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強互動性與社會性,

《奔跑吧》的“正能量”啟示錄


如果是“跑男”的忠實受眾,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奔跑吧》第三季在節目主題上強調社會性和互動性,不論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還是“鞍鋼父子情”都完美再現了熱點事件和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種說法得到姚譯添的證實:更寫實、更年輕態是本季的核心詞彙。

姚譯添告訴娛樂資本論,前幾季因為主題範圍更廣,往往是幾百個選題裡挑選12個,而後慢慢減少到100個裡面挑12個,數量還是很大。恰恰到了這一季,因為目標比較明確,很多主題想要做就能夠馬上定下來。這種更加精準的選題方向大大精簡了無用功,也讓節目主題更加緊湊。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強互動性與社會性,

《奔跑吧》的“正能量”啟示錄


如果是“跑男”的忠實受眾,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奔跑吧》第三季在節目主題上強調社會性和互動性,不論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還是“鞍鋼父子情”都完美再現了熱點事件和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種說法得到姚譯添的證實:更寫實、更年輕態是本季的核心詞彙。

姚譯添告訴娛樂資本論,前幾季因為主題範圍更廣,往往是幾百個選題裡挑選12個,而後慢慢減少到100個裡面挑12個,數量還是很大。恰恰到了這一季,因為目標比較明確,很多主題想要做就能夠馬上定下來。這種更加精準的選題方向大大精簡了無用功,也讓節目主題更加緊湊。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以第一期的“垃圾分類”特輯為例,當時團隊看到國內有一兩起相關報道,姚譯添團隊把新聞記者叫到一起商量,隨後決定做垃圾分類選題,“雖然這個選題可能不是特別有趣,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試一下。”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做到這個份上,不能一味迎合觀眾,應該做到一定程度的引領。

於是整個編劇團隊7個人從學習垃圾知識、到垃圾場勘察、確定城市垃圾分類的範圍再到策劃,做了長達兩個月的準備工作。如今說起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姚譯添都能講解得頭頭是道,“每個城市的環境、人群、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這裡的垃圾如何分更符合這個地方,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統一標準。”為做到精準,團隊一方面諮詢了聯合國環境署,跟聯合國的專家聊議題,一面反覆到垃圾場去體驗,那個味道至今讓整個團隊難忘。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強互動性與社會性,

《奔跑吧》的“正能量”啟示錄


如果是“跑男”的忠實受眾,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奔跑吧》第三季在節目主題上強調社會性和互動性,不論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還是“鞍鋼父子情”都完美再現了熱點事件和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種說法得到姚譯添的證實:更寫實、更年輕態是本季的核心詞彙。

姚譯添告訴娛樂資本論,前幾季因為主題範圍更廣,往往是幾百個選題裡挑選12個,而後慢慢減少到100個裡面挑12個,數量還是很大。恰恰到了這一季,因為目標比較明確,很多主題想要做就能夠馬上定下來。這種更加精準的選題方向大大精簡了無用功,也讓節目主題更加緊湊。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以第一期的“垃圾分類”特輯為例,當時團隊看到國內有一兩起相關報道,姚譯添團隊把新聞記者叫到一起商量,隨後決定做垃圾分類選題,“雖然這個選題可能不是特別有趣,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試一下。”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做到這個份上,不能一味迎合觀眾,應該做到一定程度的引領。

於是整個編劇團隊7個人從學習垃圾知識、到垃圾場勘察、確定城市垃圾分類的範圍再到策劃,做了長達兩個月的準備工作。如今說起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姚譯添都能講解得頭頭是道,“每個城市的環境、人群、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這裡的垃圾如何分更符合這個地方,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統一標準。”為做到精準,團隊一方面諮詢了聯合國環境署,跟聯合國的專家聊議題,一面反覆到垃圾場去體驗,那個味道至今讓整個團隊難忘。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做到嚴謹的調查後,編劇團隊再考慮如何將主題與遊戲環節設置融合到一起,做到好玩又有意義。基於節目本身的明星優勢,編劇團隊以檢查明星在酒店生產的垃圾、評選“垃圾大王”為開端引出話題。第二步將聞垃圾味道作為遊戲一環,一步步吸引觀眾看下去,進而瞭解城市垃圾。“其實是為了讓觀眾看看城市垃圾的背後是什麼,如果你不分類最後有很多人替你來買單,希望喚醒大家的同理心。”

在原有快樂、好玩的氛圍和成員陣容關係的基礎上,新增宏大主題和內容上的升級變化,這在以往的跑男、甚至整個綜藝市場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內容創意。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強互動性與社會性,

《奔跑吧》的“正能量”啟示錄


如果是“跑男”的忠實受眾,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奔跑吧》第三季在節目主題上強調社會性和互動性,不論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還是“鞍鋼父子情”都完美再現了熱點事件和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種說法得到姚譯添的證實:更寫實、更年輕態是本季的核心詞彙。

姚譯添告訴娛樂資本論,前幾季因為主題範圍更廣,往往是幾百個選題裡挑選12個,而後慢慢減少到100個裡面挑12個,數量還是很大。恰恰到了這一季,因為目標比較明確,很多主題想要做就能夠馬上定下來。這種更加精準的選題方向大大精簡了無用功,也讓節目主題更加緊湊。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以第一期的“垃圾分類”特輯為例,當時團隊看到國內有一兩起相關報道,姚譯添團隊把新聞記者叫到一起商量,隨後決定做垃圾分類選題,“雖然這個選題可能不是特別有趣,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試一下。”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做到這個份上,不能一味迎合觀眾,應該做到一定程度的引領。

於是整個編劇團隊7個人從學習垃圾知識、到垃圾場勘察、確定城市垃圾分類的範圍再到策劃,做了長達兩個月的準備工作。如今說起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姚譯添都能講解得頭頭是道,“每個城市的環境、人群、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這裡的垃圾如何分更符合這個地方,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統一標準。”為做到精準,團隊一方面諮詢了聯合國環境署,跟聯合國的專家聊議題,一面反覆到垃圾場去體驗,那個味道至今讓整個團隊難忘。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做到嚴謹的調查後,編劇團隊再考慮如何將主題與遊戲環節設置融合到一起,做到好玩又有意義。基於節目本身的明星優勢,編劇團隊以檢查明星在酒店生產的垃圾、評選“垃圾大王”為開端引出話題。第二步將聞垃圾味道作為遊戲一環,一步步吸引觀眾看下去,進而瞭解城市垃圾。“其實是為了讓觀眾看看城市垃圾的背後是什麼,如果你不分類最後有很多人替你來買單,希望喚醒大家的同理心。”

在原有快樂、好玩的氛圍和成員陣容關係的基礎上,新增宏大主題和內容上的升級變化,這在以往的跑男、甚至整個綜藝市場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內容創意。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奔跑吧》系列總導演 姚譯添)


而在整體包裝上,《奔跑吧》第三季也有意進行提升。有觀眾注意到,本季節目的空鏡頭頗有質感,航拍、特效等讓觀眾恍若打開某部大片。姚譯添向娛樂資本論透露,本季確實按照很多電影的方式來包裝,包括倒敘的剪輯方式、鏡頭拍攝和調色,甚至用的機器設備都是完全按照電影的方式來呈現。

節目的整體升級帶來受眾結構的變化。根據數據顯示,四季《奔跑吧兄弟》的受眾以大學生以下和40歲以上人群為主,但從《奔跑吧》第一季開始,主題的變更帶動了中間年齡段受眾的增加。根據雲合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百度受眾平均年齡在33歲,360上的受眾平均年齡則在23歲。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強互動性與社會性,

《奔跑吧》的“正能量”啟示錄


如果是“跑男”的忠實受眾,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奔跑吧》第三季在節目主題上強調社會性和互動性,不論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還是“鞍鋼父子情”都完美再現了熱點事件和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種說法得到姚譯添的證實:更寫實、更年輕態是本季的核心詞彙。

姚譯添告訴娛樂資本論,前幾季因為主題範圍更廣,往往是幾百個選題裡挑選12個,而後慢慢減少到100個裡面挑12個,數量還是很大。恰恰到了這一季,因為目標比較明確,很多主題想要做就能夠馬上定下來。這種更加精準的選題方向大大精簡了無用功,也讓節目主題更加緊湊。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以第一期的“垃圾分類”特輯為例,當時團隊看到國內有一兩起相關報道,姚譯添團隊把新聞記者叫到一起商量,隨後決定做垃圾分類選題,“雖然這個選題可能不是特別有趣,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試一下。”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做到這個份上,不能一味迎合觀眾,應該做到一定程度的引領。

