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

光明社教育家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新新家長 , 作者 蠍子號




"

光明社教育家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新新家長 , 作者 蠍子號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把孩子送進輔導班,看著他們安靜地坐在教室裡,想象他們正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心裡想著:“還好,這一天又沒虛度……”不知從何時開始,輔導班已然成為父母緩解焦慮的鎮痛劑——孩子“充實”了,家長才不會焦慮。

他們以為只有報班上課才是學習,只有知識性的學習才是學習。殊不知,過度追逐輔導班帶來的即時成效,反而會壓制孩子天性裡的學習慾望。

1

別的孩子都在報班,

我的孩子怎能落後?


我愈發能理解現在父母的焦慮,大概是從這個暑假開始的。

之前孩子還小,我沉浸在他成長的喜悅中,用本能的方法與他相處,讀繪本、聽兒歌、講故事、看動畫片、搭樂高……這些都是我們美好的親子時光,我一點都不感到焦慮。

直到今年暑假,他開學要上中班了,我切實感受到來自周圍的壓力。

他的同學都已經開始報班了,英語啟蒙、數學思維幾乎是標配,學有餘力的前提下,有些孩子會去上圍棋課、舞蹈課、籃球營等其他運動和文藝項目。一個學齡前中班的孩子,每週趕三四個場子是平均數。

而我家兒子的報班數量是:0。

一邊看到別人家孩子很高效地上各種培訓班,算數好、語文好、英文好,才藝好,列舉了都是痛,一邊看到自家孩子的暑假又要虛度了。

連我媽都憂心忡忡:快6歲了,真的不給他學點什麼嗎?

有幾次我都快要向這樣的焦慮屈服了。我心裡有一個聲音在說:“孩子,你學到什麼不重要,你去上課吧,去教室裡坐著吧!”

於是,我開始給他尋找一些試聽課,孩子表現得也很配合。

可試聽結束後他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課,我想在家自己學。”

我問:“你在家學什麼?”

他說:“樂高、磁力片、卡通尼樂園、平衡車、starfall(一款英語學習app)、汪汪隊、游泳、‘看裡面’(百科全書繪本)……”

相信你跟我一樣,聽到這樣的回覆肯定會嘀咕:屁叻,這哪叫學?明明就是玩一天嘛……

認為只有報班上課才是學習,只有知識性的學習才是學習,可能是所有中國家長的通病。

這裡面顯然有問題。

2

你以為的學習,其實是“被教授”


今年,有一期《三聯生活週刊》做了一個“技術改變童年”的專題,裡面提到了一個觀點,讓我大受啟發。

美國教育家、人工智能先驅西摩爾·派普特一生致力於理解孩子怎麼學習,孩子的學習到底是什麼,以及怎麼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學習。他對智力的觀點,受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影響頗深。

"

光明社教育家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新新家長 , 作者 蠍子號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把孩子送進輔導班,看著他們安靜地坐在教室裡,想象他們正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心裡想著:“還好,這一天又沒虛度……”不知從何時開始,輔導班已然成為父母緩解焦慮的鎮痛劑——孩子“充實”了,家長才不會焦慮。

他們以為只有報班上課才是學習,只有知識性的學習才是學習。殊不知,過度追逐輔導班帶來的即時成效,反而會壓制孩子天性裡的學習慾望。

1

別的孩子都在報班,

我的孩子怎能落後?


我愈發能理解現在父母的焦慮,大概是從這個暑假開始的。

之前孩子還小,我沉浸在他成長的喜悅中,用本能的方法與他相處,讀繪本、聽兒歌、講故事、看動畫片、搭樂高……這些都是我們美好的親子時光,我一點都不感到焦慮。

直到今年暑假,他開學要上中班了,我切實感受到來自周圍的壓力。

他的同學都已經開始報班了,英語啟蒙、數學思維幾乎是標配,學有餘力的前提下,有些孩子會去上圍棋課、舞蹈課、籃球營等其他運動和文藝項目。一個學齡前中班的孩子,每週趕三四個場子是平均數。

而我家兒子的報班數量是:0。

一邊看到別人家孩子很高效地上各種培訓班,算數好、語文好、英文好,才藝好,列舉了都是痛,一邊看到自家孩子的暑假又要虛度了。

連我媽都憂心忡忡:快6歲了,真的不給他學點什麼嗎?

有幾次我都快要向這樣的焦慮屈服了。我心裡有一個聲音在說:“孩子,你學到什麼不重要,你去上課吧,去教室裡坐著吧!”

於是,我開始給他尋找一些試聽課,孩子表現得也很配合。

可試聽結束後他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課,我想在家自己學。”

我問:“你在家學什麼?”

