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登陸國內汽車市場已有十餘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成為了“混動”車型吸引消費者的亮點之一,伴隨技術發展,油電混動車型電池組對車內空間的侵佔逐漸成為了歷史,而高效、節能等優勢也更加引人注目。

從銷量表現來看同樣如此,比如東風本田CR-V,代表純燃油車型的240TURBO在今年7月以22132輛佳績問鼎同級桂冠的同時,其銳·混動版本也在與同級混合動力(含PHEV)車型的角逐中殺出重圍。這不僅是消費者對“CR-V”的認可,更是東風本田產品上搭載的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市場中取得的階段性勝利。

不過在各國法規和汽車市場加速向“環保、減排”高速發展的當下,小排量渦輪化與純電動在各車企新品中的出鏡率居高不下,油電混合動力似乎遇到了“靈魂大考”。然而, “新技術”的高光之下,實際情況真的那麼樂觀嗎?

聚焦“小排量渦輪”路線,以搭載EA211 1.4T發動機和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為例,二者工信部綜合油耗分別為5.7L以及6-7.1L(根據驅動形式不同油耗略有差異),可從真實車主反饋來看,上述兩款車型實際油耗分別處於7-8L/100km和8-9L/100km,更有用戶稱搭載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達10L。

理論與現實勢必會有差距,關鍵是看差異多少,據相關數據顯示,CR-V銳·混動工信部綜合油耗與車主實際油耗分別為5L與6L,對比“小排量渦輪”,哪個實際能耗更低已無需多言。

反觀時下主流純電動產品,雖然部分車型具備500km以上的續航能力,但結合配套設施建設情況,較長時間內補能焦慮仍是消費者的用車痛點,對於有概率“大相徑庭”的PHEV車型而言,補能同樣是影響用車體驗的重要一環。

所以,在兼顧環保、減排、用戶需求和便利性等多方面的情況下,油電混合動力(HEV)會是更好的選擇嗎?為此車雲菌對本田i-MMD混動系統,以及東風本田CR-V銳·混動車型進行了詳盡體驗。

體驗至上,“銳·混動”的優勢

"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登陸國內汽車市場已有十餘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成為了“混動”車型吸引消費者的亮點之一,伴隨技術發展,油電混動車型電池組對車內空間的侵佔逐漸成為了歷史,而高效、節能等優勢也更加引人注目。

從銷量表現來看同樣如此,比如東風本田CR-V,代表純燃油車型的240TURBO在今年7月以22132輛佳績問鼎同級桂冠的同時,其銳·混動版本也在與同級混合動力(含PHEV)車型的角逐中殺出重圍。這不僅是消費者對“CR-V”的認可,更是東風本田產品上搭載的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市場中取得的階段性勝利。

不過在各國法規和汽車市場加速向“環保、減排”高速發展的當下,小排量渦輪化與純電動在各車企新品中的出鏡率居高不下,油電混合動力似乎遇到了“靈魂大考”。然而, “新技術”的高光之下,實際情況真的那麼樂觀嗎?

聚焦“小排量渦輪”路線,以搭載EA211 1.4T發動機和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為例,二者工信部綜合油耗分別為5.7L以及6-7.1L(根據驅動形式不同油耗略有差異),可從真實車主反饋來看,上述兩款車型實際油耗分別處於7-8L/100km和8-9L/100km,更有用戶稱搭載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達10L。

理論與現實勢必會有差距,關鍵是看差異多少,據相關數據顯示,CR-V銳·混動工信部綜合油耗與車主實際油耗分別為5L與6L,對比“小排量渦輪”,哪個實際能耗更低已無需多言。

反觀時下主流純電動產品,雖然部分車型具備500km以上的續航能力,但結合配套設施建設情況,較長時間內補能焦慮仍是消費者的用車痛點,對於有概率“大相徑庭”的PHEV車型而言,補能同樣是影響用車體驗的重要一環。

所以,在兼顧環保、減排、用戶需求和便利性等多方面的情況下,油電混合動力(HEV)會是更好的選擇嗎?為此車雲菌對本田i-MMD混動系統,以及東風本田CR-V銳·混動車型進行了詳盡體驗。

體驗至上,“銳·混動”的優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從測試結果來看,CR-V銳·混動與汽油車型在0-60km/h和0-100km/h加速測試中,混動版本在60km/h的加速能力明顯優於汽油車型,而伴隨車速提升,汽油版車型則在高速再加速時更具優勢,但二者差異不大。

需要說明的是,0-60km/h和60-120 km/h加速測試,分別模擬了日常使用中的城市擁堵或紅燈起步階段,以及高速超車等常用工況,不僅如此,裝備電動機和電池組的混動車型,在油門響應與整車操控方面,也較燃油版體驗更加出色。

"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登陸國內汽車市場已有十餘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成為了“混動”車型吸引消費者的亮點之一,伴隨技術發展,油電混動車型電池組對車內空間的侵佔逐漸成為了歷史,而高效、節能等優勢也更加引人注目。

從銷量表現來看同樣如此,比如東風本田CR-V,代表純燃油車型的240TURBO在今年7月以22132輛佳績問鼎同級桂冠的同時,其銳·混動版本也在與同級混合動力(含PHEV)車型的角逐中殺出重圍。這不僅是消費者對“CR-V”的認可,更是東風本田產品上搭載的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市場中取得的階段性勝利。

不過在各國法規和汽車市場加速向“環保、減排”高速發展的當下,小排量渦輪化與純電動在各車企新品中的出鏡率居高不下,油電混合動力似乎遇到了“靈魂大考”。然而, “新技術”的高光之下,實際情況真的那麼樂觀嗎?

聚焦“小排量渦輪”路線,以搭載EA211 1.4T發動機和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為例,二者工信部綜合油耗分別為5.7L以及6-7.1L(根據驅動形式不同油耗略有差異),可從真實車主反饋來看,上述兩款車型實際油耗分別處於7-8L/100km和8-9L/100km,更有用戶稱搭載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達10L。

理論與現實勢必會有差距,關鍵是看差異多少,據相關數據顯示,CR-V銳·混動工信部綜合油耗與車主實際油耗分別為5L與6L,對比“小排量渦輪”,哪個實際能耗更低已無需多言。

反觀時下主流純電動產品,雖然部分車型具備500km以上的續航能力,但結合配套設施建設情況,較長時間內補能焦慮仍是消費者的用車痛點,對於有概率“大相徑庭”的PHEV車型而言,補能同樣是影響用車體驗的重要一環。

所以,在兼顧環保、減排、用戶需求和便利性等多方面的情況下,油電混合動力(HEV)會是更好的選擇嗎?為此車雲菌對本田i-MMD混動系統,以及東風本田CR-V銳·混動車型進行了詳盡體驗。

體驗至上,“銳·混動”的優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從測試結果來看,CR-V銳·混動與汽油車型在0-60km/h和0-100km/h加速測試中,混動版本在60km/h的加速能力明顯優於汽油車型,而伴隨車速提升,汽油版車型則在高速再加速時更具優勢,但二者差異不大。

