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大概從去年開始,多少有點告別的底色。

不管熟不熟,每次大師離開,朋友圈都有這麼一波的送別。

而每每朋友要都要我寫點什麼時候,我都說,其實我不熟悉這位大師。比如我寫過金庸大師,就很明確說,很喜歡金老爺子的作品,但更喜歡古龍作品多些;斯坦李老爺子,雖然我看過的漫威電影不少,可我確實不怎麼知道老爺子生平,也就默看了。

這次,走的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坦白講,作為地產行從業者,貝老師我多少還是瞭解的,更觸動我的是,生活在蘇州這些年,有兩個地方,我都會花時間走走。

一個是金雞湖,一個是蘇州博物館,而蘇州博物館大概是我們能見到貝老爺子最後的作品了。

01

一個人的成名作太多,也不是好事。

有這樣能征服世界的。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也有這樣能讓人討論,經久不衰了。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但榮譽變得很理所當然的時候,人們通常容易忽視那些值得尊重的常識。說到蘇博前,這裡我想先給大家分享一個貝老的故事,不算長,希望大家有點耐心。

02

時光荏苒,2002年,都退休十幾年的貝老,突然接到一封邀請。

說實話,那時貝老還是挺為難的,因為邀請方,是來自他的故鄉的蘇州市政府,想邀他出山,設計新的蘇州博物館,而另一方面,貝老確實甩手很多年了,連兒子都有自己的獨立事務所了。

同時,這其中還有一段曲折。應該說,在蘇博之前,貝老在國內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北京香山飯店了。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可用貝老自己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失敗的作品”。

當然,也許是貝老過謙,具體失敗在哪裡或者成功在哪裡,各有分說,但項目本身確實在業內挺有爭議。主要貝老作為建築現代主義大師,也是很有情懷美籍華人,一直堅持想要把現代主義和中國傳統建築做一次探索。

本質上,這真的超難,幾乎不亞於貝老去競選美國總統那種。所以,有爭議很正常,畢竟是次嘗試。

說實話,以貝老當時的聲望,沒必要回來淌這個水,不然,萬一再來個爭議作品,豈不是訕訕收尾。

但待在安全區,怎麼可能是倔強貝老的做派,

說實話,我們今天逛蘇博很多事習以為常,但當初這個項目的難度也是相當高的。

第一個難題,就是文物保護。選址所在的忠王府地塊,涉及到幾棟建築是否是文物,而且鬧的很挺大。而為了幾棟建築,整個項目組和文物專家前後進行論證次數,是超出想象的,本質上,是不想留下遺憾。

很幸運,最後各方都認可,同時把這幾棟建築進行了轉移安置,蘇州博物館才算邁過了第一個檻。

而現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蘇州很早就找到貝老,貝老也早就派大兒貝定中參與從1996開始的蘇州古城計劃。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你們重要的不是現代的高樓大廈,現在你們需要的是城市的保護方案,而且還必須把運河清理乾淨,當蘇州的水變乾淨了,我就會回來。”這貝老對90年代蘇州的倔強。

03

好,下面問題來了,這樣的空間地塊極其狹窄,盤整的難度極高,差不多是在螺螄殼裡做道場了。

曾經我有想過,如果我接到這樣一個案子,我會怎麼做,做個多層大概是最好的妥協。好,那我們來看貝老怎麼操作的。

蘇州園林天下聞名不假,也不像北方園林佔地恢弘,但其實也是討要土地比較多那種,同時也是很不適合做博物館的那種,而這次貝老卻倔強做個蘇式園林去承載博物館。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這個方案,貝老前後思考了一整年,才考慮落子,佈局上把蘇州園林排布的精髓都保留了,建築高度也被嚴格控制在16m以下。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而且色調的選擇,很尊重蘇州的傳統文化,採用了蘇州古城的黑白灰基調,這樣子,博物館就能不違和的嵌入到蘇州古城肌理中。又能與周邊的拙政園,獅子林玩到一起去,不那麼突兀,有好幾次,我外地朋友說,玩過拙政園後都沒發現蘇州博物館就在邊上。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接著,我們更細節的來看蘇博。