他說:“樂高、磁力片、卡通尼樂園、平衡車、starfall(一款英語學習app)、汪汪隊、游泳、‘看裡面’(百科全書繪本)……”

相信你跟我一樣,聽到這樣的回覆肯定會嘀咕:屁叻,這哪叫學?明明就是玩一天嘛……

認為只有報班上課才是學習,只有知識性的學習才是學習,可能是所有中國家長的通病。

這裡面顯然有問題。

2

你以為的學習,其實是“被教授”


今年,有一期《三聯生活週刊》做了一個“技術改變童年”的專題,裡面提到了一個觀點,讓我大受啟發。

美國教育家、人工智能先驅西摩爾·派普特一生致力於理解孩子怎麼學習,孩子的學習到底是什麼,以及怎麼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學習。他對智力的觀點,受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影響頗深。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西摩爾·派普特(Seymour Papert),

被譽為“兒童編程之父”


他將人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分成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始於一個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從出生開始,他就開始了學習。他通過探索、觸摸、玩來學習,什麼東西都塞到嘴裡嘗一嘗。他們不僅學習與物的關係,還有與人的關係。這是一個由自我驅動的學習。

父母也許以為自己決定了孩子學什麼,但實際上他們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時候,孩子都是自己在學習。

第二個階段,是當孩子看到一個感官經驗之外更廣闊的世界。比如他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吃什麼,但他無法直接探索這個問題,而只能從經驗性的學習轉向符號的學習,從自主的學習轉向依賴他人的學習。

照西摩爾·派普特所言,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轉換是一種創傷性的變化。因為上學以後,你必須停止自我學習,轉而接受“被教授”。

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被扼殺、被毀滅。而少數人之所以生存下來,是因為他們學會了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學會了閱讀,學會了使用圖書館,學會了如何探索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所謂第三個階段,就是從第二個階段倖存下來的孩子,重新回到了第一階段。無論是藝術家、科學家,他們在重重險之中找到一種有創造性的活著的方法:“他們像一個孩子那樣活著,他們探索,實驗,聽從內心的驅動,而不是別人的教誨,更多依賴直覺和經驗,而不是符號。”


"

光明社教育家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新新家長 , 作者 蠍子號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把孩子送進輔導班,看著他們安靜地坐在教室裡,想象他們正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心裡想著:“還好,這一天又沒虛度……”不知從何時開始,輔導班已然成為父母緩解焦慮的鎮痛劑——孩子“充實”了,家長才不會焦慮。

他們以為只有報班上課才是學習,只有知識性的學習才是學習。殊不知,過度追逐輔導班帶來的即時成效,反而會壓制孩子天性裡的學習慾望。

1

別的孩子都在報班,

我的孩子怎能落後?


我愈發能理解現在父母的焦慮,大概是從這個暑假開始的。

之前孩子還小,我沉浸在他成長的喜悅中,用本能的方法與他相處,讀繪本、聽兒歌、講故事、看動畫片、搭樂高……這些都是我們美好的親子時光,我一點都不感到焦慮。

直到今年暑假,他開學要上中班了,我切實感受到來自周圍的壓力。

他的同學都已經開始報班了,英語啟蒙、數學思維幾乎是標配,學有餘力的前提下,有些孩子會去上圍棋課、舞蹈課、籃球營等其他運動和文藝項目。一個學齡前中班的孩子,每週趕三四個場子是平均數。

而我家兒子的報班數量是:0。

一邊看到別人家孩子很高效地上各種培訓班,算數好、語文好、英文好,才藝好,列舉了都是痛,一邊看到自家孩子的暑假又要虛度了。

連我媽都憂心忡忡:快6歲了,真的不給他學點什麼嗎?

有幾次我都快要向這樣的焦慮屈服了。我心裡有一個聲音在說:“孩子,你學到什麼不重要,你去上課吧,去教室裡坐著吧!”

於是,我開始給他尋找一些試聽課,孩子表現得也很配合。

可試聽結束後他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課,我想在家自己學。”

我問:“你在家學什麼?”

他說:“樂高、磁力片、卡通尼樂園、平衡車、starfall(一款英語學習app)、汪汪隊、游泳、‘看裡面’(百科全書繪本)……”

相信你跟我一樣,聽到這樣的回覆肯定會嘀咕:屁叻,這哪叫學?明明就是玩一天嘛……

認為只有報班上課才是學習,只有知識性的學習才是學習,可能是所有中國家長的通病。

這裡面顯然有問題。

2

你以為的學習,其實是“被教授”


今年,有一期《三聯生活週刊》做了一個“技術改變童年”的專題,裡面提到了一個觀點,讓我大受啟發。

美國教育家、人工智能先驅西摩爾·派普特一生致力於理解孩子怎麼學習,孩子的學習到底是什麼,以及怎麼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學習。他對智力的觀點,受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影響頗深。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西摩爾·派普特(Seymour Papert),

