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
"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最近我在聽的“冬吳同學會”,吳伯凡老師講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他以英國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為原型,分析了責任心對孩子人生的巨大影響。

《富哥哥窮弟弟》紀錄的是真人真事,同一家庭兩兄弟,相差一歲,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哥哥是“金融界精英”,住在和東蘇賽克斯一棟13世紀的宅子裡,弟弟是開著房車四處流浪的無業人員,經濟的窘迫讓他時常陷入有上頓沒下頓的境地,節衣縮食是常態。

同樣的家庭,同樣的學校,是什麼讓兩個人變得不同呢?

"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最近我在聽的“冬吳同學會”,吳伯凡老師講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他以英國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為原型,分析了責任心對孩子人生的巨大影響。

《富哥哥窮弟弟》紀錄的是真人真事,同一家庭兩兄弟,相差一歲,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哥哥是“金融界精英”,住在和東蘇賽克斯一棟13世紀的宅子裡,弟弟是開著房車四處流浪的無業人員,經濟的窘迫讓他時常陷入有上頓沒下頓的境地,節衣縮食是常態。

同樣的家庭,同樣的學校,是什麼讓兩個人變得不同呢?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視頻截圖)

追溯到童年發現,決定兄弟兩不同人生走向的,是他們不同的性格特質。

哥哥一出生,父母就把他定位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很小就要早起送報紙修草坪賺錢補貼家用,承擔責任。

弟弟得到了寵愛和寬容,做什麼事都有父母兜底,破壞公物被媽媽解釋為“小孩子都會有的惡作劇”,很少有自己負責的時候。

長大後,有沒有責任心帶來的巨大差距從兩人身上體現了出來。

哥哥做事持之以恆,不管難不難,都想做出個樣子來,因為他把自己當作事情的責任人。

弟弟則完全相反,每份工作都堅持不了多久,因為沒有責任心,遇到困難就毀約。

吳伯凡在分析責任心對孩子的影響時,講了這麼一段話:

一個孩子,小時候的責任心培養,會有助於他理解成人社會的遊戲規則,如果這個責任心培養一直沒有完成,那麼小時候沒付出的成本,長大後就可能用一輩子的貧困、邊緣化來為它買單。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越小越好。

當他自己能走路的時候,你就要讓他為自己走路這件事負責。當他能說話的時候,就要讓他為自己說出的話負責。

聽到這裡,我就想到了最近發生在千尋身上一段真實的經歷,它呈現了孩子“責任心”的養成過程:沒有天生,唯有“喚醒”。

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1、追悔莫及中萌生的“責任心”

今年8月,千尋就從幼稚園畢業了,最近她們班在排練畢業晚會上演出的話劇。看得出來,千尋很重視這次演出,好幾次在我面前聲色並茂地描述她扮演的角色。

某週五,千尋帶回一張小紙條,如下圖:

"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最近我在聽的“冬吳同學會”,吳伯凡老師講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他以英國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為原型,分析了責任心對孩子人生的巨大影響。

《富哥哥窮弟弟》紀錄的是真人真事,同一家庭兩兄弟,相差一歲,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哥哥是“金融界精英”,住在和東蘇賽克斯一棟13世紀的宅子裡,弟弟是開著房車四處流浪的無業人員,經濟的窘迫讓他時常陷入有上頓沒下頓的境地,節衣縮食是常態。

同樣的家庭,同樣的學校,是什麼讓兩個人變得不同呢?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視頻截圖)

追溯到童年發現,決定兄弟兩不同人生走向的,是他們不同的性格特質。

哥哥一出生,父母就把他定位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很小就要早起送報紙修草坪賺錢補貼家用,承擔責任。

弟弟得到了寵愛和寬容,做什麼事都有父母兜底,破壞公物被媽媽解釋為“小孩子都會有的惡作劇”,很少有自己負責的時候。

長大後,有沒有責任心帶來的巨大差距從兩人身上體現了出來。

哥哥做事持之以恆,不管難不難,都想做出個樣子來,因為他把自己當作事情的責任人。

弟弟則完全相反,每份工作都堅持不了多久,因為沒有責任心,遇到困難就毀約。

吳伯凡在分析責任心對孩子的影響時,講了這麼一段話:

一個孩子,小時候的責任心培養,會有助於他理解成人社會的遊戲規則,如果這個責任心培養一直沒有完成,那麼小時候沒付出的成本,長大後就可能用一輩子的貧困、邊緣化來為它買單。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越小越好。

當他自己能走路的時候,你就要讓他為自己走路這件事負責。當他能說話的時候,就要讓他為自己說出的話負責。

聽到這裡,我就想到了最近發生在千尋身上一段真實的經歷,它呈現了孩子“責任心”的養成過程:沒有天生,唯有“喚醒”。

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1、追悔莫及中萌生的“責任心”

今年8月,千尋就從幼稚園畢業了,最近她們班在排練畢業晚會上演出的話劇。看得出來,千尋很重視這次演出,好幾次在我面前聲色並茂地描述她扮演的角色。

某週五,千尋帶回一張小紙條,如下圖: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我看了紙條內容,猜應該是老師發給小朋友回家練習的話劇臺詞。

跟她確認,可忙著鼓搗樂高的她頭也不抬,一副沒功夫搭理我的樣子。

之後的週末,我又友情提醒了她一次:

千尋,你帶回家的小紙條是幹嘛用的呢?

