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類孩子容易受欺負,家長看看你們家娃有沒有中招

朋友兒子前幾天在幼兒園被同學抓傷了。

臉上好幾道抓痕,下巴還被摳掉了一小塊肉。

朋友接兒子回家的時候發現這個場景,當場就氣炸了。孩子臉都被抓花了,以後萬一破了相,那可就麻煩了!

朋友一方面為孩子鳴不平,另一方面又覺得兒子慫,任由人欺負,氣不打一處來。於是便衝動地把孩子領到小朋友跟前,說:

誰打的你,你給我打回去!

可孩子嚇壞了,一個勁兒地往朋友身後躲,最後這個事不了了之,但是卻成了朋友心裡的一個梗。

這5類孩子容易受欺負,家長看看你們家娃有沒有中招

兒子在學校被欺負還悶聲不吭,朋友不得不反思自己:平時兒子很是聽話,讓他做什麼都乖乖去做了,難道是自己管孩子管的太嚴了?

其實孩子在外邊被欺負,確實跟父母的行為相關,也和孩子的性格脫不開關係。

經過教育學家的跟蹤研究發現,以下這5類孩子更容易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體弱瘦小的孩子

相關調查顯示,體型瘦弱或肥胖都是導致校園欺凌的主要因素之一。

體格弱小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天然的優勢。倘若被欺負,即使想反抗也反抗不了,這就是典型的“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5類孩子容易受欺負,家長看看你們家娃有沒有中招

經常運動的孩子,身體會比較壯實、靈活、反應快,不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而且,運動好的孩子一般朋友、夥伴更多,情商高,人緣好,合群也是不容易被欺負的因素。

家長平時應該多帶孩子出門運動,比如聯繫跆拳道,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以防別人欺負自己;再比如打籃球,孩子在打球的時候學會了團隊協作,當中肯定也交上不少好朋友。


性格孤僻的孩子

無論是新聞報道還是真實案例中,那些常常被欺負的孩子往往是孤立無援的。他們的社交能力真的很成問題。

性格孤僻、缺少朋友的孩子,即便被欺負了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施暴者可能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才會肆無忌憚的施以惡行。

這5類孩子容易受欺負,家長看看你們家娃有沒有中招

孩子之所以孤僻,大都跟他們的成長環境和性格有關:一方面,孩子本身性格內向靦腆,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因此無法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另一方面,父母生活不穩定,孩子經常跟著奔波,總是不停的更換環境,因此孩子沒有穩定的朋友圈。

要解決這個問題,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社交圈,不斷創造孩子與其他同齡人接觸的機會,同時可以向孩子分享自己的人際交往技巧和方法。

如果孩子沒有什麼朋友,那父母可以經常帶著孩子出去玩,讓孩子接觸更多的小夥伴。

一方面,父母不要可以地強迫孩子去和別人接觸,另一方面,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去和其他小朋友玩。

等到孩子接觸了其他小夥伴以後,父母可以跟孩子這麼說“你跟××看起來玩得不錯,看來你們有共同愛好呢!”

這樣鼓勵孩子,以後孩子就會自己消除一些界限,更願意敞開心扉和別的小朋友打成一片。


與眾不同的孩子

大家想想,上學的時候,被欺負的孩子是不是一般比較特殊?有口吃的、身高遠低於平均線的、單親家庭的,甚至是成績拔尖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壞孩子”的欺負對象。

“壞孩子”往往會給這類人取各種各樣的外號,或者偷偷往人家書包裡、課桌上放奇奇怪怪的蟲子。

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正視自己。孩子有先天方面的不足,那我們可以通過別的方面來彌補。孩子如果很優秀,那就讓孩子做好自己。

這5類孩子容易受欺負,家長看看你們家娃有沒有中招

孩子有口吃,但或許運動方面很有天賦;孩子雖然長得不高,但是唱歌很好聽;孩子考了第一,本身就是很厲害的,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一定要看到孩子自己的閃光點,讓孩子正確定位自我,這樣才不會輕易被外界所影響。

另外,父母要以身作則,不對特殊的孩子區別對待。比如看到盲人小孩,父母不取消或者諷刺他們,以平常心對待,這樣也告訴孩子,每一個有缺陷的孩子,都是值得被尊重的。這樣,孩子才不會自卑,也才不會容易被別人欺負。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

父母把孩子當成寶似的,生怕哪裡磕著碰著,生怕平時被別人欺負。

但這也會出現不好的影響。那些被過度保護的孩子,長期依賴父母給自己撐腰,在面臨別人的欺負的時候,反而不知道如何正確保護自己了。

日本一個教育課題組曾觀測3歲兒童在一起玩的場景,發現孩子們總是在“搶玩具分出勝負——各自玩耍、沉默——重新一起玩耍”中循環。

孩子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學會思考和社交的。

這5類孩子容易受欺負,家長看看你們家娃有沒有中招

如果父母過分焦慮,認為孩子被打、被欺負、吃虧了,一定要逼迫孩子去“討回公道”,反而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和社交恐懼。

我是不是太差勁兒了?

跟小夥伴們一起玩,會讓我很丟臉。

……

那些被父母保護得很好,從未跟小夥伴發生衝突、爭鬥,從未獨立處理過“社交困境”的孩子,長大後的競爭力反而會很弱。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斯派維克說:從小習慣自己解決問題的孩子,長大後才能冷靜應對困難,並拿出好決策。

父母首先要減少對孩子的控制。

不要事事都為孩子操心,什麼都給孩子安排好。

孩子遲早有一天要自己出去闖,不如多給他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嘗試,放手讓孩子處理一些事情。

再次,多給孩子提供“被欺負”的機會。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和小夥伴玩的時候,多少都會有一些摩擦,這個時候父母不要多度干預孩子,不要過分焦慮。

父母可以讓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之內,儘可能放開地與小夥伴一起玩。放手讓孩子去處理一些事情,反而能增強孩子的膽量,讓他有自己的承擔能力。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父母們可以回憶一下,自己上學時那些經常被欺負的同學,是不是大多都唯唯諾諾、膽小怕事、毫無反抗的意識和勇氣呢?

其實,這些孩子的內心十分脆弱、敏感,他們長期處於焦慮不安的狀態,缺乏安全感,對自己的父母或老師的依賴性很強。

親戚家有個男孩,被校園欺凌長達1年。直到他出現嚴重的抑鬱、焦慮,難以繼續學習,才被媽媽重視。

媽媽責怪他為什麼不早點說出來,孩子小心翼翼地說:

我擔心媽媽罵我。

平時做什麼事做不好,媽媽總責怪我。

有時候自己玩耍受傷了,或者被同學欺負,也不敢和媽媽說,因為擔心媽媽打我……

聽到這,鄰居覺得十分心痛,原來是因為自己沒有給足孩子安全感,讓孩子和自己產生了隔閡,導致孩子被欺負了也不會和自己說。

鄰居懊悔不已,想著應該多和孩子溝通,建立信任的關係,也不至於走到今天這一步了。

這5類孩子容易受欺負,家長看看你們家娃有沒有中招

而這些孩子之所以缺乏安全感,大多是因為從小沒有在心中建立起安全的依戀關係,因此父母要好好審視自身,是不是給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我們說的重建安全關係,並不是讓家長去迎合孩子。安全關係指的是你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

比如面對一個高敏寶寶,你覺得他在莫名其妙發脾氣的時候,你能不能蹲下來,給他一個擁抱,告訴他“親愛的,雖然媽媽好像也插不上手,但是我想抱著你,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痛苦。”

這種同理心的表達,能在孩子心中慢慢重新構建起安全關係,而這是讓孩子不受欺負的第一道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