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明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13世紀大約3000年的時間,從夏、商、周西周到宋金對峙,我們的疆域一直是從北向南發展。從元朝開始,也就是公元1200年後,中華民族疆域逐漸由東向西發展,中國決定性地超越漢民族文明覆蓋的範圍,逐漸向多民族大中國發展與探索。

"

中華文明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13世紀大約3000年的時間,從夏、商、周西周到宋金對峙,我們的疆域一直是從北向南發展。從元朝開始,也就是公元1200年後,中華民族疆域逐漸由東向西發展,中國決定性地超越漢民族文明覆蓋的範圍,逐漸向多民族大中國發展與探索。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第一次人口大遷移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重大的人口大遷移,第一次是永嘉南渡,西晉永嘉年間中原地區經歷了長達16年的八王戰亂。匈奴、鮮卑、羯、羌、氐五族大肆屠殺漢人,導致這些漢人南逃,這次遷移人口的數量超過百萬。於此同時五胡勢力深入中原地區,中國北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十六國時期的北魏,再到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整個華北地區經歷了260多年的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在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之前,通過與中原王朝的長期鬥爭,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歷史學者把這種王朝稱之為“滲透王朝”,這種滲透王朝典型特點是:統治階層逐漸接受漢文化,導致與原來居住地的有親緣關係的部落群體,越來越遠,甚至有些都失去了聯繫,也因此失去根基。

"

中華文明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13世紀大約3000年的時間,從夏、商、周西周到宋金對峙,我們的疆域一直是從北向南發展。從元朝開始,也就是公元1200年後,中華民族疆域逐漸由東向西發展,中國決定性地超越漢民族文明覆蓋的範圍,逐漸向多民族大中國發展與探索。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第一次人口大遷移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重大的人口大遷移,第一次是永嘉南渡,西晉永嘉年間中原地區經歷了長達16年的八王戰亂。匈奴、鮮卑、羯、羌、氐五族大肆屠殺漢人,導致這些漢人南逃,這次遷移人口的數量超過百萬。於此同時五胡勢力深入中原地區,中國北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十六國時期的北魏,再到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整個華北地區經歷了260多年的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在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之前,通過與中原王朝的長期鬥爭,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歷史學者把這種王朝稱之為“滲透王朝”,這種滲透王朝典型特點是:統治階層逐漸接受漢文化,導致與原來居住地的有親緣關係的部落群體,越來越遠,甚至有些都失去了聯繫,也因此失去根基。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五胡十六國

比如,十六國中最早建國的是匈奴人劉淵,他拜了一個儒生為師,向他學習了《易經》《尚書》《左傳》等,他建立北魏之後,把原來的鮮卑群落,即原來的共同祖先部族稱之為“夷狄”,說成是原始人,這樣就把自己的原先信賴的力量給拋棄了。這一點讓清王朝進入中原以後非常警惕,一直保留著滿族文化。

這些滲透王朝的統治者,通過吸收華夏文化,並把漢民族這些政治制度,文化等積極吸收到自己的文化中,積極性比較高的,比如元朝後期的遼、金、以及清朝等。雖然這些滲透王朝統治著北方,但是他們任然把南遷的東晉視為正統的王朝,特別是到了孝文帝時期,這些北方少數民族也越來越以漢人自居。

"

中華文明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13世紀大約3000年的時間,從夏、商、周西周到宋金對峙,我們的疆域一直是從北向南發展。從元朝開始,也就是公元1200年後,中華民族疆域逐漸由東向西發展,中國決定性地超越漢民族文明覆蓋的範圍,逐漸向多民族大中國發展與探索。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第一次人口大遷移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重大的人口大遷移,第一次是永嘉南渡,西晉永嘉年間中原地區經歷了長達16年的八王戰亂。匈奴、鮮卑、羯、羌、氐五族大肆屠殺漢人,導致這些漢人南逃,這次遷移人口的數量超過百萬。於此同時五胡勢力深入中原地區,中國北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十六國時期的北魏,再到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整個華北地區經歷了260多年的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在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之前,通過與中原王朝的長期鬥爭,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歷史學者把這種王朝稱之為“滲透王朝”,這種滲透王朝典型特點是:統治階層逐漸接受漢文化,導致與原來居住地的有親緣關係的部落群體,越來越遠,甚至有些都失去了聯繫,也因此失去根基。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五胡十六國

比如,十六國中最早建國的是匈奴人劉淵,他拜了一個儒生為師,向他學習了《易經》《尚書》《左傳》等,他建立北魏之後,把原來的鮮卑群落,即原來的共同祖先部族稱之為“夷狄”,說成是原始人,這樣就把自己的原先信賴的力量給拋棄了。這一點讓清王朝進入中原以後非常警惕,一直保留著滿族文化。

這些滲透王朝的統治者,通過吸收華夏文化,並把漢民族這些政治制度,文化等積極吸收到自己的文化中,積極性比較高的,比如元朝後期的遼、金、以及清朝等。雖然這些滲透王朝統治著北方,但是他們任然把南遷的東晉視為正統的王朝,特別是到了孝文帝時期,這些北方少數民族也越來越以漢人自居。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胡人呈馬圖