她大大咧咧回了一句:臺詞啊。便繼續玩她的桌游去了。

到了週一,放學接到她,耷拉著臉,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跟我講:“媽媽,我的臺詞沒了。今天老師讓大家對臺詞,我週末沒練習,講不出來,被取消資格了,我的臺詞現在變成巧巧的了。”

偷偷告訴你們,我心裡那個樂啊,強忍著沒笑出來。(是親媽沒錯了)

不過不是幸災樂禍,我樂的是,這是個幫千尋喚醒“責任心”的好機會。

小孩果然不是天生就有責任心,鬱悶後第一想到的便是“找人兜底”:媽媽,你跟老師說說嘛,把臺詞還給我,我保證會好好練的。

我當然不要做這個“救兵”。

於是之後的幾天,她都在追悔莫及中度過。

見她有所思了,我才趁機和她進行了一次“責任心”的探討:

千尋,老師把紙條交給你的時候,是不是有講週末要回家好好練臺詞啊?

是啊。

那你有沒有聽到並答應呢?

我聽到了,也說ok了。

可是回家就忘光光咯,當你跟別人講ok的時候,你就對這件事有責任了,你得對你的事負責,用心把它做好。

這次我們就為巧巧加油,下次再爭取機會,好不好?

好吧。

雖然還有點不甘心,但這件事之後,千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開始對自己的事上心了。

體能課要穿運動服,前一天晚上就會自己找出來放在床邊,以防忘記。

想必是發現了,媽媽靠不住,找人兜底的策略不管用。:)

類似的經歷,相信很多孩子都有過,作業忘改錯、第二天要求穿校服不記得、水杯沒有放進書包裡、早晨磨蹭遲到......我們不妨回憶一下,最後善後的人是誰,是我們還是孩子自己?

我的體會是,扮“後媽”雖然不容易,但只要能讓孩子通過承擔後果,感受"責任心"的重要,逐漸建立起責任意識,就很值得。

這很考驗家長的耐力,多數時候,我們太容易屈服於"想要幫孩子搞定的心",需要不時地提醒自己。

這也是我經常跟大家叨叨的,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時刻帶著覺察,不能由著自己的思維慣性,滑到哪裡是哪裡,哈佛的教育課程把這稱為Mindful Parenting(正念養育)。

"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最近我在聽的“冬吳同學會”,吳伯凡老師講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他以英國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為原型,分析了責任心對孩子人生的巨大影響。

《富哥哥窮弟弟》紀錄的是真人真事,同一家庭兩兄弟,相差一歲,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哥哥是“金融界精英”,住在和東蘇賽克斯一棟13世紀的宅子裡,弟弟是開著房車四處流浪的無業人員,經濟的窘迫讓他時常陷入有上頓沒下頓的境地,節衣縮食是常態。

同樣的家庭,同樣的學校,是什麼讓兩個人變得不同呢?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視頻截圖)

追溯到童年發現,決定兄弟兩不同人生走向的,是他們不同的性格特質。

哥哥一出生,父母就把他定位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很小就要早起送報紙修草坪賺錢補貼家用,承擔責任。

弟弟得到了寵愛和寬容,做什麼事都有父母兜底,破壞公物被媽媽解釋為“小孩子都會有的惡作劇”,很少有自己負責的時候。

長大後,有沒有責任心帶來的巨大差距從兩人身上體現了出來。

哥哥做事持之以恆,不管難不難,都想做出個樣子來,因為他把自己當作事情的責任人。

弟弟則完全相反,每份工作都堅持不了多久,因為沒有責任心,遇到困難就毀約。

吳伯凡在分析責任心對孩子的影響時,講了這麼一段話:

一個孩子,小時候的責任心培養,會有助於他理解成人社會的遊戲規則,如果這個責任心培養一直沒有完成,那麼小時候沒付出的成本,長大後就可能用一輩子的貧困、邊緣化來為它買單。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越小越好。

當他自己能走路的時候,你就要讓他為自己走路這件事負責。當他能說話的時候,就要讓他為自己說出的話負責。

聽到這裡,我就想到了最近發生在千尋身上一段真實的經歷,它呈現了孩子“責任心”的養成過程:沒有天生,唯有“喚醒”。

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1、追悔莫及中萌生的“責任心”

