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聯儲終於降息了,但這次降息顯然降得很委屈、很不情願。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這一路走來,美聯儲這路走得挺囧的。

2008年那場金融危機捅破了泡沫、喚醒了世人、帶來了災難。危機源於美國,美國也自然需要第一時間自救。

自古亂世出英雄,自2006年從格林斯潘手中接過一手爛牌後,伯南克就註定將是一位不尋常的美聯儲主席。

"

美聯儲終於降息了,但這次降息顯然降得很委屈、很不情願。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這一路走來,美聯儲這路走得挺囧的。

2008年那場金融危機捅破了泡沫、喚醒了世人、帶來了災難。危機源於美國,美國也自然需要第一時間自救。

自古亂世出英雄,自2006年從格林斯潘手中接過一手爛牌後,伯南克就註定將是一位不尋常的美聯儲主席。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面對2008年那場金融浩劫,伯南克於同年11月25日宣佈,美聯儲將開始購買機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並且配以零利率支持。自此開始,被傳頌至今的美聯儲QE正式拉開帷幕。

伯南克於2002年進入美聯儲,在眾人碑中,伯南克屬於一個內向較為低調的人。但在一件事上,伯南克于格林斯潘分歧明顯。伯南克認為,當發生危機時可以通過印鈔拉抬通脹解決問題,而格林斯潘則反對這種做法。這也成為了格林斯潘退位後批評伯南克QE政策的導火索。

對於伯南克提出的QE政策,白宮很喜歡、華爾街很喜歡、有錢人很喜歡、全世界都很喜歡。因為QE能在賬面上穩住經濟數據、能給華爾街提供寬鬆的環境、能為有錢人創造政策套利空間、能讓全世界各國都繼續沐浴在泡沫中……

伯南克自己也是沉浸眾星捧月的歡呼聲中。2009年的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以下簡稱“央行年會”)中,伯南克四處推銷自己的QE政策。當時,歐央行行長特里謝正忙於處理希臘債務問題,無暇顧及沒把伯南克當回事;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也對伯南克的政策表示懷疑。當時唯一及時跟進伯南克QE政策的就是中國的4萬億。

如果回顧那時候的市場情緒,幾乎所有人都認為2009年是金融危機最困難的一年,只要度過了2009年一切都會變好。可是,現實狠狠的扇了眾人幾巴掌。時至今日,全世界依舊沒有走出當年那場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

到了2010年,第一輪QE政策開始發酵,量化寬鬆政策真的美化了經濟數據。這也使得伯南克在當年的央行年會中意氣風發,在言語中還暗示了接下去的第二輪QE。在實實在在的數字面前,先前保持中立的央行行長們也開始心有所動。反對派們,如歐央行行長特里謝只能無奈的把話題集中於歐債問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特里謝於第二年無奈的交棒給支持QE的德拉基。

2011年,情況突變。原本被寄以厚望的QE政策開始面臨邊際效益遞減效應。央行投放貨幣所能帶動的經濟增長正在降速。這不禁令全球央行行長們傻了眼,就連伯南克自己都懵了。

"

美聯儲終於降息了,但這次降息顯然降得很委屈、很不情願。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這一路走來,美聯儲這路走得挺囧的。

2008年那場金融危機捅破了泡沫、喚醒了世人、帶來了災難。危機源於美國,美國也自然需要第一時間自救。

自古亂世出英雄,自2006年從格林斯潘手中接過一手爛牌後,伯南克就註定將是一位不尋常的美聯儲主席。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面對2008年那場金融浩劫,伯南克於同年11月25日宣佈,美聯儲將開始購買機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並且配以零利率支持。自此開始,被傳頌至今的美聯儲QE正式拉開帷幕。

伯南克於2002年進入美聯儲,在眾人碑中,伯南克屬於一個內向較為低調的人。但在一件事上,伯南克于格林斯潘分歧明顯。伯南克認為,當發生危機時可以通過印鈔拉抬通脹解決問題,而格林斯潘則反對這種做法。這也成為了格林斯潘退位後批評伯南克QE政策的導火索。

對於伯南克提出的QE政策,白宮很喜歡、華爾街很喜歡、有錢人很喜歡、全世界都很喜歡。因為QE能在賬面上穩住經濟數據、能給華爾街提供寬鬆的環境、能為有錢人創造政策套利空間、能讓全世界各國都繼續沐浴在泡沫中……

伯南克自己也是沉浸眾星捧月的歡呼聲中。2009年的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以下簡稱“央行年會”)中,伯南克四處推銷自己的QE政策。當時,歐央行行長特里謝正忙於處理希臘債務問題,無暇顧及沒把伯南克當回事;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也對伯南克的政策表示懷疑。當時唯一及時跟進伯南克QE政策的就是中國的4萬億。

如果回顧那時候的市場情緒,幾乎所有人都認為2009年是金融危機最困難的一年,只要度過了2009年一切都會變好。可是,現實狠狠的扇了眾人幾巴掌。時至今日,全世界依舊沒有走出當年那場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

到了2010年,第一輪QE政策開始發酵,量化寬鬆政策真的美化了經濟數據。這也使得伯南克在當年的央行年會中意氣風發,在言語中還暗示了接下去的第二輪QE。在實實在在的數字面前,先前保持中立的央行行長們也開始心有所動。反對派們,如歐央行行長特里謝只能無奈的把話題集中於歐債問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特里謝於第二年無奈的交棒給支持QE的德拉基。

