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的“平等”和“信任”,你做到了嗎'

"

文|小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和家長本應該是“知無不談,言無不盡”,但是有的家長和孩子之間卻常常靜默無聲。很多家長還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已經表現出孩子不願意和家長說話的情緒。

燕燕今年升入大班,媽媽發現燕燕在家裡越來越安靜。但是每天到幼兒園接燕燕的時候,媽媽還看到燕燕和小朋友說得熱火朝天,怎麼一回家就不出聲兒了呢?媽媽開始問燕燕在幼兒園都發生了什麼,燕燕在講述一天的活動的時候漸漸興奮,仔細描述了自己和夥伴在科學課上的“小發明”,媽媽聽了卻話鋒一轉,詢問起燕燕為什麼不好好按老師的話做。於是,燕燕又漸漸地不出聲了。

"

文|小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和家長本應該是“知無不談,言無不盡”,但是有的家長和孩子之間卻常常靜默無聲。很多家長還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已經表現出孩子不願意和家長說話的情緒。

燕燕今年升入大班,媽媽發現燕燕在家裡越來越安靜。但是每天到幼兒園接燕燕的時候,媽媽還看到燕燕和小朋友說得熱火朝天,怎麼一回家就不出聲兒了呢?媽媽開始問燕燕在幼兒園都發生了什麼,燕燕在講述一天的活動的時候漸漸興奮,仔細描述了自己和夥伴在科學課上的“小發明”,媽媽聽了卻話鋒一轉,詢問起燕燕為什麼不好好按老師的話做。於是,燕燕又漸漸地不出聲了。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的“平等”和“信任”,你做到了嗎

孩子主動和家長分享自己的有趣經歷,家長卻只注意到孩子的“小問題”上,孩子沒了說話的興致,自然不願再開口。這只是孩子不願和家長說話的原因之一,下面還有一些主要原因。

一、為什麼你的孩子越來越不願和你說話?

1.平時缺少陪伴

有時孩子不願和家長說話的原因是因為和爸爸媽媽“不熟”。這樣的原因有點“荒謬”,但是確實當下很多家庭的現實。家長因為工作缺少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來帶,自己參與孩子的活動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和父母疏遠,漸漸變得不願和家長分享他的想法和見聞。

2.態度過於強勢

家長強勢武斷的態度也會將孩子越推越遠。家長可能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動,只要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說得去做就好了,所有和您想法不一樣的言行都要“打壓”。這樣的態度對孩子會有極大的消極影響。

3.缺乏平等和信任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長平日裡對孩子的“不信任”和教育孩子時“高人一等”的不平等。或許您只是習慣性地出於不放心、求保險,要親自監督或求證孩子的行為,並且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為了達到效果,自然而然地擺出“批評”、“說教”的姿態。但是,您的不信任和不平等的言行卻可能極大地傷害了孩子。

"

文|小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和家長本應該是“知無不談,言無不盡”,但是有的家長和孩子之間卻常常靜默無聲。很多家長還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已經表現出孩子不願意和家長說話的情緒。

燕燕今年升入大班,媽媽發現燕燕在家裡越來越安靜。但是每天到幼兒園接燕燕的時候,媽媽還看到燕燕和小朋友說得熱火朝天,怎麼一回家就不出聲兒了呢?媽媽開始問燕燕在幼兒園都發生了什麼,燕燕在講述一天的活動的時候漸漸興奮,仔細描述了自己和夥伴在科學課上的“小發明”,媽媽聽了卻話鋒一轉,詢問起燕燕為什麼不好好按老師的話做。於是,燕燕又漸漸地不出聲了。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的“平等”和“信任”,你做到了嗎

孩子主動和家長分享自己的有趣經歷,家長卻只注意到孩子的“小問題”上,孩子沒了說話的興致,自然不願再開口。這只是孩子不願和家長說話的原因之一,下面還有一些主要原因。

一、為什麼你的孩子越來越不願和你說話?

