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魏武川鎮在何方(一)

北魏末年的正光五年(公元524年),發生了影響中國歷史百件重大歷史事件之一的“北方六鎮”起義,從此“六鎮”進入中國歷史的視野。而“六鎮”之中,北魏武川鎮當屬“六鎮”防衛的重點和中心鎮。自“六鎮”起義後北魏國勢日漸衰落,終於分裂為東、西兩魏。二十年後,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鎮壓起義中成長起來一批軍事集團,尤以宇文泰為領袖的“關隴軍事集團”最為重要,這個軍事集團最終歸於隋、唐統一中國。

那麼歷史上的北魏武川鎮在今天的武川哪裡呢?

(一)北魏武川鎮考證沿革

1、土城樑古城

上世紀五十年代,近現代考古、歷史學家都從不同角度對歷史上的北魏武川鎮方位進行了考證,均認為武川鎮在今武川縣境內,但在具體位置上看法頗不一致。他們發現了北魏土城樑古城,土城樑古城位於現在武川縣大青山鄉烏蘭不浪村(區別於現在武川西烏蘭不浪鎮)土城樑。但通過近年來文物考古工作的不斷髮展,予以否定。理由是,北魏武川鎮起著扼守交通要塞的作用,而土城樑古城,從地理位置上看,古城距最近的交通要道也有近約14華里,又位於山巔之上,起不到扼守交通要塞的作用。認為該古城不應該是六鎮之一的武川鎮,而應是魏帝的行宮之一。

2、二份子城灘古城

一九八六年六月,烏盟文物站【時武川縣歸烏蘭察布盟管轄縣,一九九六年武川縣劃歸呼和浩特市】、武川縣文管所在武川縣境內進行文物普查中,在現今武川縣二份子鄉發現一座北魏古城。烏盟文物站於一九九一年十月再次派李興盛、趙傑二同志對二份子古城作了全面、詳細的調查。但通過近年來文物考古工作的不斷髮展,予以否定。理由是,雖二份子古城規模較大,所處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扼守著由武川境內通往北部達爾罕草原的最大山口【今包頭市達茂旗境內】。但此城與諸多歷史文獻對於北魏武川鎮的記載不甚吻合。如文獻《水經注》【北魏安南將軍,民間稱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著】、《綏遠通志稿》《綏遠省調查概要》《中國古代史綱》等。僅與文獻《清一統志》:“武川鎮城在歸化城【今呼和浩浩】西北。”《山西通志》:“以今地勢考之,武川在茂明安南;………”相吻合。但也是僅指明瞭方向,但在這一方向上的哪裡,還是模糊不清的!

3、下南灘古城

下南灘古城位於武川縣城【可可以力更鎮,蒙古語藍色的山彎】正西14華里處的武川縣大青山鄉下南灘村面北1公里處的名曰“瓦片地”的耕地內。城西有發源武川縣城北部的昆都侖河,經古城西向南流,進入水磨溝與槍盤河匯合處,南流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匯入大黑河。槍盤河,武川文史叫搶盤河,呼市文史叫槍盤河,是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中“白道中溪水”流逕北魏武川鎮,槍盤河發源於現今武川縣上禿亥鄉後西溝,向南通過柳溝門進入土默特左旗,畢克旗鎮北的水磨溝,匯入大黑河,大黑河北魏時稱為“芒幹水”。溝口北為土左旗水磨溝的這道溝,是整個大青山區南北最為寬闊的一道通溝。但下南灘古城雖與文獻《水經注》記載相符,但再沒有其它文獻和歷史文物的考證支撐,僅憑“白道中溪水”一點不足為證。因為“白道中溪水”不止一條,即不是唯一的。又因北魏時期至今,已有近1600多年,水文地質變化較大。期間,特別是近現代以來,大青山植被破壞嚴重,河流變溪流,溪流變斷流,斷流變地伏流,變化是很大的。溪流,山裡的小河水。河水,水道中較溪流大的水。一般溪流可淌水過河通行,但河流卻並不容易淌水通行,大多得藉助搭撟。中華文化溪、河還是有差別的。

二、北魏武川鎮考證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武川縣境最西南有一條長約28華里的溝叫廟溝,廟溝東起榆樹店村西至廟溝土城村,榆樹店村與山前北克齊鎮西6公里察素齊鎮東8公里的此老山山腳下西岔溝~黑牛溝相交於武川廟溝,黑牛溝從榆樹店村繼續向西北延伸,經哈拉合少至武川石兵地溝“壕賴腮”隘口終止。

廟溝土城村有一秦漢古城遺蹟,古城東北被山河環繞,西南有孤山作屏障,東可通黑牛溝,南達土右旗美岱溝,可到達“美岱召”,北出百靈廟【歷史上的匈奴大道】,水繞山環構成10餘平方公里之盆地。這裡四通八達,是大青山後少有之開闊區域,是大青山最理想的扼守交通要塞之地。

而近期在廟溝東端的榆樹店村考古發現了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燾的行宮~~廣德殿。這樣在武川境內就發現兩處北魏皇帝行宮,武川大青山鄉東烏蘭不浪村土城樑行宮和廟溝榆樹店村北山上的“廣德殿”宮。而歷史記載,北魏皇帝行宮是皇帝御駕親征,親臨一線指揮的生活住所。太武帝拓跋燾是北魏政權有作為的一個皇帝,他將被征服的“敕勒族”【歷史上創作敕勒歌,被中原人稱作高車族的民族】調往陰山南北放牧,以保證北魏軍隊的後勤保障供應。他親臨“白道守將”~~段進遇害現場,撫卹白道將士,並追封“段進”為安北將軍。他針對柔然族屢次犯塞,開始修築“北魏六鎮”。六鎮尤以武川鎮為重心和中心,北魏從拓跋燾第三位皇帝起以後歷任“安北將軍”將武川鎮的防守列為重點。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拓跋燾皇帝以後的50多年後,發生了影響中國歷史百件重大歷史事件之一的“北方六鎮”起義,圍繞起義和鎮壓起義的戰爭均發生在六鎮中心的武川鎮。

無獨有偶!就在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燾廣德殿行宮西28華里的廟溝西端~~廟溝土城村,出土了一枚銅印,上有陽文篆刻“段進”二字。那方印是正方形的,邊長1.4釐米,高1.7釐米,上面有鈕,鈕上有孔。