需要說明的是,0-60km/h和60-120 km/h加速測試,分別模擬了日常使用中的城市擁堵或紅燈起步階段,以及高速超車等常用工況,不僅如此,裝備電動機和電池組的混動車型,在油門響應與整車操控方面,也較燃油版體驗更加出色。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登陸國內汽車市場已有十餘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成為了“混動”車型吸引消費者的亮點之一,伴隨技術發展,油電混動車型電池組對車內空間的侵佔逐漸成為了歷史,而高效、節能等優勢也更加引人注目。

從銷量表現來看同樣如此,比如東風本田CR-V,代表純燃油車型的240TURBO在今年7月以22132輛佳績問鼎同級桂冠的同時,其銳·混動版本也在與同級混合動力(含PHEV)車型的角逐中殺出重圍。這不僅是消費者對“CR-V”的認可,更是東風本田產品上搭載的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市場中取得的階段性勝利。

不過在各國法規和汽車市場加速向“環保、減排”高速發展的當下,小排量渦輪化與純電動在各車企新品中的出鏡率居高不下,油電混合動力似乎遇到了“靈魂大考”。然而, “新技術”的高光之下,實際情況真的那麼樂觀嗎?

聚焦“小排量渦輪”路線,以搭載EA211 1.4T發動機和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為例,二者工信部綜合油耗分別為5.7L以及6-7.1L(根據驅動形式不同油耗略有差異),可從真實車主反饋來看,上述兩款車型實際油耗分別處於7-8L/100km和8-9L/100km,更有用戶稱搭載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達10L。

理論與現實勢必會有差距,關鍵是看差異多少,據相關數據顯示,CR-V銳·混動工信部綜合油耗與車主實際油耗分別為5L與6L,對比“小排量渦輪”,哪個實際能耗更低已無需多言。

反觀時下主流純電動產品,雖然部分車型具備500km以上的續航能力,但結合配套設施建設情況,較長時間內補能焦慮仍是消費者的用車痛點,對於有概率“大相徑庭”的PHEV車型而言,補能同樣是影響用車體驗的重要一環。

所以,在兼顧環保、減排、用戶需求和便利性等多方面的情況下,油電混合動力(HEV)會是更好的選擇嗎?為此車雲菌對本田i-MMD混動系統,以及東風本田CR-V銳·混動車型進行了詳盡體驗。

體驗至上,“銳·混動”的優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從測試結果來看,CR-V銳·混動與汽油車型在0-60km/h和0-100km/h加速測試中,混動版本在60km/h的加速能力明顯優於汽油車型,而伴隨車速提升,汽油版車型則在高速再加速時更具優勢,但二者差異不大。

需要說明的是,0-60km/h和60-120 km/h加速測試,分別模擬了日常使用中的城市擁堵或紅燈起步階段,以及高速超車等常用工況,不僅如此,裝備電動機和電池組的混動車型,在油門響應與整車操控方面,也較燃油版體驗更加出色。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結合數據和駕駛感受,在18米繞樁和麋鹿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的“終速”更高,換言之,在車身結構相同的情況下,動力總成無疑是提升整車操控表現的核心,且至少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登陸國內汽車市場已有十餘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成為了“混動”車型吸引消費者的亮點之一,伴隨技術發展,油電混動車型電池組對車內空間的侵佔逐漸成為了歷史,而高效、節能等優勢也更加引人注目。

從銷量表現來看同樣如此,比如東風本田CR-V,代表純燃油車型的240TURBO在今年7月以22132輛佳績問鼎同級桂冠的同時,其銳·混動版本也在與同級混合動力(含PHEV)車型的角逐中殺出重圍。這不僅是消費者對“CR-V”的認可,更是東風本田產品上搭載的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市場中取得的階段性勝利。

不過在各國法規和汽車市場加速向“環保、減排”高速發展的當下,小排量渦輪化與純電動在各車企新品中的出鏡率居高不下,油電混合動力似乎遇到了“靈魂大考”。然而, “新技術”的高光之下,實際情況真的那麼樂觀嗎?

聚焦“小排量渦輪”路線,以搭載EA211 1.4T發動機和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為例,二者工信部綜合油耗分別為5.7L以及6-7.1L(根據驅動形式不同油耗略有差異),可從真實車主反饋來看,上述兩款車型實際油耗分別處於7-8L/100km和8-9L/100km,更有用戶稱搭載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達10L。

理論與現實勢必會有差距,關鍵是看差異多少,據相關數據顯示,CR-V銳·混動工信部綜合油耗與車主實際油耗分別為5L與6L,對比“小排量渦輪”,哪個實際能耗更低已無需多言。

反觀時下主流純電動產品,雖然部分車型具備500km以上的續航能力,但結合配套設施建設情況,較長時間內補能焦慮仍是消費者的用車痛點,對於有概率“大相徑庭”的PHEV車型而言,補能同樣是影響用車體驗的重要一環。

所以,在兼顧環保、減排、用戶需求和便利性等多方面的情況下,油電混合動力(HEV)會是更好的選擇嗎?為此車雲菌對本田i-MMD混動系統,以及東風本田CR-V銳·混動車型進行了詳盡體驗。

體驗至上,“銳·混動”的優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從測試結果來看,CR-V銳·混動與汽油車型在0-60km/h和0-100km/h加速測試中,混動版本在60km/h的加速能力明顯優於汽油車型,而伴隨車速提升,汽油版車型則在高速再加速時更具優勢,但二者差異不大。

需要說明的是,0-60km/h和60-120 km/h加速測試,分別模擬了日常使用中的城市擁堵或紅燈起步階段,以及高速超車等常用工況,不僅如此,裝備電動機和電池組的混動車型,在油門響應與整車操控方面,也較燃油版體驗更加出色。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結合數據和駕駛感受,在18米繞樁和麋鹿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的“終速”更高,換言之,在車身結構相同的情況下,動力總成無疑是提升整車操控表現的核心,且至少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1、藉助電動機發力,CR-V銳·混動的油門響應速度更快,“跟腳”的動力輸出搭配對出彎時機的精準拿捏,“銳·混動”與駕駛員意圖更加契合;

2、雖然從1.5T+CVT變為本田i-MMD混動系統,CR-V銳·混動整車重量有所上升,但位於後備箱內的電池組,卻將車身前後重量分佈變得更加均衡;

"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登陸國內汽車市場已有十餘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成為了“混動”車型吸引消費者的亮點之一,伴隨技術發展,油電混動車型電池組對車內空間的侵佔逐漸成為了歷史,而高效、節能等優勢也更加引人注目。

從銷量表現來看同樣如此,比如東風本田CR-V,代表純燃油車型的240TURBO在今年7月以22132輛佳績問鼎同級桂冠的同時,其銳·混動版本也在與同級混合動力(含PHEV)車型的角逐中殺出重圍。這不僅是消費者對“CR-V”的認可,更是東風本田產品上搭載的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市場中取得的階段性勝利。

不過在各國法規和汽車市場加速向“環保、減排”高速發展的當下,小排量渦輪化與純電動在各車企新品中的出鏡率居高不下,油電混合動力似乎遇到了“靈魂大考”。然而, “新技術”的高光之下,實際情況真的那麼樂觀嗎?

