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萬物皆備,靜待互聯。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萬物皆備,靜待互聯。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這是一個萬物都被賦予「生命」的時代,從人工流水線到工業自動化;從相互獨立的設備到實時可監測相連的家居智能化;從汽車的複雜操作到自動駕駛的無人化......探索其真諦,實則科技能有如今這番蛻變離不開一種被稱之為 IoT 的技術應用。

事實上,IoT並不是一門新的技術,其概念最早出現於比爾·蓋茨 1995 年發表的《未來之路》一書中。在過往二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以及在摩爾定律的準則之下,芯片、傳感器等硬件成本的逐漸下降,雲計算、大數據、AI 等技術的成熟,終於讓 IoT 迎來了自己的機遇。

不過,IoT 技術普及路漫漫其修遠兮,當下以及未來均存在著諸多的挑戰。譬如,以當前市場中主流應用為例,如何讓自動駕駛於短時間之內對外部環境、自身位置做好精準判斷,防止在複雜的路段中迷失方向?又如何讓機器人精準無誤地將你想要的物品送至你面前?而這些就需要我們必須提前解決萬物互聯、萬物智能、萬物控制中核心的精準時空定位問題。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萬物皆備,靜待互聯。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這是一個萬物都被賦予「生命」的時代,從人工流水線到工業自動化;從相互獨立的設備到實時可監測相連的家居智能化;從汽車的複雜操作到自動駕駛的無人化......探索其真諦,實則科技能有如今這番蛻變離不開一種被稱之為 IoT 的技術應用。

事實上,IoT並不是一門新的技術,其概念最早出現於比爾·蓋茨 1995 年發表的《未來之路》一書中。在過往二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以及在摩爾定律的準則之下,芯片、傳感器等硬件成本的逐漸下降,雲計算、大數據、AI 等技術的成熟,終於讓 IoT 迎來了自己的機遇。

不過,IoT 技術普及路漫漫其修遠兮,當下以及未來均存在著諸多的挑戰。譬如,以當前市場中主流應用為例,如何讓自動駕駛於短時間之內對外部環境、自身位置做好精準判斷,防止在複雜的路段中迷失方向?又如何讓機器人精準無誤地將你想要的物品送至你面前?而這些就需要我們必須提前解決萬物互聯、萬物智能、萬物控制中核心的精準時空定位問題。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突破傳統定位的枷鎖,如何開啟精準時空定位時代?

所謂精準時空定位,指的是精準時間+精準空間能力的結合體,其主要基於“全球北斗地基增強網”建設而成,那麼,這個與 GPS 等傳統的定位技術是什麼關係?

事實上,我們常見的衛星定位主要是基於地面上一個接收器同時接受天上 4 顆衛星信號而實現的。

為什麼需要 4 顆衛星呢?

眾所周知,我們所處的空間是三維的,通常用 X、Y、Z 來表示,因此這三個方向分別對應一顆衛星。除此之外,由於用戶接收器使用的時鐘與衛星星載時鐘不同步,即時間上存在不確定性,故需要引入一個 Δt 來表示衛星與接收器之間的時間差。隨後,當地面接收機收到 4 顆衛星信號的時候,可以用 4 個方程解算出未知數時間差,以及 X、Y、Z 的座標。

目前這種衛星定位雖應用廣泛,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誤差。基於以上原理,我們不難想象,如衛星的信號穿過天空時,會因對流層、電離層產生折射,這就會導致信號傳播時間計算有誤,繼而帶來距離計算錯誤,從而產生幾十米甚至超百米的定位誤差。

因此在如今這個對定位需求更精確、更廣泛的萬物互聯時代,我們需要一種儘可能減少誤差的精準定位服務到來。對此,在已有的技術範疇之中,建設地基增強系統就是消除衛星定位誤差的一種有效手段,而精準時空定位服務的核心正是基於此。

那麼精準時空定位服務的工作原理又是什麼樣的?

