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我帶著孩子去加州的樂高園玩,看到一個八九歲的中國小男生用很純正的英語向工作人員諮詢信息,轉頭又用地道的京腔兒翻譯給他媽媽聽,看起來真棒。

可過了一會兒,我們又在別的地方碰到他們,這個比他媽媽矮不了多少,但卻胖很多的小男生,正大喇喇地坐在長凳上,伸著腿,讓媽媽給他擦腳底的沙子,擦完一隻,擦另一隻。

英語說得流利,生活卻不自立,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學習能力遠高於自理能力,這漸漸成了一種越來越普遍卻好像無法改變的現狀。

因為,今天的父母,都是被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所以不惜代價,也要讓孩子們讀書。

而今天的孩子,也真是怪可憐的,每個人,只有一個腦子,一份時間,競爭如此激烈,只能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才能決勝於那條看不到的起跑線。

可一個長期習慣被照顧的孩子,僅憑學習成績,真的就能贏得世界麼?

這並不是技能退化的問題,長此以往,這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可能輸在某一件連自己都沒有意識的小事上。

"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我帶著孩子去加州的樂高園玩,看到一個八九歲的中國小男生用很純正的英語向工作人員諮詢信息,轉頭又用地道的京腔兒翻譯給他媽媽聽,看起來真棒。

可過了一會兒,我們又在別的地方碰到他們,這個比他媽媽矮不了多少,但卻胖很多的小男生,正大喇喇地坐在長凳上,伸著腿,讓媽媽給他擦腳底的沙子,擦完一隻,擦另一隻。

英語說得流利,生活卻不自立,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學習能力遠高於自理能力,這漸漸成了一種越來越普遍卻好像無法改變的現狀。

因為,今天的父母,都是被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所以不惜代價,也要讓孩子們讀書。

而今天的孩子,也真是怪可憐的,每個人,只有一個腦子,一份時間,競爭如此激烈,只能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才能決勝於那條看不到的起跑線。

可一個長期習慣被照顧的孩子,僅憑學習成績,真的就能贏得世界麼?

這並不是技能退化的問題,長此以往,這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可能輸在某一件連自己都沒有意識的小事上。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作為一個具有東西方雙重文化背景的老母親,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在國內,無論是牛娃還是雞娃,更多是出現在幼兒園和小學時期呢?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好像越發地黯淡,工作之後,更是變成一個默默無聞的路人,無聲無息?


我在電影《銀河補習班》裡看過,爸爸鄧超告訴自己的兒子:

“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是的,如果沒有目標,所有的付出,又有什麼意義?

作為父母,我覺得與其討論那些快速有效,能夠提高成績的學習方法,還不如考慮一下什麼才是學習的策略?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銀河補習班》是鄧超和俞白眉聯手導演的一部關於父子親情的電影,但我看下來,其實在親情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擁有人生中最珍貴的獨立思考能力?

"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我帶著孩子去加州的樂高園玩,看到一個八九歲的中國小男生用很純正的英語向工作人員諮詢信息,轉頭又用地道的京腔兒翻譯給他媽媽聽,看起來真棒。

可過了一會兒,我們又在別的地方碰到他們,這個比他媽媽矮不了多少,但卻胖很多的小男生,正大喇喇地坐在長凳上,伸著腿,讓媽媽給他擦腳底的沙子,擦完一隻,擦另一隻。

英語說得流利,生活卻不自立,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學習能力遠高於自理能力,這漸漸成了一種越來越普遍卻好像無法改變的現狀。

因為,今天的父母,都是被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所以不惜代價,也要讓孩子們讀書。

而今天的孩子,也真是怪可憐的,每個人,只有一個腦子,一份時間,競爭如此激烈,只能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才能決勝於那條看不到的起跑線。

可一個長期習慣被照顧的孩子,僅憑學習成績,真的就能贏得世界麼?

這並不是技能退化的問題,長此以往,這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可能輸在某一件連自己都沒有意識的小事上。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作為一個具有東西方雙重文化背景的老母親,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在國內,無論是牛娃還是雞娃,更多是出現在幼兒園和小學時期呢?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好像越發地黯淡,工作之後,更是變成一個默默無聞的路人,無聲無息?


我在電影《銀河補習班》裡看過,爸爸鄧超告訴自己的兒子:

“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是的,如果沒有目標,所有的付出,又有什麼意義?

