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寶藏》到文創周邊,博物館文化 IP 的價值正在放大

從《國家寶藏》到文創周邊,博物館文化 IP 的價值正在放大

2018 年流量型網綜不少,《國家寶藏》第二季算是比較特別的一個。

如果說文物是濃縮的歷史,《國家寶藏》第二季就是歷史的濃縮膠囊。它由央視和故宮聯手,中國七大博物館、攜鎮館之寶亮相,王菲、濮存昕、佟麗婭、黃軒等近 40 位國寶守護人用舞臺劇的形式演繹國寶曆史。目前豆瓣評分 9.2 分。

而在節目背後,還有專業團隊介入進行了博物館 IP 的衍生開發,讓文物從“陳列展示”走進了“日常生活”

36氪瞭解發現,IP運營商「北京物喜堂文化有限公司」獲得了《國家寶藏》衍生業態的打造及運營權,和天貓深度合作上線了「你好歷史」天貓旗艦店,並陸續推出了超活化唐仕女手辦盲盒、小乾隆茶包、江山千里望·眼罩、松煙黛墨香水、國風口紅等 100 多個基於節目中呈現的館藏國寶的衍生品。其中,國家寶藏 x 瑪麗黛佳的聯名款“國風復刻脣釉”已經脫銷。

在衍生產品創新方面,物喜堂和奧祕之家合作推出了「國寶原創周邊解謎互動禮盒」,用戶可以從杜虎符工牌、千里江山圖馬克杯等文創產品裡找到解謎線索,是衍生品但它們能看、能用、也能玩。該產品在摩點網已超過認籌額 600%。

從《國家寶藏》到文創周邊,博物館文化 IP 的價值正在放大

從綜藝到衍生品,從內容到結合文化機構、文創產業,《國家寶藏》和《上新了·故宮》都帶有明顯的 IP+ 屬性。此前文章中,我們提到過對 IP+ 的預判——線上做影響力、獲取流量,通過線下、產業跨界融合變現,將成為未來的文化娛樂 IP 的主要商業形態。此外,互聯用戶增長空間進一步縮小,創業者必然會把競爭重點往線下傾斜。

隨著文化 IP 走向實物開發、落地,「物喜堂」這樣的衍生品開發團隊正在迎來高速發展期

據瞭解,物喜堂 CEO 張淼此前曾主要從事影視、動漫 IP 的運營,後轉向文化類 IP。張淼告訴36氪,切身經驗來看,文化類 IP 是現階段最適宜介入的品類。

  • 動漫 IP 的衍生開發由來已久,商業化通道搭建、價值挖掘、可延展空間都相對成熟穩定,但中國尚未誕生‘立得住’的超級動漫 IP。

  • 影視 IP 雖然有偶然的大規模爆發,但內容的持續性、系列化難以維持。衍生品開發週期、從供應鏈到前段、從線上到線下的銷售路徑較長,和影視作品上映的窗口期之間難以匹配。

  • 以博物館、藝術館為首的 IP 則有較強的生命力,底層是文化認同感,表層是精神消費升級,總體受市場影響波動較小,生命週期較長,是被忽視的文化 IP 金礦。

但張淼提到,文化類 IP 的運營難度比較高,要有對文化的深層挖掘和理解,以及深入淺出、造就爆款產品的運營能力。打造 IP 是一個產業鏈條較長的系統工程,需要專業團隊的潛心鑽研,才能產出更多價值。

從《國家寶藏》到文創周邊,博物館文化 IP 的價值正在放大

超活化唐仕女手辦盲盒

博物館有無可取代的文化元素積澱(館藏),是文創產業中的硬核稀缺品,但缺乏走向市場的窗口、運營經驗不足,長期以來價值沒有充分釋放。2014 年有關部門出臺政策,為博物館發展文創產品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2016 年 11 月,國家文物局確定 92 家文化文物單位為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

該年,故宮、國博先後和騰訊、阿里戰略合作,完成了「博物館+互聯網」的合體。相信此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動起來。互聯網團隊帶來的模式、技術創新,能幫助博物館實現“讓更多年輕人走進來”的訴求。

從另一個角度,互聯網生態的創業項目也在尋求落地線下,而博物館是天然的文化 IP 相關流量聚集器—— 據國家統計局,中國博物館參觀人次呈逐年上升趨勢,2017年全國文物機構接待觀眾超過 11.48 億人次,其中博物館接待觀眾 9.72 億人次,增長 14.2%。這些線下流量尚未充分利用起來。

物喜堂也看中了這一文創趨勢,藉由合作《國家寶藏》這樣的中國博物館界聚合體,為文化 IP 提供設計資源、供應鏈資源,以及前端的運營、銷售等衍生服務。

張淼告訴36氪,《國家寶藏》第二季運營下來,實現了節目內容端、衍生品端的打通;線上獲取流量,然後下沉到細分品類變現流量;本季相關衍生品除了上架天貓,也上架了愛奇藝商城、Bilibili 會員購等平臺。

明年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仍然是物喜堂的重點工作,項目組將和平臺方嘗試一些新的玩法,比如搖一搖購買,研發沉「浸式數字互動快閃店」並落地商業中心等。也會嘗試更多文化歷史向的 IP 開發,比如非遺、寺廟、二十四節氣、國圖館藏古籍等的演繹、活化。

不過文化 IP 的衍生開發也存在一些痼疾,比如無法杜絕盜版。

據業界透露,《大聖歸來》的衍生品小空空,官方銷售額僅十餘萬,但市場總體銷量有幾百萬。盜版猖獗、維權不易,直接導致了創業公司在文創開發時不敢貿然推出高價值的產品,一旦成為爆款,對自己的利益損害反而過於嚴重。IP+ 能否成為影視、文化產業由虛落實的動力,還有待更多的政策、法律引導,以及行業規範的約束。

—————————————————

注:我是36氪茉小莉,關注文娛、消費領域的新鮮事,交流可加微信 Spontaneous-Literary,勞請備註姓名、公司、職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