當所有人都是漢人的時候,為了區分各自的民族,就以屬地互相稱呼,比如秦人、晉人等,而魏人和齊人是指北魏和北齊的那些少數民族統治者,所以我們現在稱呼的漢族,也是各少數民族不斷融合而來的。

北方民族以漢人自居,而漢族的風俗習慣也慢慢受到這些北方民族文化的影響。比如漢人以前是不坐椅子的,要麼席地而坐,要麼就跪著,後來有了胡床,這個其實是由馬紮演變而來的,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太師椅,這個在南北朝上層社會裡非常流行。到了戰國時期,我們開始穿著窄袖緊身的胡服,包括褲子等,這些都是受到胡人文化的影響。

"

中華文明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13世紀大約3000年的時間,從夏、商、周西周到宋金對峙,我們的疆域一直是從北向南發展。從元朝開始,也就是公元1200年後,中華民族疆域逐漸由東向西發展,中國決定性地超越漢民族文明覆蓋的範圍,逐漸向多民族大中國發展與探索。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第一次人口大遷移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重大的人口大遷移,第一次是永嘉南渡,西晉永嘉年間中原地區經歷了長達16年的八王戰亂。匈奴、鮮卑、羯、羌、氐五族大肆屠殺漢人,導致這些漢人南逃,這次遷移人口的數量超過百萬。於此同時五胡勢力深入中原地區,中國北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十六國時期的北魏,再到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整個華北地區經歷了260多年的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在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之前,通過與中原王朝的長期鬥爭,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歷史學者把這種王朝稱之為“滲透王朝”,這種滲透王朝典型特點是:統治階層逐漸接受漢文化,導致與原來居住地的有親緣關係的部落群體,越來越遠,甚至有些都失去了聯繫,也因此失去根基。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五胡十六國

比如,十六國中最早建國的是匈奴人劉淵,他拜了一個儒生為師,向他學習了《易經》《尚書》《左傳》等,他建立北魏之後,把原來的鮮卑群落,即原來的共同祖先部族稱之為“夷狄”,說成是原始人,這樣就把自己的原先信賴的力量給拋棄了。這一點讓清王朝進入中原以後非常警惕,一直保留著滿族文化。

這些滲透王朝的統治者,通過吸收華夏文化,並把漢民族這些政治制度,文化等積極吸收到自己的文化中,積極性比較高的,比如元朝後期的遼、金、以及清朝等。雖然這些滲透王朝統治著北方,但是他們任然把南遷的東晉視為正統的王朝,特別是到了孝文帝時期,這些北方少數民族也越來越以漢人自居。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胡人呈馬圖

當所有人都是漢人的時候,為了區分各自的民族,就以屬地互相稱呼,比如秦人、晉人等,而魏人和齊人是指北魏和北齊的那些少數民族統治者,所以我們現在稱呼的漢族,也是各少數民族不斷融合而來的。

北方民族以漢人自居,而漢族的風俗習慣也慢慢受到這些北方民族文化的影響。比如漢人以前是不坐椅子的,要麼席地而坐,要麼就跪著,後來有了胡床,這個其實是由馬紮演變而來的,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太師椅,這個在南北朝上層社會裡非常流行。到了戰國時期,我們開始穿著窄袖緊身的胡服,包括褲子等,這些都是受到胡人文化的影響。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胡服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自北齊之後,中國衣冠全用胡制”,這時候受影響的不僅僅是衣服,包括音樂、舞蹈、禮儀等。比如“魏晉以降,古樂衰微,而相雜以羌湖之音“,也就是說魏晉以來,古代的音樂就衰弱了,而且混進了少數民族的音樂。我們文化中的七七守喪,其實來自北魏,包括在朝堂之上穿靴子等,這些禮儀都是來自胡人。而且我們後來經常稱呼兄長的“哥哥”,其實來自鮮卑語“啊噶”,這個哥原指歌,後來用作兄長的稱呼後,為了區分就把唱歌的歌加了“欠”字旁。

因此漢人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南方漢人也是一樣,在吸收南方土著人群之後,也很難分清楚是哪一個少數民族了。

第二次人口大遷移

第二次的人口大遷移是安史之亂之後,像西安、洛陽、開封等地的貴族都開始逃亡湖南、湖北地區,所以荊州南部地區人口暴增十幾倍。《舊唐書》記載:“長江下游受到東、西兩京叛軍蹂躪,紛紛渡長江避難”這裡的兩京是指長安和洛陽。

"

中華文明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13世紀大約3000年的時間,從夏、商、周西周到宋金對峙,我們的疆域一直是從北向南發展。從元朝開始,也就是公元1200年後,中華民族疆域逐漸由東向西發展,中國決定性地超越漢民族文明覆蓋的範圍,逐漸向多民族大中國發展與探索。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第一次人口大遷移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重大的人口大遷移,第一次是永嘉南渡,西晉永嘉年間中原地區經歷了長達16年的八王戰亂。匈奴、鮮卑、羯、羌、氐五族大肆屠殺漢人,導致這些漢人南逃,這次遷移人口的數量超過百萬。於此同時五胡勢力深入中原地區,中國北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十六國時期的北魏,再到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整個華北地區經歷了260多年的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在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之前,通過與中原王朝的長期鬥爭,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歷史學者把這種王朝稱之為“滲透王朝”,這種滲透王朝典型特點是:統治階層逐漸接受漢文化,導致與原來居住地的有親緣關係的部落群體,越來越遠,甚至有些都失去了聯繫,也因此失去根基。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五胡十六國

