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老傅買車隨筆》的第二篇

選車有沒有對和錯?一般來說沒有。你自己買了輛奔馳,不能說買謳歌的就錯了;你自己開上了SUV,不能說開轎車或MPV的就錯了。各花入各眼,各有各的想法,大可不必互相diss。

花多少錢?買什麼車?

對於我這樣一個開車超過20年、混跡汽車媒體圈兒超過10年的老油條來說,選車一點都不難,難的是錢不好掙,白瞎了不少選車的好想法。

選車的第一步,毫無疑問是要讓錢做主,先搞清楚自己打算出多少錢去買車。比如我一咬牙一跺腳把預算定到了40萬人民幣左右,下決心要用豪華品牌提振一下往後餘生的士氣,接下來的事兒就好辦了。

沒買奔馳寶馬,為什麼買了輛雷克薩斯?

▲從小敢於直面豪車美女,小子日後必成大器

這個價位,可以選中型的轎車,比如寶馬5系、奔馳E級;也可以選緊湊級的SUV,比如奔馳GLC、寶馬X3。答案早就在我心裡:我想買的車,車長不能超過4米7,底盤要稍高一點——那不就是緊湊級SUV嘛。

車長不超過4米7,是因為這個車平時主要在城市裡用,車長了停車不方便;底盤要高一點,是因為每年都要開車長途自駕,偶爾在城市裡停車要上馬路牙子。

同樣的價位,轎車比SUV要高一個級別,比如寶馬5系除了不是SUV,方方面面都比X3好,但沒辦法,汽車廠商就是這麼定價的,你只能接受。

選車不過是選個標籤

接下來,就是選哪個牌子的事了。

40萬區間的緊湊級豪華品牌SUV(為了好聽,國內叫“中級”),一線品牌裡有奔馳GLC(後來又加了個L)、寶馬X3、奧迪Q5(新一代同樣加了個L);強二線品牌裡有凱迪拉克XT5、雷克薩斯NX、沃爾沃XC60、路虎發現神行;弱二線品牌裡有英菲尼迪QX50、林肯MKC、謳歌RDX、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如果放寬眼界,還有更壕的保時捷Macan、捷豹F-PACE,和寂寞的角落裡的野百合一般的DS7。

沒買奔馳寶馬,為什麼買了輛雷克薩斯?

▲一線品牌沐浴在神聖之光中

看上去車型頗不少,其實選起來也簡單,因為這些車都貼好了標籤,你只需要看看最喜歡哪個標籤就行。

這裡多說一句。我們正身處一個“消費時代”,“消費主義”的理論認為,你的消費慾望都是被生產商、銷售商、廣告商“創造”出來的,你以為你自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買什麼,但實際上,是這幫JS們通過品牌、廣告、營銷手段去給你洗腦,變著花樣地告訴你“你應該需要什麼”。

你應該需要什麼?你應該需要一輛寶馬,因為“藍天白雲”是成功人士的夢想;你需要一輛奔馳,因為上流社會的人在開奔馳。我們選車時,好像是在認認真真地考慮車本身,實際上,你真正考慮的是這款車能滿足你什麼慾望。

法國社會學家、“消費主義”大師讓·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一書中說:

人們從來不消費物的本身——人們總是把物當做能夠突出你的符號,或用來讓你加入視為理想的團體,或作為一個地位更高的團體的參照來擺脫本團體。

沒聽明白?你看微商們“喜提瑪莎拉蒂”,瑪莎拉蒂是啥?不就是個符號唄。

沒買奔馳寶馬,為什麼買了輛雷克薩斯?

▲喜提瑪莎拉蒂,怒成人生贏家

閒扯幾句,接著說選車的事兒。汽車廠商早就為自己的品牌精心設計好了標籤,奔馳要充老大:“The best or nothing”,寶馬是“終極駕駛機器”,奧迪要“突破科技 啟迪未來”,沃爾沃強調“以人為尊”,雷克薩斯則喜歡自誇“匠心”。

奔馳也許在賣價方面真的是老大,奧迪也許在車燈方面真的突破了科技,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覺得自己開奔馳是老大,開奧迪就能站在潮流之上。奔馳會明白地告訴你,哪怕開個入門級的奔馳A級,也可以自豪地說:“這才是新生代豪華車該有的樣子”。

沒買奔馳寶馬,為什麼買了輛雷克薩斯?

▲大小也是個奔馳

汽車廠商自己貼的標籤,想顯示的是自認為最動人的部分,你想優雅高貴,奔馳呀;你想高傲不羈,寶馬呀;你想霸氣張揚,路虎呀……

除了汽車廠商自己貼標籤,吃瓜群眾和媒體也會給汽車品牌貼標籤。

吃瓜群眾津津樂道於“開寶馬、坐奔馳”、“燈廠奧迪”,還有“開不壞的某某、修不好的某某”之類,用語簡潔而直指要害。媒體貼的標籤分兩類,一類是專業性的,比如雷克薩斯自己貼的標籤是“匠心”,而美國媒體貼的標籤是“可靠性”;另一類是社會性的,比如前幾年國內媒體就樂此不疲地在標題裡凸顯“寶馬車主”,路虎則伴隨著煤老闆的財富聲名鵲起。

這些標籤中,總有一個最能打動你。以我的用車經驗和對車的理解,最讓我感興趣的標籤是“可靠性”,雷克薩斯也就成了註定之選。

沒別的,就是不愛壞

在2006年買第一輛車時,我還是一個“德系控”,深深迷戀著德國汽車厚重的質感、簡練的設計和沉穩的駕駛感覺。至今我依然認為,我的第一輛私家車,大眾四代POLO的設計、用料做工和操控都是同級標杆。對於“輕飄飄”的日系車,當然不屑一顧,經常夥同“大眾粉”們在論壇裡與“飛度粉”混戰,在口水亂飛的激烈交鋒中,怒其不爭地棒喝對方:為什麼會愚蠢地選擇一個偷工減料的“易拉罐”!