2011年,情況突變。原本被寄以厚望的QE政策開始面臨邊際效益遞減效應。央行投放貨幣所能帶動的經濟增長正在降速。這不禁令全球央行行長們傻了眼,就連伯南克自己都懵了。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在美國國內,格林斯潘藉機對其大加指責稱,美聯儲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對於美國經濟衝擊有限,除了在抑制美元匯率和激勵出口方面亦略有收效。

格林斯潘表示,過去兩年來規模高達2萬億美元量化寬鬆對於放鬆信貸環境和促進經濟方面幾乎無所作為。

並且,格林斯潘在2011年6月30日第二輪QE開啟後就在電視節目上諷刺說道,“如果有QE3,我會大感差異。因為此舉將持續傷害美元。”

面對自己前任的批評以及外界的質疑,伯南克自然也是倍感壓力。不過,好在QE這項政策是白宮喜歡的、華爾街喜歡的、有錢人喜歡的,伯南克並未就此面臨“下崗”危機。

2012年,伯南克在央行年會中透露將會啟動相比之前兩輪QE規模更為巨大的第三輪QE。當年,支持QE的德拉基成為了伯南克盟友。反對派中,很多人可能都明白這QE其實救不了經濟,只能把問題往後拖罷了,但大家似乎都更渴望美化後的經濟數據所帶來的榮耀。那屆央行年會中,只有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這個“不識時務者”的還在堅持,應提防發達經濟體超寬鬆貨幣政策對其他經濟體造成“間接損害”。因此,2013年,白川方明因為與安倍經濟學理念而黯然離去。接替他的是之後實施超激進QE政策(QQE)的黑田東彥。(這哥們是近30年來唯一一個獲得連任的央行行長)

實際上,到了2013年,QE政策已經失控了。正當全世界央行行長都在討論QE規模多大才是合適的時候,伯南克已經打起了退堂鼓,他自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自己挖的坑,含著淚也得往裡跳。2013年年末,在宣佈結束QE後,伯南克默默的把工作交接給耶倫。

這一點從2015年12月伯南克在接受財經媒體MarketWatch採訪時所說的話中可以證明。2015年12月,當伯南克的繼任者耶倫宣佈美聯儲開始加息後,伯南克表示,他從來沒想過零利率會維持這麼久。伯南克稱,“對於2008年就開始實行的零利率政策,加息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過這一政策的時長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而這一幕讓全世界支持QE的央行行長們看傻了,“我們還沒開始幹,你卻退了。”那一年,正當美國結束QE時,歐洲開始了QE,日本開始了QQE,幾乎全世界都開始了自己的QE。

不管怎麼樣,在第二輪QE後,伯南克就已經身不由己。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很大程度上被某種神祕力量裹挾。

"

美聯儲終於降息了,但這次降息顯然降得很委屈、很不情願。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這一路走來,美聯儲這路走得挺囧的。

2008年那場金融危機捅破了泡沫、喚醒了世人、帶來了災難。危機源於美國,美國也自然需要第一時間自救。

自古亂世出英雄,自2006年從格林斯潘手中接過一手爛牌後,伯南克就註定將是一位不尋常的美聯儲主席。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面對2008年那場金融浩劫,伯南克於同年11月25日宣佈,美聯儲將開始購買機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並且配以零利率支持。自此開始,被傳頌至今的美聯儲QE正式拉開帷幕。

伯南克於2002年進入美聯儲,在眾人碑中,伯南克屬於一個內向較為低調的人。但在一件事上,伯南克于格林斯潘分歧明顯。伯南克認為,當發生危機時可以通過印鈔拉抬通脹解決問題,而格林斯潘則反對這種做法。這也成為了格林斯潘退位後批評伯南克QE政策的導火索。

對於伯南克提出的QE政策,白宮很喜歡、華爾街很喜歡、有錢人很喜歡、全世界都很喜歡。因為QE能在賬面上穩住經濟數據、能給華爾街提供寬鬆的環境、能為有錢人創造政策套利空間、能讓全世界各國都繼續沐浴在泡沫中……

伯南克自己也是沉浸眾星捧月的歡呼聲中。2009年的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以下簡稱“央行年會”)中,伯南克四處推銷自己的QE政策。當時,歐央行行長特里謝正忙於處理希臘債務問題,無暇顧及沒把伯南克當回事;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也對伯南克的政策表示懷疑。當時唯一及時跟進伯南克QE政策的就是中國的4萬億。

如果回顧那時候的市場情緒,幾乎所有人都認為2009年是金融危機最困難的一年,只要度過了2009年一切都會變好。可是,現實狠狠的扇了眾人幾巴掌。時至今日,全世界依舊沒有走出當年那場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

到了2010年,第一輪QE政策開始發酵,量化寬鬆政策真的美化了經濟數據。這也使得伯南克在當年的央行年會中意氣風發,在言語中還暗示了接下去的第二輪QE。在實實在在的數字面前,先前保持中立的央行行長們也開始心有所動。反對派們,如歐央行行長特里謝只能無奈的把話題集中於歐債問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特里謝於第二年無奈的交棒給支持QE的德拉基。

2011年,情況突變。原本被寄以厚望的QE政策開始面臨邊際效益遞減效應。央行投放貨幣所能帶動的經濟增長正在降速。這不禁令全球央行行長們傻了眼,就連伯南克自己都懵了。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在美國國內,格林斯潘藉機對其大加指責稱,美聯儲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對於美國經濟衝擊有限,除了在抑制美元匯率和激勵出口方面亦略有收效。

