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博物館:穿越億萬年的相逢

博物館 自然科學 三葉蟲 恐龍 新華網 2017-05-21
中國地質博物館:穿越億萬年的相逢

參觀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小朋友從中學習各種礦石小知識。新華網 陳延特 攝

新華網北京5月18日電(錢春弦 陳延特)5月18日是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為迎接博物館日、普及博物館文化,營造全社會關心並參與博物館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中國地質博物館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其中作為第一次亮相地博的《生活中的化石》科普活動吸引了許多觀眾的關注。

中國地質博物館希望通過這次活動,使大家更瞭解化石,更珍惜化石,也使觀眾離博物館更進一步,對化石的認識更多一些。此次活動一共分為三個部分,通過科普講解、科普小遊戲與手工活動,讓觀眾們瞭解到更多的博物館知識內容,使觀眾們意識到日常生活中化石的應用。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及家長首先在博物館老師的帶領下,認真參觀史前生物廳內容。小朋友們既對地球的滄桑鉅變有了更加系統的認識,又在老師的講解中對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掌握了更多的內容。通過“古今連連看”小遊戲、《生活中的化石》科普小講座,小朋友們瞭解到原來生活在幾億年前的生物對現代日常生活竟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山西省盛產煤炭,是因為遠古時期這裡被茂密的樹林所覆蓋;科學家通過研究鸚鵡螺的生活習性,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研究三葉蟲的複眼,幫助商家制造出了更高效的LED燈泡。原來化石不僅埋藏在地下或收藏於博物館,更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活動最後,小朋友們由博物館老師帶領,用橡皮泥、彩筆等工具,製作出來屬於自己的“古生物化石冰箱貼”。手工活動不僅結合了古生物知識與實際動手能力,更能幫助參與者更好地記住化石的外表和它其中包含的知識。

中國地質博物館:穿越億萬年的相逢

珍貴的藍色綠松石。新華網 陳延特 攝

中國地質博物館創建於1916年,在與中國現代科學同步發展的歷程中,積澱了豐厚的自然精華和無形資產,以典藏系統、成果豐碩、陳列精美稱雄於亞洲同類博物館並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目前,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中國地質博物館副館長王玲介紹說:“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承載著自然科學與社會文明發展的脈絡,是傳播和普及科學知識、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場所。發達國家的國家級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往往作為展示國家實力和信心的重要載體。中國地質博物館是中國人自己創建的第一個公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中國近現代科學和文明的搖籃,我們願意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文化強國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

中國地質博物館:穿越億萬年的相逢

古代生物化石三葉蟲。新華網 陳延特 攝

事實上,博物館開啟了原野考古的先河,人們熟悉的周口店猿人是由中國地質博物館館員發現的。相對於其他博物館而言,中國地質博物館可能需要一定專業性知識才能真正的讀懂“它”,地質年代久遠的古生物化石更像是“風塵僕僕的使者”,帶著億萬年前的使命來與人們相逢。

中國地質博物館:穿越億萬年的相逢

鉻釩鈣鋁榴石,又稱為“沙佛萊石”被譽為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新華網 陳延特 攝

據介紹,中國地質博物館在開展藏品科學研究的同時,長期從事地層古生物學、礦物岩石學、寶石學和博物館學的研究並取得累累碩果,特別是在早期脊椎動物學、昆蟲學以及遼西熱河生物群等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成果受到國內外科學界的廣泛關注。而系統精美的寶石陳列,獨到的寶石研究成果,持續的社會推廣活動,帶動和引導了當代中國寶石科學研究、知識普及和市場消費。

中國地質博物館:穿越億萬年的相逢

一塊被砍過,有故事的狗頭金。新華網 陳延特 攝

中國地質博物館常年開放獨具特色的陳列展覽。按照地球圈層結構佈局的基本陳列,不僅展示了數以萬計的礦物、岩石、寶石、化石精品,陳列內容更加關注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存質量;而且大量採用數字化、仿生、虛擬現實等技術,讓觀眾在濃郁的科學氛圍中,通過親眼目睹、親手操作和親身體驗,輕鬆步入精彩紛呈的地學空間。

中國地質博物館:穿越億萬年的相逢

工作人員正講解古生物化石的特徵。新華網 陳延特 攝

中國地質博物館長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教育活動。創刊於1981年的《地球》是中國唯一的地學科普雜誌,一年一度的全國青少年地學夏令營已成為社會教育活動的重要品牌,科普講座、科普巡展、科普諮詢等各種地學科普活動連綿不絕,使中國地質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