聚焦“小排量渦輪”路線,以搭載EA211 1.4T發動機和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為例,二者工信部綜合油耗分別為5.7L以及6-7.1L(根據驅動形式不同油耗略有差異),可從真實車主反饋來看,上述兩款車型實際油耗分別處於7-8L/100km和8-9L/100km,更有用戶稱搭載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達10L。

理論與現實勢必會有差距,關鍵是看差異多少,據相關數據顯示,CR-V銳·混動工信部綜合油耗與車主實際油耗分別為5L與6L,對比“小排量渦輪”,哪個實際能耗更低已無需多言。

反觀時下主流純電動產品,雖然部分車型具備500km以上的續航能力,但結合配套設施建設情況,較長時間內補能焦慮仍是消費者的用車痛點,對於有概率“大相徑庭”的PHEV車型而言,補能同樣是影響用車體驗的重要一環。

所以,在兼顧環保、減排、用戶需求和便利性等多方面的情況下,油電混合動力(HEV)會是更好的選擇嗎?為此車雲菌對本田i-MMD混動系統,以及東風本田CR-V銳·混動車型進行了詳盡體驗。

體驗至上,“銳·混動”的優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從測試結果來看,CR-V銳·混動與汽油車型在0-60km/h和0-100km/h加速測試中,混動版本在60km/h的加速能力明顯優於汽油車型,而伴隨車速提升,汽油版車型則在高速再加速時更具優勢,但二者差異不大。

需要說明的是,0-60km/h和60-120 km/h加速測試,分別模擬了日常使用中的城市擁堵或紅燈起步階段,以及高速超車等常用工況,不僅如此,裝備電動機和電池組的混動車型,在油門響應與整車操控方面,也較燃油版體驗更加出色。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結合數據和駕駛感受,在18米繞樁和麋鹿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的“終速”更高,換言之,在車身結構相同的情況下,動力總成無疑是提升整車操控表現的核心,且至少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1、藉助電動機發力,CR-V銳·混動的油門響應速度更快,“跟腳”的動力輸出搭配對出彎時機的精準拿捏,“銳·混動”與駕駛員意圖更加契合;

2、雖然從1.5T+CVT變為本田i-MMD混動系統,CR-V銳·混動整車重量有所上升,但位於後備箱內的電池組,卻將車身前後重量分佈變得更加均衡;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值得一提的是,在隨後的的100-0 km/h制動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剎停距離為39.35米,用時2.84秒,較汽油版本的39.72米和3.01秒更加搶眼,也就是說,得益於本田i-MMD混動系統與能量回收裝置的加持,CR-V的運動與操控表現更加出色。

當然,燃油經濟性才是混合動力系統的拿手好戲,通過對CR-V銳·混動和燃油版車型在城區路段、城市環路和高速等不同工況下進行對比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城市環路和高速路段,銳·混動較之燃油車型節油率最高可達58.53%,而在紅路燈路口較多的城區路段,實測銳·混動相比燃油版車型節油效率高達42.24%。

可見,在停車、起步交替頻繁的城區路段或擁堵路況下,本田i-MMD混動系統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最為出眾,簡言之,本田的這套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在提升車輛操控樂趣與運動性的同時,全工況下均可為降低整車油耗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重點在於,該系統無需依賴外接補能裝置,便利性方面也是其他車型難以比擬的。

效率與邏輯

作為CR-V銳·混動相比燃油車型可實現操控和燃油經濟性“雙升”的關鍵,其搭載的三代本田i-MMD混合動力系統自然功不可沒,在車雲菌看來,該系統的核心亮點可簡述為效率和邏輯兩方面。

"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登陸國內汽車市場已有十餘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成為了“混動”車型吸引消費者的亮點之一,伴隨技術發展,油電混動車型電池組對車內空間的侵佔逐漸成為了歷史,而高效、節能等優勢也更加引人注目。

從銷量表現來看同樣如此,比如東風本田CR-V,代表純燃油車型的240TURBO在今年7月以22132輛佳績問鼎同級桂冠的同時,其銳·混動版本也在與同級混合動力(含PHEV)車型的角逐中殺出重圍。這不僅是消費者對“CR-V”的認可,更是東風本田產品上搭載的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市場中取得的階段性勝利。

不過在各國法規和汽車市場加速向“環保、減排”高速發展的當下,小排量渦輪化與純電動在各車企新品中的出鏡率居高不下,油電混合動力似乎遇到了“靈魂大考”。然而, “新技術”的高光之下,實際情況真的那麼樂觀嗎?

聚焦“小排量渦輪”路線,以搭載EA211 1.4T發動機和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為例,二者工信部綜合油耗分別為5.7L以及6-7.1L(根據驅動形式不同油耗略有差異),可從真實車主反饋來看,上述兩款車型實際油耗分別處於7-8L/100km和8-9L/100km,更有用戶稱搭載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達10L。

理論與現實勢必會有差距,關鍵是看差異多少,據相關數據顯示,CR-V銳·混動工信部綜合油耗與車主實際油耗分別為5L與6L,對比“小排量渦輪”,哪個實際能耗更低已無需多言。

反觀時下主流純電動產品,雖然部分車型具備500km以上的續航能力,但結合配套設施建設情況,較長時間內補能焦慮仍是消費者的用車痛點,對於有概率“大相徑庭”的PHEV車型而言,補能同樣是影響用車體驗的重要一環。

所以,在兼顧環保、減排、用戶需求和便利性等多方面的情況下,油電混合動力(HEV)會是更好的選擇嗎?為此車雲菌對本田i-MMD混動系統,以及東風本田CR-V銳·混動車型進行了詳盡體驗。

體驗至上,“銳·混動”的優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從測試結果來看,CR-V銳·混動與汽油車型在0-60km/h和0-100km/h加速測試中,混動版本在60km/h的加速能力明顯優於汽油車型,而伴隨車速提升,汽油版車型則在高速再加速時更具優勢,但二者差異不大。

需要說明的是,0-60km/h和60-120 km/h加速測試,分別模擬了日常使用中的城市擁堵或紅燈起步階段,以及高速超車等常用工況,不僅如此,裝備電動機和電池組的混動車型,在油門響應與整車操控方面,也較燃油版體驗更加出色。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結合數據和駕駛感受,在18米繞樁和麋鹿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的“終速”更高,換言之,在車身結構相同的情況下,動力總成無疑是提升整車操控表現的核心,且至少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1、藉助電動機發力,CR-V銳·混動的油門響應速度更快,“跟腳”的動力輸出搭配對出彎時機的精準拿捏,“銳·混動”與駕駛員意圖更加契合;