史記《魏書》卷八十七載,“段進,不知何許人也,世祖初為‘白道守將’,蠕蠕(柔然人)‘大檀’入塞,圍之,力屈被執,進抗聲大罵,逐被賊殺,追贈‘安北將軍’,賜爵顯美候,諡曰茬……”。從以上文獻看出,“段進”生前為白道守將,死後追認為“安北將軍”。段進印為白道守將“權印”,只是被柔然人攻破了塞子,在戰亂過程中被埋入土中,今朝再現天日。在所有考證北魏武川鎮文物中,“段進”印無疑是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它的價值極大,遠遠超過了代表北魏建築的用隸書書寫的“富貴萬歲”的瓦當,瓦當作為“物證”大多出露於地表,年代久遠被人為破壞消失,而段進印則作為“人證”被深埋於地下,得以再現人間。

至此我們先暫時結合“六鎮起義”的相關文獻內容。完全可以進行一個邏輯推理:假如段進印為白道守將的“權印”,那麼段進印出土地~~廟溝土城,即為白道將軍扼守要塞之地,段進犧牲後被追認為“安北將軍”,以後歷任“安北將軍”以武川鎮即廟溝土城為扼守要塞重點,“北魏六鎮”起義重點消滅駐紮在武川鎮的“安北將軍”軍團,那麼廟溝土城即為北魏武川鎮。看來北魏“安北將軍”在“六鎮”起義時北魏軍隊駐軍在哪裡,是考證武川鎮的關鍵。因為如果當時起義軍攻打武川鎮即為攻打“安北將軍”率軍駐地,“安北將軍”如果當時率軍駐紮在“廟溝土城”,那麼“廟溝土城”即為歷史上的北魏武川鎮。用六鎮起義的過程考證北魏武川鎮,將在後面有專寫一章進行論證。這裡只在“北魏武川鎮考證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先行概述一下,並列列舉北魏武川鎮考證要素,以便這一方向的考證與歷史文獻的考證齊頭並進。

三、廟溝土城為北魏武川鎮的考證

1、歷史文獻的考證

瓦當文字多隸書“富貴萬歲”四字,為北魏古城的標誌性文物。廟溝土城沒有發現這些瓦當文物,卻發現了“段進”印文物。與此同時,考古學家發現廟溝土城早為秦、漢古城,廟溝土城曾為北魏增修使用過。歷史文獻:《綏遠省調查概要》:“今縣(武川)之西南有古城灣,其地位當自白道中溪之北,或即古之武川鎮城也”。

歷史文獻《綏遠通志稿》:“土城灣村附近,有古城遺址,該村在武川縣西南,則此城其殆拓跋魏或盛唐所築……”。兩則歷史文獻直指廟溝土城。

關於北魏六鎮之一的武川鎮,在《魏書》和《水經注》中多有提及,但均無準確的方位記載。最早明確記載古城方位是唐代《元和郡縣圖志》:“武川城,今名黑城,後魏六鎮從西第三鎮在‘天德軍’北三百里,自北出石門障即光祿城,右入匈奴大路。”在這段歷史文獻中“光祿城”地理位置驚人的與廟溝土城即武川城物合,“天德軍”與廟溝土城的距離也與“天德軍”到武川城的距離驚人的吻合!

光祿城,西漢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史記·匈奴傳》: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障列亭……”。漢朝不僅延用趙長城、秦長城,而又在大青山中新築長城,在今天的廟溝土城北,在武川哈拉合少、哈拉門獨,與固陽縣交界處,有三段長城的會合點,在趙國舊塞“五原塞”(指通向五原塞的長城)的基礎上增築城堡叫“光祿城”。之所以叫“光祿城”是因為漢朝修城大使“徐自為”自為,為人名,字光祿。歷史記載,同時期興築的現武川境內的長城還有,武川可鎮南“什爾登古城”、武川哈樂鎮的“什蘭哈達古城”、廟溝土城東24華里的“母號窯古城”,“五原塞”山後即南面設有一個重要古城戍守,即“廟溝土城子古城”~~考證中的北魏武川鎮。“塞”常泛指長城。也指於險要之處所構築的工事,目的為阻塞敵人之進入,是防守的重點之一。在山口內,還有土石混築的用來切斷山路的牆,稱為“當路塞”。廟溝土城古城北的“石門障”即今天的腮忽洞口,當時就有“當路塞”。

唐代,國勢較強,在征服突厥後,並未恢復秦、漢以來的郡縣制,而是建置了一批邊防軍事性質的機構,如雲中都護府、單于大都護府、安北都護府,東、中、西受降城。時北魏時遺留下來的武川鎮和天德軍在唐朝“安北都護府”管轄內。天德軍,治所在今包頭西南的烏拉特前旗東北,現已被烏樑素海所淹沒。以此為座標,廟溝土城古城正好在其東北(文中的北不應該是一種確指,按每唐裡合今約450米折算,三百唐里約等於270華里,即135公里。翻開《全國交通營運線路里程示意圖》第二版81頁,查找計算今烏拉特前旗至廟溝土城的交通營運距離,完全吻合。這個公里數是不容置疑的,歷史記載,唐王朝將安北都護府由雲中城(今托克托縣境內)移至中受降城(今包頭市西烏拉特前旗,時稱天德軍),其目的主要是置兵屯墾,唐軍在屯墾丈量土地畝數及相鄰管轄地區的公里數時,其精確度是相當可信的,現在一華里500米,唐朝一里為450米,折算是必要的。唐王朝中期,天德軍所管轄範圍內,包括今固陽、武川境內哈拉門獨、哈拉合少、廟溝土城即北魏武川鎮一帶,良田廣袤千里。