被譽為“兒童編程之父”


他將人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分成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始於一個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從出生開始,他就開始了學習。他通過探索、觸摸、玩來學習,什麼東西都塞到嘴裡嘗一嘗。他們不僅學習與物的關係,還有與人的關係。這是一個由自我驅動的學習。

父母也許以為自己決定了孩子學什麼,但實際上他們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時候,孩子都是自己在學習。

第二個階段,是當孩子看到一個感官經驗之外更廣闊的世界。比如他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吃什麼,但他無法直接探索這個問題,而只能從經驗性的學習轉向符號的學習,從自主的學習轉向依賴他人的學習。

照西摩爾·派普特所言,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轉換是一種創傷性的變化。因為上學以後,你必須停止自我學習,轉而接受“被教授”。

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被扼殺、被毀滅。而少數人之所以生存下來,是因為他們學會了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學會了閱讀,學會了使用圖書館,學會了如何探索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所謂第三個階段,就是從第二個階段倖存下來的孩子,重新回到了第一階段。無論是藝術家、科學家,他們在重重險之中找到一種有創造性的活著的方法:“他們像一個孩子那樣活著,他們探索,實驗,聽從內心的驅動,而不是別人的教誨,更多依賴直覺和經驗,而不是符號。”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父母認為,上課才是學習,知識學習才是學習,但恰恰相反。

孩子從一出生就無所不在學習中。學習探索世界、學習掌握自己的四肢五官和喜怒哀樂、在玩耍中擴大自己的能力邊界。而當他們開始上學了,“學習”反而不見了,他們轉而“被教授”。

有一天,我看到孩子在用兩塊積木、一張紙和一輛小汽車玩傻乎乎的“過橋遊戲”。他試了幾次紙橋都在半路坍塌,漸漸他可能發現其中的受力規律,於是慢慢調整積木之間的距離,把紙折起來,最後小汽車終於衝過去了!

他高興壞了,而我被這個場景治癒。

"

光明社教育家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新新家長 , 作者 蠍子號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把孩子送進輔導班,看著他們安靜地坐在教室裡,想象他們正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心裡想著:“還好,這一天又沒虛度……”不知從何時開始,輔導班已然成為父母緩解焦慮的鎮痛劑——孩子“充實”了,家長才不會焦慮。

他們以為只有報班上課才是學習,只有知識性的學習才是學習。殊不知,過度追逐輔導班帶來的即時成效,反而會壓制孩子天性裡的學習慾望。

1

別的孩子都在報班,

我的孩子怎能落後?


我愈發能理解現在父母的焦慮,大概是從這個暑假開始的。

之前孩子還小,我沉浸在他成長的喜悅中,用本能的方法與他相處,讀繪本、聽兒歌、講故事、看動畫片、搭樂高……這些都是我們美好的親子時光,我一點都不感到焦慮。

直到今年暑假,他開學要上中班了,我切實感受到來自周圍的壓力。

他的同學都已經開始報班了,英語啟蒙、數學思維幾乎是標配,學有餘力的前提下,有些孩子會去上圍棋課、舞蹈課、籃球營等其他運動和文藝項目。一個學齡前中班的孩子,每週趕三四個場子是平均數。

而我家兒子的報班數量是:0。

一邊看到別人家孩子很高效地上各種培訓班,算數好、語文好、英文好,才藝好,列舉了都是痛,一邊看到自家孩子的暑假又要虛度了。

連我媽都憂心忡忡:快6歲了,真的不給他學點什麼嗎?

有幾次我都快要向這樣的焦慮屈服了。我心裡有一個聲音在說:“孩子,你學到什麼不重要,你去上課吧,去教室裡坐著吧!”

於是,我開始給他尋找一些試聽課,孩子表現得也很配合。

可試聽結束後他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課,我想在家自己學。”

我問:“你在家學什麼?”

他說:“樂高、磁力片、卡通尼樂園、平衡車、starfall(一款英語學習app)、汪汪隊、游泳、‘看裡面’(百科全書繪本)……”

相信你跟我一樣,聽到這樣的回覆肯定會嘀咕:屁叻,這哪叫學?明明就是玩一天嘛……

認為只有報班上課才是學習,只有知識性的學習才是學習,可能是所有中國家長的通病。

這裡面顯然有問題。

2

你以為的學習,其實是“被教授”


今年,有一期《三聯生活週刊》做了一個“技術改變童年”的專題,裡面提到了一個觀點,讓我大受啟發。

美國教育家、人工智能先驅西摩爾·派普特一生致力於理解孩子怎麼學習,孩子的學習到底是什麼,以及怎麼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學習。他對智力的觀點,受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影響頗深。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西摩爾·派普特(Seymour Papert),