格林斯潘表示,過去兩年來規模高達2萬億美元量化寬鬆對於放鬆信貸環境和促進經濟方面幾乎無所作為。

並且,格林斯潘在2011年6月30日第二輪QE開啟後就在電視節目上諷刺說道,“如果有QE3,我會大感差異。因為此舉將持續傷害美元。”

面對自己前任的批評以及外界的質疑,伯南克自然也是倍感壓力。不過,好在QE這項政策是白宮喜歡的、華爾街喜歡的、有錢人喜歡的,伯南克並未就此面臨“下崗”危機。

2012年,伯南克在央行年會中透露將會啟動相比之前兩輪QE規模更為巨大的第三輪QE。當年,支持QE的德拉基成為了伯南克盟友。反對派中,很多人可能都明白這QE其實救不了經濟,只能把問題往後拖罷了,但大家似乎都更渴望美化後的經濟數據所帶來的榮耀。那屆央行年會中,只有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這個“不識時務者”的還在堅持,應提防發達經濟體超寬鬆貨幣政策對其他經濟體造成“間接損害”。因此,2013年,白川方明因為與安倍經濟學理念而黯然離去。接替他的是之後實施超激進QE政策(QQE)的黑田東彥。(這哥們是近30年來唯一一個獲得連任的央行行長)

實際上,到了2013年,QE政策已經失控了。正當全世界央行行長都在討論QE規模多大才是合適的時候,伯南克已經打起了退堂鼓,他自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自己挖的坑,含著淚也得往裡跳。2013年年末,在宣佈結束QE後,伯南克默默的把工作交接給耶倫。

這一點從2015年12月伯南克在接受財經媒體MarketWatch採訪時所說的話中可以證明。2015年12月,當伯南克的繼任者耶倫宣佈美聯儲開始加息後,伯南克表示,他從來沒想過零利率會維持這麼久。伯南克稱,“對於2008年就開始實行的零利率政策,加息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過這一政策的時長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而這一幕讓全世界支持QE的央行行長們看傻了,“我們還沒開始幹,你卻退了。”那一年,正當美國結束QE時,歐洲開始了QE,日本開始了QQE,幾乎全世界都開始了自己的QE。

不管怎麼樣,在第二輪QE後,伯南克就已經身不由己。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很大程度上被某種神祕力量裹挾。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耶倫的性格相比伯南克更為直爽,所以她在任期內非常強調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甚至還為此與特朗普互懟。

2014年,耶倫開始為伯南克擦屁股。耶倫當時接手時的情況有多危險,看一組數據就能明白。在2014年正式結束QE的時,美聯儲自身財務槓桿已達78:1,雷曼兄弟破產時,美聯儲的槓桿約為30:1。資產負債表規模已經創歷史記錄,達4.5萬億美元,其中僅海外債務就高達10萬億美元。美國負債率更是高達102%。此外,美國國內企業債務規模也創下了7萬億美元的歷史記錄(2007年才3.5萬億美元)。

很明顯,耶倫接手的是另一顆泡沫炸彈,耶倫自己也很煩惱。這一點從耶倫不斷拖延加息時間點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2015年9月,美國失業率正式達到5%的既定目標(伯南克設定的結束零利率指標)。

可是,耶倫並沒有立即加息,而是拖了一輪,在12月份的美聯儲利率會議上宣佈加息。

而且,耶倫在此後的加息時間點上不斷放市場鴿子。她以通脹、職位空缺率等指標作為理由放緩加息進程。直到耶倫自己下臺,她依舊沒有完成加息到既定目標。(注:2017年據路透社報道,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說正常水平的利率可能在2.5%左右)

也許,耶倫自己也清楚加息會拖累美國經濟增長,但如果不收緊貨幣政策,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又不可能完成縮表任務,這將壓縮美聯儲的宏觀調控空間。無奈之下,只能拖時間。

當特朗普上臺後,也意味著耶倫這位壽命短暫的美聯儲主席到了走人的時候。特朗普上臺後一直批評美聯儲的緊縮貨幣政策。對此,耶倫毫不客氣的在央行年會上回懟稱,“有些人可能是好了瘡疤忘了痛,大概已經記不得金融危機造成的損失多麼巨大,以及當初我們為什麼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任何監管政策的調整都應當保持謹慎,並維持《多德弗蘭克法案》下建立的監管框架不變。”耶倫的吐槽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更像是為她自己和伯南克鳴不平。

可特朗普是個強硬的總統,既然不服從那就滾蛋。所以,2017年12月,鮑威爾成為了下一任美聯儲主席。

"

美聯儲終於降息了,但這次降息顯然降得很委屈、很不情願。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這一路走來,美聯儲這路走得挺囧的。

2008年那場金融危機捅破了泡沫、喚醒了世人、帶來了災難。危機源於美國,美國也自然需要第一時間自救。

自古亂世出英雄,自2006年從格林斯潘手中接過一手爛牌後,伯南克就註定將是一位不尋常的美聯儲主席。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面對2008年那場金融浩劫,伯南克於同年11月25日宣佈,美聯儲將開始購買機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並且配以零利率支持。自此開始,被傳頌至今的美聯儲QE正式拉開帷幕。