文獻中,北出石門障,右入匈奴大路。經實地踏查後發現,以前疑似北魏武川鎮古城,土城樑古城、二份子古城、下南灘古城均沒有此地理特徵,唯有廟溝土城有此地理特徵。石門,兩山之間的通道口子即為石門。廟溝土城北有腮忽洞溝溝口,正是一個石門,且腮忽洞有榆樹壩為界,壩西是固陽,壩東是武川腮忽洞溝接石兵地溝,是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311省道,文獻中“右入”即向東可去四子王旗、錫盟、呼盟,向北可去達茂旗、蒙古、俄羅斯。正是歷史上的匈奴大路。而腮忽洞向西翻越楊樹壩進入固陽、伊盟、陝西、新疆(歷史上的西域)、西亞哈薩克斯坦、地中海,也正是歷史上的匈奴小路。當然了現代人乘坐汽車走的是311省道,歷史上的匈奴人騎馬出行,在草原丘陵地形下,追趕直線,插荒而行,與現代人行走路線不一定一致,但行走方向與區域還是相同的。

張傳璽著《中國古代史綱》。在文中對北魏武川鎮有精確肯定的定位:拓跋部的中心東移後,為了防禦來自北方柔然族的侵襲,特在陰山以北東西沿線設置了“北方六鎮”,即沃野鎮(今巴盟五原東北)、懷朔鎮(今固陽西南白靈淖爾古城)、武川鎮(今武川西土城)、撫冥鎮(今四子王旗東南土城子)、柔玄鎮(今興和臺基廟東北)和懷荒鎮(今張北縣境)。其中武川鎮為“北方六鎮”中心,武川鎮即今廟溝西土城。

在武川境內有兩處“西土城”古遺蹟。一處為今德勝溝鄉【有塞北小延安紅色旅遊基地】東土城附近的“西土城”,另一處則為廟溝土城【民間為區別東土城,稱為“西土城”】。據《武川縣誌》載,東土城及其附近的南土城、西土城、北土城均為金元時期的遺址,出土文物中就有寫著“都護”字樣的瓷罐等。武川縣東土城1975年出土一方銅印,經自治區文物考古專家鑑定,正是元代監國公主“阿拉海”【成吉思汗女兒】的權印。顯然,東土城附近的西土城並非北魏武川鎮。北魏與金元時期時間上相差六七百年,且這個西土城是金元時期守軍官兵的家眷居所,地處開闊平坦地帶,可用於駐兵屯守,不能起到扼守陰山要塞的作用。

在武川民間“西土城”也是專指“廟溝土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河北、山西、陝西一些姑娘下嫁至武川西南部廟溝土城村,時間長了姑娘父母及其他親屬來探望她。乘坐呼和浩特運輸公司的客運車,常發生沒到廟溝土城就在東部的東土城誤下車的現象,時“班車”不是每天都有,兩天才一趟。由於東、西土城的失誤,憑添不少麻煩。晚上需在東土城住旅店兩宿,用手搖接線機轉控電話與親人溝通,親人們心急如焚不說,在那個貧窮年代,還無形增加花費不少盤纏。後來,“班車”乘務員吸取教訓,每有去土城子村的旅客,都提醒是東土城下車還是廟溝土城村的“西土城”下車。可見,武川民間一直把“廟溝土城”稱作西土城。

張傳璽先生著《中國古代史綱》把北魏武川鎮定位於武川西南的“西土城”的話,也只能是“廟溝土城”為“西土城”。那麼“廟溝土城”即為北魏武川鎮,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當以上所有北魏武川鎮的相關信息集中批露出來的時候,當概率學都解釋不了的相似事件在短期內同時爆發時,巧合的說辭已然是蒼白無力,唯有一種說得通的解釋,那就是,在今天,我們比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接近考證出北魏武川鎮的準確方位!!!

後續,還將從“陰山白道”、“白道中溪水”、“酈道元著《水經注》”、“北魏六鎮起義”的起義和被鎮壓過程中的軍事活動中全方位、多角度考證:廟溝土城即為北魏武川鎮。

常玉良於2019年7月8日

"

北魏武川鎮在何方(一)

北魏末年的正光五年(公元524年),發生了影響中國歷史百件重大歷史事件之一的“北方六鎮”起義,從此“六鎮”進入中國歷史的視野。而“六鎮”之中,北魏武川鎮當屬“六鎮”防衛的重點和中心鎮。自“六鎮”起義後北魏國勢日漸衰落,終於分裂為東、西兩魏。二十年後,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鎮壓起義中成長起來一批軍事集團,尤以宇文泰為領袖的“關隴軍事集團”最為重要,這個軍事集團最終歸於隋、唐統一中國。

那麼歷史上的北魏武川鎮在今天的武川哪裡呢?

(一)北魏武川鎮考證沿革

1、土城樑古城

上世紀五十年代,近現代考古、歷史學家都從不同角度對歷史上的北魏武川鎮方位進行了考證,均認為武川鎮在今武川縣境內,但在具體位置上看法頗不一致。他們發現了北魏土城樑古城,土城樑古城位於現在武川縣大青山鄉烏蘭不浪村(區別於現在武川西烏蘭不浪鎮)土城樑。但通過近年來文物考古工作的不斷髮展,予以否定。理由是,北魏武川鎮起著扼守交通要塞的作用,而土城樑古城,從地理位置上看,古城距最近的交通要道也有近約14華里,又位於山巔之上,起不到扼守交通要塞的作用。認為該古城不應該是六鎮之一的武川鎮,而應是魏帝的行宮之一。

2、二份子城灘古城

一九八六年六月,烏盟文物站【時武川縣歸烏蘭察布盟管轄縣,一九九六年武川縣劃歸呼和浩特市】、武川縣文管所在武川縣境內進行文物普查中,在現今武川縣二份子鄉發現一座北魏古城。烏盟文物站於一九九一年十月再次派李興盛、趙傑二同志對二份子古城作了全面、詳細的調查。但通過近年來文物考古工作的不斷髮展,予以否定。理由是,雖二份子古城規模較大,所處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扼守著由武川境內通往北部達爾罕草原的最大山口【今包頭市達茂旗境內】。但此城與諸多歷史文獻對於北魏武川鎮的記載不甚吻合。如文獻《水經注》【北魏安南將軍,民間稱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著】、《綏遠通志稿》《綏遠省調查概要》《中國古代史綱》等。僅與文獻《清一統志》:“武川鎮城在歸化城【今呼和浩浩】西北。”《山西通志》:“以今地勢考之,武川在茂明安南;………”相吻合。但也是僅指明瞭方向,但在這一方向上的哪裡,還是模糊不清的!

