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內心無處安放的孩子,問題出在了哪裡?

01

在《超級育兒師》第一季裡,有一個3歲小孩叫毛豆。從他出生起,生活就被爸爸媽媽和外婆三個大人360度無死角的照顧,包圍得密不透風,沒有一點自己的空間。

爸爸媽媽說:

我們只想給他足夠多的愛和陪伴,給他快樂的童年。

我們尊重孩子,從不干涉他,他喜歡做什麼,玩什麼,都讓他自由選擇。

在這種“無條件的愛和陪伴”中,毛豆不僅毫無自理能力,專注力差,脾氣也變得日漸暴躁,甚至還會動手打大人。

爸爸媽媽不明白:育兒書上不都是這麼說的嗎,我們做錯了什麼?

原來,他們在陪伴中,是這樣給毛豆愛和自由的:

1、無論毛豆提什麼要求,他們都第一時間滿足。

毛豆要什麼給什麼,他的玩具堆滿了房間裡,有許多還是重複的,比如,光玩具小車就有七輛。

2、他們生怕毛豆感覺不到自己的愛和陪伴,不僅什麼都替毛豆做好了,甚至上趕著在他面前刷存在感。

每當毛豆在玩的時候,媽媽寸步不離地跟著,不住地找他說話,打斷他。

3、毛豆每樣玩具都只玩一兩分鐘就扔下,父母忙不迭地著跟在後面收拾……

他們說:“我們太累了,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私人時間。”因為他們的時間全用於陪伴和照顧毛豆了。

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3歲的毛豆不僅無法專注,而且毫無自理能力:不會自己穿衣、不會吃飯、更不會刷牙洗臉。

那些內心無處安放的孩子,問題出在了哪裡?

02

很多大人把無條件的愛和陪伴,理解成了對孩子生活的過度關注、保護和參與。他們表面看上去是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實際上時時刻刻都在侵入和打斷孩子。

就像毛豆家的三個大人,把自己累壞了不說,還讓孩子的生存空間窒息了。在他們這種無微不至的陪伴下,毛豆徹底失去自己的私人空間和時間。

他被大人不停地干擾和打斷,沒有機會來體驗獨立自己做一件事的感受,更沒有機會來專注體驗一件事的完整性。

破壞一個孩子的專注性和完整體驗的主要原因有:

外界的不停打斷;

來自父母或其他人的干涉,比如過度的關心、幫忙、催促;

父母包辦、代替孩子做事。

長期如此,孩子的心就會變得無處安放。

他的心理能量被分散,他的內心被撕扯得四分五裂,失去了原本的密度與份量,也就失去了力量。

當這些心理能量漫無目的地遊離時,孩子就會變得煩躁不安,心神不寧,到處折騰。

一方面他們常常會在一件事還沒有完成便把它拋開一邊,就像上文中的毛豆那樣;

另一方面,他們也因為沒有真正獨立完整地擁有過或完成過一樣東西,而變得佔有慾十足,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因而什麼都無法捨棄,難以放下。

因為,他的內心秩序已被打亂,時間被切成碎片,心理能量被瓦解得七零八落。

就像毛豆一樣,不停地要玩具,卻無法專注玩一樣東西,脾氣還很急躁。

那些內心無處安放的孩子,問題出在了哪裡?

03

我們都知道專注的力量。

一個人能夠長期專注地堅持一件事,是他成功的關鍵。

如果心不能安定,就無法專注,很難做成一件事;

如果想做的事常常被迫中斷,內心常常會有許多遺憾,從而無法安定地接下來做後面的事。

小時候,鄰居有個哥哥非常聰明,無論他學做什麼,都學得又快又好。

他不僅彈得一手好吉他,畫得一手好畫,腦子裡還有說不完的歷史故事,我們總是崇拜地圍著他轉。

大人們說,他將來一定是個大人物。

但這個哥哥,到現在依然一事無成。

我記得,當他第一次失業在家被他媽媽罵時,我曾不解地問他:你這麼有才華和能力,隨便做其中一件就很好了,為什麼不堅持做發展下去呢?

