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

『很多由保姆帶的孩子,父母在家時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只跟保姆。這常給父母一種錯覺:保姆對我的孩子不錯,因為他不願意跟其他人。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家時保姆表現得愛孩子並讓他為所欲為;父母不在時保姆便訓斥和嚇唬孩子。孩子整天在愛和不愛兩種環境中轉換,沒有安全感。得到愛的孩子,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在陌生的環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為他有一個穩定的愛的環境。』

"

『很多由保姆帶的孩子,父母在家時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只跟保姆。這常給父母一種錯覺:保姆對我的孩子不錯,因為他不願意跟其他人。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家時保姆表現得愛孩子並讓他為所欲為;父母不在時保姆便訓斥和嚇唬孩子。孩子整天在愛和不愛兩種環境中轉換,沒有安全感。得到愛的孩子,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在陌生的環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為他有一個穩定的愛的環境。』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蒙特梭利幼兒園有個口號:“愛和自由,美和理想。”這個口號是我們對蒙特梭利教育法實施10多年得出來的。為什麼要把愛放在第一位呢?

兒童一切生活的基礎和對未來的認識及行為幾乎都歸結於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愛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因此我認為愛的問題是兒童各方面成長的一個背景。這也是許多心理學家的共識,好比植物有土壤一樣,愛就是兒童成長的土壤。

許多家長可能這樣認為: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對一個內心根本就無愛且不具備愛的能力的成人來說,怎麼辦?我認為這是一個成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心理學家認為,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夠自然地表達出對孩子的“愛”。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齡如還處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僅從他自身出發,他更愛他自己,在處理同孩子有關的事情時,他可能更多地從自身著想,而不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同孩子慪氣,對著幹,他必須最後取勝。他不能作為一個成人寬容地對待孩子,容納和理解孩子。

另一種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看自己的情緒,情緒好時是猛愛,情緒不好時是猛呵斥。這樣,孩子把寶貴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觀色上,先是驚嚇和糊塗,後來是揣摩和應付。蒙氏教育實施10年來,我們面臨的不是如何實施這個教育,而是花大量的精力調節兒童因得不到愛而無安全感帶來的情緒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慮。這種焦慮是普遍的,這種普遍性來自於人們的觀念。

"

『很多由保姆帶的孩子,父母在家時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只跟保姆。這常給父母一種錯覺:保姆對我的孩子不錯,因為他不願意跟其他人。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家時保姆表現得愛孩子並讓他為所欲為;父母不在時保姆便訓斥和嚇唬孩子。孩子整天在愛和不愛兩種環境中轉換,沒有安全感。得到愛的孩子,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在陌生的環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為他有一個穩定的愛的環境。』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蒙特梭利幼兒園有個口號:“愛和自由,美和理想。”這個口號是我們對蒙特梭利教育法實施10多年得出來的。為什麼要把愛放在第一位呢?

兒童一切生活的基礎和對未來的認識及行為幾乎都歸結於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愛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因此我認為愛的問題是兒童各方面成長的一個背景。這也是許多心理學家的共識,好比植物有土壤一樣,愛就是兒童成長的土壤。

許多家長可能這樣認為: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對一個內心根本就無愛且不具備愛的能力的成人來說,怎麼辦?我認為這是一個成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心理學家認為,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夠自然地表達出對孩子的“愛”。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齡如還處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僅從他自身出發,他更愛他自己,在處理同孩子有關的事情時,他可能更多地從自身著想,而不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同孩子慪氣,對著幹,他必須最後取勝。他不能作為一個成人寬容地對待孩子,容納和理解孩子。

另一種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看自己的情緒,情緒好時是猛愛,情緒不好時是猛呵斥。這樣,孩子把寶貴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觀色上,先是驚嚇和糊塗,後來是揣摩和應付。蒙氏教育實施10年來,我們面臨的不是如何實施這個教育,而是花大量的精力調節兒童因得不到愛而無安全感帶來的情緒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慮。這種焦慮是普遍的,這種普遍性來自於人們的觀念。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弗羅姆(1900~1980)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

『“愛”同我們掌握其他藝術一樣,它是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好比學醫,你不可能生下來就是一個醫生,你必須通過學習而成為一個醫生。』

他的看法是:每一位父母也必須通過學習並付出努力才會懂得愛。

什麼才是父母真正對孩子的“愛”呢?我們知道許多動物是很愛自己的孩子的。比如說:母雞愛它的小雞,老虎很愛它的小老虎。我們在電影裡經常看到老虎媽媽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這也是一種愛。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來以後,對孩子確實充滿了愛意。但是在孩子有獨立思考能力以後,這種“愛”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說:“母愛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意味著關心母親和孩子的分離。”我們在幼兒院觀察孩子的結果證明: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發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說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比較小、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解決問題能力強,同時孩子快樂無比。

有一個小孩,他跟別的小孩玩時會說:“我媽媽給我買的巧克力不給你吃。”這顯然是他的安全感沒有建立起來,他把這個安全感移交在父母身上。這種孩子歡樂少,思維不開闊。而正常的孩子在父母那兒得到了愛,他會把安全感建立在自己身上。因為他得到了愛的滿足,他就有了安全感,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發展上。

怎樣才能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愛呢?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並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這些必須建立在你對兒童生命發展瞭解的基礎上。這就是愛。

"

『很多由保姆帶的孩子,父母在家時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只跟保姆。這常給父母一種錯覺:保姆對我的孩子不錯,因為他不願意跟其他人。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家時保姆表現得愛孩子並讓他為所欲為;父母不在時保姆便訓斥和嚇唬孩子。孩子整天在愛和不愛兩種環境中轉換,沒有安全感。得到愛的孩子,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在陌生的環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為他有一個穩定的愛的環境。』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蒙特梭利幼兒園有個口號:“愛和自由,美和理想。”這個口號是我們對蒙特梭利教育法實施10多年得出來的。為什麼要把愛放在第一位呢?

兒童一切生活的基礎和對未來的認識及行為幾乎都歸結於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愛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因此我認為愛的問題是兒童各方面成長的一個背景。這也是許多心理學家的共識,好比植物有土壤一樣,愛就是兒童成長的土壤。

許多家長可能這樣認為: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對一個內心根本就無愛且不具備愛的能力的成人來說,怎麼辦?我認為這是一個成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心理學家認為,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夠自然地表達出對孩子的“愛”。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齡如還處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僅從他自身出發,他更愛他自己,在處理同孩子有關的事情時,他可能更多地從自身著想,而不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同孩子慪氣,對著幹,他必須最後取勝。他不能作為一個成人寬容地對待孩子,容納和理解孩子。

另一種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看自己的情緒,情緒好時是猛愛,情緒不好時是猛呵斥。這樣,孩子把寶貴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觀色上,先是驚嚇和糊塗,後來是揣摩和應付。蒙氏教育實施10年來,我們面臨的不是如何實施這個教育,而是花大量的精力調節兒童因得不到愛而無安全感帶來的情緒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慮。這種焦慮是普遍的,這種普遍性來自於人們的觀念。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弗羅姆(1900~1980)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

