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好的誇獎勝過好的批評教育,家長朋友過來看看吧'

不完美媽媽 發現佩奇 短跑 成長中的教育 2019-07-18
"

我能想的到,一說到誇孩子,許多人就要抬出歸因理論說“誇聰明不好,誇努力才好。”

然後,不明所以的父母們看了這些說法,紛紛回家就真的不敢誇孩子的能力了!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把孩子給誇壞了,誇成了固定型思維!

額~~~

朋友們,不是這樣噠!

不能這樣理解歸因理論呀!

歸因理論也是支持要誇能力噠!

並且,“只誇努力,不誇能力”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能導致孩子形成習得性無助。

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吧:

我從小就被父母、被老師誇勤奮,但他們從來都沒有誇過我聰明。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誇我勤奮的時候我高興嗎?

No!No!No!

我不高興!很不高興!相當不高興!一點兒都不高興!

因為,只誇我勤奮的潛臺詞就是說我其實能力一般,沒什麼天賦優勢。

更因為這句話導向我的成績都是努力取得的,所以給我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因為我害怕片刻的鬆懈我就會一無所有。

所以,一旦遭遇挫折,我就崩潰了。

"

我能想的到,一說到誇孩子,許多人就要抬出歸因理論說“誇聰明不好,誇努力才好。”

然後,不明所以的父母們看了這些說法,紛紛回家就真的不敢誇孩子的能力了!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把孩子給誇壞了,誇成了固定型思維!

額~~~

朋友們,不是這樣噠!

不能這樣理解歸因理論呀!

歸因理論也是支持要誇能力噠!

並且,“只誇努力,不誇能力”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能導致孩子形成習得性無助。

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吧:

我從小就被父母、被老師誇勤奮,但他們從來都沒有誇過我聰明。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誇我勤奮的時候我高興嗎?

No!No!No!

我不高興!很不高興!相當不高興!一點兒都不高興!

因為,只誇我勤奮的潛臺詞就是說我其實能力一般,沒什麼天賦優勢。

更因為這句話導向我的成績都是努力取得的,所以給我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因為我害怕片刻的鬆懈我就會一無所有。

所以,一旦遭遇挫折,我就崩潰了。

對孩子好的誇獎勝過好的批評教育,家長朋友過來看看吧

因為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我也就缺乏給自己託底的最基本的自尊和自信。

因為我努力了也不行,我就只會更加堅信自己毫無希望,必定會失敗。

因此,面對挫折,我就會選擇直接放棄!

並且,這種習得性無助幾乎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

直到後來我長大了,能夠更客觀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既有能力,也能努力之後,才終於擺脫了這種習得性無助,真正地獲得了成長型思維!

所以,你看,如果家長們對歸因理論做了一知半解的瞭解就拿回家實操,反而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和成就動機。

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家長們關心的到底應該怎樣更合理地評價孩子的問題。

一、孩子的能力和努力都應該要給予肯定。

只誇努力不誇能力,或者只誇能力不誇努力,這兩種方式都不對。

Carol Dweck 及其同事的研究發現,有的兒童屬於掌控(求精)取向

他們將成功歸結於自己的能力,但將失敗歸結為外部原因(試卷含混不清,不公平),或歸結為自己容易克服的不穩定因素(如果努力,我會考得更好的)。

之所以稱這些兒童為掌控取向,是因為他們失敗後並不氣餒,堅信努力會使自己成功。

相反,另一些兒童常將自己的成功歸因為不穩定因素,如努力或運氣,從而無法體驗到因為自己能力強而產生的驕傲和自尊。

他們常常將自己的失敗歸結為穩定的內在因素——能力不足,這又導致他們對以後成功的期望過低而放棄。

心理學家Dweck 認為,這類兒童表現出的正是一種習得性無助取向:

如果失敗被歸結為穩定因素——能力不足,會使得兒童感到無能為力(能力的固存觀),從而變得沮喪和不思進取。

"

我能想的到,一說到誇孩子,許多人就要抬出歸因理論說“誇聰明不好,誇努力才好。”

然後,不明所以的父母們看了這些說法,紛紛回家就真的不敢誇孩子的能力了!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把孩子給誇壞了,誇成了固定型思維!

