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

7月初,有朋友推薦了一位家長朋友,為她家一個疑似自閉症的孩子做了評估,勾起了我的感慨,索性在頭條發佈了免費為特殊兒童進行評估的通知。應聲而來的家長朋友很多,通過對孩子情況的描述,我篩選出其中疑似特殊兒童的、家長有意願做評估的大約有20+位家長開展了評估工作。

集中的評估特殊兒童,讓我看到很多家長不當養育帶來的疾病。事實上,只要家長願意改變帶養方式,孩子們的問題行為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

7月初,有朋友推薦了一位家長朋友,為她家一個疑似自閉症的孩子做了評估,勾起了我的感慨,索性在頭條發佈了免費為特殊兒童進行評估的通知。應聲而來的家長朋友很多,通過對孩子情況的描述,我篩選出其中疑似特殊兒童的、家長有意願做評估的大約有20+位家長開展了評估工作。

集中的評估特殊兒童,讓我看到很多家長不當養育帶來的疾病。事實上,只要家長願意改變帶養方式,孩子們的問題行為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我們來看看這兩例由於家長不當帶養,被醫生判定為“自閉症”的個案。

01

6歲的子淼放假後回老家,馬上就要上小學的男孩子,正是最活潑好動的時候,他跟著一幫鄰居小孩拿石頭塊扔別人家豬圈裡的豬仔,被素來嚴厲的爺爺當眾責罵,並抓回家狠狠打了一頓屁股。第二天子淼就不願意出門了,也不活潑了,甚至一整天也不說一句話。爺爺嚇壞了,急忙把他送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可是一個星期過去了,子淼還是不言不語,每天木木的自己蔫玩,家長急了說他他就發脾氣、扔東西。爸爸媽媽也嚇壞了,於是帶到醫院裡去檢查,醫生一看這個狀態,丟給家長几張表格,填完以後,醫生說:有自閉症傾向。

02

5歲的妞妞在父母離婚後,隨媽媽來到北方小城,進了一個新的幼兒園。家庭突然的變故,一下子沒有了爸爸和奶奶、爺爺圍在身邊寵著的家庭環境,媽媽的情緒也很低落,加上搬到的陌生的城市,一個陌生的、冷清的家。小妞妞也開始不愛說話了,在幼兒園,無論老師和小朋友怎麼哄她、陪伴她,她都是終日抱著自己的小書包坐在角落裡,既不參與活動,也不和小朋友玩耍。老師於是向媽媽反應妞妞的行為比較反常,媽媽接回女兒反覆盤問,急了衝女兒吼一頓、打幾下,嚇的小小姑娘半天都坐在那裡抽抽答答地哭泣,哭急了發脾氣,甚至捱了打還用牙咬媽媽,也還是不說話。這位媽媽也帶著孩子去了醫院,在媽媽填寫了一摞表格以後,孩子被醫生判斷為“自閉症”。

這兩個評估個案做的我心中隱隱的疼,為了孩子那無法說清的難過。

"

7月初,有朋友推薦了一位家長朋友,為她家一個疑似自閉症的孩子做了評估,勾起了我的感慨,索性在頭條發佈了免費為特殊兒童進行評估的通知。應聲而來的家長朋友很多,通過對孩子情況的描述,我篩選出其中疑似特殊兒童的、家長有意願做評估的大約有20+位家長開展了評估工作。

集中的評估特殊兒童,讓我看到很多家長不當養育帶來的疾病。事實上,只要家長願意改變帶養方式,孩子們的問題行為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我們來看看這兩例由於家長不當帶養,被醫生判定為“自閉症”的個案。

01

6歲的子淼放假後回老家,馬上就要上小學的男孩子,正是最活潑好動的時候,他跟著一幫鄰居小孩拿石頭塊扔別人家豬圈裡的豬仔,被素來嚴厲的爺爺當眾責罵,並抓回家狠狠打了一頓屁股。第二天子淼就不願意出門了,也不活潑了,甚至一整天也不說一句話。爺爺嚇壞了,急忙把他送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可是一個星期過去了,子淼還是不言不語,每天木木的自己蔫玩,家長急了說他他就發脾氣、扔東西。爸爸媽媽也嚇壞了,於是帶到醫院裡去檢查,醫生一看這個狀態,丟給家長几張表格,填完以後,醫生說:有自閉症傾向。