作為父母,我覺得與其討論那些快速有效,能夠提高成績的學習方法,還不如考慮一下什麼才是學習的策略?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銀河補習班》是鄧超和俞白眉聯手導演的一部關於父子親情的電影,但我看下來,其實在親情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擁有人生中最珍貴的獨立思考能力?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在片中,鄧超飾演的父親馬皓文,是一個因背了黑鍋而坐牢的父親。出獄之後,發現兒子馬飛成了全校的問題學生,他需要承擔起作為父親,這些年缺失的責任。

馬皓文的教育方式,看起來很特別。他帶著馬飛在外面奔波地找工作,當馬飛讓他教自己功課時,他說:“我不是已經教你一天了嗎?”;

當馬飛做完功課,來請示的時候,他說:“以後你做完就行了,不用來問我。”

馬飛不會寫作文,他就帶著他去草地上打滾,讓他知道什麼才是“草色”,因為只有感受過,文章才能寫得情真意切,而不是模式化的套用。

在期末考試前,他還腳底抹油地帶著馬飛跑到外地去看航展……

這些舉動,看起來和傳統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甚至,有些非比尋常。

其實並非如此。

在路演時,也曾經有觀眾問過這個問題,然而俞白眉導演回答到:“事實上,馬飛一直上到高三,並且參加了大學考試,他一直在正常的教育系統中,經歷了每個正常學生的流程。

"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我帶著孩子去加州的樂高園玩,看到一個八九歲的中國小男生用很純正的英語向工作人員諮詢信息,轉頭又用地道的京腔兒翻譯給他媽媽聽,看起來真棒。

可過了一會兒,我們又在別的地方碰到他們,這個比他媽媽矮不了多少,但卻胖很多的小男生,正大喇喇地坐在長凳上,伸著腿,讓媽媽給他擦腳底的沙子,擦完一隻,擦另一隻。

英語說得流利,生活卻不自立,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學習能力遠高於自理能力,這漸漸成了一種越來越普遍卻好像無法改變的現狀。

因為,今天的父母,都是被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所以不惜代價,也要讓孩子們讀書。

而今天的孩子,也真是怪可憐的,每個人,只有一個腦子,一份時間,競爭如此激烈,只能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才能決勝於那條看不到的起跑線。

可一個長期習慣被照顧的孩子,僅憑學習成績,真的就能贏得世界麼?

這並不是技能退化的問題,長此以往,這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可能輸在某一件連自己都沒有意識的小事上。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作為一個具有東西方雙重文化背景的老母親,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在國內,無論是牛娃還是雞娃,更多是出現在幼兒園和小學時期呢?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好像越發地黯淡,工作之後,更是變成一個默默無聞的路人,無聲無息?


我在電影《銀河補習班》裡看過,爸爸鄧超告訴自己的兒子:

“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是的,如果沒有目標,所有的付出,又有什麼意義?

作為父母,我覺得與其討論那些快速有效,能夠提高成績的學習方法,還不如考慮一下什麼才是學習的策略?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銀河補習班》是鄧超和俞白眉聯手導演的一部關於父子親情的電影,但我看下來,其實在親情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擁有人生中最珍貴的獨立思考能力?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在片中,鄧超飾演的父親馬皓文,是一個因背了黑鍋而坐牢的父親。出獄之後,發現兒子馬飛成了全校的問題學生,他需要承擔起作為父親,這些年缺失的責任。

馬皓文的教育方式,看起來很特別。他帶著馬飛在外面奔波地找工作,當馬飛讓他教自己功課時,他說:“我不是已經教你一天了嗎?”;

當馬飛做完功課,來請示的時候,他說:“以後你做完就行了,不用來問我。”

馬飛不會寫作文,他就帶著他去草地上打滾,讓他知道什麼才是“草色”,因為只有感受過,文章才能寫得情真意切,而不是模式化的套用。

在期末考試前,他還腳底抹油地帶著馬飛跑到外地去看航展……

這些舉動,看起來和傳統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甚至,有些非比尋常。

其實並非如此。

在路演時,也曾經有觀眾問過這個問題,然而俞白眉導演回答到:“事實上,馬飛一直上到高三,並且參加了大學考試,他一直在正常的教育系統中,經歷了每個正常學生的流程。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盧璐實拍】

馬皓文的教育,並不是在抵抗教育體系,而是在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們更加適合教育體系,獲得更好的成績,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我看來,馬皓文的教育方式,並不是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幫孩子提高成績,而是先讓孩子想清楚自己要什麼,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然後讓孩子自己主動去做,這就是一個人走向思維獨立的重要一步。

也正是那次不按常理出牌的“翹課航展”,讓馬飛明白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未來想做什麼,從而有目標地努力,最後成為一名航天員。