額~~~

朋友們,不是這樣噠!

不能這樣理解歸因理論呀!

歸因理論也是支持要誇能力噠!

並且,“只誇努力,不誇能力”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能導致孩子形成習得性無助。

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吧:

我從小就被父母、被老師誇勤奮,但他們從來都沒有誇過我聰明。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誇我勤奮的時候我高興嗎?

No!No!No!

我不高興!很不高興!相當不高興!一點兒都不高興!

因為,只誇我勤奮的潛臺詞就是說我其實能力一般,沒什麼天賦優勢。

更因為這句話導向我的成績都是努力取得的,所以給我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因為我害怕片刻的鬆懈我就會一無所有。

所以,一旦遭遇挫折,我就崩潰了。

對孩子好的誇獎勝過好的批評教育,家長朋友過來看看吧

因為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我也就缺乏給自己託底的最基本的自尊和自信。

因為我努力了也不行,我就只會更加堅信自己毫無希望,必定會失敗。

因此,面對挫折,我就會選擇直接放棄!

並且,這種習得性無助幾乎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

直到後來我長大了,能夠更客觀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既有能力,也能努力之後,才終於擺脫了這種習得性無助,真正地獲得了成長型思維!

所以,你看,如果家長們對歸因理論做了一知半解的瞭解就拿回家實操,反而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和成就動機。

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家長們關心的到底應該怎樣更合理地評價孩子的問題。

一、孩子的能力和努力都應該要給予肯定。

只誇努力不誇能力,或者只誇能力不誇努力,這兩種方式都不對。

Carol Dweck 及其同事的研究發現,有的兒童屬於掌控(求精)取向

他們將成功歸結於自己的能力,但將失敗歸結為外部原因(試卷含混不清,不公平),或歸結為自己容易克服的不穩定因素(如果努力,我會考得更好的)。

之所以稱這些兒童為掌控取向,是因為他們失敗後並不氣餒,堅信努力會使自己成功。

相反,另一些兒童常將自己的成功歸因為不穩定因素,如努力或運氣,從而無法體驗到因為自己能力強而產生的驕傲和自尊。

他們常常將自己的失敗歸結為穩定的內在因素——能力不足,這又導致他們對以後成功的期望過低而放棄。

心理學家Dweck 認為,這類兒童表現出的正是一種習得性無助取向:

如果失敗被歸結為穩定因素——能力不足,會使得兒童感到無能為力(能力的固存觀),從而變得沮喪和不思進取。

對孩子好的誇獎勝過好的批評教育,家長朋友過來看看吧

所以,孩子的能力是需要被看見和認可的。

我們對於孩子能力的肯定就像是一個墜落過程中的緩衝墊,這保證了他墜落的時候不會直接砸在水泥地面上,由此給予他不害怕失敗的信心。

但是,我們對能力的肯定應當儘量客觀,不要誇大其詞。並且儘可能將更多的肯定放在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做的努力上面。

二、不要在孩子失敗時指責他們能力不足,這會嚴重傷害他們的自尊。

Dweck (1978)認為 :

當兒童成功時就表揚他們的努力,失敗時卻責怪他們的能力不足,這樣的老師和家長有可能無意識地培養了兒童的習得性無助。

相反,如果兒童成功時,家長和老師表揚其在應用有效的問題解決策略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而當其失敗時強調他努力不夠,會使兒童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通過努力能做得更好——這正是掌控取向的兒童的看法( Dweck , 2001 )。

因此,我們應該將失敗的原因更多引導向努力不足,讓他們相信通過努力可以一定程度上改變這種狀況。

舉個例子:

我和熊孩子一起學英語,講了好幾次的內容他還是沒有記住。

那麼我要批評他就會說:“請你把你的大腦用起來,認真一點好嗎?