3、下南灘古城

下南灘古城位於武川縣城【可可以力更鎮,蒙古語藍色的山彎】正西14華里處的武川縣大青山鄉下南灘村面北1公里處的名曰“瓦片地”的耕地內。城西有發源武川縣城北部的昆都侖河,經古城西向南流,進入水磨溝與槍盤河匯合處,南流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匯入大黑河。槍盤河,武川文史叫搶盤河,呼市文史叫槍盤河,是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中“白道中溪水”流逕北魏武川鎮,槍盤河發源於現今武川縣上禿亥鄉後西溝,向南通過柳溝門進入土默特左旗,畢克旗鎮北的水磨溝,匯入大黑河,大黑河北魏時稱為“芒幹水”。溝口北為土左旗水磨溝的這道溝,是整個大青山區南北最為寬闊的一道通溝。但下南灘古城雖與文獻《水經注》記載相符,但再沒有其它文獻和歷史文物的考證支撐,僅憑“白道中溪水”一點不足為證。因為“白道中溪水”不止一條,即不是唯一的。又因北魏時期至今,已有近1600多年,水文地質變化較大。期間,特別是近現代以來,大青山植被破壞嚴重,河流變溪流,溪流變斷流,斷流變地伏流,變化是很大的。溪流,山裡的小河水。河水,水道中較溪流大的水。一般溪流可淌水過河通行,但河流卻並不容易淌水通行,大多得藉助搭撟。中華文化溪、河還是有差別的。

二、北魏武川鎮考證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武川縣境最西南有一條長約28華里的溝叫廟溝,廟溝東起榆樹店村西至廟溝土城村,榆樹店村與山前北克齊鎮西6公里察素齊鎮東8公里的此老山山腳下西岔溝~黑牛溝相交於武川廟溝,黑牛溝從榆樹店村繼續向西北延伸,經哈拉合少至武川石兵地溝“壕賴腮”隘口終止。

廟溝土城村有一秦漢古城遺蹟,古城東北被山河環繞,西南有孤山作屏障,東可通黑牛溝,南達土右旗美岱溝,可到達“美岱召”,北出百靈廟【歷史上的匈奴大道】,水繞山環構成10餘平方公里之盆地。這裡四通八達,是大青山後少有之開闊區域,是大青山最理想的扼守交通要塞之地。

而近期在廟溝東端的榆樹店村考古發現了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燾的行宮~~廣德殿。這樣在武川境內就發現兩處北魏皇帝行宮,武川大青山鄉東烏蘭不浪村土城樑行宮和廟溝榆樹店村北山上的“廣德殿”宮。而歷史記載,北魏皇帝行宮是皇帝御駕親征,親臨一線指揮的生活住所。太武帝拓跋燾是北魏政權有作為的一個皇帝,他將被征服的“敕勒族”【歷史上創作敕勒歌,被中原人稱作高車族的民族】調往陰山南北放牧,以保證北魏軍隊的後勤保障供應。他親臨“白道守將”~~段進遇害現場,撫卹白道將士,並追封“段進”為安北將軍。他針對柔然族屢次犯塞,開始修築“北魏六鎮”。六鎮尤以武川鎮為重心和中心,北魏從拓跋燾第三位皇帝起以後歷任“安北將軍”將武川鎮的防守列為重點。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拓跋燾皇帝以後的50多年後,發生了影響中國歷史百件重大歷史事件之一的“北方六鎮”起義,圍繞起義和鎮壓起義的戰爭均發生在六鎮中心的武川鎮。

無獨有偶!就在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燾廣德殿行宮西28華里的廟溝西端~~廟溝土城村,出土了一枚銅印,上有陽文篆刻“段進”二字。那方印是正方形的,邊長1.4釐米,高1.7釐米,上面有鈕,鈕上有孔。

史記《魏書》卷八十七載,“段進,不知何許人也,世祖初為‘白道守將’,蠕蠕(柔然人)‘大檀’入塞,圍之,力屈被執,進抗聲大罵,逐被賊殺,追贈‘安北將軍’,賜爵顯美候,諡曰茬……”。從以上文獻看出,“段進”生前為白道守將,死後追認為“安北將軍”。段進印為白道守將“權印”,只是被柔然人攻破了塞子,在戰亂過程中被埋入土中,今朝再現天日。在所有考證北魏武川鎮文物中,“段進”印無疑是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它的價值極大,遠遠超過了代表北魏建築的用隸書書寫的“富貴萬歲”的瓦當,瓦當作為“物證”大多出露於地表,年代久遠被人為破壞消失,而段進印則作為“人證”被深埋於地下,得以再現人間。

至此我們先暫時結合“六鎮起義”的相關文獻內容。完全可以進行一個邏輯推理:假如段進印為白道守將的“權印”,那麼段進印出土地~~廟溝土城,即為白道將軍扼守要塞之地,段進犧牲後被追認為“安北將軍”,以後歷任“安北將軍”以武川鎮即廟溝土城為扼守要塞重點,“北魏六鎮”起義重點消滅駐紮在武川鎮的“安北將軍”軍團,那麼廟溝土城即為北魏武川鎮。看來北魏“安北將軍”在“六鎮”起義時北魏軍隊駐軍在哪裡,是考證武川鎮的關鍵。因為如果當時起義軍攻打武川鎮即為攻打“安北將軍”率軍駐地,“安北將軍”如果當時率軍駐紮在“廟溝土城”,那麼“廟溝土城”即為歷史上的北魏武川鎮。用六鎮起義的過程考證北魏武川鎮,將在後面有專寫一章進行論證。這裡只在“北魏武川鎮考證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先行概述一下,並列列舉北魏武川鎮考證要素,以便這一方向的考證與歷史文獻的考證齊頭並進。

三、廟溝土城為北魏武川鎮的考證

1、歷史文獻的考證

瓦當文字多隸書“富貴萬歲”四字,為北魏古城的標誌性文物。廟溝土城沒有發現這些瓦當文物,卻發現了“段進”印文物。與此同時,考古學家發現廟溝土城早為秦、漢古城,廟溝土城曾為北魏增修使用過。歷史文獻:《綏遠省調查概要》:“今縣(武川)之西南有古城灣,其地位當自白道中溪之北,或即古之武川鎮城也”。

歷史文獻《綏遠通志稿》:“土城灣村附近,有古城遺址,該村在武川縣西南,則此城其殆拓跋魏或盛唐所築……”。兩則歷史文獻直指廟溝土城。

關於北魏六鎮之一的武川鎮,在《魏書》和《水經注》中多有提及,但均無準確的方位記載。最早明確記載古城方位是唐代《元和郡縣圖志》:“武川城,今名黑城,後魏六鎮從西第三鎮在‘天德軍’北三百里,自北出石門障即光祿城,右入匈奴大路。”在這段歷史文獻中“光祿城”地理位置驚人的與廟溝土城即武川城物合,“天德軍”與廟溝土城的距離也與“天德軍”到武川城的距離驚人的吻合!