伯南克於2002年進入美聯儲,在眾人碑中,伯南克屬於一個內向較為低調的人。但在一件事上,伯南克于格林斯潘分歧明顯。伯南克認為,當發生危機時可以通過印鈔拉抬通脹解決問題,而格林斯潘則反對這種做法。這也成為了格林斯潘退位後批評伯南克QE政策的導火索。

對於伯南克提出的QE政策,白宮很喜歡、華爾街很喜歡、有錢人很喜歡、全世界都很喜歡。因為QE能在賬面上穩住經濟數據、能給華爾街提供寬鬆的環境、能為有錢人創造政策套利空間、能讓全世界各國都繼續沐浴在泡沫中……

伯南克自己也是沉浸眾星捧月的歡呼聲中。2009年的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以下簡稱“央行年會”)中,伯南克四處推銷自己的QE政策。當時,歐央行行長特里謝正忙於處理希臘債務問題,無暇顧及沒把伯南克當回事;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也對伯南克的政策表示懷疑。當時唯一及時跟進伯南克QE政策的就是中國的4萬億。

如果回顧那時候的市場情緒,幾乎所有人都認為2009年是金融危機最困難的一年,只要度過了2009年一切都會變好。可是,現實狠狠的扇了眾人幾巴掌。時至今日,全世界依舊沒有走出當年那場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

到了2010年,第一輪QE政策開始發酵,量化寬鬆政策真的美化了經濟數據。這也使得伯南克在當年的央行年會中意氣風發,在言語中還暗示了接下去的第二輪QE。在實實在在的數字面前,先前保持中立的央行行長們也開始心有所動。反對派們,如歐央行行長特里謝只能無奈的把話題集中於歐債問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特里謝於第二年無奈的交棒給支持QE的德拉基。

2011年,情況突變。原本被寄以厚望的QE政策開始面臨邊際效益遞減效應。央行投放貨幣所能帶動的經濟增長正在降速。這不禁令全球央行行長們傻了眼,就連伯南克自己都懵了。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在美國國內,格林斯潘藉機對其大加指責稱,美聯儲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對於美國經濟衝擊有限,除了在抑制美元匯率和激勵出口方面亦略有收效。

格林斯潘表示,過去兩年來規模高達2萬億美元量化寬鬆對於放鬆信貸環境和促進經濟方面幾乎無所作為。

並且,格林斯潘在2011年6月30日第二輪QE開啟後就在電視節目上諷刺說道,“如果有QE3,我會大感差異。因為此舉將持續傷害美元。”

面對自己前任的批評以及外界的質疑,伯南克自然也是倍感壓力。不過,好在QE這項政策是白宮喜歡的、華爾街喜歡的、有錢人喜歡的,伯南克並未就此面臨“下崗”危機。

2012年,伯南克在央行年會中透露將會啟動相比之前兩輪QE規模更為巨大的第三輪QE。當年,支持QE的德拉基成為了伯南克盟友。反對派中,很多人可能都明白這QE其實救不了經濟,只能把問題往後拖罷了,但大家似乎都更渴望美化後的經濟數據所帶來的榮耀。那屆央行年會中,只有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這個“不識時務者”的還在堅持,應提防發達經濟體超寬鬆貨幣政策對其他經濟體造成“間接損害”。因此,2013年,白川方明因為與安倍經濟學理念而黯然離去。接替他的是之後實施超激進QE政策(QQE)的黑田東彥。(這哥們是近30年來唯一一個獲得連任的央行行長)

實際上,到了2013年,QE政策已經失控了。正當全世界央行行長都在討論QE規模多大才是合適的時候,伯南克已經打起了退堂鼓,他自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自己挖的坑,含著淚也得往裡跳。2013年年末,在宣佈結束QE後,伯南克默默的把工作交接給耶倫。

這一點從2015年12月伯南克在接受財經媒體MarketWatch採訪時所說的話中可以證明。2015年12月,當伯南克的繼任者耶倫宣佈美聯儲開始加息後,伯南克表示,他從來沒想過零利率會維持這麼久。伯南克稱,“對於2008年就開始實行的零利率政策,加息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過這一政策的時長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而這一幕讓全世界支持QE的央行行長們看傻了,“我們還沒開始幹,你卻退了。”那一年,正當美國結束QE時,歐洲開始了QE,日本開始了QQE,幾乎全世界都開始了自己的QE。

不管怎麼樣,在第二輪QE後,伯南克就已經身不由己。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很大程度上被某種神祕力量裹挾。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耶倫的性格相比伯南克更為直爽,所以她在任期內非常強調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甚至還為此與特朗普互懟。

2014年,耶倫開始為伯南克擦屁股。耶倫當時接手時的情況有多危險,看一組數據就能明白。在2014年正式結束QE的時,美聯儲自身財務槓桿已達78:1,雷曼兄弟破產時,美聯儲的槓桿約為30:1。資產負債表規模已經創歷史記錄,達4.5萬億美元,其中僅海外債務就高達10萬億美元。美國負債率更是高達102%。此外,美國國內企業債務規模也創下了7萬億美元的歷史記錄(2007年才3.5萬億美元)。

很明顯,耶倫接手的是另一顆泡沫炸彈,耶倫自己也很煩惱。這一點從耶倫不斷拖延加息時間點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2015年9月,美國失業率正式達到5%的既定目標(伯南克設定的結束零利率指標)。