『“愛”同我們掌握其他藝術一樣,它是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好比學醫,你不可能生下來就是一個醫生,你必須通過學習而成為一個醫生。』

他的看法是:每一位父母也必須通過學習並付出努力才會懂得愛。

什麼才是父母真正對孩子的“愛”呢?我們知道許多動物是很愛自己的孩子的。比如說:母雞愛它的小雞,老虎很愛它的小老虎。我們在電影裡經常看到老虎媽媽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這也是一種愛。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來以後,對孩子確實充滿了愛意。但是在孩子有獨立思考能力以後,這種“愛”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說:“母愛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意味著關心母親和孩子的分離。”我們在幼兒院觀察孩子的結果證明: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發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說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比較小、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解決問題能力強,同時孩子快樂無比。

有一個小孩,他跟別的小孩玩時會說:“我媽媽給我買的巧克力不給你吃。”這顯然是他的安全感沒有建立起來,他把這個安全感移交在父母身上。這種孩子歡樂少,思維不開闊。而正常的孩子在父母那兒得到了愛,他會把安全感建立在自己身上。因為他得到了愛的滿足,他就有了安全感,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發展上。

怎樣才能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愛呢?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並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這些必須建立在你對兒童生命發展瞭解的基礎上。這就是愛。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一無所知,他總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或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不知從孩子的利益出發。比如我們從不認為兒童的哭有什麼了不起,我們甚至會認為,那對消化有幫助。事實上,兒童大量的自發行為都被成人制止了,長期延續下去,我們就發現很多孩子的成長權利被父母剝奪了,心智發展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中國人有句話說“獨生子女都是小皇帝”。我特別不贊同這個觀點,我認為中國沒有小皇帝。至少有一點,皇帝是要受到極大的尊重的,我們的孩子沒有受到這份尊重,他的許多權利被剝奪了。我們幼兒院的有的孩子,入院後出現很奇怪的現象,吃飯不會,上廁所不會,什麼都不會,什麼都要靠別人來做。這個年齡是兒童最喜歡自己動手做事的年齡。手發展的機會沒有了,對孩子心智等方面的成長都會產生影響。家長會說:“因為我們太愛孩子的,所以幫孩子做了。”我們是太愛自己了,還是太愛孩子了?成人之所以要這樣代替孩子是怕孩子給自己帶來麻煩。

兒童在0到6歲是1分鐘都不能停止活動的,尤其是4歲以前的孩子。他的觸摸、抓、握、扭等舉動,全部都是他生命發展的要求,是他各方面發展的需要,並不是說他開始學數學、學識字才是開始發展心智。這些看似沒有什麼意義的活動,卻是兒童身心綜合發展的全部內容。如果兒童在這方面得不到滿足,也就等於不讓孩子聰明、出息和快樂。1歲半的孩子沒有一個不愛自己吃飯的。但孩子能嗎?成人會感到太亂、太髒、太麻煩,即使孩子抗爭,他也不可能擁有這些權利。兒童自身的發展減少了,取代他的是別人的意志、主張、行為,這樣,兒童的注意力終於被引到了外面,偏離了自我,偏離了生命發展的軌道,開始過於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神態和暗示……失去了個性就失去了創造力。

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怎麼把握呢?我們很難斷定一個生氣的人是在表達愛。情緒往往是衡量愛的關鍵。很多父母在孩子開始獨立的時候,他的那種情緒就開始壓迫孩子。比如說他希望孩子將來考大學、考研究生等。這個想法是對的,但這個想法,必須建立在中學、小學、幼兒園教育的基礎上,而最重要的是幼兒期。就讓他從洗頭、洗碗、到處觸摸開始,有了這個認識世界的好開端,他自然就會發展到更高的認知狀態。

兒童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照顧和理解,也就是關心他的成長,這是愛孩子的關鍵所在。

美國有一個叫哈羅的人和他的同事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將幼猴養在一個有兩個“母親”的籠子裡。一個“母親”是用金屬絲做的,幼猴可以從“母親”胸部隆起的橡皮奶頭吃到奶。另一個“母親”裹著一層柔軟的有卷卷絨的布,但沒有食物可以供幼猴吃。這隻幼猴抱著布做成的“猴媽媽”,而把嘴伸過去吃金屬絲做成的“猴媽媽”身上的奶。當實驗室裡放入一個幼猴不熟悉的會移動的東西時,這隻幼猴會毫不猶豫地抱著用布做成的“猴媽媽”。這個實驗說明幼猴對吃不是很在乎,在乎的是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安全,精神上的愉快佔第一位,而不是吃的需求。這隻小猴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把它放入猴群中,它不跟其他的猴子合作,總是孤獨地待著。後來這隻猴子沒有長大就死了。在以後的實驗中,類似這種猴子,即使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會虐待自己的孩子。

觀察我們周圍,人類的許多行為不比猴子強多少。孤兒院的嬰兒死亡率很高,很大的緣故是孩子得到的愛太少。有些發達國家的孤兒院,孩子的物質需求能得到非常好的滿足,但一些孩子卻在2歲時才能坐立,4歲時才行走,這完全是因為兒童沒有一個家庭式的愛的環境。

一位優秀的父母,他的愛的能力首先表現在他對兒童的瞭解上。如果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自己成長的經歷,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來學會愛孩子的方法。你將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長。

"

『很多由保姆帶的孩子,父母在家時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只跟保姆。這常給父母一種錯覺:保姆對我的孩子不錯,因為他不願意跟其他人。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家時保姆表現得愛孩子並讓他為所欲為;父母不在時保姆便訓斥和嚇唬孩子。孩子整天在愛和不愛兩種環境中轉換,沒有安全感。得到愛的孩子,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在陌生的環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為他有一個穩定的愛的環境。』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蒙特梭利幼兒園有個口號:“愛和自由,美和理想。”這個口號是我們對蒙特梭利教育法實施10多年得出來的。為什麼要把愛放在第一位呢?

兒童一切生活的基礎和對未來的認識及行為幾乎都歸結於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愛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因此我認為愛的問題是兒童各方面成長的一個背景。這也是許多心理學家的共識,好比植物有土壤一樣,愛就是兒童成長的土壤。

許多家長可能這樣認為: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對一個內心根本就無愛且不具備愛的能力的成人來說,怎麼辦?我認為這是一個成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心理學家認為,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夠自然地表達出對孩子的“愛”。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齡如還處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僅從他自身出發,他更愛他自己,在處理同孩子有關的事情時,他可能更多地從自身著想,而不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同孩子慪氣,對著幹,他必須最後取勝。他不能作為一個成人寬容地對待孩子,容納和理解孩子。

另一種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看自己的情緒,情緒好時是猛愛,情緒不好時是猛呵斥。這樣,孩子把寶貴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觀色上,先是驚嚇和糊塗,後來是揣摩和應付。蒙氏教育實施10年來,我們面臨的不是如何實施這個教育,而是花大量的精力調節兒童因得不到愛而無安全感帶來的情緒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慮。這種焦慮是普遍的,這種普遍性來自於人們的觀念。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弗羅姆(1900~1980)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

