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時代印記:1986 濱州重點項目建設元年'

"

翻閱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若干濱州史料,在1986年赫然出現了“重點建設項目”這一名詞。“1986年,惠民地委、行署第一次提出建設重點項目,當年共有8個項目,”2014年8月26日,記者採訪主持1986年重點項目建設的時任惠民行署副專員趙延孝同志時,從他的言談中印證了“1986年——濱州重點項目建設元年”的準確性。

"

翻閱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若干濱州史料,在1986年赫然出現了“重點建設項目”這一名詞。“1986年,惠民地委、行署第一次提出建設重點項目,當年共有8個項目,”2014年8月26日,記者採訪主持1986年重點項目建設的時任惠民行署副專員趙延孝同志時,從他的言談中印證了“1986年——濱州重點項目建設元年”的準確性。

濱州時代印記:1986 濱州重點項目建設元年

八大重點項目之一——電信大樓(資料片)

基礎設施是迫不及待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趙老介紹:1986年,是國家“七五計劃”第一年,那時的濱州,農業不先進,工業剛起步,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相當落後。基礎設施的落後成為制約濱州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

當時,國家的大勢是: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號召全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1984年召開的十二屆三中全會討論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國家的重點轉到經濟建設上來。惠民地委行署深入貫徹黨中央決定,結合自身實際加快發展,提出加快工業發展,擴大工業規模,加快發展速度,提高經濟效益。趙老說:“從1986年,一直到九五計劃時期,濱州掀起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高潮,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而加快發展工業,基礎設施是迫不及待需要解決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地委行署多次召開會議討論重點項目建設問題。”

八個項目入選當年建設重點

惠民地委行署最終確定的1986年八個重點項目是:濱州電信大樓,土建6568平方米,初裝自動電話交換機5000門,終裝容量1萬門;長途電話線路初裝258條,終裝660條,總投資450萬元。要求年底完成大樓主體工程。濱州化工廠熱電站,總投資1370萬元,共兩臺機組,裝機容量6000瓦,要求10月1日投產一臺,年底兩機組全部投產。濱州毛紡廠,一期粗紡紗錠1200枚,毛紡織機40臺,年總產量60萬米。總投資940萬元。要求7月1日試車,年底全部開啟設備。黃河大橋接長改建工程,要求1986年國慶節建成通車。濱州市渤海五路改建工程,全長2.4公里,路面寬30米,投資420萬元,要求1986年國慶節正式通車。北鄭公路濱縣段接線工程,全長16.6公里,路面寬11米總投資366萬元,要求7月完成路面工程,年內完成橋涵改造27座\\397.6米任務。張北鐵路博興段四橋改造工程,即柳橋、博昌橋、溢洪橋、支脈溝橋。四橋全部加寬到23米,總投資450萬元,要求年內通車。濟青公路王濰段鄒平段改線工程,全長10.9公里,路面寬14米,橋涵72座,投資概算300萬元,要求年內建成通車。

為什麼這八個項目能夠入選當年的重點建設項目目錄呢?且看1980年代的濱州概貌。

先說電話通信,趙老說,那時的濱州用的還是“搖把子”,“人們打電話只能先打到電信局的總機,告訴話務員你要的單位,話務員用手工的方式進行線路連接。由於中轉環節太多,一處有問題,電話就沒法打通,那時濱州打北京的長途好了1個小時,不走運的時候的一天的功夫”。

用電方面,1965年,北鎮建起專區第一個110千伏變電站,是從張店引過來的。但到1980年代,電力非常緊張,企業不能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有時要讓為人民生活用電而限產,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廠生產和效益。

交通方面,1983年,全區公路通車裡程很少,沒有一條高等級公路,幹線公路也沒幾條,鄉村柏油路更是空白,公路狀況落後,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北鎮南出口的黃河大橋,1972年建,只有主橋沒有引橋,凡遇黃河洪水,主橋以北路面及整個灘地淹沒,致使南北交通中斷,嚴重影響生產和人民的正常生活。北鎮西出口,北鎮到濟南自解放後20多年一直沒有直達路,從北鎮去濟南不走南路,就走北路。走南路要從北鎮到張店向西或到淄川向西到濟南。走北路要從北鎮到惠民、再經商河、臨邑到濟南。走南路北路都至少半天功夫。市區內的黃河二路渤海五路坑坑窪窪,路面破損嚴重車輛行駛困難,直接影響到西到濟南北到京津唐道路的暢通。

這樣的背景下,要加快經濟發展,1986年的八個重點項目真的是需要迫不及待解決的大問題。地委行署強調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的確保全區八個重點建設項目按時建成投產發揮效率。

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八個重點項目建設

1986年3月3日,惠民地區行署召開了全區重點建設項目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地委副書記劉殿金,行署副專員胡安夫、趙延孝,地區計委、建委、經委、財政、物資、金融和濱州市、濱縣、博興、鄒平縣政府負責同志,八個重點建設項目和主管負責部門的負責同志。

會議指出,抓好重點項目是形勢發展的需要,是振興全區經濟的實際措施,符合集中優勢打殲滅戰的方針。地位行署從全區實際情況出發,確定在七五計劃第一年集中抓好八個重點項目有著非常深遠的戰略意義。確定行署副專員趙延孝分工八個重點建設項目的工作。負責組織協調好各方面關係。需要協調處理的事情,有趙延孝主持,苗仲德、蔡玉昌、趙春江、閻啟俊、郭寶玉等參加,及時解決研究。重大事情協調解決有困難的,再提交專員辦公會以及地委討論解決。各級各部門都要把8個重點建設項目列為自己的工作重點,納入議事日程。各級負責人不僅要檢查督促和指導,還要深入第一線幫助基層研究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會議要求,鄒平、博興、濱縣、濱州市和地直各部門要本著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精神,認真組織力量,抓緊抓好。財政、銀行、物資、勞動、施工和各業務部門要切實發揮職能作用,積極支持、密切配合,主動協調,為重點項目提供優質服務,按國家計劃和建設進度及時提供貸款、資金,搞好物資供應。監督建設單位合理使用資金和物資,使國家的每一分錢都能發揮應有作用。

物資匱乏,資金匱乏,技術匱乏,在這樣的困境中一樣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八大重點工程建設。

濱州化工廠熱電站項目建設過程中,趙延孝先後7次召開現場辦公會議解決困難。1986年1月7日,化工廠熱電項目與內蒙古電力安裝公司簽約安裝,8月全部開工。整個工程建設速度快,質量好,9月初在濱州召開了全省小型熱電現場會,推廣濱州化工廠熱電建設經驗。項目裝機容量為3000千瓦機組兩臺,很大程度緩解了濱州化工廠用電緊張狀況,也給濱州企業自建電廠增添了信心。

城區內的渤海五路路面破損嚴重,趙延孝跟當時的公路局局長楊成敏商量,無論多困難,都要把這條路修起來。1986年省交通廳廳長趙為武來檢查工作,對濱州的工作支持,解決230萬元資金,當年黃河二路和渤海五路就修好了。黃河大橋北引橋1987年建成通車,改造後黃河大橋全長2932米、124孔,比原來增長1541。39米,增加80孔,從此大橋通行無阻,再也不怕洪水漫灘了。

1986年北鄭路濱縣段建成通車。之後去濟南再也不用“走南闖北”了。1986年及隨後的幾年裡,八個重點項目一一保質保量完成,毋庸諱言,這些項目為當時的惠民地區加快發展經濟發展砸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後來的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積累了經驗。

濱州日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