沒買奔馳寶馬,為什麼買了輛雷克薩斯?

▲4代POLO可謂大眾造車史上的精品之作

我摯愛的polo工藝精良、轉向精準、剎車線性,但毛病確實多了點。新車沒滿一個月,ABS泵在一陣誇張的尖叫聲中掛了;接下來,機油泵冷啟動時嘯叫,換了;變速箱在某個轉速微抖,換了;EPS燈若干次亮起,原因不明。

2010年又買了輛豐田雅力士,車門輕飄飄的,開起來也不像POLO那樣穩重,但就是沒毛病,到現在快9年了,只換過一次電瓶。

在美國的時候,開著那輛1999年出品的不知道幾手的老凱美瑞跑了萬把公里,嘛毛病沒出,這讓我明白為什麼美國人對豐田、本田如此青睞、美國媒體對“可靠性”如此重視。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在買豪華品牌汽車時,選了輛雷克薩斯,很簡單,雷克薩斯的可靠性尚在豐田之上,幾乎是這個世界上可靠性最好的品牌。

沒買奔馳寶馬,為什麼買了輛雷克薩斯?

▲雷克薩斯在各國可靠性調查中的表現都不錯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標籤,也有自己最在意的標籤,我選“可靠性”這個標籤,可見是個實用主義者(雷克薩斯還有4年到6年的免費保養)。如果我不太在意使用成本,我一定會選駕駛感覺最棒的寶馬X3;如果我不太在意故障率,奔馳GLC在豪華感、操控感和舒適性方面的均衡性無出其右;如果我特別在意性價比,優惠驚人的沃爾沃XC60和凱迪拉克XT5是心動之選。

你是在選車?不,是選牌子

奔馳的星輝與寶馬的“藍天白雲”的確非常有誘惑力,一線品牌的光環更加耀眼,但我還是縮在了二線。

我們以為自己是在選車,其實,你是在選“牌子”。品牌能決定90%的人的選擇,剩下的10%,是對汽車知之不多、懵懵懂懂的人,比如,一位不喜歡不關注汽車的機關女幹部,有一天家人說要給買輛車,她確實可能說不上自己要買大眾、豐田還是別克。

電影導演賈樟柯在談到人們熱衷追捧LV、阿瑪尼這樣的奢侈品牌時說:“很多人在消費這些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和價格,並非欣賞一種設計”。

沒買奔馳寶馬,為什麼買了輛雷克薩斯?

▲買的不是包包和車,而是牌子和價格

人們在豪華品牌汽車上的趣味何嘗不是如此?你可能爭辯說,我可不是光看牌子,我更看重的是車本身怎麼樣。但仔細想想,你在選車前心裡肯定已經有了心儀的品牌,你可能不是死認某一個牌子,但真正會讓你在選車時糾結和猶豫的,不會超過兩個品牌。

你心裡早有了BMW或Mercedes-Benz,但還是可能會跑去試駕奧迪、沃爾沃,好像這些車都在你的選購清單上。但試來試去,其實都是為了印證一下自己最初的選擇是對的,其它品牌不過是“陪標”的角色,註定會被排除掉。

說句老實話,各個品牌同級、同價位的車型,哪裡會有太大的差別?一方面,現在的車都有“趨同”傾向,寶馬X3沒那麼“運動”,奔馳GLC也沒那麼舒適,奧迪Q5不見得有啥突出的“科技”,沃爾沃XC60也未必比同級車更安全;另一方面,縱然有差別,也是各擅勝場、各有缺憾,沒有哪一個品牌會有壓倒性的優勢。

在我們的心裡,某一個品牌脫穎而出,不過是某個標籤最能觸動你而已。只要你想明白這個標籤是什麼,是品牌光環、是操控性、是空間、是安全、是可靠性、是性價比高、是車內“毒氣”少……標籤在手,選車不愁。

汽車廠商把標籤貼到汽車上,我們再把汽車當標籤貼到自己身上。在一個消費社會裡,沒有人能在選擇標籤時保持清醒和獨立,因為全都是精心設計的套路。豪華品牌汽車更是如此,你真需要豪華車?你的購買慾都是被人家“設計”出來的,你能做的,不過是選一個能正確表達自己慾望的標籤。

沒買奔馳寶馬,為什麼買了輛雷克薩斯?

▲這些車標散發著迷人的氣息

開頭說到,選車“一般”來說沒有對與錯。你最好搞清楚自己最在意什麼,選的車也要與之合拍。拿我自己來說,又想上個層次,又不想給自己帶來太多的負擔和麻煩,如果選了個毛病多的車,比如選了某愛漏油、異響甚至減振器都會斷掉的車,就算是錯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