被譽為“兒童編程之父”


他將人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分成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始於一個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從出生開始,他就開始了學習。他通過探索、觸摸、玩來學習,什麼東西都塞到嘴裡嘗一嘗。他們不僅學習與物的關係,還有與人的關係。這是一個由自我驅動的學習。

父母也許以為自己決定了孩子學什麼,但實際上他們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時候,孩子都是自己在學習。

第二個階段,是當孩子看到一個感官經驗之外更廣闊的世界。比如他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吃什麼,但他無法直接探索這個問題,而只能從經驗性的學習轉向符號的學習,從自主的學習轉向依賴他人的學習。

照西摩爾·派普特所言,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轉換是一種創傷性的變化。因為上學以後,你必須停止自我學習,轉而接受“被教授”。

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被扼殺、被毀滅。而少數人之所以生存下來,是因為他們學會了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學會了閱讀,學會了使用圖書館,學會了如何探索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所謂第三個階段,就是從第二個階段倖存下來的孩子,重新回到了第一階段。無論是藝術家、科學家,他們在重重險之中找到一種有創造性的活著的方法:“他們像一個孩子那樣活著,他們探索,實驗,聽從內心的驅動,而不是別人的教誨,更多依賴直覺和經驗,而不是符號。”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父母認為,上課才是學習,知識學習才是學習,但恰恰相反。

孩子從一出生就無所不在學習中。學習探索世界、學習掌握自己的四肢五官和喜怒哀樂、在玩耍中擴大自己的能力邊界。而當他們開始上學了,“學習”反而不見了,他們轉而“被教授”。

有一天,我看到孩子在用兩塊積木、一張紙和一輛小汽車玩傻乎乎的“過橋遊戲”。他試了幾次紙橋都在半路坍塌,漸漸他可能發現其中的受力規律,於是慢慢調整積木之間的距離,把紙折起來,最後小汽車終於衝過去了!

他高興壞了,而我被這個場景治癒。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現在,科學家和教育學家們都在努力研究如何消滅人類學習的第二階段(被教授),或讓第二階段來得不那麼猛烈,我為什麼還那麼著急把孩子送進工業化模具製造、批量生產的知識學習環境,著急要扼殺他自我學習的天性呢?

3

為什麼我們那麼痴迷輔導班?


我清楚“第二階段學習”的需求來自哪裡。目前國內的教育,不管是學校體系還是社會期待,都要求教學一定要高效。從評估角度來看,知識點接受了多少,學生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多少,也容易被量化。

輔導班和家長,實際上是雙向選擇的過程。

大部分家長不瞭解學習原理,分數當然是最直觀的成果。孩子出口會背唐詩,計算題做得又快又對,能彈一首完整的曲目......這些都是可以看得見的。看得見成果,這錢花得明白。

而大部分輔導班對學習原理並不在意,跟教育更沾不上邊。他們並不在乎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給孩子的人生打下怎樣的基礎,他們的目標很清晰:迎合家長的需求,當下把小孩“教會”,保證效果可見,讓父母的錢花的安心。

於是就會出現:“7天學會拉一首小提琴曲,一個暑假認字上千,一期課程達到美國小學生水平……”之類的強調學習效果的宣傳語出現。

說到底還是父母的不安和焦慮。

如果我說,我們以安撫自己情緒的代價,剝奪的是孩子童年的自由,還有他們面對生活的內在動機,你還會覺得這些“付出”真的無愧於心嗎?

孩子來到世界上,天生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以及強烈學的慾望,都是經過自然選擇塑造的,以服務於自我教育的功能。一個孩子的成長目標,應由自我驅動、獨立思考、身體力行、充滿活動,通過自己的選擇,將生活向自己想要的方向推進。

過度痴迷輔導班,會毀了這一切。

4

那些看不見成果的學習,需要被重視


2015年,《揚子晚報》記者調查了當年高考中,拿下各省轄市文理科狀元的21名考生,發現89.66%的狀元沒有參加過輔導班,僅14%在寒暑假上過輔導班,33%狀元學過奧數,不過他們說“不感興趣千萬別學”。

“我小時候幾乎沒有上過補習班。課外競賽,學校會有專門的培訓,不會自己去補習。”今年刷屏的廣西省高考狀元楊晨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比起培訓班,那些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他們談到的更多是“非智力因素”,比如學習方法、勤奮以及不服輸的精神。說到學習方法,如果沒有大量的探索和反省,又怎能總結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呢?

