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

朋友辛如和我聊孩子的教育問題,說著說著欲言又止。半天才把話說明白,原來她女兒,已經9歲的果果,喜歡小時候蓋的毛巾被,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摸著被子才能入睡,甚至外出旅遊都要帶著,這個“壞毛病”大概從2歲時開始,一直到現在。家長幫忙糾正過,甚至罵過,都還是改不了。果果爸爸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戀物癖”,或是有偏執症,準備週末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

朋友辛如和我聊孩子的教育問題,說著說著欲言又止。半天才把話說明白,原來她女兒,已經9歲的果果,喜歡小時候蓋的毛巾被,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摸著被子才能入睡,甚至外出旅遊都要帶著,這個“壞毛病”大概從2歲時開始,一直到現在。家長幫忙糾正過,甚至罵過,都還是改不了。果果爸爸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戀物癖”,或是有偏執症,準備週末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依戀毛絨質地的蓋毯

聽完她的煩惱,我給她講了我兒子和毛巾的故事。

我兒子6個月大就被送到另一個城市給爺爺奶奶帶,只有到週末我們才去看他。過早的母嬰分離,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其實不好。如果時光能重來,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戀上了一條特定款式和顏色的毛巾。哭鬧時,毛巾就是他的 “鎮定劑”;睡覺時,毛巾是他的“安撫物”。兩歲時兒子回到我們身邊,開始上託班,要帶上毛巾才能去,即使被其他小朋友笑,他也要帶著。期間我們也想過很多辦法,軟硬兼施想幫他戒除對毛巾的依戀,但以失敗告終,最後索性隨他,就是給他多備了一模一樣的毛巾輪著換。一直到6歲左右,兒子才慢慢地不再依戀毛巾。

"

朋友辛如和我聊孩子的教育問題,說著說著欲言又止。半天才把話說明白,原來她女兒,已經9歲的果果,喜歡小時候蓋的毛巾被,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摸著被子才能入睡,甚至外出旅遊都要帶著,這個“壞毛病”大概從2歲時開始,一直到現在。家長幫忙糾正過,甚至罵過,都還是改不了。果果爸爸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戀物癖”,或是有偏執症,準備週末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依戀毛絨質地的蓋毯

聽完她的煩惱,我給她講了我兒子和毛巾的故事。

我兒子6個月大就被送到另一個城市給爺爺奶奶帶,只有到週末我們才去看他。過早的母嬰分離,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其實不好。如果時光能重來,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戀上了一條特定款式和顏色的毛巾。哭鬧時,毛巾就是他的 “鎮定劑”;睡覺時,毛巾是他的“安撫物”。兩歲時兒子回到我們身邊,開始上託班,要帶上毛巾才能去,即使被其他小朋友笑,他也要帶著。期間我們也想過很多辦法,軟硬兼施想幫他戒除對毛巾的依戀,但以失敗告終,最後索性隨他,就是給他多備了一模一樣的毛巾輪著換。一直到6歲左右,兒子才慢慢地不再依戀毛巾。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依戀毛絨公仔的女孩

可以說,大多數的孩子都曾有依戀物品的行為,孩子會在某個時期對某種物品特別依戀,一旦離開它,就容易焦躁不安甚至哭鬧。毛絨公仔,柔軟的被子、毛巾等是大多數孩子首選的依戀物品,紐約發展心理學者阿里埃塔·斯萊德說,毛絨玩具除了能給孩子帶來安慰外,還能給孩子帶來安全的感覺。

但要說明的是,孩子的“戀物”行為,跟成年人的“戀物癖”性質不同,戀物癖或偏執症指的都是精神上的疾病,是變態心理學中的專業術語。

"

朋友辛如和我聊孩子的教育問題,說著說著欲言又止。半天才把話說明白,原來她女兒,已經9歲的果果,喜歡小時候蓋的毛巾被,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摸著被子才能入睡,甚至外出旅遊都要帶著,這個“壞毛病”大概從2歲時開始,一直到現在。家長幫忙糾正過,甚至罵過,都還是改不了。果果爸爸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戀物癖”,或是有偏執症,準備週末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依戀毛絨質地的蓋毯

聽完她的煩惱,我給她講了我兒子和毛巾的故事。

我兒子6個月大就被送到另一個城市給爺爺奶奶帶,只有到週末我們才去看他。過早的母嬰分離,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其實不好。如果時光能重來,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戀上了一條特定款式和顏色的毛巾。哭鬧時,毛巾就是他的 “鎮定劑”;睡覺時,毛巾是他的“安撫物”。兩歲時兒子回到我們身邊,開始上託班,要帶上毛巾才能去,即使被其他小朋友笑,他也要帶著。期間我們也想過很多辦法,軟硬兼施想幫他戒除對毛巾的依戀,但以失敗告終,最後索性隨他,就是給他多備了一模一樣的毛巾輪著換。一直到6歲左右,兒子才慢慢地不再依戀毛巾。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依戀毛絨公仔的女孩

可以說,大多數的孩子都曾有依戀物品的行為,孩子會在某個時期對某種物品特別依戀,一旦離開它,就容易焦躁不安甚至哭鬧。毛絨公仔,柔軟的被子、毛巾等是大多數孩子首選的依戀物品,紐約發展心理學者阿里埃塔·斯萊德說,毛絨玩具除了能給孩子帶來安慰外,還能給孩子帶來安全的感覺。

但要說明的是,孩子的“戀物”行為,跟成年人的“戀物癖”性質不同,戀物癖或偏執症指的都是精神上的疾病,是變態心理學中的專業術語。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的孩子一般都缺乏安全感

李中瑩在《親子關係全面技巧》中說過,孩子的所有行為背後必有其正面動機

孩子的戀物行為也如此,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孩子戀物,不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 孩子缺乏安全感

近年來,不少兒童心理學家都紛紛指出:戀物,是孩子安全感不足,尋求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孩子2歲以前,是建立愛河信任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通過對爸爸媽媽等固定撫養人(通常是媽媽)的依戀來表達內心的安全感。因為媽媽無法時時刻刻陪著孩子,一旦媽媽和孩子分開,孩子就會把某些物品作為媽媽的象徵或替代品,把原本對媽媽的依戀轉移到物品上。安全感的匱乏程度,決定了孩子的戀物情感程度。

"

