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童年的匱乏感會影響孩子一生,為人父母,要知道這一點'

不完美媽媽 心理學 創業 服裝 玩具 黑洞 心理相先生 2019-08-30
"
"
心理學:童年的匱乏感會影響孩子一生,為人父母,要知道這一點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有著嚴重的“不配得感”,所謂“不配得感”就是在他們的潛意識裡總覺得自己配不上好的,他們用好一些的,吃好一些的,會體驗到愧疚。

通常,這個愧疚有指向性,比如愧疚父母,愧疚以前的生活和經歷。

這樣的體驗其實就來自童年的匱乏,這個匱乏不單單是物質上的匱乏,更多的是父母等養育者傳遞給他們的心理上的匱乏。

正所謂“身窮窮一時,心窮窮三代”,就是這種匱乏感的最顯而易見的代際傳遞作用。

我有個來訪者,她已經是一個外企的高管了,可是她衣食住行依舊很“簡樸”,出差住普通賓館,吃飯在街頭飯館,來往坐經濟艙,外人看來她低調、節約。

可是她真實的內心是,她用好的心裡會不舒服,彷彿耳邊會有一種聲音呵斥她:你這樣太浪費了,你知道賺一分錢有多不容易嗎?

她說她知道有時間成本這回事,知道享受一些更好的服務會幫她節約時間,她節約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來做更重要的事。可是她還是會心裡不舒服,還是會下意識的選擇比較便宜的產品和服務。

我的這位來訪者從小家裡就比較貧窮,媽媽幾乎不給她賣任何玩具和零食,她說有時候她看見別的小朋友有好玩的玩具,可以吃好吃的東西,她也會纏著媽媽讓她買。

可這時候,媽媽總會把她訓斥一頓,呵斥她不識好歹,不知道家裡窮,在這種成長環境下,她學乖了,變得聽話了。

但同時也在潛意識裡留下了深深的“不配得感”,即她不敢花錢,怕花錢,怕用好的,吃好的,穿好的,一旦這樣做,心裡就會有愧疚感。

"
心理學:童年的匱乏感會影響孩子一生,為人父母,要知道這一點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有著嚴重的“不配得感”,所謂“不配得感”就是在他們的潛意識裡總覺得自己配不上好的,他們用好一些的,吃好一些的,會體驗到愧疚。

通常,這個愧疚有指向性,比如愧疚父母,愧疚以前的生活和經歷。

這樣的體驗其實就來自童年的匱乏,這個匱乏不單單是物質上的匱乏,更多的是父母等養育者傳遞給他們的心理上的匱乏。

正所謂“身窮窮一時,心窮窮三代”,就是這種匱乏感的最顯而易見的代際傳遞作用。

我有個來訪者,她已經是一個外企的高管了,可是她衣食住行依舊很“簡樸”,出差住普通賓館,吃飯在街頭飯館,來往坐經濟艙,外人看來她低調、節約。

可是她真實的內心是,她用好的心裡會不舒服,彷彿耳邊會有一種聲音呵斥她:你這樣太浪費了,你知道賺一分錢有多不容易嗎?

她說她知道有時間成本這回事,知道享受一些更好的服務會幫她節約時間,她節約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來做更重要的事。可是她還是會心裡不舒服,還是會下意識的選擇比較便宜的產品和服務。

我的這位來訪者從小家裡就比較貧窮,媽媽幾乎不給她賣任何玩具和零食,她說有時候她看見別的小朋友有好玩的玩具,可以吃好吃的東西,她也會纏著媽媽讓她買。

可這時候,媽媽總會把她訓斥一頓,呵斥她不識好歹,不知道家裡窮,在這種成長環境下,她學乖了,變得聽話了。

但同時也在潛意識裡留下了深深的“不配得感”,即她不敢花錢,怕花錢,怕用好的,吃好的,穿好的,一旦這樣做,心裡就會有愧疚感。

心理學:童年的匱乏感會影響孩子一生,為人父母,要知道這一點

除了這種能覺察的“不配得感”,有時候這種感覺會更加隱蔽,如會“故意”把事情弄糟糕,把事情做失敗,甚至把成功毀掉,因為潛意識裡有個聲音叫“你不配”。

我的另一位來訪者,她二十歲大專畢業就開始創業,其實她做的創業項目很有前景,可是每賺一些錢,她的生意就會出問題,緊接著她就會賠錢,就會欠債。

她小時候經常被父親打擊,父親說“這個女娃,你就老老實實的洗衣服做飯,別的你幹不成”,並且她父親酗酒,會時不時的打罵她和姐姐。

她一直不敢直視父親,即使到現在了,她也不想和父親待在一起,媽媽是個傳統的農村婦女,在家裡沒有一點話語權,經常會被喝醉酒的父親打罵。

在這樣的原生家庭里長大的她,意識上很要強,勵志要改變自己,可是潛意識裡從小就接受了父親的判定:你這個女娃,你就老老實實的洗衣服做飯,別的你幹不成。

"
心理學:童年的匱乏感會影響孩子一生,為人父母,要知道這一點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有著嚴重的“不配得感”,所謂“不配得感”就是在他們的潛意識裡總覺得自己配不上好的,他們用好一些的,吃好一些的,會體驗到愧疚。