我大概從五年級開始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又因為害羞不願戴眼鏡去學校。老師上課或補習班上講的,我只能聽四五成。一旦開始寫板書,我就不得不自己讀教材了。因為成績沒受影響,我瞞過了所有人。

這樣的學習習慣一直貫徹到我讀大學,尤其是那些只有知識沒有觀點的課,我自己看書效率會更快。

我有時想,我自認學習能力比較強(跟真正的學霸不能比),學習欲也比較旺盛,好奇心一直都在,也許就是我當年養成的自學習慣幫到了我。

不是長期“餵養”大的孩子,才能學會如何捕獵,也才能知道自己要吃什麼。

"

光明社教育家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新新家長 , 作者 蠍子號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把孩子送進輔導班,看著他們安靜地坐在教室裡,想象他們正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心裡想著:“還好,這一天又沒虛度……”不知從何時開始,輔導班已然成為父母緩解焦慮的鎮痛劑——孩子“充實”了,家長才不會焦慮。

他們以為只有報班上課才是學習,只有知識性的學習才是學習。殊不知,過度追逐輔導班帶來的即時成效,反而會壓制孩子天性裡的學習慾望。

1

別的孩子都在報班,

我的孩子怎能落後?


我愈發能理解現在父母的焦慮,大概是從這個暑假開始的。

之前孩子還小,我沉浸在他成長的喜悅中,用本能的方法與他相處,讀繪本、聽兒歌、講故事、看動畫片、搭樂高……這些都是我們美好的親子時光,我一點都不感到焦慮。

直到今年暑假,他開學要上中班了,我切實感受到來自周圍的壓力。

他的同學都已經開始報班了,英語啟蒙、數學思維幾乎是標配,學有餘力的前提下,有些孩子會去上圍棋課、舞蹈課、籃球營等其他運動和文藝項目。一個學齡前中班的孩子,每週趕三四個場子是平均數。

而我家兒子的報班數量是:0。

一邊看到別人家孩子很高效地上各種培訓班,算數好、語文好、英文好,才藝好,列舉了都是痛,一邊看到自家孩子的暑假又要虛度了。

連我媽都憂心忡忡:快6歲了,真的不給他學點什麼嗎?

有幾次我都快要向這樣的焦慮屈服了。我心裡有一個聲音在說:“孩子,你學到什麼不重要,你去上課吧,去教室裡坐著吧!”

於是,我開始給他尋找一些試聽課,孩子表現得也很配合。

可試聽結束後他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課,我想在家自己學。”

我問:“你在家學什麼?”

他說:“樂高、磁力片、卡通尼樂園、平衡車、starfall(一款英語學習app)、汪汪隊、游泳、‘看裡面’(百科全書繪本)……”

相信你跟我一樣,聽到這樣的回覆肯定會嘀咕:屁叻,這哪叫學?明明就是玩一天嘛……

認為只有報班上課才是學習,只有知識性的學習才是學習,可能是所有中國家長的通病。

這裡面顯然有問題。

2

你以為的學習,其實是“被教授”


今年,有一期《三聯生活週刊》做了一個“技術改變童年”的專題,裡面提到了一個觀點,讓我大受啟發。

美國教育家、人工智能先驅西摩爾·派普特一生致力於理解孩子怎麼學習,孩子的學習到底是什麼,以及怎麼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學習。他對智力的觀點,受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影響頗深。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西摩爾·派普特(Seymour Papert),

被譽為“兒童編程之父”


他將人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分成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始於一個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從出生開始,他就開始了學習。他通過探索、觸摸、玩來學習,什麼東西都塞到嘴裡嘗一嘗。他們不僅學習與物的關係,還有與人的關係。這是一個由自我驅動的學習。

父母也許以為自己決定了孩子學什麼,但實際上他們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時候,孩子都是自己在學習。

第二個階段,是當孩子看到一個感官經驗之外更廣闊的世界。比如他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吃什麼,但他無法直接探索這個問題,而只能從經驗性的學習轉向符號的學習,從自主的學習轉向依賴他人的學習。

照西摩爾·派普特所言,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轉換是一種創傷性的變化。因為上學以後,你必須停止自我學習,轉而接受“被教授”。

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被扼殺、被毀滅。而少數人之所以生存下來,是因為他們學會了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學會了閱讀,學會了使用圖書館,學會了如何探索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所謂第三個階段,就是從第二個階段倖存下來的孩子,重新回到了第一階段。無論是藝術家、科學家,他們在重重險之中找到一種有創造性的活著的方法:“他們像一個孩子那樣活著,他們探索,實驗,聽從內心的驅動,而不是別人的教誨,更多依賴直覺和經驗,而不是符號。”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父母認為,上課才是學習,知識學習才是學習,但恰恰相反。

孩子從一出生就無所不在學習中。學習探索世界、學習掌握自己的四肢五官和喜怒哀樂、在玩耍中擴大自己的能力邊界。而當他們開始上學了,“學習”反而不見了,他們轉而“被教授”。

有一天,我看到孩子在用兩塊積木、一張紙和一輛小汽車玩傻乎乎的“過橋遊戲”。他試了幾次紙橋都在半路坍塌,漸漸他可能發現其中的受力規律,於是慢慢調整積木之間的距離,把紙折起來,最後小汽車終於衝過去了!