朋友辛如和我聊孩子的教育問題,說著說著欲言又止。半天才把話說明白,原來她女兒,已經9歲的果果,喜歡小時候蓋的毛巾被,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摸著被子才能入睡,甚至外出旅遊都要帶著,這個“壞毛病”大概從2歲時開始,一直到現在。家長幫忙糾正過,甚至罵過,都還是改不了。果果爸爸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戀物癖”,或是有偏執症,準備週末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依戀毛絨質地的蓋毯

聽完她的煩惱,我給她講了我兒子和毛巾的故事。

我兒子6個月大就被送到另一個城市給爺爺奶奶帶,只有到週末我們才去看他。過早的母嬰分離,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其實不好。如果時光能重來,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戀上了一條特定款式和顏色的毛巾。哭鬧時,毛巾就是他的 “鎮定劑”;睡覺時,毛巾是他的“安撫物”。兩歲時兒子回到我們身邊,開始上託班,要帶上毛巾才能去,即使被其他小朋友笑,他也要帶著。期間我們也想過很多辦法,軟硬兼施想幫他戒除對毛巾的依戀,但以失敗告終,最後索性隨他,就是給他多備了一模一樣的毛巾輪著換。一直到6歲左右,兒子才慢慢地不再依戀毛巾。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依戀毛絨公仔的女孩

可以說,大多數的孩子都曾有依戀物品的行為,孩子會在某個時期對某種物品特別依戀,一旦離開它,就容易焦躁不安甚至哭鬧。毛絨公仔,柔軟的被子、毛巾等是大多數孩子首選的依戀物品,紐約發展心理學者阿里埃塔·斯萊德說,毛絨玩具除了能給孩子帶來安慰外,還能給孩子帶來安全的感覺。

但要說明的是,孩子的“戀物”行為,跟成年人的“戀物癖”性質不同,戀物癖或偏執症指的都是精神上的疾病,是變態心理學中的專業術語。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的孩子一般都缺乏安全感

李中瑩在《親子關係全面技巧》中說過,孩子的所有行為背後必有其正面動機

孩子的戀物行為也如此,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孩子戀物,不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 孩子缺乏安全感

近年來,不少兒童心理學家都紛紛指出:戀物,是孩子安全感不足,尋求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孩子2歲以前,是建立愛河信任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通過對爸爸媽媽等固定撫養人(通常是媽媽)的依戀來表達內心的安全感。因為媽媽無法時時刻刻陪著孩子,一旦媽媽和孩子分開,孩子就會把某些物品作為媽媽的象徵或替代品,把原本對媽媽的依戀轉移到物品上。安全感的匱乏程度,決定了孩子的戀物情感程度。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天生享受和媽媽有身體接觸

第二, 身體接觸的需要

心理學界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哈洛的恆河猴實驗,給我們展示了安撫玩具代替媽媽的神奇作用。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主持了一項實驗:把嬰猴從出生第一天就同母親分離,之後的165天觀察實驗中,給嬰猴設置了兩個“媽媽”住在一起——鐵絲媽媽和毛巾的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毛巾媽媽沒有。只有餓了,嬰猴才會離開毛巾媽媽去鐵絲媽媽那裡喝奶,其他的時間裡,嬰猴都依偎在毛巾媽媽身上。

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適用。

通常情況下孩子戀上的物品,大多是柔軟的,可以擁抱的,這種柔和溫暖的感覺就像是在媽媽的懷抱裡。正如恆河猴實驗結果所示,人本能地存在著身體接觸的需要,特別是在嬰幼兒階段更為強烈,在身體接觸中,孩子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

第三, 孩子存在個體差異

心理學家認為,感情敏感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對某種物品形成依戀。所以雖然戀物行為在孩子中常見,但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戀物。有些孩子對壓力或不愉快的感覺不太敏感,就不容易有強烈的依戀替代需求。

"

朋友辛如和我聊孩子的教育問題,說著說著欲言又止。半天才把話說明白,原來她女兒,已經9歲的果果,喜歡小時候蓋的毛巾被,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摸著被子才能入睡,甚至外出旅遊都要帶著,這個“壞毛病”大概從2歲時開始,一直到現在。家長幫忙糾正過,甚至罵過,都還是改不了。果果爸爸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戀物癖”,或是有偏執症,準備週末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依戀毛絨質地的蓋毯

聽完她的煩惱,我給她講了我兒子和毛巾的故事。

我兒子6個月大就被送到另一個城市給爺爺奶奶帶,只有到週末我們才去看他。過早的母嬰分離,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其實不好。如果時光能重來,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戀上了一條特定款式和顏色的毛巾。哭鬧時,毛巾就是他的 “鎮定劑”;睡覺時,毛巾是他的“安撫物”。兩歲時兒子回到我們身邊,開始上託班,要帶上毛巾才能去,即使被其他小朋友笑,他也要帶著。期間我們也想過很多辦法,軟硬兼施想幫他戒除對毛巾的依戀,但以失敗告終,最後索性隨他,就是給他多備了一模一樣的毛巾輪著換。一直到6歲左右,兒子才慢慢地不再依戀毛巾。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依戀毛絨公仔的女孩

可以說,大多數的孩子都曾有依戀物品的行為,孩子會在某個時期對某種物品特別依戀,一旦離開它,就容易焦躁不安甚至哭鬧。毛絨公仔,柔軟的被子、毛巾等是大多數孩子首選的依戀物品,紐約發展心理學者阿里埃塔·斯萊德說,毛絨玩具除了能給孩子帶來安慰外,還能給孩子帶來安全的感覺。

但要說明的是,孩子的“戀物”行為,跟成年人的“戀物癖”性質不同,戀物癖或偏執症指的都是精神上的疾病,是變態心理學中的專業術語。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的孩子一般都缺乏安全感

李中瑩在《親子關係全面技巧》中說過,孩子的所有行為背後必有其正面動機

孩子的戀物行為也如此,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孩子戀物,不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 孩子缺乏安全感

近年來,不少兒童心理學家都紛紛指出:戀物,是孩子安全感不足,尋求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孩子2歲以前,是建立愛河信任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通過對爸爸媽媽等固定撫養人(通常是媽媽)的依戀來表達內心的安全感。因為媽媽無法時時刻刻陪著孩子,一旦媽媽和孩子分開,孩子就會把某些物品作為媽媽的象徵或替代品,把原本對媽媽的依戀轉移到物品上。安全感的匱乏程度,決定了孩子的戀物情感程度。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天生享受和媽媽有身體接觸