比如,十六國中最早建國的是匈奴人劉淵,他拜了一個儒生為師,向他學習了《易經》《尚書》《左傳》等,他建立北魏之後,把原來的鮮卑群落,即原來的共同祖先部族稱之為“夷狄”,說成是原始人,這樣就把自己的原先信賴的力量給拋棄了。這一點讓清王朝進入中原以後非常警惕,一直保留著滿族文化。

這些滲透王朝的統治者,通過吸收華夏文化,並把漢民族這些政治制度,文化等積極吸收到自己的文化中,積極性比較高的,比如元朝後期的遼、金、以及清朝等。雖然這些滲透王朝統治著北方,但是他們任然把南遷的東晉視為正統的王朝,特別是到了孝文帝時期,這些北方少數民族也越來越以漢人自居。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胡人呈馬圖

當所有人都是漢人的時候,為了區分各自的民族,就以屬地互相稱呼,比如秦人、晉人等,而魏人和齊人是指北魏和北齊的那些少數民族統治者,所以我們現在稱呼的漢族,也是各少數民族不斷融合而來的。

北方民族以漢人自居,而漢族的風俗習慣也慢慢受到這些北方民族文化的影響。比如漢人以前是不坐椅子的,要麼席地而坐,要麼就跪著,後來有了胡床,這個其實是由馬紮演變而來的,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太師椅,這個在南北朝上層社會裡非常流行。到了戰國時期,我們開始穿著窄袖緊身的胡服,包括褲子等,這些都是受到胡人文化的影響。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胡服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自北齊之後,中國衣冠全用胡制”,這時候受影響的不僅僅是衣服,包括音樂、舞蹈、禮儀等。比如“魏晉以降,古樂衰微,而相雜以羌湖之音“,也就是說魏晉以來,古代的音樂就衰弱了,而且混進了少數民族的音樂。我們文化中的七七守喪,其實來自北魏,包括在朝堂之上穿靴子等,這些禮儀都是來自胡人。而且我們後來經常稱呼兄長的“哥哥”,其實來自鮮卑語“啊噶”,這個哥原指歌,後來用作兄長的稱呼後,為了區分就把唱歌的歌加了“欠”字旁。

因此漢人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南方漢人也是一樣,在吸收南方土著人群之後,也很難分清楚是哪一個少數民族了。

第二次人口大遷移

第二次的人口大遷移是安史之亂之後,像西安、洛陽、開封等地的貴族都開始逃亡湖南、湖北地區,所以荊州南部地區人口暴增十幾倍。《舊唐書》記載:“長江下游受到東、西兩京叛軍蹂躪,紛紛渡長江避難”這裡的兩京是指長安和洛陽。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安史之亂

到達江西北部的這些移民,後來成為客家人。隨著宋朝政權的南遷,中國無論是政治中心還是經濟中心都逐漸南移。我們從人口數據可以看到這次人口的大遷移,從公元750年也就是安史之亂之後,到公元1200年南宋時期,長江人口增長643%,長江中游人口增長483%,兩廣地區人口增長最多,有30萬到120萬,近3倍的增長,而同比北方的人口卻只增長了52%。

從現在基因學來看,南方漢族基因約92%來自北方,少數民族有40%基因來自南方土著,南方土著人口數量本來就少,在大量南遷的漢族人中,人口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南方吸引大量的漢族人口除了戰亂以外,還有經濟方面的原因,法國曆史學家布羅代爾計算南北農業獲取熱量對比發現,畜牧業單位面積熱量佔比是1:4,而以水稻為主的農業單位熱量佔比是4:21.6,可見生產效率差異非常大。

"

中華文明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13世紀大約3000年的時間,從夏、商、周西周到宋金對峙,我們的疆域一直是從北向南發展。從元朝開始,也就是公元1200年後,中華民族疆域逐漸由東向西發展,中國決定性地超越漢民族文明覆蓋的範圍,逐漸向多民族大中國發展與探索。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第一次人口大遷移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重大的人口大遷移,第一次是永嘉南渡,西晉永嘉年間中原地區經歷了長達16年的八王戰亂。匈奴、鮮卑、羯、羌、氐五族大肆屠殺漢人,導致這些漢人南逃,這次遷移人口的數量超過百萬。於此同時五胡勢力深入中原地區,中國北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十六國時期的北魏,再到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整個華北地區經歷了260多年的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在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之前,通過與中原王朝的長期鬥爭,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歷史學者把這種王朝稱之為“滲透王朝”,這種滲透王朝典型特點是:統治階層逐漸接受漢文化,導致與原來居住地的有親緣關係的部落群體,越來越遠,甚至有些都失去了聯繫,也因此失去根基。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五胡十六國