於是整個編劇團隊7個人從學習垃圾知識、到垃圾場勘察、確定城市垃圾分類的範圍再到策劃,做了長達兩個月的準備工作。如今說起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姚譯添都能講解得頭頭是道,“每個城市的環境、人群、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這裡的垃圾如何分更符合這個地方,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統一標準。”為做到精準,團隊一方面諮詢了聯合國環境署,跟聯合國的專家聊議題,一面反覆到垃圾場去體驗,那個味道至今讓整個團隊難忘。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做到嚴謹的調查後,編劇團隊再考慮如何將主題與遊戲環節設置融合到一起,做到好玩又有意義。基於節目本身的明星優勢,編劇團隊以檢查明星在酒店生產的垃圾、評選“垃圾大王”為開端引出話題。第二步將聞垃圾味道作為遊戲一環,一步步吸引觀眾看下去,進而瞭解城市垃圾。“其實是為了讓觀眾看看城市垃圾的背後是什麼,如果你不分類最後有很多人替你來買單,希望喚醒大家的同理心。”

在原有快樂、好玩的氛圍和成員陣容關係的基礎上,新增宏大主題和內容上的升級變化,這在以往的跑男、甚至整個綜藝市場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內容創意。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奔跑吧》系列總導演 姚譯添)


而在整體包裝上,《奔跑吧》第三季也有意進行提升。有觀眾注意到,本季節目的空鏡頭頗有質感,航拍、特效等讓觀眾恍若打開某部大片。姚譯添向娛樂資本論透露,本季確實按照很多電影的方式來包裝,包括倒敘的剪輯方式、鏡頭拍攝和調色,甚至用的機器設備都是完全按照電影的方式來呈現。

節目的整體升級帶來受眾結構的變化。根據數據顯示,四季《奔跑吧兄弟》的受眾以大學生以下和40歲以上人群為主,但從《奔跑吧》第一季開始,主題的變更帶動了中間年齡段受眾的增加。根據雲合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百度受眾平均年齡在33歲,360上的受眾平均年齡則在23歲。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同樣根據雲合呈現的用戶人群畫像,《奔跑吧》第三季的主要受眾年齡段在30-39,佔比高達40%左右,其次為40-49歲和20-29歲人群。相較之前,《奔跑吧》進一步打開節目受眾群體。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強互動性與社會性,

《奔跑吧》的“正能量”啟示錄


如果是“跑男”的忠實受眾,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奔跑吧》第三季在節目主題上強調社會性和互動性,不論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還是“鞍鋼父子情”都完美再現了熱點事件和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種說法得到姚譯添的證實:更寫實、更年輕態是本季的核心詞彙。

姚譯添告訴娛樂資本論,前幾季因為主題範圍更廣,往往是幾百個選題裡挑選12個,而後慢慢減少到100個裡面挑12個,數量還是很大。恰恰到了這一季,因為目標比較明確,很多主題想要做就能夠馬上定下來。這種更加精準的選題方向大大精簡了無用功,也讓節目主題更加緊湊。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以第一期的“垃圾分類”特輯為例,當時團隊看到國內有一兩起相關報道,姚譯添團隊把新聞記者叫到一起商量,隨後決定做垃圾分類選題,“雖然這個選題可能不是特別有趣,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試一下。”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做到這個份上,不能一味迎合觀眾,應該做到一定程度的引領。

於是整個編劇團隊7個人從學習垃圾知識、到垃圾場勘察、確定城市垃圾分類的範圍再到策劃,做了長達兩個月的準備工作。如今說起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姚譯添都能講解得頭頭是道,“每個城市的環境、人群、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這裡的垃圾如何分更符合這個地方,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統一標準。”為做到精準,團隊一方面諮詢了聯合國環境署,跟聯合國的專家聊議題,一面反覆到垃圾場去體驗,那個味道至今讓整個團隊難忘。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做到嚴謹的調查後,編劇團隊再考慮如何將主題與遊戲環節設置融合到一起,做到好玩又有意義。基於節目本身的明星優勢,編劇團隊以檢查明星在酒店生產的垃圾、評選“垃圾大王”為開端引出話題。第二步將聞垃圾味道作為遊戲一環,一步步吸引觀眾看下去,進而瞭解城市垃圾。“其實是為了讓觀眾看看城市垃圾的背後是什麼,如果你不分類最後有很多人替你來買單,希望喚醒大家的同理心。”

在原有快樂、好玩的氛圍和成員陣容關係的基礎上,新增宏大主題和內容上的升級變化,這在以往的跑男、甚至整個綜藝市場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內容創意。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奔跑吧》系列總導演 姚譯添)


而在整體包裝上,《奔跑吧》第三季也有意進行提升。有觀眾注意到,本季節目的空鏡頭頗有質感,航拍、特效等讓觀眾恍若打開某部大片。姚譯添向娛樂資本論透露,本季確實按照很多電影的方式來包裝,包括倒敘的剪輯方式、鏡頭拍攝和調色,甚至用的機器設備都是完全按照電影的方式來呈現。

節目的整體升級帶來受眾結構的變化。根據數據顯示,四季《奔跑吧兄弟》的受眾以大學生以下和40歲以上人群為主,但從《奔跑吧》第一季開始,主題的變更帶動了中間年齡段受眾的增加。根據雲合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百度受眾平均年齡在33歲,360上的受眾平均年齡則在23歲。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同樣根據雲合呈現的用戶人群畫像,《奔跑吧》第三季的主要受眾年齡段在30-39,佔比高達40%左右,其次為40-49歲和20-29歲人群。相較之前,《奔跑吧》進一步打開節目受眾群體。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姚譯添同樣感受到節目受眾群體的變化。“第五季開播之後,很多精英人士、白領和高消費人群開始主動表達對節目的喜歡。節目的受眾面在變廣。因為以前比較娛樂性,但從第五季開始,節目的穿透力更強了。”

從娛樂性轉變為強互動性和社會向,《奔跑吧》並沒有被其中的隔閡所阻礙,反而將正能量和娛樂性完美融合,這種製作方式在整個真人秀節目疲軟的市場環境下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示範意義。而“跑男”之於浙江衛視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強互動性與社會性,

《奔跑吧》的“正能量”啟示錄


如果是“跑男”的忠實受眾,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奔跑吧》第三季在節目主題上強調社會性和互動性,不論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還是“鞍鋼父子情”都完美再現了熱點事件和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種說法得到姚譯添的證實:更寫實、更年輕態是本季的核心詞彙。

姚譯添告訴娛樂資本論,前幾季因為主題範圍更廣,往往是幾百個選題裡挑選12個,而後慢慢減少到100個裡面挑12個,數量還是很大。恰恰到了這一季,因為目標比較明確,很多主題想要做就能夠馬上定下來。這種更加精準的選題方向大大精簡了無用功,也讓節目主題更加緊湊。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以第一期的“垃圾分類”特輯為例,當時團隊看到國內有一兩起相關報道,姚譯添團隊把新聞記者叫到一起商量,隨後決定做垃圾分類選題,“雖然這個選題可能不是特別有趣,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試一下。”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做到這個份上,不能一味迎合觀眾,應該做到一定程度的引領。

於是整個編劇團隊7個人從學習垃圾知識、到垃圾場勘察、確定城市垃圾分類的範圍再到策劃,做了長達兩個月的準備工作。如今說起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姚譯添都能講解得頭頭是道,“每個城市的環境、人群、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這裡的垃圾如何分更符合這個地方,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統一標準。”為做到精準,團隊一方面諮詢了聯合國環境署,跟聯合國的專家聊議題,一面反覆到垃圾場去體驗,那個味道至今讓整個團隊難忘。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做到嚴謹的調查後,編劇團隊再考慮如何將主題與遊戲環節設置融合到一起,做到好玩又有意義。基於節目本身的明星優勢,編劇團隊以檢查明星在酒店生產的垃圾、評選“垃圾大王”為開端引出話題。第二步將聞垃圾味道作為遊戲一環,一步步吸引觀眾看下去,進而瞭解城市垃圾。“其實是為了讓觀眾看看城市垃圾的背後是什麼,如果你不分類最後有很多人替你來買單,希望喚醒大家的同理心。”

在原有快樂、好玩的氛圍和成員陣容關係的基礎上,新增宏大主題和內容上的升級變化,這在以往的跑男、甚至整個綜藝市場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內容創意。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奔跑吧》系列總導演 姚譯添)