"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我帶著孩子去加州的樂高園玩,看到一個八九歲的中國小男生用很純正的英語向工作人員諮詢信息,轉頭又用地道的京腔兒翻譯給他媽媽聽,看起來真棒。

可過了一會兒,我們又在別的地方碰到他們,這個比他媽媽矮不了多少,但卻胖很多的小男生,正大喇喇地坐在長凳上,伸著腿,讓媽媽給他擦腳底的沙子,擦完一隻,擦另一隻。

英語說得流利,生活卻不自立,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學習能力遠高於自理能力,這漸漸成了一種越來越普遍卻好像無法改變的現狀。

因為,今天的父母,都是被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所以不惜代價,也要讓孩子們讀書。

而今天的孩子,也真是怪可憐的,每個人,只有一個腦子,一份時間,競爭如此激烈,只能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才能決勝於那條看不到的起跑線。

可一個長期習慣被照顧的孩子,僅憑學習成績,真的就能贏得世界麼?

這並不是技能退化的問題,長此以往,這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可能輸在某一件連自己都沒有意識的小事上。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作為一個具有東西方雙重文化背景的老母親,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在國內,無論是牛娃還是雞娃,更多是出現在幼兒園和小學時期呢?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好像越發地黯淡,工作之後,更是變成一個默默無聞的路人,無聲無息?


我在電影《銀河補習班》裡看過,爸爸鄧超告訴自己的兒子:

“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是的,如果沒有目標,所有的付出,又有什麼意義?

作為父母,我覺得與其討論那些快速有效,能夠提高成績的學習方法,還不如考慮一下什麼才是學習的策略?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銀河補習班》是鄧超和俞白眉聯手導演的一部關於父子親情的電影,但我看下來,其實在親情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擁有人生中最珍貴的獨立思考能力?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在片中,鄧超飾演的父親馬皓文,是一個因背了黑鍋而坐牢的父親。出獄之後,發現兒子馬飛成了全校的問題學生,他需要承擔起作為父親,這些年缺失的責任。

馬皓文的教育方式,看起來很特別。他帶著馬飛在外面奔波地找工作,當馬飛讓他教自己功課時,他說:“我不是已經教你一天了嗎?”;

當馬飛做完功課,來請示的時候,他說:“以後你做完就行了,不用來問我。”

馬飛不會寫作文,他就帶著他去草地上打滾,讓他知道什麼才是“草色”,因為只有感受過,文章才能寫得情真意切,而不是模式化的套用。

在期末考試前,他還腳底抹油地帶著馬飛跑到外地去看航展……

這些舉動,看起來和傳統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甚至,有些非比尋常。

其實並非如此。

在路演時,也曾經有觀眾問過這個問題,然而俞白眉導演回答到:“事實上,馬飛一直上到高三,並且參加了大學考試,他一直在正常的教育系統中,經歷了每個正常學生的流程。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盧璐實拍】

馬皓文的教育,並不是在抵抗教育體系,而是在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們更加適合教育體系,獲得更好的成績,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我看來,馬皓文的教育方式,並不是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幫孩子提高成績,而是先讓孩子想清楚自己要什麼,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然後讓孩子自己主動去做,這就是一個人走向思維獨立的重要一步。

也正是那次不按常理出牌的“翹課航展”,讓馬飛明白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未來想做什麼,從而有目標地努力,最後成為一名航天員。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個法國學校教中文,我記得校長給我說過,今天的基礎教育,在讀到大學研究所之前,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輕而易舉地門門優秀,差距根本不是智力或天賦。

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學不好的孩子呢?

因為,學習是一定要辛苦付出的。沒有如成年人一樣,在社會中直面耳光的孩子們,不會懂得辛苦學習到底有什麼意義?所以能不付出就不付出,勉強被拖著,被動學習。

我們常常會用“開竅”來形容一個孩子,一個“開竅”的孩子,總是勢如破竹,聰慧無比。

其實,所謂的開竅,就是一個孩子從外向裡,心智上的雙重獨立,一旦“開竅”,學習起來就會十分容易。讓孩子開竅,只有兩種可能:

A,受到了挫折,自己感受到了人生的苦,想要不惜代價地自己搏出去;

B,睜開了眼睛,自己找了人生的意義和興趣,想要用盡全力地去努力。

但無論怎樣的機緣,開竅都是一個天長地久的累積之後,一觸即發的機制,累積和激發,兩個條件,無法缺一。

馬皓文和馬飛旅行回來,遇到了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馬飛被困,命在旦夕。

"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我帶著孩子去加州的樂高園玩,看到一個八九歲的中國小男生用很純正的英語向工作人員諮詢信息,轉頭又用地道的京腔兒翻譯給他媽媽聽,看起來真棒。