比如,十六國中最早建國的是匈奴人劉淵,他拜了一個儒生為師,向他學習了《易經》《尚書》《左傳》等,他建立北魏之後,把原來的鮮卑群落,即原來的共同祖先部族稱之為“夷狄”,說成是原始人,這樣就把自己的原先信賴的力量給拋棄了。這一點讓清王朝進入中原以後非常警惕,一直保留著滿族文化。

這些滲透王朝的統治者,通過吸收華夏文化,並把漢民族這些政治制度,文化等積極吸收到自己的文化中,積極性比較高的,比如元朝後期的遼、金、以及清朝等。雖然這些滲透王朝統治著北方,但是他們任然把南遷的東晉視為正統的王朝,特別是到了孝文帝時期,這些北方少數民族也越來越以漢人自居。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胡人呈馬圖

當所有人都是漢人的時候,為了區分各自的民族,就以屬地互相稱呼,比如秦人、晉人等,而魏人和齊人是指北魏和北齊的那些少數民族統治者,所以我們現在稱呼的漢族,也是各少數民族不斷融合而來的。

北方民族以漢人自居,而漢族的風俗習慣也慢慢受到這些北方民族文化的影響。比如漢人以前是不坐椅子的,要麼席地而坐,要麼就跪著,後來有了胡床,這個其實是由馬紮演變而來的,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太師椅,這個在南北朝上層社會裡非常流行。到了戰國時期,我們開始穿著窄袖緊身的胡服,包括褲子等,這些都是受到胡人文化的影響。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胡服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自北齊之後,中國衣冠全用胡制”,這時候受影響的不僅僅是衣服,包括音樂、舞蹈、禮儀等。比如“魏晉以降,古樂衰微,而相雜以羌湖之音“,也就是說魏晉以來,古代的音樂就衰弱了,而且混進了少數民族的音樂。我們文化中的七七守喪,其實來自北魏,包括在朝堂之上穿靴子等,這些禮儀都是來自胡人。而且我們後來經常稱呼兄長的“哥哥”,其實來自鮮卑語“啊噶”,這個哥原指歌,後來用作兄長的稱呼後,為了區分就把唱歌的歌加了“欠”字旁。

因此漢人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南方漢人也是一樣,在吸收南方土著人群之後,也很難分清楚是哪一個少數民族了。

第二次人口大遷移

第二次的人口大遷移是安史之亂之後,像西安、洛陽、開封等地的貴族都開始逃亡湖南、湖北地區,所以荊州南部地區人口暴增十幾倍。《舊唐書》記載:“長江下游受到東、西兩京叛軍蹂躪,紛紛渡長江避難”這裡的兩京是指長安和洛陽。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安史之亂

到達江西北部的這些移民,後來成為客家人。隨著宋朝政權的南遷,中國無論是政治中心還是經濟中心都逐漸南移。我們從人口數據可以看到這次人口的大遷移,從公元750年也就是安史之亂之後,到公元1200年南宋時期,長江人口增長643%,長江中游人口增長483%,兩廣地區人口增長最多,有30萬到120萬,近3倍的增長,而同比北方的人口卻只增長了52%。

從現在基因學來看,南方漢族基因約92%來自北方,少數民族有40%基因來自南方土著,南方土著人口數量本來就少,在大量南遷的漢族人中,人口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南方吸引大量的漢族人口除了戰亂以外,還有經濟方面的原因,法國曆史學家布羅代爾計算南北農業獲取熱量對比發現,畜牧業單位面積熱量佔比是1:4,而以水稻為主的農業單位熱量佔比是4:21.6,可見生產效率差異非常大。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水稻種植

南方之所以能夠不斷吸收這些北方的移民,除了地廣人稀之外,單位面積的產出也是主要原因,這裡水系發達,溫度合適種植水稻,發展到後期,一年兩熟,單位面積產量相比於北方要高很多。所以杜牧會在《上宰相求杭州啟》中記載“今天下以江淮為國命”也就是現在江淮地區是國家的命脈。韓愈在《送陸歙州詩序》中記載“當今賦出於天下,江南局十九”,現在江南的賦稅是整個國家賦稅的90%。唐後期為了躲避饑荒,東移到洛陽,就是因為南方的糧食通過隋唐大運河到洛陽。

南宋時期流行一句諺語:“蘇州熟,天下足”,只要蘇州和湖州地區糧食豐收,能夠供滿足天下所有人的口糧。也從側面反映長江三角洲已經是整個國家的糧倉,南方在經濟方面的巨大優勢,也讓南宋人意識到經濟、文化的大轉移。劉克莊《小齋》有詩歌記錄:“南船不至城無米,北貨難通藥缺參”也就是說,南方如果不運送糧食去北方,整個城市都沒有飯吃,而北方不過只能運送一些珍貴的藥材,北方完全依賴南方。

"

