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瘋狂刷量”背後是文娛市場的扭曲

近期,隨著一批刷量APP被查,許多明星的社交網絡互動數據“斷崖式下跌”。原來花團錦簇,動輒就是“1億轉發”“百萬評論”,如今縮水八九成,顯得甚是冷清。強烈對比,生動詮釋了何為“潮退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也進一步暴露了“流量明星”背後的市場之亂。

今天的輿論場上,“流量明星”是個熱詞,但頗帶著幾分貶義。它往往意味著,某演藝人士才不配位,有超高曝光卻無像樣作品。對此,社會早有諸多不滿,甚至出現“演員名單見某某即閉著眼睛打一星”等抵制之舉。此番有關部門戳破刷量軟件的畫皮,嚴厲打擊數據造假,正是對公眾關切的及時迴應。明星“數據卸妝”後竟然如此“骨感”,也證明了一個鐵律:吹出來的泡泡固然很美,但終究會破,而且吹得越誇張,破滅之後的場面就越難看。

但問題恰恰在於,即便誰都知道數據“很水”,卻依然難捨難棄。“星援”APP查禁了,“魔飯生”“星小班”又橫空出世;機器不好使了,粉絲們便手動“輪博”……總有一些人絞盡腦汁,似乎愛豆沒有千萬級的互動,就不符合“咖位”。更有人擔心,其他明星的粉絲都在砸錢砸物,自己不應援,偶像豈不是就要被比下去。這樣的心理,看似偏執狂熱,卻並非無緣無故。如今的演藝圈,的確存在一種畸形的評價體系,將流量多寡等同於名氣大小、身價高低。只要有流量即便無作品依然是大紅人,反之作品再好都可能淪為“小透明”。在此之上,一條產業鏈日趨成熟,明碼標價買熱搜、造話題,毫無顧忌買粉絲、僱“水軍”愈演愈烈,大有陷入惡性循環之勢。

以此觀之,遏制“瘋狂刷量”,根本上得整頓文娛市場基本秩序。如果評價一個明星的價值、衡量一部劇作的質量,依然是“唯流量”“唯數字”,那麼勢必出現“劇內都是面癱,劇外都是戲精”。只要不擺脫“按量起價”的市場依賴,不斬斷巨大流量和真金白銀的現實勾連,急功近利的逐量衝動就很難停下來。而反過來,越早走出“流量崇拜”,迴歸以“德藝”為標準的評判體系,整個圈子才能越早走出“刷量”泥潭。這也符合文化市場的生產規律。無論演員還是歌手,走紅終歸要有真本事。試看那些曾經的“話題女王”“流量小生”,未能苦練內功順利轉型的,如今有幾個風光依舊?

要讓整個市場價值取向迴歸健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劍指畸高片酬也好,狠抓虛假流量也罷,專項打擊有一定的震懾作用。但正如“刷量APP”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整治起來仍難免陷入“打地鼠”的窘境。因此,必須從頂層設計的角度綜合考量,既讓刷量的人無法刷量,更要讓刷出來的量兌現不了真金白銀。待到那時,新生代演藝明星才能真正靜下心來把戲演好把歌唱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