2、雖然從1.5T+CVT變為本田i-MMD混動系統,CR-V銳·混動整車重量有所上升,但位於後備箱內的電池組,卻將車身前後重量分佈變得更加均衡;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值得一提的是,在隨後的的100-0 km/h制動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剎停距離為39.35米,用時2.84秒,較汽油版本的39.72米和3.01秒更加搶眼,也就是說,得益於本田i-MMD混動系統與能量回收裝置的加持,CR-V的運動與操控表現更加出色。

當然,燃油經濟性才是混合動力系統的拿手好戲,通過對CR-V銳·混動和燃油版車型在城區路段、城市環路和高速等不同工況下進行對比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城市環路和高速路段,銳·混動較之燃油車型節油率最高可達58.53%,而在紅路燈路口較多的城區路段,實測銳·混動相比燃油版車型節油效率高達42.24%。

可見,在停車、起步交替頻繁的城區路段或擁堵路況下,本田i-MMD混動系統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最為出眾,簡言之,本田的這套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在提升車輛操控樂趣與運動性的同時,全工況下均可為降低整車油耗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重點在於,該系統無需依賴外接補能裝置,便利性方面也是其他車型難以比擬的。

效率與邏輯

作為CR-V銳·混動相比燃油車型可實現操控和燃油經濟性“雙升”的關鍵,其搭載的三代本田i-MMD混合動力系統自然功不可沒,在車雲菌看來,該系統的核心亮點可簡述為效率和邏輯兩方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可在阿特金森與奧托循環間進行轉換的2.0L發動機,擁有107kW最大功率和175Nm峰值扭矩,得益於鏡面/充鈉氣門和高流量EGR閥等技術的應用,在減少熱損失、降低進氣門溫度的同時,EGR通道內壓力損失也降低了70%。

加之壓縮比提升至13.5,以及鑄鐵缸套、曲軸頸微拋光、曲軸軸心線偏置和活塞裙優化等一系列技術升級,用在第三代本田i-MMD混動系統中的2.0L發動機熱效率提升至40.6%,且燃油經濟性比上一代系統的2.0L發動機提升了10%。

不僅如此,與這套動力總成搭配的電動機,還創新性的採用了 方形銅線。相比圓形銅線,方形設計能夠較大的提高電機功率密度,同時更高繞組密度的生產工藝,讓優化過的電機功率和扭矩分別較上一代提升了11kW和8Nm,達到了135kW+315Nm,而體積和重量比上一代降低了23%。重點在於,該電機還是全球首個不不含稀土重金屬的永磁驅動電機。

"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登陸國內汽車市場已有十餘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成為了“混動”車型吸引消費者的亮點之一,伴隨技術發展,油電混動車型電池組對車內空間的侵佔逐漸成為了歷史,而高效、節能等優勢也更加引人注目。

從銷量表現來看同樣如此,比如東風本田CR-V,代表純燃油車型的240TURBO在今年7月以22132輛佳績問鼎同級桂冠的同時,其銳·混動版本也在與同級混合動力(含PHEV)車型的角逐中殺出重圍。這不僅是消費者對“CR-V”的認可,更是東風本田產品上搭載的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市場中取得的階段性勝利。

不過在各國法規和汽車市場加速向“環保、減排”高速發展的當下,小排量渦輪化與純電動在各車企新品中的出鏡率居高不下,油電混合動力似乎遇到了“靈魂大考”。然而, “新技術”的高光之下,實際情況真的那麼樂觀嗎?

聚焦“小排量渦輪”路線,以搭載EA211 1.4T發動機和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為例,二者工信部綜合油耗分別為5.7L以及6-7.1L(根據驅動形式不同油耗略有差異),可從真實車主反饋來看,上述兩款車型實際油耗分別處於7-8L/100km和8-9L/100km,更有用戶稱搭載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達10L。

理論與現實勢必會有差距,關鍵是看差異多少,據相關數據顯示,CR-V銳·混動工信部綜合油耗與車主實際油耗分別為5L與6L,對比“小排量渦輪”,哪個實際能耗更低已無需多言。

反觀時下主流純電動產品,雖然部分車型具備500km以上的續航能力,但結合配套設施建設情況,較長時間內補能焦慮仍是消費者的用車痛點,對於有概率“大相徑庭”的PHEV車型而言,補能同樣是影響用車體驗的重要一環。

所以,在兼顧環保、減排、用戶需求和便利性等多方面的情況下,油電混合動力(HEV)會是更好的選擇嗎?為此車雲菌對本田i-MMD混動系統,以及東風本田CR-V銳·混動車型進行了詳盡體驗。

體驗至上,“銳·混動”的優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從測試結果來看,CR-V銳·混動與汽油車型在0-60km/h和0-100km/h加速測試中,混動版本在60km/h的加速能力明顯優於汽油車型,而伴隨車速提升,汽油版車型則在高速再加速時更具優勢,但二者差異不大。

需要說明的是,0-60km/h和60-120 km/h加速測試,分別模擬了日常使用中的城市擁堵或紅燈起步階段,以及高速超車等常用工況,不僅如此,裝備電動機和電池組的混動車型,在油門響應與整車操控方面,也較燃油版體驗更加出色。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結合數據和駕駛感受,在18米繞樁和麋鹿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的“終速”更高,換言之,在車身結構相同的情況下,動力總成無疑是提升整車操控表現的核心,且至少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1、藉助電動機發力,CR-V銳·混動的油門響應速度更快,“跟腳”的動力輸出搭配對出彎時機的精準拿捏,“銳·混動”與駕駛員意圖更加契合;

2、雖然從1.5T+CVT變為本田i-MMD混動系統,CR-V銳·混動整車重量有所上升,但位於後備箱內的電池組,卻將車身前後重量分佈變得更加均衡;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值得一提的是,在隨後的的100-0 km/h制動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剎停距離為39.35米,用時2.84秒,較汽油版本的39.72米和3.01秒更加搶眼,也就是說,得益於本田i-MMD混動系統與能量回收裝置的加持,CR-V的運動與操控表現更加出色。

當然,燃油經濟性才是混合動力系統的拿手好戲,通過對CR-V銳·混動和燃油版車型在城區路段、城市環路和高速等不同工況下進行對比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城市環路和高速路段,銳·混動較之燃油車型節油率最高可達58.53%,而在紅路燈路口較多的城區路段,實測銳·混動相比燃油版車型節油效率高達42.24%。

可見,在停車、起步交替頻繁的城區路段或擁堵路況下,本田i-MMD混動系統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最為出眾,簡言之,本田的這套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在提升車輛操控樂趣與運動性的同時,全工況下均可為降低整車油耗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重點在於,該系統無需依賴外接補能裝置,便利性方面也是其他車型難以比擬的。

效率與邏輯

作為CR-V銳·混動相比燃油車型可實現操控和燃油經濟性“雙升”的關鍵,其搭載的三代本田i-MMD混合動力系統自然功不可沒,在車雲菌看來,該系統的核心亮點可簡述為效率和邏輯兩方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可在阿特金森與奧托循環間進行轉換的2.0L發動機,擁有107kW最大功率和175Nm峰值扭矩,得益於鏡面/充鈉氣門和高流量EGR閥等技術的應用,在減少熱損失、降低進氣門溫度的同時,EGR通道內壓力損失也降低了70%。