中華文明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13世紀大約3000年的時間,從夏、商、周西周到宋金對峙,我們的疆域一直是從北向南發展。從元朝開始,也就是公元1200年後,中華民族疆域逐漸由東向西發展,中國決定性地超越漢民族文明覆蓋的範圍,逐漸向多民族大中國發展與探索。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第一次人口大遷移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重大的人口大遷移,第一次是永嘉南渡,西晉永嘉年間中原地區經歷了長達16年的八王戰亂。匈奴、鮮卑、羯、羌、氐五族大肆屠殺漢人,導致這些漢人南逃,這次遷移人口的數量超過百萬。於此同時五胡勢力深入中原地區,中國北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十六國時期的北魏,再到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整個華北地區經歷了260多年的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在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之前,通過與中原王朝的長期鬥爭,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歷史學者把這種王朝稱之為“滲透王朝”,這種滲透王朝典型特點是:統治階層逐漸接受漢文化,導致與原來居住地的有親緣關係的部落群體,越來越遠,甚至有些都失去了聯繫,也因此失去根基。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五胡十六國

比如,十六國中最早建國的是匈奴人劉淵,他拜了一個儒生為師,向他學習了《易經》《尚書》《左傳》等,他建立北魏之後,把原來的鮮卑群落,即原來的共同祖先部族稱之為“夷狄”,說成是原始人,這樣就把自己的原先信賴的力量給拋棄了。這一點讓清王朝進入中原以後非常警惕,一直保留著滿族文化。

這些滲透王朝的統治者,通過吸收華夏文化,並把漢民族這些政治制度,文化等積極吸收到自己的文化中,積極性比較高的,比如元朝後期的遼、金、以及清朝等。雖然這些滲透王朝統治著北方,但是他們任然把南遷的東晉視為正統的王朝,特別是到了孝文帝時期,這些北方少數民族也越來越以漢人自居。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胡人呈馬圖

當所有人都是漢人的時候,為了區分各自的民族,就以屬地互相稱呼,比如秦人、晉人等,而魏人和齊人是指北魏和北齊的那些少數民族統治者,所以我們現在稱呼的漢族,也是各少數民族不斷融合而來的。

北方民族以漢人自居,而漢族的風俗習慣也慢慢受到這些北方民族文化的影響。比如漢人以前是不坐椅子的,要麼席地而坐,要麼就跪著,後來有了胡床,這個其實是由馬紮演變而來的,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太師椅,這個在南北朝上層社會裡非常流行。到了戰國時期,我們開始穿著窄袖緊身的胡服,包括褲子等,這些都是受到胡人文化的影響。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胡服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自北齊之後,中國衣冠全用胡制”,這時候受影響的不僅僅是衣服,包括音樂、舞蹈、禮儀等。比如“魏晉以降,古樂衰微,而相雜以羌湖之音“,也就是說魏晉以來,古代的音樂就衰弱了,而且混進了少數民族的音樂。我們文化中的七七守喪,其實來自北魏,包括在朝堂之上穿靴子等,這些禮儀都是來自胡人。而且我們後來經常稱呼兄長的“哥哥”,其實來自鮮卑語“啊噶”,這個哥原指歌,後來用作兄長的稱呼後,為了區分就把唱歌的歌加了“欠”字旁。

因此漢人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南方漢人也是一樣,在吸收南方土著人群之後,也很難分清楚是哪一個少數民族了。

第二次人口大遷移

第二次的人口大遷移是安史之亂之後,像西安、洛陽、開封等地的貴族都開始逃亡湖南、湖北地區,所以荊州南部地區人口暴增十幾倍。《舊唐書》記載:“長江下游受到東、西兩京叛軍蹂躪,紛紛渡長江避難”這裡的兩京是指長安和洛陽。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安史之亂

到達江西北部的這些移民,後來成為客家人。隨著宋朝政權的南遷,中國無論是政治中心還是經濟中心都逐漸南移。我們從人口數據可以看到這次人口的大遷移,從公元750年也就是安史之亂之後,到公元1200年南宋時期,長江人口增長643%,長江中游人口增長483%,兩廣地區人口增長最多,有30萬到120萬,近3倍的增長,而同比北方的人口卻只增長了52%。

從現在基因學來看,南方漢族基因約92%來自北方,少數民族有40%基因來自南方土著,南方土著人口數量本來就少,在大量南遷的漢族人中,人口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南方吸引大量的漢族人口除了戰亂以外,還有經濟方面的原因,法國曆史學家布羅代爾計算南北農業獲取熱量對比發現,畜牧業單位面積熱量佔比是1:4,而以水稻為主的農業單位熱量佔比是4:21.6,可見生產效率差異非常大。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水稻種植

南方之所以能夠不斷吸收這些北方的移民,除了地廣人稀之外,單位面積的產出也是主要原因,這裡水系發達,溫度合適種植水稻,發展到後期,一年兩熟,單位面積產量相比於北方要高很多。所以杜牧會在《上宰相求杭州啟》中記載“今天下以江淮為國命”也就是現在江淮地區是國家的命脈。韓愈在《送陸歙州詩序》中記載“當今賦出於天下,江南局十九”,現在江南的賦稅是整個國家賦稅的90%。唐後期為了躲避饑荒,東移到洛陽,就是因為南方的糧食通過隋唐大運河到洛陽。

南宋時期流行一句諺語:“蘇州熟,天下足”,只要蘇州和湖州地區糧食豐收,能夠供滿足天下所有人的口糧。也從側面反映長江三角洲已經是整個國家的糧倉,南方在經濟方面的巨大優勢,也讓南宋人意識到經濟、文化的大轉移。劉克莊《小齋》有詩歌記錄:“南船不至城無米,北貨難通藥缺參”也就是說,南方如果不運送糧食去北方,整個城市都沒有飯吃,而北方不過只能運送一些珍貴的藥材,北方完全依賴南方。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清明上河圖