02

5歲的妞妞在父母離婚後,隨媽媽來到北方小城,進了一個新的幼兒園。家庭突然的變故,一下子沒有了爸爸和奶奶、爺爺圍在身邊寵著的家庭環境,媽媽的情緒也很低落,加上搬到的陌生的城市,一個陌生的、冷清的家。小妞妞也開始不愛說話了,在幼兒園,無論老師和小朋友怎麼哄她、陪伴她,她都是終日抱著自己的小書包坐在角落裡,既不參與活動,也不和小朋友玩耍。老師於是向媽媽反應妞妞的行為比較反常,媽媽接回女兒反覆盤問,急了衝女兒吼一頓、打幾下,嚇的小小姑娘半天都坐在那裡抽抽答答地哭泣,哭急了發脾氣,甚至捱了打還用牙咬媽媽,也還是不說話。這位媽媽也帶著孩子去了醫院,在媽媽填寫了一摞表格以後,孩子被醫生判斷為“自閉症”。

這兩個評估個案做的我心中隱隱的疼,為了孩子那無法說清的難過。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孩子的困境

事實上,當我們看到孩子們出現一些狀況時,首先需要想到的,是孩子遇到了什麼樣的困境。

在上面的個案中,兩個孩子都有不說話、興趣低落、發脾氣攻擊等行為表現,但卻不能籍由這些就判定為自閉症。

子淼的困境在於:1做錯了事,不知該怎麼彌補、改過。2被爺爺當眾責打傷及自尊。3父母親指責的態度。4不知該怎麼面對這個事件。

妞妞的困境在於:1父母離異帶來的情感傷害。2生活環境中被全家人關注的氛圍變成了只有母女二人的沉默空間。3陌生的幼兒園和老師同學。4媽媽的盤問和責打。5感覺自己不被別人愛。

假如這兩個家庭的家長都能及時看到這些,瞭解孩子的行為表現是有原因的,那麼他們帶養孩子的方式一定會發生改變。

"

7月初,有朋友推薦了一位家長朋友,為她家一個疑似自閉症的孩子做了評估,勾起了我的感慨,索性在頭條發佈了免費為特殊兒童進行評估的通知。應聲而來的家長朋友很多,通過對孩子情況的描述,我篩選出其中疑似特殊兒童的、家長有意願做評估的大約有20+位家長開展了評估工作。

集中的評估特殊兒童,讓我看到很多家長不當養育帶來的疾病。事實上,只要家長願意改變帶養方式,孩子們的問題行為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我們來看看這兩例由於家長不當帶養,被醫生判定為“自閉症”的個案。

01

6歲的子淼放假後回老家,馬上就要上小學的男孩子,正是最活潑好動的時候,他跟著一幫鄰居小孩拿石頭塊扔別人家豬圈裡的豬仔,被素來嚴厲的爺爺當眾責罵,並抓回家狠狠打了一頓屁股。第二天子淼就不願意出門了,也不活潑了,甚至一整天也不說一句話。爺爺嚇壞了,急忙把他送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可是一個星期過去了,子淼還是不言不語,每天木木的自己蔫玩,家長急了說他他就發脾氣、扔東西。爸爸媽媽也嚇壞了,於是帶到醫院裡去檢查,醫生一看這個狀態,丟給家長几張表格,填完以後,醫生說:有自閉症傾向。

02

5歲的妞妞在父母離婚後,隨媽媽來到北方小城,進了一個新的幼兒園。家庭突然的變故,一下子沒有了爸爸和奶奶、爺爺圍在身邊寵著的家庭環境,媽媽的情緒也很低落,加上搬到的陌生的城市,一個陌生的、冷清的家。小妞妞也開始不愛說話了,在幼兒園,無論老師和小朋友怎麼哄她、陪伴她,她都是終日抱著自己的小書包坐在角落裡,既不參與活動,也不和小朋友玩耍。老師於是向媽媽反應妞妞的行為比較反常,媽媽接回女兒反覆盤問,急了衝女兒吼一頓、打幾下,嚇的小小姑娘半天都坐在那裡抽抽答答地哭泣,哭急了發脾氣,甚至捱了打還用牙咬媽媽,也還是不說話。這位媽媽也帶著孩子去了醫院,在媽媽填寫了一摞表格以後,孩子被醫生判斷為“自閉症”。