今年8月,千尋就從幼稚園畢業了,最近她們班在排練畢業晚會上演出的話劇。看得出來,千尋很重視這次演出,好幾次在我面前聲色並茂地描述她扮演的角色。

某週五,千尋帶回一張小紙條,如下圖: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我看了紙條內容,猜應該是老師發給小朋友回家練習的話劇臺詞。

跟她確認,可忙著鼓搗樂高的她頭也不抬,一副沒功夫搭理我的樣子。

之後的週末,我又友情提醒了她一次:

千尋,你帶回家的小紙條是幹嘛用的呢?

她大大咧咧回了一句:臺詞啊。便繼續玩她的桌游去了。

到了週一,放學接到她,耷拉著臉,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跟我講:“媽媽,我的臺詞沒了。今天老師讓大家對臺詞,我週末沒練習,講不出來,被取消資格了,我的臺詞現在變成巧巧的了。”

偷偷告訴你們,我心裡那個樂啊,強忍著沒笑出來。(是親媽沒錯了)

不過不是幸災樂禍,我樂的是,這是個幫千尋喚醒“責任心”的好機會。

小孩果然不是天生就有責任心,鬱悶後第一想到的便是“找人兜底”:媽媽,你跟老師說說嘛,把臺詞還給我,我保證會好好練的。

我當然不要做這個“救兵”。

於是之後的幾天,她都在追悔莫及中度過。

見她有所思了,我才趁機和她進行了一次“責任心”的探討:

千尋,老師把紙條交給你的時候,是不是有講週末要回家好好練臺詞啊?

是啊。

那你有沒有聽到並答應呢?

我聽到了,也說ok了。

可是回家就忘光光咯,當你跟別人講ok的時候,你就對這件事有責任了,你得對你的事負責,用心把它做好。

這次我們就為巧巧加油,下次再爭取機會,好不好?

好吧。

雖然還有點不甘心,但這件事之後,千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開始對自己的事上心了。

體能課要穿運動服,前一天晚上就會自己找出來放在床邊,以防忘記。

想必是發現了,媽媽靠不住,找人兜底的策略不管用。:)

類似的經歷,相信很多孩子都有過,作業忘改錯、第二天要求穿校服不記得、水杯沒有放進書包裡、早晨磨蹭遲到......我們不妨回憶一下,最後善後的人是誰,是我們還是孩子自己?

我的體會是,扮“後媽”雖然不容易,但只要能讓孩子通過承擔後果,感受"責任心"的重要,逐漸建立起責任意識,就很值得。

這很考驗家長的耐力,多數時候,我們太容易屈服於"想要幫孩子搞定的心",需要不時地提醒自己。

這也是我經常跟大家叨叨的,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時刻帶著覺察,不能由著自己的思維慣性,滑到哪裡是哪裡,哈佛的教育課程把這稱為Mindful Parenting(正念養育)。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canve)

2、日常中如何刻意練習

除了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日常中我也會加入一些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刻意練習,效果很明顯。兩個正面管教中推薦的技巧,分享給大家。

(做家務也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好方法,不過現實中隨著孩子學業壓力變大,能堅持讓孩子做家務的家庭並不多,實操意義沒那麼強,我就不在這裡累述了。對做家務話題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留言,我們單獨開篇聊)

1.有限選擇

責任心代表孩子能獨立擔當,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決策能力。

但現在孩子生活都安排得特別滿,每天除了上課,其它時間還要被興趣班、補習班佔用,日常中自己做決定的機會還真不多。

這種現實背景下,就需要家長創造一些讓孩子做決定的機會,比如有限選擇。

外出吃飯時,可以問孩子:今天中午,你是吃披薩,還是意大利麵,你來決定吧!

今晚你是想先寫作業再玩,還是先玩再寫作業?或者有什麼更好的安排,你來決定吧!

到睡覺時間了,你是準備現在睡覺,還是聽一個故事再睡覺,你來決定吧!

