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8句話,再生氣也別對孩子說!第二句多數家長都說過……

不完美媽媽 文章 核桃Live 2019-04-25

核桃一姐寫在前面


這是我們關於“溝通交流”的第13篇文章。

你有沒有被孩子搞煩了,壓不住脾氣的時候?如果有,那麼今天的文章就是為你準備的。

美國兒童教育專欄寫手Paula Spencer總結了八句再氣也不能對孩子說的話,以及根據最流行的“正面管教”理論,家長應該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


誰還沒被孩子搞煩過?

昨天,我一邊準備晚飯,一邊整理工作彙報材料。正手忙腳亂的時候,3歲的女兒還不停地來問各種問題:

“媽媽,我能吃一塊餅乾嗎?”

“媽媽,我的玩具在哪你看見了嗎?”

“松鼠喜歡吃什麼呀?”

“為什麼雲彩不是藍的?花不是綠的?”

原本就頭暈腦脹的我,如火山爆發,大吼了一句:

夠了!別煩我了,快出去!

看著女兒睜得大大的眼睛,我瞬間後悔。

但人就是這樣,一著急就會說錯話,忙到崩潰的家長們更不例外。

這些你並沒走腦子的話,卻會讓孩子走心,他們不解、難過、憤怒。這麼多複雜的情緒,可不是他們小小的身體可以很快消化的。

我痛定思痛,總結出八句爸媽們經常容易犯的“口誤”,如果能調整為更加溫柔親切的表達方式,教育孩子時就會更加輕鬆、有效。

這8句話,再生氣也別對孩子說!第二句多數家長都說過……



第一句:“別煩我”

如果一位母親從來不需要自己的獨處時間,那我只能稱她為“聖人”或者“烈士”。

我反正做不到。我希望能有時間自己待一會,給自己充電,然後滿血復活。但教育專家Suzette Elgin博士告訴我,如果頻繁的告訴孩子“我很忙”、“別來打攪我”,孩子會漸漸習慣這種拒絕,並開始認為找你溝通是無意義的。等他們真的遇到事情時,也不會和你講了。

正確的做法是,從嬰兒時期起,就培養孩子習慣父母不會24小時陪伴他們,有自己事情和時間安排。你可以經常性地讓老人或朋友幫忙看管,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在沙發上看電視,但是你至少為自己爭取了半個小時,讓孩子知道這段時間是不能去找你、打擾你的。

這8句話,再生氣也別對孩子說!第二句多數家長都說過……


當孩子來打斷你時,你需要說的不是“別煩我”,而是

“媽媽現在要處理XX事情,所以需要你先安靜地畫畫/看書/看動畫哦。等我做完了,媽媽就會和你去做XX了。”

這樣的表達方式,會讓孩子尊重你的權威和個人空間。而且,當TA有了值得期待的事情,也會更加乖巧。


第二句:“你怎麼這麼XXX”

家長很容易用孩子的缺點給他們定性、貼標籤,比如:

  • 你為什麼對別的小朋友這麼
  • 你怎麼這麼笨/懶/饞
  • 這有什麼好害羞的?快去

當孩子還沒有反思和辨別能力時,他們只能默默地接受這些消極的心理暗示,從而潛意識向負面趨勢發展。

所以,正確的表達方式是“對事不對人”。當孩子做了某件事,單純的評論事件本身即可,不要直接給孩子的人格定性。

比如,與其說“你怎麼這麼凶”,不如換成:

“當你大聲告訴莉莉你不再和她玩時,她特別難過。我們怎麼做能讓她開心一些呢?”


第三句: “別哭了”

同理,“別難過”、“別怕”這類的話也不要說。

孩子們有時並不能很好地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情感,這時哭鬧就是他們表達的主要方式。家長看到孩子情緒激動,自然而然會想去平復孩子的心情,但是告訴他們“別這樣”並不能讓孩子感覺好起來。恰恰相反,孩子會以為負面情緒是錯誤的,不應該的,不被認可的。

這8句話,再生氣也別對孩子說!第二句多數家長都說過……


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當小強欺負你的時候,你一定很難過吧。”

“海浪看著確實很可怕。但是我們要不要試試站的遠一點,讓浪花打到我們的腳試試?我會一直抓著你的哦。”

當你幫助孩子說出自己的感情時,他們也會開始學著用這些詞表達自己,而不再是一味的哭泣。

而且,他們也會明白什麼叫“共情”,替別人著想。


第四句:“你跟XXX學著點!”

