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不完美媽媽 李姥姥話育兒 2019-09-04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剛才下班的時候,經過一樓,聽到張阿姨在和她4歲的小孫子樂樂聊天。

張阿姨問樂樂:

“樂樂,你以後長大掙錢了,給誰花呀?”

樂樂非常識相,張嘴就說:

“給奶奶花,奶奶最疼樂樂了,奶奶要多少給多少!”

張阿姨聽了應該很高興,感覺沒有白疼這個小孫子!

還沒等我走過去就聽到樂樂的媽媽問樂樂:

“樂樂,你掙錢了給媽媽花嗎?”

樂樂很無奈,聽上去就在思考,樂樂說:

“嗯,也給媽媽花。”

媽媽接著又問了一句:

“那你給媽媽多少?給奶奶多少啊?”

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就已經上樓了……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剛才下班的時候,經過一樓,聽到張阿姨在和她4歲的小孫子樂樂聊天。

張阿姨問樂樂:

“樂樂,你以後長大掙錢了,給誰花呀?”

樂樂非常識相,張嘴就說:

“給奶奶花,奶奶最疼樂樂了,奶奶要多少給多少!”

張阿姨聽了應該很高興,感覺沒有白疼這個小孫子!

還沒等我走過去就聽到樂樂的媽媽問樂樂:

“樂樂,你掙錢了給媽媽花嗎?”

樂樂很無奈,聽上去就在思考,樂樂說:

“嗯,也給媽媽花。”

媽媽接著又問了一句:

“那你給媽媽多少?給奶奶多少啊?”

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就已經上樓了……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感覺這比高考的試卷還難!

讓一個4歲的小男孩回答這麼“危險”的問題,真不知道親媽和親奶奶心裡是怎麼想的!

是不是很多家庭也有類似的情況存在呢?

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在孩子面前一爭高下,想測試一下孩子對自己的愛有多少,比如我們經常會問孩子:

  • 初級版:你愛爸爸,還是愛媽媽呀?
  • 升級版:爸爸媽媽吵架了,你要幫爸爸呀,還是要幫媽媽呀?
  • 終極版:爸爸媽媽要是離婚了,你跟爸爸呀還是跟媽媽呀?

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對孩子成長有意義的嗎?其實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考量一下:

1、不要為難孩子

作為家長,孩子的長輩,我們是成年人。整天問一些幼稚的問題,我們老說“孩子小,不懂事”,那我們一把年紀了,還“不懂事”嗎?

在問孩子這麼兩難的問題時,是為了為難孩子,還是為了為難我們自己呢?

如果孩子比較會說話,討得我們很開心;那如果孩子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難不成我們要打孩子一頓嗎?

還有些好事的家長更厲害,追根究底的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自己,自己哪裡做的不好”等等。孩子一認真,真的全盤如實說出,家長又會崩潰,接受不了了,感覺自己平時對孩子的照顧終究是白費了!

其實人家孩子本沒想說,是你自己想問的啊!這不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所以我建議這樣兩難的問題就別問,別弄得自己不高興,也讓孩子為難,家裡其他人聽見也不開心。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剛才下班的時候,經過一樓,聽到張阿姨在和她4歲的小孫子樂樂聊天。

張阿姨問樂樂:

“樂樂,你以後長大掙錢了,給誰花呀?”

樂樂非常識相,張嘴就說:

“給奶奶花,奶奶最疼樂樂了,奶奶要多少給多少!”

張阿姨聽了應該很高興,感覺沒有白疼這個小孫子!

還沒等我走過去就聽到樂樂的媽媽問樂樂:

“樂樂,你掙錢了給媽媽花嗎?”

樂樂很無奈,聽上去就在思考,樂樂說:

“嗯,也給媽媽花。”

媽媽接著又問了一句:

“那你給媽媽多少?給奶奶多少啊?”

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就已經上樓了……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感覺這比高考的試卷還難!

讓一個4歲的小男孩回答這麼“危險”的問題,真不知道親媽和親奶奶心裡是怎麼想的!

是不是很多家庭也有類似的情況存在呢?

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在孩子面前一爭高下,想測試一下孩子對自己的愛有多少,比如我們經常會問孩子:

  • 初級版:你愛爸爸,還是愛媽媽呀?
  • 升級版:爸爸媽媽吵架了,你要幫爸爸呀,還是要幫媽媽呀?
  • 終極版:爸爸媽媽要是離婚了,你跟爸爸呀還是跟媽媽呀?