『“愛”同我們掌握其他藝術一樣,它是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好比學醫,你不可能生下來就是一個醫生,你必須通過學習而成為一個醫生。』

他的看法是:每一位父母也必須通過學習並付出努力才會懂得愛。

什麼才是父母真正對孩子的“愛”呢?我們知道許多動物是很愛自己的孩子的。比如說:母雞愛它的小雞,老虎很愛它的小老虎。我們在電影裡經常看到老虎媽媽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這也是一種愛。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來以後,對孩子確實充滿了愛意。但是在孩子有獨立思考能力以後,這種“愛”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說:“母愛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意味著關心母親和孩子的分離。”我們在幼兒院觀察孩子的結果證明: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發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說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比較小、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解決問題能力強,同時孩子快樂無比。

有一個小孩,他跟別的小孩玩時會說:“我媽媽給我買的巧克力不給你吃。”這顯然是他的安全感沒有建立起來,他把這個安全感移交在父母身上。這種孩子歡樂少,思維不開闊。而正常的孩子在父母那兒得到了愛,他會把安全感建立在自己身上。因為他得到了愛的滿足,他就有了安全感,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發展上。

怎樣才能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愛呢?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並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這些必須建立在你對兒童生命發展瞭解的基礎上。這就是愛。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一無所知,他總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或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不知從孩子的利益出發。比如我們從不認為兒童的哭有什麼了不起,我們甚至會認為,那對消化有幫助。事實上,兒童大量的自發行為都被成人制止了,長期延續下去,我們就發現很多孩子的成長權利被父母剝奪了,心智發展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中國人有句話說“獨生子女都是小皇帝”。我特別不贊同這個觀點,我認為中國沒有小皇帝。至少有一點,皇帝是要受到極大的尊重的,我們的孩子沒有受到這份尊重,他的許多權利被剝奪了。我們幼兒院的有的孩子,入院後出現很奇怪的現象,吃飯不會,上廁所不會,什麼都不會,什麼都要靠別人來做。這個年齡是兒童最喜歡自己動手做事的年齡。手發展的機會沒有了,對孩子心智等方面的成長都會產生影響。家長會說:“因為我們太愛孩子的,所以幫孩子做了。”我們是太愛自己了,還是太愛孩子了?成人之所以要這樣代替孩子是怕孩子給自己帶來麻煩。

兒童在0到6歲是1分鐘都不能停止活動的,尤其是4歲以前的孩子。他的觸摸、抓、握、扭等舉動,全部都是他生命發展的要求,是他各方面發展的需要,並不是說他開始學數學、學識字才是開始發展心智。這些看似沒有什麼意義的活動,卻是兒童身心綜合發展的全部內容。如果兒童在這方面得不到滿足,也就等於不讓孩子聰明、出息和快樂。1歲半的孩子沒有一個不愛自己吃飯的。但孩子能嗎?成人會感到太亂、太髒、太麻煩,即使孩子抗爭,他也不可能擁有這些權利。兒童自身的發展減少了,取代他的是別人的意志、主張、行為,這樣,兒童的注意力終於被引到了外面,偏離了自我,偏離了生命發展的軌道,開始過於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神態和暗示……失去了個性就失去了創造力。

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怎麼把握呢?我們很難斷定一個生氣的人是在表達愛。情緒往往是衡量愛的關鍵。很多父母在孩子開始獨立的時候,他的那種情緒就開始壓迫孩子。比如說他希望孩子將來考大學、考研究生等。這個想法是對的,但這個想法,必須建立在中學、小學、幼兒園教育的基礎上,而最重要的是幼兒期。就讓他從洗頭、洗碗、到處觸摸開始,有了這個認識世界的好開端,他自然就會發展到更高的認知狀態。

兒童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照顧和理解,也就是關心他的成長,這是愛孩子的關鍵所在。

美國有一個叫哈羅的人和他的同事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將幼猴養在一個有兩個“母親”的籠子裡。一個“母親”是用金屬絲做的,幼猴可以從“母親”胸部隆起的橡皮奶頭吃到奶。另一個“母親”裹著一層柔軟的有卷卷絨的布,但沒有食物可以供幼猴吃。這隻幼猴抱著布做成的“猴媽媽”,而把嘴伸過去吃金屬絲做成的“猴媽媽”身上的奶。當實驗室裡放入一個幼猴不熟悉的會移動的東西時,這隻幼猴會毫不猶豫地抱著用布做成的“猴媽媽”。這個實驗說明幼猴對吃不是很在乎,在乎的是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安全,精神上的愉快佔第一位,而不是吃的需求。這隻小猴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把它放入猴群中,它不跟其他的猴子合作,總是孤獨地待著。後來這隻猴子沒有長大就死了。在以後的實驗中,類似這種猴子,即使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會虐待自己的孩子。

觀察我們周圍,人類的許多行為不比猴子強多少。孤兒院的嬰兒死亡率很高,很大的緣故是孩子得到的愛太少。有些發達國家的孤兒院,孩子的物質需求能得到非常好的滿足,但一些孩子卻在2歲時才能坐立,4歲時才行走,這完全是因為兒童沒有一個家庭式的愛的環境。

一位優秀的父母,他的愛的能力首先表現在他對兒童的瞭解上。如果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自己成長的經歷,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來學會愛孩子的方法。你將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長。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愛孩子有多麼重要!當一個成人愛另一個成人時,那個成人會明白他得到了愛。但當父母愛孩子時,孩子就學會了愛一切。愛是兒童成長的最好食糧。有愛的能力是最美好的品質。愛是提升生命最關鍵的契機。

心理學家說:“大腦是愛的器官。”我們知道無論老師如何愛孩子都無法完全代替父母,因為“愛”是不能通過任何其他經驗來代替的,只能通過父母來做好這一點。我們幼兒院的老師們,從姿態、神態、語氣、用詞上都特別講究,比如孩子吃完飯離開餐廳,老師不能說:“請小朋友出去。”而是說:“請離開。”我們使語言秩序化,這樣就和孩子處在一個很平等的地位上。但是無論怎麼做,只有父母能給兒童安全感。我們知道兒童一旦得到愛的滿足,在輕鬆和自由的狀態中,兒童的本性都會表現出來。他的心理素質、人格素質、道德素質和智力素質就會拼命地向前發展。其實成人也是這樣的,如果他的社會環境充滿了愛、安全、公平、寬容,在這種環境下成人也變得美好,發展得快,有創造力,熱愛生活。對孩子來說,如果愛得不到滿足,這個孩子整個狀態就表現為不自信,他不跟其他小朋友合作,他經常是想方設法得到別人的愛,或者揣摩父母的心思以便得到愛。

「讓一個生命正蓬勃發展的孩子用心計獲取愛是可悲的。」

很多孩子的狀態是:他知道在這個時候哭,他媽媽會愛他。我們知道兒童是因為別人愛他,他才愛你。他是看著別人的行為,而不是看你的說教,這也是蒙特梭利“吸收性心智”的特點。中國有句俗話:“寧可給孩子一顆好心,不給孩子一張好臉。”我告誡所有的父母:你寧可不給他一個好心,你也給他一個好臉,他肯定成長得好。這讓我想起普希金的一句詩:“騙我一次容易,只求你騙我。”因為父母的“好臉”,能給兒童提供情緒安全的基礎,其結果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容易採納與父母相同的價值觀和其他的一些行為。但這個“好臉”必須穩定地給下去。

