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開學了,家長們又面露愁容了。因為他們將面臨最大的挑戰:陪娃寫作業。

孩子們作業堆積如山,考驗的卻是無辜的家長。

每次陪娃寫作業,都有種火冒三丈、百死百生的感覺。

孩子寫一道數學題,上了3趟廁所;

一個簡單的拼讀,你整整教了2個小時,結果娃還是讀錯了;

你想剋制自己的情緒,一看娃潦草的字跡,再也控制不住。

於是,你排山倒海,對娃大吼大叫:

麻煩你動動腦子,這個字是這樣寫的嗎?

你怎麼這麼笨啊!

我怎麼能生出你這樣的兒子啊……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爸媽:一輔導娃作業,必定大吼大叫,氣到跳腳。

每每輔導娃作業,你們都有種“恨鐵不成鋼”“咬牙切齒”的仇恨感。

陪娃寫作業,除了吼,家長還能怎麼做呢?

一、提前準備,節省時間

洋洋在家做作業之前準備文具也是很混亂。每次等到寫錯了,才發現沒有準備橡皮;鉛筆折斷了,才發現沒有準備削筆刀,一會兒拿這個一會兒拿那個,這中間磨磨蹭蹭就花去好多時間。

這是一個寫作業條理性比較差的典型案例。寫作業時不知道有什麼作業,文具準備不齊全,對各科作業的先後順序沒有條理……這樣寫作業當然慢了!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對策:

對於洋洋的情況,父母要教會孩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讓孩子自己動手安排自己的事務,甚至可以讓孩子幫忙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慢慢學會規劃和條理。

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 100% 理論。世界上許多事情都遵循 100% 理論,如果我們有 20% 不做,孩子就能完成 20%,如果我們有 80% 不做,孩子就能做80%。

如果父母都幫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被父母剝奪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二、少用橡皮擦,不追求完美

濛濛是個二年級的女孩子,作業工整,成績優秀。缺點就是寫作業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乾淨的地方,她就馬上擦掉重寫,所以花的時間就長了。

濛濛是天生的“完美主義者”。但是有些孩子寫作業慢卻是父母們訓練出來的,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樣樣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

比如作業:即使有一丁點兒不好的地方,父母都嚴格要求孩子改好寫工整,這樣要求的最終結果,不是孩子寫作業慢就是對學習害怕。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對策:

對於這種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症”。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患有“橡皮綜合症”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也不要用打罵來糾正其不良行為,而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

孩子做作業時儘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迅速準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往往會逐漸得到糾正。

三、提前示範,一次完成

萌萌剛上一年級時,確實會經常出現有些字或者字母不知如何下筆的情況,想了半天都還沒開始寫作業。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對策:

爸爸媽媽的指導,最好在孩子開始寫作業時一次性完成,而不是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隨時提醒“筆順不對”、“寫錯了”。

比如孩子今天要寫五個生字,每個字寫五遍,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每個字都先寫一遍,如果筆順沒有問題,就讓孩子繼續寫下去。

如果有問題,爸爸媽媽就集中示範一下,再讓孩子寫一遍,確認孩子會寫之後,這項工作就完成了。

讓孩子一開始就掌握正確的方法,比讓他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錯誤、重複改正,要高效得多,對孩子的提高也更有幫助。

如果我們時刻在旁邊判斷對錯,孩子會形成依賴心理,“反正爸爸媽媽盯著呢,我沒寫對,大人會告訴我。”這樣,孩子自己的投入程度就會降低,對作業質量的要求也會降低。

爸爸媽媽可以嘗試把指出作業中的錯誤、輔導孩子改正的工作,放到孩子完成作業、爸爸媽媽按照老師要求幫助檢查的環節一次性完成。

孩子不被打擾,會寫得更快更專注,爸爸媽媽也可以不用時刻盯著孩子,從而把陪寫作業的時間,變成自己可以安靜閱讀或者做其他小事的時間。

四、多動手,少動嘴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時:嘴巴不閒、全程喊來喊去、罵罵咧咧。

孩子每寫一字,每做一題,家長就開始嘰裡呱啦,叨個沒完:

“這一撇咋就這麼難看?”

“腰挺直……”

“又錯,你怎麼不想好再寫”

孩子稍稍停頓,就河東獅吼:“現在幾點啦,你想拖到什麼時候……”

我們可以想象孩子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他還能靜下心來寫作業嗎?這個時候,家長再怎麼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對策:

建議做法是,我們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多動手,少動嘴。

看見孩子寫錯的時候、不認真的時候,不要張嘴批評他,而是“用手懲罰”他。

孩子作業寫完的時候,我們檢查時不要噼裡啪啦說一堆,直接用鉛筆圈出來,打一個小“x”,然後再把作業還給孩子,讓他自己接著改正。

孩子坐姿不正確,我們直接用手把他的肩膀掰直,然後不鬆手,時間久了,他自己就能夠感到來自肩膀上的壓力,自然也就不會駝背了。

我們只對孩子喊“把背挺直”,但是手上卻沒有一點行動的意思,孩子又怎麼會兒聽我們的呢?越是責罵、數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五、定時訓練,整點結束

孩子早早就放學回家,忙完該忙的,孩子很快就開始寫作業了。

可是即使是這樣,孩子還是花了好幾個小時寫了作業,不僅效率不高,而且錯誤率還很高。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對策:

當孩子放學時,我們一定和Ta聊幾分鐘,瞭解三個問題:

1. 今天各科作業的量有多少?

