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為什麼對你凶?迴歸初心的交談,讓親子關係變得溫和融洽

媽媽,你愛我,卻為什麼對我這麼凶

有一年深秋的晚上,帶孩子去看電影,從影院出來時間有點遲了,但回家距離不遠,就打算帶孩子溜達回去。

剛好那會兒路上沒什麼人,又要上一個過街天橋,颳著風,在清冷的空氣裡,孩子看著路燈下紛飛的落葉,和遠遠近近的建築上散發的各異光亮,加之剛看完有怪獸的電影,可能正浮想聯翩,滿腦子怪物,便有些害怕地湊近我問:“媽媽,如果有怪獸或者壞人來了怎麼辦?”

我說:“你放心呀,媽媽可以用生命保護你。”

可能是還沒有從電影情節中走出來,孩子有些傷感地靠在我身邊,沉默了好一會兒,突然又開口問道:

“媽媽,你既然這麼愛我,為什麼有時候又對我那麼凶?”
孩子,我為什麼對你凶?迴歸初心的交談,讓親子關係變得溫和融洽

一時語塞,腦海中突然就冒出一句納蘭詞:人生若只如初見……

從懷孕經歷的種種折磨痛苦,到生孩子時千難萬險的疼痛,到每天小心翼翼呵護那個柔嫩嬰兒,所有曾經學不會的事情,彷彿有了孩子,瞬間全部開竅了。

孩子漸漸長大,媽媽也漸漸不再像從前那樣,有一人抗下所有責任的精力,等上了學,在工作、家務、學習摻雜的壓力面前,終究還是時不時敗下陣來,分身乏術,崩潰失控,絕望無助。

大人面對孩子的狂躁,是在以成人世界的規則標尺,去衡量一個心智完全還沒夠到這個標尺所設立的邊界線的孩子。

但是,能以“他還是個孩子”當理由,縱容他無拘無束,盡情釋放天性嗎?能以“他還小”為藉口,由著他任性散漫,不懂得遵守群裡生活的規則嗎?

答案依然是,不能。不能,所以要教育,要約束,要指手畫腳,要違拗孩子的心意,再加上自身情緒管理的不足,矛盾自然就滋生了。

孩子,我為什麼對你凶?迴歸初心的交談,讓親子關係變得溫和融洽

養育孩子,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家庭是孩子最能倚靠的港灣,家庭教育,也是孩子一生品性格局養成的重要環境。在孩子不懂事、任性的時候,大人該說“不”時,必須及時說出來。

但是,“我是為你好”,不是對孩子的情感勒索和綁架,而是基於愛的保障。

《增廣賢文》裡有一句話說: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人和人初次相見,大抵歡愉平和。但相處久了,各種瑣事磨礪,各種利益交織,各種期望鼓動,彼此瞭解越深,心思越複雜,心態自然而然也就變了。隨之而變的,自然是流露在外的態度。

所以,如果人和人之間,始終警惕著關係隨時間而產生的變化,並刻意去經營維護,時常去反思回顧,即便不能回到初始狀態時的親近融洽,至少,也能在警覺中,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界限,給彼此的心靈一個可供自我調節的緩衝地帶。

情緒崩潰的時候,我們彼此都需要有個喘息調適的空間,去原諒,去接納,去在痛苦過後繼續前行,堅持到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養育孩子,也是這個道理。

孩子,我為什麼對你凶?迴歸初心的交談,讓親子關係變得溫和融洽

如何去呵護、保持初心呢?

其實,每當孩子有質疑和不理解,反過來想,這或許就是一個重拾交談,有效溝通的契機。

我對孩子說:媽媽只是一個普通人,有優點就有缺點,而且也會有疲憊不堪,心情煩躁的時候。再說,就像你上學,所有東西對你來說都是全新的,都要從頭開始一點點接納,我做媽媽,同樣也是第一次,也跟你一樣邊學邊練,很難保證每天都能得滿分。

孩子很堅定地說:“那你煩躁不開心的時候告訴我呀,我可以逗你開心。你累的時候也要告訴我,我自己可以照顧自己,你想睡覺就先睡覺!”

