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過問題來表達自己'

"

如果我們要傾聽別人,我們就需要先放下自己,放下我們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的去體會對方。

心理學家盧森堡博士曾說過一個自己的經歷。

有一天,他的女兒在照鏡子的時候說了句:我醜得像一隻豬。

作為父親,他忍不住的對女兒大聲宣佈: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

本以為這可以讓女兒開心一點,誰知這個時候,女兒非常不高興的看了他一眼,然後喊了一聲"爸呀!",就摔門而去。

後來,盧森堡博士自己回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景。他發現自己的安慰來得不合時宜,也許女兒只是希望父親可以留意到自己的感受。但是,他的安慰反而好像否定了孩子的感受一樣。

他回憶說,如果當時能夠去問女兒,是不是對今天自己的形象感到很失望?也許這樣的對話,可能會讓女兒會更舒服一些。因為這樣的話容易讓孩子覺得被理解了,然後女兒也可能會把內心更多的事情表達出來。

"

如果我們要傾聽別人,我們就需要先放下自己,放下我們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的去體會對方。

心理學家盧森堡博士曾說過一個自己的經歷。

有一天,他的女兒在照鏡子的時候說了句:我醜得像一隻豬。

作為父親,他忍不住的對女兒大聲宣佈: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

本以為這可以讓女兒開心一點,誰知這個時候,女兒非常不高興的看了他一眼,然後喊了一聲"爸呀!",就摔門而去。

後來,盧森堡博士自己回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景。他發現自己的安慰來得不合時宜,也許女兒只是希望父親可以留意到自己的感受。但是,他的安慰反而好像否定了孩子的感受一樣。

他回憶說,如果當時能夠去問女兒,是不是對今天自己的形象感到很失望?也許這樣的對話,可能會讓女兒會更舒服一些。因為這樣的話容易讓孩子覺得被理解了,然後女兒也可能會把內心更多的事情表達出來。

傾聽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過問題來表達自己

所以,盧森堡博士說,在安慰別人或者提建議前,我們需要先看看,那些安慰和建議是不是別人想要的。

但是,我們經常會做這樣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在親子關係中,我們可能會急於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但是卻忽略了去體會孩子此時的感受。也許問題解決了,但是感受卻還影響著孩子,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總有無名火的原因。

因為如果一個人想要別人瞭解他的處境,但是聽到的卻是安慰和建議,那麼他的內心可能是不大舒服的。

以下,是我們經常會在溝通中出現的行為:

比如說,我們會給對方提建議,我覺得你應該怎麼怎麼樣。或者是給對方安慰,這不是你的錯,你已經很努力了…。

有時候,我們也有可能會用比較的說法。比如說,你這些經歷算不了什麼,我以前還怎麼怎麼樣。

然後也可能會對孩子說教。比如說,如果你這麼做你會怎麼樣?如果你那麼做又會怎麼樣?

甚至我們會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說,不要那麼難過啦,高興一點啦。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詢問對方。比如說,孩子在幼兒園遇到了一件事情,然後你去問他,這種情況有多長時間了?你們這個樣子有多久啦?這也並不是在傾聽孩子,這只是在瞭解情況。

還有的可能會去糾正對方。比如說,告訴對方事情的經過不是那個樣子的,是這個樣子的。

這些溝通的方式,都會阻礙親子之間情感的交流。

如果是真的去傾聽你的孩子的話,就意味著你需要先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身心的去體會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有時候,只是被理解,孩子的情緒就會穩定下來。

"

如果我們要傾聽別人,我們就需要先放下自己,放下我們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的去體會對方。

心理學家盧森堡博士曾說過一個自己的經歷。

有一天,他的女兒在照鏡子的時候說了句:我醜得像一隻豬。

作為父親,他忍不住的對女兒大聲宣佈: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

本以為這可以讓女兒開心一點,誰知這個時候,女兒非常不高興的看了他一眼,然後喊了一聲"爸呀!",就摔門而去。

後來,盧森堡博士自己回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景。他發現自己的安慰來得不合時宜,也許女兒只是希望父親可以留意到自己的感受。但是,他的安慰反而好像否定了孩子的感受一樣。