加之壓縮比提升至13.5,以及鑄鐵缸套、曲軸頸微拋光、曲軸軸心線偏置和活塞裙優化等一系列技術升級,用在第三代本田i-MMD混動系統中的2.0L發動機熱效率提升至40.6%,且燃油經濟性比上一代系統的2.0L發動機提升了10%。

不僅如此,與這套動力總成搭配的電動機,還創新性的採用了 方形銅線。相比圓形銅線,方形設計能夠較大的提高電機功率密度,同時更高繞組密度的生產工藝,讓優化過的電機功率和扭矩分別較上一代提升了11kW和8Nm,達到了135kW+315Nm,而體積和重量比上一代降低了23%。重點在於,該電機還是全球首個不不含稀土重金屬的永磁驅動電機。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此外,動力控制單元(PCU)通過降低半導體的功率損耗,高度集成化等技術,體積與重量較前作分別降低了23%和28%,並可與“變速箱”合為一體。而智能動力單元(IPU)也進行了大幅改良,歸功於電池功率、能量密度、冷卻效率的提升,以及輔助部件的小型化和輕量化設計,第三代本田i-MMD混動系統中的IPU,體積與重量相比上一代分別降低了11%和6%。

除了在硬件方面進一步優化各組件的重量、體積和效率之外,智能化的能量管理與輸出邏輯同樣不容小覷。

"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登陸國內汽車市場已有十餘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成為了“混動”車型吸引消費者的亮點之一,伴隨技術發展,油電混動車型電池組對車內空間的侵佔逐漸成為了歷史,而高效、節能等優勢也更加引人注目。

從銷量表現來看同樣如此,比如東風本田CR-V,代表純燃油車型的240TURBO在今年7月以22132輛佳績問鼎同級桂冠的同時,其銳·混動版本也在與同級混合動力(含PHEV)車型的角逐中殺出重圍。這不僅是消費者對“CR-V”的認可,更是東風本田產品上搭載的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市場中取得的階段性勝利。

不過在各國法規和汽車市場加速向“環保、減排”高速發展的當下,小排量渦輪化與純電動在各車企新品中的出鏡率居高不下,油電混合動力似乎遇到了“靈魂大考”。然而, “新技術”的高光之下,實際情況真的那麼樂觀嗎?

聚焦“小排量渦輪”路線,以搭載EA211 1.4T發動機和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為例,二者工信部綜合油耗分別為5.7L以及6-7.1L(根據驅動形式不同油耗略有差異),可從真實車主反饋來看,上述兩款車型實際油耗分別處於7-8L/100km和8-9L/100km,更有用戶稱搭載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達10L。

理論與現實勢必會有差距,關鍵是看差異多少,據相關數據顯示,CR-V銳·混動工信部綜合油耗與車主實際油耗分別為5L與6L,對比“小排量渦輪”,哪個實際能耗更低已無需多言。

反觀時下主流純電動產品,雖然部分車型具備500km以上的續航能力,但結合配套設施建設情況,較長時間內補能焦慮仍是消費者的用車痛點,對於有概率“大相徑庭”的PHEV車型而言,補能同樣是影響用車體驗的重要一環。

所以,在兼顧環保、減排、用戶需求和便利性等多方面的情況下,油電混合動力(HEV)會是更好的選擇嗎?為此車雲菌對本田i-MMD混動系統,以及東風本田CR-V銳·混動車型進行了詳盡體驗。

體驗至上,“銳·混動”的優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從測試結果來看,CR-V銳·混動與汽油車型在0-60km/h和0-100km/h加速測試中,混動版本在60km/h的加速能力明顯優於汽油車型,而伴隨車速提升,汽油版車型則在高速再加速時更具優勢,但二者差異不大。

需要說明的是,0-60km/h和60-120 km/h加速測試,分別模擬了日常使用中的城市擁堵或紅燈起步階段,以及高速超車等常用工況,不僅如此,裝備電動機和電池組的混動車型,在油門響應與整車操控方面,也較燃油版體驗更加出色。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結合數據和駕駛感受,在18米繞樁和麋鹿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的“終速”更高,換言之,在車身結構相同的情況下,動力總成無疑是提升整車操控表現的核心,且至少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1、藉助電動機發力,CR-V銳·混動的油門響應速度更快,“跟腳”的動力輸出搭配對出彎時機的精準拿捏,“銳·混動”與駕駛員意圖更加契合;

2、雖然從1.5T+CVT變為本田i-MMD混動系統,CR-V銳·混動整車重量有所上升,但位於後備箱內的電池組,卻將車身前後重量分佈變得更加均衡;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值得一提的是,在隨後的的100-0 km/h制動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剎停距離為39.35米,用時2.84秒,較汽油版本的39.72米和3.01秒更加搶眼,也就是說,得益於本田i-MMD混動系統與能量回收裝置的加持,CR-V的運動與操控表現更加出色。

當然,燃油經濟性才是混合動力系統的拿手好戲,通過對CR-V銳·混動和燃油版車型在城區路段、城市環路和高速等不同工況下進行對比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城市環路和高速路段,銳·混動較之燃油車型節油率最高可達58.53%,而在紅路燈路口較多的城區路段,實測銳·混動相比燃油版車型節油效率高達42.24%。

可見,在停車、起步交替頻繁的城區路段或擁堵路況下,本田i-MMD混動系統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最為出眾,簡言之,本田的這套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在提升車輛操控樂趣與運動性的同時,全工況下均可為降低整車油耗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重點在於,該系統無需依賴外接補能裝置,便利性方面也是其他車型難以比擬的。

效率與邏輯

作為CR-V銳·混動相比燃油車型可實現操控和燃油經濟性“雙升”的關鍵,其搭載的三代本田i-MMD混合動力系統自然功不可沒,在車雲菌看來,該系統的核心亮點可簡述為效率和邏輯兩方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可在阿特金森與奧托循環間進行轉換的2.0L發動機,擁有107kW最大功率和175Nm峰值扭矩,得益於鏡面/充鈉氣門和高流量EGR閥等技術的應用,在減少熱損失、降低進氣門溫度的同時,EGR通道內壓力損失也降低了70%。

加之壓縮比提升至13.5,以及鑄鐵缸套、曲軸頸微拋光、曲軸軸心線偏置和活塞裙優化等一系列技術升級,用在第三代本田i-MMD混動系統中的2.0L發動機熱效率提升至40.6%,且燃油經濟性比上一代系統的2.0L發動機提升了10%。

不僅如此,與這套動力總成搭配的電動機,還創新性的採用了 方形銅線。相比圓形銅線,方形設計能夠較大的提高電機功率密度,同時更高繞組密度的生產工藝,讓優化過的電機功率和扭矩分別較上一代提升了11kW和8Nm,達到了135kW+315Nm,而體積和重量比上一代降低了23%。重點在於,該電機還是全球首個不不含稀土重金屬的永磁驅動電機。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此外,動力控制單元(PCU)通過降低半導體的功率損耗,高度集成化等技術,體積與重量較前作分別降低了23%和28%,並可與“變速箱”合為一體。而智能動力單元(IPU)也進行了大幅改良,歸功於電池功率、能量密度、冷卻效率的提升,以及輔助部件的小型化和輕量化設計,第三代本田i-MMD混動系統中的IPU,體積與重量相比上一代分別降低了11%和6%。