哥哥說:其實我沒有一樣是精的。

原先他特別喜歡歷史,遭到了父母的反對,認為讀歷史沒有出息,之後他便輟學了。

後來他進了父親安排的銀行工作,做得並不如意。

幾年後他又出來賣服裝,生意紅火,他賺了第一桶金,買房結婚。可沒過多久,又改行做起了天然氣,後來又轉為開酒樓、辦工廠……

他的心總是無法靜下來,無法固定在一件事上,總是浮躁、心神不寧或急於求成。他似乎再也無法長期地全身心去投入一件事。

當初跟他一起做事的人,在一個行業專注做下去,後來都有了起色,而這位哥哥直到最後什麼也沒有做成,還落了一身病。

心理學裡有個“未完成事件”的說法,當一個人有了未完成情結,他的能量和注意力就無法完全放鬆地投入到未來和當下的事務中。

如果一個人的生活中常常體驗不到“完整性”,就會感到挫敗,變得焦躁不安。為了緩緩痛苦,他會本能地去壓抑這種慾望和以及對這種慾望的察覺。

可一旦他設法將這些“未完成事件”排除在他的察覺之外,他就喪失了對其的知覺,形成了“解決-無效-再解決—無效”的惡性循環。

久而久之,就會帶來疲勞、注意力分散、混亂、緊張、身體疾病等等身心病症。

只有完整走過每一個環節,我們才能真正地吸收事件帶來的經驗,內化成我們的智慧,然後健康地告別它,走向下一個新的階段。

那些內心無處安放的孩子,問題出在了哪裡?

04

其實,這種追求完整和專注的能力,是孩子天然擁有的需求和能力。我們要做的,只是保護這種天然屬性。

在孩子人格形成的時期,他的體內有一種神奇的力量,驅使他通過耐心而專注的活動,從周圍環境和事物中吸收營養,內化成自己的智慧。

蒙臺梭利說,孩子達到專心的境界,需要三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期,動機開始形成;

第二階段:開始了具體目標的工作;

第三階段:孩子的內心疑惑得到解決,進而滿足孩子的內在發展。

只有完整地體驗了三個階段的全部過程,才能將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從無意識轉化為有意識。

我們常常看到,孩子會在一個時間反覆把玩一件物品,或重複同一種動作,樂此不疲,直到最後,他的小臉上洋溢著異樣的喜悅光芒。

這樣的神情表明,他已經完全將這個東西吸收到自己的內心。

這個過程中,我們無法通過語言文字的教育來達到幫助孩子,也不能直接干涉孩子的經歷。

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過程,就是他能力形成的過程。

當孩子的內在疑惑得到解決,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心的平靜。這種平靜讓他有了專注的力量,沒有缺憾地全身心投入下一個新的探索過程中。

這才是他最珍貴的體驗,更是他完整人格形成的基礎。擁有了這樣的體驗,才有能力去成就那個最好的自己。


[素質教育觀察]

致力於教育領域優質圖文創作,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點擊鏈接閱讀更多青雲計劃獲獎文章:

喚醒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學會向內看,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

真正的富養是:物質上剛剛好,精神上滿滿愛

金錢彌補不了教育的缺失:用心陪伴才是成就孩子的唯一捷徑

管不住自己的家長,也調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教育就是教會孩子如何做夢,並幫助他圓夢

生命力被喚醒的孩子,未來才有無限的可能性和潛力

父母給孩子奠定的人生底色,深深影響著他成長的重要方向

真正的起跑線是孩子內心的覺醒

我們的教育技術層面走得太快,靈魂跟不上了

孩子窮養好,還是富養好?這篇文章告訴你不一樣的答案

走心,才是教育的最佳捷徑

決定孩子學習的不是智力,而是心理因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