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你知道“亳州”、“譙城”名字的由來嗎?

北周 周宣帝 南北朝 清朝 亳州發佈 2017-07-16

亳州歷史悠久,人文厚重,相傳為古南亳之地,是商王成湯建都之所在,距今3700多年。《史記》《孟子》等書中記載有 “湯居亳”的語句。當然,這裡的“亳”與今天我們所談的“亳州”,兩者的概念並不完全相同,學術界對此爭論頗多。這並不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本文所要談的是“亳”與“譙”的關係,即以“亳”命名的亳州、亳縣,和以“譙”命名的譙郡、譙縣、譙城、譙國等,它們所指示的地理範圍的異同。從地域角度考慮,在歷史上二者的概念曾經相同過,“譙”的稱謂一度被“亳”所取代,如新中國成立後至2000年的亳縣;但二者的概念不相同還是常態,這種情況下,“亳”的概念都比“譙”要廣,前者包含後者,比如今天的亳州與譙城就是這樣。

本文僅從地理角度疏理“亳”與“譙”在歷史上的指代關係,以加深人們對千年亳州歷史的瞭解。為簡單明瞭地理清二者的關係,筆者以“亳州”這一稱謂出現的時間為標準,從“亳州”稱謂出現前和出現後兩個歷史時期加以說明。

「厚重」你知道“亳州”、“譙城”名字的由來嗎?

“亳州”之名出現前的時期,即北周之前(579年)。這一時期,基本上是用“譙”來指代譙城的。事實上,從文化角度考慮,“譙”所包含的歷史信息並不比“亳”遜色。“譙”是從“焦”演化而來的。杜佑《通典》稱:“武王克殷,封神農之後於焦”,是為焦國,在今天的譙城。東周時期,焦先被陳吞併,楚國滅掉陳國後,改“焦”為“譙”,突顯了譙城重要的軍事地位,因為“譙”的本意為“古代城門上建的樓,用於瞭望”。

秦朝建立後,廢分封,行郡縣,將此地設為“譙縣”,先後屬泗水郡和碭郡。西漢時實行郡國並行制度,譙縣屬沛郡,東漢時屬豫州。曹魏時期稱為譙郡、譙都;西晉太康九年(288年),司馬遜被封為“譙王”,在此設“譙國”;南北朝時期,宋齊樑陳均在此設“譙郡”,北魏至北齊置南兗州或譙州,治所在譙縣。這段時期朝代更迭較快,地名也比較混亂,譙郡下轄陳留、小黃和浚儀。但根據《魏書·地形志》記載,小黃縣即在譙縣之境內。北周宣帝大象元年(579年),“是時始改譙稱亳,取南亳以名州”,自此“亳州”之名開始出現在歷史典籍中。

「厚重」你知道“亳州”、“譙城”名字的由來嗎?

“亳州”之名出現後的時期,即北周之後(579年)。這一時期,儘管譙城也多被稱作“譙”,但亳州之名逐漸興盛,遮掩了“譙”的風采,“譙”也往往只作為亳州的一個縣而存在。

隋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改亳州為“譙郡”。唐貞觀八年(634年),又改譙郡為亳州,下轄譙縣、鹿邑、蒙城、永城等七縣。宋朝在此設節度使,統領“譙縣”等七縣。亳州被金國佔領後,被封為節鎮,統領“譙縣”在內的六縣五鎮。元朝張柔鎮守亳州後,“以民戶稀少”為由,將亳州境內的六縣合併,此時亳州只轄譙縣、城父和鹿邑三縣。明朝明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將亳州降級為縣,先後屬於鳳陽府和潁州府。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亳州為直隸州,下轄譙縣、太和和蒙城三縣。雍正十三年(1735年),亳州又被降為縣,隸屬潁州府。

需要說明的是,此時的亳州儘管是縣,但比現在的譙城範圍要大,1864年設立渦陽縣時,將亳州劃出去一部分後,亳州的範圍和現在的譙城區才基本一致。1864年渦陽縣設立後至2000年地級亳州市成立,譙城的名稱被亳縣或亳州取代。2000年至今,亳州與譙城又成了兩個不同的概念,屬於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

「厚重」你知道“亳州”、“譙城”名字的由來嗎?

“譙”被稱為“亳”的時期和“譙”的其他稱謂。縱觀亳州歷史,“譙”被稱為“亳”的時期相對來說較為短暫,大約有三個歷史時段:一是北周大象元年(579年)至隋開皇初年(581年);二是明洪武六年(1373年)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三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2000年。將“譙”稱為“亳”,多是由於亳州被降級為縣後,轄區只有譙城一地,便直接把譙地稱為亳縣或亳州。

「厚重」你知道“亳州”、“譙城”名字的由來嗎?

“譙”除被稱作“亳”外,還曾有過以下稱謂:王莽篡漢後,改譙縣為“延成亭”;南北朝時,譙郡含陳留、小黃、浚儀(城父)三縣,小黃縣即在譙縣境內。隋大業三年(607年)四月,小黃縣又改為譙縣。所以譙縣也曾被稱為小黃縣。清代作家劉開就寫過“小黃城外芍藥花,十里五里生朝霞”這樣讚美亳州芍花的詩句。

大量的歷史資料表明,“亳”“譙”二字均具有悠久的歷史,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歷史上曾以“亳”“譙”命名的地方也不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朝代的更迭,這些地方大多易名或消失了,現在以“亳”和“譙”命名的城市恐怕只剩下亳州和譙城了。對於今天的亳州而言,這是一筆寶貴的歷史財富,作為後人,我們要深入挖掘研究,大力宣傳弘揚,讓千年文明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