通常,這個愧疚有指向性,比如愧疚父母,愧疚以前的生活和經歷。

這樣的體驗其實就來自童年的匱乏,這個匱乏不單單是物質上的匱乏,更多的是父母等養育者傳遞給他們的心理上的匱乏。

正所謂“身窮窮一時,心窮窮三代”,就是這種匱乏感的最顯而易見的代際傳遞作用。

我有個來訪者,她已經是一個外企的高管了,可是她衣食住行依舊很“簡樸”,出差住普通賓館,吃飯在街頭飯館,來往坐經濟艙,外人看來她低調、節約。

可是她真實的內心是,她用好的心裡會不舒服,彷彿耳邊會有一種聲音呵斥她:你這樣太浪費了,你知道賺一分錢有多不容易嗎?

她說她知道有時間成本這回事,知道享受一些更好的服務會幫她節約時間,她節約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來做更重要的事。可是她還是會心裡不舒服,還是會下意識的選擇比較便宜的產品和服務。

我的這位來訪者從小家裡就比較貧窮,媽媽幾乎不給她賣任何玩具和零食,她說有時候她看見別的小朋友有好玩的玩具,可以吃好吃的東西,她也會纏著媽媽讓她買。

可這時候,媽媽總會把她訓斥一頓,呵斥她不識好歹,不知道家裡窮,在這種成長環境下,她學乖了,變得聽話了。

但同時也在潛意識裡留下了深深的“不配得感”,即她不敢花錢,怕花錢,怕用好的,吃好的,穿好的,一旦這樣做,心裡就會有愧疚感。

心理學:童年的匱乏感會影響孩子一生,為人父母,要知道這一點

除了這種能覺察的“不配得感”,有時候這種感覺會更加隱蔽,如會“故意”把事情弄糟糕,把事情做失敗,甚至把成功毀掉,因為潛意識裡有個聲音叫“你不配”。

我的另一位來訪者,她二十歲大專畢業就開始創業,其實她做的創業項目很有前景,可是每賺一些錢,她的生意就會出問題,緊接著她就會賠錢,就會欠債。

她小時候經常被父親打擊,父親說“這個女娃,你就老老實實的洗衣服做飯,別的你幹不成”,並且她父親酗酒,會時不時的打罵她和姐姐。

她一直不敢直視父親,即使到現在了,她也不想和父親待在一起,媽媽是個傳統的農村婦女,在家裡沒有一點話語權,經常會被喝醉酒的父親打罵。

在這樣的原生家庭里長大的她,意識上很要強,勵志要改變自己,可是潛意識裡從小就接受了父親的判定:你這個女娃,你就老老實實的洗衣服做飯,別的你幹不成。

心理學:童年的匱乏感會影響孩子一生,為人父母,要知道這一點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百分之九十的感受和行為是由潛意識控制的,潛意識往往才是真實的自我。正如心理學家榮格說的,你的潛意識正在操控著你的人生,而你將其稱為命運!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的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如果你要為人父母,請儘量給孩子一個不匱乏的童年,也許物質上你沒有這個條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給孩子創設一顆充盈、豐富的內心。

物質上的富有和內心的充盈、豐富沒有關聯,內心的充盈、豐富需要的是父母的積極關注和無條件的愛。

1、積極關注,即給孩子以積極的期待和關注。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獲得撫養者的關注,是所有生物求生的本能,因為對於生物而言獲得關注,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食物。

所以獲得父母的關注會是孩子的最大訴求,如果這個訴求在生命早期匱乏,那麼在成年之後,可能會有兩個結果,要麼在親密關係中,極力尋找,稍微有一個人對她(他)好一點,她(他)就會覺得這就是自己的真愛,因此很容易在感情上“上當受騙”,很難建立和維持穩固的關係;要麼變得情感淡漠,很難與人親近或者親密,與人很疏遠。

2、無條件的愛,這一點尤為重要。很多父母給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比如,你需要聽話、懂事,爸爸媽媽才會愛你;你必須要考出好成績,才是爸爸媽媽心裡的好孩子。也許他們言語上不承認自己是這樣想的,但他們就是這樣做的。

在這樣的成長條件下,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只能去壓抑自己,順應父母,那些自己本來的想法、需求就成了“匱乏的黑洞”。

為了得到別人的愛,他會討好、迎合,沒有自我,可是那個“匱乏的黑洞”依然在,它需要真實的自我去填充,可是他所建立的關係是沒有自我的,因此就出現了心理問題,不得已求助心理諮詢師。

所以為人父母的時候,請記得給孩子積極的關注和無條件的愛,這會給他一個幸運的童年,這樣的童年可以治癒他一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