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

1600年前,高原之巔,水東姑箐,古茶樹珍稀品種“禿房種”自在生長。如今,姑箐的古茶樹雖歷盡滄桑卻又生機勃勃,“禿房種”古茶樹已在畢節多地繁衍變化出內含物質豐富、適宜高海拔地區普及推廣的優良品種。

今天,讓我們跟隨全國一級評茶師、畢節市茶產業辦副主任聶宗順一起品味畢節古茶之妙。

畢節具有悠久的茶葉生產歷史。據《華陽國志》《茶經》等有關史料記載,早在秦漢時期的平夷縣(古平夷縣位於今貴州省西北境,包括今七星關區、大方、黔西、金沙、織金、納雍一帶)就種植、製作、飲用茶葉。《大定縣誌》記載:“茶葉之佳以海馬宮為最,果瓦次之,初泡時其味尚澀,治泡經兩三次其味轉香,故遠近爭購嘖嘖不置……”海馬宮茶由彝族土司、貴州宣慰使奢香夫人上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其外形全芽整葉、白毫顯露、醇厚甘甜而龍顏大悅,因湯色似竹綠乃賜名“竹葉青、命歲歲上貢並厚賜。奢香夫人因感恩而開置龍場九驛,促進了西南邊陲與中原地區的交流”。

"

1600年前,高原之巔,水東姑箐,古茶樹珍稀品種“禿房種”自在生長。如今,姑箐的古茶樹雖歷盡滄桑卻又生機勃勃,“禿房種”古茶樹已在畢節多地繁衍變化出內含物質豐富、適宜高海拔地區普及推廣的優良品種。

今天,讓我們跟隨全國一級評茶師、畢節市茶產業辦副主任聶宗順一起品味畢節古茶之妙。

畢節具有悠久的茶葉生產歷史。據《華陽國志》《茶經》等有關史料記載,早在秦漢時期的平夷縣(古平夷縣位於今貴州省西北境,包括今七星關區、大方、黔西、金沙、織金、納雍一帶)就種植、製作、飲用茶葉。《大定縣誌》記載:“茶葉之佳以海馬宮為最,果瓦次之,初泡時其味尚澀,治泡經兩三次其味轉香,故遠近爭購嘖嘖不置……”海馬宮茶由彝族土司、貴州宣慰使奢香夫人上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其外形全芽整葉、白毫顯露、醇厚甘甜而龍顏大悅,因湯色似竹綠乃賜名“竹葉青、命歲歲上貢並厚賜。奢香夫人因感恩而開置龍場九驛,促進了西南邊陲與中原地區的交流”。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韓賢普/攝

1986年在安徽農學院茶葉系即將畢業的聶宗順在資料上了解到畢節的茶葉生產歷史後就決定回到老家畢節,將因歷史原因已跌至研究冰點的古茶樹資源再次挖掘整理。

"

1600年前,高原之巔,水東姑箐,古茶樹珍稀品種“禿房種”自在生長。如今,姑箐的古茶樹雖歷盡滄桑卻又生機勃勃,“禿房種”古茶樹已在畢節多地繁衍變化出內含物質豐富、適宜高海拔地區普及推廣的優良品種。

今天,讓我們跟隨全國一級評茶師、畢節市茶產業辦副主任聶宗順一起品味畢節古茶之妙。

畢節具有悠久的茶葉生產歷史。據《華陽國志》《茶經》等有關史料記載,早在秦漢時期的平夷縣(古平夷縣位於今貴州省西北境,包括今七星關區、大方、黔西、金沙、織金、納雍一帶)就種植、製作、飲用茶葉。《大定縣誌》記載:“茶葉之佳以海馬宮為最,果瓦次之,初泡時其味尚澀,治泡經兩三次其味轉香,故遠近爭購嘖嘖不置……”海馬宮茶由彝族土司、貴州宣慰使奢香夫人上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其外形全芽整葉、白毫顯露、醇厚甘甜而龍顏大悅,因湯色似竹綠乃賜名“竹葉青、命歲歲上貢並厚賜。奢香夫人因感恩而開置龍場九驛,促進了西南邊陲與中原地區的交流”。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韓賢普/攝