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對孩子成長有意義的嗎?其實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考量一下:

1、不要為難孩子

作為家長,孩子的長輩,我們是成年人。整天問一些幼稚的問題,我們老說“孩子小,不懂事”,那我們一把年紀了,還“不懂事”嗎?

在問孩子這麼兩難的問題時,是為了為難孩子,還是為了為難我們自己呢?

如果孩子比較會說話,討得我們很開心;那如果孩子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難不成我們要打孩子一頓嗎?

還有些好事的家長更厲害,追根究底的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自己,自己哪裡做的不好”等等。孩子一認真,真的全盤如實說出,家長又會崩潰,接受不了了,感覺自己平時對孩子的照顧終究是白費了!

其實人家孩子本沒想說,是你自己想問的啊!這不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所以我建議這樣兩難的問題就別問,別弄得自己不高興,也讓孩子為難,家裡其他人聽見也不開心。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2、家和萬事興

古人有話“家和萬事興”,意思就是全家人一起和和睦睦的,甜甜蜜蜜的,這樣才能夠有好的生活,萬事都會比較順心。

而我們整天按著一個小孩子挑撥、使勁,想從小孩子嘴裡,聽出一個高低、上下的。其實我們1樓的這個小男孩樂樂還是懂事兒的,知道討他奶奶開心,可是自己親媽媽聽見又不樂意了。

到底怎麼回答才是標準答案啊?

這個問題和世紀難題:

老婆問老公:“我和你媽掉水裡了,你救誰?”

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個問題我們都沒有弄清楚標準答案,又何必要難為孩子回答“掙錢給誰花”呢?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剛才下班的時候,經過一樓,聽到張阿姨在和她4歲的小孫子樂樂聊天。

張阿姨問樂樂:

“樂樂,你以後長大掙錢了,給誰花呀?”

樂樂非常識相,張嘴就說:

“給奶奶花,奶奶最疼樂樂了,奶奶要多少給多少!”

張阿姨聽了應該很高興,感覺沒有白疼這個小孫子!

還沒等我走過去就聽到樂樂的媽媽問樂樂:

“樂樂,你掙錢了給媽媽花嗎?”

樂樂很無奈,聽上去就在思考,樂樂說:

“嗯,也給媽媽花。”

媽媽接著又問了一句:

“那你給媽媽多少?給奶奶多少啊?”

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就已經上樓了……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感覺這比高考的試卷還難!

讓一個4歲的小男孩回答這麼“危險”的問題,真不知道親媽和親奶奶心裡是怎麼想的!

是不是很多家庭也有類似的情況存在呢?

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在孩子面前一爭高下,想測試一下孩子對自己的愛有多少,比如我們經常會問孩子:

  • 初級版:你愛爸爸,還是愛媽媽呀?
  • 升級版:爸爸媽媽吵架了,你要幫爸爸呀,還是要幫媽媽呀?
  • 終極版:爸爸媽媽要是離婚了,你跟爸爸呀還是跟媽媽呀?

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對孩子成長有意義的嗎?其實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考量一下:

1、不要為難孩子

作為家長,孩子的長輩,我們是成年人。整天問一些幼稚的問題,我們老說“孩子小,不懂事”,那我們一把年紀了,還“不懂事”嗎?

在問孩子這麼兩難的問題時,是為了為難孩子,還是為了為難我們自己呢?

如果孩子比較會說話,討得我們很開心;那如果孩子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難不成我們要打孩子一頓嗎?

還有些好事的家長更厲害,追根究底的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自己,自己哪裡做的不好”等等。孩子一認真,真的全盤如實說出,家長又會崩潰,接受不了了,感覺自己平時對孩子的照顧終究是白費了!

其實人家孩子本沒想說,是你自己想問的啊!這不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所以我建議這樣兩難的問題就別問,別弄得自己不高興,也讓孩子為難,家裡其他人聽見也不開心。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2、家和萬事興

古人有話“家和萬事興”,意思就是全家人一起和和睦睦的,甜甜蜜蜜的,這樣才能夠有好的生活,萬事都會比較順心。

而我們整天按著一個小孩子挑撥、使勁,想從小孩子嘴裡,聽出一個高低、上下的。其實我們1樓的這個小男孩樂樂還是懂事兒的,知道討他奶奶開心,可是自己親媽媽聽見又不樂意了。

到底怎麼回答才是標準答案啊?