……

實施有限選擇時,有兩個小訣竅:

一是選項控制在三個以內。因為選項太多,會給孩子造成選擇障礙,反而破壞做決定的成就感。

二是記得加上"你來決定吧!"這句話。不要小看這句口號式的結束語,它能極大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讓孩子真實地感到自己在做主導,自己能夠主導。

"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最近我在聽的“冬吳同學會”,吳伯凡老師講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他以英國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為原型,分析了責任心對孩子人生的巨大影響。

《富哥哥窮弟弟》紀錄的是真人真事,同一家庭兩兄弟,相差一歲,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哥哥是“金融界精英”,住在和東蘇賽克斯一棟13世紀的宅子裡,弟弟是開著房車四處流浪的無業人員,經濟的窘迫讓他時常陷入有上頓沒下頓的境地,節衣縮食是常態。

同樣的家庭,同樣的學校,是什麼讓兩個人變得不同呢?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視頻截圖)

追溯到童年發現,決定兄弟兩不同人生走向的,是他們不同的性格特質。

哥哥一出生,父母就把他定位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很小就要早起送報紙修草坪賺錢補貼家用,承擔責任。

弟弟得到了寵愛和寬容,做什麼事都有父母兜底,破壞公物被媽媽解釋為“小孩子都會有的惡作劇”,很少有自己負責的時候。

長大後,有沒有責任心帶來的巨大差距從兩人身上體現了出來。

哥哥做事持之以恆,不管難不難,都想做出個樣子來,因為他把自己當作事情的責任人。

弟弟則完全相反,每份工作都堅持不了多久,因為沒有責任心,遇到困難就毀約。

吳伯凡在分析責任心對孩子的影響時,講了這麼一段話:

一個孩子,小時候的責任心培養,會有助於他理解成人社會的遊戲規則,如果這個責任心培養一直沒有完成,那麼小時候沒付出的成本,長大後就可能用一輩子的貧困、邊緣化來為它買單。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越小越好。

當他自己能走路的時候,你就要讓他為自己走路這件事負責。當他能說話的時候,就要讓他為自己說出的話負責。

聽到這裡,我就想到了最近發生在千尋身上一段真實的經歷,它呈現了孩子“責任心”的養成過程:沒有天生,唯有“喚醒”。

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1、追悔莫及中萌生的“責任心”

今年8月,千尋就從幼稚園畢業了,最近她們班在排練畢業晚會上演出的話劇。看得出來,千尋很重視這次演出,好幾次在我面前聲色並茂地描述她扮演的角色。

某週五,千尋帶回一張小紙條,如下圖: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我看了紙條內容,猜應該是老師發給小朋友回家練習的話劇臺詞。

跟她確認,可忙著鼓搗樂高的她頭也不抬,一副沒功夫搭理我的樣子。

之後的週末,我又友情提醒了她一次:

千尋,你帶回家的小紙條是幹嘛用的呢?

她大大咧咧回了一句:臺詞啊。便繼續玩她的桌游去了。

到了週一,放學接到她,耷拉著臉,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跟我講:“媽媽,我的臺詞沒了。今天老師讓大家對臺詞,我週末沒練習,講不出來,被取消資格了,我的臺詞現在變成巧巧的了。”

偷偷告訴你們,我心裡那個樂啊,強忍著沒笑出來。(是親媽沒錯了)

不過不是幸災樂禍,我樂的是,這是個幫千尋喚醒“責任心”的好機會。

小孩果然不是天生就有責任心,鬱悶後第一想到的便是“找人兜底”:媽媽,你跟老師說說嘛,把臺詞還給我,我保證會好好練的。

我當然不要做這個“救兵”。

於是之後的幾天,她都在追悔莫及中度過。

見她有所思了,我才趁機和她進行了一次“責任心”的探討:

千尋,老師把紙條交給你的時候,是不是有講週末要回家好好練臺詞啊?

是啊。

那你有沒有聽到並答應呢?

我聽到了,也說ok了。

可是回家就忘光光咯,當你跟別人講ok的時候,你就對這件事有責任了,你得對你的事負責,用心把它做好。

這次我們就為巧巧加油,下次再爭取機會,好不好?

好吧。

雖然還有點不甘心,但這件事之後,千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開始對自己的事上心了。

體能課要穿運動服,前一天晚上就會自己找出來放在床邊,以防忘記。

想必是發現了,媽媽靠不住,找人兜底的策略不管用。:)

類似的經歷,相信很多孩子都有過,作業忘改錯、第二天要求穿校服不記得、水杯沒有放進書包裡、早晨磨蹭遲到......我們不妨回憶一下,最後善後的人是誰,是我們還是孩子自己?

我的體會是,扮“後媽”雖然不容易,但只要能讓孩子通過承擔後果,感受"責任心"的重要,逐漸建立起責任意識,就很值得。

這很考驗家長的耐力,多數時候,我們太容易屈服於"想要幫孩子搞定的心",需要不時地提醒自己。

這也是我經常跟大家叨叨的,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時刻帶著覺察,不能由著自己的思維慣性,滑到哪裡是哪裡,哈佛的教育課程把這稱為Mindful Parenting(正念養育)。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canve)

2、日常中如何刻意練習

除了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日常中我也會加入一些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刻意練習,效果很明顯。兩個正面管教中推薦的技巧,分享給大家。

(做家務也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好方法,不過現實中隨著孩子學業壓力變大,能堅持讓孩子做家務的家庭並不多,實操意義沒那麼強,我就不在這裡累述了。對做家務話題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留言,我們單獨開篇聊)

1.有限選擇

責任心代表孩子能獨立擔當,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決策能力。

但現在孩子生活都安排得特別滿,每天除了上課,其它時間還要被興趣班、補習班佔用,日常中自己做決定的機會還真不多。

這種現實背景下,就需要家長創造一些讓孩子做決定的機會,比如有限選擇。

外出吃飯時,可以問孩子:今天中午,你是吃披薩,還是意大利麵,你來決定吧!