而在整體包裝上,《奔跑吧》第三季也有意進行提升。有觀眾注意到,本季節目的空鏡頭頗有質感,航拍、特效等讓觀眾恍若打開某部大片。姚譯添向娛樂資本論透露,本季確實按照很多電影的方式來包裝,包括倒敘的剪輯方式、鏡頭拍攝和調色,甚至用的機器設備都是完全按照電影的方式來呈現。

節目的整體升級帶來受眾結構的變化。根據數據顯示,四季《奔跑吧兄弟》的受眾以大學生以下和40歲以上人群為主,但從《奔跑吧》第一季開始,主題的變更帶動了中間年齡段受眾的增加。根據雲合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百度受眾平均年齡在33歲,360上的受眾平均年齡則在23歲。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同樣根據雲合呈現的用戶人群畫像,《奔跑吧》第三季的主要受眾年齡段在30-39,佔比高達40%左右,其次為40-49歲和20-29歲人群。相較之前,《奔跑吧》進一步打開節目受眾群體。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姚譯添同樣感受到節目受眾群體的變化。“第五季開播之後,很多精英人士、白領和高消費人群開始主動表達對節目的喜歡。節目的受眾面在變廣。因為以前比較娛樂性,但從第五季開始,節目的穿透力更強了。”

從娛樂性轉變為強互動性和社會向,《奔跑吧》並沒有被其中的隔閡所阻礙,反而將正能量和娛樂性完美融合,這種製作方式在整個真人秀節目疲軟的市場環境下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示範意義。而“跑男”之於浙江衛視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頭部IP盛名之下,

《奔跑吧》的平臺使命


2014年《奔跑吧兄弟》橫空出世,從開播CSM50城收視率1.13%到收視破4,引發全民關注,只用了不到一季的時間。之後,《奔跑吧兄弟》成為全年綜藝市場最不可忽視和萬眾期待的盛宴。根據百度百科顯示的索福瑞數據,《奔跑吧兄弟》系列7季來共播出88期,其中86次收視率位列同時段第一。七季來,《奔跑吧兄弟》多次破2、破3、乃至破4,接連引發收視狂潮。

作為浙江衛視頭部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連續7季在週五晚間播出,為衛視必爭的週末黃金檔率先打下一城,繼而盤活當季週末晚間檔。同時,《奔跑吧》系列與《中國好聲音》《王牌對王牌》等節目構成浙江衛視全年綜藝節目帶,一方面為觀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另一方面為浙江衛視樹立了精品不間斷的意識。

在節目類型方面,隨著《奔跑吧兄弟》的成功起航,浙江衛視掌握了大型戶外真人秀節目的製作經驗,進而佈局了大量戶外節目,如《高能少年團》《二十四小時》等,品牌效應持續強化。當然,在戶外綜藝之外,浙江衛視利用大量明星資源和製作經驗製作了音樂、科技、情感、運動類節目,形成良性循環,逐漸確立了綜藝強臺之路。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強互動性與社會性,

《奔跑吧》的“正能量”啟示錄


如果是“跑男”的忠實受眾,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奔跑吧》第三季在節目主題上強調社會性和互動性,不論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還是“鞍鋼父子情”都完美再現了熱點事件和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種說法得到姚譯添的證實:更寫實、更年輕態是本季的核心詞彙。

姚譯添告訴娛樂資本論,前幾季因為主題範圍更廣,往往是幾百個選題裡挑選12個,而後慢慢減少到100個裡面挑12個,數量還是很大。恰恰到了這一季,因為目標比較明確,很多主題想要做就能夠馬上定下來。這種更加精準的選題方向大大精簡了無用功,也讓節目主題更加緊湊。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以第一期的“垃圾分類”特輯為例,當時團隊看到國內有一兩起相關報道,姚譯添團隊把新聞記者叫到一起商量,隨後決定做垃圾分類選題,“雖然這個選題可能不是特別有趣,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試一下。”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做到這個份上,不能一味迎合觀眾,應該做到一定程度的引領。

於是整個編劇團隊7個人從學習垃圾知識、到垃圾場勘察、確定城市垃圾分類的範圍再到策劃,做了長達兩個月的準備工作。如今說起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姚譯添都能講解得頭頭是道,“每個城市的環境、人群、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這裡的垃圾如何分更符合這個地方,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統一標準。”為做到精準,團隊一方面諮詢了聯合國環境署,跟聯合國的專家聊議題,一面反覆到垃圾場去體驗,那個味道至今讓整個團隊難忘。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做到嚴謹的調查後,編劇團隊再考慮如何將主題與遊戲環節設置融合到一起,做到好玩又有意義。基於節目本身的明星優勢,編劇團隊以檢查明星在酒店生產的垃圾、評選“垃圾大王”為開端引出話題。第二步將聞垃圾味道作為遊戲一環,一步步吸引觀眾看下去,進而瞭解城市垃圾。“其實是為了讓觀眾看看城市垃圾的背後是什麼,如果你不分類最後有很多人替你來買單,希望喚醒大家的同理心。”

在原有快樂、好玩的氛圍和成員陣容關係的基礎上,新增宏大主題和內容上的升級變化,這在以往的跑男、甚至整個綜藝市場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內容創意。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奔跑吧》系列總導演 姚譯添)


而在整體包裝上,《奔跑吧》第三季也有意進行提升。有觀眾注意到,本季節目的空鏡頭頗有質感,航拍、特效等讓觀眾恍若打開某部大片。姚譯添向娛樂資本論透露,本季確實按照很多電影的方式來包裝,包括倒敘的剪輯方式、鏡頭拍攝和調色,甚至用的機器設備都是完全按照電影的方式來呈現。

節目的整體升級帶來受眾結構的變化。根據數據顯示,四季《奔跑吧兄弟》的受眾以大學生以下和40歲以上人群為主,但從《奔跑吧》第一季開始,主題的變更帶動了中間年齡段受眾的增加。根據雲合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百度受眾平均年齡在33歲,360上的受眾平均年齡則在23歲。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同樣根據雲合呈現的用戶人群畫像,《奔跑吧》第三季的主要受眾年齡段在30-39,佔比高達40%左右,其次為40-49歲和20-29歲人群。相較之前,《奔跑吧》進一步打開節目受眾群體。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姚譯添同樣感受到節目受眾群體的變化。“第五季開播之後,很多精英人士、白領和高消費人群開始主動表達對節目的喜歡。節目的受眾面在變廣。因為以前比較娛樂性,但從第五季開始,節目的穿透力更強了。”

從娛樂性轉變為強互動性和社會向,《奔跑吧》並沒有被其中的隔閡所阻礙,反而將正能量和娛樂性完美融合,這種製作方式在整個真人秀節目疲軟的市場環境下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示範意義。而“跑男”之於浙江衛視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頭部IP盛名之下,

《奔跑吧》的平臺使命


2014年《奔跑吧兄弟》橫空出世,從開播CSM50城收視率1.13%到收視破4,引發全民關注,只用了不到一季的時間。之後,《奔跑吧兄弟》成為全年綜藝市場最不可忽視和萬眾期待的盛宴。根據百度百科顯示的索福瑞數據,《奔跑吧兄弟》系列7季來共播出88期,其中86次收視率位列同時段第一。七季來,《奔跑吧兄弟》多次破2、破3、乃至破4,接連引發收視狂潮。

作為浙江衛視頭部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連續7季在週五晚間播出,為衛視必爭的週末黃金檔率先打下一城,繼而盤活當季週末晚間檔。同時,《奔跑吧》系列與《中國好聲音》《王牌對王牌》等節目構成浙江衛視全年綜藝節目帶,一方面為觀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另一方面為浙江衛視樹立了精品不間斷的意識。

在節目類型方面,隨著《奔跑吧兄弟》的成功起航,浙江衛視掌握了大型戶外真人秀節目的製作經驗,進而佈局了大量戶外節目,如《高能少年團》《二十四小時》等,品牌效應持續強化。當然,在戶外綜藝之外,浙江衛視利用大量明星資源和製作經驗製作了音樂、科技、情感、運動類節目,形成良性循環,逐漸確立了綜藝強臺之路。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與此同時,《奔跑吧兄弟》系列作為國內頭部IP,7季以來為浙江衛視吸引了可觀的客戶數量、招商金額和版權售賣收入,不斷刷新國內綜藝市場單個項目的吸金記錄。根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獲得了安慕希、OPPO、小紅書、麥吉麗和一汽奔騰的大力支持,其中安慕希和OPPO是“跑男”7季以來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之於浙江衛視來說,影響力大、收視率高,在創收等各方面都相當不錯。另一方面,這檔節目對於投身廣電事業的內容製作者來說,意義非凡。“對於我們製作者而言,它(《奔跑吧》)是純粹的。我們把它當做一個作品,當做一個有精神寄託的東西在做。所有參與到這個節目裡的工種都是100%、200%地投入到裡面。就算大家有爭吵有矛盾,但一說到節目都會妥協。在我們眼裡是能夠體現做內容的人、做電視的人的一種尊嚴。”在浙江衛視員工的心中,《奔跑吧兄弟》寄託了他們最原始做電視節目的激情和感覺。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強互動性與社會性,