可是,耶倫並沒有立即加息,而是拖了一輪,在12月份的美聯儲利率會議上宣佈加息。

而且,耶倫在此後的加息時間點上不斷放市場鴿子。她以通脹、職位空缺率等指標作為理由放緩加息進程。直到耶倫自己下臺,她依舊沒有完成加息到既定目標。(注:2017年據路透社報道,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說正常水平的利率可能在2.5%左右)

也許,耶倫自己也清楚加息會拖累美國經濟增長,但如果不收緊貨幣政策,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又不可能完成縮表任務,這將壓縮美聯儲的宏觀調控空間。無奈之下,只能拖時間。

當特朗普上臺後,也意味著耶倫這位壽命短暫的美聯儲主席到了走人的時候。特朗普上臺後一直批評美聯儲的緊縮貨幣政策。對此,耶倫毫不客氣的在央行年會上回懟稱,“有些人可能是好了瘡疤忘了痛,大概已經記不得金融危機造成的損失多麼巨大,以及當初我們為什麼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任何監管政策的調整都應當保持謹慎,並維持《多德弗蘭克法案》下建立的監管框架不變。”耶倫的吐槽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更像是為她自己和伯南克鳴不平。

可特朗普是個強硬的總統,既然不服從那就滾蛋。所以,2017年12月,鮑威爾成為了下一任美聯儲主席。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但鮑威爾並不如特朗普所預料的那麼聽話任由特朗普擺佈。他繼任後延續了美聯儲縮表、緊貨幣的調控路線。正因為這樣,如今特朗普才不斷施壓、攻擊鮑威爾。而鮑威爾本人似乎也缺乏定力,今年6月份剛暗示美聯儲將重新降息後,突然又改口。而7月份降息後又多嘴說了句,“本次降息不是新一輪寬鬆週期的開始。”鮑威爾的左右搖擺不定也是歷任美聯儲主席不得不面對神祕力量影響所致。

"

美聯儲終於降息了,但這次降息顯然降得很委屈、很不情願。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這一路走來,美聯儲這路走得挺囧的。

2008年那場金融危機捅破了泡沫、喚醒了世人、帶來了災難。危機源於美國,美國也自然需要第一時間自救。

自古亂世出英雄,自2006年從格林斯潘手中接過一手爛牌後,伯南克就註定將是一位不尋常的美聯儲主席。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面對2008年那場金融浩劫,伯南克於同年11月25日宣佈,美聯儲將開始購買機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並且配以零利率支持。自此開始,被傳頌至今的美聯儲QE正式拉開帷幕。

伯南克於2002年進入美聯儲,在眾人碑中,伯南克屬於一個內向較為低調的人。但在一件事上,伯南克于格林斯潘分歧明顯。伯南克認為,當發生危機時可以通過印鈔拉抬通脹解決問題,而格林斯潘則反對這種做法。這也成為了格林斯潘退位後批評伯南克QE政策的導火索。

對於伯南克提出的QE政策,白宮很喜歡、華爾街很喜歡、有錢人很喜歡、全世界都很喜歡。因為QE能在賬面上穩住經濟數據、能給華爾街提供寬鬆的環境、能為有錢人創造政策套利空間、能讓全世界各國都繼續沐浴在泡沫中……

伯南克自己也是沉浸眾星捧月的歡呼聲中。2009年的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以下簡稱“央行年會”)中,伯南克四處推銷自己的QE政策。當時,歐央行行長特里謝正忙於處理希臘債務問題,無暇顧及沒把伯南克當回事;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也對伯南克的政策表示懷疑。當時唯一及時跟進伯南克QE政策的就是中國的4萬億。

如果回顧那時候的市場情緒,幾乎所有人都認為2009年是金融危機最困難的一年,只要度過了2009年一切都會變好。可是,現實狠狠的扇了眾人幾巴掌。時至今日,全世界依舊沒有走出當年那場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

到了2010年,第一輪QE政策開始發酵,量化寬鬆政策真的美化了經濟數據。這也使得伯南克在當年的央行年會中意氣風發,在言語中還暗示了接下去的第二輪QE。在實實在在的數字面前,先前保持中立的央行行長們也開始心有所動。反對派們,如歐央行行長特里謝只能無奈的把話題集中於歐債問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特里謝於第二年無奈的交棒給支持QE的德拉基。

2011年,情況突變。原本被寄以厚望的QE政策開始面臨邊際效益遞減效應。央行投放貨幣所能帶動的經濟增長正在降速。這不禁令全球央行行長們傻了眼,就連伯南克自己都懵了。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在美國國內,格林斯潘藉機對其大加指責稱,美聯儲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對於美國經濟衝擊有限,除了在抑制美元匯率和激勵出口方面亦略有收效。

格林斯潘表示,過去兩年來規模高達2萬億美元量化寬鬆對於放鬆信貸環境和促進經濟方面幾乎無所作為。

並且,格林斯潘在2011年6月30日第二輪QE開啟後就在電視節目上諷刺說道,“如果有QE3,我會大感差異。因為此舉將持續傷害美元。”