家長如何學會愛孩子?你必須看一些經典的書籍,瞭解兒童的成長規律和精神的建構過程,明白人類的成長實際是精神的成長過程。這樣就會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為什麼抓東西,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水、玩泥、用手抓飯吃等。蒙特梭利一句話:“對人的懲罰莫過於兩種,剝奪他的兩樣東西,一個是內心的力量,一個是人格的尊嚴。”我們暫且把“內心力量”放在一邊,因為這個問題過於複雜了。我只提一下人格尊嚴,我想我們成人訓斥孩子,或者說成人給孩子臉色看,這是家常便飯。父母認為兒童無自尊可言,兒童也果真喪失了自尊。長久下去,父母罵孩子、打孩子也無所謂了。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用其一生的精力維護自尊,並在矛盾中苦苦掙扎,一方面不斷維護自己的自尊,另一方面卻又不斷傷害別人。所以我要告訴有些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自尊的話,你最好先問問自己,你是否給予過他這樣的財富?

『生活就是這樣殘酷,你沒有給予,當然得不到回報,你會說:“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呢?我給他吃、穿,養他,我心裡愛他。”但是,你每天在埋怨他、責備他、訓斥他,70%的語言都是否定的語言。你當著別人的面訓斥他,你甚至在大街上踢了他一腳。家裡來人時,你當著孩子的面告訴客人孩子的某些缺點,你不斷地以一個成人的角度誤解孩子等,這些都不是愛。』

"

『很多由保姆帶的孩子,父母在家時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只跟保姆。這常給父母一種錯覺:保姆對我的孩子不錯,因為他不願意跟其他人。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家時保姆表現得愛孩子並讓他為所欲為;父母不在時保姆便訓斥和嚇唬孩子。孩子整天在愛和不愛兩種環境中轉換,沒有安全感。得到愛的孩子,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在陌生的環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為他有一個穩定的愛的環境。』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蒙特梭利幼兒園有個口號:“愛和自由,美和理想。”這個口號是我們對蒙特梭利教育法實施10多年得出來的。為什麼要把愛放在第一位呢?

兒童一切生活的基礎和對未來的認識及行為幾乎都歸結於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愛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因此我認為愛的問題是兒童各方面成長的一個背景。這也是許多心理學家的共識,好比植物有土壤一樣,愛就是兒童成長的土壤。

許多家長可能這樣認為: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對一個內心根本就無愛且不具備愛的能力的成人來說,怎麼辦?我認為這是一個成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心理學家認為,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夠自然地表達出對孩子的“愛”。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齡如還處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僅從他自身出發,他更愛他自己,在處理同孩子有關的事情時,他可能更多地從自身著想,而不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同孩子慪氣,對著幹,他必須最後取勝。他不能作為一個成人寬容地對待孩子,容納和理解孩子。

另一種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看自己的情緒,情緒好時是猛愛,情緒不好時是猛呵斥。這樣,孩子把寶貴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觀色上,先是驚嚇和糊塗,後來是揣摩和應付。蒙氏教育實施10年來,我們面臨的不是如何實施這個教育,而是花大量的精力調節兒童因得不到愛而無安全感帶來的情緒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慮。這種焦慮是普遍的,這種普遍性來自於人們的觀念。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弗羅姆(1900~1980)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

『“愛”同我們掌握其他藝術一樣,它是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好比學醫,你不可能生下來就是一個醫生,你必須通過學習而成為一個醫生。』

他的看法是:每一位父母也必須通過學習並付出努力才會懂得愛。

什麼才是父母真正對孩子的“愛”呢?我們知道許多動物是很愛自己的孩子的。比如說:母雞愛它的小雞,老虎很愛它的小老虎。我們在電影裡經常看到老虎媽媽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這也是一種愛。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來以後,對孩子確實充滿了愛意。但是在孩子有獨立思考能力以後,這種“愛”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說:“母愛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意味著關心母親和孩子的分離。”我們在幼兒院觀察孩子的結果證明: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發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說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比較小、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解決問題能力強,同時孩子快樂無比。

有一個小孩,他跟別的小孩玩時會說:“我媽媽給我買的巧克力不給你吃。”這顯然是他的安全感沒有建立起來,他把這個安全感移交在父母身上。這種孩子歡樂少,思維不開闊。而正常的孩子在父母那兒得到了愛,他會把安全感建立在自己身上。因為他得到了愛的滿足,他就有了安全感,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發展上。

怎樣才能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愛呢?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並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這些必須建立在你對兒童生命發展瞭解的基礎上。這就是愛。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一無所知,他總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或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不知從孩子的利益出發。比如我們從不認為兒童的哭有什麼了不起,我們甚至會認為,那對消化有幫助。事實上,兒童大量的自發行為都被成人制止了,長期延續下去,我們就發現很多孩子的成長權利被父母剝奪了,心智發展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中國人有句話說“獨生子女都是小皇帝”。我特別不贊同這個觀點,我認為中國沒有小皇帝。至少有一點,皇帝是要受到極大的尊重的,我們的孩子沒有受到這份尊重,他的許多權利被剝奪了。我們幼兒院的有的孩子,入院後出現很奇怪的現象,吃飯不會,上廁所不會,什麼都不會,什麼都要靠別人來做。這個年齡是兒童最喜歡自己動手做事的年齡。手發展的機會沒有了,對孩子心智等方面的成長都會產生影響。家長會說:“因為我們太愛孩子的,所以幫孩子做了。”我們是太愛自己了,還是太愛孩子了?成人之所以要這樣代替孩子是怕孩子給自己帶來麻煩。

兒童在0到6歲是1分鐘都不能停止活動的,尤其是4歲以前的孩子。他的觸摸、抓、握、扭等舉動,全部都是他生命發展的要求,是他各方面發展的需要,並不是說他開始學數學、學識字才是開始發展心智。這些看似沒有什麼意義的活動,卻是兒童身心綜合發展的全部內容。如果兒童在這方面得不到滿足,也就等於不讓孩子聰明、出息和快樂。1歲半的孩子沒有一個不愛自己吃飯的。但孩子能嗎?成人會感到太亂、太髒、太麻煩,即使孩子抗爭,他也不可能擁有這些權利。兒童自身的發展減少了,取代他的是別人的意志、主張、行為,這樣,兒童的注意力終於被引到了外面,偏離了自我,偏離了生命發展的軌道,開始過於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神態和暗示……失去了個性就失去了創造力。

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怎麼把握呢?我們很難斷定一個生氣的人是在表達愛。情緒往往是衡量愛的關鍵。很多父母在孩子開始獨立的時候,他的那種情緒就開始壓迫孩子。比如說他希望孩子將來考大學、考研究生等。這個想法是對的,但這個想法,必須建立在中學、小學、幼兒園教育的基礎上,而最重要的是幼兒期。就讓他從洗頭、洗碗、到處觸摸開始,有了這個認識世界的好開端,他自然就會發展到更高的認知狀態。