2. 作業分為幾個等級?(一等作業是指類似抄寫生詞之類的簡單作業,二等作業是需要思考的作業,三等作業是指背誦單詞、課文等)

3. 今天計劃不同等級的作業需要多長時間完成?

孩子自己說一個時間,比如,今天的作業在十點寫完,那麼十點後,我們就要催促孩子刷牙洗臉睡覺,一分鐘都不能耽誤。

讓孩子明白“約定的時間不能輕易改變”,當他因為作業沒完成而受到批評後,自己就知道趕緊寫完了。

我們不停地提醒、催促,會讓孩子有一種“反正有的是時間”的錯覺,自然就會拖拖拉拉。

需要提醒爸爸媽媽們的是,和孩子“約定時間”,是用商量的辦法,就是和孩子討論他每天的作業有多少、需要用多長時間、他覺得什麼時間寫可以在正常的洗漱和上床睡覺時間前寫完。

同時也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希望他不要開始得太晚、必須保證不影響準時上床睡覺。

六、減少無關動作,進行專注力訓練

很多父母一定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孩子寫作業時總是東看西看,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一會兒咬手指,注意力不集中;

老師也反應小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經常調皮搗亂,一會兒拽別人的頭髮,一會兒拉別人的衣服。

這個屬於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這些孩子由於年齡較小,他們的注意力時間一般在 15—20 分鐘左右,如果讓他們連續做作業超過 20 分鐘,他就會走神,如果寫一個字走神 5 分鐘,作業當然就拖拖拉拉了。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對策:

▲作業分段。

先了解孩子當天的作業量,然後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給予獎勵。如果作業太多,可以把作業分割成兩個或三個階段。

如第一次規定做 15 分鐘,之後休息一會,然後再規定一個 15 分鐘,再休息。當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之後,往後所定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等養成高度集中學習的好習慣時就不用再分割時間了。

▲要為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

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整齊,尤其是書桌,準備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但不要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

孩子學習的環境還要安靜,不要在孩子學習時,中途為了關心孩子,又為孩子送水果,倒水,這其實也是在干擾孩子。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訓練注意力本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的特點。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這是由於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還處在發育當中。

因此,對於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可進行一定的訓練,以提高注意力。我現舉具體操作方法給大家作參考。

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

一些鍛鍊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後合上書讓她報出來。

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後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做對給紅五星獎勵或打分。

訓練聽力注意力。

每天給孩子讀一篇文章,讀完後要他回答書中的問題,長期堅持就會提高孩子的聽力注意力。

或者由家長給孩子念一組數字,或一組詞語,讓孩子正背或者倒背出來,逐漸增加數字和詞語的長度,這個遊戲不僅能訓練注意力,還訓練了孩子的記憶力。

還可以每天回來追問一下每天上課的內容,讓孩子把每天每節課的內容複述給家長們聽,這樣也能無形中養成孩子上課認真聽課的習慣。

七、孩子求助,快速響應

如果孩子寫作業過程中遇到問題,需要求助於大人,陪在一邊的爸爸媽媽要快速反應,馬上提供幫助,不能說“等會兒”、“我正忙著呢”。

大人這麼說,孩子很可能就會停下來,一直等著大人來輔導或者幫忙,寫作業的時間自然就會延長。

對策:

這個“快速響應”的意思是我們要及時迴應孩子,而不是馬上替他們解決問題。

不吼不罵,聰明家長這樣陪寫作業,孩子想磨蹭都難

如果孩子處於低年級,遇見問題,我們可以稍微給些提示,而不是風風火火替孩子完成。

如果孩子處於中年級,遇見問題,我們可以假意幫孩子看一下,然後說自己也不會,讓他自己想。

如果孩子處於高年級,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遇見不會的題要自己解決,如果實在不會就先攢起來,等所有作業全部完成後再看這些難題。

在小學階段,學習習慣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

培養孩子認真寫作業、認真閱讀的習慣至關重要。

好習慣的養成是循序漸進的,家長一定不要操之過急,破壞了孩子的天性。

如果父母能做到不吼不叫,有條有理地去指導孩子寫作業,孩子一定也能慢慢養成自己的良好習慣。

如果父母本身也熱愛閱讀,長此以往,孩子耳濡目染,也一定會跟父母一樣,能潛下心來好好閱讀。

加油,共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