1.平時缺少陪伴

有時孩子不願和家長說話的原因是因為和爸爸媽媽“不熟”。這樣的原因有點“荒謬”,但是確實當下很多家庭的現實。家長因為工作缺少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來帶,自己參與孩子的活動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和父母疏遠,漸漸變得不願和家長分享他的想法和見聞。

2.態度過於強勢

家長強勢武斷的態度也會將孩子越推越遠。家長可能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動,只要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說得去做就好了,所有和您想法不一樣的言行都要“打壓”。這樣的態度對孩子會有極大的消極影響。

3.缺乏平等和信任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長平日裡對孩子的“不信任”和教育孩子時“高人一等”的不平等。或許您只是習慣性地出於不放心、求保險,要親自監督或求證孩子的行為,並且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為了達到效果,自然而然地擺出“批評”、“說教”的姿態。但是,您的不信任和不平等的言行卻可能極大地傷害了孩子。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的“平等”和“信任”,你做到了嗎

平時缺少陪伴可能是迫於現實的無奈,但是家長強勢的態度,不信任的言語和“高人一等”的教育意識卻會在您和孩子之間豎起一面無形的高牆,您站在牆的這邊,孩子站在另一邊,您可以看見孩子卻聽不見孩子的心裡話。可悲的是,許多時候家長在不知覺中已經把這面牆豎了起來。

二、哪些言語透露出您對孩子“不信任”,和孩子“不平等”?

1.經常懷疑和驗證孩子的言行

“是這樣嗎?”、“我要去問老師”、“不能騙媽媽”這些話您說過嗎?還有當孩子告訴您收拾好玩具,您會再檢查一遍孩子的房間嗎?孩子和您分享自己取得的成績,您會再向老師詢問一遍嗎?······這些言行都會向孩子表現出您不信任他,會漸漸影響孩子和您交流的主動性。

2.過多負面的迴應

當孩子和您分享經歷的時候,您更多的是鼓勵和誇獎還是追問和質疑呢?家長常常會注重孩子取得的成就而忽略了他的體驗,而孩子希望和您共享的卻是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家長不斷的追問和質疑會打消掉孩子分享的心思。

3.對於孩子態度強勢

“不行”、“不可以”是不是各位家長掛在嘴邊的口頭禪?類似的強勢的語言“勾勒”的情境很多都是家長們對孩子的行為“指手畫腳”,簡單武斷地決定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卻很少考慮孩子為什麼做。

"

文|小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和家長本應該是“知無不談,言無不盡”,但是有的家長和孩子之間卻常常靜默無聲。很多家長還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已經表現出孩子不願意和家長說話的情緒。

燕燕今年升入大班,媽媽發現燕燕在家裡越來越安靜。但是每天到幼兒園接燕燕的時候,媽媽還看到燕燕和小朋友說得熱火朝天,怎麼一回家就不出聲兒了呢?媽媽開始問燕燕在幼兒園都發生了什麼,燕燕在講述一天的活動的時候漸漸興奮,仔細描述了自己和夥伴在科學課上的“小發明”,媽媽聽了卻話鋒一轉,詢問起燕燕為什麼不好好按老師的話做。於是,燕燕又漸漸地不出聲了。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的“平等”和“信任”,你做到了嗎

孩子主動和家長分享自己的有趣經歷,家長卻只注意到孩子的“小問題”上,孩子沒了說話的興致,自然不願再開口。這只是孩子不願和家長說話的原因之一,下面還有一些主要原因。

一、為什麼你的孩子越來越不願和你說話?

1.平時缺少陪伴

有時孩子不願和家長說話的原因是因為和爸爸媽媽“不熟”。這樣的原因有點“荒謬”,但是確實當下很多家庭的現實。家長因為工作缺少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來帶,自己參與孩子的活動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和父母疏遠,漸漸變得不願和家長分享他的想法和見聞。

2.態度過於強勢

家長強勢武斷的態度也會將孩子越推越遠。家長可能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動,只要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說得去做就好了,所有和您想法不一樣的言行都要“打壓”。這樣的態度對孩子會有極大的消極影響。

3.缺乏平等和信任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長平日裡對孩子的“不信任”和教育孩子時“高人一等”的不平等。或許您只是習慣性地出於不放心、求保險,要親自監督或求證孩子的行為,並且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為了達到效果,自然而然地擺出“批評”、“說教”的姿態。但是,您的不信任和不平等的言行卻可能極大地傷害了孩子。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的“平等”和“信任”,你做到了嗎

平時缺少陪伴可能是迫於現實的無奈,但是家長強勢的態度,不信任的言語和“高人一等”的教育意識卻會在您和孩子之間豎起一面無形的高牆,您站在牆的這邊,孩子站在另一邊,您可以看見孩子卻聽不見孩子的心裡話。可悲的是,許多時候家長在不知覺中已經把這面牆豎了起來。

二、哪些言語透露出您對孩子“不信任”,和孩子“不平等”?