第三次疆域大轉移

我們從地圖中可以看到,中國的疆域逐漸由東方擴展到西方,特別是元、明、清兩國在疆域相對於宋朝已經大大擴大。明朝之所以能夠實現對西藏的主權統治,是因為元朝遺留下來的政治遺產,清朝就更不用說了,疆域也是僅次於元朝時期。

"

中華文明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13世紀大約3000年的時間,從夏、商、周西周到宋金對峙,我們的疆域一直是從北向南發展。從元朝開始,也就是公元1200年後,中華民族疆域逐漸由東向西發展,中國決定性地超越漢民族文明覆蓋的範圍,逐漸向多民族大中國發展與探索。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第一次人口大遷移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重大的人口大遷移,第一次是永嘉南渡,西晉永嘉年間中原地區經歷了長達16年的八王戰亂。匈奴、鮮卑、羯、羌、氐五族大肆屠殺漢人,導致這些漢人南逃,這次遷移人口的數量超過百萬。於此同時五胡勢力深入中原地區,中國北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十六國時期的北魏,再到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整個華北地區經歷了260多年的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在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之前,通過與中原王朝的長期鬥爭,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歷史學者把這種王朝稱之為“滲透王朝”,這種滲透王朝典型特點是:統治階層逐漸接受漢文化,導致與原來居住地的有親緣關係的部落群體,越來越遠,甚至有些都失去了聯繫,也因此失去根基。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五胡十六國

比如,十六國中最早建國的是匈奴人劉淵,他拜了一個儒生為師,向他學習了《易經》《尚書》《左傳》等,他建立北魏之後,把原來的鮮卑群落,即原來的共同祖先部族稱之為“夷狄”,說成是原始人,這樣就把自己的原先信賴的力量給拋棄了。這一點讓清王朝進入中原以後非常警惕,一直保留著滿族文化。

這些滲透王朝的統治者,通過吸收華夏文化,並把漢民族這些政治制度,文化等積極吸收到自己的文化中,積極性比較高的,比如元朝後期的遼、金、以及清朝等。雖然這些滲透王朝統治著北方,但是他們任然把南遷的東晉視為正統的王朝,特別是到了孝文帝時期,這些北方少數民族也越來越以漢人自居。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胡人呈馬圖

當所有人都是漢人的時候,為了區分各自的民族,就以屬地互相稱呼,比如秦人、晉人等,而魏人和齊人是指北魏和北齊的那些少數民族統治者,所以我們現在稱呼的漢族,也是各少數民族不斷融合而來的。

北方民族以漢人自居,而漢族的風俗習慣也慢慢受到這些北方民族文化的影響。比如漢人以前是不坐椅子的,要麼席地而坐,要麼就跪著,後來有了胡床,這個其實是由馬紮演變而來的,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太師椅,這個在南北朝上層社會裡非常流行。到了戰國時期,我們開始穿著窄袖緊身的胡服,包括褲子等,這些都是受到胡人文化的影響。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胡服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自北齊之後,中國衣冠全用胡制”,這時候受影響的不僅僅是衣服,包括音樂、舞蹈、禮儀等。比如“魏晉以降,古樂衰微,而相雜以羌湖之音“,也就是說魏晉以來,古代的音樂就衰弱了,而且混進了少數民族的音樂。我們文化中的七七守喪,其實來自北魏,包括在朝堂之上穿靴子等,這些禮儀都是來自胡人。而且我們後來經常稱呼兄長的“哥哥”,其實來自鮮卑語“啊噶”,這個哥原指歌,後來用作兄長的稱呼後,為了區分就把唱歌的歌加了“欠”字旁。

因此漢人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南方漢人也是一樣,在吸收南方土著人群之後,也很難分清楚是哪一個少數民族了。

第二次人口大遷移

第二次的人口大遷移是安史之亂之後,像西安、洛陽、開封等地的貴族都開始逃亡湖南、湖北地區,所以荊州南部地區人口暴增十幾倍。《舊唐書》記載:“長江下游受到東、西兩京叛軍蹂躪,紛紛渡長江避難”這裡的兩京是指長安和洛陽。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安史之亂

到達江西北部的這些移民,後來成為客家人。隨著宋朝政權的南遷,中國無論是政治中心還是經濟中心都逐漸南移。我們從人口數據可以看到這次人口的大遷移,從公元750年也就是安史之亂之後,到公元1200年南宋時期,長江人口增長643%,長江中游人口增長483%,兩廣地區人口增長最多,有30萬到120萬,近3倍的增長,而同比北方的人口卻只增長了52%。

從現在基因學來看,南方漢族基因約92%來自北方,少數民族有40%基因來自南方土著,南方土著人口數量本來就少,在大量南遷的漢族人中,人口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南方吸引大量的漢族人口除了戰亂以外,還有經濟方面的原因,法國曆史學家布羅代爾計算南北農業獲取熱量對比發現,畜牧業單位面積熱量佔比是1:4,而以水稻為主的農業單位熱量佔比是4:21.6,可見生產效率差異非常大。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水稻種植