第二, 身體接觸的需要

心理學界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哈洛的恆河猴實驗,給我們展示了安撫玩具代替媽媽的神奇作用。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主持了一項實驗:把嬰猴從出生第一天就同母親分離,之後的165天觀察實驗中,給嬰猴設置了兩個“媽媽”住在一起——鐵絲媽媽和毛巾的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毛巾媽媽沒有。只有餓了,嬰猴才會離開毛巾媽媽去鐵絲媽媽那裡喝奶,其他的時間裡,嬰猴都依偎在毛巾媽媽身上。

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適用。

通常情況下孩子戀上的物品,大多是柔軟的,可以擁抱的,這種柔和溫暖的感覺就像是在媽媽的懷抱裡。正如恆河猴實驗結果所示,人本能地存在著身體接觸的需要,特別是在嬰幼兒階段更為強烈,在身體接觸中,孩子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

第三, 孩子存在個體差異

心理學家認為,感情敏感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對某種物品形成依戀。所以雖然戀物行為在孩子中常見,但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戀物。有些孩子對壓力或不愉快的感覺不太敏感,就不容易有強烈的依戀替代需求。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來自英國布裡斯托爾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多達70%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過戀物行為。這些他們依戀的物品作為“過度對象”,能幫助孩子在和父母分開的時候,自我安慰,降低情感的受傷程度。

密爾沃基威斯康辛大學做過一項研究,最初旨在確定孩子和母親之間的安全聯繫和依戀品的關係,結果發現,實際上親子關係的強度或舒適度和依戀品之間並沒有相關性。此項研究還發現,孩子們和這些依戀品之間的聯繫越強,在他們有壓力的時候,他們就越能夠適應壓力。通俗點說,就是孩子不會因為戀物而不依戀父母,但戀物有助於孩子從對父母的完全依戀走向獨立,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

戀物行為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會有什麼消極影響,父母不需要過度擔心,除非孩子的戀物行為比較極端,比如24小時不離身,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作息,那父母就有必要介入並採取一定措施。

"

朋友辛如和我聊孩子的教育問題,說著說著欲言又止。半天才把話說明白,原來她女兒,已經9歲的果果,喜歡小時候蓋的毛巾被,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摸著被子才能入睡,甚至外出旅遊都要帶著,這個“壞毛病”大概從2歲時開始,一直到現在。家長幫忙糾正過,甚至罵過,都還是改不了。果果爸爸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戀物癖”,或是有偏執症,準備週末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依戀毛絨質地的蓋毯

聽完她的煩惱,我給她講了我兒子和毛巾的故事。

我兒子6個月大就被送到另一個城市給爺爺奶奶帶,只有到週末我們才去看他。過早的母嬰分離,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其實不好。如果時光能重來,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戀上了一條特定款式和顏色的毛巾。哭鬧時,毛巾就是他的 “鎮定劑”;睡覺時,毛巾是他的“安撫物”。兩歲時兒子回到我們身邊,開始上託班,要帶上毛巾才能去,即使被其他小朋友笑,他也要帶著。期間我們也想過很多辦法,軟硬兼施想幫他戒除對毛巾的依戀,但以失敗告終,最後索性隨他,就是給他多備了一模一樣的毛巾輪著換。一直到6歲左右,兒子才慢慢地不再依戀毛巾。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依戀毛絨公仔的女孩

可以說,大多數的孩子都曾有依戀物品的行為,孩子會在某個時期對某種物品特別依戀,一旦離開它,就容易焦躁不安甚至哭鬧。毛絨公仔,柔軟的被子、毛巾等是大多數孩子首選的依戀物品,紐約發展心理學者阿里埃塔·斯萊德說,毛絨玩具除了能給孩子帶來安慰外,還能給孩子帶來安全的感覺。

但要說明的是,孩子的“戀物”行為,跟成年人的“戀物癖”性質不同,戀物癖或偏執症指的都是精神上的疾病,是變態心理學中的專業術語。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的孩子一般都缺乏安全感

李中瑩在《親子關係全面技巧》中說過,孩子的所有行為背後必有其正面動機

孩子的戀物行為也如此,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孩子戀物,不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 孩子缺乏安全感

近年來,不少兒童心理學家都紛紛指出:戀物,是孩子安全感不足,尋求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孩子2歲以前,是建立愛河信任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通過對爸爸媽媽等固定撫養人(通常是媽媽)的依戀來表達內心的安全感。因為媽媽無法時時刻刻陪著孩子,一旦媽媽和孩子分開,孩子就會把某些物品作為媽媽的象徵或替代品,把原本對媽媽的依戀轉移到物品上。安全感的匱乏程度,決定了孩子的戀物情感程度。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天生享受和媽媽有身體接觸

第二, 身體接觸的需要

心理學界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哈洛的恆河猴實驗,給我們展示了安撫玩具代替媽媽的神奇作用。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主持了一項實驗:把嬰猴從出生第一天就同母親分離,之後的165天觀察實驗中,給嬰猴設置了兩個“媽媽”住在一起——鐵絲媽媽和毛巾的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毛巾媽媽沒有。只有餓了,嬰猴才會離開毛巾媽媽去鐵絲媽媽那裡喝奶,其他的時間裡,嬰猴都依偎在毛巾媽媽身上。

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適用。

通常情況下孩子戀上的物品,大多是柔軟的,可以擁抱的,這種柔和溫暖的感覺就像是在媽媽的懷抱裡。正如恆河猴實驗結果所示,人本能地存在著身體接觸的需要,特別是在嬰幼兒階段更為強烈,在身體接觸中,孩子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

第三, 孩子存在個體差異

心理學家認為,感情敏感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對某種物品形成依戀。所以雖然戀物行為在孩子中常見,但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戀物。有些孩子對壓力或不愉快的感覺不太敏感,就不容易有強烈的依戀替代需求。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來自英國布裡斯托爾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多達70%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過戀物行為。這些他們依戀的物品作為“過度對象”,能幫助孩子在和父母分開的時候,自我安慰,降低情感的受傷程度。

密爾沃基威斯康辛大學做過一項研究,最初旨在確定孩子和母親之間的安全聯繫和依戀品的關係,結果發現,實際上親子關係的強度或舒適度和依戀品之間並沒有相關性。此項研究還發現,孩子們和這些依戀品之間的聯繫越強,在他們有壓力的時候,他們就越能夠適應壓力。通俗點說,就是孩子不會因為戀物而不依戀父母,但戀物有助於孩子從對父母的完全依戀走向獨立,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