這兩個評估個案做的我心中隱隱的疼,為了孩子那無法說清的難過。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孩子的困境

事實上,當我們看到孩子們出現一些狀況時,首先需要想到的,是孩子遇到了什麼樣的困境。

在上面的個案中,兩個孩子都有不說話、興趣低落、發脾氣攻擊等行為表現,但卻不能籍由這些就判定為自閉症。

子淼的困境在於:1做錯了事,不知該怎麼彌補、改過。2被爺爺當眾責打傷及自尊。3父母親指責的態度。4不知該怎麼面對這個事件。

妞妞的困境在於:1父母離異帶來的情感傷害。2生活環境中被全家人關注的氛圍變成了只有母女二人的沉默空間。3陌生的幼兒園和老師同學。4媽媽的盤問和責打。5感覺自己不被別人愛。

假如這兩個家庭的家長都能及時看到這些,瞭解孩子的行為表現是有原因的,那麼他們帶養孩子的方式一定會發生改變。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家長的無力

而在我看來,家長當時的做法,是有無力的感覺的。也就是說,他們不知該如何帶養這樣的孩子。孩子的言行表現,和之前不同,是家長不知該如何面對的事情。

子淼的父母有這些無力感:1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不在家長身邊,不知道究竟是怎麼發生的。2孩子跟著老人,給老人帶來的麻煩。3孩子回來了不愛說話,無法溝通,很燥。4一著急就忍不住責怪孩子。5面對孩子的壞脾氣沒有好辦法應對。

妞妞的媽媽有這些無力感:1離婚的應激事件。2一個人帶著女兒到陌生城市落腳的難為。3孩子不能融入班級的焦慮。4缺少社會資源的支持。

孩子的反常行為

是因為這些無力的感覺,造成了家長的負面情緒,當時無法採用更恰當的方法應對孩子的事情。急躁起來,難免對孩子的態度不好,或打幾下,或責罵幾句。

而孩子本來就壓抑著困難處境毫無頭緒,也沒有得到家長的安撫,反而在見到爸爸媽媽以後又被責難一通。所以孩子的情緒也積累到了一個高峰的狀態上,已經是非常恐懼而慌亂,激動之下只會發脾氣來發洩情緒。家長感覺孩子從來沒有這麼亂髮脾氣過,感覺意外又驚恐,所以去找醫生。

被判定為“自閉症”

而醫生並不仔細去探問前情究竟,以成年人的眼光來看,孩子莫名的沉默、低落情緒、偶發暴力,難道不是生病了?所以把表格拿給家長,家長本來就很焦慮,會把孩子的某些行為誇大為問題行為。醫生給的量表又都是他評量表,也就是說,不是通過孩子自主填寫,而是由家長來填寫的內容。這樣一來,難免出現一些測驗失真的現象。於是沒有進行評估的醫生,看到表格的結果,就機械的判斷為“自閉症”了。


"

7月初,有朋友推薦了一位家長朋友,為她家一個疑似自閉症的孩子做了評估,勾起了我的感慨,索性在頭條發佈了免費為特殊兒童進行評估的通知。應聲而來的家長朋友很多,通過對孩子情況的描述,我篩選出其中疑似特殊兒童的、家長有意願做評估的大約有20+位家長開展了評估工作。

集中的評估特殊兒童,讓我看到很多家長不當養育帶來的疾病。事實上,只要家長願意改變帶養方式,孩子們的問題行為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我們來看看這兩例由於家長不當帶養,被醫生判定為“自閉症”的個案。

01

6歲的子淼放假後回老家,馬上就要上小學的男孩子,正是最活潑好動的時候,他跟著一幫鄰居小孩拿石頭塊扔別人家豬圈裡的豬仔,被素來嚴厲的爺爺當眾責罵,並抓回家狠狠打了一頓屁股。第二天子淼就不願意出門了,也不活潑了,甚至一整天也不說一句話。爺爺嚇壞了,急忙把他送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可是一個星期過去了,子淼還是不言不語,每天木木的自己蔫玩,家長急了說他他就發脾氣、扔東西。爸爸媽媽也嚇壞了,於是帶到醫院裡去檢查,醫生一看這個狀態,丟給家長几張表格,填完以後,醫生說:有自閉症傾向。