1986年在安徽農學院茶葉系即將畢業的聶宗順在資料上了解到畢節的茶葉生產歷史後就決定回到老家畢節,將因歷史原因已跌至研究冰點的古茶樹資源再次挖掘整理。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剛開始那幾年工作開展很難,古茶的保護基本沒有。2013年6月23日,畢節市委、市政府就畢節市古茶樹保護與開發專門召開座談會,並形成《專題會議紀要》明確成立畢節市古茶樹資源保護與產業化開發工作協調顧問組,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對畢節市古茶樹進行全面普查與保護。”聶宗順介紹。於是,畢節市古茶樹的保護與產業化開發各項工作得以全面啟動。

"

1600年前,高原之巔,水東姑箐,古茶樹珍稀品種“禿房種”自在生長。如今,姑箐的古茶樹雖歷盡滄桑卻又生機勃勃,“禿房種”古茶樹已在畢節多地繁衍變化出內含物質豐富、適宜高海拔地區普及推廣的優良品種。

今天,讓我們跟隨全國一級評茶師、畢節市茶產業辦副主任聶宗順一起品味畢節古茶之妙。

畢節具有悠久的茶葉生產歷史。據《華陽國志》《茶經》等有關史料記載,早在秦漢時期的平夷縣(古平夷縣位於今貴州省西北境,包括今七星關區、大方、黔西、金沙、織金、納雍一帶)就種植、製作、飲用茶葉。《大定縣誌》記載:“茶葉之佳以海馬宮為最,果瓦次之,初泡時其味尚澀,治泡經兩三次其味轉香,故遠近爭購嘖嘖不置……”海馬宮茶由彝族土司、貴州宣慰使奢香夫人上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其外形全芽整葉、白毫顯露、醇厚甘甜而龍顏大悅,因湯色似竹綠乃賜名“竹葉青、命歲歲上貢並厚賜。奢香夫人因感恩而開置龍場九驛,促進了西南邊陲與中原地區的交流”。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韓賢普/攝

1986年在安徽農學院茶葉系即將畢業的聶宗順在資料上了解到畢節的茶葉生產歷史後就決定回到老家畢節,將因歷史原因已跌至研究冰點的古茶樹資源再次挖掘整理。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剛開始那幾年工作開展很難,古茶的保護基本沒有。2013年6月23日,畢節市委、市政府就畢節市古茶樹保護與開發專門召開座談會,並形成《專題會議紀要》明確成立畢節市古茶樹資源保護與產業化開發工作協調顧問組,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對畢節市古茶樹進行全面普查與保護。”聶宗順介紹。於是,畢節市古茶樹的保護與產業化開發各項工作得以全面啟動。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韓賢普/攝

這一普查,驚喜出現了。在金沙縣清池鎮回龍灣山間連片600畝古茶樹群中,最大的一棵被當地人稱為“千年古茶樹”,據貴州省有關專家鑑定:大茶樹樹齡在1600年以上。此茶樹樹高13米以上,主幹直徑58公分、樹冠覆蓋面積48平方米。該樹每年可採摘上百斤茶青,加工出來的茶葉條索均勻、湯色明亮、味醇香郁、飲後留香等特點。納雍縣姑箐村最古老的茶樹距今已有1500多年,茶樹平均高度達4.44米,樹幅4.37-4.78米,主幹周長61.9釐米。葉片均長11.2釐米,均寬4.06釐米,葉面梢隆呈波狀,計肉厚,葉色綠有光澤,嫩芽葉色黃綠,無茸毛,發芽整齊,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耐貧瘠、抗寒性強優良品種,屬野生古茶樹珍稀品種“禿房種”,畢節的古茶樹基本是由該品種繁衍變化而來。

"

1600年前,高原之巔,水東姑箐,古茶樹珍稀品種“禿房種”自在生長。如今,姑箐的古茶樹雖歷盡滄桑卻又生機勃勃,“禿房種”古茶樹已在畢節多地繁衍變化出內含物質豐富、適宜高海拔地區普及推廣的優良品種。