光祿城,西漢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史記·匈奴傳》: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障列亭……”。漢朝不僅延用趙長城、秦長城,而又在大青山中新築長城,在今天的廟溝土城北,在武川哈拉合少、哈拉門獨,與固陽縣交界處,有三段長城的會合點,在趙國舊塞“五原塞”(指通向五原塞的長城)的基礎上增築城堡叫“光祿城”。之所以叫“光祿城”是因為漢朝修城大使“徐自為”自為,為人名,字光祿。歷史記載,同時期興築的現武川境內的長城還有,武川可鎮南“什爾登古城”、武川哈樂鎮的“什蘭哈達古城”、廟溝土城東24華里的“母號窯古城”,“五原塞”山後即南面設有一個重要古城戍守,即“廟溝土城子古城”~~考證中的北魏武川鎮。“塞”常泛指長城。也指於險要之處所構築的工事,目的為阻塞敵人之進入,是防守的重點之一。在山口內,還有土石混築的用來切斷山路的牆,稱為“當路塞”。廟溝土城古城北的“石門障”即今天的腮忽洞口,當時就有“當路塞”。

唐代,國勢較強,在征服突厥後,並未恢復秦、漢以來的郡縣制,而是建置了一批邊防軍事性質的機構,如雲中都護府、單于大都護府、安北都護府,東、中、西受降城。時北魏時遺留下來的武川鎮和天德軍在唐朝“安北都護府”管轄內。天德軍,治所在今包頭西南的烏拉特前旗東北,現已被烏樑素海所淹沒。以此為座標,廟溝土城古城正好在其東北(文中的北不應該是一種確指,按每唐裡合今約450米折算,三百唐里約等於270華里,即135公里。翻開《全國交通營運線路里程示意圖》第二版81頁,查找計算今烏拉特前旗至廟溝土城的交通營運距離,完全吻合。這個公里數是不容置疑的,歷史記載,唐王朝將安北都護府由雲中城(今托克托縣境內)移至中受降城(今包頭市西烏拉特前旗,時稱天德軍),其目的主要是置兵屯墾,唐軍在屯墾丈量土地畝數及相鄰管轄地區的公里數時,其精確度是相當可信的,現在一華里500米,唐朝一里為450米,折算是必要的。唐王朝中期,天德軍所管轄範圍內,包括今固陽、武川境內哈拉門獨、哈拉合少、廟溝土城即北魏武川鎮一帶,良田廣袤千里。

文獻中,北出石門障,右入匈奴大路。經實地踏查後發現,以前疑似北魏武川鎮古城,土城樑古城、二份子古城、下南灘古城均沒有此地理特徵,唯有廟溝土城有此地理特徵。石門,兩山之間的通道口子即為石門。廟溝土城北有腮忽洞溝溝口,正是一個石門,且腮忽洞有榆樹壩為界,壩西是固陽,壩東是武川腮忽洞溝接石兵地溝,是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311省道,文獻中“右入”即向東可去四子王旗、錫盟、呼盟,向北可去達茂旗、蒙古、俄羅斯。正是歷史上的匈奴大路。而腮忽洞向西翻越楊樹壩進入固陽、伊盟、陝西、新疆(歷史上的西域)、西亞哈薩克斯坦、地中海,也正是歷史上的匈奴小路。當然了現代人乘坐汽車走的是311省道,歷史上的匈奴人騎馬出行,在草原丘陵地形下,追趕直線,插荒而行,與現代人行走路線不一定一致,但行走方向與區域還是相同的。

張傳璽著《中國古代史綱》。在文中對北魏武川鎮有精確肯定的定位:拓跋部的中心東移後,為了防禦來自北方柔然族的侵襲,特在陰山以北東西沿線設置了“北方六鎮”,即沃野鎮(今巴盟五原東北)、懷朔鎮(今固陽西南白靈淖爾古城)、武川鎮(今武川西土城)、撫冥鎮(今四子王旗東南土城子)、柔玄鎮(今興和臺基廟東北)和懷荒鎮(今張北縣境)。其中武川鎮為“北方六鎮”中心,武川鎮即今廟溝西土城。

在武川境內有兩處“西土城”古遺蹟。一處為今德勝溝鄉【有塞北小延安紅色旅遊基地】東土城附近的“西土城”,另一處則為廟溝土城【民間為區別東土城,稱為“西土城”】。據《武川縣誌》載,東土城及其附近的南土城、西土城、北土城均為金元時期的遺址,出土文物中就有寫著“都護”字樣的瓷罐等。武川縣東土城1975年出土一方銅印,經自治區文物考古專家鑑定,正是元代監國公主“阿拉海”【成吉思汗女兒】的權印。顯然,東土城附近的西土城並非北魏武川鎮。北魏與金元時期時間上相差六七百年,且這個西土城是金元時期守軍官兵的家眷居所,地處開闊平坦地帶,可用於駐兵屯守,不能起到扼守陰山要塞的作用。

在武川民間“西土城”也是專指“廟溝土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河北、山西、陝西一些姑娘下嫁至武川西南部廟溝土城村,時間長了姑娘父母及其他親屬來探望她。乘坐呼和浩特運輸公司的客運車,常發生沒到廟溝土城就在東部的東土城誤下車的現象,時“班車”不是每天都有,兩天才一趟。由於東、西土城的失誤,憑添不少麻煩。晚上需在東土城住旅店兩宿,用手搖接線機轉控電話與親人溝通,親人們心急如焚不說,在那個貧窮年代,還無形增加花費不少盤纏。後來,“班車”乘務員吸取教訓,每有去土城子村的旅客,都提醒是東土城下車還是廟溝土城村的“西土城”下車。可見,武川民間一直把“廟溝土城”稱作西土城。

張傳璽先生著《中國古代史綱》把北魏武川鎮定位於武川西南的“西土城”的話,也只能是“廟溝土城”為“西土城”。那麼“廟溝土城”即為北魏武川鎮,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當以上所有北魏武川鎮的相關信息集中批露出來的時候,當概率學都解釋不了的相似事件在短期內同時爆發時,巧合的說辭已然是蒼白無力,唯有一種說得通的解釋,那就是,在今天,我們比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接近考證出北魏武川鎮的準確方位!!!