兒童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照顧和理解,也就是關心他的成長,這是愛孩子的關鍵所在。

美國有一個叫哈羅的人和他的同事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將幼猴養在一個有兩個“母親”的籠子裡。一個“母親”是用金屬絲做的,幼猴可以從“母親”胸部隆起的橡皮奶頭吃到奶。另一個“母親”裹著一層柔軟的有卷卷絨的布,但沒有食物可以供幼猴吃。這隻幼猴抱著布做成的“猴媽媽”,而把嘴伸過去吃金屬絲做成的“猴媽媽”身上的奶。當實驗室裡放入一個幼猴不熟悉的會移動的東西時,這隻幼猴會毫不猶豫地抱著用布做成的“猴媽媽”。這個實驗說明幼猴對吃不是很在乎,在乎的是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安全,精神上的愉快佔第一位,而不是吃的需求。這隻小猴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把它放入猴群中,它不跟其他的猴子合作,總是孤獨地待著。後來這隻猴子沒有長大就死了。在以後的實驗中,類似這種猴子,即使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會虐待自己的孩子。

觀察我們周圍,人類的許多行為不比猴子強多少。孤兒院的嬰兒死亡率很高,很大的緣故是孩子得到的愛太少。有些發達國家的孤兒院,孩子的物質需求能得到非常好的滿足,但一些孩子卻在2歲時才能坐立,4歲時才行走,這完全是因為兒童沒有一個家庭式的愛的環境。

一位優秀的父母,他的愛的能力首先表現在他對兒童的瞭解上。如果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自己成長的經歷,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來學會愛孩子的方法。你將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長。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愛孩子有多麼重要!當一個成人愛另一個成人時,那個成人會明白他得到了愛。但當父母愛孩子時,孩子就學會了愛一切。愛是兒童成長的最好食糧。有愛的能力是最美好的品質。愛是提升生命最關鍵的契機。

心理學家說:“大腦是愛的器官。”我們知道無論老師如何愛孩子都無法完全代替父母,因為“愛”是不能通過任何其他經驗來代替的,只能通過父母來做好這一點。我們幼兒院的老師們,從姿態、神態、語氣、用詞上都特別講究,比如孩子吃完飯離開餐廳,老師不能說:“請小朋友出去。”而是說:“請離開。”我們使語言秩序化,這樣就和孩子處在一個很平等的地位上。但是無論怎麼做,只有父母能給兒童安全感。我們知道兒童一旦得到愛的滿足,在輕鬆和自由的狀態中,兒童的本性都會表現出來。他的心理素質、人格素質、道德素質和智力素質就會拼命地向前發展。其實成人也是這樣的,如果他的社會環境充滿了愛、安全、公平、寬容,在這種環境下成人也變得美好,發展得快,有創造力,熱愛生活。對孩子來說,如果愛得不到滿足,這個孩子整個狀態就表現為不自信,他不跟其他小朋友合作,他經常是想方設法得到別人的愛,或者揣摩父母的心思以便得到愛。

「讓一個生命正蓬勃發展的孩子用心計獲取愛是可悲的。」

很多孩子的狀態是:他知道在這個時候哭,他媽媽會愛他。我們知道兒童是因為別人愛他,他才愛你。他是看著別人的行為,而不是看你的說教,這也是蒙特梭利“吸收性心智”的特點。中國有句俗話:“寧可給孩子一顆好心,不給孩子一張好臉。”我告誡所有的父母:你寧可不給他一個好心,你也給他一個好臉,他肯定成長得好。這讓我想起普希金的一句詩:“騙我一次容易,只求你騙我。”因為父母的“好臉”,能給兒童提供情緒安全的基礎,其結果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容易採納與父母相同的價值觀和其他的一些行為。但這個“好臉”必須穩定地給下去。

家長如何學會愛孩子?你必須看一些經典的書籍,瞭解兒童的成長規律和精神的建構過程,明白人類的成長實際是精神的成長過程。這樣就會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為什麼抓東西,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水、玩泥、用手抓飯吃等。蒙特梭利一句話:“對人的懲罰莫過於兩種,剝奪他的兩樣東西,一個是內心的力量,一個是人格的尊嚴。”我們暫且把“內心力量”放在一邊,因為這個問題過於複雜了。我只提一下人格尊嚴,我想我們成人訓斥孩子,或者說成人給孩子臉色看,這是家常便飯。父母認為兒童無自尊可言,兒童也果真喪失了自尊。長久下去,父母罵孩子、打孩子也無所謂了。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用其一生的精力維護自尊,並在矛盾中苦苦掙扎,一方面不斷維護自己的自尊,另一方面卻又不斷傷害別人。所以我要告訴有些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自尊的話,你最好先問問自己,你是否給予過他這樣的財富?

『生活就是這樣殘酷,你沒有給予,當然得不到回報,你會說:“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呢?我給他吃、穿,養他,我心裡愛他。”但是,你每天在埋怨他、責備他、訓斥他,70%的語言都是否定的語言。你當著別人的面訓斥他,你甚至在大街上踢了他一腳。家裡來人時,你當著孩子的面告訴客人孩子的某些缺點,你不斷地以一個成人的角度誤解孩子等,這些都不是愛。』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我常想,一個成人如果用愛的行為和態度來對待和理解孩子,這個孩子定會快樂、自信、勇敢和充滿愛意。更重要的是兒童能依據這種愛在未來去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和生活。我們曾憧憬過一種更完美的生活——人與人相互平等,人與人相互理解,這一切並不遙遠。如果你愛孩子,就讓他的精神愉快,你給予了他們美好,兒童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金色的未來。這個希望寄託在兒童身上要比寄託在任何成人身上更為可靠。因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文明之父”。

"

『很多由保姆帶的孩子,父母在家時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只跟保姆。這常給父母一種錯覺:保姆對我的孩子不錯,因為他不願意跟其他人。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家時保姆表現得愛孩子並讓他為所欲為;父母不在時保姆便訓斥和嚇唬孩子。孩子整天在愛和不愛兩種環境中轉換,沒有安全感。得到愛的孩子,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在陌生的環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為他有一個穩定的愛的環境。』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蒙特梭利幼兒園有個口號:“愛和自由,美和理想。”這個口號是我們對蒙特梭利教育法實施10多年得出來的。為什麼要把愛放在第一位呢?