這個問題和世紀難題:

老婆問老公:“我和你媽掉水裡了,你救誰?”

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個問題我們都沒有弄清楚標準答案,又何必要難為孩子回答“掙錢給誰花”呢?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3、要教孩子孝敬長輩的觀念

我們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孝敬父母,這是理所應當的,其中包括孝敬奶奶爺爺,姥姥姥爺,還有爸爸媽媽。

這些都是孩子至親的人,所以就不要分個上下高低,也不要分個親近遠疏了。讓孩子從小就要接受純潔的理念,讓孩子學會孝順長輩們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在家長這樣問的時候,也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比較的想法:

  • 奶奶看我多,姥姥看我少,所以我多給奶奶10塊;
  • 爸爸疼我給我買雪糕了,媽媽平時打我罵我比較多,所以我就給媽媽扣10塊;

當孩子這樣給我們打分的時候,我們心裡舒服嗎?

教會孩子從小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剛才下班的時候,經過一樓,聽到張阿姨在和她4歲的小孫子樂樂聊天。

張阿姨問樂樂:

“樂樂,你以後長大掙錢了,給誰花呀?”

樂樂非常識相,張嘴就說:

“給奶奶花,奶奶最疼樂樂了,奶奶要多少給多少!”

張阿姨聽了應該很高興,感覺沒有白疼這個小孫子!

還沒等我走過去就聽到樂樂的媽媽問樂樂:

“樂樂,你掙錢了給媽媽花嗎?”

樂樂很無奈,聽上去就在思考,樂樂說:

“嗯,也給媽媽花。”

媽媽接著又問了一句:

“那你給媽媽多少?給奶奶多少啊?”

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就已經上樓了……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感覺這比高考的試卷還難!

讓一個4歲的小男孩回答這麼“危險”的問題,真不知道親媽和親奶奶心裡是怎麼想的!

是不是很多家庭也有類似的情況存在呢?

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在孩子面前一爭高下,想測試一下孩子對自己的愛有多少,比如我們經常會問孩子:

  • 初級版:你愛爸爸,還是愛媽媽呀?
  • 升級版:爸爸媽媽吵架了,你要幫爸爸呀,還是要幫媽媽呀?
  • 終極版:爸爸媽媽要是離婚了,你跟爸爸呀還是跟媽媽呀?

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對孩子成長有意義的嗎?其實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考量一下:

1、不要為難孩子

作為家長,孩子的長輩,我們是成年人。整天問一些幼稚的問題,我們老說“孩子小,不懂事”,那我們一把年紀了,還“不懂事”嗎?

在問孩子這麼兩難的問題時,是為了為難孩子,還是為了為難我們自己呢?

如果孩子比較會說話,討得我們很開心;那如果孩子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難不成我們要打孩子一頓嗎?

還有些好事的家長更厲害,追根究底的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自己,自己哪裡做的不好”等等。孩子一認真,真的全盤如實說出,家長又會崩潰,接受不了了,感覺自己平時對孩子的照顧終究是白費了!

其實人家孩子本沒想說,是你自己想問的啊!這不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所以我建議這樣兩難的問題就別問,別弄得自己不高興,也讓孩子為難,家裡其他人聽見也不開心。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2、家和萬事興

古人有話“家和萬事興”,意思就是全家人一起和和睦睦的,甜甜蜜蜜的,這樣才能夠有好的生活,萬事都會比較順心。

而我們整天按著一個小孩子挑撥、使勁,想從小孩子嘴裡,聽出一個高低、上下的。其實我們1樓的這個小男孩樂樂還是懂事兒的,知道討他奶奶開心,可是自己親媽媽聽見又不樂意了。

到底怎麼回答才是標準答案啊?

這個問題和世紀難題:

老婆問老公:“我和你媽掉水裡了,你救誰?”