今天,讓我們跟隨全國一級評茶師、畢節市茶產業辦副主任聶宗順一起品味畢節古茶之妙。

畢節具有悠久的茶葉生產歷史。據《華陽國志》《茶經》等有關史料記載,早在秦漢時期的平夷縣(古平夷縣位於今貴州省西北境,包括今七星關區、大方、黔西、金沙、織金、納雍一帶)就種植、製作、飲用茶葉。《大定縣誌》記載:“茶葉之佳以海馬宮為最,果瓦次之,初泡時其味尚澀,治泡經兩三次其味轉香,故遠近爭購嘖嘖不置……”海馬宮茶由彝族土司、貴州宣慰使奢香夫人上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其外形全芽整葉、白毫顯露、醇厚甘甜而龍顏大悅,因湯色似竹綠乃賜名“竹葉青、命歲歲上貢並厚賜。奢香夫人因感恩而開置龍場九驛,促進了西南邊陲與中原地區的交流”。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韓賢普/攝

1986年在安徽農學院茶葉系即將畢業的聶宗順在資料上了解到畢節的茶葉生產歷史後就決定回到老家畢節,將因歷史原因已跌至研究冰點的古茶樹資源再次挖掘整理。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剛開始那幾年工作開展很難,古茶的保護基本沒有。2013年6月23日,畢節市委、市政府就畢節市古茶樹保護與開發專門召開座談會,並形成《專題會議紀要》明確成立畢節市古茶樹資源保護與產業化開發工作協調顧問組,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對畢節市古茶樹進行全面普查與保護。”聶宗順介紹。於是,畢節市古茶樹的保護與產業化開發各項工作得以全面啟動。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韓賢普/攝

這一普查,驚喜出現了。在金沙縣清池鎮回龍灣山間連片600畝古茶樹群中,最大的一棵被當地人稱為“千年古茶樹”,據貴州省有關專家鑑定:大茶樹樹齡在1600年以上。此茶樹樹高13米以上,主幹直徑58公分、樹冠覆蓋面積48平方米。該樹每年可採摘上百斤茶青,加工出來的茶葉條索均勻、湯色明亮、味醇香郁、飲後留香等特點。納雍縣姑箐村最古老的茶樹距今已有1500多年,茶樹平均高度達4.44米,樹幅4.37-4.78米,主幹周長61.9釐米。葉片均長11.2釐米,均寬4.06釐米,葉面梢隆呈波狀,計肉厚,葉色綠有光澤,嫩芽葉色黃綠,無茸毛,發芽整齊,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耐貧瘠、抗寒性強優良品種,屬野生古茶樹珍稀品種“禿房種”,畢節的古茶樹基本是由該品種繁衍變化而來。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畢節市地處茶樹原產地區域,古茶樹分佈區域廣、數量多。在古茶樹的普查過程中,聶宗順走遍了畢節每一個有可能生長古樹茶的地方,把畢節古茶樹的資源記錄了下來。據不完全統計:畢節市古茶樹有10萬餘株,1000年以上的1200餘株、500年以上的2500餘株,是貴州省古茶樹資源最多的區域之一。

“瞭解到畢節有這麼豐富的古茶樹資源後,在貴州省茶葉協會、畢節市農委、畢節市茶產業協會等的幫扶下,通過能人帶動,多地採取‘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對茶葉的發展進行整體規劃佈局,重點培植古茶樹育苗,讓古茶成為百姓的致富茶。”聶宗順介紹。

沉睡中的古茶又重新煥發生機。

"

1600年前,高原之巔,水東姑箐,古茶樹珍稀品種“禿房種”自在生長。如今,姑箐的古茶樹雖歷盡滄桑卻又生機勃勃,“禿房種”古茶樹已在畢節多地繁衍變化出內含物質豐富、適宜高海拔地區普及推廣的優良品種。