1.經常懷疑和驗證孩子的言行

“是這樣嗎?”、“我要去問老師”、“不能騙媽媽”這些話您說過嗎?還有當孩子告訴您收拾好玩具,您會再檢查一遍孩子的房間嗎?孩子和您分享自己取得的成績,您會再向老師詢問一遍嗎?······這些言行都會向孩子表現出您不信任他,會漸漸影響孩子和您交流的主動性。

2.過多負面的迴應

當孩子和您分享經歷的時候,您更多的是鼓勵和誇獎還是追問和質疑呢?家長常常會注重孩子取得的成就而忽略了他的體驗,而孩子希望和您共享的卻是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家長不斷的追問和質疑會打消掉孩子分享的心思。

3.對於孩子態度強勢

“不行”、“不可以”是不是各位家長掛在嘴邊的口頭禪?類似的強勢的語言“勾勒”的情境很多都是家長們對孩子的行為“指手畫腳”,簡單武斷地決定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卻很少考慮孩子為什麼做。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的“平等”和“信任”,你做到了嗎

上述的這些對孩子“不信任”、“不平等”的言行不知道您有沒有“中槍”呢?如果“中槍”了,就要好好反思下了,你可能在無形中已經和孩子建立起一座高牆,孩子很多心聲您已經錯過,趕快改正這些行為,“補救”一下吧!

三、怎樣才能消除孩子和您的距離,向您敞開心扉?

1.修正您的心態

首先,家長要學會信任孩子。您要相信孩子不會無故地欺騙您,向您隱瞞。您也要理解孩子和您講述事情時混亂的邏輯和無意的遺忘,更要知道孩子不可能事事做到完美。這些“錯誤”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過程,您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幫助。

2.行為上有改變

思想改變之後就要落實在行動上,家長“信任孩子”、“平等看待孩子”必須有所表示。您要相信孩子自己能夠做好,不再去反覆詢問或向他人求證孩子的言行是否真實;您也要改正習慣中的“高人一等”的教育姿態,學會像“朋友”一樣給孩子指導。

3.更多積極的迴應

對孩子的話有更多積極的迴應也十分必要。所謂“積極”的迴應,就是能夠傳遞出正面的、肯定的迴應。比如,孩子和您分享體育課上的經歷,他說自己跑得比XXX快,得了第二名,這時您不應該詢問為什麼沒有得第一名,而是鼓勵孩子“一定是跑得很快,所以超過了別人,下次再快一點,一定可以得第一名。”

"

文|小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和家長本應該是“知無不談,言無不盡”,但是有的家長和孩子之間卻常常靜默無聲。很多家長還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已經表現出孩子不願意和家長說話的情緒。

燕燕今年升入大班,媽媽發現燕燕在家裡越來越安靜。但是每天到幼兒園接燕燕的時候,媽媽還看到燕燕和小朋友說得熱火朝天,怎麼一回家就不出聲兒了呢?媽媽開始問燕燕在幼兒園都發生了什麼,燕燕在講述一天的活動的時候漸漸興奮,仔細描述了自己和夥伴在科學課上的“小發明”,媽媽聽了卻話鋒一轉,詢問起燕燕為什麼不好好按老師的話做。於是,燕燕又漸漸地不出聲了。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的“平等”和“信任”,你做到了嗎

孩子主動和家長分享自己的有趣經歷,家長卻只注意到孩子的“小問題”上,孩子沒了說話的興致,自然不願再開口。這只是孩子不願和家長說話的原因之一,下面還有一些主要原因。

一、為什麼你的孩子越來越不願和你說話?

1.平時缺少陪伴

有時孩子不願和家長說話的原因是因為和爸爸媽媽“不熟”。這樣的原因有點“荒謬”,但是確實當下很多家庭的現實。家長因為工作缺少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來帶,自己參與孩子的活動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和父母疏遠,漸漸變得不願和家長分享他的想法和見聞。

2.態度過於強勢

家長強勢武斷的態度也會將孩子越推越遠。家長可能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動,只要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說得去做就好了,所有和您想法不一樣的言行都要“打壓”。這樣的態度對孩子會有極大的消極影響。

3.缺乏平等和信任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長平日裡對孩子的“不信任”和教育孩子時“高人一等”的不平等。或許您只是習慣性地出於不放心、求保險,要親自監督或求證孩子的行為,並且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為了達到效果,自然而然地擺出“批評”、“說教”的姿態。但是,您的不信任和不平等的言行卻可能極大地傷害了孩子。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的“平等”和“信任”,你做到了嗎

平時缺少陪伴可能是迫於現實的無奈,但是家長強勢的態度,不信任的言語和“高人一等”的教育意識卻會在您和孩子之間豎起一面無形的高牆,您站在牆的這邊,孩子站在另一邊,您可以看見孩子卻聽不見孩子的心裡話。可悲的是,許多時候家長在不知覺中已經把這面牆豎了起來。

二、哪些言語透露出您對孩子“不信任”,和孩子“不平等”?