02

5歲的妞妞在父母離婚後,隨媽媽來到北方小城,進了一個新的幼兒園。家庭突然的變故,一下子沒有了爸爸和奶奶、爺爺圍在身邊寵著的家庭環境,媽媽的情緒也很低落,加上搬到的陌生的城市,一個陌生的、冷清的家。小妞妞也開始不愛說話了,在幼兒園,無論老師和小朋友怎麼哄她、陪伴她,她都是終日抱著自己的小書包坐在角落裡,既不參與活動,也不和小朋友玩耍。老師於是向媽媽反應妞妞的行為比較反常,媽媽接回女兒反覆盤問,急了衝女兒吼一頓、打幾下,嚇的小小姑娘半天都坐在那裡抽抽答答地哭泣,哭急了發脾氣,甚至捱了打還用牙咬媽媽,也還是不說話。這位媽媽也帶著孩子去了醫院,在媽媽填寫了一摞表格以後,孩子被醫生判斷為“自閉症”。

這兩個評估個案做的我心中隱隱的疼,為了孩子那無法說清的難過。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孩子的困境

事實上,當我們看到孩子們出現一些狀況時,首先需要想到的,是孩子遇到了什麼樣的困境。

在上面的個案中,兩個孩子都有不說話、興趣低落、發脾氣攻擊等行為表現,但卻不能籍由這些就判定為自閉症。

子淼的困境在於:1做錯了事,不知該怎麼彌補、改過。2被爺爺當眾責打傷及自尊。3父母親指責的態度。4不知該怎麼面對這個事件。

妞妞的困境在於:1父母離異帶來的情感傷害。2生活環境中被全家人關注的氛圍變成了只有母女二人的沉默空間。3陌生的幼兒園和老師同學。4媽媽的盤問和責打。5感覺自己不被別人愛。

假如這兩個家庭的家長都能及時看到這些,瞭解孩子的行為表現是有原因的,那麼他們帶養孩子的方式一定會發生改變。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家長的無力

而在我看來,家長當時的做法,是有無力的感覺的。也就是說,他們不知該如何帶養這樣的孩子。孩子的言行表現,和之前不同,是家長不知該如何面對的事情。

子淼的父母有這些無力感:1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不在家長身邊,不知道究竟是怎麼發生的。2孩子跟著老人,給老人帶來的麻煩。3孩子回來了不愛說話,無法溝通,很燥。4一著急就忍不住責怪孩子。5面對孩子的壞脾氣沒有好辦法應對。

妞妞的媽媽有這些無力感:1離婚的應激事件。2一個人帶著女兒到陌生城市落腳的難為。3孩子不能融入班級的焦慮。4缺少社會資源的支持。

孩子的反常行為

是因為這些無力的感覺,造成了家長的負面情緒,當時無法採用更恰當的方法應對孩子的事情。急躁起來,難免對孩子的態度不好,或打幾下,或責罵幾句。

而孩子本來就壓抑著困難處境毫無頭緒,也沒有得到家長的安撫,反而在見到爸爸媽媽以後又被責難一通。所以孩子的情緒也積累到了一個高峰的狀態上,已經是非常恐懼而慌亂,激動之下只會發脾氣來發洩情緒。家長感覺孩子從來沒有這麼亂髮脾氣過,感覺意外又驚恐,所以去找醫生。

被判定為“自閉症”

而醫生並不仔細去探問前情究竟,以成年人的眼光來看,孩子莫名的沉默、低落情緒、偶發暴力,難道不是生病了?所以把表格拿給家長,家長本來就很焦慮,會把孩子的某些行為誇大為問題行為。醫生給的量表又都是他評量表,也就是說,不是通過孩子自主填寫,而是由家長來填寫的內容。這樣一來,難免出現一些測驗失真的現象。於是沒有進行評估的醫生,看到表格的結果,就機械的判斷為“自閉症”了。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面對表現失常的孩子,家長該這樣應對才是保護孩子的做法:

當孩子不說話、情緒持續低落時

家長,尤其是父母親,在看到孩子情緒持續低落時,要試著安慰孩子,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給這些情緒命名。傾聽孩子傾訴自己的不開心,哪怕你覺得他說的沒有道理,也不要打擊他,先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空間去表達,讓他的情緒得到疏緩。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認為:孩子的自體形成,依賴於和母親的關係。當孩子在母親那裡獲得了足夠多的情感支持,這個媽媽被稱為“足夠好的媽媽”。