後續,還將從“陰山白道”、“白道中溪水”、“酈道元著《水經注》”、“北魏六鎮起義”的起義和被鎮壓過程中的軍事活動中全方位、多角度考證:廟溝土城即為北魏武川鎮。

常玉良於2019年7月8日

北魏武川鎮在何方(一)

常玉良個人簡介,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廟溝村人。內蒙古師範大學財會專業畢業,本科學歷,中共黨員。曾先後在伊利集團,呼市煉油廠呼石化項目,內蒙古鴻元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中國建設協會會員,內蒙古萬里行公益協會會員,呼和浩特建築行業協會會員。

多部歷史文化、軼事考據類作品先後發表於:《北方文苑》《塞北風文集》《中國塞北網》《中國天堂草原攝影網》“中國觀網華北區區刊《塞翁詩會》”《中國陰山作家網》·今日頭條。

"

北魏武川鎮在何方(一)

北魏末年的正光五年(公元524年),發生了影響中國歷史百件重大歷史事件之一的“北方六鎮”起義,從此“六鎮”進入中國歷史的視野。而“六鎮”之中,北魏武川鎮當屬“六鎮”防衛的重點和中心鎮。自“六鎮”起義後北魏國勢日漸衰落,終於分裂為東、西兩魏。二十年後,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鎮壓起義中成長起來一批軍事集團,尤以宇文泰為領袖的“關隴軍事集團”最為重要,這個軍事集團最終歸於隋、唐統一中國。

那麼歷史上的北魏武川鎮在今天的武川哪裡呢?

(一)北魏武川鎮考證沿革

1、土城樑古城

上世紀五十年代,近現代考古、歷史學家都從不同角度對歷史上的北魏武川鎮方位進行了考證,均認為武川鎮在今武川縣境內,但在具體位置上看法頗不一致。他們發現了北魏土城樑古城,土城樑古城位於現在武川縣大青山鄉烏蘭不浪村(區別於現在武川西烏蘭不浪鎮)土城樑。但通過近年來文物考古工作的不斷髮展,予以否定。理由是,北魏武川鎮起著扼守交通要塞的作用,而土城樑古城,從地理位置上看,古城距最近的交通要道也有近約14華里,又位於山巔之上,起不到扼守交通要塞的作用。認為該古城不應該是六鎮之一的武川鎮,而應是魏帝的行宮之一。

2、二份子城灘古城

一九八六年六月,烏盟文物站【時武川縣歸烏蘭察布盟管轄縣,一九九六年武川縣劃歸呼和浩特市】、武川縣文管所在武川縣境內進行文物普查中,在現今武川縣二份子鄉發現一座北魏古城。烏盟文物站於一九九一年十月再次派李興盛、趙傑二同志對二份子古城作了全面、詳細的調查。但通過近年來文物考古工作的不斷髮展,予以否定。理由是,雖二份子古城規模較大,所處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扼守著由武川境內通往北部達爾罕草原的最大山口【今包頭市達茂旗境內】。但此城與諸多歷史文獻對於北魏武川鎮的記載不甚吻合。如文獻《水經注》【北魏安南將軍,民間稱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著】、《綏遠通志稿》《綏遠省調查概要》《中國古代史綱》等。僅與文獻《清一統志》:“武川鎮城在歸化城【今呼和浩浩】西北。”《山西通志》:“以今地勢考之,武川在茂明安南;………”相吻合。但也是僅指明瞭方向,但在這一方向上的哪裡,還是模糊不清的!

3、下南灘古城

下南灘古城位於武川縣城【可可以力更鎮,蒙古語藍色的山彎】正西14華里處的武川縣大青山鄉下南灘村面北1公里處的名曰“瓦片地”的耕地內。城西有發源武川縣城北部的昆都侖河,經古城西向南流,進入水磨溝與槍盤河匯合處,南流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匯入大黑河。槍盤河,武川文史叫搶盤河,呼市文史叫槍盤河,是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中“白道中溪水”流逕北魏武川鎮,槍盤河發源於現今武川縣上禿亥鄉後西溝,向南通過柳溝門進入土默特左旗,畢克旗鎮北的水磨溝,匯入大黑河,大黑河北魏時稱為“芒幹水”。溝口北為土左旗水磨溝的這道溝,是整個大青山區南北最為寬闊的一道通溝。但下南灘古城雖與文獻《水經注》記載相符,但再沒有其它文獻和歷史文物的考證支撐,僅憑“白道中溪水”一點不足為證。因為“白道中溪水”不止一條,即不是唯一的。又因北魏時期至今,已有近1600多年,水文地質變化較大。期間,特別是近現代以來,大青山植被破壞嚴重,河流變溪流,溪流變斷流,斷流變地伏流,變化是很大的。溪流,山裡的小河水。河水,水道中較溪流大的水。一般溪流可淌水過河通行,但河流卻並不容易淌水通行,大多得藉助搭撟。中華文化溪、河還是有差別的。

二、北魏武川鎮考證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武川縣境最西南有一條長約28華里的溝叫廟溝,廟溝東起榆樹店村西至廟溝土城村,榆樹店村與山前北克齊鎮西6公里察素齊鎮東8公里的此老山山腳下西岔溝~黑牛溝相交於武川廟溝,黑牛溝從榆樹店村繼續向西北延伸,經哈拉合少至武川石兵地溝“壕賴腮”隘口終止。