可過了一會兒,我們又在別的地方碰到他們,這個比他媽媽矮不了多少,但卻胖很多的小男生,正大喇喇地坐在長凳上,伸著腿,讓媽媽給他擦腳底的沙子,擦完一隻,擦另一隻。

英語說得流利,生活卻不自立,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學習能力遠高於自理能力,這漸漸成了一種越來越普遍卻好像無法改變的現狀。

因為,今天的父母,都是被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所以不惜代價,也要讓孩子們讀書。

而今天的孩子,也真是怪可憐的,每個人,只有一個腦子,一份時間,競爭如此激烈,只能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才能決勝於那條看不到的起跑線。

可一個長期習慣被照顧的孩子,僅憑學習成績,真的就能贏得世界麼?

這並不是技能退化的問題,長此以往,這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可能輸在某一件連自己都沒有意識的小事上。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作為一個具有東西方雙重文化背景的老母親,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在國內,無論是牛娃還是雞娃,更多是出現在幼兒園和小學時期呢?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好像越發地黯淡,工作之後,更是變成一個默默無聞的路人,無聲無息?


我在電影《銀河補習班》裡看過,爸爸鄧超告訴自己的兒子:

“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是的,如果沒有目標,所有的付出,又有什麼意義?

作為父母,我覺得與其討論那些快速有效,能夠提高成績的學習方法,還不如考慮一下什麼才是學習的策略?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銀河補習班》是鄧超和俞白眉聯手導演的一部關於父子親情的電影,但我看下來,其實在親情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擁有人生中最珍貴的獨立思考能力?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在片中,鄧超飾演的父親馬皓文,是一個因背了黑鍋而坐牢的父親。出獄之後,發現兒子馬飛成了全校的問題學生,他需要承擔起作為父親,這些年缺失的責任。

馬皓文的教育方式,看起來很特別。他帶著馬飛在外面奔波地找工作,當馬飛讓他教自己功課時,他說:“我不是已經教你一天了嗎?”;

當馬飛做完功課,來請示的時候,他說:“以後你做完就行了,不用來問我。”

馬飛不會寫作文,他就帶著他去草地上打滾,讓他知道什麼才是“草色”,因為只有感受過,文章才能寫得情真意切,而不是模式化的套用。

在期末考試前,他還腳底抹油地帶著馬飛跑到外地去看航展……

這些舉動,看起來和傳統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甚至,有些非比尋常。

其實並非如此。

在路演時,也曾經有觀眾問過這個問題,然而俞白眉導演回答到:“事實上,馬飛一直上到高三,並且參加了大學考試,他一直在正常的教育系統中,經歷了每個正常學生的流程。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盧璐實拍】

馬皓文的教育,並不是在抵抗教育體系,而是在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們更加適合教育體系,獲得更好的成績,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我看來,馬皓文的教育方式,並不是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幫孩子提高成績,而是先讓孩子想清楚自己要什麼,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然後讓孩子自己主動去做,這就是一個人走向思維獨立的重要一步。

也正是那次不按常理出牌的“翹課航展”,讓馬飛明白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未來想做什麼,從而有目標地努力,最後成為一名航天員。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個法國學校教中文,我記得校長給我說過,今天的基礎教育,在讀到大學研究所之前,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輕而易舉地門門優秀,差距根本不是智力或天賦。

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學不好的孩子呢?

因為,學習是一定要辛苦付出的。沒有如成年人一樣,在社會中直面耳光的孩子們,不會懂得辛苦學習到底有什麼意義?所以能不付出就不付出,勉強被拖著,被動學習。

我們常常會用“開竅”來形容一個孩子,一個“開竅”的孩子,總是勢如破竹,聰慧無比。

其實,所謂的開竅,就是一個孩子從外向裡,心智上的雙重獨立,一旦“開竅”,學習起來就會十分容易。讓孩子開竅,只有兩種可能:

A,受到了挫折,自己感受到了人生的苦,想要不惜代價地自己搏出去;

B,睜開了眼睛,自己找了人生的意義和興趣,想要用盡全力地去努力。

但無論怎樣的機緣,開竅都是一個天長地久的累積之後,一觸即發的機制,累積和激發,兩個條件,無法缺一。

馬皓文和馬飛旅行回來,遇到了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馬飛被困,命在旦夕。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深夜的大雨,馬皓文找不到馬飛,他只能拿著大喇叭衝著大雨喊:“動動你自己的腦子,看看你身邊有什麼。”

