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第七代奔馳S級

W140系列(1991年-1998年)

第七代奔馳S級(W140)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其外觀設計經過了多次修改。原定於1989年10月正式投產,但為了能容納V12發動機和性能更高的制動系統,直到1990年6月,第七代奔馳S級的原型車才最終完成。1991年3月,作為W126的繼任者,代號W140的第七代奔馳S級亮相日內瓦車展。車身設計融入了傳統梅賽德斯-奔馳造型的風格要素,第七代奔馳S級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場全球豪華轎車領域大變革,它的出現使得其他豪華品牌車型黯然失色,人們紛紛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第七代奔馳S級被我們俗稱為“虎頭奔”,具有代表性的進氣格柵在傳統外形設計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詮釋,進氣格柵鍍鉻框架有所變窄,其外殼與發動機蓋有機的融為一體。此外,這也是奔馳“三叉星”標誌首次不再置於進氣格柵頂部,而是位於發動機罩稍微靠後的位置。這一代S級轎車的整體設計目標是要實現高度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證日常實用性。車尾造型變化尤為明顯,防汙設計尾燈依然延續了下來,但其造型已變得靈動許多,倒車燈被鑲嵌在貫穿車尾的裝飾條中。得益於全新的造型設計,第七代奔馳S級的“體型”顯得格外龐大,以奔馳300 SE為例,其車身尺寸為長5113mm,寬1886mm,高1486mm,軸距3040mm,車身重量1880kg。與前幾代奔馳S級相同,第七代S級同樣推出了長軸距SEL車型,其軸距加長100毫米以增加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第七代奔馳S級的改變也同樣體現在內飾設計上,乍一看W140的內飾你會覺得有些彆扭,這種感覺來源於不對稱的中控臺設計。儀表盤內擠滿了五組大大小小的儀表,這也使得空調出風口被生生的“擠”到了一旁,這種設計並非能迎合每個人的喜好。作為奔馳的旗艦豪華車型,第七代S級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渲染到了極致,考究的內飾用料加之精細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另外,第七代S級還擁有無鑰匙進入、帶記憶功能的12向電動調節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電動摺疊/加熱外後視鏡、自動空調、電動遮陽簾和可伸縮倒車輔助杆等諸多配置。第七代奔馳S級採用全新開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系統,後懸架則是從其他車型的多連桿獨立懸架中衍生而來的,根據S級轎車的特殊要求進行了修訂。駕乘舒適度再次明顯得到了改善。任何可能會傳遞到車廂內的噪音和振動均在被最大化的降低,使車內人員幾乎感受不到來自路面的顛簸。隨速轉向系統成為8缸和12缸車型的標準配置,減少了駕駛員在低速行車時所需的轉向力度。動力方面,第七代S級在起初面世的車型中提供了3.2升(231馬力)直列六缸發動機和4.2升(286馬力)及5.0升(326馬力)的V8發動機,V8發動機採用相同的曲軸箱及博世LH Jetronic噴射系統。與以往車型不同的是,3.2升和4.2升車型名稱並不準確反映發動機的排量,其命名為300 SE/SEL和400 SE/SEL而是為了與其他車型統一。同時,搭載3.5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的300 SD也一同出現在W140的陣營中。全新設計的6.0升V12發動機(M120)是梅賽德斯-奔馳為其轎車批量生產的第一款12缸發動機,其採用每缸4氣門技術、可變進氣凸輪軸和帶熱式空氣流量傳感器的電子噴射系統,這也成為當時動力最強勁的乘用車發動機之一。奔馳600 SE/SEL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5200rpm,最大扭矩580N·m/38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最高時速250km/h,面對2190kg的車重,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6.3秒。1993年6月, 第七代奔馳S級與其他車系進行了統一的命名方式。將“S”字樣放在三位數號碼之前,而後綴的“E”、“D”、“L”則被省略。例如,500 SE變成了S500,而600 SEL則更名為S600長軸版。其中3.2升6缸車型和4.2升V8車型的名稱變化最為明顯,不再採用為了統一名稱而使用的四捨五入方式,而是直接命名為S320和S420。此後,第七代奔馳S級的車尾只註明車型級別和發動機排量,而不標註車型版本(標準版或長軸距版)。1994年3月的日內瓦汽車展上,改款第七代S級正式亮相。一系列的細節改進使得該車視覺效果顯得更為和諧。進氣格柵條幅更為纖細,改進後的大燈帶有優化可變焦點反射器,從而增加了60%的光源輸出。前轉向燈改為無色玻璃燈罩,更突顯了幅寬效果。尾部的改進也是S級轎車整體形象和諧美觀的一個重要因素,後備廂下部採用了與S級轎跑車相同的造型。1995年5月,倒車雷達開始作為S600的標準配置,其他車型則可選裝倒車雷達。同時,所有S級轎車不再使用車尾的電動倒車導杆。奔馳S600裝配了帶變矩鎖止離合器的五速自動變速箱,為了進一步改進油耗、減少廢氣排放,兩款V8發動機採用了改進後的曲軸、優化閥門控制系統和輕量化活塞。使得油耗可降低7%,而功率輸出則絲毫不受損失,廢氣排放量也降低了40%以上。 1995年9月,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S600的標準配置。1996年底,ESP電子車輛穩定系統成為第七代奔馳S級的標配。另外,根據以往奔馳S級的傳統,第七代奔馳S級同樣擁有防彈車型,搭載5.0升V8發動機的S500和6.0升V12發動機的S600均可提供防彈車以供特殊客戶使用。由於W126在國內打下的良好基礎,第七代奔馳S級(W140)順理成章的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由於W140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造型設計,“虎頭奔”則成為它在中國特有的暱稱,“開寶馬坐奔馳”的理念也在坊間流傳開來,由此可見奔馳S級在國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W140同樣通過正規渠道和非正規渠道兩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國內的W140情況相比上一代W126有所改善,盜搶車所佔比例減少許多。由於當時的進口貿易制度並不嚴格,國外二手車可進口至國內銷售,以至於國內一些沿海城市經常能夠見到車一到港便有許多買主拎著現金等車的場景。當年擁有一輛“虎頭奔”絕對稱得上是“大款中的戰鬥款”。W140引入的規格與上一代S級不盡相同。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曾經的王者之奔馳S級W140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