廟溝土城村有一秦漢古城遺蹟,古城東北被山河環繞,西南有孤山作屏障,東可通黑牛溝,南達土右旗美岱溝,可到達“美岱召”,北出百靈廟【歷史上的匈奴大道】,水繞山環構成10餘平方公里之盆地。這裡四通八達,是大青山後少有之開闊區域,是大青山最理想的扼守交通要塞之地。

而近期在廟溝東端的榆樹店村考古發現了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燾的行宮~~廣德殿。這樣在武川境內就發現兩處北魏皇帝行宮,武川大青山鄉東烏蘭不浪村土城樑行宮和廟溝榆樹店村北山上的“廣德殿”宮。而歷史記載,北魏皇帝行宮是皇帝御駕親征,親臨一線指揮的生活住所。太武帝拓跋燾是北魏政權有作為的一個皇帝,他將被征服的“敕勒族”【歷史上創作敕勒歌,被中原人稱作高車族的民族】調往陰山南北放牧,以保證北魏軍隊的後勤保障供應。他親臨“白道守將”~~段進遇害現場,撫卹白道將士,並追封“段進”為安北將軍。他針對柔然族屢次犯塞,開始修築“北魏六鎮”。六鎮尤以武川鎮為重心和中心,北魏從拓跋燾第三位皇帝起以後歷任“安北將軍”將武川鎮的防守列為重點。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拓跋燾皇帝以後的50多年後,發生了影響中國歷史百件重大歷史事件之一的“北方六鎮”起義,圍繞起義和鎮壓起義的戰爭均發生在六鎮中心的武川鎮。

無獨有偶!就在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燾廣德殿行宮西28華里的廟溝西端~~廟溝土城村,出土了一枚銅印,上有陽文篆刻“段進”二字。那方印是正方形的,邊長1.4釐米,高1.7釐米,上面有鈕,鈕上有孔。

史記《魏書》卷八十七載,“段進,不知何許人也,世祖初為‘白道守將’,蠕蠕(柔然人)‘大檀’入塞,圍之,力屈被執,進抗聲大罵,逐被賊殺,追贈‘安北將軍’,賜爵顯美候,諡曰茬……”。從以上文獻看出,“段進”生前為白道守將,死後追認為“安北將軍”。段進印為白道守將“權印”,只是被柔然人攻破了塞子,在戰亂過程中被埋入土中,今朝再現天日。在所有考證北魏武川鎮文物中,“段進”印無疑是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它的價值極大,遠遠超過了代表北魏建築的用隸書書寫的“富貴萬歲”的瓦當,瓦當作為“物證”大多出露於地表,年代久遠被人為破壞消失,而段進印則作為“人證”被深埋於地下,得以再現人間。

至此我們先暫時結合“六鎮起義”的相關文獻內容。完全可以進行一個邏輯推理:假如段進印為白道守將的“權印”,那麼段進印出土地~~廟溝土城,即為白道將軍扼守要塞之地,段進犧牲後被追認為“安北將軍”,以後歷任“安北將軍”以武川鎮即廟溝土城為扼守要塞重點,“北魏六鎮”起義重點消滅駐紮在武川鎮的“安北將軍”軍團,那麼廟溝土城即為北魏武川鎮。看來北魏“安北將軍”在“六鎮”起義時北魏軍隊駐軍在哪裡,是考證武川鎮的關鍵。因為如果當時起義軍攻打武川鎮即為攻打“安北將軍”率軍駐地,“安北將軍”如果當時率軍駐紮在“廟溝土城”,那麼“廟溝土城”即為歷史上的北魏武川鎮。用六鎮起義的過程考證北魏武川鎮,將在後面有專寫一章進行論證。這裡只在“北魏武川鎮考證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先行概述一下,並列列舉北魏武川鎮考證要素,以便這一方向的考證與歷史文獻的考證齊頭並進。

三、廟溝土城為北魏武川鎮的考證

1、歷史文獻的考證

瓦當文字多隸書“富貴萬歲”四字,為北魏古城的標誌性文物。廟溝土城沒有發現這些瓦當文物,卻發現了“段進”印文物。與此同時,考古學家發現廟溝土城早為秦、漢古城,廟溝土城曾為北魏增修使用過。歷史文獻:《綏遠省調查概要》:“今縣(武川)之西南有古城灣,其地位當自白道中溪之北,或即古之武川鎮城也”。

歷史文獻《綏遠通志稿》:“土城灣村附近,有古城遺址,該村在武川縣西南,則此城其殆拓跋魏或盛唐所築……”。兩則歷史文獻直指廟溝土城。

關於北魏六鎮之一的武川鎮,在《魏書》和《水經注》中多有提及,但均無準確的方位記載。最早明確記載古城方位是唐代《元和郡縣圖志》:“武川城,今名黑城,後魏六鎮從西第三鎮在‘天德軍’北三百里,自北出石門障即光祿城,右入匈奴大路。”在這段歷史文獻中“光祿城”地理位置驚人的與廟溝土城即武川城物合,“天德軍”與廟溝土城的距離也與“天德軍”到武川城的距離驚人的吻合!

光祿城,西漢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史記·匈奴傳》: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障列亭……”。漢朝不僅延用趙長城、秦長城,而又在大青山中新築長城,在今天的廟溝土城北,在武川哈拉合少、哈拉門獨,與固陽縣交界處,有三段長城的會合點,在趙國舊塞“五原塞”(指通向五原塞的長城)的基礎上增築城堡叫“光祿城”。之所以叫“光祿城”是因為漢朝修城大使“徐自為”自為,為人名,字光祿。歷史記載,同時期興築的現武川境內的長城還有,武川可鎮南“什爾登古城”、武川哈樂鎮的“什蘭哈達古城”、廟溝土城東24華里的“母號窯古城”,“五原塞”山後即南面設有一個重要古城戍守,即“廟溝土城子古城”~~考證中的北魏武川鎮。“塞”常泛指長城。也指於險要之處所構築的工事,目的為阻塞敵人之進入,是防守的重點之一。在山口內,還有土石混築的用來切斷山路的牆,稱為“當路塞”。廟溝土城古城北的“石門障”即今天的腮忽洞口,當時就有“當路塞”。