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個問題我們都沒有弄清楚標準答案,又何必要難為孩子回答“掙錢給誰花”呢?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3、要教孩子孝敬長輩的觀念

我們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孝敬父母,這是理所應當的,其中包括孝敬奶奶爺爺,姥姥姥爺,還有爸爸媽媽。

這些都是孩子至親的人,所以就不要分個上下高低,也不要分個親近遠疏了。讓孩子從小就要接受純潔的理念,讓孩子學會孝順長輩們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在家長這樣問的時候,也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比較的想法:

  • 奶奶看我多,姥姥看我少,所以我多給奶奶10塊;
  • 爸爸疼我給我買雪糕了,媽媽平時打我罵我比較多,所以我就給媽媽扣10塊;

當孩子這樣給我們打分的時候,我們心裡舒服嗎?

教會孩子從小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4、影響孩子性格健康養成

我們在問孩子“以後掙錢給誰花”時候,純屬一句玩笑話,但也會讓孩子有所顧忌和考量,孩子會偷偷看臉色。

比如有些家庭還喜歡問孩子:

“你覺得是爸爸好啊?還是媽媽好?”

孩子總是怕家長生氣,於是,媽媽問了就說媽媽好,等爸爸問的時候也不會讓爸爸失望。

這樣只會讓孩子學會見風使舵,久而久之就養成撒謊的性格,也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誤以為這樣是聰明的做法,哄得爸爸媽媽都開心了。

原本單純的小孩子,在爸爸媽媽無意的玩笑話中就變得趨炎附勢了。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剛才下班的時候,經過一樓,聽到張阿姨在和她4歲的小孫子樂樂聊天。

張阿姨問樂樂:

“樂樂,你以後長大掙錢了,給誰花呀?”

樂樂非常識相,張嘴就說:

“給奶奶花,奶奶最疼樂樂了,奶奶要多少給多少!”

張阿姨聽了應該很高興,感覺沒有白疼這個小孫子!

還沒等我走過去就聽到樂樂的媽媽問樂樂:

“樂樂,你掙錢了給媽媽花嗎?”

樂樂很無奈,聽上去就在思考,樂樂說:

“嗯,也給媽媽花。”

媽媽接著又問了一句:

“那你給媽媽多少?給奶奶多少啊?”

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就已經上樓了……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感覺這比高考的試卷還難!

讓一個4歲的小男孩回答這麼“危險”的問題,真不知道親媽和親奶奶心裡是怎麼想的!

是不是很多家庭也有類似的情況存在呢?

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在孩子面前一爭高下,想測試一下孩子對自己的愛有多少,比如我們經常會問孩子:

  • 初級版:你愛爸爸,還是愛媽媽呀?
  • 升級版:爸爸媽媽吵架了,你要幫爸爸呀,還是要幫媽媽呀?
  • 終極版:爸爸媽媽要是離婚了,你跟爸爸呀還是跟媽媽呀?

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對孩子成長有意義的嗎?其實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考量一下:

1、不要為難孩子

作為家長,孩子的長輩,我們是成年人。整天問一些幼稚的問題,我們老說“孩子小,不懂事”,那我們一把年紀了,還“不懂事”嗎?

在問孩子這麼兩難的問題時,是為了為難孩子,還是為了為難我們自己呢?

如果孩子比較會說話,討得我們很開心;那如果孩子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難不成我們要打孩子一頓嗎?

還有些好事的家長更厲害,追根究底的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自己,自己哪裡做的不好”等等。孩子一認真,真的全盤如實說出,家長又會崩潰,接受不了了,感覺自己平時對孩子的照顧終究是白費了!

其實人家孩子本沒想說,是你自己想問的啊!這不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所以我建議這樣兩難的問題就別問,別弄得自己不高興,也讓孩子為難,家裡其他人聽見也不開心。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2、家和萬事興

古人有話“家和萬事興”,意思就是全家人一起和和睦睦的,甜甜蜜蜜的,這樣才能夠有好的生活,萬事都會比較順心。

而我們整天按著一個小孩子挑撥、使勁,想從小孩子嘴裡,聽出一個高低、上下的。其實我們1樓的這個小男孩樂樂還是懂事兒的,知道討他奶奶開心,可是自己親媽媽聽見又不樂意了。

到底怎麼回答才是標準答案啊?

這個問題和世紀難題:

老婆問老公:“我和你媽掉水裡了,你救誰?”