《奔跑吧》的“正能量”啟示錄


如果是“跑男”的忠實受眾,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奔跑吧》第三季在節目主題上強調社會性和互動性,不論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還是“鞍鋼父子情”都完美再現了熱點事件和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種說法得到姚譯添的證實:更寫實、更年輕態是本季的核心詞彙。

姚譯添告訴娛樂資本論,前幾季因為主題範圍更廣,往往是幾百個選題裡挑選12個,而後慢慢減少到100個裡面挑12個,數量還是很大。恰恰到了這一季,因為目標比較明確,很多主題想要做就能夠馬上定下來。這種更加精準的選題方向大大精簡了無用功,也讓節目主題更加緊湊。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以第一期的“垃圾分類”特輯為例,當時團隊看到國內有一兩起相關報道,姚譯添團隊把新聞記者叫到一起商量,隨後決定做垃圾分類選題,“雖然這個選題可能不是特別有趣,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試一下。”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做到這個份上,不能一味迎合觀眾,應該做到一定程度的引領。

於是整個編劇團隊7個人從學習垃圾知識、到垃圾場勘察、確定城市垃圾分類的範圍再到策劃,做了長達兩個月的準備工作。如今說起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姚譯添都能講解得頭頭是道,“每個城市的環境、人群、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這裡的垃圾如何分更符合這個地方,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統一標準。”為做到精準,團隊一方面諮詢了聯合國環境署,跟聯合國的專家聊議題,一面反覆到垃圾場去體驗,那個味道至今讓整個團隊難忘。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做到嚴謹的調查後,編劇團隊再考慮如何將主題與遊戲環節設置融合到一起,做到好玩又有意義。基於節目本身的明星優勢,編劇團隊以檢查明星在酒店生產的垃圾、評選“垃圾大王”為開端引出話題。第二步將聞垃圾味道作為遊戲一環,一步步吸引觀眾看下去,進而瞭解城市垃圾。“其實是為了讓觀眾看看城市垃圾的背後是什麼,如果你不分類最後有很多人替你來買單,希望喚醒大家的同理心。”

在原有快樂、好玩的氛圍和成員陣容關係的基礎上,新增宏大主題和內容上的升級變化,這在以往的跑男、甚至整個綜藝市場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內容創意。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奔跑吧》系列總導演 姚譯添)


而在整體包裝上,《奔跑吧》第三季也有意進行提升。有觀眾注意到,本季節目的空鏡頭頗有質感,航拍、特效等讓觀眾恍若打開某部大片。姚譯添向娛樂資本論透露,本季確實按照很多電影的方式來包裝,包括倒敘的剪輯方式、鏡頭拍攝和調色,甚至用的機器設備都是完全按照電影的方式來呈現。

節目的整體升級帶來受眾結構的變化。根據數據顯示,四季《奔跑吧兄弟》的受眾以大學生以下和40歲以上人群為主,但從《奔跑吧》第一季開始,主題的變更帶動了中間年齡段受眾的增加。根據雲合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百度受眾平均年齡在33歲,360上的受眾平均年齡則在23歲。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同樣根據雲合呈現的用戶人群畫像,《奔跑吧》第三季的主要受眾年齡段在30-39,佔比高達40%左右,其次為40-49歲和20-29歲人群。相較之前,《奔跑吧》進一步打開節目受眾群體。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姚譯添同樣感受到節目受眾群體的變化。“第五季開播之後,很多精英人士、白領和高消費人群開始主動表達對節目的喜歡。節目的受眾面在變廣。因為以前比較娛樂性,但從第五季開始,節目的穿透力更強了。”

從娛樂性轉變為強互動性和社會向,《奔跑吧》並沒有被其中的隔閡所阻礙,反而將正能量和娛樂性完美融合,這種製作方式在整個真人秀節目疲軟的市場環境下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示範意義。而“跑男”之於浙江衛視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頭部IP盛名之下,

《奔跑吧》的平臺使命


2014年《奔跑吧兄弟》橫空出世,從開播CSM50城收視率1.13%到收視破4,引發全民關注,只用了不到一季的時間。之後,《奔跑吧兄弟》成為全年綜藝市場最不可忽視和萬眾期待的盛宴。根據百度百科顯示的索福瑞數據,《奔跑吧兄弟》系列7季來共播出88期,其中86次收視率位列同時段第一。七季來,《奔跑吧兄弟》多次破2、破3、乃至破4,接連引發收視狂潮。

作為浙江衛視頭部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連續7季在週五晚間播出,為衛視必爭的週末黃金檔率先打下一城,繼而盤活當季週末晚間檔。同時,《奔跑吧》系列與《中國好聲音》《王牌對王牌》等節目構成浙江衛視全年綜藝節目帶,一方面為觀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另一方面為浙江衛視樹立了精品不間斷的意識。

在節目類型方面,隨著《奔跑吧兄弟》的成功起航,浙江衛視掌握了大型戶外真人秀節目的製作經驗,進而佈局了大量戶外節目,如《高能少年團》《二十四小時》等,品牌效應持續強化。當然,在戶外綜藝之外,浙江衛視利用大量明星資源和製作經驗製作了音樂、科技、情感、運動類節目,形成良性循環,逐漸確立了綜藝強臺之路。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與此同時,《奔跑吧兄弟》系列作為國內頭部IP,7季以來為浙江衛視吸引了可觀的客戶數量、招商金額和版權售賣收入,不斷刷新國內綜藝市場單個項目的吸金記錄。根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獲得了安慕希、OPPO、小紅書、麥吉麗和一汽奔騰的大力支持,其中安慕希和OPPO是“跑男”7季以來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之於浙江衛視來說,影響力大、收視率高,在創收等各方面都相當不錯。另一方面,這檔節目對於投身廣電事業的內容製作者來說,意義非凡。“對於我們製作者而言,它(《奔跑吧》)是純粹的。我們把它當做一個作品,當做一個有精神寄託的東西在做。所有參與到這個節目裡的工種都是100%、200%地投入到裡面。就算大家有爭吵有矛盾,但一說到節目都會妥協。在我們眼裡是能夠體現做內容的人、做電視的人的一種尊嚴。”在浙江衛視員工的心中,《奔跑吧兄弟》寄託了他們最原始做電視節目的激情和感覺。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因此,儘管做到第七季,製作團隊仍然願意在主題和製作上付出全部心血。“都認真在做,可能做的不好,但至少我們是有認真在做。”末了,姚譯添補上一句,“我覺得其實還行。”道出對本季節目的滿意度。

近年來,伴隨電視開機率下降和整體觀眾觀看方式的變化,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不可逆轉地下滑。而根據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維持了和去年幾乎相同的平均收視率,且平均收視份額有所上升。在大盤環境低迷的情況下逆勢前行,《奔跑吧》的進步可想而知。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強互動性與社會性,

《奔跑吧》的“正能量”啟示錄


如果是“跑男”的忠實受眾,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奔跑吧》第三季在節目主題上強調社會性和互動性,不論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還是“鞍鋼父子情”都完美再現了熱點事件和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種說法得到姚譯添的證實:更寫實、更年輕態是本季的核心詞彙。

姚譯添告訴娛樂資本論,前幾季因為主題範圍更廣,往往是幾百個選題裡挑選12個,而後慢慢減少到100個裡面挑12個,數量還是很大。恰恰到了這一季,因為目標比較明確,很多主題想要做就能夠馬上定下來。這種更加精準的選題方向大大精簡了無用功,也讓節目主題更加緊湊。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以第一期的“垃圾分類”特輯為例,當時團隊看到國內有一兩起相關報道,姚譯添團隊把新聞記者叫到一起商量,隨後決定做垃圾分類選題,“雖然這個選題可能不是特別有趣,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試一下。”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做到這個份上,不能一味迎合觀眾,應該做到一定程度的引領。