兒童一切生活的基礎和對未來的認識及行為幾乎都歸結於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愛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因此我認為愛的問題是兒童各方面成長的一個背景。這也是許多心理學家的共識,好比植物有土壤一樣,愛就是兒童成長的土壤。

許多家長可能這樣認為: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對一個內心根本就無愛且不具備愛的能力的成人來說,怎麼辦?我認為這是一個成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心理學家認為,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夠自然地表達出對孩子的“愛”。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齡如還處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僅從他自身出發,他更愛他自己,在處理同孩子有關的事情時,他可能更多地從自身著想,而不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同孩子慪氣,對著幹,他必須最後取勝。他不能作為一個成人寬容地對待孩子,容納和理解孩子。

另一種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看自己的情緒,情緒好時是猛愛,情緒不好時是猛呵斥。這樣,孩子把寶貴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觀色上,先是驚嚇和糊塗,後來是揣摩和應付。蒙氏教育實施10年來,我們面臨的不是如何實施這個教育,而是花大量的精力調節兒童因得不到愛而無安全感帶來的情緒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慮。這種焦慮是普遍的,這種普遍性來自於人們的觀念。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弗羅姆(1900~1980)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

『“愛”同我們掌握其他藝術一樣,它是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好比學醫,你不可能生下來就是一個醫生,你必須通過學習而成為一個醫生。』

他的看法是:每一位父母也必須通過學習並付出努力才會懂得愛。

什麼才是父母真正對孩子的“愛”呢?我們知道許多動物是很愛自己的孩子的。比如說:母雞愛它的小雞,老虎很愛它的小老虎。我們在電影裡經常看到老虎媽媽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這也是一種愛。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來以後,對孩子確實充滿了愛意。但是在孩子有獨立思考能力以後,這種“愛”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說:“母愛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意味著關心母親和孩子的分離。”我們在幼兒院觀察孩子的結果證明: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發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說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比較小、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解決問題能力強,同時孩子快樂無比。

有一個小孩,他跟別的小孩玩時會說:“我媽媽給我買的巧克力不給你吃。”這顯然是他的安全感沒有建立起來,他把這個安全感移交在父母身上。這種孩子歡樂少,思維不開闊。而正常的孩子在父母那兒得到了愛,他會把安全感建立在自己身上。因為他得到了愛的滿足,他就有了安全感,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發展上。

怎樣才能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愛呢?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並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這些必須建立在你對兒童生命發展瞭解的基礎上。這就是愛。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一無所知,他總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或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不知從孩子的利益出發。比如我們從不認為兒童的哭有什麼了不起,我們甚至會認為,那對消化有幫助。事實上,兒童大量的自發行為都被成人制止了,長期延續下去,我們就發現很多孩子的成長權利被父母剝奪了,心智發展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中國人有句話說“獨生子女都是小皇帝”。我特別不贊同這個觀點,我認為中國沒有小皇帝。至少有一點,皇帝是要受到極大的尊重的,我們的孩子沒有受到這份尊重,他的許多權利被剝奪了。我們幼兒院的有的孩子,入院後出現很奇怪的現象,吃飯不會,上廁所不會,什麼都不會,什麼都要靠別人來做。這個年齡是兒童最喜歡自己動手做事的年齡。手發展的機會沒有了,對孩子心智等方面的成長都會產生影響。家長會說:“因為我們太愛孩子的,所以幫孩子做了。”我們是太愛自己了,還是太愛孩子了?成人之所以要這樣代替孩子是怕孩子給自己帶來麻煩。

兒童在0到6歲是1分鐘都不能停止活動的,尤其是4歲以前的孩子。他的觸摸、抓、握、扭等舉動,全部都是他生命發展的要求,是他各方面發展的需要,並不是說他開始學數學、學識字才是開始發展心智。這些看似沒有什麼意義的活動,卻是兒童身心綜合發展的全部內容。如果兒童在這方面得不到滿足,也就等於不讓孩子聰明、出息和快樂。1歲半的孩子沒有一個不愛自己吃飯的。但孩子能嗎?成人會感到太亂、太髒、太麻煩,即使孩子抗爭,他也不可能擁有這些權利。兒童自身的發展減少了,取代他的是別人的意志、主張、行為,這樣,兒童的注意力終於被引到了外面,偏離了自我,偏離了生命發展的軌道,開始過於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神態和暗示……失去了個性就失去了創造力。

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怎麼把握呢?我們很難斷定一個生氣的人是在表達愛。情緒往往是衡量愛的關鍵。很多父母在孩子開始獨立的時候,他的那種情緒就開始壓迫孩子。比如說他希望孩子將來考大學、考研究生等。這個想法是對的,但這個想法,必須建立在中學、小學、幼兒園教育的基礎上,而最重要的是幼兒期。就讓他從洗頭、洗碗、到處觸摸開始,有了這個認識世界的好開端,他自然就會發展到更高的認知狀態。

兒童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照顧和理解,也就是關心他的成長,這是愛孩子的關鍵所在。

美國有一個叫哈羅的人和他的同事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將幼猴養在一個有兩個“母親”的籠子裡。一個“母親”是用金屬絲做的,幼猴可以從“母親”胸部隆起的橡皮奶頭吃到奶。另一個“母親”裹著一層柔軟的有卷卷絨的布,但沒有食物可以供幼猴吃。這隻幼猴抱著布做成的“猴媽媽”,而把嘴伸過去吃金屬絲做成的“猴媽媽”身上的奶。當實驗室裡放入一個幼猴不熟悉的會移動的東西時,這隻幼猴會毫不猶豫地抱著用布做成的“猴媽媽”。這個實驗說明幼猴對吃不是很在乎,在乎的是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安全,精神上的愉快佔第一位,而不是吃的需求。這隻小猴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把它放入猴群中,它不跟其他的猴子合作,總是孤獨地待著。後來這隻猴子沒有長大就死了。在以後的實驗中,類似這種猴子,即使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會虐待自己的孩子。

觀察我們周圍,人類的許多行為不比猴子強多少。孤兒院的嬰兒死亡率很高,很大的緣故是孩子得到的愛太少。有些發達國家的孤兒院,孩子的物質需求能得到非常好的滿足,但一些孩子卻在2歲時才能坐立,4歲時才行走,這完全是因為兒童沒有一個家庭式的愛的環境。

一位優秀的父母,他的愛的能力首先表現在他對兒童的瞭解上。如果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自己成長的經歷,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來學會愛孩子的方法。你將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長。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愛孩子有多麼重要!當一個成人愛另一個成人時,那個成人會明白他得到了愛。但當父母愛孩子時,孩子就學會了愛一切。愛是兒童成長的最好食糧。有愛的能力是最美好的品質。愛是提升生命最關鍵的契機。

心理學家說:“大腦是愛的器官。”我們知道無論老師如何愛孩子都無法完全代替父母,因為“愛”是不能通過任何其他經驗來代替的,只能通過父母來做好這一點。我們幼兒院的老師們,從姿態、神態、語氣、用詞上都特別講究,比如孩子吃完飯離開餐廳,老師不能說:“請小朋友出去。”而是說:“請離開。”我們使語言秩序化,這樣就和孩子處在一個很平等的地位上。但是無論怎麼做,只有父母能給兒童安全感。我們知道兒童一旦得到愛的滿足,在輕鬆和自由的狀態中,兒童的本性都會表現出來。他的心理素質、人格素質、道德素質和智力素質就會拼命地向前發展。其實成人也是這樣的,如果他的社會環境充滿了愛、安全、公平、寬容,在這種環境下成人也變得美好,發展得快,有創造力,熱愛生活。對孩子來說,如果愛得不到滿足,這個孩子整個狀態就表現為不自信,他不跟其他小朋友合作,他經常是想方設法得到別人的愛,或者揣摩父母的心思以便得到愛。

