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你的孩子卑微地活著

文|聽歌

不要讓你的孩子卑微地活著

前言:

《二胎紀實》文後,有媽媽A留言道:偉大的母親,問題是孩子出生以後被迫背上沉重的包袱。將來的日子,一有事就是我生你容易嗎?你怎麼能這樣對我?

林汀物語:其實孩子會怎麼想全在於家長如何灌輸,如果你給他一個開朗的環境,相信他也會開朗的。

A說:生活貧困,再好的環境也會自卑。

林汀物語:有錢就不自卑嗎?他們羨慕我們兒女齊全家庭幸福呢!

A:自我安慰吧。這個社會。錢是最重要的。

林汀物語:這個世界有時也需要一點阿Q精神。

A:哈,只能騙自己。

現將以前寫的一篇文章送給A,希望你笑納!


一個畫面不停地在眼前晃盪:一位媽媽意氣風華地發表著關於某某事件的評價,她的兒子,一個快30的男人,畏畏縮縮、唯唯諾諾地站在她的旁邊,眼睛灰暗目無表情。

每次看到這個畫面,我總禁不住想問:孩子會笑嗎?有簡單地獲得快樂的滿足嗎?會跟媽媽分享內心的快樂和喜悅嗎?

三十多年了,原本擁有明亮眼睛的他是如何在一步步的訓練中變成今天這樣一副暗淡晦澀的表情?他機械地按照指令執行力所能及的事,這些是他媽媽花了很長很長時間才教會的。

媽媽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具有了一般“人”生活的技能,總算讓他能像“人”在這個擁擠的世界存活。

幸福是他媽媽的,他沒有;快樂是他媽媽的,他沒有;成就感也是他媽媽的,他沒有。他就如小狗般,忠實地在媽媽身邊卑微地活著。

這個畫面總也揮之不去。

不要讓你的孩子卑微地活著

一位朋友的女兒要去參加一個同學生日聚會,因為她臨時有事,不能一開始就去,擔心後去會顯得突兀,問大家是否還去。我建議別去了,即便去,也希望在家長的帶領下引導進入,否則她會被排斥,會怯弱。朋友沒有接受建議,陪孩子到了門口,然後讓孩子一個人進去了。半小時不到,孩子哭喪著臉出來了。說以後再也不參加這種聚會了。細問後得知,原來她去的晚,其他小朋友已經混熟了開始打鬧,見她進來,就把她當做了目標聯合起來捉弄,為此,她自尊心大受打擊。整個晚上都鬱鬱寡歡。孩子小,社交能力弱,突發狀況無法應對,父母沒有及時疏導協助,孩子幼小的心靈自然倍受打擊。

不要讓環境的不適感影響和左右孩子

不要讓你的孩子卑微地活著

想起我小時候。

那時家裡窮,父母皆為工薪階層,我是家中的老大,衣服都是揀父母的工作服。身上的顏色不是灰的就是藍的。如花似玉的年級整日灰頭土臉,在一群五顏六色的青春少男少女間總是暗淡無光。每天走路都是低頭行走,羞澀地掃描路上的行人,很少敢以正面視人。看著旁邊同齡的女同學花枝招展地留著披肩長髮、穿著小腳高跟鞋,女人般地一翹一翹地走過眼前,覺得自己異常卑微。

這種卑微的情結一直潛藏於內心深處。很多年後,通過不斷地學習工作,慢慢地成長和提升才甩掉這種致命的卑微。

現在想想,如果我的父母有給我灌輸一點點自信,或者給我一點點鼓勵,也許我不會卑微地生活那麼多年。即便生活條件很差,但是我的內心依然充盈和豐滿。

特殊時期的特殊引導對於健全孩子內心極其重要。

不要讓你的孩子卑微地活著

某男人,我的一位朋友,已過不惑,高大帥氣,英俊瀟灑,據說年輕時頗受女性追捧。

某次,因開門之事與一保安發生衝突。朋友建議他不要介意了,不過一保安,何必跟他一般見識。他不聽,偏要爭個你死我活。我說,你一高級工程師何必與一保安計較,你與他爭執,無論輸贏,不過是自降身份而已。雖然無疾而終,事後仍耿耿於懷。

後聊天得知。此男人,五歲喪父,母親帶他嫁於他人。他的繼父對他很苛刻,經常把他的書包扔掉阻止他求學。他撿來後又悄悄地去了。他的母親因要出工無法整日照顧他,於是小小年級自己煮飯吃。即便如此,他繼父的兒子故意趁他不備,撒些沙子至飯鍋,他只能就著沙子吃難以下嚥的砂鍋飯。他不敢告訴媽媽,因為媽媽知道後就會跟繼父吵架,最後吃虧的還是他。在那個年代,他靠著助學金卑微而堅強地活著,後來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卑微在心裡生了根,非一朝一夕可以拔掉。如果你自己沒有意識,你是不會去拔掉的。

後來他通過努力讀了大學參加工作結婚生孩子,但是,卑微時時糾結著他。結婚離婚,不停地換工作,內心常常處於焦慮和不安中。其實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因為窮而失去了做人的底氣和士氣。如果當時他的媽媽能給他一點底氣,也許他後面的生活會過的坦然些。

不要讓你的孩子卑微地活著

一位媽媽總擔心孩子趕不上同齡的孩子,其實在我看來,那位孩子能力很不錯,自己獨立上學外出也不用控制和擔心。她卻總擔心自己的孩子差太遠。每個孩子的目標都不一樣,我們又為何追求那些遙不可及的目標,讓自己的孩子在一群強者面前膽戰心驚地弱小生存著。其實,只要他的今天強過昨天,內心擁有佔有時光的成就感就足矣。

別人的目標不是你的目標,踏踏實實做自己就好。

不要讓你的孩子卑微地活著

愛因斯坦小時候一次上手工課。老師要求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學的作品都很漂亮。輪到愛因斯坦,他拿出的是一個東倒西歪的小凳子。看著這個醜八怪,老師奚落地問道:你們有誰見過世界上比這個凳子更醜的東西?

同學們鬨堂大笑。

“有”。此時,愛因斯坦小聲且肯定地答道。

這時他從抽屜裡拿出了另外兩個凳子,一個比一個醜陋。

“這個是我第一次做的,這個是我第二次做的。”

老師看它們一個比一個好。改變了對愛因斯坦的態度。

雖然做的很差,但是一次好過一次。

足矣。

人生本亦如此,我們不可能最好,只要比昨天好就足矣,何必低眉順眼,逆來順受,忍氣吞聲,卑微而懦弱著存在呢?

自卑是一劑慢性毒藥,一點點滲入你的靈魂,一點點摧毀你的人生。為了孩子請遠離這劑毒藥,讓你的孩子健康而快樂地活著。


說明:

原文首發公號:林汀物語。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