於是整個編劇團隊7個人從學習垃圾知識、到垃圾場勘察、確定城市垃圾分類的範圍再到策劃,做了長達兩個月的準備工作。如今說起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姚譯添都能講解得頭頭是道,“每個城市的環境、人群、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這裡的垃圾如何分更符合這個地方,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統一標準。”為做到精準,團隊一方面諮詢了聯合國環境署,跟聯合國的專家聊議題,一面反覆到垃圾場去體驗,那個味道至今讓整個團隊難忘。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做到嚴謹的調查後,編劇團隊再考慮如何將主題與遊戲環節設置融合到一起,做到好玩又有意義。基於節目本身的明星優勢,編劇團隊以檢查明星在酒店生產的垃圾、評選“垃圾大王”為開端引出話題。第二步將聞垃圾味道作為遊戲一環,一步步吸引觀眾看下去,進而瞭解城市垃圾。“其實是為了讓觀眾看看城市垃圾的背後是什麼,如果你不分類最後有很多人替你來買單,希望喚醒大家的同理心。”

在原有快樂、好玩的氛圍和成員陣容關係的基礎上,新增宏大主題和內容上的升級變化,這在以往的跑男、甚至整個綜藝市場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內容創意。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奔跑吧》系列總導演 姚譯添)


而在整體包裝上,《奔跑吧》第三季也有意進行提升。有觀眾注意到,本季節目的空鏡頭頗有質感,航拍、特效等讓觀眾恍若打開某部大片。姚譯添向娛樂資本論透露,本季確實按照很多電影的方式來包裝,包括倒敘的剪輯方式、鏡頭拍攝和調色,甚至用的機器設備都是完全按照電影的方式來呈現。

節目的整體升級帶來受眾結構的變化。根據數據顯示,四季《奔跑吧兄弟》的受眾以大學生以下和40歲以上人群為主,但從《奔跑吧》第一季開始,主題的變更帶動了中間年齡段受眾的增加。根據雲合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百度受眾平均年齡在33歲,360上的受眾平均年齡則在23歲。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同樣根據雲合呈現的用戶人群畫像,《奔跑吧》第三季的主要受眾年齡段在30-39,佔比高達40%左右,其次為40-49歲和20-29歲人群。相較之前,《奔跑吧》進一步打開節目受眾群體。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姚譯添同樣感受到節目受眾群體的變化。“第五季開播之後,很多精英人士、白領和高消費人群開始主動表達對節目的喜歡。節目的受眾面在變廣。因為以前比較娛樂性,但從第五季開始,節目的穿透力更強了。”

從娛樂性轉變為強互動性和社會向,《奔跑吧》並沒有被其中的隔閡所阻礙,反而將正能量和娛樂性完美融合,這種製作方式在整個真人秀節目疲軟的市場環境下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示範意義。而“跑男”之於浙江衛視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頭部IP盛名之下,

《奔跑吧》的平臺使命


2014年《奔跑吧兄弟》橫空出世,從開播CSM50城收視率1.13%到收視破4,引發全民關注,只用了不到一季的時間。之後,《奔跑吧兄弟》成為全年綜藝市場最不可忽視和萬眾期待的盛宴。根據百度百科顯示的索福瑞數據,《奔跑吧兄弟》系列7季來共播出88期,其中86次收視率位列同時段第一。七季來,《奔跑吧兄弟》多次破2、破3、乃至破4,接連引發收視狂潮。

作為浙江衛視頭部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連續7季在週五晚間播出,為衛視必爭的週末黃金檔率先打下一城,繼而盤活當季週末晚間檔。同時,《奔跑吧》系列與《中國好聲音》《王牌對王牌》等節目構成浙江衛視全年綜藝節目帶,一方面為觀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另一方面為浙江衛視樹立了精品不間斷的意識。

在節目類型方面,隨著《奔跑吧兄弟》的成功起航,浙江衛視掌握了大型戶外真人秀節目的製作經驗,進而佈局了大量戶外節目,如《高能少年團》《二十四小時》等,品牌效應持續強化。當然,在戶外綜藝之外,浙江衛視利用大量明星資源和製作經驗製作了音樂、科技、情感、運動類節目,形成良性循環,逐漸確立了綜藝強臺之路。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與此同時,《奔跑吧兄弟》系列作為國內頭部IP,7季以來為浙江衛視吸引了可觀的客戶數量、招商金額和版權售賣收入,不斷刷新國內綜藝市場單個項目的吸金記錄。根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獲得了安慕希、OPPO、小紅書、麥吉麗和一汽奔騰的大力支持,其中安慕希和OPPO是“跑男”7季以來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之於浙江衛視來說,影響力大、收視率高,在創收等各方面都相當不錯。另一方面,這檔節目對於投身廣電事業的內容製作者來說,意義非凡。“對於我們製作者而言,它(《奔跑吧》)是純粹的。我們把它當做一個作品,當做一個有精神寄託的東西在做。所有參與到這個節目裡的工種都是100%、200%地投入到裡面。就算大家有爭吵有矛盾,但一說到節目都會妥協。在我們眼裡是能夠體現做內容的人、做電視的人的一種尊嚴。”在浙江衛視員工的心中,《奔跑吧兄弟》寄託了他們最原始做電視節目的激情和感覺。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因此,儘管做到第七季,製作團隊仍然願意在主題和製作上付出全部心血。“都認真在做,可能做的不好,但至少我們是有認真在做。”末了,姚譯添補上一句,“我覺得其實還行。”道出對本季節目的滿意度。

近年來,伴隨電視開機率下降和整體觀眾觀看方式的變化,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不可逆轉地下滑。而根據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維持了和去年幾乎相同的平均收視率,且平均收視份額有所上升。在大盤環境低迷的情況下逆勢前行,《奔跑吧》的進步可想而知。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強互動性與社會性,

《奔跑吧》的“正能量”啟示錄


如果是“跑男”的忠實受眾,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奔跑吧》第三季在節目主題上強調社會性和互動性,不論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還是“鞍鋼父子情”都完美再現了熱點事件和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種說法得到姚譯添的證實:更寫實、更年輕態是本季的核心詞彙。

姚譯添告訴娛樂資本論,前幾季因為主題範圍更廣,往往是幾百個選題裡挑選12個,而後慢慢減少到100個裡面挑12個,數量還是很大。恰恰到了這一季,因為目標比較明確,很多主題想要做就能夠馬上定下來。這種更加精準的選題方向大大精簡了無用功,也讓節目主題更加緊湊。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以第一期的“垃圾分類”特輯為例,當時團隊看到國內有一兩起相關報道,姚譯添團隊把新聞記者叫到一起商量,隨後決定做垃圾分類選題,“雖然這個選題可能不是特別有趣,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試一下。”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做到這個份上,不能一味迎合觀眾,應該做到一定程度的引領。

於是整個編劇團隊7個人從學習垃圾知識、到垃圾場勘察、確定城市垃圾分類的範圍再到策劃,做了長達兩個月的準備工作。如今說起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姚譯添都能講解得頭頭是道,“每個城市的環境、人群、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這裡的垃圾如何分更符合這個地方,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統一標準。”為做到精準,團隊一方面諮詢了聯合國環境署,跟聯合國的專家聊議題,一面反覆到垃圾場去體驗,那個味道至今讓整個團隊難忘。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做到嚴謹的調查後,編劇團隊再考慮如何將主題與遊戲環節設置融合到一起,做到好玩又有意義。基於節目本身的明星優勢,編劇團隊以檢查明星在酒店生產的垃圾、評選“垃圾大王”為開端引出話題。第二步將聞垃圾味道作為遊戲一環,一步步吸引觀眾看下去,進而瞭解城市垃圾。“其實是為了讓觀眾看看城市垃圾的背後是什麼,如果你不分類最後有很多人替你來買單,希望喚醒大家的同理心。”

在原有快樂、好玩的氛圍和成員陣容關係的基礎上,新增宏大主題和內容上的升級變化,這在以往的跑男、甚至整個綜藝市場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內容創意。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奔跑吧》系列總導演 姚譯添)


而在整體包裝上,《奔跑吧》第三季也有意進行提升。有觀眾注意到,本季節目的空鏡頭頗有質感,航拍、特效等讓觀眾恍若打開某部大片。姚譯添向娛樂資本論透露,本季確實按照很多電影的方式來包裝,包括倒敘的剪輯方式、鏡頭拍攝和調色,甚至用的機器設備都是完全按照電影的方式來呈現。