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個問題我們都沒有弄清楚標準答案,又何必要難為孩子回答“掙錢給誰花”呢?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3、要教孩子孝敬長輩的觀念

我們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孝敬父母,這是理所應當的,其中包括孝敬奶奶爺爺,姥姥姥爺,還有爸爸媽媽。

這些都是孩子至親的人,所以就不要分個上下高低,也不要分個親近遠疏了。讓孩子從小就要接受純潔的理念,讓孩子學會孝順長輩們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在家長這樣問的時候,也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比較的想法:

  • 奶奶看我多,姥姥看我少,所以我多給奶奶10塊;
  • 爸爸疼我給我買雪糕了,媽媽平時打我罵我比較多,所以我就給媽媽扣10塊;

當孩子這樣給我們打分的時候,我們心裡舒服嗎?

教會孩子從小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4、影響孩子性格健康養成

我們在問孩子“以後掙錢給誰花”時候,純屬一句玩笑話,但也會讓孩子有所顧忌和考量,孩子會偷偷看臉色。

比如有些家庭還喜歡問孩子:

“你覺得是爸爸好啊?還是媽媽好?”

孩子總是怕家長生氣,於是,媽媽問了就說媽媽好,等爸爸問的時候也不會讓爸爸失望。

這樣只會讓孩子學會見風使舵,久而久之就養成撒謊的性格,也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誤以為這樣是聰明的做法,哄得爸爸媽媽都開心了。

原本單純的小孩子,在爸爸媽媽無意的玩笑話中就變得趨炎附勢了。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還有一些時候我們給孩子買一個東西,然後讓孩子親親我們,接著問孩子:

“媽媽好不好啊?”

孩子當下會非常開心,說:

“媽媽最好了,我最愛媽媽了。”

我們聽著也很開心,想說孩子“多會說話”啊!

殊不知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今天買禮物就是對TA好,如果沒買禮物就是對TA不好。

長此以往,孩子潛意識裡就只會看到物質,從而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剛才下班的時候,經過一樓,聽到張阿姨在和她4歲的小孫子樂樂聊天。

張阿姨問樂樂:

“樂樂,你以後長大掙錢了,給誰花呀?”

樂樂非常識相,張嘴就說:

“給奶奶花,奶奶最疼樂樂了,奶奶要多少給多少!”

張阿姨聽了應該很高興,感覺沒有白疼這個小孫子!

還沒等我走過去就聽到樂樂的媽媽問樂樂:

“樂樂,你掙錢了給媽媽花嗎?”

樂樂很無奈,聽上去就在思考,樂樂說:

“嗯,也給媽媽花。”

媽媽接著又問了一句:

“那你給媽媽多少?給奶奶多少啊?”

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就已經上樓了……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感覺這比高考的試卷還難!

讓一個4歲的小男孩回答這麼“危險”的問題,真不知道親媽和親奶奶心裡是怎麼想的!

是不是很多家庭也有類似的情況存在呢?

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在孩子面前一爭高下,想測試一下孩子對自己的愛有多少,比如我們經常會問孩子:

  • 初級版:你愛爸爸,還是愛媽媽呀?
  • 升級版:爸爸媽媽吵架了,你要幫爸爸呀,還是要幫媽媽呀?
  • 終極版:爸爸媽媽要是離婚了,你跟爸爸呀還是跟媽媽呀?

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對孩子成長有意義的嗎?其實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考量一下:

1、不要為難孩子

作為家長,孩子的長輩,我們是成年人。整天問一些幼稚的問題,我們老說“孩子小,不懂事”,那我們一把年紀了,還“不懂事”嗎?

在問孩子這麼兩難的問題時,是為了為難孩子,還是為了為難我們自己呢?

如果孩子比較會說話,討得我們很開心;那如果孩子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難不成我們要打孩子一頓嗎?

還有些好事的家長更厲害,追根究底的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自己,自己哪裡做的不好”等等。孩子一認真,真的全盤如實說出,家長又會崩潰,接受不了了,感覺自己平時對孩子的照顧終究是白費了!

其實人家孩子本沒想說,是你自己想問的啊!這不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所以我建議這樣兩難的問題就別問,別弄得自己不高興,也讓孩子為難,家裡其他人聽見也不開心。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2、家和萬事興

古人有話“家和萬事興”,意思就是全家人一起和和睦睦的,甜甜蜜蜜的,這樣才能夠有好的生活,萬事都會比較順心。

而我們整天按著一個小孩子挑撥、使勁,想從小孩子嘴裡,聽出一個高低、上下的。其實我們1樓的這個小男孩樂樂還是懂事兒的,知道討他奶奶開心,可是自己親媽媽聽見又不樂意了。

到底怎麼回答才是標準答案啊?