馬飛最後終於戰勝自己的恐懼,想到了辦法,自己從洪水中努力浮出來,贏得了獲救的可能。這就是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馬飛靠自己解決了危機。也從側面應證了,馬皓文“不按常理出牌”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有道理的。

"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我帶著孩子去加州的樂高園玩,看到一個八九歲的中國小男生用很純正的英語向工作人員諮詢信息,轉頭又用地道的京腔兒翻譯給他媽媽聽,看起來真棒。

可過了一會兒,我們又在別的地方碰到他們,這個比他媽媽矮不了多少,但卻胖很多的小男生,正大喇喇地坐在長凳上,伸著腿,讓媽媽給他擦腳底的沙子,擦完一隻,擦另一隻。

英語說得流利,生活卻不自立,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學習能力遠高於自理能力,這漸漸成了一種越來越普遍卻好像無法改變的現狀。

因為,今天的父母,都是被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所以不惜代價,也要讓孩子們讀書。

而今天的孩子,也真是怪可憐的,每個人,只有一個腦子,一份時間,競爭如此激烈,只能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才能決勝於那條看不到的起跑線。

可一個長期習慣被照顧的孩子,僅憑學習成績,真的就能贏得世界麼?

這並不是技能退化的問題,長此以往,這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可能輸在某一件連自己都沒有意識的小事上。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作為一個具有東西方雙重文化背景的老母親,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在國內,無論是牛娃還是雞娃,更多是出現在幼兒園和小學時期呢?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好像越發地黯淡,工作之後,更是變成一個默默無聞的路人,無聲無息?


我在電影《銀河補習班》裡看過,爸爸鄧超告訴自己的兒子:

“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是的,如果沒有目標,所有的付出,又有什麼意義?

作為父母,我覺得與其討論那些快速有效,能夠提高成績的學習方法,還不如考慮一下什麼才是學習的策略?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銀河補習班》是鄧超和俞白眉聯手導演的一部關於父子親情的電影,但我看下來,其實在親情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擁有人生中最珍貴的獨立思考能力?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在片中,鄧超飾演的父親馬皓文,是一個因背了黑鍋而坐牢的父親。出獄之後,發現兒子馬飛成了全校的問題學生,他需要承擔起作為父親,這些年缺失的責任。

馬皓文的教育方式,看起來很特別。他帶著馬飛在外面奔波地找工作,當馬飛讓他教自己功課時,他說:“我不是已經教你一天了嗎?”;

當馬飛做完功課,來請示的時候,他說:“以後你做完就行了,不用來問我。”

馬飛不會寫作文,他就帶著他去草地上打滾,讓他知道什麼才是“草色”,因為只有感受過,文章才能寫得情真意切,而不是模式化的套用。

在期末考試前,他還腳底抹油地帶著馬飛跑到外地去看航展……

這些舉動,看起來和傳統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甚至,有些非比尋常。

其實並非如此。

在路演時,也曾經有觀眾問過這個問題,然而俞白眉導演回答到:“事實上,馬飛一直上到高三,並且參加了大學考試,他一直在正常的教育系統中,經歷了每個正常學生的流程。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盧璐實拍】

馬皓文的教育,並不是在抵抗教育體系,而是在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們更加適合教育體系,獲得更好的成績,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我看來,馬皓文的教育方式,並不是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幫孩子提高成績,而是先讓孩子想清楚自己要什麼,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然後讓孩子自己主動去做,這就是一個人走向思維獨立的重要一步。

也正是那次不按常理出牌的“翹課航展”,讓馬飛明白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未來想做什麼,從而有目標地努力,最後成為一名航天員。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個法國學校教中文,我記得校長給我說過,今天的基礎教育,在讀到大學研究所之前,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輕而易舉地門門優秀,差距根本不是智力或天賦。

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學不好的孩子呢?

因為,學習是一定要辛苦付出的。沒有如成年人一樣,在社會中直面耳光的孩子們,不會懂得辛苦學習到底有什麼意義?所以能不付出就不付出,勉強被拖著,被動學習。

我們常常會用“開竅”來形容一個孩子,一個“開竅”的孩子,總是勢如破竹,聰慧無比。

其實,所謂的開竅,就是一個孩子從外向裡,心智上的雙重獨立,一旦“開竅”,學習起來就會十分容易。讓孩子開竅,只有兩種可能:

A,受到了挫折,自己感受到了人生的苦,想要不惜代價地自己搏出去;