節目的整體升級帶來受眾結構的變化。根據數據顯示,四季《奔跑吧兄弟》的受眾以大學生以下和40歲以上人群為主,但從《奔跑吧》第一季開始,主題的變更帶動了中間年齡段受眾的增加。根據雲合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百度受眾平均年齡在33歲,360上的受眾平均年齡則在23歲。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同樣根據雲合呈現的用戶人群畫像,《奔跑吧》第三季的主要受眾年齡段在30-39,佔比高達40%左右,其次為40-49歲和20-29歲人群。相較之前,《奔跑吧》進一步打開節目受眾群體。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姚譯添同樣感受到節目受眾群體的變化。“第五季開播之後,很多精英人士、白領和高消費人群開始主動表達對節目的喜歡。節目的受眾面在變廣。因為以前比較娛樂性,但從第五季開始,節目的穿透力更強了。”

從娛樂性轉變為強互動性和社會向,《奔跑吧》並沒有被其中的隔閡所阻礙,反而將正能量和娛樂性完美融合,這種製作方式在整個真人秀節目疲軟的市場環境下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示範意義。而“跑男”之於浙江衛視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頭部IP盛名之下,

《奔跑吧》的平臺使命


2014年《奔跑吧兄弟》橫空出世,從開播CSM50城收視率1.13%到收視破4,引發全民關注,只用了不到一季的時間。之後,《奔跑吧兄弟》成為全年綜藝市場最不可忽視和萬眾期待的盛宴。根據百度百科顯示的索福瑞數據,《奔跑吧兄弟》系列7季來共播出88期,其中86次收視率位列同時段第一。七季來,《奔跑吧兄弟》多次破2、破3、乃至破4,接連引發收視狂潮。

作為浙江衛視頭部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連續7季在週五晚間播出,為衛視必爭的週末黃金檔率先打下一城,繼而盤活當季週末晚間檔。同時,《奔跑吧》系列與《中國好聲音》《王牌對王牌》等節目構成浙江衛視全年綜藝節目帶,一方面為觀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另一方面為浙江衛視樹立了精品不間斷的意識。

在節目類型方面,隨著《奔跑吧兄弟》的成功起航,浙江衛視掌握了大型戶外真人秀節目的製作經驗,進而佈局了大量戶外節目,如《高能少年團》《二十四小時》等,品牌效應持續強化。當然,在戶外綜藝之外,浙江衛視利用大量明星資源和製作經驗製作了音樂、科技、情感、運動類節目,形成良性循環,逐漸確立了綜藝強臺之路。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與此同時,《奔跑吧兄弟》系列作為國內頭部IP,7季以來為浙江衛視吸引了可觀的客戶數量、招商金額和版權售賣收入,不斷刷新國內綜藝市場單個項目的吸金記錄。根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獲得了安慕希、OPPO、小紅書、麥吉麗和一汽奔騰的大力支持,其中安慕希和OPPO是“跑男”7季以來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之於浙江衛視來說,影響力大、收視率高,在創收等各方面都相當不錯。另一方面,這檔節目對於投身廣電事業的內容製作者來說,意義非凡。“對於我們製作者而言,它(《奔跑吧》)是純粹的。我們把它當做一個作品,當做一個有精神寄託的東西在做。所有參與到這個節目裡的工種都是100%、200%地投入到裡面。就算大家有爭吵有矛盾,但一說到節目都會妥協。在我們眼裡是能夠體現做內容的人、做電視的人的一種尊嚴。”在浙江衛視員工的心中,《奔跑吧兄弟》寄託了他們最原始做電視節目的激情和感覺。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因此,儘管做到第七季,製作團隊仍然願意在主題和製作上付出全部心血。“都認真在做,可能做的不好,但至少我們是有認真在做。”末了,姚譯添補上一句,“我覺得其實還行。”道出對本季節目的滿意度。

近年來,伴隨電視開機率下降和整體觀眾觀看方式的變化,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不可逆轉地下滑。而根據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維持了和去年幾乎相同的平均收視率,且平均收視份額有所上升。在大盤環境低迷的情況下逆勢前行,《奔跑吧》的進步可想而知。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市場下行時,

《奔跑吧》的逆勢上揚之術


放眼整個二季度綜藝市場,《奔跑吧》第三季在一眾新綜和綜N代中也能脫穎而出。根據上文數據,《奔跑吧》第三季以破2的平均收視率成為二季度乃至2019上半年收視率最亮眼的電視綜藝。微博主話題#奔跑吧#閱讀量超241億,討論量9200萬,相關熱搜多次問鼎微博綜藝、微博熱門話題及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熱搜榜。同時,根據貓眼專業版,該節目歷史最高熱度高達9630。微信指數最高497萬,遠高於同期在播電視綜藝。而根據雲合數據顯示,自4月底開播以來,《奔跑吧》第三季的正片有效播放量和市場佔有率居高不下,最高時超過50%,且上線當日牢牢佔據電視綜藝榜第一名的位置。多方數據顯示,不論是自身影響力還是對比其他電視綜藝,“跑男”依然是國內綜藝市場的絕對頭部。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強互動性與社會性,

《奔跑吧》的“正能量”啟示錄


如果是“跑男”的忠實受眾,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奔跑吧》第三季在節目主題上強調社會性和互動性,不論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還是“鞍鋼父子情”都完美再現了熱點事件和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種說法得到姚譯添的證實:更寫實、更年輕態是本季的核心詞彙。

姚譯添告訴娛樂資本論,前幾季因為主題範圍更廣,往往是幾百個選題裡挑選12個,而後慢慢減少到100個裡面挑12個,數量還是很大。恰恰到了這一季,因為目標比較明確,很多主題想要做就能夠馬上定下來。這種更加精準的選題方向大大精簡了無用功,也讓節目主題更加緊湊。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以第一期的“垃圾分類”特輯為例,當時團隊看到國內有一兩起相關報道,姚譯添團隊把新聞記者叫到一起商量,隨後決定做垃圾分類選題,“雖然這個選題可能不是特別有趣,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試一下。”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做到這個份上,不能一味迎合觀眾,應該做到一定程度的引領。

於是整個編劇團隊7個人從學習垃圾知識、到垃圾場勘察、確定城市垃圾分類的範圍再到策劃,做了長達兩個月的準備工作。如今說起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姚譯添都能講解得頭頭是道,“每個城市的環境、人群、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這裡的垃圾如何分更符合這個地方,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統一標準。”為做到精準,團隊一方面諮詢了聯合國環境署,跟聯合國的專家聊議題,一面反覆到垃圾場去體驗,那個味道至今讓整個團隊難忘。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做到嚴謹的調查後,編劇團隊再考慮如何將主題與遊戲環節設置融合到一起,做到好玩又有意義。基於節目本身的明星優勢,編劇團隊以檢查明星在酒店生產的垃圾、評選“垃圾大王”為開端引出話題。第二步將聞垃圾味道作為遊戲一環,一步步吸引觀眾看下去,進而瞭解城市垃圾。“其實是為了讓觀眾看看城市垃圾的背後是什麼,如果你不分類最後有很多人替你來買單,希望喚醒大家的同理心。”

在原有快樂、好玩的氛圍和成員陣容關係的基礎上,新增宏大主題和內容上的升級變化,這在以往的跑男、甚至整個綜藝市場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內容創意。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奔跑吧》系列總導演 姚譯添)


而在整體包裝上,《奔跑吧》第三季也有意進行提升。有觀眾注意到,本季節目的空鏡頭頗有質感,航拍、特效等讓觀眾恍若打開某部大片。姚譯添向娛樂資本論透露,本季確實按照很多電影的方式來包裝,包括倒敘的剪輯方式、鏡頭拍攝和調色,甚至用的機器設備都是完全按照電影的方式來呈現。

節目的整體升級帶來受眾結構的變化。根據數據顯示,四季《奔跑吧兄弟》的受眾以大學生以下和40歲以上人群為主,但從《奔跑吧》第一季開始,主題的變更帶動了中間年齡段受眾的增加。根據雲合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百度受眾平均年齡在33歲,360上的受眾平均年齡則在23歲。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同樣根據雲合呈現的用戶人群畫像,《奔跑吧》第三季的主要受眾年齡段在30-39,佔比高達40%左右,其次為40-49歲和20-29歲人群。相較之前,《奔跑吧》進一步打開節目受眾群體。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姚譯添同樣感受到節目受眾群體的變化。“第五季開播之後,很多精英人士、白領和高消費人群開始主動表達對節目的喜歡。節目的受眾面在變廣。因為以前比較娛樂性,但從第五季開始,節目的穿透力更強了。”

從娛樂性轉變為強互動性和社會向,《奔跑吧》並沒有被其中的隔閡所阻礙,反而將正能量和娛樂性完美融合,這種製作方式在整個真人秀節目疲軟的市場環境下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示範意義。而“跑男”之於浙江衛視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頭部IP盛名之下,