而不是類似這樣的能力攻擊:“你這個榆木腦袋,腦子裡裝的都是漿糊嗎?

一種說法是相信他有這個能力,但是還不夠努力,而另一種說法則是直接對能力進行否定。

這兩種批評模式會將結果導引向兩個完全相反的方向。

另外,也需要注意避免對“努力的作用”誇大其詞。

比如說,你的孩子是烏龜,不要鼓勵他通過努力可以超越兔子。

因為這就像是我鼓勵你只要每天努力練習,說不定某一天也能在短跑上超越博爾特一樣扯淡。

努力的作用並不在於可以超越多少他人,而在於 —— 一定可以超越現在的自己。

三、避免給孩子的成敗添加上道德色彩。

李( Li , 2004 )發現,美國兒童更容易把學習當成要完成的任務,對學習的失敗並不十分苛求;

相反,中國兒童把學習看做一種需要具備的美德,他們對學業的失敗非常苛刻。

美國兒童也許表現出了成就動機,但同時也比較能夠容忍失敗;

與之相反,中國兒童也表現出成就動機,卻將失敗視為個人的失敗,可能為這樣的失敗而感到羞愧。

舉個栗子:

我們在小貓釣魚的童話故事當中,賦予小貓沒釣到魚是因為他半途而廢、三心二意的品行標籤。

這可能會導致孩子在失敗時感覺到羞愧,從而進行嚴厲的自我否定。

所以,不要讓孩子對成敗的結果產生道德壓力,也不要把孩子的成敗結果與個人品行掛鉤!

例如,成功了就是孩子勤奮、刻苦、努力,乖孩子、好孩子,應該有道德方面的光榮感,而不是能力方面的自豪感。

失敗了就是孩子懶惰、貪玩,壞孩子、沒出息的孩子,應該對此感覺到羞恥,是道德汙點,應該遊街示眾任眾人品評,應該被釘在道德的恥辱柱上等等。

這是絕對絕對絕對不可取的評價方式!!!

四、對孩子取得的成就應及時給予正強化。

研究發現:

對於那些成就動機高的兒童,他們的父母會褒獎他們取得的成績,而不會因為他們偶爾的失敗加以批評;

而那些成就動機較低的兒童,父母對他們的成功反應遲鈍(或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孩子一旦失敗,就給予批評和懲罰( Burhans & Dweck , 1995 ; Kelly et al. , 2000 ; Teeven & McGhee , 1972 )。

而這種漠視孩子的成績,放大孩子的缺陷和失敗的評價方式,在我們許多傳統中國父母的身上卻非常普遍。

比如說,我和我爹說要多給我弟鼓勵和信心,多看到並肯定他的優點,少批評他的缺點。

結果,我爹怎麼回答我呢?

他說:就他那點兒本事有什麼好值得誇獎的?他這麼好吃懶做,還不讓我說了是嗎?

唉~~~一聲嘆息。

作為父母,真正正確的做法是:

當孩子成功時,及時強化:太棒了,說明你最近的訓練有了成效。堅持下去,下次你還可以做得更好!

當孩子失敗時,避免對失敗的結果施加厭惡刺激(斥責和懲罰),可以這樣說:沒關係,我們剛剛可能是方法不對,我們調整方法再來一次!