南方之所以能夠不斷吸收這些北方的移民,除了地廣人稀之外,單位面積的產出也是主要原因,這裡水系發達,溫度合適種植水稻,發展到後期,一年兩熟,單位面積產量相比於北方要高很多。所以杜牧會在《上宰相求杭州啟》中記載“今天下以江淮為國命”也就是現在江淮地區是國家的命脈。韓愈在《送陸歙州詩序》中記載“當今賦出於天下,江南局十九”,現在江南的賦稅是整個國家賦稅的90%。唐後期為了躲避饑荒,東移到洛陽,就是因為南方的糧食通過隋唐大運河到洛陽。

南宋時期流行一句諺語:“蘇州熟,天下足”,只要蘇州和湖州地區糧食豐收,能夠供滿足天下所有人的口糧。也從側面反映長江三角洲已經是整個國家的糧倉,南方在經濟方面的巨大優勢,也讓南宋人意識到經濟、文化的大轉移。劉克莊《小齋》有詩歌記錄:“南船不至城無米,北貨難通藥缺參”也就是說,南方如果不運送糧食去北方,整個城市都沒有飯吃,而北方不過只能運送一些珍貴的藥材,北方完全依賴南方。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清明上河圖

第三次疆域大轉移

我們從地圖中可以看到,中國的疆域逐漸由東方擴展到西方,特別是元、明、清兩國在疆域相對於宋朝已經大大擴大。明朝之所以能夠實現對西藏的主權統治,是因為元朝遺留下來的政治遺產,清朝就更不用說了,疆域也是僅次於元朝時期。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唐朝版圖(總章二年)

很多人會說唐朝的疆域也非常大,實際唐朝的疆域並不在實際控制中,而是一種羈縻制度,這是一種鬆散的間接統治,羈縻是指套在馬身上的籠頭,唐朝承認所在地區自治權力,由朝廷頒發一個官號給當地領主,接受冊封的這些領主要定期去西安朝貢。

這種朝貢往往是數倍的返還,國家財政補貼地方的一些必需品,這也形成了“朝貢經濟”。在這個廣袤的地區,唐朝會屯一兩萬軍隊,執行彈壓任務。幾乎從670年開始,由於吐蕃和西突厥的結盟,今天的新疆地區一直是雙方拉鋸的地區。而劃定為版圖的蒙古,唐朝實際統治權也不過40年。很明顯這些地區屬於外交範圍,並不屬於唐朝的版圖,更多的是象徵意義。

"

中華文明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13世紀大約3000年的時間,從夏、商、周西周到宋金對峙,我們的疆域一直是從北向南發展。從元朝開始,也就是公元1200年後,中華民族疆域逐漸由東向西發展,中國決定性地超越漢民族文明覆蓋的範圍,逐漸向多民族大中國發展與探索。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第一次人口大遷移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重大的人口大遷移,第一次是永嘉南渡,西晉永嘉年間中原地區經歷了長達16年的八王戰亂。匈奴、鮮卑、羯、羌、氐五族大肆屠殺漢人,導致這些漢人南逃,這次遷移人口的數量超過百萬。於此同時五胡勢力深入中原地區,中國北部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十六國時期的北魏,再到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整個華北地區經歷了260多年的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在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之前,通過與中原王朝的長期鬥爭,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歷史學者把這種王朝稱之為“滲透王朝”,這種滲透王朝典型特點是:統治階層逐漸接受漢文化,導致與原來居住地的有親緣關係的部落群體,越來越遠,甚至有些都失去了聯繫,也因此失去根基。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五胡十六國

比如,十六國中最早建國的是匈奴人劉淵,他拜了一個儒生為師,向他學習了《易經》《尚書》《左傳》等,他建立北魏之後,把原來的鮮卑群落,即原來的共同祖先部族稱之為“夷狄”,說成是原始人,這樣就把自己的原先信賴的力量給拋棄了。這一點讓清王朝進入中原以後非常警惕,一直保留著滿族文化。

這些滲透王朝的統治者,通過吸收華夏文化,並把漢民族這些政治制度,文化等積極吸收到自己的文化中,積極性比較高的,比如元朝後期的遼、金、以及清朝等。雖然這些滲透王朝統治著北方,但是他們任然把南遷的東晉視為正統的王朝,特別是到了孝文帝時期,這些北方少數民族也越來越以漢人自居。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胡人呈馬圖

當所有人都是漢人的時候,為了區分各自的民族,就以屬地互相稱呼,比如秦人、晉人等,而魏人和齊人是指北魏和北齊的那些少數民族統治者,所以我們現在稱呼的漢族,也是各少數民族不斷融合而來的。