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教育自家娃是全世界父母都愛用的招數。

誰讓這個方法簡單、直觀、易操作呢?父母都會覺得,這樣說會給孩子樹立榜樣,激勵他們進步。

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性格、想法和成長節奏

把孩子和其他人比較,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被接納,自信心受到打擊。有些孩子甚至會生父母的氣、變得叛逆。

所以,運用正向管教的思維,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做到了什麼”上,而不是“孩子還沒做到什麼”上。當他們有些表現不如其他孩子時,也不要再說“看看人家”,而是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成長。


第五句: “你明明知道的,別裝傻”

有些家長在孩子同樣錯誤犯第二次時就開始著急,認為之前講過的道理,孩子應該記住才對。

這8句話,再生氣也別對孩子說!第二句多數家長都說過……


但實際上,學習是一個過程,你以為孩子明白了,但TA很可能真的不知道你在講什麼。所以,要允許孩子消化吸收,更要允許孩子通過犯錯的方式驗證自己學到的知識。

這樣來想:哪怕孩子今天考試時,把昨天剛講的題目又做錯了,你一句“明明剛講過”也不能對現狀有任何改善。所以,不如給孩子一點提示,讓他去自己回憶,比如說,

“如果你嘗試XX這樣呢?試試看?”

同樣,像是“我不敢相信你做了這件事”、“這都幾點了還不去XXX”一類的話也儘量要避免。雖然看上去無傷大雅,但是說多了,孩子會認為自己什麼也做不好。


第六句:“你再這樣試試?”

威脅孩子,通常是家長在各種方式都失敗後的情急之舉。

但是,這招很少奏效。

這8句話,再生氣也別對孩子說!第二句多數家長都說過……


孩子越小,記住一個規則/道理所需的時間越長。心理學研究發現,對於2歲的孩子來講,當他們犯了一個錯誤後,不管家長使用講道理、擺事實、威脅、利誘等任何方法,當天再犯的可能性仍高達80%。

而大一些的孩子,也不能保證一次就能記住教訓。

所以,與其威脅他們,不如試試Time Out”法,也就是讓孩子遠離獎勵、關注和有趣的活動。當孩子有壞行為發生後,家長快速把孩子放到一個安靜又無聊的地方,讓TA遠離刺激源,一直到懲罰時間結束。這是一個非常流行的小手段。


第七句:“等爸爸回來再一起和你算賬!”

這也是家長經常用的錯誤戰術。

延時懲罰,會讓孩子無法把自己犯的錯和受到的懲罰聯繫起來。當你的配偶回家時,他們早就忘記了剛才自己犯了什麼錯。而不知道怎樣懲罰會到來的煎熬,也會給他們留下心理陰影。

而且,當你想讓另一半扮演“黑臉”懲罰孩子時,你也在削弱自己的權威性。孩子會想,既然媽媽不會對我做什麼,那我以後為什麼要聽她的?


第八句:“你做的真棒!”

難道誇孩子也不行?

這8句話,再生氣也別對孩子說!第二句多數家長都說過……


不是不行,而是這種模糊而隨意的誇獎不行。

有些家長習慣在孩子完成任何一件小事後,哪怕是自己喝了杯牛奶,都說“你做的真好”。這種誇獎是沒有意義的,孩子也並不會為此感到開心。

所以,把誇獎留到孩子真的付出努力之後。這裡有兩點注意事項。

一是要明確告訴孩子為什麼誇TA。比如TA畫了一幅畫以後,不要說“畫得好”,而是說“你給狗狗斑點選擇的顏色真漂亮”、“這不是我們剛讀過的故事嗎,你竟然畫出來了呢。”

二是誇獎孩子的某個行為,而不是孩子本人。比如,如果文章開頭的故事裡,我說的是“哇,你自己做手工時好乖好安靜呢,能讓媽媽有時間完成自己的工作”,那麼結果會比我大喊大叫好很多,不是麼?

所幸,孩子們多數都不會記仇。明天,當她高高興興再來“煩”我時,我就可以用這招了。

更多育兒小tips,戳:放下焦慮 20個經典育兒難題解惑放下焦慮 20個經典育兒難題解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