五、在孩子挑戰新任務的過程中父母應給予恰當的幫助,而不是漠視或者代勞。

一項縱向研究發現:

那些有父母小心地充當腳手架,幫助他們最終能夠完成沒有父母的幫助就無法完成的任務的2歲兒童,在3歲時,在成就環境下最為適應,動機最強( Kelly , Brownell , & Campell , 2000 )。

舉個栗子:

一年前,我開始和熊孩子一起玩桌遊——三隻小豬造房子。

這款桌遊屬於邏輯遊戲,另外還要考察空間思維能力,這對於三四歲的小孩子還是很有難度的。

所以,我是這樣做的:

總共有三座房子要建,我一般會讓他自己先嚐試,但是如果嘗試幾次都不行,我就會幫他搭好第一座房子(第一步往往是最難的),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難度。

這樣,即給予了他挑戰和嘗試的空間,又能夠在他需要的時候幫他一把。

六、孩子的人生主題詞不是隻有聰明和努力。

一個孩子,他還有許多其它方面的品質、努力和能力需要得到父母的認可、鼓勵和引導,比如說勇敢,堅強,堅持,堅韌,專注,耐心等等等等。

另外,對於孩子來說,他需要的不一定是誇獎他的那幾句華麗的辭藻,更重要的是父母對他的關注、認可和重視的態度。

所以,作為父母,你要有一雙慧眼,能夠發現他的閃光點。也要能夠具體地描述,及時地肯定他的這些品質。

而不是一句籠統的“你真棒”,這樣會顯得敷衍。

舉個例子:

我和熊孩子一起讀英語繪本,上面有一個單詞我突然想不起來怎麼讀卡住了,熊孩子卻脫口而出。

我就會誇他:哇,兒砸,這個單詞麻麻都沒有記住,你記住了,你的記憶力很不錯喲!不過,這也更加說明昨天咱倆讀書的時候,你有特別認真對不對?

你看,簡單的一句話,既肯定了能力,也肯定了努力,還做到了具體。

最後,我還要強調一點,科學研究都是相關研究,但相關不是因果,所以不是一個行為就一定可以導向一個確定的結果。我們即使做到了所有也僅僅是增加可能性而已。

真實的世界裡,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遠比你想象的複雜。

所以,對於結果,咱們作為家長還是要抱有平常心呀。

畢竟,我們培養孩子並不是為了他更成功,而是為了他將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夠更好地應對自己的人生。

"

我能想的到,一說到誇孩子,許多人就要抬出歸因理論說“誇聰明不好,誇努力才好。”

然後,不明所以的父母們看了這些說法,紛紛回家就真的不敢誇孩子的能力了!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把孩子給誇壞了,誇成了固定型思維!

額~~~

朋友們,不是這樣噠!

不能這樣理解歸因理論呀!

歸因理論也是支持要誇能力噠!

並且,“只誇努力,不誇能力”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能導致孩子形成習得性無助。

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吧:

我從小就被父母、被老師誇勤奮,但他們從來都沒有誇過我聰明。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誇我勤奮的時候我高興嗎?

No!No!No!

我不高興!很不高興!相當不高興!一點兒都不高興!

因為,只誇我勤奮的潛臺詞就是說我其實能力一般,沒什麼天賦優勢。

更因為這句話導向我的成績都是努力取得的,所以給我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因為我害怕片刻的鬆懈我就會一無所有。

所以,一旦遭遇挫折,我就崩潰了。

對孩子好的誇獎勝過好的批評教育,家長朋友過來看看吧

因為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我也就缺乏給自己託底的最基本的自尊和自信。

因為我努力了也不行,我就只會更加堅信自己毫無希望,必定會失敗。

因此,面對挫折,我就會選擇直接放棄!

並且,這種習得性無助幾乎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

直到後來我長大了,能夠更客觀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既有能力,也能努力之後,才終於擺脫了這種習得性無助,真正地獲得了成長型思維!

