏得他人的喜愛(如幼兒園老師和同學),這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集體生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最後提醒各位父母,不要通過打罵的方式對待孩子,以身作則,孩子才可能成為我們期望中的樣子。

孩子發脾氣時打媽媽,不是性格不好,脾氣太差,而是內心太過痛苦

現在,我們知道孩子發脾氣打媽媽,不是性格的問題,也不是教訓孩子,大講道理的開始,而是幫助孩子瞭解自己,認識情緒,發展情商的機會。

作為父母,多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治標又治本,成為孩子成長之路上的墊腳石,而非絆腳石。

(文章均為本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我是夏天,分享兒童教養|親子閱讀|媽媽成長|個人養育經驗相關內容,歡迎關注,留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