唐代,國勢較強,在征服突厥後,並未恢復秦、漢以來的郡縣制,而是建置了一批邊防軍事性質的機構,如雲中都護府、單于大都護府、安北都護府,東、中、西受降城。時北魏時遺留下來的武川鎮和天德軍在唐朝“安北都護府”管轄內。天德軍,治所在今包頭西南的烏拉特前旗東北,現已被烏樑素海所淹沒。以此為座標,廟溝土城古城正好在其東北(文中的北不應該是一種確指,按每唐裡合今約450米折算,三百唐里約等於270華里,即135公里。翻開《全國交通營運線路里程示意圖》第二版81頁,查找計算今烏拉特前旗至廟溝土城的交通營運距離,完全吻合。這個公里數是不容置疑的,歷史記載,唐王朝將安北都護府由雲中城(今托克托縣境內)移至中受降城(今包頭市西烏拉特前旗,時稱天德軍),其目的主要是置兵屯墾,唐軍在屯墾丈量土地畝數及相鄰管轄地區的公里數時,其精確度是相當可信的,現在一華里500米,唐朝一里為450米,折算是必要的。唐王朝中期,天德軍所管轄範圍內,包括今固陽、武川境內哈拉門獨、哈拉合少、廟溝土城即北魏武川鎮一帶,良田廣袤千里。

文獻中,北出石門障,右入匈奴大路。經實地踏查後發現,以前疑似北魏武川鎮古城,土城樑古城、二份子古城、下南灘古城均沒有此地理特徵,唯有廟溝土城有此地理特徵。石門,兩山之間的通道口子即為石門。廟溝土城北有腮忽洞溝溝口,正是一個石門,且腮忽洞有榆樹壩為界,壩西是固陽,壩東是武川腮忽洞溝接石兵地溝,是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311省道,文獻中“右入”即向東可去四子王旗、錫盟、呼盟,向北可去達茂旗、蒙古、俄羅斯。正是歷史上的匈奴大路。而腮忽洞向西翻越楊樹壩進入固陽、伊盟、陝西、新疆(歷史上的西域)、西亞哈薩克斯坦、地中海,也正是歷史上的匈奴小路。當然了現代人乘坐汽車走的是311省道,歷史上的匈奴人騎馬出行,在草原丘陵地形下,追趕直線,插荒而行,與現代人行走路線不一定一致,但行走方向與區域還是相同的。

張傳璽著《中國古代史綱》。在文中對北魏武川鎮有精確肯定的定位:拓跋部的中心東移後,為了防禦來自北方柔然族的侵襲,特在陰山以北東西沿線設置了“北方六鎮”,即沃野鎮(今巴盟五原東北)、懷朔鎮(今固陽西南白靈淖爾古城)、武川鎮(今武川西土城)、撫冥鎮(今四子王旗東南土城子)、柔玄鎮(今興和臺基廟東北)和懷荒鎮(今張北縣境)。其中武川鎮為“北方六鎮”中心,武川鎮即今廟溝西土城。

在武川境內有兩處“西土城”古遺蹟。一處為今德勝溝鄉【有塞北小延安紅色旅遊基地】東土城附近的“西土城”,另一處則為廟溝土城【民間為區別東土城,稱為“西土城”】。據《武川縣誌》載,東土城及其附近的南土城、西土城、北土城均為金元時期的遺址,出土文物中就有寫著“都護”字樣的瓷罐等。武川縣東土城1975年出土一方銅印,經自治區文物考古專家鑑定,正是元代監國公主“阿拉海”【成吉思汗女兒】的權印。顯然,東土城附近的西土城並非北魏武川鎮。北魏與金元時期時間上相差六七百年,且這個西土城是金元時期守軍官兵的家眷居所,地處開闊平坦地帶,可用於駐兵屯守,不能起到扼守陰山要塞的作用。

在武川民間“西土城”也是專指“廟溝土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河北、山西、陝西一些姑娘下嫁至武川西南部廟溝土城村,時間長了姑娘父母及其他親屬來探望她。乘坐呼和浩特運輸公司的客運車,常發生沒到廟溝土城就在東部的東土城誤下車的現象,時“班車”不是每天都有,兩天才一趟。由於東、西土城的失誤,憑添不少麻煩。晚上需在東土城住旅店兩宿,用手搖接線機轉控電話與親人溝通,親人們心急如焚不說,在那個貧窮年代,還無形增加花費不少盤纏。後來,“班車”乘務員吸取教訓,每有去土城子村的旅客,都提醒是東土城下車還是廟溝土城村的“西土城”下車。可見,武川民間一直把“廟溝土城”稱作西土城。

張傳璽先生著《中國古代史綱》把北魏武川鎮定位於武川西南的“西土城”的話,也只能是“廟溝土城”為“西土城”。那麼“廟溝土城”即為北魏武川鎮,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當以上所有北魏武川鎮的相關信息集中批露出來的時候,當概率學都解釋不了的相似事件在短期內同時爆發時,巧合的說辭已然是蒼白無力,唯有一種說得通的解釋,那就是,在今天,我們比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接近考證出北魏武川鎮的準確方位!!!

後續,還將從“陰山白道”、“白道中溪水”、“酈道元著《水經注》”、“北魏六鎮起義”的起義和被鎮壓過程中的軍事活動中全方位、多角度考證:廟溝土城即為北魏武川鎮。

常玉良於2019年7月8日

北魏武川鎮在何方(一)

常玉良個人簡介,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廟溝村人。內蒙古師範大學財會專業畢業,本科學歷,中共黨員。曾先後在伊利集團,呼市煉油廠呼石化項目,內蒙古鴻元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中國建設協會會員,內蒙古萬里行公益協會會員,呼和浩特建築行業協會會員。

多部歷史文化、軼事考據類作品先後發表於:《北方文苑》《塞北風文集》《中國塞北網》《中國天堂草原攝影網》“中國觀網華北區區刊《塞翁詩會》”《中國陰山作家網》·今日頭條。

北魏武川鎮在何方(一)

《中國陰山作家網》編委會全體成員

總顧問: 田彬 耿瑞 趙如意 雲露 劉建光 林青彪 張繼龍 潘瑜 榮宏偉

總策劃: 任瑞新

總編輯: 莊筱濛

主 編: 雲鵬

副主編: 陳賀文 李櫻桃 經綸

編 輯: 經綸 沉默白新懷 白墨 席雍 李濤 雲遠 常玉良 呂波 子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