孩子的情緒疏導過程極其重要,假如家長做不到及時有效疏導孩子的情緒,請及時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當孩子出現特別暴躁的脾氣時

當孩子在家長的逼迫之下出現暴躁的脾氣,甚至象妞妞一樣攻擊媽媽時,家長要做的不是急於帶去醫院確定是否有疾病,而是要及時地共情孩子。看到孩子的困境在哪裡,是家長當時必須要做的事情。

這兩個孩子以及很多現實案例中的孩子,都是被家長在無力感支配之下的失控行為逼迫而做出了“失常”的暴力事情。家長在對醫生講的時候,會說自己打了孩子幾下,孩子就如何如何發脾氣。醫生也是成年人,會認為,打孩子幾下沒有什麼大問題,卻疏忽了孩子內在積累起來的負面情緒是如何讓他們恐懼。

"

7月初,有朋友推薦了一位家長朋友,為她家一個疑似自閉症的孩子做了評估,勾起了我的感慨,索性在頭條發佈了免費為特殊兒童進行評估的通知。應聲而來的家長朋友很多,通過對孩子情況的描述,我篩選出其中疑似特殊兒童的、家長有意願做評估的大約有20+位家長開展了評估工作。

集中的評估特殊兒童,讓我看到很多家長不當養育帶來的疾病。事實上,只要家長願意改變帶養方式,孩子們的問題行為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我們來看看這兩例由於家長不當帶養,被醫生判定為“自閉症”的個案。

01

6歲的子淼放假後回老家,馬上就要上小學的男孩子,正是最活潑好動的時候,他跟著一幫鄰居小孩拿石頭塊扔別人家豬圈裡的豬仔,被素來嚴厲的爺爺當眾責罵,並抓回家狠狠打了一頓屁股。第二天子淼就不願意出門了,也不活潑了,甚至一整天也不說一句話。爺爺嚇壞了,急忙把他送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可是一個星期過去了,子淼還是不言不語,每天木木的自己蔫玩,家長急了說他他就發脾氣、扔東西。爸爸媽媽也嚇壞了,於是帶到醫院裡去檢查,醫生一看這個狀態,丟給家長几張表格,填完以後,醫生說:有自閉症傾向。

02

5歲的妞妞在父母離婚後,隨媽媽來到北方小城,進了一個新的幼兒園。家庭突然的變故,一下子沒有了爸爸和奶奶、爺爺圍在身邊寵著的家庭環境,媽媽的情緒也很低落,加上搬到的陌生的城市,一個陌生的、冷清的家。小妞妞也開始不愛說話了,在幼兒園,無論老師和小朋友怎麼哄她、陪伴她,她都是終日抱著自己的小書包坐在角落裡,既不參與活動,也不和小朋友玩耍。老師於是向媽媽反應妞妞的行為比較反常,媽媽接回女兒反覆盤問,急了衝女兒吼一頓、打幾下,嚇的小小姑娘半天都坐在那裡抽抽答答地哭泣,哭急了發脾氣,甚至捱了打還用牙咬媽媽,也還是不說話。這位媽媽也帶著孩子去了醫院,在媽媽填寫了一摞表格以後,孩子被醫生判斷為“自閉症”。

這兩個評估個案做的我心中隱隱的疼,為了孩子那無法說清的難過。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孩子的困境

事實上,當我們看到孩子們出現一些狀況時,首先需要想到的,是孩子遇到了什麼樣的困境。

在上面的個案中,兩個孩子都有不說話、興趣低落、發脾氣攻擊等行為表現,但卻不能籍由這些就判定為自閉症。

子淼的困境在於:1做錯了事,不知該怎麼彌補、改過。2被爺爺當眾責打傷及自尊。3父母親指責的態度。4不知該怎麼面對這個事件。

妞妞的困境在於:1父母離異帶來的情感傷害。2生活環境中被全家人關注的氛圍變成了只有母女二人的沉默空間。3陌生的幼兒園和老師同學。4媽媽的盤問和責打。5感覺自己不被別人愛。

假如這兩個家庭的家長都能及時看到這些,瞭解孩子的行為表現是有原因的,那麼他們帶養孩子的方式一定會發生改變。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家長的無力