今晚你是想先寫作業再玩,還是先玩再寫作業?或者有什麼更好的安排,你來決定吧!

到睡覺時間了,你是準備現在睡覺,還是聽一個故事再睡覺,你來決定吧!

……

實施有限選擇時,有兩個小訣竅:

一是選項控制在三個以內。因為選項太多,會給孩子造成選擇障礙,反而破壞做決定的成就感。

二是記得加上"你來決定吧!"這句話。不要小看這句口號式的結束語,它能極大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讓孩子真實地感到自己在做主導,自己能夠主導。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canve)

2.啟發式提問

啟發式提問,是通過開放性的問題,給孩子機會訓練自己的判斷和擔當能力,從而具備責任主體的認知。

比如,孩子遇到困難,往往想逃避責任,發脾氣或者抱怨自己做不來、做不好。

這時候,父母不要急著講:怎麼不動腦筋,你可以這樣做啊……說著就忍不住插手。

我們不妨改用啟發式提問:

“你覺得這件事難在哪裡呢?”

“你覺得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

“你是不是需要些幫助?”

這兩種應對方式區別很大。

前者是:我來教你,你應該這麼做,不應該那麼做。這是替孩子思考,替孩子決策,剝奪了孩子成為責任主體的機會。

後者是激發孩子獨立思考和擔當,一直將他置於責任主體的位置上,沒法“輕易逃脫”。

關鍵的祕訣就在於,“你”是問題的主角,不是“我”。:)

"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最近我在聽的“冬吳同學會”,吳伯凡老師講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他以英國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為原型,分析了責任心對孩子人生的巨大影響。

《富哥哥窮弟弟》紀錄的是真人真事,同一家庭兩兄弟,相差一歲,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哥哥是“金融界精英”,住在和東蘇賽克斯一棟13世紀的宅子裡,弟弟是開著房車四處流浪的無業人員,經濟的窘迫讓他時常陷入有上頓沒下頓的境地,節衣縮食是常態。

同樣的家庭,同樣的學校,是什麼讓兩個人變得不同呢?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視頻截圖)

追溯到童年發現,決定兄弟兩不同人生走向的,是他們不同的性格特質。

哥哥一出生,父母就把他定位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很小就要早起送報紙修草坪賺錢補貼家用,承擔責任。

弟弟得到了寵愛和寬容,做什麼事都有父母兜底,破壞公物被媽媽解釋為“小孩子都會有的惡作劇”,很少有自己負責的時候。

長大後,有沒有責任心帶來的巨大差距從兩人身上體現了出來。

哥哥做事持之以恆,不管難不難,都想做出個樣子來,因為他把自己當作事情的責任人。

弟弟則完全相反,每份工作都堅持不了多久,因為沒有責任心,遇到困難就毀約。

吳伯凡在分析責任心對孩子的影響時,講了這麼一段話:

一個孩子,小時候的責任心培養,會有助於他理解成人社會的遊戲規則,如果這個責任心培養一直沒有完成,那麼小時候沒付出的成本,長大後就可能用一輩子的貧困、邊緣化來為它買單。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越小越好。

當他自己能走路的時候,你就要讓他為自己走路這件事負責。當他能說話的時候,就要讓他為自己說出的話負責。

聽到這裡,我就想到了最近發生在千尋身上一段真實的經歷,它呈現了孩子“責任心”的養成過程:沒有天生,唯有“喚醒”。

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1、追悔莫及中萌生的“責任心”

今年8月,千尋就從幼稚園畢業了,最近她們班在排練畢業晚會上演出的話劇。看得出來,千尋很重視這次演出,好幾次在我面前聲色並茂地描述她扮演的角色。

某週五,千尋帶回一張小紙條,如下圖: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我看了紙條內容,猜應該是老師發給小朋友回家練習的話劇臺詞。

跟她確認,可忙著鼓搗樂高的她頭也不抬,一副沒功夫搭理我的樣子。

之後的週末,我又友情提醒了她一次:

千尋,你帶回家的小紙條是幹嘛用的呢?