瞬間,心底柔軟瀰漫開來。是的,孩子比想象中愛你。

“我們可以先試一試,媽媽心情煩躁的時候,你保持平靜來安撫我,不要繼續激怒我。而在你急躁沒耐心的時候,我也剋制情緒,等你恢復。”

“那你什麼時候心情煩躁呢?”孩子天真的繼續問我。

那天晚上是意外的收穫,在有些冷清的夜路上,我和孩子進行了難得的交談。不是教訓,不是指導,不是高高在上的勒令。

在交談中,所有曾經的抓狂時刻,都可以拿來溝通交流,氣氛前所未有的親密融洽。

當然,孩子畢竟還是孩子,這樣的交談,當然不會有一次見效,從此便一勞永逸的效果。所以,要經常和孩子交談。

每次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點通過理性平和溝通交流來解決問題、改善現狀的種子,一次一次積累下來,這樣的處事方法,會在孩子身上生根發芽,也會讓親子關係,步入更好的方向。

孩子,我為什麼對你凶?迴歸初心的交談,讓親子關係變得溫和融洽

印刻效應,親子關係的初始本能

心理學上有個“印刻效應”,對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有深刻的警示作用。
  • 經常有被孩子氣昏頭的家長抱怨:這孩子完全沒有繼承我們夫妻的任何優點!
  • 也有人說,好孩子壞孩子,壓根兒不是教育出來的,而是天生的,都是命!

但是,真是這樣嗎?

前陣子看到一個新聞,一箇中國女嬰出生後就被父母遺棄,被人發現後,送到了福利院。在福利院裡,孩子又被一對外國夫妻收養,帶出了國。

多年以後,養母去世,養父身體也不好,他怕女兒未來沒有親人,便輾轉幫孩子回國尋親。

當年成為棄嬰,十有八九來自低收入、低教育程度的家庭,親生父母的素養能有多好呢?

但是,長大後的女孩,滿臉陽光自信,沒有一點兒為身世自卑的神采。而且,對拋棄她的親人,她也表現得很大度,沒有一點兒仇恨。

這說明,後天的教養環境,家庭的薰陶,對孩子的塑造作用,是遠超先天因素的。

說回“印刻效應”,什麼是“印刻”?

這個理論源自德國動物行為學家海因羅特的一個動物實驗。

他發現,鴨子、鵝等動物的幼崽,都具有這樣一個本能行為——會把看到的第一個移動目標,當作本能的跟隨對象(母親)。

哪怕第一眼看到的是人類,或者其他動物,也是如此。而且,如果它對所跟隨的對象形成了跟隨反應,那麼它就不會再去跟隨其他目標。

這個現象說明,在生命的初始階段,最初的學習和模仿,意義重大。

這種現象後來被另一位德國行為學家洛倫茲命名為“印刻效應”。

孩子,我為什麼對你凶?迴歸初心的交談,讓親子關係變得溫和融洽

把握印刻效應,幫孩子及早建立優秀的環境印刻

對人類來說,嬰兒初生階段,母親和其他家人的溫柔呵護,會給孩子帶來內心的安定,孩子會習慣這種親子關係。

但是,如果在孩子還是嬰兒階段就整天開著電視機,讓孩子接觸各種嘈雜的聲音,孩子也能通過這樣的環境印刻,去習慣嘈雜的誘惑。這就是環境的影響。

對“印刻效應”,著名學者蔣光宇先生認為,這也說明:家庭影響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母家人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對孩子有很深的影響,不可忽視。

推而廣之,為人處世,生活交友,其實處處都有“印刻效應”在顯現。

有句話叫:“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以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都說明家庭不但要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養環境,還要幫助孩子習慣優良,建立優良的印刻,樹立起良好的、正面的處事反應。

都說優秀是一種習慣。習慣優秀的孩子,最大的優勢在於,會更容易具備選擇的能力。

選擇有益人生的朋友,選擇妥善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選擇如何在各種岔路、彎道和誘惑面前,讓自己變得更好,即便短暫迷失,也知道要從哪個方向迴歸正軌。

孩子,我為什麼對你凶?迴歸初心的交談,讓親子關係變得溫和融洽

那麼,如何幫孩子建立優良的印刻環境呢?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世界。想要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做父母的,首先要改善自身的能力品性和行為,讓自己配得上,去薰陶感染一個優秀的孩子。

父母要做的,是修煉開闊的格局,理性平和的心態,和理解接納的能力。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會不願和父母溝通,原因,是說不到一塊兒去。要麼是父母不願在理解的基礎上溝通,只是一味以作為父母的權力指責勒令,要麼則是,孩子感覺父母思想狹隘,無話可說。

交談困境,是毀壞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性格和精神培育都有極大不良影響的原因之一。

而改善交談困境,其實並不是說做父母的需要多大的學問和多高的學歷,高知家庭存在交談困境的不在少數,“低知”家庭交流順暢的也同樣不少見。

與學歷和學問無關,其實只是一種心態的改變。

傾聽、接納、討論,都需要開放的心態和誠意。拿不出真正的誠意,再多的解決問題的技巧幹貨,都只是望梅止渴的徒勞。

敞開心扉,打開心靈的耳朵,拿出交流的姿態,做到了,很多問題和矛盾,都會在點滴積累中悄然改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