面對自己前任的批評以及外界的質疑,伯南克自然也是倍感壓力。不過,好在QE這項政策是白宮喜歡的、華爾街喜歡的、有錢人喜歡的,伯南克並未就此面臨“下崗”危機。

2012年,伯南克在央行年會中透露將會啟動相比之前兩輪QE規模更為巨大的第三輪QE。當年,支持QE的德拉基成為了伯南克盟友。反對派中,很多人可能都明白這QE其實救不了經濟,只能把問題往後拖罷了,但大家似乎都更渴望美化後的經濟數據所帶來的榮耀。那屆央行年會中,只有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這個“不識時務者”的還在堅持,應提防發達經濟體超寬鬆貨幣政策對其他經濟體造成“間接損害”。因此,2013年,白川方明因為與安倍經濟學理念而黯然離去。接替他的是之後實施超激進QE政策(QQE)的黑田東彥。(這哥們是近30年來唯一一個獲得連任的央行行長)

實際上,到了2013年,QE政策已經失控了。正當全世界央行行長都在討論QE規模多大才是合適的時候,伯南克已經打起了退堂鼓,他自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自己挖的坑,含著淚也得往裡跳。2013年年末,在宣佈結束QE後,伯南克默默的把工作交接給耶倫。

這一點從2015年12月伯南克在接受財經媒體MarketWatch採訪時所說的話中可以證明。2015年12月,當伯南克的繼任者耶倫宣佈美聯儲開始加息後,伯南克表示,他從來沒想過零利率會維持這麼久。伯南克稱,“對於2008年就開始實行的零利率政策,加息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過這一政策的時長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而這一幕讓全世界支持QE的央行行長們看傻了,“我們還沒開始幹,你卻退了。”那一年,正當美國結束QE時,歐洲開始了QE,日本開始了QQE,幾乎全世界都開始了自己的QE。

不管怎麼樣,在第二輪QE後,伯南克就已經身不由己。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很大程度上被某種神祕力量裹挾。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耶倫的性格相比伯南克更為直爽,所以她在任期內非常強調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甚至還為此與特朗普互懟。

2014年,耶倫開始為伯南克擦屁股。耶倫當時接手時的情況有多危險,看一組數據就能明白。在2014年正式結束QE的時,美聯儲自身財務槓桿已達78:1,雷曼兄弟破產時,美聯儲的槓桿約為30:1。資產負債表規模已經創歷史記錄,達4.5萬億美元,其中僅海外債務就高達10萬億美元。美國負債率更是高達102%。此外,美國國內企業債務規模也創下了7萬億美元的歷史記錄(2007年才3.5萬億美元)。

很明顯,耶倫接手的是另一顆泡沫炸彈,耶倫自己也很煩惱。這一點從耶倫不斷拖延加息時間點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2015年9月,美國失業率正式達到5%的既定目標(伯南克設定的結束零利率指標)。

可是,耶倫並沒有立即加息,而是拖了一輪,在12月份的美聯儲利率會議上宣佈加息。

而且,耶倫在此後的加息時間點上不斷放市場鴿子。她以通脹、職位空缺率等指標作為理由放緩加息進程。直到耶倫自己下臺,她依舊沒有完成加息到既定目標。(注:2017年據路透社報道,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說正常水平的利率可能在2.5%左右)

也許,耶倫自己也清楚加息會拖累美國經濟增長,但如果不收緊貨幣政策,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又不可能完成縮表任務,這將壓縮美聯儲的宏觀調控空間。無奈之下,只能拖時間。

當特朗普上臺後,也意味著耶倫這位壽命短暫的美聯儲主席到了走人的時候。特朗普上臺後一直批評美聯儲的緊縮貨幣政策。對此,耶倫毫不客氣的在央行年會上回懟稱,“有些人可能是好了瘡疤忘了痛,大概已經記不得金融危機造成的損失多麼巨大,以及當初我們為什麼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任何監管政策的調整都應當保持謹慎,並維持《多德弗蘭克法案》下建立的監管框架不變。”耶倫的吐槽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更像是為她自己和伯南克鳴不平。

可特朗普是個強硬的總統,既然不服從那就滾蛋。所以,2017年12月,鮑威爾成為了下一任美聯儲主席。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但鮑威爾並不如特朗普所預料的那麼聽話任由特朗普擺佈。他繼任後延續了美聯儲縮表、緊貨幣的調控路線。正因為這樣,如今特朗普才不斷施壓、攻擊鮑威爾。而鮑威爾本人似乎也缺乏定力,今年6月份剛暗示美聯儲將重新降息後,突然又改口。而7月份降息後又多嘴說了句,“本次降息不是新一輪寬鬆週期的開始。”鮑威爾的左右搖擺不定也是歷任美聯儲主席不得不面對神祕力量影響所致。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回顧美聯儲的救市政策,從美聯儲當初設定的2%通脹與5%的失業率指標來看,美聯儲無疑已經完成了任務。自2017年開始,美聯儲已經完全實現了既定目標。

但是,如果從實質上看,美聯儲的QE政策恐怕也就勉強60分。美聯儲的大量印鈔在美化了數據的同時也引發了大量問題。從QE之時,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幾乎屬於無錨發幣,尤其是第三輪QE的大規模超發貨幣完全沒有基礎資產支持。

雖然從表面上看,失業率在不斷走低,但另一項數據證明了失業率數據的失真——勞動參與率。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的勞動參與率長期在62%水平徘徊,只有極個別月份會發生明顯變化。這意味著,就業市場的景氣景象並不真實,很多勞動人口並非實現了“就業”而是從就業市場上“消失”。

"

美聯儲終於降息了,但這次降息顯然降得很委屈、很不情願。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這一路走來,美聯儲這路走得挺囧的。