而在我看來,家長當時的做法,是有無力的感覺的。也就是說,他們不知該如何帶養這樣的孩子。孩子的言行表現,和之前不同,是家長不知該如何面對的事情。

子淼的父母有這些無力感:1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不在家長身邊,不知道究竟是怎麼發生的。2孩子跟著老人,給老人帶來的麻煩。3孩子回來了不愛說話,無法溝通,很燥。4一著急就忍不住責怪孩子。5面對孩子的壞脾氣沒有好辦法應對。

妞妞的媽媽有這些無力感:1離婚的應激事件。2一個人帶著女兒到陌生城市落腳的難為。3孩子不能融入班級的焦慮。4缺少社會資源的支持。

孩子的反常行為

是因為這些無力的感覺,造成了家長的負面情緒,當時無法採用更恰當的方法應對孩子的事情。急躁起來,難免對孩子的態度不好,或打幾下,或責罵幾句。

而孩子本來就壓抑著困難處境毫無頭緒,也沒有得到家長的安撫,反而在見到爸爸媽媽以後又被責難一通。所以孩子的情緒也積累到了一個高峰的狀態上,已經是非常恐懼而慌亂,激動之下只會發脾氣來發洩情緒。家長感覺孩子從來沒有這麼亂髮脾氣過,感覺意外又驚恐,所以去找醫生。

被判定為“自閉症”

而醫生並不仔細去探問前情究竟,以成年人的眼光來看,孩子莫名的沉默、低落情緒、偶發暴力,難道不是生病了?所以把表格拿給家長,家長本來就很焦慮,會把孩子的某些行為誇大為問題行為。醫生給的量表又都是他評量表,也就是說,不是通過孩子自主填寫,而是由家長來填寫的內容。這樣一來,難免出現一些測驗失真的現象。於是沒有進行評估的醫生,看到表格的結果,就機械的判斷為“自閉症”了。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面對表現失常的孩子,家長該這樣應對才是保護孩子的做法:

當孩子不說話、情緒持續低落時

家長,尤其是父母親,在看到孩子情緒持續低落時,要試著安慰孩子,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給這些情緒命名。傾聽孩子傾訴自己的不開心,哪怕你覺得他說的沒有道理,也不要打擊他,先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空間去表達,讓他的情緒得到疏緩。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認為:孩子的自體形成,依賴於和母親的關係。當孩子在母親那裡獲得了足夠多的情感支持,這個媽媽被稱為“足夠好的媽媽”。

孩子的情緒疏導過程極其重要,假如家長做不到及時有效疏導孩子的情緒,請及時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當孩子出現特別暴躁的脾氣時

當孩子在家長的逼迫之下出現暴躁的脾氣,甚至象妞妞一樣攻擊媽媽時,家長要做的不是急於帶去醫院確定是否有疾病,而是要及時地共情孩子。看到孩子的困境在哪裡,是家長當時必須要做的事情。

這兩個孩子以及很多現實案例中的孩子,都是被家長在無力感支配之下的失控行為逼迫而做出了“失常”的暴力事情。家長在對醫生講的時候,會說自己打了孩子幾下,孩子就如何如何發脾氣。醫生也是成年人,會認為,打孩子幾下沒有什麼大問題,卻疏忽了孩子內在積累起來的負面情緒是如何讓他們恐懼。

多少孩子被家長這樣帶成“自閉症”,心理專家教你正確帶養姿勢

當孩子向家長求助……

家長朋友們,經常會感覺孩子莫名其妙地就這樣了,其實,他們忽略了,孩子曾經向他們求助過的。

每個孩子都曾經求助,無論是語言上,神情上,還是行動上,很多表現都是在向家長尋求幫助的信號。

只是家長識別不到,意識不到孩子是在求助,只以為他們淘氣、為自己找藉口等。忽略而過的表達,讓孩子絕望,才會言行無狀。

有時候家長過於寵溺,太在意孩子的表達,也會使得孩子出現脾氣暴躁的行為。

適度的規則和關注,是避免忽略孩子感受的好方法,另外,還需要家長有足夠的共情能力。

好好的孩子,被家長不當養育,醫生誤判,成了“自閉症”。這個現象很常見,醫生不專業,家長高焦慮,孩子的發展千變萬化。家長們要降低焦慮,恰當養育,給孩子恰當的安全感和規則意識就好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