所以,你看,如果家長們對歸因理論做了一知半解的瞭解就拿回家實操,反而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和成就動機。

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家長們關心的到底應該怎樣更合理地評價孩子的問題。

一、孩子的能力和努力都應該要給予肯定。

只誇努力不誇能力,或者只誇能力不誇努力,這兩種方式都不對。

Carol Dweck 及其同事的研究發現,有的兒童屬於掌控(求精)取向

他們將成功歸結於自己的能力,但將失敗歸結為外部原因(試卷含混不清,不公平),或歸結為自己容易克服的不穩定因素(如果努力,我會考得更好的)。

之所以稱這些兒童為掌控取向,是因為他們失敗後並不氣餒,堅信努力會使自己成功。

相反,另一些兒童常將自己的成功歸因為不穩定因素,如努力或運氣,從而無法體驗到因為自己能力強而產生的驕傲和自尊。

他們常常將自己的失敗歸結為穩定的內在因素——能力不足,這又導致他們對以後成功的期望過低而放棄。

心理學家Dweck 認為,這類兒童表現出的正是一種習得性無助取向:

如果失敗被歸結為穩定因素——能力不足,會使得兒童感到無能為力(能力的固存觀),從而變得沮喪和不思進取。

對孩子好的誇獎勝過好的批評教育,家長朋友過來看看吧

所以,孩子的能力是需要被看見和認可的。

我們對於孩子能力的肯定就像是一個墜落過程中的緩衝墊,這保證了他墜落的時候不會直接砸在水泥地面上,由此給予他不害怕失敗的信心。

但是,我們對能力的肯定應當儘量客觀,不要誇大其詞。並且儘可能將更多的肯定放在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做的努力上面。

二、不要在孩子失敗時指責他們能力不足,這會嚴重傷害他們的自尊。

Dweck (1978)認為 :

當兒童成功時就表揚他們的努力,失敗時卻責怪他們的能力不足,這樣的老師和家長有可能無意識地培養了兒童的習得性無助。

相反,如果兒童成功時,家長和老師表揚其在應用有效的問題解決策略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而當其失敗時強調他努力不夠,會使兒童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通過努力能做得更好——這正是掌控取向的兒童的看法( Dweck , 2001 )。

因此,我們應該將失敗的原因更多引導向努力不足,讓他們相信通過努力可以一定程度上改變這種狀況。

舉個例子:

我和熊孩子一起學英語,講了好幾次的內容他還是沒有記住。

那麼我要批評他就會說:“請你把你的大腦用起來,認真一點好嗎?

而不是類似這樣的能力攻擊:“你這個榆木腦袋,腦子裡裝的都是漿糊嗎?

一種說法是相信他有這個能力,但是還不夠努力,而另一種說法則是直接對能力進行否定。

這兩種批評模式會將結果導引向兩個完全相反的方向。

另外,也需要注意避免對“努力的作用”誇大其詞。

比如說,你的孩子是烏龜,不要鼓勵他通過努力可以超越兔子。

因為這就像是我鼓勵你只要每天努力練習,說不定某一天也能在短跑上超越博爾特一樣扯淡。

努力的作用並不在於可以超越多少他人,而在於 —— 一定可以超越現在的自己。

三、避免給孩子的成敗添加上道德色彩。

李( Li , 2004 )發現,美國兒童更容易把學習當成要完成的任務,對學習的失敗並不十分苛求;

相反,中國兒童把學習看做一種需要具備的美德,他們對學業的失敗非常苛刻。

美國兒童也許表現出了成就動機,但同時也比較能夠容忍失敗;

與之相反,中國兒童也表現出成就動機,卻將失敗視為個人的失敗,可能為這樣的失敗而感到羞愧。

舉個栗子:

我們在小貓釣魚的童話故事當中,賦予小貓沒釣到魚是因為他半途而廢、三心二意的品行標籤。

這可能會導致孩子在失敗時感覺到羞愧,從而進行嚴厲的自我否定。

所以,不要讓孩子對成敗的結果產生道德壓力,也不要把孩子的成敗結果與個人品行掛鉤!

例如,成功了就是孩子勤奮、刻苦、努力,乖孩子、好孩子,應該有道德方面的光榮感,而不是能力方面的自豪感。

失敗了就是孩子懶惰、貪玩,壞孩子、沒出息的孩子,應該對此感覺到羞恥,是道德汙點,應該遊街示眾任眾人品評,應該被釘在道德的恥辱柱上等等。

這是絕對絕對絕對不可取的評價方式!!!