戀物行為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會有什麼消極影響,父母不需要過度擔心,除非孩子的戀物行為比較極端,比如24小時不離身,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作息,那父母就有必要介入並採取一定措施。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面對孩子的戀物行為,家長可以這樣做,來幫助孩子發展健康人格:

首先,不糾正不強制戒除

有父母問,孩子戀物要持續多久。每個孩子的生長環境不同,所以,他們的對依戀物的放棄,沒有一個確定的年齡。有些孩子上幼兒園後通過集體活動會慢慢放棄對物品的依戀,有些孩子則到了小學、初中、高中,甚至成人都還戀物,比如傅園慧的爸爸就在《我家那閨女》中提到傅園慧的安撫物是一根紅繩子,一直到現在,父母無條件接受和支持她的這項喜好。

只要孩子的人格、情緒等方面正常發育, 這種對物品的依戀會隨著他的成長慢慢消失。父母要做的,就是不糾正,不干涉,順其自然就好。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寫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個小女孩,從小特別喜歡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塊破羊毛布。

媽媽在小女孩3歲的時候,強行拿走了這塊布,導致小女孩雖然不吸吮拇指了,卻在睡覺前強迫性咬指甲,根本不受自己控制。

如果父母強行切斷孩子跟安撫物之間的鏈接,結果只會讓適得其反,有可能對孩子心靈造成傷害,影響其人格的正常發展。

"

朋友辛如和我聊孩子的教育問題,說著說著欲言又止。半天才把話說明白,原來她女兒,已經9歲的果果,喜歡小時候蓋的毛巾被,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摸著被子才能入睡,甚至外出旅遊都要帶著,這個“壞毛病”大概從2歲時開始,一直到現在。家長幫忙糾正過,甚至罵過,都還是改不了。果果爸爸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戀物癖”,或是有偏執症,準備週末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依戀毛絨質地的蓋毯

聽完她的煩惱,我給她講了我兒子和毛巾的故事。

我兒子6個月大就被送到另一個城市給爺爺奶奶帶,只有到週末我們才去看他。過早的母嬰分離,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其實不好。如果時光能重來,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戀上了一條特定款式和顏色的毛巾。哭鬧時,毛巾就是他的 “鎮定劑”;睡覺時,毛巾是他的“安撫物”。兩歲時兒子回到我們身邊,開始上託班,要帶上毛巾才能去,即使被其他小朋友笑,他也要帶著。期間我們也想過很多辦法,軟硬兼施想幫他戒除對毛巾的依戀,但以失敗告終,最後索性隨他,就是給他多備了一模一樣的毛巾輪著換。一直到6歲左右,兒子才慢慢地不再依戀毛巾。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依戀毛絨公仔的女孩

可以說,大多數的孩子都曾有依戀物品的行為,孩子會在某個時期對某種物品特別依戀,一旦離開它,就容易焦躁不安甚至哭鬧。毛絨公仔,柔軟的被子、毛巾等是大多數孩子首選的依戀物品,紐約發展心理學者阿里埃塔·斯萊德說,毛絨玩具除了能給孩子帶來安慰外,還能給孩子帶來安全的感覺。

但要說明的是,孩子的“戀物”行為,跟成年人的“戀物癖”性質不同,戀物癖或偏執症指的都是精神上的疾病,是變態心理學中的專業術語。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的孩子一般都缺乏安全感

李中瑩在《親子關係全面技巧》中說過,孩子的所有行為背後必有其正面動機

孩子的戀物行為也如此,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孩子戀物,不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 孩子缺乏安全感

近年來,不少兒童心理學家都紛紛指出:戀物,是孩子安全感不足,尋求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孩子2歲以前,是建立愛河信任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通過對爸爸媽媽等固定撫養人(通常是媽媽)的依戀來表達內心的安全感。因為媽媽無法時時刻刻陪著孩子,一旦媽媽和孩子分開,孩子就會把某些物品作為媽媽的象徵或替代品,把原本對媽媽的依戀轉移到物品上。安全感的匱乏程度,決定了孩子的戀物情感程度。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天生享受和媽媽有身體接觸

第二, 身體接觸的需要

心理學界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哈洛的恆河猴實驗,給我們展示了安撫玩具代替媽媽的神奇作用。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主持了一項實驗:把嬰猴從出生第一天就同母親分離,之後的165天觀察實驗中,給嬰猴設置了兩個“媽媽”住在一起——鐵絲媽媽和毛巾的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毛巾媽媽沒有。只有餓了,嬰猴才會離開毛巾媽媽去鐵絲媽媽那裡喝奶,其他的時間裡,嬰猴都依偎在毛巾媽媽身上。

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適用。

通常情況下孩子戀上的物品,大多是柔軟的,可以擁抱的,這種柔和溫暖的感覺就像是在媽媽的懷抱裡。正如恆河猴實驗結果所示,人本能地存在著身體接觸的需要,特別是在嬰幼兒階段更為強烈,在身體接觸中,孩子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

第三, 孩子存在個體差異

心理學家認為,感情敏感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對某種物品形成依戀。所以雖然戀物行為在孩子中常見,但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戀物。有些孩子對壓力或不愉快的感覺不太敏感,就不容易有強烈的依戀替代需求。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來自英國布裡斯托爾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多達70%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過戀物行為。這些他們依戀的物品作為“過度對象”,能幫助孩子在和父母分開的時候,自我安慰,降低情感的受傷程度。

密爾沃基威斯康辛大學做過一項研究,最初旨在確定孩子和母親之間的安全聯繫和依戀品的關係,結果發現,實際上親子關係的強度或舒適度和依戀品之間並沒有相關性。此項研究還發現,孩子們和這些依戀品之間的聯繫越強,在他們有壓力的時候,他們就越能夠適應壓力。通俗點說,就是孩子不會因為戀物而不依戀父母,但戀物有助於孩子從對父母的完全依戀走向獨立,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

戀物行為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會有什麼消極影響,父母不需要過度擔心,除非孩子的戀物行為比較極端,比如24小時不離身,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作息,那父母就有必要介入並採取一定措施。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面對孩子的戀物行為,家長可以這樣做,來幫助孩子發展健康人格:

首先,不糾正不強制戒除

有父母問,孩子戀物要持續多久。每個孩子的生長環境不同,所以,他們的對依戀物的放棄,沒有一個確定的年齡。有些孩子上幼兒園後通過集體活動會慢慢放棄對物品的依戀,有些孩子則到了小學、初中、高中,甚至成人都還戀物,比如傅園慧的爸爸就在《我家那閨女》中提到傅園慧的安撫物是一根紅繩子,一直到現在,父母無條件接受和支持她的這項喜好。

只要孩子的人格、情緒等方面正常發育, 這種對物品的依戀會隨著他的成長慢慢消失。父母要做的,就是不糾正,不干涉,順其自然就好。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寫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個小女孩,從小特別喜歡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塊破羊毛布。

媽媽在小女孩3歲的時候,強行拿走了這塊布,導致小女孩雖然不吸吮拇指了,卻在睡覺前強迫性咬指甲,根本不受自己控制。

如果父母強行切斷孩子跟安撫物之間的鏈接,結果只會讓適得其反,有可能對孩子心靈造成傷害,影響其人格的正常發展。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其次,給予孩子愛和陪伴

從心理學上講,任何頑固的“壞習慣”都是在呼喚愛。愛並不是吃飽了穿暖了才額外需要的,愛是人類要正常發展的一個基本條件。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嬰兒時期得到的愛和滿足越多,孩子長大成人後越有自信,越樂觀,也越願意接受各種挑戰。當孩子明確接收到父母的愛,在心理能建立起一個安全的確信,有助於他展開探索行為,也會更加獨立。

孩子不需要電視或者玩具卡片,他需要的是你的愛和陪伴。所以請多些時間陪孩子,多點擁抱孩子,讓孩子接收到這樣的訊息:你很安全,有媽媽在。

對於很多喜歡抱著安撫物睡覺的孩子,父母要做好孩子睡前安撫工作,不要隨意敷衍地把孩子留給安撫物,而是真心實意地陪伴,可以給孩子哼哼睡眠曲或讀一個睡前故事,讓他安心入睡。

只有父母給予的愛能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才能使孩子慢慢放棄對安撫物的依戀。

"

朋友辛如和我聊孩子的教育問題,說著說著欲言又止。半天才把話說明白,原來她女兒,已經9歲的果果,喜歡小時候蓋的毛巾被,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摸著被子才能入睡,甚至外出旅遊都要帶著,這個“壞毛病”大概從2歲時開始,一直到現在。家長幫忙糾正過,甚至罵過,都還是改不了。果果爸爸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戀物癖”,或是有偏執症,準備週末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依戀毛絨質地的蓋毯

聽完她的煩惱,我給她講了我兒子和毛巾的故事。

我兒子6個月大就被送到另一個城市給爺爺奶奶帶,只有到週末我們才去看他。過早的母嬰分離,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其實不好。如果時光能重來,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戀上了一條特定款式和顏色的毛巾。哭鬧時,毛巾就是他的 “鎮定劑”;睡覺時,毛巾是他的“安撫物”。兩歲時兒子回到我們身邊,開始上託班,要帶上毛巾才能去,即使被其他小朋友笑,他也要帶著。期間我們也想過很多辦法,軟硬兼施想幫他戒除對毛巾的依戀,但以失敗告終,最後索性隨他,就是給他多備了一模一樣的毛巾輪著換。一直到6歲左右,兒子才慢慢地不再依戀毛巾。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依戀毛絨公仔的女孩

可以說,大多數的孩子都曾有依戀物品的行為,孩子會在某個時期對某種物品特別依戀,一旦離開它,就容易焦躁不安甚至哭鬧。毛絨公仔,柔軟的被子、毛巾等是大多數孩子首選的依戀物品,紐約發展心理學者阿里埃塔·斯萊德說,毛絨玩具除了能給孩子帶來安慰外,還能給孩子帶來安全的感覺。

但要說明的是,孩子的“戀物”行為,跟成年人的“戀物癖”性質不同,戀物癖或偏執症指的都是精神上的疾病,是變態心理學中的專業術語。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的孩子一般都缺乏安全感

李中瑩在《親子關係全面技巧》中說過,孩子的所有行為背後必有其正面動機

孩子的戀物行為也如此,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孩子戀物,不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 孩子缺乏安全感

近年來,不少兒童心理學家都紛紛指出:戀物,是孩子安全感不足,尋求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孩子2歲以前,是建立愛河信任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通過對爸爸媽媽等固定撫養人(通常是媽媽)的依戀來表達內心的安全感。因為媽媽無法時時刻刻陪著孩子,一旦媽媽和孩子分開,孩子就會把某些物品作為媽媽的象徵或替代品,把原本對媽媽的依戀轉移到物品上。安全感的匱乏程度,決定了孩子的戀物情感程度。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天生享受和媽媽有身體接觸

第二, 身體接觸的需要

心理學界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哈洛的恆河猴實驗,給我們展示了安撫玩具代替媽媽的神奇作用。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主持了一項實驗:把嬰猴從出生第一天就同母親分離,之後的165天觀察實驗中,給嬰猴設置了兩個“媽媽”住在一起——鐵絲媽媽和毛巾的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毛巾媽媽沒有。只有餓了,嬰猴才會離開毛巾媽媽去鐵絲媽媽那裡喝奶,其他的時間裡,嬰猴都依偎在毛巾媽媽身上。

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適用。

通常情況下孩子戀上的物品,大多是柔軟的,可以擁抱的,這種柔和溫暖的感覺就像是在媽媽的懷抱裡。正如恆河猴實驗結果所示,人本能地存在著身體接觸的需要,特別是在嬰幼兒階段更為強烈,在身體接觸中,孩子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

第三, 孩子存在個體差異

心理學家認為,感情敏感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對某種物品形成依戀。所以雖然戀物行為在孩子中常見,但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戀物。有些孩子對壓力或不愉快的感覺不太敏感,就不容易有強烈的依戀替代需求。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來自英國布裡斯托爾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多達70%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過戀物行為。這些他們依戀的物品作為“過度對象”,能幫助孩子在和父母分開的時候,自我安慰,降低情感的受傷程度。