「讓一個生命正蓬勃發展的孩子用心計獲取愛是可悲的。」

很多孩子的狀態是:他知道在這個時候哭,他媽媽會愛他。我們知道兒童是因為別人愛他,他才愛你。他是看著別人的行為,而不是看你的說教,這也是蒙特梭利“吸收性心智”的特點。中國有句俗話:“寧可給孩子一顆好心,不給孩子一張好臉。”我告誡所有的父母:你寧可不給他一個好心,你也給他一個好臉,他肯定成長得好。這讓我想起普希金的一句詩:“騙我一次容易,只求你騙我。”因為父母的“好臉”,能給兒童提供情緒安全的基礎,其結果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容易採納與父母相同的價值觀和其他的一些行為。但這個“好臉”必須穩定地給下去。

家長如何學會愛孩子?你必須看一些經典的書籍,瞭解兒童的成長規律和精神的建構過程,明白人類的成長實際是精神的成長過程。這樣就會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為什麼抓東西,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水、玩泥、用手抓飯吃等。蒙特梭利一句話:“對人的懲罰莫過於兩種,剝奪他的兩樣東西,一個是內心的力量,一個是人格的尊嚴。”我們暫且把“內心力量”放在一邊,因為這個問題過於複雜了。我只提一下人格尊嚴,我想我們成人訓斥孩子,或者說成人給孩子臉色看,這是家常便飯。父母認為兒童無自尊可言,兒童也果真喪失了自尊。長久下去,父母罵孩子、打孩子也無所謂了。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用其一生的精力維護自尊,並在矛盾中苦苦掙扎,一方面不斷維護自己的自尊,另一方面卻又不斷傷害別人。所以我要告訴有些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自尊的話,你最好先問問自己,你是否給予過他這樣的財富?

『生活就是這樣殘酷,你沒有給予,當然得不到回報,你會說:“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呢?我給他吃、穿,養他,我心裡愛他。”但是,你每天在埋怨他、責備他、訓斥他,70%的語言都是否定的語言。你當著別人的面訓斥他,你甚至在大街上踢了他一腳。家裡來人時,你當著孩子的面告訴客人孩子的某些缺點,你不斷地以一個成人的角度誤解孩子等,這些都不是愛。』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我常想,一個成人如果用愛的行為和態度來對待和理解孩子,這個孩子定會快樂、自信、勇敢和充滿愛意。更重要的是兒童能依據這種愛在未來去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和生活。我們曾憧憬過一種更完美的生活——人與人相互平等,人與人相互理解,這一切並不遙遠。如果你愛孩子,就讓他的精神愉快,你給予了他們美好,兒童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金色的未來。這個希望寄託在兒童身上要比寄託在任何成人身上更為可靠。因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文明之父”。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

『很多由保姆帶的孩子,父母在家時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只跟保姆。這常給父母一種錯覺:保姆對我的孩子不錯,因為他不願意跟其他人。真正的原因是:父母在家時保姆表現得愛孩子並讓他為所欲為;父母不在時保姆便訓斥和嚇唬孩子。孩子整天在愛和不愛兩種環境中轉換,沒有安全感。得到愛的孩子,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在陌生的環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因為他有一個穩定的愛的環境。』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蒙特梭利幼兒園有個口號:“愛和自由,美和理想。”這個口號是我們對蒙特梭利教育法實施10多年得出來的。為什麼要把愛放在第一位呢?

兒童一切生活的基礎和對未來的認識及行為幾乎都歸結於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愛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因此我認為愛的問題是兒童各方面成長的一個背景。這也是許多心理學家的共識,好比植物有土壤一樣,愛就是兒童成長的土壤。

許多家長可能這樣認為: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對一個內心根本就無愛且不具備愛的能力的成人來說,怎麼辦?我認為這是一個成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心理學家認為,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夠自然地表達出對孩子的“愛”。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齡如還處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僅從他自身出發,他更愛他自己,在處理同孩子有關的事情時,他可能更多地從自身著想,而不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同孩子慪氣,對著幹,他必須最後取勝。他不能作為一個成人寬容地對待孩子,容納和理解孩子。

另一種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看自己的情緒,情緒好時是猛愛,情緒不好時是猛呵斥。這樣,孩子把寶貴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觀色上,先是驚嚇和糊塗,後來是揣摩和應付。蒙氏教育實施10年來,我們面臨的不是如何實施這個教育,而是花大量的精力調節兒童因得不到愛而無安全感帶來的情緒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慮。這種焦慮是普遍的,這種普遍性來自於人們的觀念。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弗羅姆(1900~1980)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

『“愛”同我們掌握其他藝術一樣,它是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好比學醫,你不可能生下來就是一個醫生,你必須通過學習而成為一個醫生。』

他的看法是:每一位父母也必須通過學習並付出努力才會懂得愛。

什麼才是父母真正對孩子的“愛”呢?我們知道許多動物是很愛自己的孩子的。比如說:母雞愛它的小雞,老虎很愛它的小老虎。我們在電影裡經常看到老虎媽媽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這也是一種愛。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來以後,對孩子確實充滿了愛意。但是在孩子有獨立思考能力以後,這種“愛”恐怕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說:“母愛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意味著關心母親和孩子的分離。”我們在幼兒院觀察孩子的結果證明: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發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說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比較小、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解決問題能力強,同時孩子快樂無比。

有一個小孩,他跟別的小孩玩時會說:“我媽媽給我買的巧克力不給你吃。”這顯然是他的安全感沒有建立起來,他把這個安全感移交在父母身上。這種孩子歡樂少,思維不開闊。而正常的孩子在父母那兒得到了愛,他會把安全感建立在自己身上。因為他得到了愛的滿足,他就有了安全感,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發展上。

怎樣才能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愛呢?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並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這些必須建立在你對兒童生命發展瞭解的基礎上。這就是愛。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一無所知,他總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或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不知從孩子的利益出發。比如我們從不認為兒童的哭有什麼了不起,我們甚至會認為,那對消化有幫助。事實上,兒童大量的自發行為都被成人制止了,長期延續下去,我們就發現很多孩子的成長權利被父母剝奪了,心智發展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中國人有句話說“獨生子女都是小皇帝”。我特別不贊同這個觀點,我認為中國沒有小皇帝。至少有一點,皇帝是要受到極大的尊重的,我們的孩子沒有受到這份尊重,他的許多權利被剝奪了。我們幼兒院的有的孩子,入院後出現很奇怪的現象,吃飯不會,上廁所不會,什麼都不會,什麼都要靠別人來做。這個年齡是兒童最喜歡自己動手做事的年齡。手發展的機會沒有了,對孩子心智等方面的成長都會產生影響。家長會說:“因為我們太愛孩子的,所以幫孩子做了。”我們是太愛自己了,還是太愛孩子了?成人之所以要這樣代替孩子是怕孩子給自己帶來麻煩。