2008年那場金融危機捅破了泡沫、喚醒了世人、帶來了災難。危機源於美國,美國也自然需要第一時間自救。

自古亂世出英雄,自2006年從格林斯潘手中接過一手爛牌後,伯南克就註定將是一位不尋常的美聯儲主席。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面對2008年那場金融浩劫,伯南克於同年11月25日宣佈,美聯儲將開始購買機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並且配以零利率支持。自此開始,被傳頌至今的美聯儲QE正式拉開帷幕。

伯南克於2002年進入美聯儲,在眾人碑中,伯南克屬於一個內向較為低調的人。但在一件事上,伯南克于格林斯潘分歧明顯。伯南克認為,當發生危機時可以通過印鈔拉抬通脹解決問題,而格林斯潘則反對這種做法。這也成為了格林斯潘退位後批評伯南克QE政策的導火索。

對於伯南克提出的QE政策,白宮很喜歡、華爾街很喜歡、有錢人很喜歡、全世界都很喜歡。因為QE能在賬面上穩住經濟數據、能給華爾街提供寬鬆的環境、能為有錢人創造政策套利空間、能讓全世界各國都繼續沐浴在泡沫中……

伯南克自己也是沉浸眾星捧月的歡呼聲中。2009年的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以下簡稱“央行年會”)中,伯南克四處推銷自己的QE政策。當時,歐央行行長特里謝正忙於處理希臘債務問題,無暇顧及沒把伯南克當回事;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也對伯南克的政策表示懷疑。當時唯一及時跟進伯南克QE政策的就是中國的4萬億。

如果回顧那時候的市場情緒,幾乎所有人都認為2009年是金融危機最困難的一年,只要度過了2009年一切都會變好。可是,現實狠狠的扇了眾人幾巴掌。時至今日,全世界依舊沒有走出當年那場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

到了2010年,第一輪QE政策開始發酵,量化寬鬆政策真的美化了經濟數據。這也使得伯南克在當年的央行年會中意氣風發,在言語中還暗示了接下去的第二輪QE。在實實在在的數字面前,先前保持中立的央行行長們也開始心有所動。反對派們,如歐央行行長特里謝只能無奈的把話題集中於歐債問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特里謝於第二年無奈的交棒給支持QE的德拉基。

2011年,情況突變。原本被寄以厚望的QE政策開始面臨邊際效益遞減效應。央行投放貨幣所能帶動的經濟增長正在降速。這不禁令全球央行行長們傻了眼,就連伯南克自己都懵了。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在美國國內,格林斯潘藉機對其大加指責稱,美聯儲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對於美國經濟衝擊有限,除了在抑制美元匯率和激勵出口方面亦略有收效。

格林斯潘表示,過去兩年來規模高達2萬億美元量化寬鬆對於放鬆信貸環境和促進經濟方面幾乎無所作為。

並且,格林斯潘在2011年6月30日第二輪QE開啟後就在電視節目上諷刺說道,“如果有QE3,我會大感差異。因為此舉將持續傷害美元。”

面對自己前任的批評以及外界的質疑,伯南克自然也是倍感壓力。不過,好在QE這項政策是白宮喜歡的、華爾街喜歡的、有錢人喜歡的,伯南克並未就此面臨“下崗”危機。

2012年,伯南克在央行年會中透露將會啟動相比之前兩輪QE規模更為巨大的第三輪QE。當年,支持QE的德拉基成為了伯南克盟友。反對派中,很多人可能都明白這QE其實救不了經濟,只能把問題往後拖罷了,但大家似乎都更渴望美化後的經濟數據所帶來的榮耀。那屆央行年會中,只有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這個“不識時務者”的還在堅持,應提防發達經濟體超寬鬆貨幣政策對其他經濟體造成“間接損害”。因此,2013年,白川方明因為與安倍經濟學理念而黯然離去。接替他的是之後實施超激進QE政策(QQE)的黑田東彥。(這哥們是近30年來唯一一個獲得連任的央行行長)

實際上,到了2013年,QE政策已經失控了。正當全世界央行行長都在討論QE規模多大才是合適的時候,伯南克已經打起了退堂鼓,他自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自己挖的坑,含著淚也得往裡跳。2013年年末,在宣佈結束QE後,伯南克默默的把工作交接給耶倫。

這一點從2015年12月伯南克在接受財經媒體MarketWatch採訪時所說的話中可以證明。2015年12月,當伯南克的繼任者耶倫宣佈美聯儲開始加息後,伯南克表示,他從來沒想過零利率會維持這麼久。伯南克稱,“對於2008年就開始實行的零利率政策,加息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過這一政策的時長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而這一幕讓全世界支持QE的央行行長們看傻了,“我們還沒開始幹,你卻退了。”那一年,正當美國結束QE時,歐洲開始了QE,日本開始了QQE,幾乎全世界都開始了自己的QE。

不管怎麼樣,在第二輪QE後,伯南克就已經身不由己。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很大程度上被某種神祕力量裹挾。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耶倫的性格相比伯南克更為直爽,所以她在任期內非常強調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甚至還為此與特朗普互懟。