除了在硬件方面進一步優化各組件的重量、體積和效率之外,智能化的能量管理與輸出邏輯同樣不容小覷。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有別於豐田THS油電混動系統採用的行星齒輪排動力耦合裝置,本田則為i-MMD混動系統開發了一套多平行軸綜合傳動裝置,且由於該裝置無需進行傳統意義上的“換擋”操作,因此得名電子無級變速(e-CVT)。其結構如圖所示,按照該系統工作模式,驅動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純電動驅動:離合器斷開,軸3 和軸4 連通,發動機和發電機不工作;

發動機驅動:離合器閉合,軸1 和軸4 連通,電動機進行發電工作;

混合驅動/輔助:離合器閉合,發動機通過軸1 工作,與電機一起驅動整車;

混合驅動/充電:離合器斷開,發動機通過軸2 發電,電機驅動整車;

制動能量回收:PCU 控制電動機通過反向扭矩實現制動,並回收電能。

可見,本田僅通過離合器的分離/閉合操作,即可實現整套混動系統在多種工作模式下的切換,簡化結構並降低生產和維護成本之餘,還打破了豐田的技術封鎖,真正做到了“自成一脈”。

同時,本田還利用智能化的能量管理策略,將汽油機和電動機的優勢“整合”,從而實現節能潛力的最大化。

"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登陸國內汽車市場已有十餘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成為了“混動”車型吸引消費者的亮點之一,伴隨技術發展,油電混動車型電池組對車內空間的侵佔逐漸成為了歷史,而高效、節能等優勢也更加引人注目。

從銷量表現來看同樣如此,比如東風本田CR-V,代表純燃油車型的240TURBO在今年7月以22132輛佳績問鼎同級桂冠的同時,其銳·混動版本也在與同級混合動力(含PHEV)車型的角逐中殺出重圍。這不僅是消費者對“CR-V”的認可,更是東風本田產品上搭載的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市場中取得的階段性勝利。

不過在各國法規和汽車市場加速向“環保、減排”高速發展的當下,小排量渦輪化與純電動在各車企新品中的出鏡率居高不下,油電混合動力似乎遇到了“靈魂大考”。然而, “新技術”的高光之下,實際情況真的那麼樂觀嗎?

聚焦“小排量渦輪”路線,以搭載EA211 1.4T發動機和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為例,二者工信部綜合油耗分別為5.7L以及6-7.1L(根據驅動形式不同油耗略有差異),可從真實車主反饋來看,上述兩款車型實際油耗分別處於7-8L/100km和8-9L/100km,更有用戶稱搭載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達10L。

理論與現實勢必會有差距,關鍵是看差異多少,據相關數據顯示,CR-V銳·混動工信部綜合油耗與車主實際油耗分別為5L與6L,對比“小排量渦輪”,哪個實際能耗更低已無需多言。

反觀時下主流純電動產品,雖然部分車型具備500km以上的續航能力,但結合配套設施建設情況,較長時間內補能焦慮仍是消費者的用車痛點,對於有概率“大相徑庭”的PHEV車型而言,補能同樣是影響用車體驗的重要一環。

所以,在兼顧環保、減排、用戶需求和便利性等多方面的情況下,油電混合動力(HEV)會是更好的選擇嗎?為此車雲菌對本田i-MMD混動系統,以及東風本田CR-V銳·混動車型進行了詳盡體驗。

體驗至上,“銳·混動”的優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從測試結果來看,CR-V銳·混動與汽油車型在0-60km/h和0-100km/h加速測試中,混動版本在60km/h的加速能力明顯優於汽油車型,而伴隨車速提升,汽油版車型則在高速再加速時更具優勢,但二者差異不大。

需要說明的是,0-60km/h和60-120 km/h加速測試,分別模擬了日常使用中的城市擁堵或紅燈起步階段,以及高速超車等常用工況,不僅如此,裝備電動機和電池組的混動車型,在油門響應與整車操控方面,也較燃油版體驗更加出色。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結合數據和駕駛感受,在18米繞樁和麋鹿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的“終速”更高,換言之,在車身結構相同的情況下,動力總成無疑是提升整車操控表現的核心,且至少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1、藉助電動機發力,CR-V銳·混動的油門響應速度更快,“跟腳”的動力輸出搭配對出彎時機的精準拿捏,“銳·混動”與駕駛員意圖更加契合;

2、雖然從1.5T+CVT變為本田i-MMD混動系統,CR-V銳·混動整車重量有所上升,但位於後備箱內的電池組,卻將車身前後重量分佈變得更加均衡;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值得一提的是,在隨後的的100-0 km/h制動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剎停距離為39.35米,用時2.84秒,較汽油版本的39.72米和3.01秒更加搶眼,也就是說,得益於本田i-MMD混動系統與能量回收裝置的加持,CR-V的運動與操控表現更加出色。

當然,燃油經濟性才是混合動力系統的拿手好戲,通過對CR-V銳·混動和燃油版車型在城區路段、城市環路和高速等不同工況下進行對比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城市環路和高速路段,銳·混動較之燃油車型節油率最高可達58.53%,而在紅路燈路口較多的城區路段,實測銳·混動相比燃油版車型節油效率高達42.24%。

可見,在停車、起步交替頻繁的城區路段或擁堵路況下,本田i-MMD混動系統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最為出眾,簡言之,本田的這套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在提升車輛操控樂趣與運動性的同時,全工況下均可為降低整車油耗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重點在於,該系統無需依賴外接補能裝置,便利性方面也是其他車型難以比擬的。

效率與邏輯

作為CR-V銳·混動相比燃油車型可實現操控和燃油經濟性“雙升”的關鍵,其搭載的三代本田i-MMD混合動力系統自然功不可沒,在車雲菌看來,該系統的核心亮點可簡述為效率和邏輯兩方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可在阿特金森與奧托循環間進行轉換的2.0L發動機,擁有107kW最大功率和175Nm峰值扭矩,得益於鏡面/充鈉氣門和高流量EGR閥等技術的應用,在減少熱損失、降低進氣門溫度的同時,EGR通道內壓力損失也降低了70%。

加之壓縮比提升至13.5,以及鑄鐵缸套、曲軸頸微拋光、曲軸軸心線偏置和活塞裙優化等一系列技術升級,用在第三代本田i-MMD混動系統中的2.0L發動機熱效率提升至40.6%,且燃油經濟性比上一代系統的2.0L發動機提升了10%。