1.經常懷疑和驗證孩子的言行

“是這樣嗎?”、“我要去問老師”、“不能騙媽媽”這些話您說過嗎?還有當孩子告訴您收拾好玩具,您會再檢查一遍孩子的房間嗎?孩子和您分享自己取得的成績,您會再向老師詢問一遍嗎?······這些言行都會向孩子表現出您不信任他,會漸漸影響孩子和您交流的主動性。

2.過多負面的迴應

當孩子和您分享經歷的時候,您更多的是鼓勵和誇獎還是追問和質疑呢?家長常常會注重孩子取得的成就而忽略了他的體驗,而孩子希望和您共享的卻是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家長不斷的追問和質疑會打消掉孩子分享的心思。

3.對於孩子態度強勢

“不行”、“不可以”是不是各位家長掛在嘴邊的口頭禪?類似的強勢的語言“勾勒”的情境很多都是家長們對孩子的行為“指手畫腳”,簡單武斷地決定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卻很少考慮孩子為什麼做。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的“平等”和“信任”,你做到了嗎

上述的這些對孩子“不信任”、“不平等”的言行不知道您有沒有“中槍”呢?如果“中槍”了,就要好好反思下了,你可能在無形中已經和孩子建立起一座高牆,孩子很多心聲您已經錯過,趕快改正這些行為,“補救”一下吧!

三、怎樣才能消除孩子和您的距離,向您敞開心扉?

1.修正您的心態

首先,家長要學會信任孩子。您要相信孩子不會無故地欺騙您,向您隱瞞。您也要理解孩子和您講述事情時混亂的邏輯和無意的遺忘,更要知道孩子不可能事事做到完美。這些“錯誤”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過程,您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幫助。

2.行為上有改變

思想改變之後就要落實在行動上,家長“信任孩子”、“平等看待孩子”必須有所表示。您要相信孩子自己能夠做好,不再去反覆詢問或向他人求證孩子的言行是否真實;您也要改正習慣中的“高人一等”的教育姿態,學會像“朋友”一樣給孩子指導。

3.更多積極的迴應

對孩子的話有更多積極的迴應也十分必要。所謂“積極”的迴應,就是能夠傳遞出正面的、肯定的迴應。比如,孩子和您分享體育課上的經歷,他說自己跑得比XXX快,得了第二名,這時您不應該詢問為什麼沒有得第一名,而是鼓勵孩子“一定是跑得很快,所以超過了別人,下次再快一點,一定可以得第一名。”

孩子不願和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的“平等”和“信任”,你做到了嗎

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在言語和行動中信任孩子,孩子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和您交流、溝通和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看。想要和孩子的關係更近一步,這些舉動也不能少。

四、和孩子這樣互動關係更加親密

1.多問問孩子的想法

拉近關係,增進溝通的重要途徑就是“傾聽”。家長要多多傾聽孩子的聲音和想法,在事情中多聽取和採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感到自己擁有話語權,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的方法。這樣,孩子自然願意多和您交流。

2.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家長在平時也要更多地信任孩子,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而您要做的不是“跟蹤“和”監視”,而是對孩子必要的保護和隨時可提供的幫助。孩子獨立去做、去挑戰,您安安心心地等待孩子之後的彙報和分享,孩子也會興致勃勃地講述自己的經歷。

3.有問題不責備,先解決後反思

信任和平等還體現在孩子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家長如何應對。孩子一遇到困難,家長的第一反應不該是指責孩,而是問一問孩子想如何解決和麵對,講一講您覺得可以如何解決,幫助孩子一起渡過難題,之後再引導孩子進行反思和總結。這樣,孩子不僅會有所學習,也會深切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陪伴。

學會信任孩子,以平等的姿態和孩子相處,更多幫助、指導孩子而不是指責和質疑孩子,如此,家長和孩子之間“看不見的高牆”就會慢慢瓦解,孩子自然會更加親近您,願意和您溝通分享!

您家的寶貝有過不想和您說話的情況嗎?您是如何解決的?歡迎您在下留言和我們分享!

-----------------------

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我是小聆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