他高興壞了,而我被這個場景治癒。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現在,科學家和教育學家們都在努力研究如何消滅人類學習的第二階段(被教授),或讓第二階段來得不那麼猛烈,我為什麼還那麼著急把孩子送進工業化模具製造、批量生產的知識學習環境,著急要扼殺他自我學習的天性呢?

3

為什麼我們那麼痴迷輔導班?


我清楚“第二階段學習”的需求來自哪裡。目前國內的教育,不管是學校體系還是社會期待,都要求教學一定要高效。從評估角度來看,知識點接受了多少,學生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多少,也容易被量化。

輔導班和家長,實際上是雙向選擇的過程。

大部分家長不瞭解學習原理,分數當然是最直觀的成果。孩子出口會背唐詩,計算題做得又快又對,能彈一首完整的曲目......這些都是可以看得見的。看得見成果,這錢花得明白。

而大部分輔導班對學習原理並不在意,跟教育更沾不上邊。他們並不在乎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給孩子的人生打下怎樣的基礎,他們的目標很清晰:迎合家長的需求,當下把小孩“教會”,保證效果可見,讓父母的錢花的安心。

於是就會出現:“7天學會拉一首小提琴曲,一個暑假認字上千,一期課程達到美國小學生水平……”之類的強調學習效果的宣傳語出現。

說到底還是父母的不安和焦慮。

如果我說,我們以安撫自己情緒的代價,剝奪的是孩子童年的自由,還有他們面對生活的內在動機,你還會覺得這些“付出”真的無愧於心嗎?

孩子來到世界上,天生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以及強烈學的慾望,都是經過自然選擇塑造的,以服務於自我教育的功能。一個孩子的成長目標,應由自我驅動、獨立思考、身體力行、充滿活動,通過自己的選擇,將生活向自己想要的方向推進。

過度痴迷輔導班,會毀了這一切。

4

那些看不見成果的學習,需要被重視


2015年,《揚子晚報》記者調查了當年高考中,拿下各省轄市文理科狀元的21名考生,發現89.66%的狀元沒有參加過輔導班,僅14%在寒暑假上過輔導班,33%狀元學過奧數,不過他們說“不感興趣千萬別學”。

“我小時候幾乎沒有上過補習班。課外競賽,學校會有專門的培訓,不會自己去補習。”今年刷屏的廣西省高考狀元楊晨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比起培訓班,那些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他們談到的更多是“非智力因素”,比如學習方法、勤奮以及不服輸的精神。說到學習方法,如果沒有大量的探索和反省,又怎能總結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呢?

我大概從五年級開始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又因為害羞不願戴眼鏡去學校。老師上課或補習班上講的,我只能聽四五成。一旦開始寫板書,我就不得不自己讀教材了。因為成績沒受影響,我瞞過了所有人。

這樣的學習習慣一直貫徹到我讀大學,尤其是那些只有知識沒有觀點的課,我自己看書效率會更快。

我有時想,我自認學習能力比較強(跟真正的學霸不能比),學習欲也比較旺盛,好奇心一直都在,也許就是我當年養成的自學習慣幫到了我。

不是長期“餵養”大的孩子,才能學會如何捕獵,也才能知道自己要吃什麼。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隨著孩子長大,他們最終會進入學校,開啟系統化知識學習的模式,他們必須去適應這套規則,無可厚非,也容不得家長特立獨行。但現實是,有太多原本淡定的家長被裹挾在焦慮的洪流中迷失,有一些過度焦慮的家長把孩子的每一天都排得太滿。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斯蒂克思魯德和奈德·約翰遜發現,我們正在養育最焦慮的一代孩子。越來越多的孩子要麼偏執得想成功,要麼覺得一切努力沒有意義,北京大學也被“空心病”席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幾十年前,孩子的週末都在外瘋玩,父母根本不知道他們跟誰玩、在哪裡。現在,不僅週末,孩子們的絕大部分時間被各種家長規定的課外班填滿,很多人在高中時就感到筋疲力盡。

沒玩夠的孩子,無法充分發展自己基因中帶出來的學習慾望,無法滿足控制自己慾望,因而很容易沉迷在電子遊戲中,之後的人生出現失控時刻也就不足為奇了。

"

光明社教育家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新新家長 , 作者 蠍子號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把孩子送進輔導班,看著他們安靜地坐在教室裡,想象他們正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心裡想著:“還好,這一天又沒虛度……”不知從何時開始,輔導班已然成為父母緩解焦慮的鎮痛劑——孩子“充實”了,家長才不會焦慮。

他們以為只有報班上課才是學習,只有知識性的學習才是學習。殊不知,過度追逐輔導班帶來的即時成效,反而會壓制孩子天性裡的學習慾望。

1

別的孩子都在報班,

我的孩子怎能落後?