密爾沃基威斯康辛大學做過一項研究,最初旨在確定孩子和母親之間的安全聯繫和依戀品的關係,結果發現,實際上親子關係的強度或舒適度和依戀品之間並沒有相關性。此項研究還發現,孩子們和這些依戀品之間的聯繫越強,在他們有壓力的時候,他們就越能夠適應壓力。通俗點說,就是孩子不會因為戀物而不依戀父母,但戀物有助於孩子從對父母的完全依戀走向獨立,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

戀物行為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會有什麼消極影響,父母不需要過度擔心,除非孩子的戀物行為比較極端,比如24小時不離身,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作息,那父母就有必要介入並採取一定措施。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面對孩子的戀物行為,家長可以這樣做,來幫助孩子發展健康人格:

首先,不糾正不強制戒除

有父母問,孩子戀物要持續多久。每個孩子的生長環境不同,所以,他們的對依戀物的放棄,沒有一個確定的年齡。有些孩子上幼兒園後通過集體活動會慢慢放棄對物品的依戀,有些孩子則到了小學、初中、高中,甚至成人都還戀物,比如傅園慧的爸爸就在《我家那閨女》中提到傅園慧的安撫物是一根紅繩子,一直到現在,父母無條件接受和支持她的這項喜好。

只要孩子的人格、情緒等方面正常發育, 這種對物品的依戀會隨著他的成長慢慢消失。父母要做的,就是不糾正,不干涉,順其自然就好。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寫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個小女孩,從小特別喜歡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塊破羊毛布。

媽媽在小女孩3歲的時候,強行拿走了這塊布,導致小女孩雖然不吸吮拇指了,卻在睡覺前強迫性咬指甲,根本不受自己控制。

如果父母強行切斷孩子跟安撫物之間的鏈接,結果只會讓適得其反,有可能對孩子心靈造成傷害,影響其人格的正常發展。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其次,給予孩子愛和陪伴

從心理學上講,任何頑固的“壞習慣”都是在呼喚愛。愛並不是吃飽了穿暖了才額外需要的,愛是人類要正常發展的一個基本條件。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嬰兒時期得到的愛和滿足越多,孩子長大成人後越有自信,越樂觀,也越願意接受各種挑戰。當孩子明確接收到父母的愛,在心理能建立起一個安全的確信,有助於他展開探索行為,也會更加獨立。

孩子不需要電視或者玩具卡片,他需要的是你的愛和陪伴。所以請多些時間陪孩子,多點擁抱孩子,讓孩子接收到這樣的訊息:你很安全,有媽媽在。

對於很多喜歡抱著安撫物睡覺的孩子,父母要做好孩子睡前安撫工作,不要隨意敷衍地把孩子留給安撫物,而是真心實意地陪伴,可以給孩子哼哼睡眠曲或讀一個睡前故事,讓他安心入睡。

只有父母給予的愛能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才能使孩子慢慢放棄對安撫物的依戀。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最後,轉移替代,給孩子多點選擇

可以為孩子多準備一些相似的依戀物,這樣孩子就無法對其中某一物品特別“專情”。平時父母和孩子間可以多點親子互動遊戲,以遊戲來轉移孩子寂寞時對依戀物的情感需求。父母還可以帶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多認識朋友,通過豐富的活動來開闊孩子的眼界,孩子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也會把注意力逐漸從沒有生命、無法交流的物品身上,轉移到可以交流帶來愉悅感的朋友身上,在發展健康人格的同時,逐漸減少對物品的依戀。

"

朋友辛如和我聊孩子的教育問題,說著說著欲言又止。半天才把話說明白,原來她女兒,已經9歲的果果,喜歡小時候蓋的毛巾被,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摸著被子才能入睡,甚至外出旅遊都要帶著,這個“壞毛病”大概從2歲時開始,一直到現在。家長幫忙糾正過,甚至罵過,都還是改不了。果果爸爸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戀物癖”,或是有偏執症,準備週末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依戀毛絨質地的蓋毯

聽完她的煩惱,我給她講了我兒子和毛巾的故事。

我兒子6個月大就被送到另一個城市給爺爺奶奶帶,只有到週末我們才去看他。過早的母嬰分離,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其實不好。如果時光能重來,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戀上了一條特定款式和顏色的毛巾。哭鬧時,毛巾就是他的 “鎮定劑”;睡覺時,毛巾是他的“安撫物”。兩歲時兒子回到我們身邊,開始上託班,要帶上毛巾才能去,即使被其他小朋友笑,他也要帶著。期間我們也想過很多辦法,軟硬兼施想幫他戒除對毛巾的依戀,但以失敗告終,最後索性隨他,就是給他多備了一模一樣的毛巾輪著換。一直到6歲左右,兒子才慢慢地不再依戀毛巾。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依戀毛絨公仔的女孩

可以說,大多數的孩子都曾有依戀物品的行為,孩子會在某個時期對某種物品特別依戀,一旦離開它,就容易焦躁不安甚至哭鬧。毛絨公仔,柔軟的被子、毛巾等是大多數孩子首選的依戀物品,紐約發展心理學者阿里埃塔·斯萊德說,毛絨玩具除了能給孩子帶來安慰外,還能給孩子帶來安全的感覺。

但要說明的是,孩子的“戀物”行為,跟成年人的“戀物癖”性質不同,戀物癖或偏執症指的都是精神上的疾病,是變態心理學中的專業術語。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的孩子一般都缺乏安全感

李中瑩在《親子關係全面技巧》中說過,孩子的所有行為背後必有其正面動機

孩子的戀物行為也如此,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孩子戀物,不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 孩子缺乏安全感

近年來,不少兒童心理學家都紛紛指出:戀物,是孩子安全感不足,尋求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孩子2歲以前,是建立愛河信任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通過對爸爸媽媽等固定撫養人(通常是媽媽)的依戀來表達內心的安全感。因為媽媽無法時時刻刻陪著孩子,一旦媽媽和孩子分開,孩子就會把某些物品作為媽媽的象徵或替代品,把原本對媽媽的依戀轉移到物品上。安全感的匱乏程度,決定了孩子的戀物情感程度。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天生享受和媽媽有身體接觸

第二, 身體接觸的需要

心理學界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哈洛的恆河猴實驗,給我們展示了安撫玩具代替媽媽的神奇作用。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主持了一項實驗:把嬰猴從出生第一天就同母親分離,之後的165天觀察實驗中,給嬰猴設置了兩個“媽媽”住在一起——鐵絲媽媽和毛巾的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毛巾媽媽沒有。只有餓了,嬰猴才會離開毛巾媽媽去鐵絲媽媽那裡喝奶,其他的時間裡,嬰猴都依偎在毛巾媽媽身上。