今天,讓我們跟隨全國一級評茶師、畢節市茶產業辦副主任聶宗順一起品味畢節古茶之妙。

畢節具有悠久的茶葉生產歷史。據《華陽國志》《茶經》等有關史料記載,早在秦漢時期的平夷縣(古平夷縣位於今貴州省西北境,包括今七星關區、大方、黔西、金沙、織金、納雍一帶)就種植、製作、飲用茶葉。《大定縣誌》記載:“茶葉之佳以海馬宮為最,果瓦次之,初泡時其味尚澀,治泡經兩三次其味轉香,故遠近爭購嘖嘖不置……”海馬宮茶由彝族土司、貴州宣慰使奢香夫人上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其外形全芽整葉、白毫顯露、醇厚甘甜而龍顏大悅,因湯色似竹綠乃賜名“竹葉青、命歲歲上貢並厚賜。奢香夫人因感恩而開置龍場九驛,促進了西南邊陲與中原地區的交流”。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韓賢普/攝

1986年在安徽農學院茶葉系即將畢業的聶宗順在資料上了解到畢節的茶葉生產歷史後就決定回到老家畢節,將因歷史原因已跌至研究冰點的古茶樹資源再次挖掘整理。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剛開始那幾年工作開展很難,古茶的保護基本沒有。2013年6月23日,畢節市委、市政府就畢節市古茶樹保護與開發專門召開座談會,並形成《專題會議紀要》明確成立畢節市古茶樹資源保護與產業化開發工作協調顧問組,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對畢節市古茶樹進行全面普查與保護。”聶宗順介紹。於是,畢節市古茶樹的保護與產業化開發各項工作得以全面啟動。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韓賢普/攝

這一普查,驚喜出現了。在金沙縣清池鎮回龍灣山間連片600畝古茶樹群中,最大的一棵被當地人稱為“千年古茶樹”,據貴州省有關專家鑑定:大茶樹樹齡在1600年以上。此茶樹樹高13米以上,主幹直徑58公分、樹冠覆蓋面積48平方米。該樹每年可採摘上百斤茶青,加工出來的茶葉條索均勻、湯色明亮、味醇香郁、飲後留香等特點。納雍縣姑箐村最古老的茶樹距今已有1500多年,茶樹平均高度達4.44米,樹幅4.37-4.78米,主幹周長61.9釐米。葉片均長11.2釐米,均寬4.06釐米,葉面梢隆呈波狀,計肉厚,葉色綠有光澤,嫩芽葉色黃綠,無茸毛,發芽整齊,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耐貧瘠、抗寒性強優良品種,屬野生古茶樹珍稀品種“禿房種”,畢節的古茶樹基本是由該品種繁衍變化而來。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畢節市地處茶樹原產地區域,古茶樹分佈區域廣、數量多。在古茶樹的普查過程中,聶宗順走遍了畢節每一個有可能生長古樹茶的地方,把畢節古茶樹的資源記錄了下來。據不完全統計:畢節市古茶樹有10萬餘株,1000年以上的1200餘株、500年以上的2500餘株,是貴州省古茶樹資源最多的區域之一。

“瞭解到畢節有這麼豐富的古茶樹資源後,在貴州省茶葉協會、畢節市農委、畢節市茶產業協會等的幫扶下,通過能人帶動,多地採取‘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對茶葉的發展進行整體規劃佈局,重點培植古茶樹育苗,讓古茶成為百姓的致富茶。”聶宗順介紹。

沉睡中的古茶又重新煥發生機。

茶的起源在貴州丨來畢節,請你喝千年古茶樹產的茶

韓賢普/攝


目前,全市茶園面積67.83萬畝,可採茶園27.54萬畝,2019年春茶總產量5551噸、總產值14.59億元。已培育茶企(專業合作社)304個,示範帶動農民10.53萬人,涉茶農民人均增收1253.55元。納雍縣、七星關區分別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命名為“中國高山生態有機茶之鄉”“中國古茶樹之鄉”;金沙縣獲得了農業部“中國貢茶之鄉”地理標誌登記。

“下一步,畢節的茶產業還將在品牌創建、市場拓展、基地提升、加工升級、質量保障等方面下功夫。”聶宗順說,借力“互聯網+”與創意產業相融合,努力把高山生態茶產業培育成為脫貧攻堅主導產業,真正讓“昔為皇家宮廷飲”的高山生態茶產品進入尋常百姓家,香滿天下。

來源:多彩貴州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