我愈發能理解現在父母的焦慮,大概是從這個暑假開始的。

之前孩子還小,我沉浸在他成長的喜悅中,用本能的方法與他相處,讀繪本、聽兒歌、講故事、看動畫片、搭樂高……這些都是我們美好的親子時光,我一點都不感到焦慮。

直到今年暑假,他開學要上中班了,我切實感受到來自周圍的壓力。

他的同學都已經開始報班了,英語啟蒙、數學思維幾乎是標配,學有餘力的前提下,有些孩子會去上圍棋課、舞蹈課、籃球營等其他運動和文藝項目。一個學齡前中班的孩子,每週趕三四個場子是平均數。

而我家兒子的報班數量是:0。

一邊看到別人家孩子很高效地上各種培訓班,算數好、語文好、英文好,才藝好,列舉了都是痛,一邊看到自家孩子的暑假又要虛度了。

連我媽都憂心忡忡:快6歲了,真的不給他學點什麼嗎?

有幾次我都快要向這樣的焦慮屈服了。我心裡有一個聲音在說:“孩子,你學到什麼不重要,你去上課吧,去教室裡坐著吧!”

於是,我開始給他尋找一些試聽課,孩子表現得也很配合。

可試聽結束後他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課,我想在家自己學。”

我問:“你在家學什麼?”

他說:“樂高、磁力片、卡通尼樂園、平衡車、starfall(一款英語學習app)、汪汪隊、游泳、‘看裡面’(百科全書繪本)……”

相信你跟我一樣,聽到這樣的回覆肯定會嘀咕:屁叻,這哪叫學?明明就是玩一天嘛……

認為只有報班上課才是學習,只有知識性的學習才是學習,可能是所有中國家長的通病。

這裡面顯然有問題。

2

你以為的學習,其實是“被教授”


今年,有一期《三聯生活週刊》做了一個“技術改變童年”的專題,裡面提到了一個觀點,讓我大受啟發。

美國教育家、人工智能先驅西摩爾·派普特一生致力於理解孩子怎麼學習,孩子的學習到底是什麼,以及怎麼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學習。他對智力的觀點,受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影響頗深。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西摩爾·派普特(Seymour Papert),

被譽為“兒童編程之父”


他將人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分成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始於一個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從出生開始,他就開始了學習。他通過探索、觸摸、玩來學習,什麼東西都塞到嘴裡嘗一嘗。他們不僅學習與物的關係,還有與人的關係。這是一個由自我驅動的學習。

父母也許以為自己決定了孩子學什麼,但實際上他們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時候,孩子都是自己在學習。

第二個階段,是當孩子看到一個感官經驗之外更廣闊的世界。比如他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吃什麼,但他無法直接探索這個問題,而只能從經驗性的學習轉向符號的學習,從自主的學習轉向依賴他人的學習。

照西摩爾·派普特所言,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轉換是一種創傷性的變化。因為上學以後,你必須停止自我學習,轉而接受“被教授”。

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被扼殺、被毀滅。而少數人之所以生存下來,是因為他們學會了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學會了閱讀,學會了使用圖書館,學會了如何探索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所謂第三個階段,就是從第二個階段倖存下來的孩子,重新回到了第一階段。無論是藝術家、科學家,他們在重重險之中找到一種有創造性的活著的方法:“他們像一個孩子那樣活著,他們探索,實驗,聽從內心的驅動,而不是別人的教誨,更多依賴直覺和經驗,而不是符號。”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父母認為,上課才是學習,知識學習才是學習,但恰恰相反。

孩子從一出生就無所不在學習中。學習探索世界、學習掌握自己的四肢五官和喜怒哀樂、在玩耍中擴大自己的能力邊界。而當他們開始上學了,“學習”反而不見了,他們轉而“被教授”。

有一天,我看到孩子在用兩塊積木、一張紙和一輛小汽車玩傻乎乎的“過橋遊戲”。他試了幾次紙橋都在半路坍塌,漸漸他可能發現其中的受力規律,於是慢慢調整積木之間的距離,把紙折起來,最後小汽車終於衝過去了!

他高興壞了,而我被這個場景治癒。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現在,科學家和教育學家們都在努力研究如何消滅人類學習的第二階段(被教授),或讓第二階段來得不那麼猛烈,我為什麼還那麼著急把孩子送進工業化模具製造、批量生產的知識學習環境,著急要扼殺他自我學習的天性呢?