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適用。

通常情況下孩子戀上的物品,大多是柔軟的,可以擁抱的,這種柔和溫暖的感覺就像是在媽媽的懷抱裡。正如恆河猴實驗結果所示,人本能地存在著身體接觸的需要,特別是在嬰幼兒階段更為強烈,在身體接觸中,孩子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

第三, 孩子存在個體差異

心理學家認為,感情敏感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對某種物品形成依戀。所以雖然戀物行為在孩子中常見,但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戀物。有些孩子對壓力或不愉快的感覺不太敏感,就不容易有強烈的依戀替代需求。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來自英國布裡斯托爾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多達70%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過戀物行為。這些他們依戀的物品作為“過度對象”,能幫助孩子在和父母分開的時候,自我安慰,降低情感的受傷程度。

密爾沃基威斯康辛大學做過一項研究,最初旨在確定孩子和母親之間的安全聯繫和依戀品的關係,結果發現,實際上親子關係的強度或舒適度和依戀品之間並沒有相關性。此項研究還發現,孩子們和這些依戀品之間的聯繫越強,在他們有壓力的時候,他們就越能夠適應壓力。通俗點說,就是孩子不會因為戀物而不依戀父母,但戀物有助於孩子從對父母的完全依戀走向獨立,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

戀物行為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會有什麼消極影響,父母不需要過度擔心,除非孩子的戀物行為比較極端,比如24小時不離身,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作息,那父母就有必要介入並採取一定措施。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面對孩子的戀物行為,家長可以這樣做,來幫助孩子發展健康人格:

首先,不糾正不強制戒除

有父母問,孩子戀物要持續多久。每個孩子的生長環境不同,所以,他們的對依戀物的放棄,沒有一個確定的年齡。有些孩子上幼兒園後通過集體活動會慢慢放棄對物品的依戀,有些孩子則到了小學、初中、高中,甚至成人都還戀物,比如傅園慧的爸爸就在《我家那閨女》中提到傅園慧的安撫物是一根紅繩子,一直到現在,父母無條件接受和支持她的這項喜好。

只要孩子的人格、情緒等方面正常發育, 這種對物品的依戀會隨著他的成長慢慢消失。父母要做的,就是不糾正,不干涉,順其自然就好。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寫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個小女孩,從小特別喜歡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塊破羊毛布。

媽媽在小女孩3歲的時候,強行拿走了這塊布,導致小女孩雖然不吸吮拇指了,卻在睡覺前強迫性咬指甲,根本不受自己控制。

如果父母強行切斷孩子跟安撫物之間的鏈接,結果只會讓適得其反,有可能對孩子心靈造成傷害,影響其人格的正常發展。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其次,給予孩子愛和陪伴

從心理學上講,任何頑固的“壞習慣”都是在呼喚愛。愛並不是吃飽了穿暖了才額外需要的,愛是人類要正常發展的一個基本條件。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嬰兒時期得到的愛和滿足越多,孩子長大成人後越有自信,越樂觀,也越願意接受各種挑戰。當孩子明確接收到父母的愛,在心理能建立起一個安全的確信,有助於他展開探索行為,也會更加獨立。

孩子不需要電視或者玩具卡片,他需要的是你的愛和陪伴。所以請多些時間陪孩子,多點擁抱孩子,讓孩子接收到這樣的訊息:你很安全,有媽媽在。

對於很多喜歡抱著安撫物睡覺的孩子,父母要做好孩子睡前安撫工作,不要隨意敷衍地把孩子留給安撫物,而是真心實意地陪伴,可以給孩子哼哼睡眠曲或讀一個睡前故事,讓他安心入睡。

只有父母給予的愛能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才能使孩子慢慢放棄對安撫物的依戀。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最後,轉移替代,給孩子多點選擇

可以為孩子多準備一些相似的依戀物,這樣孩子就無法對其中某一物品特別“專情”。平時父母和孩子間可以多點親子互動遊戲,以遊戲來轉移孩子寂寞時對依戀物的情感需求。父母還可以帶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多認識朋友,通過豐富的活動來開闊孩子的眼界,孩子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也會把注意力逐漸從沒有生命、無法交流的物品身上,轉移到可以交流帶來愉悅感的朋友身上,在發展健康人格的同時,逐漸減少對物品的依戀。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父母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自覺已經給予孩子很多愛,但很多時候,孩子的某些行為,仍是對父母的一種無聲抗議:你不夠愛我!

我相信,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無論孩子一歲,三歲,十四歲,還是二十歲,都一直在。但愛的方式有多種,請以孩子最在意的方式愛他們,他們最在意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他們需要被重視,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親密關係,僅此而已。

"

朋友辛如和我聊孩子的教育問題,說著說著欲言又止。半天才把話說明白,原來她女兒,已經9歲的果果,喜歡小時候蓋的毛巾被,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摸著被子才能入睡,甚至外出旅遊都要帶著,這個“壞毛病”大概從2歲時開始,一直到現在。家長幫忙糾正過,甚至罵過,都還是改不了。果果爸爸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戀物癖”,或是有偏執症,準備週末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依戀毛絨質地的蓋毯

聽完她的煩惱,我給她講了我兒子和毛巾的故事。

我兒子6個月大就被送到另一個城市給爺爺奶奶帶,只有到週末我們才去看他。過早的母嬰分離,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其實不好。如果時光能重來,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戀上了一條特定款式和顏色的毛巾。哭鬧時,毛巾就是他的 “鎮定劑”;睡覺時,毛巾是他的“安撫物”。兩歲時兒子回到我們身邊,開始上託班,要帶上毛巾才能去,即使被其他小朋友笑,他也要帶著。期間我們也想過很多辦法,軟硬兼施想幫他戒除對毛巾的依戀,但以失敗告終,最後索性隨他,就是給他多備了一模一樣的毛巾輪著換。一直到6歲左右,兒子才慢慢地不再依戀毛巾。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依戀毛絨公仔的女孩

可以說,大多數的孩子都曾有依戀物品的行為,孩子會在某個時期對某種物品特別依戀,一旦離開它,就容易焦躁不安甚至哭鬧。毛絨公仔,柔軟的被子、毛巾等是大多數孩子首選的依戀物品,紐約發展心理學者阿里埃塔·斯萊德說,毛絨玩具除了能給孩子帶來安慰外,還能給孩子帶來安全的感覺。