B,睜開了眼睛,自己找了人生的意義和興趣,想要用盡全力地去努力。

但無論怎樣的機緣,開竅都是一個天長地久的累積之後,一觸即發的機制,累積和激發,兩個條件,無法缺一。

馬皓文和馬飛旅行回來,遇到了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馬飛被困,命在旦夕。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深夜的大雨,馬皓文找不到馬飛,他只能拿著大喇叭衝著大雨喊:“動動你自己的腦子,看看你身邊有什麼。”

馬飛最後終於戰勝自己的恐懼,想到了辦法,自己從洪水中努力浮出來,贏得了獲救的可能。這就是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馬飛靠自己解決了危機。也從側面應證了,馬皓文“不按常理出牌”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有道理的。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其實,洪水只不過是一個寓言。因為在人生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有時比不上洪水猛烈,但總有幾次,比洪水還要可怕得多。

我們有父母,有愛人,有朋友,有很多可以幫助我們的人,面對外界,孩子需要學會舉起手來主動示意,這是擺脫困境的最關鍵的一步。否則,別人想拉你一把,都不知道你的手在哪裡。

可是,也有一些孤立無援的時刻,只能孩子自己去面對。獨立思考能力,是一種和學習能力沒有直接關係的東西,但卻是決定著一個人一生的走向和位置,至關重要的能力。

"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我帶著孩子去加州的樂高園玩,看到一個八九歲的中國小男生用很純正的英語向工作人員諮詢信息,轉頭又用地道的京腔兒翻譯給他媽媽聽,看起來真棒。

可過了一會兒,我們又在別的地方碰到他們,這個比他媽媽矮不了多少,但卻胖很多的小男生,正大喇喇地坐在長凳上,伸著腿,讓媽媽給他擦腳底的沙子,擦完一隻,擦另一隻。

英語說得流利,生活卻不自立,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學習能力遠高於自理能力,這漸漸成了一種越來越普遍卻好像無法改變的現狀。

因為,今天的父母,都是被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所以不惜代價,也要讓孩子們讀書。

而今天的孩子,也真是怪可憐的,每個人,只有一個腦子,一份時間,競爭如此激烈,只能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才能決勝於那條看不到的起跑線。

可一個長期習慣被照顧的孩子,僅憑學習成績,真的就能贏得世界麼?

這並不是技能退化的問題,長此以往,這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可能輸在某一件連自己都沒有意識的小事上。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作為一個具有東西方雙重文化背景的老母親,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在國內,無論是牛娃還是雞娃,更多是出現在幼兒園和小學時期呢?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好像越發地黯淡,工作之後,更是變成一個默默無聞的路人,無聲無息?


我在電影《銀河補習班》裡看過,爸爸鄧超告訴自己的兒子:

“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是的,如果沒有目標,所有的付出,又有什麼意義?

作為父母,我覺得與其討論那些快速有效,能夠提高成績的學習方法,還不如考慮一下什麼才是學習的策略?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銀河補習班》是鄧超和俞白眉聯手導演的一部關於父子親情的電影,但我看下來,其實在親情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擁有人生中最珍貴的獨立思考能力?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在片中,鄧超飾演的父親馬皓文,是一個因背了黑鍋而坐牢的父親。出獄之後,發現兒子馬飛成了全校的問題學生,他需要承擔起作為父親,這些年缺失的責任。

馬皓文的教育方式,看起來很特別。他帶著馬飛在外面奔波地找工作,當馬飛讓他教自己功課時,他說:“我不是已經教你一天了嗎?”;

當馬飛做完功課,來請示的時候,他說:“以後你做完就行了,不用來問我。”

馬飛不會寫作文,他就帶著他去草地上打滾,讓他知道什麼才是“草色”,因為只有感受過,文章才能寫得情真意切,而不是模式化的套用。

在期末考試前,他還腳底抹油地帶著馬飛跑到外地去看航展……

這些舉動,看起來和傳統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甚至,有些非比尋常。

其實並非如此。

在路演時,也曾經有觀眾問過這個問題,然而俞白眉導演回答到:“事實上,馬飛一直上到高三,並且參加了大學考試,他一直在正常的教育系統中,經歷了每個正常學生的流程。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盧璐實拍】

馬皓文的教育,並不是在抵抗教育體系,而是在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們更加適合教育體系,獲得更好的成績,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我看來,馬皓文的教育方式,並不是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幫孩子提高成績,而是先讓孩子想清楚自己要什麼,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然後讓孩子自己主動去做,這就是一個人走向思維獨立的重要一步。

也正是那次不按常理出牌的“翹課航展”,讓馬飛明白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未來想做什麼,從而有目標地努力,最後成為一名航天員。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個法國學校教中文,我記得校長給我說過,今天的基礎教育,在讀到大學研究所之前,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輕而易舉地門門優秀,差距根本不是智力或天賦。

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學不好的孩子呢?