不僅如此,與這套動力總成搭配的電動機,還創新性的採用了 方形銅線。相比圓形銅線,方形設計能夠較大的提高電機功率密度,同時更高繞組密度的生產工藝,讓優化過的電機功率和扭矩分別較上一代提升了11kW和8Nm,達到了135kW+315Nm,而體積和重量比上一代降低了23%。重點在於,該電機還是全球首個不不含稀土重金屬的永磁驅動電機。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此外,動力控制單元(PCU)通過降低半導體的功率損耗,高度集成化等技術,體積與重量較前作分別降低了23%和28%,並可與“變速箱”合為一體。而智能動力單元(IPU)也進行了大幅改良,歸功於電池功率、能量密度、冷卻效率的提升,以及輔助部件的小型化和輕量化設計,第三代本田i-MMD混動系統中的IPU,體積與重量相比上一代分別降低了11%和6%。

除了在硬件方面進一步優化各組件的重量、體積和效率之外,智能化的能量管理與輸出邏輯同樣不容小覷。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有別於豐田THS油電混動系統採用的行星齒輪排動力耦合裝置,本田則為i-MMD混動系統開發了一套多平行軸綜合傳動裝置,且由於該裝置無需進行傳統意義上的“換擋”操作,因此得名電子無級變速(e-CVT)。其結構如圖所示,按照該系統工作模式,驅動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純電動驅動:離合器斷開,軸3 和軸4 連通,發動機和發電機不工作;

發動機驅動:離合器閉合,軸1 和軸4 連通,電動機進行發電工作;

混合驅動/輔助:離合器閉合,發動機通過軸1 工作,與電機一起驅動整車;

混合驅動/充電:離合器斷開,發動機通過軸2 發電,電機驅動整車;

制動能量回收:PCU 控制電動機通過反向扭矩實現制動,並回收電能。

可見,本田僅通過離合器的分離/閉合操作,即可實現整套混動系統在多種工作模式下的切換,簡化結構並降低生產和維護成本之餘,還打破了豐田的技術封鎖,真正做到了“自成一脈”。

同時,本田還利用智能化的能量管理策略,將汽油機和電動機的優勢“整合”,從而實現節能潛力的最大化。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起步加速:本田i-MMD混動系統,選擇了效率較高、反應迅捷的純電驅動模式,由於匹配了最大315Nm 的驅動電機,只要電池電量足夠,整車便可以實現優秀的加速性能。

低中速巡航:在電池電量充足的情況下,本田i-MMD 混動系統會選擇純電巡航;當電池電量消耗到一定程度後,發動機啟動,一方面驅動整車行駛,另一方面給電池補充電量。

加速超車:發動機維持開啟狀態,同時電機也加入驅動工作,兩者協力實現中高速超車,電池電量下降。

中高速巡航:發動機驅動整車行駛,並給電池補充電量,以彌補加速超車中的 電能損失;電量充足之後,切換到純電模式。兩者循環往復,保證整車低油耗。

制動階段:發動機停止工作,電機通過能量回收補充電能,儲備為下次使用。

如圖,面對日常駕駛的不同工況,本田i-MMD混動系統可進行“智能化”的動力切換,且從車雲菌總結出的系統驅動邏輯來看,本田i-MMD混動系統更傾向於電動機驅動,而汽油機則主要擔負“儲能”工作,僅在高速巡航或超車時介入驅動。

考慮到內燃機擁有自身效率最優的轉速區間,利用該區間讓發動機“發電”,遠比轉速浮動狀態下的燃油經濟性高,而電動機則具備最大扭矩特性,也就是“恆扭矩段”,在扭矩拐點來臨之前,電機一直可以輸出最大扭矩性能,拐點之後,隨著轉速的提高扭矩不再加大,即進入“恆功率段”。

換言之,電動機在中低速加速過程中,始終可以實現加速性能的最大化,而高速巡航等工況下,發動機與電動機“合作”更有利於動力輸出。這便解釋了本田i-MMD混動系統如何在提升整車加速與動力響應的同時,還能夠大幅降低燃油消耗的深層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系統會將電池電量保持在30-70%之間,交替進行電能釋放與補充,保證了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全工況下的高效運行。

車雲小結:

"

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登陸國內汽車市場已有十餘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成為了“混動”車型吸引消費者的亮點之一,伴隨技術發展,油電混動車型電池組對車內空間的侵佔逐漸成為了歷史,而高效、節能等優勢也更加引人注目。

從銷量表現來看同樣如此,比如東風本田CR-V,代表純燃油車型的240TURBO在今年7月以22132輛佳績問鼎同級桂冠的同時,其銳·混動版本也在與同級混合動力(含PHEV)車型的角逐中殺出重圍。這不僅是消費者對“CR-V”的認可,更是東風本田產品上搭載的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市場中取得的階段性勝利。

不過在各國法規和汽車市場加速向“環保、減排”高速發展的當下,小排量渦輪化與純電動在各車企新品中的出鏡率居高不下,油電混合動力似乎遇到了“靈魂大考”。然而, “新技術”的高光之下,實際情況真的那麼樂觀嗎?

聚焦“小排量渦輪”路線,以搭載EA211 1.4T發動機和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為例,二者工信部綜合油耗分別為5.7L以及6-7.1L(根據驅動形式不同油耗略有差異),可從真實車主反饋來看,上述兩款車型實際油耗分別處於7-8L/100km和8-9L/100km,更有用戶稱搭載M264 1.5T發動機的車型百公里綜合油耗可達10L。

理論與現實勢必會有差距,關鍵是看差異多少,據相關數據顯示,CR-V銳·混動工信部綜合油耗與車主實際油耗分別為5L與6L,對比“小排量渦輪”,哪個實際能耗更低已無需多言。

反觀時下主流純電動產品,雖然部分車型具備500km以上的續航能力,但結合配套設施建設情況,較長時間內補能焦慮仍是消費者的用車痛點,對於有概率“大相徑庭”的PHEV車型而言,補能同樣是影響用車體驗的重要一環。

所以,在兼顧環保、減排、用戶需求和便利性等多方面的情況下,油電混合動力(HEV)會是更好的選擇嗎?為此車雲菌對本田i-MMD混動系統,以及東風本田CR-V銳·混動車型進行了詳盡體驗。

體驗至上,“銳·混動”的優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從測試結果來看,CR-V銳·混動與汽油車型在0-60km/h和0-100km/h加速測試中,混動版本在60km/h的加速能力明顯優於汽油車型,而伴隨車速提升,汽油版車型則在高速再加速時更具優勢,但二者差異不大。

需要說明的是,0-60km/h和60-120 km/h加速測試,分別模擬了日常使用中的城市擁堵或紅燈起步階段,以及高速超車等常用工況,不僅如此,裝備電動機和電池組的混動車型,在油門響應與整車操控方面,也較燃油版體驗更加出色。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結合數據和駕駛感受,在18米繞樁和麋鹿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的“終速”更高,換言之,在車身結構相同的情況下,動力總成無疑是提升整車操控表現的核心,且至少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1、藉助電動機發力,CR-V銳·混動的油門響應速度更快,“跟腳”的動力輸出搭配對出彎時機的精準拿捏,“銳·混動”與駕駛員意圖更加契合;