門臉看是起來不是很突出的那種,但很好的拿捏了蘇州園林欲語還休的語言,從任何角度都有視覺上的舒適感,所以這裡往往也是發朋友圈的高頻地段。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這次,貝老又倔強的把現代建築的幾何線條大膽融入了進來,沒了傳統園林的飛簷黛瓦,用線條把立面切割非常立體,可又巧妙的看起來很和諧。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某種程度,你可以把他視為蘇博的神髓,雖然多少有點爭議,不過極少了,建築就是這樣,不要指望討好所有人。在我眼中,我是非常喜歡的。

然後,沒有讓你平鋪直敘進入博物館中,而是步入一條儀式感的側道,蘇式園林含蓄的味道融入到每個細節中。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大面積落地玻璃的使用,主庭院的景觀就能被引入室內,小中見大的手法爐火純青。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規劃了三條動線,每一條都很花心思,除了精心設計的文物展示。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還隨處可見這樣框景小情趣。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貝老還預留了這樣的空間去營造一個傳統空間。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每段路線都有不少的展覽穿插其中,我記得我最多同時在蘇博看了6個個展。甚至還有一些能讓你真實觸碰文物的互動,我至今對參加的一次古劍活動,記憶深刻。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地下的空間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開發。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還吃力不討好的做了這樣垂直流水景觀,去豐富相對枯燥的地下空間。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04

而景觀從來是最能看出蘇式園林的功力。

這點上,有人說蘇博庭院太過直白,沒有傳統蘇式用假山植被構架的欲語還休。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而我是這麼看的,蘇博作為一次傳統園林與現代主義的碰撞,變化多少是要有的,而我們不要忘記蘇博本質上的身份是公共設施,而不是私家園林。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這樣,合圍上依然尊重了蘇州傳統園林,也借鑑了留園,但卻去掉了很多掩藏的元素,從蘇博每個視角都得到最好的視覺享受。如此,就把庭院空間最大程度的共享了。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庭院裡面最惹眼的片石假山,故事也耐人尋味。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以假山著稱的獅子林曾是貝氏家族的私產,但貝老這次卻完全放棄獅子林手法,執拗的用了中國山水畫的寫意手法。

結果,為了找到合適的石材,幾乎找遍了全國,終於在山東一個石場有了選材。然後,這著構造,裝配也是檻,不但難,還很不自然。

最後,每一處石材都要敲毛,然後火燒裝配。所以,這塊和山水畫一般的假山,是我目前見過將傳統文化和現代主義融合最好的平衡點。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臨別,貝老還刷了一次“小心機”,很多人第一次來蘇博發現,出口會很神奇。因為出口的動線被安排到了忠王府。


貝聿銘,和他最後的倔強


這樣,從一個現代主義構架的園林,就切換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蘇州傳統園林,我不能說這是買一贈一,畢竟都沒有門票,但你會發現兩棟建築會如此和諧,有個性的建築不難,但難的是和而不同的建築。

沒有最倔強的貝老,蘇州就沒有這座最好的現代園林。

05

最後說點掏心窩子的,蘇博既是貝老的封刀之作,但我認為,這個項目作為他的句號,是完美的。

其實知道人不算多,貝老所在的貝氏家族是蘇州的名門望族,獅子林曾是貝家的祖產,拙政園是貝老小時經常玩耍的地方,這樣的地方,用作貝老職業生涯的收官,我覺得是沒有遺憾的。

當然,重要的是,蘇博會一直伴隨這個城市和來來往往的遊人,就想到一個叫貝聿銘的老人來過。

而每當在蘇博中,我都想起貝老說過,“我和我的建築都像竹子,再大的風雨,也只是彎彎腰而已”。

倔強的貝大師,一路走好。

注:以上照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處理,謝謝!

以上為正文,來自三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