這個問題和世紀難題:

老婆問老公:“我和你媽掉水裡了,你救誰?”

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個問題我們都沒有弄清楚標準答案,又何必要難為孩子回答“掙錢給誰花”呢?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3、要教孩子孝敬長輩的觀念

我們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孝敬父母,這是理所應當的,其中包括孝敬奶奶爺爺,姥姥姥爺,還有爸爸媽媽。

這些都是孩子至親的人,所以就不要分個上下高低,也不要分個親近遠疏了。讓孩子從小就要接受純潔的理念,讓孩子學會孝順長輩們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在家長這樣問的時候,也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比較的想法:

  • 奶奶看我多,姥姥看我少,所以我多給奶奶10塊;
  • 爸爸疼我給我買雪糕了,媽媽平時打我罵我比較多,所以我就給媽媽扣10塊;

當孩子這樣給我們打分的時候,我們心裡舒服嗎?

教會孩子從小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4、影響孩子性格健康養成

我們在問孩子“以後掙錢給誰花”時候,純屬一句玩笑話,但也會讓孩子有所顧忌和考量,孩子會偷偷看臉色。

比如有些家庭還喜歡問孩子:

“你覺得是爸爸好啊?還是媽媽好?”

孩子總是怕家長生氣,於是,媽媽問了就說媽媽好,等爸爸問的時候也不會讓爸爸失望。

這樣只會讓孩子學會見風使舵,久而久之就養成撒謊的性格,也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誤以為這樣是聰明的做法,哄得爸爸媽媽都開心了。

原本單純的小孩子,在爸爸媽媽無意的玩笑話中就變得趨炎附勢了。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還有一些時候我們給孩子買一個東西,然後讓孩子親親我們,接著問孩子:

“媽媽好不好啊?”

孩子當下會非常開心,說:

“媽媽最好了,我最愛媽媽了。”

我們聽著也很開心,想說孩子“多會說話”啊!

殊不知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今天買禮物就是對TA好,如果沒買禮物就是對TA不好。

長此以往,孩子潛意識裡就只會看到物質,從而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5、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家長經常讓孩子做兩難的選擇題,無疑是一道送命題,對於孩子來說經常會要陷入兩難的境地。

孩子可能會想:

“爸爸媽媽對我都好,為什麼我非得要選擇其中的一個呢?”

孩子的年紀小,他們不懂得這些只是家長的一句玩笑話,往往當真以後就會非常害怕爸爸媽媽。

孩子的安全感也會一點點的消失,明明是一個幸福的家庭,非得要比出個高下,這樣會給孩子健康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剛才下班的時候,經過一樓,聽到張阿姨在和她4歲的小孫子樂樂聊天。

張阿姨問樂樂:

“樂樂,你以後長大掙錢了,給誰花呀?”

樂樂非常識相,張嘴就說:

“給奶奶花,奶奶最疼樂樂了,奶奶要多少給多少!”

張阿姨聽了應該很高興,感覺沒有白疼這個小孫子!

還沒等我走過去就聽到樂樂的媽媽問樂樂:

“樂樂,你掙錢了給媽媽花嗎?”

樂樂很無奈,聽上去就在思考,樂樂說:

“嗯,也給媽媽花。”

媽媽接著又問了一句:

“那你給媽媽多少?給奶奶多少啊?”

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就已經上樓了……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感覺這比高考的試卷還難!

讓一個4歲的小男孩回答這麼“危險”的問題,真不知道親媽和親奶奶心裡是怎麼想的!

是不是很多家庭也有類似的情況存在呢?

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在孩子面前一爭高下,想測試一下孩子對自己的愛有多少,比如我們經常會問孩子:

  • 初級版:你愛爸爸,還是愛媽媽呀?
  • 升級版:爸爸媽媽吵架了,你要幫爸爸呀,還是要幫媽媽呀?
  • 終極版:爸爸媽媽要是離婚了,你跟爸爸呀還是跟媽媽呀?