她大大咧咧回了一句:臺詞啊。便繼續玩她的桌游去了。

到了週一,放學接到她,耷拉著臉,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跟我講:“媽媽,我的臺詞沒了。今天老師讓大家對臺詞,我週末沒練習,講不出來,被取消資格了,我的臺詞現在變成巧巧的了。”

偷偷告訴你們,我心裡那個樂啊,強忍著沒笑出來。(是親媽沒錯了)

不過不是幸災樂禍,我樂的是,這是個幫千尋喚醒“責任心”的好機會。

小孩果然不是天生就有責任心,鬱悶後第一想到的便是“找人兜底”:媽媽,你跟老師說說嘛,把臺詞還給我,我保證會好好練的。

我當然不要做這個“救兵”。

於是之後的幾天,她都在追悔莫及中度過。

見她有所思了,我才趁機和她進行了一次“責任心”的探討:

千尋,老師把紙條交給你的時候,是不是有講週末要回家好好練臺詞啊?

是啊。

那你有沒有聽到並答應呢?

我聽到了,也說ok了。

可是回家就忘光光咯,當你跟別人講ok的時候,你就對這件事有責任了,你得對你的事負責,用心把它做好。

這次我們就為巧巧加油,下次再爭取機會,好不好?

好吧。

雖然還有點不甘心,但這件事之後,千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開始對自己的事上心了。

體能課要穿運動服,前一天晚上就會自己找出來放在床邊,以防忘記。

想必是發現了,媽媽靠不住,找人兜底的策略不管用。:)

類似的經歷,相信很多孩子都有過,作業忘改錯、第二天要求穿校服不記得、水杯沒有放進書包裡、早晨磨蹭遲到......我們不妨回憶一下,最後善後的人是誰,是我們還是孩子自己?

我的體會是,扮“後媽”雖然不容易,但只要能讓孩子通過承擔後果,感受"責任心"的重要,逐漸建立起責任意識,就很值得。

這很考驗家長的耐力,多數時候,我們太容易屈服於"想要幫孩子搞定的心",需要不時地提醒自己。

這也是我經常跟大家叨叨的,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時刻帶著覺察,不能由著自己的思維慣性,滑到哪裡是哪裡,哈佛的教育課程把這稱為Mindful Parenting(正念養育)。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canve)

2、日常中如何刻意練習

除了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日常中我也會加入一些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刻意練習,效果很明顯。兩個正面管教中推薦的技巧,分享給大家。

(做家務也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好方法,不過現實中隨著孩子學業壓力變大,能堅持讓孩子做家務的家庭並不多,實操意義沒那麼強,我就不在這裡累述了。對做家務話題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留言,我們單獨開篇聊)

1.有限選擇

責任心代表孩子能獨立擔當,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決策能力。

但現在孩子生活都安排得特別滿,每天除了上課,其它時間還要被興趣班、補習班佔用,日常中自己做決定的機會還真不多。

這種現實背景下,就需要家長創造一些讓孩子做決定的機會,比如有限選擇。

外出吃飯時,可以問孩子:今天中午,你是吃披薩,還是意大利麵,你來決定吧!

今晚你是想先寫作業再玩,還是先玩再寫作業?或者有什麼更好的安排,你來決定吧!

到睡覺時間了,你是準備現在睡覺,還是聽一個故事再睡覺,你來決定吧!

……

實施有限選擇時,有兩個小訣竅:

一是選項控制在三個以內。因為選項太多,會給孩子造成選擇障礙,反而破壞做決定的成就感。

二是記得加上"你來決定吧!"這句話。不要小看這句口號式的結束語,它能極大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讓孩子真實地感到自己在做主導,自己能夠主導。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canve)

2.啟發式提問

啟發式提問,是通過開放性的問題,給孩子機會訓練自己的判斷和擔當能力,從而具備責任主體的認知。

比如,孩子遇到困難,往往想逃避責任,發脾氣或者抱怨自己做不來、做不好。

這時候,父母不要急著講:怎麼不動腦筋,你可以這樣做啊……說著就忍不住插手。

我們不妨改用啟發式提問:

“你覺得這件事難在哪裡呢?”

“你覺得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

“你是不是需要些幫助?”