《奔跑吧》的平臺使命


2014年《奔跑吧兄弟》橫空出世,從開播CSM50城收視率1.13%到收視破4,引發全民關注,只用了不到一季的時間。之後,《奔跑吧兄弟》成為全年綜藝市場最不可忽視和萬眾期待的盛宴。根據百度百科顯示的索福瑞數據,《奔跑吧兄弟》系列7季來共播出88期,其中86次收視率位列同時段第一。七季來,《奔跑吧兄弟》多次破2、破3、乃至破4,接連引發收視狂潮。

作為浙江衛視頭部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連續7季在週五晚間播出,為衛視必爭的週末黃金檔率先打下一城,繼而盤活當季週末晚間檔。同時,《奔跑吧》系列與《中國好聲音》《王牌對王牌》等節目構成浙江衛視全年綜藝節目帶,一方面為觀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另一方面為浙江衛視樹立了精品不間斷的意識。

在節目類型方面,隨著《奔跑吧兄弟》的成功起航,浙江衛視掌握了大型戶外真人秀節目的製作經驗,進而佈局了大量戶外節目,如《高能少年團》《二十四小時》等,品牌效應持續強化。當然,在戶外綜藝之外,浙江衛視利用大量明星資源和製作經驗製作了音樂、科技、情感、運動類節目,形成良性循環,逐漸確立了綜藝強臺之路。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與此同時,《奔跑吧兄弟》系列作為國內頭部IP,7季以來為浙江衛視吸引了可觀的客戶數量、招商金額和版權售賣收入,不斷刷新國內綜藝市場單個項目的吸金記錄。根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獲得了安慕希、OPPO、小紅書、麥吉麗和一汽奔騰的大力支持,其中安慕希和OPPO是“跑男”7季以來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之於浙江衛視來說,影響力大、收視率高,在創收等各方面都相當不錯。另一方面,這檔節目對於投身廣電事業的內容製作者來說,意義非凡。“對於我們製作者而言,它(《奔跑吧》)是純粹的。我們把它當做一個作品,當做一個有精神寄託的東西在做。所有參與到這個節目裡的工種都是100%、200%地投入到裡面。就算大家有爭吵有矛盾,但一說到節目都會妥協。在我們眼裡是能夠體現做內容的人、做電視的人的一種尊嚴。”在浙江衛視員工的心中,《奔跑吧兄弟》寄託了他們最原始做電視節目的激情和感覺。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因此,儘管做到第七季,製作團隊仍然願意在主題和製作上付出全部心血。“都認真在做,可能做的不好,但至少我們是有認真在做。”末了,姚譯添補上一句,“我覺得其實還行。”道出對本季節目的滿意度。

近年來,伴隨電視開機率下降和整體觀眾觀看方式的變化,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不可逆轉地下滑。而根據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維持了和去年幾乎相同的平均收視率,且平均收視份額有所上升。在大盤環境低迷的情況下逆勢前行,《奔跑吧》的進步可想而知。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市場下行時,

《奔跑吧》的逆勢上揚之術


放眼整個二季度綜藝市場,《奔跑吧》第三季在一眾新綜和綜N代中也能脫穎而出。根據上文數據,《奔跑吧》第三季以破2的平均收視率成為二季度乃至2019上半年收視率最亮眼的電視綜藝。微博主話題#奔跑吧#閱讀量超241億,討論量9200萬,相關熱搜多次問鼎微博綜藝、微博熱門話題及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熱搜榜。同時,根據貓眼專業版,該節目歷史最高熱度高達9630。微信指數最高497萬,遠高於同期在播電視綜藝。而根據雲合數據顯示,自4月底開播以來,《奔跑吧》第三季的正片有效播放量和市場佔有率居高不下,最高時超過50%,且上線當日牢牢佔據電視綜藝榜第一名的位置。多方數據顯示,不論是自身影響力還是對比其他電視綜藝,“跑男”依然是國內綜藝市場的絕對頭部。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奔跑吧兄弟》誕生於戶外真人秀蓬勃發展的電視時代。儘管而後眾多同類型節目層出不窮,尚無法撼動其國內戶外遊戲綜藝的頭把交椅。但不可否認的是,6年過去,綜藝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網絡綜藝不斷精品化,與此同時,綜藝節目的類型增多、邊界不斷擴大,觀眾的審美取向也在不斷更新。《奔跑吧》又該如何自處?

姚譯添能感受到來自市場和觀眾審美提高的客觀影響。“大家的文化水平和審美都在提高其實對創作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姚譯添認為這恰恰是檢驗實力的絕佳機會,“不是因為市場、環境不好或者大眾收看習慣改變,內容就不行了。”

事實上,姚譯添及其團隊早已察覺到這些變化並做出改變。“我們從《奔跑吧》開始就有做更加貼近生活的調整,《奔跑吧》第一季是貼近現實、貼近生活,第二季是新青年和國際化,這一季要更寫實、更年輕態。”

因此,在《奔跑吧》第一季中我們看到記錄改革開放的“雞毛換糖”和振奮人心的“保衛黃河”,第二季則有走向世界的聯合國主題、國際龍舟賽、煤炭工人運動會特輯等等,而本季則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等。而從上文提到的數據看,不斷創新讓“跑男”的生命力得以延續。

"

作者/吳曉亞 編輯/謝維平

上週五,跑到第七季的《奔跑吧》在澳門錄製的好友特輯中落下帷幕。CSM55城2.4%的收視率再次刷新本季《奔跑吧》和2019季播綜藝收視新高。同時,#奔跑吧收官#等五個節目熱詞登上微博熱搜榜,在電視端和網絡端同步掀起討論熱潮。

誕生於2014的“跑男”是彼時國內戶外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集大成者,帶動了一系列戶外遊戲類節目的出現。6年過去,市場和國內綜藝製作環境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同類節目在市場調整和觀眾審美變遷中慢慢消亡。與此同時,玩法新、類型多樣的節目源源不斷出現。在這種極速變化的環境中,“跑男”不僅做到了第七季,更在多方面實現逆勢上揚。

根據百度百科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平均收視率破2,收視份額最高超11%。毫無疑問,這個成績足以讓《奔跑吧》第三季笑傲二季度綜藝市場。而對自身來說,全新一季《奔跑吧》的成績較去年也有所提高,成為電視開機率下降、垂類綜藝大行其道背景下的“另類”。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一檔頂級節目如何打破自身桎梏?如何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用《奔跑吧》三季總導演姚譯添的話來說,“以不變應萬變”。這種“不變”指的自然是對好內容的要求不變,而“萬變”則體現在節目製作手法、節目立意乃至與觀眾互動的新玩法上。推陳出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奔跑吧》的持續成功或許可以給綜藝行業一些最根本的啟發。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強互動性與社會性,

《奔跑吧》的“正能量”啟示錄


如果是“跑男”的忠實受眾,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奔跑吧》第三季在節目主題上強調社會性和互動性,不論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還是“鞍鋼父子情”都完美再現了熱點事件和時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這種說法得到姚譯添的證實:更寫實、更年輕態是本季的核心詞彙。

姚譯添告訴娛樂資本論,前幾季因為主題範圍更廣,往往是幾百個選題裡挑選12個,而後慢慢減少到100個裡面挑12個,數量還是很大。恰恰到了這一季,因為目標比較明確,很多主題想要做就能夠馬上定下來。這種更加精準的選題方向大大精簡了無用功,也讓節目主題更加緊湊。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以第一期的“垃圾分類”特輯為例,當時團隊看到國內有一兩起相關報道,姚譯添團隊把新聞記者叫到一起商量,隨後決定做垃圾分類選題,“雖然這個選題可能不是特別有趣,但是我們覺得還是有必要試一下。”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做到這個份上,不能一味迎合觀眾,應該做到一定程度的引領。

於是整個編劇團隊7個人從學習垃圾知識、到垃圾場勘察、確定城市垃圾分類的範圍再到策劃,做了長達兩個月的準備工作。如今說起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姚譯添都能講解得頭頭是道,“每個城市的環境、人群、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這裡的垃圾如何分更符合這個地方,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統一標準。”為做到精準,團隊一方面諮詢了聯合國環境署,跟聯合國的專家聊議題,一面反覆到垃圾場去體驗,那個味道至今讓整個團隊難忘。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做到嚴謹的調查後,編劇團隊再考慮如何將主題與遊戲環節設置融合到一起,做到好玩又有意義。基於節目本身的明星優勢,編劇團隊以檢查明星在酒店生產的垃圾、評選“垃圾大王”為開端引出話題。第二步將聞垃圾味道作為遊戲一環,一步步吸引觀眾看下去,進而瞭解城市垃圾。“其實是為了讓觀眾看看城市垃圾的背後是什麼,如果你不分類最後有很多人替你來買單,希望喚醒大家的同理心。”