四、對孩子取得的成就應及時給予正強化。

研究發現:

對於那些成就動機高的兒童,他們的父母會褒獎他們取得的成績,而不會因為他們偶爾的失敗加以批評;

而那些成就動機較低的兒童,父母對他們的成功反應遲鈍(或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孩子一旦失敗,就給予批評和懲罰( Burhans & Dweck , 1995 ; Kelly et al. , 2000 ; Teeven & McGhee , 1972 )。

而這種漠視孩子的成績,放大孩子的缺陷和失敗的評價方式,在我們許多傳統中國父母的身上卻非常普遍。

比如說,我和我爹說要多給我弟鼓勵和信心,多看到並肯定他的優點,少批評他的缺點。

結果,我爹怎麼回答我呢?

他說:就他那點兒本事有什麼好值得誇獎的?他這麼好吃懶做,還不讓我說了是嗎?

唉~~~一聲嘆息。

作為父母,真正正確的做法是:

當孩子成功時,及時強化:太棒了,說明你最近的訓練有了成效。堅持下去,下次你還可以做得更好!

當孩子失敗時,避免對失敗的結果施加厭惡刺激(斥責和懲罰),可以這樣說:沒關係,我們剛剛可能是方法不對,我們調整方法再來一次!

五、在孩子挑戰新任務的過程中父母應給予恰當的幫助,而不是漠視或者代勞。

一項縱向研究發現:

那些有父母小心地充當腳手架,幫助他們最終能夠完成沒有父母的幫助就無法完成的任務的2歲兒童,在3歲時,在成就環境下最為適應,動機最強( Kelly , Brownell , & Campell , 2000 )。

舉個栗子:

一年前,我開始和熊孩子一起玩桌遊——三隻小豬造房子。

這款桌遊屬於邏輯遊戲,另外還要考察空間思維能力,這對於三四歲的小孩子還是很有難度的。

所以,我是這樣做的:

總共有三座房子要建,我一般會讓他自己先嚐試,但是如果嘗試幾次都不行,我就會幫他搭好第一座房子(第一步往往是最難的),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難度。

這樣,即給予了他挑戰和嘗試的空間,又能夠在他需要的時候幫他一把。

六、孩子的人生主題詞不是隻有聰明和努力。

一個孩子,他還有許多其它方面的品質、努力和能力需要得到父母的認可、鼓勵和引導,比如說勇敢,堅強,堅持,堅韌,專注,耐心等等等等。

另外,對於孩子來說,他需要的不一定是誇獎他的那幾句華麗的辭藻,更重要的是父母對他的關注、認可和重視的態度。

所以,作為父母,你要有一雙慧眼,能夠發現他的閃光點。也要能夠具體地描述,及時地肯定他的這些品質。

而不是一句籠統的“你真棒”,這樣會顯得敷衍。

舉個例子:

我和熊孩子一起讀英語繪本,上面有一個單詞我突然想不起來怎麼讀卡住了,熊孩子卻脫口而出。

我就會誇他:哇,兒砸,這個單詞麻麻都沒有記住,你記住了,你的記憶力很不錯喲!不過,這也更加說明昨天咱倆讀書的時候,你有特別認真對不對?

你看,簡單的一句話,既肯定了能力,也肯定了努力,還做到了具體。

最後,我還要強調一點,科學研究都是相關研究,但相關不是因果,所以不是一個行為就一定可以導向一個確定的結果。我們即使做到了所有也僅僅是增加可能性而已。

真實的世界裡,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遠比你想象的複雜。

所以,對於結果,咱們作為家長還是要抱有平常心呀。

畢竟,我們培養孩子並不是為了他更成功,而是為了他將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夠更好地應對自己的人生。

對孩子好的誇獎勝過好的批評教育,家長朋友過來看看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