2014年,耶倫開始為伯南克擦屁股。耶倫當時接手時的情況有多危險,看一組數據就能明白。在2014年正式結束QE的時,美聯儲自身財務槓桿已達78:1,雷曼兄弟破產時,美聯儲的槓桿約為30:1。資產負債表規模已經創歷史記錄,達4.5萬億美元,其中僅海外債務就高達10萬億美元。美國負債率更是高達102%。此外,美國國內企業債務規模也創下了7萬億美元的歷史記錄(2007年才3.5萬億美元)。

很明顯,耶倫接手的是另一顆泡沫炸彈,耶倫自己也很煩惱。這一點從耶倫不斷拖延加息時間點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2015年9月,美國失業率正式達到5%的既定目標(伯南克設定的結束零利率指標)。

可是,耶倫並沒有立即加息,而是拖了一輪,在12月份的美聯儲利率會議上宣佈加息。

而且,耶倫在此後的加息時間點上不斷放市場鴿子。她以通脹、職位空缺率等指標作為理由放緩加息進程。直到耶倫自己下臺,她依舊沒有完成加息到既定目標。(注:2017年據路透社報道,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說正常水平的利率可能在2.5%左右)

也許,耶倫自己也清楚加息會拖累美國經濟增長,但如果不收緊貨幣政策,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又不可能完成縮表任務,這將壓縮美聯儲的宏觀調控空間。無奈之下,只能拖時間。

當特朗普上臺後,也意味著耶倫這位壽命短暫的美聯儲主席到了走人的時候。特朗普上臺後一直批評美聯儲的緊縮貨幣政策。對此,耶倫毫不客氣的在央行年會上回懟稱,“有些人可能是好了瘡疤忘了痛,大概已經記不得金融危機造成的損失多麼巨大,以及當初我們為什麼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任何監管政策的調整都應當保持謹慎,並維持《多德弗蘭克法案》下建立的監管框架不變。”耶倫的吐槽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更像是為她自己和伯南克鳴不平。

可特朗普是個強硬的總統,既然不服從那就滾蛋。所以,2017年12月,鮑威爾成為了下一任美聯儲主席。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但鮑威爾並不如特朗普所預料的那麼聽話任由特朗普擺佈。他繼任後延續了美聯儲縮表、緊貨幣的調控路線。正因為這樣,如今特朗普才不斷施壓、攻擊鮑威爾。而鮑威爾本人似乎也缺乏定力,今年6月份剛暗示美聯儲將重新降息後,突然又改口。而7月份降息後又多嘴說了句,“本次降息不是新一輪寬鬆週期的開始。”鮑威爾的左右搖擺不定也是歷任美聯儲主席不得不面對神祕力量影響所致。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回顧美聯儲的救市政策,從美聯儲當初設定的2%通脹與5%的失業率指標來看,美聯儲無疑已經完成了任務。自2017年開始,美聯儲已經完全實現了既定目標。

但是,如果從實質上看,美聯儲的QE政策恐怕也就勉強60分。美聯儲的大量印鈔在美化了數據的同時也引發了大量問題。從QE之時,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幾乎屬於無錨發幣,尤其是第三輪QE的大規模超發貨幣完全沒有基礎資產支持。

雖然從表面上看,失業率在不斷走低,但另一項數據證明了失業率數據的失真——勞動參與率。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的勞動參與率長期在62%水平徘徊,只有極個別月份會發生明顯變化。這意味著,就業市場的景氣景象並不真實,很多勞動人口並非實現了“就業”而是從就業市場上“消失”。

史記——美聯儲救市囧途

在美聯儲開著直升機撒錢的環境下,以華爾街為帶表的部分既得利益者都在享受著寬鬆環境帶來的紅利,即使他們當中大多數人都知道這麼做根本無濟於事。但有錢賺,自己過得好,誰還會管別人死活?即使有少數人願意為眾人吶喊,也終究會被“狂歡聲”掩蓋。

有錢人更是藉助低利率環境大肆抵押套利。在低利率環境下,銀行貸款利率也隨之降低,有錢人可以通過抵押資產甚至憑藉信用背書獲取更多低利息貸款,轉而投資高收益理財產品。在寬鬆貨幣環境下,金融投資風險被過剩市場流動性掩蓋,從而實現政策上套利。窮人由於資產不足且信用背書較弱無法進行此類操作,繼而導致美國國內貧富差距不斷拉大。

拖延問題、掩蓋問題的代價是民眾不滿情緒升溫。所以,無論美國多數主流媒體在大選期間多麼偏向希拉里,美國人最後還是選出了特朗普作為他們的總統。在紀錄片《美國喧囂》中,很多美國人並非因為喜歡特朗普才投票,而只是因為他們討厭希拉里。有選民表示,如今的民主黨已經失去了跟普通美國底層人民的聯繫和根基。

同時,全球各國央行的宏觀調控週期基本上與美聯儲形成了錯位。美聯儲放寬的時候幾乎沒有央行行動,美聯儲開始收緊貨幣政策時,其他國家央行開始放寬貨幣政策了。換一個角度考慮,如果當初美聯儲執行QE時,有央行跟隨美聯儲腳步形成合力的話,且不論QE政策本身是否能救市,各國寬鬆貨幣政策共振所帶來的效果至少比單一國家自己救市來的好。現今的各國央行寬鬆貨幣政策更像是一種承接美聯儲此前QE政策的被動式救市策略。

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沒有結束,美聯儲的救市之路也沒有結束,一場金融危機已經逼走了兩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能在美聯儲主席的寶座上坐多久也是個未知數。

(許多文章無法發佈,請加微信號:財經上帝視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