這兩種應對方式區別很大。

前者是:我來教你,你應該這麼做,不應該那麼做。這是替孩子思考,替孩子決策,剝奪了孩子成為責任主體的機會。

後者是激發孩子獨立思考和擔當,一直將他置於責任主體的位置上,沒法“輕易逃脫”。

關鍵的祕訣就在於,“你”是問題的主角,不是“我”。:)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canve)


正巧,我在Coursera上的兒童心理學的教授,在最近一次課程中也講到了類似話題:

在所有優良品質中,對孩子將來影響巨大,卻又最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就是責任心。

教授解釋說,現代的家長越來越“盡職”,孩子從小到大基本上就是被事無鉅細地操心和安排,小到每日飯菜營養搭配,大到興趣班的規劃,要做什麼都有人告訴他。

這種看似完美的“精英教育”,會悄無聲息地剝奪孩子自己做主、自己負責的機會。

你看現在很多孩子,小小年紀,身上就有了一種“喪”的氣質。

催他做作業,他也會做,可就是磨磨蹭蹭不認真。

磨蹭、不認真的背後其實是:“這是你們要求我做的作業,我又不用為它負責。”

真的是小時候追著孩子餵飯,長大後就盯著做作業;小時候安排孩子玩這個玩那個,長大後就安排學校和就業。

孩子長期居於責任的客體,久而久之,心理狀態就會變成“無所謂,反正不是我的事,你們安排就好,做不好也有爸爸媽媽兜底”。

"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最近我在聽的“冬吳同學會”,吳伯凡老師講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他以英國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為原型,分析了責任心對孩子人生的巨大影響。

《富哥哥窮弟弟》紀錄的是真人真事,同一家庭兩兄弟,相差一歲,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哥哥是“金融界精英”,住在和東蘇賽克斯一棟13世紀的宅子裡,弟弟是開著房車四處流浪的無業人員,經濟的窘迫讓他時常陷入有上頓沒下頓的境地,節衣縮食是常態。

同樣的家庭,同樣的學校,是什麼讓兩個人變得不同呢?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視頻截圖)

追溯到童年發現,決定兄弟兩不同人生走向的,是他們不同的性格特質。

哥哥一出生,父母就把他定位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很小就要早起送報紙修草坪賺錢補貼家用,承擔責任。

弟弟得到了寵愛和寬容,做什麼事都有父母兜底,破壞公物被媽媽解釋為“小孩子都會有的惡作劇”,很少有自己負責的時候。

長大後,有沒有責任心帶來的巨大差距從兩人身上體現了出來。

哥哥做事持之以恆,不管難不難,都想做出個樣子來,因為他把自己當作事情的責任人。

弟弟則完全相反,每份工作都堅持不了多久,因為沒有責任心,遇到困難就毀約。

吳伯凡在分析責任心對孩子的影響時,講了這麼一段話:

一個孩子,小時候的責任心培養,會有助於他理解成人社會的遊戲規則,如果這個責任心培養一直沒有完成,那麼小時候沒付出的成本,長大後就可能用一輩子的貧困、邊緣化來為它買單。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越小越好。

當他自己能走路的時候,你就要讓他為自己走路這件事負責。當他能說話的時候,就要讓他為自己說出的話負責。

聽到這裡,我就想到了最近發生在千尋身上一段真實的經歷,它呈現了孩子“責任心”的養成過程:沒有天生,唯有“喚醒”。

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1、追悔莫及中萌生的“責任心”

今年8月,千尋就從幼稚園畢業了,最近她們班在排練畢業晚會上演出的話劇。看得出來,千尋很重視這次演出,好幾次在我面前聲色並茂地描述她扮演的角色。

某週五,千尋帶回一張小紙條,如下圖: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我看了紙條內容,猜應該是老師發給小朋友回家練習的話劇臺詞。

跟她確認,可忙著鼓搗樂高的她頭也不抬,一副沒功夫搭理我的樣子。

之後的週末,我又友情提醒了她一次:

千尋,你帶回家的小紙條是幹嘛用的呢?

她大大咧咧回了一句:臺詞啊。便繼續玩她的桌游去了。

到了週一,放學接到她,耷拉著臉,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跟我講:“媽媽,我的臺詞沒了。今天老師讓大家對臺詞,我週末沒練習,講不出來,被取消資格了,我的臺詞現在變成巧巧的了。”

偷偷告訴你們,我心裡那個樂啊,強忍著沒笑出來。(是親媽沒錯了)

不過不是幸災樂禍,我樂的是,這是個幫千尋喚醒“責任心”的好機會。

小孩果然不是天生就有責任心,鬱悶後第一想到的便是“找人兜底”:媽媽,你跟老師說說嘛,把臺詞還給我,我保證會好好練的。

我當然不要做這個“救兵”。

於是之後的幾天,她都在追悔莫及中度過。

見她有所思了,我才趁機和她進行了一次“責任心”的探討:

千尋,老師把紙條交給你的時候,是不是有講週末要回家好好練臺詞啊?

是啊。

那你有沒有聽到並答應呢?

我聽到了,也說ok了。

可是回家就忘光光咯,當你跟別人講ok的時候,你就對這件事有責任了,你得對你的事負責,用心把它做好。

這次我們就為巧巧加油,下次再爭取機會,好不好?