2、雖然從1.5T+CVT變為本田i-MMD混動系統,CR-V銳·混動整車重量有所上升,但位於後備箱內的電池組,卻將車身前後重量分佈變得更加均衡;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值得一提的是,在隨後的的100-0 km/h制動測試環節中,CR-V銳·混動剎停距離為39.35米,用時2.84秒,較汽油版本的39.72米和3.01秒更加搶眼,也就是說,得益於本田i-MMD混動系統與能量回收裝置的加持,CR-V的運動與操控表現更加出色。

當然,燃油經濟性才是混合動力系統的拿手好戲,通過對CR-V銳·混動和燃油版車型在城區路段、城市環路和高速等不同工況下進行對比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城市環路和高速路段,銳·混動較之燃油車型節油率最高可達58.53%,而在紅路燈路口較多的城區路段,實測銳·混動相比燃油版車型節油效率高達42.24%。

可見,在停車、起步交替頻繁的城區路段或擁堵路況下,本田i-MMD混動系統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最為出眾,簡言之,本田的這套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在提升車輛操控樂趣與運動性的同時,全工況下均可為降低整車油耗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重點在於,該系統無需依賴外接補能裝置,便利性方面也是其他車型難以比擬的。

效率與邏輯

作為CR-V銳·混動相比燃油車型可實現操控和燃油經濟性“雙升”的關鍵,其搭載的三代本田i-MMD混合動力系統自然功不可沒,在車雲菌看來,該系統的核心亮點可簡述為效率和邏輯兩方面。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可在阿特金森與奧托循環間進行轉換的2.0L發動機,擁有107kW最大功率和175Nm峰值扭矩,得益於鏡面/充鈉氣門和高流量EGR閥等技術的應用,在減少熱損失、降低進氣門溫度的同時,EGR通道內壓力損失也降低了70%。

加之壓縮比提升至13.5,以及鑄鐵缸套、曲軸頸微拋光、曲軸軸心線偏置和活塞裙優化等一系列技術升級,用在第三代本田i-MMD混動系統中的2.0L發動機熱效率提升至40.6%,且燃油經濟性比上一代系統的2.0L發動機提升了10%。

不僅如此,與這套動力總成搭配的電動機,還創新性的採用了 方形銅線。相比圓形銅線,方形設計能夠較大的提高電機功率密度,同時更高繞組密度的生產工藝,讓優化過的電機功率和扭矩分別較上一代提升了11kW和8Nm,達到了135kW+315Nm,而體積和重量比上一代降低了23%。重點在於,該電機還是全球首個不不含稀土重金屬的永磁驅動電機。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此外,動力控制單元(PCU)通過降低半導體的功率損耗,高度集成化等技術,體積與重量較前作分別降低了23%和28%,並可與“變速箱”合為一體。而智能動力單元(IPU)也進行了大幅改良,歸功於電池功率、能量密度、冷卻效率的提升,以及輔助部件的小型化和輕量化設計,第三代本田i-MMD混動系統中的IPU,體積與重量相比上一代分別降低了11%和6%。

除了在硬件方面進一步優化各組件的重量、體積和效率之外,智能化的能量管理與輸出邏輯同樣不容小覷。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有別於豐田THS油電混動系統採用的行星齒輪排動力耦合裝置,本田則為i-MMD混動系統開發了一套多平行軸綜合傳動裝置,且由於該裝置無需進行傳統意義上的“換擋”操作,因此得名電子無級變速(e-CVT)。其結構如圖所示,按照該系統工作模式,驅動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

純電動驅動:離合器斷開,軸3 和軸4 連通,發動機和發電機不工作;

發動機驅動:離合器閉合,軸1 和軸4 連通,電動機進行發電工作;

混合驅動/輔助:離合器閉合,發動機通過軸1 工作,與電機一起驅動整車;

混合驅動/充電:離合器斷開,發動機通過軸2 發電,電機驅動整車;

制動能量回收:PCU 控制電動機通過反向扭矩實現制動,並回收電能。

可見,本田僅通過離合器的分離/閉合操作,即可實現整套混動系統在多種工作模式下的切換,簡化結構並降低生產和維護成本之餘,還打破了豐田的技術封鎖,真正做到了“自成一脈”。

同時,本田還利用智能化的能量管理策略,將汽油機和電動機的優勢“整合”,從而實現節能潛力的最大化。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起步加速:本田i-MMD混動系統,選擇了效率較高、反應迅捷的純電驅動模式,由於匹配了最大315Nm 的驅動電機,只要電池電量足夠,整車便可以實現優秀的加速性能。

低中速巡航:在電池電量充足的情況下,本田i-MMD 混動系統會選擇純電巡航;當電池電量消耗到一定程度後,發動機啟動,一方面驅動整車行駛,另一方面給電池補充電量。

加速超車:發動機維持開啟狀態,同時電機也加入驅動工作,兩者協力實現中高速超車,電池電量下降。

中高速巡航:發動機驅動整車行駛,並給電池補充電量,以彌補加速超車中的 電能損失;電量充足之後,切換到純電模式。兩者循環往復,保證整車低油耗。

制動階段:發動機停止工作,電機通過能量回收補充電能,儲備為下次使用。

如圖,面對日常駕駛的不同工況,本田i-MMD混動系統可進行“智能化”的動力切換,且從車雲菌總結出的系統驅動邏輯來看,本田i-MMD混動系統更傾向於電動機驅動,而汽油機則主要擔負“儲能”工作,僅在高速巡航或超車時介入驅動。

考慮到內燃機擁有自身效率最優的轉速區間,利用該區間讓發動機“發電”,遠比轉速浮動狀態下的燃油經濟性高,而電動機則具備最大扭矩特性,也就是“恆扭矩段”,在扭矩拐點來臨之前,電機一直可以輸出最大扭矩性能,拐點之後,隨著轉速的提高扭矩不再加大,即進入“恆功率段”。

換言之,電動機在中低速加速過程中,始終可以實現加速性能的最大化,而高速巡航等工況下,發動機與電動機“合作”更有利於動力輸出。這便解釋了本田i-MMD混動系統如何在提升整車加速與動力響應的同時,還能夠大幅降低燃油消耗的深層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系統會將電池電量保持在30-70%之間,交替進行電能釋放與補充,保證了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全工況下的高效運行。

車雲小結:

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更符合用戶需求的行業標杆

相比豐田THS系統,本田i-MMD混動系統拋開了行星齒輪,相比之下整套系統的結構更加簡單,也就擁有更高的傳動效率,而進化到“第三代”,其各組件在輕量化與效率等方面得以大幅提升,且純電驅動的最高時速達到了120km/h。所以較純燃油車型,更低的油耗、更高的效率、更積極的動力響應,不僅是本田i-MMD混動系統,也是“銳·混動”車型的最大魅力。

放眼國內汽車市場,作為當前合資緊湊型SUV陣營中,唯一搭載油電混合動力的車型,東風本田CR-V銳·混動,既是同級不可或缺的技術標杆,結合消費者使用場景與便利性,該車型也是將燃油經濟性和運動性兼收幷蓄,且更符合用戶需求的理想選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