3

為什麼我們那麼痴迷輔導班?


我清楚“第二階段學習”的需求來自哪裡。目前國內的教育,不管是學校體系還是社會期待,都要求教學一定要高效。從評估角度來看,知識點接受了多少,學生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多少,也容易被量化。

輔導班和家長,實際上是雙向選擇的過程。

大部分家長不瞭解學習原理,分數當然是最直觀的成果。孩子出口會背唐詩,計算題做得又快又對,能彈一首完整的曲目......這些都是可以看得見的。看得見成果,這錢花得明白。

而大部分輔導班對學習原理並不在意,跟教育更沾不上邊。他們並不在乎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給孩子的人生打下怎樣的基礎,他們的目標很清晰:迎合家長的需求,當下把小孩“教會”,保證效果可見,讓父母的錢花的安心。

於是就會出現:“7天學會拉一首小提琴曲,一個暑假認字上千,一期課程達到美國小學生水平……”之類的強調學習效果的宣傳語出現。

說到底還是父母的不安和焦慮。

如果我說,我們以安撫自己情緒的代價,剝奪的是孩子童年的自由,還有他們面對生活的內在動機,你還會覺得這些“付出”真的無愧於心嗎?

孩子來到世界上,天生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以及強烈學的慾望,都是經過自然選擇塑造的,以服務於自我教育的功能。一個孩子的成長目標,應由自我驅動、獨立思考、身體力行、充滿活動,通過自己的選擇,將生活向自己想要的方向推進。

過度痴迷輔導班,會毀了這一切。

4

那些看不見成果的學習,需要被重視


2015年,《揚子晚報》記者調查了當年高考中,拿下各省轄市文理科狀元的21名考生,發現89.66%的狀元沒有參加過輔導班,僅14%在寒暑假上過輔導班,33%狀元學過奧數,不過他們說“不感興趣千萬別學”。

“我小時候幾乎沒有上過補習班。課外競賽,學校會有專門的培訓,不會自己去補習。”今年刷屏的廣西省高考狀元楊晨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比起培訓班,那些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他們談到的更多是“非智力因素”,比如學習方法、勤奮以及不服輸的精神。說到學習方法,如果沒有大量的探索和反省,又怎能總結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呢?

我大概從五年級開始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又因為害羞不願戴眼鏡去學校。老師上課或補習班上講的,我只能聽四五成。一旦開始寫板書,我就不得不自己讀教材了。因為成績沒受影響,我瞞過了所有人。

這樣的學習習慣一直貫徹到我讀大學,尤其是那些只有知識沒有觀點的課,我自己看書效率會更快。

我有時想,我自認學習能力比較強(跟真正的學霸不能比),學習欲也比較旺盛,好奇心一直都在,也許就是我當年養成的自學習慣幫到了我。

不是長期“餵養”大的孩子,才能學會如何捕獵,也才能知道自己要吃什麼。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隨著孩子長大,他們最終會進入學校,開啟系統化知識學習的模式,他們必須去適應這套規則,無可厚非,也容不得家長特立獨行。但現實是,有太多原本淡定的家長被裹挾在焦慮的洪流中迷失,有一些過度焦慮的家長把孩子的每一天都排得太滿。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斯蒂克思魯德和奈德·約翰遜發現,我們正在養育最焦慮的一代孩子。越來越多的孩子要麼偏執得想成功,要麼覺得一切努力沒有意義,北京大學也被“空心病”席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幾十年前,孩子的週末都在外瘋玩,父母根本不知道他們跟誰玩、在哪裡。現在,不僅週末,孩子們的絕大部分時間被各種家長規定的課外班填滿,很多人在高中時就感到筋疲力盡。

沒玩夠的孩子,無法充分發展自己基因中帶出來的學習慾望,無法滿足控制自己慾望,因而很容易沉迷在電子遊戲中,之後的人生出現失控時刻也就不足為奇了。

人人都在報班,我的孩子怎能落後?中國家長以為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最後,我寫這篇文章目的不是想告訴各位:大家都別上課啦,讓孩子在家愉快玩耍唄。而是想提醒各位:

首先,那些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學習,短期不一定看得到成果,但並不代表不存在、不重要。

其次,知識學習不可避免,但要尊重孩子的學習規律,不要讓學齡前的孩子過早的進入課堂。

最後,家長也要對授課式學習有合理的期待,足夠的警惕。

我想,明白這些,或許比盲目給孩子填滿輔導班更能治癒咱們的焦慮。

— END —


來源|本文來源於公眾號藍橡樹(ID:blue_oak),哈佛本科畢業生和資深教育專家共同創立,65萬家長共同關注的國際教育平臺,傳播教育正能量。不讓孩子的天賦被應試教育侷限,給他們更好的未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