好吧。

雖然還有點不甘心,但這件事之後,千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開始對自己的事上心了。

體能課要穿運動服,前一天晚上就會自己找出來放在床邊,以防忘記。

想必是發現了,媽媽靠不住,找人兜底的策略不管用。:)

類似的經歷,相信很多孩子都有過,作業忘改錯、第二天要求穿校服不記得、水杯沒有放進書包裡、早晨磨蹭遲到......我們不妨回憶一下,最後善後的人是誰,是我們還是孩子自己?

我的體會是,扮“後媽”雖然不容易,但只要能讓孩子通過承擔後果,感受"責任心"的重要,逐漸建立起責任意識,就很值得。

這很考驗家長的耐力,多數時候,我們太容易屈服於"想要幫孩子搞定的心",需要不時地提醒自己。

這也是我經常跟大家叨叨的,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時刻帶著覺察,不能由著自己的思維慣性,滑到哪裡是哪裡,哈佛的教育課程把這稱為Mindful Parenting(正念養育)。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canve)

2、日常中如何刻意練習

除了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日常中我也會加入一些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刻意練習,效果很明顯。兩個正面管教中推薦的技巧,分享給大家。

(做家務也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好方法,不過現實中隨著孩子學業壓力變大,能堅持讓孩子做家務的家庭並不多,實操意義沒那麼強,我就不在這裡累述了。對做家務話題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留言,我們單獨開篇聊)

1.有限選擇

責任心代表孩子能獨立擔當,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決策能力。

但現在孩子生活都安排得特別滿,每天除了上課,其它時間還要被興趣班、補習班佔用,日常中自己做決定的機會還真不多。

這種現實背景下,就需要家長創造一些讓孩子做決定的機會,比如有限選擇。

外出吃飯時,可以問孩子:今天中午,你是吃披薩,還是意大利麵,你來決定吧!

今晚你是想先寫作業再玩,還是先玩再寫作業?或者有什麼更好的安排,你來決定吧!

到睡覺時間了,你是準備現在睡覺,還是聽一個故事再睡覺,你來決定吧!

……

實施有限選擇時,有兩個小訣竅:

一是選項控制在三個以內。因為選項太多,會給孩子造成選擇障礙,反而破壞做決定的成就感。

二是記得加上"你來決定吧!"這句話。不要小看這句口號式的結束語,它能極大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讓孩子真實地感到自己在做主導,自己能夠主導。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canve)

2.啟發式提問

啟發式提問,是通過開放性的問題,給孩子機會訓練自己的判斷和擔當能力,從而具備責任主體的認知。

比如,孩子遇到困難,往往想逃避責任,發脾氣或者抱怨自己做不來、做不好。

這時候,父母不要急著講:怎麼不動腦筋,你可以這樣做啊……說著就忍不住插手。

我們不妨改用啟發式提問:

“你覺得這件事難在哪裡呢?”

“你覺得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

“你是不是需要些幫助?”

這兩種應對方式區別很大。

前者是:我來教你,你應該這麼做,不應該那麼做。這是替孩子思考,替孩子決策,剝奪了孩子成為責任主體的機會。

後者是激發孩子獨立思考和擔當,一直將他置於責任主體的位置上,沒法“輕易逃脫”。

關鍵的祕訣就在於,“你”是問題的主角,不是“我”。:)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圖片來源於canve)


正巧,我在Coursera上的兒童心理學的教授,在最近一次課程中也講到了類似話題:

在所有優良品質中,對孩子將來影響巨大,卻又最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就是責任心。

教授解釋說,現代的家長越來越“盡職”,孩子從小到大基本上就是被事無鉅細地操心和安排,小到每日飯菜營養搭配,大到興趣班的規劃,要做什麼都有人告訴他。

這種看似完美的“精英教育”,會悄無聲息地剝奪孩子自己做主、自己負責的機會。

你看現在很多孩子,小小年紀,身上就有了一種“喪”的氣質。

催他做作業,他也會做,可就是磨磨蹭蹭不認真。

磨蹭、不認真的背後其實是:“這是你們要求我做的作業,我又不用為它負責。”

真的是小時候追著孩子餵飯,長大後就盯著做作業;小時候安排孩子玩這個玩那個,長大後就安排學校和就業。

孩子長期居於責任的客體,久而久之,心理狀態就會變成“無所謂,反正不是我的事,你們安排就好,做不好也有爸爸媽媽兜底”。

一樣家庭培養出迥異孩子:人生分水嶺,從是否具備這個品質開始

So,千萬不要做“吃力不討好”的保姆型家長,孩子並不需要我們幫他決定很多事,他需要自己去判斷和承擔。這不是偷懶或撒手不管,而是一種教養智慧。

只有我們把擔子交給孩子,孩子才會有挑擔的能力和意識!

小時候沒付出的成本,

長大後可能用一輩子的貧困買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