因為,學習是一定要辛苦付出的。沒有如成年人一樣,在社會中直面耳光的孩子們,不會懂得辛苦學習到底有什麼意義?所以能不付出就不付出,勉強被拖著,被動學習。

我們常常會用“開竅”來形容一個孩子,一個“開竅”的孩子,總是勢如破竹,聰慧無比。

其實,所謂的開竅,就是一個孩子從外向裡,心智上的雙重獨立,一旦“開竅”,學習起來就會十分容易。讓孩子開竅,只有兩種可能:

A,受到了挫折,自己感受到了人生的苦,想要不惜代價地自己搏出去;

B,睜開了眼睛,自己找了人生的意義和興趣,想要用盡全力地去努力。

但無論怎樣的機緣,開竅都是一個天長地久的累積之後,一觸即發的機制,累積和激發,兩個條件,無法缺一。

馬皓文和馬飛旅行回來,遇到了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馬飛被困,命在旦夕。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深夜的大雨,馬皓文找不到馬飛,他只能拿著大喇叭衝著大雨喊:“動動你自己的腦子,看看你身邊有什麼。”

馬飛最後終於戰勝自己的恐懼,想到了辦法,自己從洪水中努力浮出來,贏得了獲救的可能。這就是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馬飛靠自己解決了危機。也從側面應證了,馬皓文“不按常理出牌”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有道理的。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其實,洪水只不過是一個寓言。因為在人生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有時比不上洪水猛烈,但總有幾次,比洪水還要可怕得多。

我們有父母,有愛人,有朋友,有很多可以幫助我們的人,面對外界,孩子需要學會舉起手來主動示意,這是擺脫困境的最關鍵的一步。否則,別人想拉你一把,都不知道你的手在哪裡。

可是,也有一些孤立無援的時刻,只能孩子自己去面對。獨立思考能力,是一種和學習能力沒有直接關係的東西,但卻是決定著一個人一生的走向和位置,至關重要的能力。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是的,在今天,社會形勢已經改變了,父母,不僅僅要把孩子養大,還要讓孩子成才,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憑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孩子們也都是第一次做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我們可以相互擔待彼此的錯誤,但前提是,不能夠犯戰略性的錯誤。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不應強行灌輸,而要有技巧性地去引導。與其條分縷析地告訴他你應該怎麼做,不如啟發他去思考怎麼做才是對的。

正如片中的馬皓文所說:“他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這就是我去看《銀河補習班》之後的感受,在當下這個競爭激烈的焦慮時代,每個焦慮的父母都可以看一下這部電影,這是一種方向,也是一種努力。我相信,為人父母,你一定看的到自己的影子。

"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我帶著孩子去加州的樂高園玩,看到一個八九歲的中國小男生用很純正的英語向工作人員諮詢信息,轉頭又用地道的京腔兒翻譯給他媽媽聽,看起來真棒。

可過了一會兒,我們又在別的地方碰到他們,這個比他媽媽矮不了多少,但卻胖很多的小男生,正大喇喇地坐在長凳上,伸著腿,讓媽媽給他擦腳底的沙子,擦完一隻,擦另一隻。

英語說得流利,生活卻不自立,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學習能力遠高於自理能力,這漸漸成了一種越來越普遍卻好像無法改變的現狀。

因為,今天的父母,都是被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所以不惜代價,也要讓孩子們讀書。

而今天的孩子,也真是怪可憐的,每個人,只有一個腦子,一份時間,競爭如此激烈,只能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才能決勝於那條看不到的起跑線。

可一個長期習慣被照顧的孩子,僅憑學習成績,真的就能贏得世界麼?

這並不是技能退化的問題,長此以往,這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可能輸在某一件連自己都沒有意識的小事上。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作為一個具有東西方雙重文化背景的老母親,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在國內,無論是牛娃還是雞娃,更多是出現在幼兒園和小學時期呢?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好像越發地黯淡,工作之後,更是變成一個默默無聞的路人,無聲無息?


我在電影《銀河補習班》裡看過,爸爸鄧超告訴自己的兒子:

“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是的,如果沒有目標,所有的付出,又有什麼意義?