兒童在0到6歲是1分鐘都不能停止活動的,尤其是4歲以前的孩子。他的觸摸、抓、握、扭等舉動,全部都是他生命發展的要求,是他各方面發展的需要,並不是說他開始學數學、學識字才是開始發展心智。這些看似沒有什麼意義的活動,卻是兒童身心綜合發展的全部內容。如果兒童在這方面得不到滿足,也就等於不讓孩子聰明、出息和快樂。1歲半的孩子沒有一個不愛自己吃飯的。但孩子能嗎?成人會感到太亂、太髒、太麻煩,即使孩子抗爭,他也不可能擁有這些權利。兒童自身的發展減少了,取代他的是別人的意志、主張、行為,這樣,兒童的注意力終於被引到了外面,偏離了自我,偏離了生命發展的軌道,開始過於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神態和暗示……失去了個性就失去了創造力。

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怎麼把握呢?我們很難斷定一個生氣的人是在表達愛。情緒往往是衡量愛的關鍵。很多父母在孩子開始獨立的時候,他的那種情緒就開始壓迫孩子。比如說他希望孩子將來考大學、考研究生等。這個想法是對的,但這個想法,必須建立在中學、小學、幼兒園教育的基礎上,而最重要的是幼兒期。就讓他從洗頭、洗碗、到處觸摸開始,有了這個認識世界的好開端,他自然就會發展到更高的認知狀態。

兒童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照顧和理解,也就是關心他的成長,這是愛孩子的關鍵所在。

美國有一個叫哈羅的人和他的同事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將幼猴養在一個有兩個“母親”的籠子裡。一個“母親”是用金屬絲做的,幼猴可以從“母親”胸部隆起的橡皮奶頭吃到奶。另一個“母親”裹著一層柔軟的有卷卷絨的布,但沒有食物可以供幼猴吃。這隻幼猴抱著布做成的“猴媽媽”,而把嘴伸過去吃金屬絲做成的“猴媽媽”身上的奶。當實驗室裡放入一個幼猴不熟悉的會移動的東西時,這隻幼猴會毫不猶豫地抱著用布做成的“猴媽媽”。這個實驗說明幼猴對吃不是很在乎,在乎的是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安全,精神上的愉快佔第一位,而不是吃的需求。這隻小猴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把它放入猴群中,它不跟其他的猴子合作,總是孤獨地待著。後來這隻猴子沒有長大就死了。在以後的實驗中,類似這種猴子,即使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會虐待自己的孩子。

觀察我們周圍,人類的許多行為不比猴子強多少。孤兒院的嬰兒死亡率很高,很大的緣故是孩子得到的愛太少。有些發達國家的孤兒院,孩子的物質需求能得到非常好的滿足,但一些孩子卻在2歲時才能坐立,4歲時才行走,這完全是因為兒童沒有一個家庭式的愛的環境。

一位優秀的父母,他的愛的能力首先表現在他對兒童的瞭解上。如果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自己成長的經歷,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來學會愛孩子的方法。你將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長。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愛孩子有多麼重要!當一個成人愛另一個成人時,那個成人會明白他得到了愛。但當父母愛孩子時,孩子就學會了愛一切。愛是兒童成長的最好食糧。有愛的能力是最美好的品質。愛是提升生命最關鍵的契機。

心理學家說:“大腦是愛的器官。”我們知道無論老師如何愛孩子都無法完全代替父母,因為“愛”是不能通過任何其他經驗來代替的,只能通過父母來做好這一點。我們幼兒院的老師們,從姿態、神態、語氣、用詞上都特別講究,比如孩子吃完飯離開餐廳,老師不能說:“請小朋友出去。”而是說:“請離開。”我們使語言秩序化,這樣就和孩子處在一個很平等的地位上。但是無論怎麼做,只有父母能給兒童安全感。我們知道兒童一旦得到愛的滿足,在輕鬆和自由的狀態中,兒童的本性都會表現出來。他的心理素質、人格素質、道德素質和智力素質就會拼命地向前發展。其實成人也是這樣的,如果他的社會環境充滿了愛、安全、公平、寬容,在這種環境下成人也變得美好,發展得快,有創造力,熱愛生活。對孩子來說,如果愛得不到滿足,這個孩子整個狀態就表現為不自信,他不跟其他小朋友合作,他經常是想方設法得到別人的愛,或者揣摩父母的心思以便得到愛。

「讓一個生命正蓬勃發展的孩子用心計獲取愛是可悲的。」

很多孩子的狀態是:他知道在這個時候哭,他媽媽會愛他。我們知道兒童是因為別人愛他,他才愛你。他是看著別人的行為,而不是看你的說教,這也是蒙特梭利“吸收性心智”的特點。中國有句俗話:“寧可給孩子一顆好心,不給孩子一張好臉。”我告誡所有的父母:你寧可不給他一個好心,你也給他一個好臉,他肯定成長得好。這讓我想起普希金的一句詩:“騙我一次容易,只求你騙我。”因為父母的“好臉”,能給兒童提供情緒安全的基礎,其結果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容易採納與父母相同的價值觀和其他的一些行為。但這個“好臉”必須穩定地給下去。

家長如何學會愛孩子?你必須看一些經典的書籍,瞭解兒童的成長規律和精神的建構過程,明白人類的成長實際是精神的成長過程。這樣就會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為什麼抓東西,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水、玩泥、用手抓飯吃等。蒙特梭利一句話:“對人的懲罰莫過於兩種,剝奪他的兩樣東西,一個是內心的力量,一個是人格的尊嚴。”我們暫且把“內心力量”放在一邊,因為這個問題過於複雜了。我只提一下人格尊嚴,我想我們成人訓斥孩子,或者說成人給孩子臉色看,這是家常便飯。父母認為兒童無自尊可言,兒童也果真喪失了自尊。長久下去,父母罵孩子、打孩子也無所謂了。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用其一生的精力維護自尊,並在矛盾中苦苦掙扎,一方面不斷維護自己的自尊,另一方面卻又不斷傷害別人。所以我要告訴有些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自尊的話,你最好先問問自己,你是否給予過他這樣的財富?

『生活就是這樣殘酷,你沒有給予,當然得不到回報,你會說:“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呢?我給他吃、穿,養他,我心裡愛他。”但是,你每天在埋怨他、責備他、訓斥他,70%的語言都是否定的語言。你當著別人的面訓斥他,你甚至在大街上踢了他一腳。家裡來人時,你當著孩子的面告訴客人孩子的某些缺點,你不斷地以一個成人的角度誤解孩子等,這些都不是愛。』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我常想,一個成人如果用愛的行為和態度來對待和理解孩子,這個孩子定會快樂、自信、勇敢和充滿愛意。更重要的是兒童能依據這種愛在未來去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和生活。我們曾憧憬過一種更完美的生活——人與人相互平等,人與人相互理解,這一切並不遙遠。如果你愛孩子,就讓他的精神愉快,你給予了他們美好,兒童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金色的未來。這個希望寄託在兒童身上要比寄託在任何成人身上更為可靠。因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文明之父”。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兒童的一切『愛和自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