北方民族以漢人自居,而漢族的風俗習慣也慢慢受到這些北方民族文化的影響。比如漢人以前是不坐椅子的,要麼席地而坐,要麼就跪著,後來有了胡床,這個其實是由馬紮演變而來的,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太師椅,這個在南北朝上層社會裡非常流行。到了戰國時期,我們開始穿著窄袖緊身的胡服,包括褲子等,這些都是受到胡人文化的影響。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胡服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自北齊之後,中國衣冠全用胡制”,這時候受影響的不僅僅是衣服,包括音樂、舞蹈、禮儀等。比如“魏晉以降,古樂衰微,而相雜以羌湖之音“,也就是說魏晉以來,古代的音樂就衰弱了,而且混進了少數民族的音樂。我們文化中的七七守喪,其實來自北魏,包括在朝堂之上穿靴子等,這些禮儀都是來自胡人。而且我們後來經常稱呼兄長的“哥哥”,其實來自鮮卑語“啊噶”,這個哥原指歌,後來用作兄長的稱呼後,為了區分就把唱歌的歌加了“欠”字旁。

因此漢人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南方漢人也是一樣,在吸收南方土著人群之後,也很難分清楚是哪一個少數民族了。

第二次人口大遷移

第二次的人口大遷移是安史之亂之後,像西安、洛陽、開封等地的貴族都開始逃亡湖南、湖北地區,所以荊州南部地區人口暴增十幾倍。《舊唐書》記載:“長江下游受到東、西兩京叛軍蹂躪,紛紛渡長江避難”這裡的兩京是指長安和洛陽。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安史之亂

到達江西北部的這些移民,後來成為客家人。隨著宋朝政權的南遷,中國無論是政治中心還是經濟中心都逐漸南移。我們從人口數據可以看到這次人口的大遷移,從公元750年也就是安史之亂之後,到公元1200年南宋時期,長江人口增長643%,長江中游人口增長483%,兩廣地區人口增長最多,有30萬到120萬,近3倍的增長,而同比北方的人口卻只增長了52%。

從現在基因學來看,南方漢族基因約92%來自北方,少數民族有40%基因來自南方土著,南方土著人口數量本來就少,在大量南遷的漢族人中,人口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南方吸引大量的漢族人口除了戰亂以外,還有經濟方面的原因,法國曆史學家布羅代爾計算南北農業獲取熱量對比發現,畜牧業單位面積熱量佔比是1:4,而以水稻為主的農業單位熱量佔比是4:21.6,可見生產效率差異非常大。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水稻種植

南方之所以能夠不斷吸收這些北方的移民,除了地廣人稀之外,單位面積的產出也是主要原因,這裡水系發達,溫度合適種植水稻,發展到後期,一年兩熟,單位面積產量相比於北方要高很多。所以杜牧會在《上宰相求杭州啟》中記載“今天下以江淮為國命”也就是現在江淮地區是國家的命脈。韓愈在《送陸歙州詩序》中記載“當今賦出於天下,江南局十九”,現在江南的賦稅是整個國家賦稅的90%。唐後期為了躲避饑荒,東移到洛陽,就是因為南方的糧食通過隋唐大運河到洛陽。

南宋時期流行一句諺語:“蘇州熟,天下足”,只要蘇州和湖州地區糧食豐收,能夠供滿足天下所有人的口糧。也從側面反映長江三角洲已經是整個國家的糧倉,南方在經濟方面的巨大優勢,也讓南宋人意識到經濟、文化的大轉移。劉克莊《小齋》有詩歌記錄:“南船不至城無米,北貨難通藥缺參”也就是說,南方如果不運送糧食去北方,整個城市都沒有飯吃,而北方不過只能運送一些珍貴的藥材,北方完全依賴南方。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清明上河圖

第三次疆域大轉移

我們從地圖中可以看到,中國的疆域逐漸由東方擴展到西方,特別是元、明、清兩國在疆域相對於宋朝已經大大擴大。明朝之所以能夠實現對西藏的主權統治,是因為元朝遺留下來的政治遺產,清朝就更不用說了,疆域也是僅次於元朝時期。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唐朝版圖(總章二年)

很多人會說唐朝的疆域也非常大,實際唐朝的疆域並不在實際控制中,而是一種羈縻制度,這是一種鬆散的間接統治,羈縻是指套在馬身上的籠頭,唐朝承認所在地區自治權力,由朝廷頒發一個官號給當地領主,接受冊封的這些領主要定期去西安朝貢。

這種朝貢往往是數倍的返還,國家財政補貼地方的一些必需品,這也形成了“朝貢經濟”。在這個廣袤的地區,唐朝會屯一兩萬軍隊,執行彈壓任務。幾乎從670年開始,由於吐蕃和西突厥的結盟,今天的新疆地區一直是雙方拉鋸的地區。而劃定為版圖的蒙古,唐朝實際統治權也不過40年。很明顯這些地區屬於外交範圍,並不屬於唐朝的版圖,更多的是象徵意義。

中國疆域的千年探索史,從一個彈丸之地,到縱貫東西

朝貢貿易

與漢唐不同,清朝對蒙古高原、新疆、藏族的統治是委派駐防將軍或者辦事大臣,比如伊犁將軍、綏遠將軍、駐藏大臣等等,這些都是將軍或者大臣具有軍事管理權也有行政管理權,這與唐朝的羈縻制度有天壤之別。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這些都是歷朝不斷演化與探索的結果,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而我們人口數量最多的漢族,也是不斷與各少數民族不斷融合後形成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