他回憶說,如果當時能夠去問女兒,是不是對今天自己的形象感到很失望?也許這樣的對話,可能會讓女兒會更舒服一些。因為這樣的話容易讓孩子覺得被理解了,然後女兒也可能會把內心更多的事情表達出來。

傾聽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過問題來表達自己

所以,盧森堡博士說,在安慰別人或者提建議前,我們需要先看看,那些安慰和建議是不是別人想要的。

但是,我們經常會做這樣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在親子關係中,我們可能會急於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但是卻忽略了去體會孩子此時的感受。也許問題解決了,但是感受卻還影響著孩子,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總有無名火的原因。

因為如果一個人想要別人瞭解他的處境,但是聽到的卻是安慰和建議,那麼他的內心可能是不大舒服的。

以下,是我們經常會在溝通中出現的行為:

比如說,我們會給對方提建議,我覺得你應該怎麼怎麼樣。或者是給對方安慰,這不是你的錯,你已經很努力了…。

有時候,我們也有可能會用比較的說法。比如說,你這些經歷算不了什麼,我以前還怎麼怎麼樣。

然後也可能會對孩子說教。比如說,如果你這麼做你會怎麼樣?如果你那麼做又會怎麼樣?

甚至我們會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說,不要那麼難過啦,高興一點啦。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詢問對方。比如說,孩子在幼兒園遇到了一件事情,然後你去問他,這種情況有多長時間了?你們這個樣子有多久啦?這也並不是在傾聽孩子,這只是在瞭解情況。

還有的可能會去糾正對方。比如說,告訴對方事情的經過不是那個樣子的,是這個樣子的。

這些溝通的方式,都會阻礙親子之間情感的交流。

如果是真的去傾聽你的孩子的話,就意味著你需要先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身心的去體會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有時候,只是被理解,孩子的情緒就會穩定下來。

傾聽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過問題來表達自己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詞叫做共情,其實反映對方的情緒情感,你能夠理解和體會到對方的感受,甚至幫助孩子說出他此時此刻的感受。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他的內心被父母理解到了。

我們在傾聽別人的時候,我們也可以主動去表達我們的理解,就是給予對方一些反饋。

比如說,你在對於自己理解對方的內容沒有太大把握的時候,我們就需要跟對方去確認。這樣子的溝通才會更有效果,才會更確定。

我們可以多使用疑問句來給予對方反饋,這會有助於別人對我們的理解,作出一些必要的補充。

比如說,我們可以詢問孩子,你覺得很失落,你希望得到更多的肯定是嗎?這比我們簡單的說"你現在心情怎麼樣?你希望怎麼樣?" 會更能夠獲得對方更準確的信息。

一個夏令營活動,有位媽媽問,為什麼在活動結束的時候,孩子死活不肯去拍照。尤其是夏令營老師叫所有小朋友來拍集體照的時候,她的孩子就是不願意。然後大家都在等這個孩子,所以這位媽媽會覺得,孩子是不是太不懂事了,孩子到底什麼情況

當這位媽媽提出了這個問題,旁邊的一位媽媽也說到了她的孩子,同樣的也不願意參加拍照理由就是身體有些不舒服。這位媽媽也納悶,這幾天都好好的,怎麼這會就不舒服了呢?

還有幾位媽媽,也說到了各自孩子們的表現,比如拍照的時候總是望向別處,或者是走來走去。

"

如果我們要傾聽別人,我們就需要先放下自己,放下我們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的去體會對方。

心理學家盧森堡博士曾說過一個自己的經歷。

有一天,他的女兒在照鏡子的時候說了句:我醜得像一隻豬。

作為父親,他忍不住的對女兒大聲宣佈: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

本以為這可以讓女兒開心一點,誰知這個時候,女兒非常不高興的看了他一眼,然後喊了一聲"爸呀!",就摔門而去。

後來,盧森堡博士自己回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景。他發現自己的安慰來得不合時宜,也許女兒只是希望父親可以留意到自己的感受。但是,他的安慰反而好像否定了孩子的感受一樣。