作為父母,我覺得與其討論那些快速有效,能夠提高成績的學習方法,還不如考慮一下什麼才是學習的策略?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銀河補習班》是鄧超和俞白眉聯手導演的一部關於父子親情的電影,但我看下來,其實在親情之外,更重要的是為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擁有人生中最珍貴的獨立思考能力?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在片中,鄧超飾演的父親馬皓文,是一個因背了黑鍋而坐牢的父親。出獄之後,發現兒子馬飛成了全校的問題學生,他需要承擔起作為父親,這些年缺失的責任。

馬皓文的教育方式,看起來很特別。他帶著馬飛在外面奔波地找工作,當馬飛讓他教自己功課時,他說:“我不是已經教你一天了嗎?”;

當馬飛做完功課,來請示的時候,他說:“以後你做完就行了,不用來問我。”

馬飛不會寫作文,他就帶著他去草地上打滾,讓他知道什麼才是“草色”,因為只有感受過,文章才能寫得情真意切,而不是模式化的套用。

在期末考試前,他還腳底抹油地帶著馬飛跑到外地去看航展……

這些舉動,看起來和傳統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甚至,有些非比尋常。

其實並非如此。

在路演時,也曾經有觀眾問過這個問題,然而俞白眉導演回答到:“事實上,馬飛一直上到高三,並且參加了大學考試,他一直在正常的教育系統中,經歷了每個正常學生的流程。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盧璐實拍】

馬皓文的教育,並不是在抵抗教育體系,而是在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們更加適合教育體系,獲得更好的成績,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我看來,馬皓文的教育方式,並不是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幫孩子提高成績,而是先讓孩子想清楚自己要什麼,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然後讓孩子自己主動去做,這就是一個人走向思維獨立的重要一步。

也正是那次不按常理出牌的“翹課航展”,讓馬飛明白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未來想做什麼,從而有目標地努力,最後成為一名航天員。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個法國學校教中文,我記得校長給我說過,今天的基礎教育,在讀到大學研究所之前,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輕而易舉地門門優秀,差距根本不是智力或天賦。

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學不好的孩子呢?

因為,學習是一定要辛苦付出的。沒有如成年人一樣,在社會中直面耳光的孩子們,不會懂得辛苦學習到底有什麼意義?所以能不付出就不付出,勉強被拖著,被動學習。

我們常常會用“開竅”來形容一個孩子,一個“開竅”的孩子,總是勢如破竹,聰慧無比。

其實,所謂的開竅,就是一個孩子從外向裡,心智上的雙重獨立,一旦“開竅”,學習起來就會十分容易。讓孩子開竅,只有兩種可能:

A,受到了挫折,自己感受到了人生的苦,想要不惜代價地自己搏出去;

B,睜開了眼睛,自己找了人生的意義和興趣,想要用盡全力地去努力。

但無論怎樣的機緣,開竅都是一個天長地久的累積之後,一觸即發的機制,累積和激發,兩個條件,無法缺一。

馬皓文和馬飛旅行回來,遇到了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馬飛被困,命在旦夕。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深夜的大雨,馬皓文找不到馬飛,他只能拿著大喇叭衝著大雨喊:“動動你自己的腦子,看看你身邊有什麼。”

馬飛最後終於戰勝自己的恐懼,想到了辦法,自己從洪水中努力浮出來,贏得了獲救的可能。這就是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馬飛靠自己解決了危機。也從側面應證了,馬皓文“不按常理出牌”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有道理的。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其實,洪水只不過是一個寓言。因為在人生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有時比不上洪水猛烈,但總有幾次,比洪水還要可怕得多。

我們有父母,有愛人,有朋友,有很多可以幫助我們的人,面對外界,孩子需要學會舉起手來主動示意,這是擺脫困境的最關鍵的一步。否則,別人想拉你一把,都不知道你的手在哪裡。

可是,也有一些孤立無援的時刻,只能孩子自己去面對。獨立思考能力,是一種和學習能力沒有直接關係的東西,但卻是決定著一個人一生的走向和位置,至關重要的能力。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是的,在今天,社會形勢已經改變了,父母,不僅僅要把孩子養大,還要讓孩子成才,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憑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孩子們也都是第一次做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我們可以相互擔待彼此的錯誤,但前提是,不能夠犯戰略性的錯誤。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不應強行灌輸,而要有技巧性地去引導。與其條分縷析地告訴他你應該怎麼做,不如啟發他去思考怎麼做才是對的。

正如片中的馬皓文所說:“他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這就是我去看《銀河補習班》之後的感受,在當下這個競爭激烈的焦慮時代,每個焦慮的父母都可以看一下這部電影,這是一種方向,也是一種努力。我相信,為人父母,你一定看的到自己的影子。

坐牢七年,一事無成,那個失敗的中年男人,是我見過最好的父親

盧璐:有兩個女兒的留法服裝碩士、作家,新書《和誰走過萬水千山》,正在熱賣。行走在東西方文化差異裂痕中間的,優雅女性自媒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