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很容易被當成感冒而漏診,沒有及時治療會傷腎!

便祕 不完美媽媽 哮喘 高血壓 紙尿褲 十月呵護 2019-06-19

我們原來講過,發燒是一種症狀,而引起發燒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因素十分常見,但家長往往不能在第一時間想到,比如我曾經遇到的這一例。

有一次,我接診了一名一歲半的小寶寶,高燒38℃以上持續了近2天,家裡人懷疑是感冒,但是孩子並沒有感冒的症狀,如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也無異常。但他媽媽提到,孩子這兩天小便很頻繁,尿尿的時候表現得很難受。

於是我建議他們給孩子做血常規和尿常規,結果出來以後,確診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兒童常見病之一,大約有8%的女孩和3%的男孩在5歲前都患過尿路感染。它很好治,但麻煩的是,它的表現症狀和其他疾病很相似,所以患病後家長很難判斷。而且它還會反覆發作,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正確地治療,甚至會造成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後果。

孩子有這些症狀要考慮是否尿路感染

1.嬰幼兒(0~2歲),表現症狀非常不典型,大部分孩子只有發熱這一個症狀。

2.兒童(2~5歲),大一些的孩子,會說話以後能夠表達他們的感受,相對而言更好判斷。

總體而言,小寶寶(2歲以下)尿路感染的症狀,沒有哮喘或皮疹等疾病那樣特別和典型的表現,最常見的就是發熱。因此小寶寶也比會表達的大孩子更可能因為尿路感染造成繼發腎臟損傷。

如果孩子高燒但你又找不到原因,建議就醫檢查時查個尿。

為什麼是我家娃得尿路感染

首先我們來看看尿路感染是怎樣煉成的。

一般情況下,細菌從尿道口進入,大殺四方,每次感染,還要讓受害者“發言”(發炎):

1.到達尿道,獲得成就——尿道炎

2.到達膀胱,獲得成就——膀胱炎

3.到達腎臟,獲得成就——腎盂腎炎

這個病很容易被當成感冒而漏診,沒有及時治療會傷腎!

不過很多孩子都是多個部位同時感染,所以我們一般統稱為尿路感染。

因為它的致病特點,所以這些孩子更容易中招:

女孩:因為女孩子的生理結構中,尿道比較短,也更靠近肛門,所以細菌更輕易進入尿道口。

包皮過長但沒有接受過包皮環切的男孩:細菌會躲在包皮下積累同夥,團隊作案,造成感染。

泌尿繫結構異常:先天性或獲得性尿路畸形、尿道狹窄,會阻礙尿液正常排出並滋生細菌,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概率。其中常見的膀胱輸尿管反流(VUR),尿液“走位”很不一般。本來尿往低處(尿道)流,結果倒流回源頭(輸尿管和腎臟)了。不僅容易引起感染,還可能會造成腎瘢痕,引起高血壓,如果控制不當,最終會發展成慢性腎衰竭。

這個病很容易被當成感冒而漏診,沒有及時治療會傷腎!

其實治療起來也不難

對於不明原因的發熱患兒,如果醫生懷疑是尿路感染,一般會先讓孩子做尿常規,明確診斷後,進一步行尿培養、菌落計數和藥敏試驗等檢查。

在這些檢查結果出來之前,醫生會根據經驗先使用抗生素治療控制病情。必要時會根據藥敏試驗結果調整治療方案。

確診是尿路感染後,就要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大於三月齡的寶寶首選口服抗生素治療,如頭孢菌素(頭孢克肟、頭孢地尼等)。一般需要服用7~14天,但如果服用2~3天后還沒有好轉,就需要重新做尿液檢查,調整治療方案。

小於三月齡或症狀嚴重的寶寶,一般建議直接進行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

除了就醫治療外,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對寶寶的護理。

為了遠離尿路感染,

絕對不要做這些坑娃的事

1隨便停藥

剛開始用藥後,細菌的“大部隊”被消滅,於是家長看到了明顯的效果。但其實並沒有斬草除根,那些殘存的細菌會捲土重來。據統計,尿路感染的複發率近50%!

2過度清潔

我之前遇到有家長非常愛乾淨,每天用香皂給孩子洗生殖器,結果寶寶尿路感染,寶媽一臉難以置信。香皂和泡泡浴會刺激寶寶尿道口的皮膚,而且會將好菌壞菌“一鍋端”,但“壞菌”更堅強,趁著防衛的戰士被幹掉了,倖存的“壞菌”就會闖入尿道禍害無辜。

這個病很容易被當成感冒而漏診,沒有及時治療會傷腎!

3穿開襠褲

好奇寶寶到處爬,這兒摸摸,那兒玩玩。此時生殖器裸露在外面,致病菌肯定不會錯過好機會。

這個病很容易被當成感冒而漏診,沒有及時治療會傷腎!

這樣預防你一定要知道

1勤換尿布

不要節約,穿尿布或紙尿褲的寶寶一定要勤給他們換。因為排洩物停留的時間越長,細菌感染的風險越大。

2擦屁屁的正確姿勢

從前向後擦,特別是女寶寶。從尿道口→陰道口→肛門,它們的防禦力也是從前到後增加。

3多喝水

多喝水促進排尿,尿液會將細菌“沖洗”出尿道。不僅如此,多喝水還可以防止寶寶便祕,嚴重的便祕也可能會引起尿路感染。

小於6月齡的寶寶可以多餵母乳,大寶寶不喜歡喝水可以適當喝一點果汁,但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飲料。

4穿寬鬆的棉質衣物

棉質衣物又舒適又透氣。千萬不要給寶寶穿尼龍或其他透氣性差的材質,很容易滋生細菌。

5不要憋尿

寶媽們一定要告訴寶寶,不要憋尿,讓尿液及時把細菌沖走,培養規律上廁所的習慣。

寶寶突然發燒,很多家長都慌了神。其實只要我們多瞭解一點,心裡就更有底。

瞭解它、治療它、預防它,讓寶寶平時少生病,看病不漏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