他回憶說,如果當時能夠去問女兒,是不是對今天自己的形象感到很失望?也許這樣的對話,可能會讓女兒會更舒服一些。因為這樣的話容易讓孩子覺得被理解了,然後女兒也可能會把內心更多的事情表達出來。

傾聽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過問題來表達自己

所以,盧森堡博士說,在安慰別人或者提建議前,我們需要先看看,那些安慰和建議是不是別人想要的。

但是,我們經常會做這樣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在親子關係中,我們可能會急於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但是卻忽略了去體會孩子此時的感受。也許問題解決了,但是感受卻還影響著孩子,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總有無名火的原因。

因為如果一個人想要別人瞭解他的處境,但是聽到的卻是安慰和建議,那麼他的內心可能是不大舒服的。

以下,是我們經常會在溝通中出現的行為:

比如說,我們會給對方提建議,我覺得你應該怎麼怎麼樣。或者是給對方安慰,這不是你的錯,你已經很努力了…。

有時候,我們也有可能會用比較的說法。比如說,你這些經歷算不了什麼,我以前還怎麼怎麼樣。

然後也可能會對孩子說教。比如說,如果你這麼做你會怎麼樣?如果你那麼做又會怎麼樣?

甚至我們會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說,不要那麼難過啦,高興一點啦。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詢問對方。比如說,孩子在幼兒園遇到了一件事情,然後你去問他,這種情況有多長時間了?你們這個樣子有多久啦?這也並不是在傾聽孩子,這只是在瞭解情況。

還有的可能會去糾正對方。比如說,告訴對方事情的經過不是那個樣子的,是這個樣子的。

這些溝通的方式,都會阻礙親子之間情感的交流。

如果是真的去傾聽你的孩子的話,就意味著你需要先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身心的去體會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有時候,只是被理解,孩子的情緒就會穩定下來。

傾聽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過問題來表達自己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詞叫做共情,其實反映對方的情緒情感,你能夠理解和體會到對方的感受,甚至幫助孩子說出他此時此刻的感受。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他的內心被父母理解到了。

我們在傾聽別人的時候,我們也可以主動去表達我們的理解,就是給予對方一些反饋。

比如說,你在對於自己理解對方的內容沒有太大把握的時候,我們就需要跟對方去確認。這樣子的溝通才會更有效果,才會更確定。

我們可以多使用疑問句來給予對方反饋,這會有助於別人對我們的理解,作出一些必要的補充。

比如說,我們可以詢問孩子,你覺得很失落,你希望得到更多的肯定是嗎?這比我們簡單的說"你現在心情怎麼樣?你希望怎麼樣?" 會更能夠獲得對方更準確的信息。

一個夏令營活動,有位媽媽問,為什麼在活動結束的時候,孩子死活不肯去拍照。尤其是夏令營老師叫所有小朋友來拍集體照的時候,她的孩子就是不願意。然後大家都在等這個孩子,所以這位媽媽會覺得,孩子是不是太不懂事了,孩子到底什麼情況

當這位媽媽提出了這個問題,旁邊的一位媽媽也說到了她的孩子,同樣的也不願意參加拍照理由就是身體有些不舒服。這位媽媽也納悶,這幾天都好好的,怎麼這會就不舒服了呢?

還有幾位媽媽,也說到了各自孩子們的表現,比如拍照的時候總是望向別處,或者是走來走去。

傾聽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過問題來表達自己

其實,這就是孩子在通過他們的行為或"症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這幾天,孩子在夏令營的生活過得很開心,但是因為夏令營馬上要結束了,孩子們都捨不得離開。拍集體照,更像是個分別的儀式,這就激發了孩子們的分離焦慮。但是,他們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分離,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自己的焦慮。

所以,他們的種種行為,都是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這也是我們心理學所說的心理防禦機制的體現。

這個時候,我們不需要去呵斥孩子,也不要認為是孩子的不懂事不聽話,而是需要放下自己的想法和評判,透過孩子的行為去理解孩子內心深處的需要,並儘可能的幫助他們表達出來,這才是有效的親子溝通。

而全身心的傾聽,才能打開孩子的心門,幫助到你跟孩子溝通,幫助到親子關係的恢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