但要說明的是,孩子的“戀物”行為,跟成年人的“戀物癖”性質不同,戀物癖或偏執症指的都是精神上的疾病,是變態心理學中的專業術語。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的孩子一般都缺乏安全感

李中瑩在《親子關係全面技巧》中說過,孩子的所有行為背後必有其正面動機

孩子的戀物行為也如此,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孩子戀物,不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 孩子缺乏安全感

近年來,不少兒童心理學家都紛紛指出:戀物,是孩子安全感不足,尋求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孩子2歲以前,是建立愛河信任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通過對爸爸媽媽等固定撫養人(通常是媽媽)的依戀來表達內心的安全感。因為媽媽無法時時刻刻陪著孩子,一旦媽媽和孩子分開,孩子就會把某些物品作為媽媽的象徵或替代品,把原本對媽媽的依戀轉移到物品上。安全感的匱乏程度,決定了孩子的戀物情感程度。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孩子天生享受和媽媽有身體接觸

第二, 身體接觸的需要

心理學界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哈洛的恆河猴實驗,給我們展示了安撫玩具代替媽媽的神奇作用。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主持了一項實驗:把嬰猴從出生第一天就同母親分離,之後的165天觀察實驗中,給嬰猴設置了兩個“媽媽”住在一起——鐵絲媽媽和毛巾的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毛巾媽媽沒有。只有餓了,嬰猴才會離開毛巾媽媽去鐵絲媽媽那裡喝奶,其他的時間裡,嬰猴都依偎在毛巾媽媽身上。

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適用。

通常情況下孩子戀上的物品,大多是柔軟的,可以擁抱的,這種柔和溫暖的感覺就像是在媽媽的懷抱裡。正如恆河猴實驗結果所示,人本能地存在著身體接觸的需要,特別是在嬰幼兒階段更為強烈,在身體接觸中,孩子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

第三, 孩子存在個體差異

心理學家認為,感情敏感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對某種物品形成依戀。所以雖然戀物行為在孩子中常見,但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戀物。有些孩子對壓力或不愉快的感覺不太敏感,就不容易有強烈的依戀替代需求。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戀物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來自英國布裡斯托爾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多達70%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過戀物行為。這些他們依戀的物品作為“過度對象”,能幫助孩子在和父母分開的時候,自我安慰,降低情感的受傷程度。

密爾沃基威斯康辛大學做過一項研究,最初旨在確定孩子和母親之間的安全聯繫和依戀品的關係,結果發現,實際上親子關係的強度或舒適度和依戀品之間並沒有相關性。此項研究還發現,孩子們和這些依戀品之間的聯繫越強,在他們有壓力的時候,他們就越能夠適應壓力。通俗點說,就是孩子不會因為戀物而不依戀父母,但戀物有助於孩子從對父母的完全依戀走向獨立,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

戀物行為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會有什麼消極影響,父母不需要過度擔心,除非孩子的戀物行為比較極端,比如24小時不離身,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作息,那父母就有必要介入並採取一定措施。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面對孩子的戀物行為,家長可以這樣做,來幫助孩子發展健康人格:

首先,不糾正不強制戒除

有父母問,孩子戀物要持續多久。每個孩子的生長環境不同,所以,他們的對依戀物的放棄,沒有一個確定的年齡。有些孩子上幼兒園後通過集體活動會慢慢放棄對物品的依戀,有些孩子則到了小學、初中、高中,甚至成人都還戀物,比如傅園慧的爸爸就在《我家那閨女》中提到傅園慧的安撫物是一根紅繩子,一直到現在,父母無條件接受和支持她的這項喜好。

只要孩子的人格、情緒等方面正常發育, 這種對物品的依戀會隨著他的成長慢慢消失。父母要做的,就是不糾正,不干涉,順其自然就好。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寫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個小女孩,從小特別喜歡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塊破羊毛布。

媽媽在小女孩3歲的時候,強行拿走了這塊布,導致小女孩雖然不吸吮拇指了,卻在睡覺前強迫性咬指甲,根本不受自己控制。

如果父母強行切斷孩子跟安撫物之間的鏈接,結果只會讓適得其反,有可能對孩子心靈造成傷害,影響其人格的正常發展。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其次,給予孩子愛和陪伴

從心理學上講,任何頑固的“壞習慣”都是在呼喚愛。愛並不是吃飽了穿暖了才額外需要的,愛是人類要正常發展的一個基本條件。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嬰兒時期得到的愛和滿足越多,孩子長大成人後越有自信,越樂觀,也越願意接受各種挑戰。當孩子明確接收到父母的愛,在心理能建立起一個安全的確信,有助於他展開探索行為,也會更加獨立。

孩子不需要電視或者玩具卡片,他需要的是你的愛和陪伴。所以請多些時間陪孩子,多點擁抱孩子,讓孩子接收到這樣的訊息:你很安全,有媽媽在。

對於很多喜歡抱著安撫物睡覺的孩子,父母要做好孩子睡前安撫工作,不要隨意敷衍地把孩子留給安撫物,而是真心實意地陪伴,可以給孩子哼哼睡眠曲或讀一個睡前故事,讓他安心入睡。

只有父母給予的愛能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才能使孩子慢慢放棄對安撫物的依戀。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最後,轉移替代,給孩子多點選擇

可以為孩子多準備一些相似的依戀物,這樣孩子就無法對其中某一物品特別“專情”。平時父母和孩子間可以多點親子互動遊戲,以遊戲來轉移孩子寂寞時對依戀物的情感需求。父母還可以帶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多認識朋友,通過豐富的活動來開闊孩子的眼界,孩子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也會把注意力逐漸從沒有生命、無法交流的物品身上,轉移到可以交流帶來愉悅感的朋友身上,在發展健康人格的同時,逐漸減少對物品的依戀。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父母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自覺已經給予孩子很多愛,但很多時候,孩子的某些行為,仍是對父母的一種無聲抗議:你不夠愛我!

我相信,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無論孩子一歲,三歲,十四歲,還是二十歲,都一直在。但愛的方式有多種,請以孩子最在意的方式愛他們,他們最在意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他們需要被重視,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親密關係,僅此而已。

孩子得了“戀物癖”?還是偏執症?家長要做的不是糾正而是這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