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對孩子成長有意義的嗎?其實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考量一下:

1、不要為難孩子

作為家長,孩子的長輩,我們是成年人。整天問一些幼稚的問題,我們老說“孩子小,不懂事”,那我們一把年紀了,還“不懂事”嗎?

在問孩子這麼兩難的問題時,是為了為難孩子,還是為了為難我們自己呢?

如果孩子比較會說話,討得我們很開心;那如果孩子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難不成我們要打孩子一頓嗎?

還有些好事的家長更厲害,追根究底的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自己,自己哪裡做的不好”等等。孩子一認真,真的全盤如實說出,家長又會崩潰,接受不了了,感覺自己平時對孩子的照顧終究是白費了!

其實人家孩子本沒想說,是你自己想問的啊!這不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所以我建議這樣兩難的問題就別問,別弄得自己不高興,也讓孩子為難,家裡其他人聽見也不開心。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2、家和萬事興

古人有話“家和萬事興”,意思就是全家人一起和和睦睦的,甜甜蜜蜜的,這樣才能夠有好的生活,萬事都會比較順心。

而我們整天按著一個小孩子挑撥、使勁,想從小孩子嘴裡,聽出一個高低、上下的。其實我們1樓的這個小男孩樂樂還是懂事兒的,知道討他奶奶開心,可是自己親媽媽聽見又不樂意了。

到底怎麼回答才是標準答案啊?

這個問題和世紀難題:

老婆問老公:“我和你媽掉水裡了,你救誰?”

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個問題我們都沒有弄清楚標準答案,又何必要難為孩子回答“掙錢給誰花”呢?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3、要教孩子孝敬長輩的觀念

我們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孝敬父母,這是理所應當的,其中包括孝敬奶奶爺爺,姥姥姥爺,還有爸爸媽媽。

這些都是孩子至親的人,所以就不要分個上下高低,也不要分個親近遠疏了。讓孩子從小就要接受純潔的理念,讓孩子學會孝順長輩們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在家長這樣問的時候,也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比較的想法:

  • 奶奶看我多,姥姥看我少,所以我多給奶奶10塊;
  • 爸爸疼我給我買雪糕了,媽媽平時打我罵我比較多,所以我就給媽媽扣10塊;

當孩子這樣給我們打分的時候,我們心裡舒服嗎?

教會孩子從小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4、影響孩子性格健康養成

我們在問孩子“以後掙錢給誰花”時候,純屬一句玩笑話,但也會讓孩子有所顧忌和考量,孩子會偷偷看臉色。

比如有些家庭還喜歡問孩子:

“你覺得是爸爸好啊?還是媽媽好?”

孩子總是怕家長生氣,於是,媽媽問了就說媽媽好,等爸爸問的時候也不會讓爸爸失望。

這樣只會讓孩子學會見風使舵,久而久之就養成撒謊的性格,也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誤以為這樣是聰明的做法,哄得爸爸媽媽都開心了。

原本單純的小孩子,在爸爸媽媽無意的玩笑話中就變得趨炎附勢了。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還有一些時候我們給孩子買一個東西,然後讓孩子親親我們,接著問孩子:

“媽媽好不好啊?”

孩子當下會非常開心,說:

“媽媽最好了,我最愛媽媽了。”

我們聽著也很開心,想說孩子“多會說話”啊!

殊不知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今天買禮物就是對TA好,如果沒買禮物就是對TA不好。

長此以往,孩子潛意識裡就只會看到物質,從而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5、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家長經常讓孩子做兩難的選擇題,無疑是一道送命題,對於孩子來說經常會要陷入兩難的境地。

孩子可能會想:

“爸爸媽媽對我都好,為什麼我非得要選擇其中的一個呢?”

孩子的年紀小,他們不懂得這些只是家長的一句玩笑話,往往當真以後就會非常害怕爸爸媽媽。

孩子的安全感也會一點點的消失,明明是一個幸福的家庭,非得要比出個高下,這樣會給孩子健康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寶寶,你長大掙錢給誰花?”中國式父母爭寵,求你別難為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想讓孩子健康的成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也要注意語言措辭,這樣才不會讓孩子陷入兩難的境地,影響孩子的性格。


我是李姥姥,感謝點贊、轉發或收藏。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也可以私信給我,每天都會有育兒的乾貨更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