在原有快樂、好玩的氛圍和成員陣容關係的基礎上,新增宏大主題和內容上的升級變化,這在以往的跑男、甚至整個綜藝市場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內容創意。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奔跑吧》系列總導演 姚譯添)


而在整體包裝上,《奔跑吧》第三季也有意進行提升。有觀眾注意到,本季節目的空鏡頭頗有質感,航拍、特效等讓觀眾恍若打開某部大片。姚譯添向娛樂資本論透露,本季確實按照很多電影的方式來包裝,包括倒敘的剪輯方式、鏡頭拍攝和調色,甚至用的機器設備都是完全按照電影的方式來呈現。

節目的整體升級帶來受眾結構的變化。根據數據顯示,四季《奔跑吧兄弟》的受眾以大學生以下和40歲以上人群為主,但從《奔跑吧》第一季開始,主題的變更帶動了中間年齡段受眾的增加。根據雲合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的百度受眾平均年齡在33歲,360上的受眾平均年齡則在23歲。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同樣根據雲合呈現的用戶人群畫像,《奔跑吧》第三季的主要受眾年齡段在30-39,佔比高達40%左右,其次為40-49歲和20-29歲人群。相較之前,《奔跑吧》進一步打開節目受眾群體。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姚譯添同樣感受到節目受眾群體的變化。“第五季開播之後,很多精英人士、白領和高消費人群開始主動表達對節目的喜歡。節目的受眾面在變廣。因為以前比較娛樂性,但從第五季開始,節目的穿透力更強了。”

從娛樂性轉變為強互動性和社會向,《奔跑吧》並沒有被其中的隔閡所阻礙,反而將正能量和娛樂性完美融合,這種製作方式在整個真人秀節目疲軟的市場環境下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示範意義。而“跑男”之於浙江衛視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頭部IP盛名之下,

《奔跑吧》的平臺使命


2014年《奔跑吧兄弟》橫空出世,從開播CSM50城收視率1.13%到收視破4,引發全民關注,只用了不到一季的時間。之後,《奔跑吧兄弟》成為全年綜藝市場最不可忽視和萬眾期待的盛宴。根據百度百科顯示的索福瑞數據,《奔跑吧兄弟》系列7季來共播出88期,其中86次收視率位列同時段第一。七季來,《奔跑吧兄弟》多次破2、破3、乃至破4,接連引發收視狂潮。

作為浙江衛視頭部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連續7季在週五晚間播出,為衛視必爭的週末黃金檔率先打下一城,繼而盤活當季週末晚間檔。同時,《奔跑吧》系列與《中國好聲音》《王牌對王牌》等節目構成浙江衛視全年綜藝節目帶,一方面為觀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另一方面為浙江衛視樹立了精品不間斷的意識。

在節目類型方面,隨著《奔跑吧兄弟》的成功起航,浙江衛視掌握了大型戶外真人秀節目的製作經驗,進而佈局了大量戶外節目,如《高能少年團》《二十四小時》等,品牌效應持續強化。當然,在戶外綜藝之外,浙江衛視利用大量明星資源和製作經驗製作了音樂、科技、情感、運動類節目,形成良性循環,逐漸確立了綜藝強臺之路。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與此同時,《奔跑吧兄弟》系列作為國內頭部IP,7季以來為浙江衛視吸引了可觀的客戶數量、招商金額和版權售賣收入,不斷刷新國內綜藝市場單個項目的吸金記錄。根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獲得了安慕希、OPPO、小紅書、麥吉麗和一汽奔騰的大力支持,其中安慕希和OPPO是“跑男”7季以來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姚譯添看來,《奔跑吧》之於浙江衛視來說,影響力大、收視率高,在創收等各方面都相當不錯。另一方面,這檔節目對於投身廣電事業的內容製作者來說,意義非凡。“對於我們製作者而言,它(《奔跑吧》)是純粹的。我們把它當做一個作品,當做一個有精神寄託的東西在做。所有參與到這個節目裡的工種都是100%、200%地投入到裡面。就算大家有爭吵有矛盾,但一說到節目都會妥協。在我們眼裡是能夠體現做內容的人、做電視的人的一種尊嚴。”在浙江衛視員工的心中,《奔跑吧兄弟》寄託了他們最原始做電視節目的激情和感覺。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因此,儘管做到第七季,製作團隊仍然願意在主題和製作上付出全部心血。“都認真在做,可能做的不好,但至少我們是有認真在做。”末了,姚譯添補上一句,“我覺得其實還行。”道出對本季節目的滿意度。

近年來,伴隨電視開機率下降和整體觀眾觀看方式的變化,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不可逆轉地下滑。而根據數據顯示,《奔跑吧》第三季維持了和去年幾乎相同的平均收視率,且平均收視份額有所上升。在大盤環境低迷的情況下逆勢前行,《奔跑吧》的進步可想而知。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市場下行時,

《奔跑吧》的逆勢上揚之術


放眼整個二季度綜藝市場,《奔跑吧》第三季在一眾新綜和綜N代中也能脫穎而出。根據上文數據,《奔跑吧》第三季以破2的平均收視率成為二季度乃至2019上半年收視率最亮眼的電視綜藝。微博主話題#奔跑吧#閱讀量超241億,討論量9200萬,相關熱搜多次問鼎微博綜藝、微博熱門話題及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熱搜榜。同時,根據貓眼專業版,該節目歷史最高熱度高達9630。微信指數最高497萬,遠高於同期在播電視綜藝。而根據雲合數據顯示,自4月底開播以來,《奔跑吧》第三季的正片有效播放量和市場佔有率居高不下,最高時超過50%,且上線當日牢牢佔據電視綜藝榜第一名的位置。多方數據顯示,不論是自身影響力還是對比其他電視綜藝,“跑男”依然是國內綜藝市場的絕對頭部。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奔跑吧兄弟》誕生於戶外真人秀蓬勃發展的電視時代。儘管而後眾多同類型節目層出不窮,尚無法撼動其國內戶外遊戲綜藝的頭把交椅。但不可否認的是,6年過去,綜藝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網絡綜藝不斷精品化,與此同時,綜藝節目的類型增多、邊界不斷擴大,觀眾的審美取向也在不斷更新。《奔跑吧》又該如何自處?

姚譯添能感受到來自市場和觀眾審美提高的客觀影響。“大家的文化水平和審美都在提高其實對創作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姚譯添認為這恰恰是檢驗實力的絕佳機會,“不是因為市場、環境不好或者大眾收看習慣改變,內容就不行了。”

事實上,姚譯添及其團隊早已察覺到這些變化並做出改變。“我們從《奔跑吧》開始就有做更加貼近生活的調整,《奔跑吧》第一季是貼近現實、貼近生活,第二季是新青年和國際化,這一季要更寫實、更年輕態。”

因此,在《奔跑吧》第一季中我們看到記錄改革開放的“雞毛換糖”和振奮人心的“保衛黃河”,第二季則有走向世界的聯合國主題、國際龍舟賽、煤炭工人運動會特輯等等,而本季則是“垃圾分類”、“熬夜特輯”等。而從上文提到的數據看,不斷創新讓“跑男”的生命力得以延續。

六年七季,揭祕《奔跑吧》如何宛若新生逆勢上行


這種改變來自端正的製作理念。在姚譯添看來,作為內容製作者自然要捕捉觀眾的態度和喜好,因為電視節目作為大眾產品就是要供大眾消費。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一味去迎合觀眾,“我本人覺得這是不負責任的做節目方式。”對於“跑男”而言,給大眾帶來快樂是前提,教育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這不意味著需要捨棄哪一部分,更多的時候是疊加的效益。對於“跑男”這種國民度極高的電視節目,娛樂和教育的搭配自然必不可少。至於兩者的比例如何把控,“跑男”團隊已經駕輕就熟。

至於市場的變化,姚譯添更覺得這是一輪絕佳的洗牌機會。“戶外節目成本很高,在資本泡沫等等一大輪的瘋狂之後,市場慢慢迴歸理性。不再是隨便找幾個明星玩遊戲就能被買單的時代。我覺得還是那句老話——以不變應萬變。”

現在“跑男”就是這樣一個節目。儘管在內容上增加了非常多新鮮的東西,但做好內容的心並沒有改變。“如果對‘跑男’一定要有什麼期待,我希望能不忘初心,堅持自己該堅持的東西就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