其實相比傳統定位技術,精準時空定位原理也並不難理解,即首先在地面建立精準座標(X、Y、Z)已知的地基增強站,由導航衛星對基站進行定位,得到基站實時定位座標(X1、Y1、Z1),受諸多因素干擾,兩者之間必然存在綜合定位誤差,可以設定為 E,通過計算基站精確座標(X、Y、Z)與實時定位座標(X1、Y1、Z1)間對應項的差值,即可把綜合定位誤差 E 計算出來:

ΔX=X-X1

ΔY=Y-Y1

ΔZ-Z-Z1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萬物皆備,靜待互聯。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這是一個萬物都被賦予「生命」的時代,從人工流水線到工業自動化;從相互獨立的設備到實時可監測相連的家居智能化;從汽車的複雜操作到自動駕駛的無人化......探索其真諦,實則科技能有如今這番蛻變離不開一種被稱之為 IoT 的技術應用。

事實上,IoT並不是一門新的技術,其概念最早出現於比爾·蓋茨 1995 年發表的《未來之路》一書中。在過往二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以及在摩爾定律的準則之下,芯片、傳感器等硬件成本的逐漸下降,雲計算、大數據、AI 等技術的成熟,終於讓 IoT 迎來了自己的機遇。

不過,IoT 技術普及路漫漫其修遠兮,當下以及未來均存在著諸多的挑戰。譬如,以當前市場中主流應用為例,如何讓自動駕駛於短時間之內對外部環境、自身位置做好精準判斷,防止在複雜的路段中迷失方向?又如何讓機器人精準無誤地將你想要的物品送至你面前?而這些就需要我們必須提前解決萬物互聯、萬物智能、萬物控制中核心的精準時空定位問題。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突破傳統定位的枷鎖,如何開啟精準時空定位時代?

所謂精準時空定位,指的是精準時間+精準空間能力的結合體,其主要基於“全球北斗地基增強網”建設而成,那麼,這個與 GPS 等傳統的定位技術是什麼關係?

事實上,我們常見的衛星定位主要是基於地面上一個接收器同時接受天上 4 顆衛星信號而實現的。

為什麼需要 4 顆衛星呢?

眾所周知,我們所處的空間是三維的,通常用 X、Y、Z 來表示,因此這三個方向分別對應一顆衛星。除此之外,由於用戶接收器使用的時鐘與衛星星載時鐘不同步,即時間上存在不確定性,故需要引入一個 Δt 來表示衛星與接收器之間的時間差。隨後,當地面接收機收到 4 顆衛星信號的時候,可以用 4 個方程解算出未知數時間差,以及 X、Y、Z 的座標。

目前這種衛星定位雖應用廣泛,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誤差。基於以上原理,我們不難想象,如衛星的信號穿過天空時,會因對流層、電離層產生折射,這就會導致信號傳播時間計算有誤,繼而帶來距離計算錯誤,從而產生幾十米甚至超百米的定位誤差。

因此在如今這個對定位需求更精確、更廣泛的萬物互聯時代,我們需要一種儘可能減少誤差的精準定位服務到來。對此,在已有的技術範疇之中,建設地基增強系統就是消除衛星定位誤差的一種有效手段,而精準時空定位服務的核心正是基於此。

那麼精準時空定位服務的工作原理又是什麼樣的?

其實相比傳統定位技術,精準時空定位原理也並不難理解,即首先在地面建立精準座標(X、Y、Z)已知的地基增強站,由導航衛星對基站進行定位,得到基站實時定位座標(X1、Y1、Z1),受諸多因素干擾,兩者之間必然存在綜合定位誤差,可以設定為 E,通過計算基站精確座標(X、Y、Z)與實時定位座標(X1、Y1、Z1)間對應項的差值,即可把綜合定位誤差 E 計算出來:

ΔX=X-X1

ΔY=Y-Y1

ΔZ-Z-Z1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其次,以基站為中心的 20-40 公里半徑範圍內,對流層、電離層運動等對衛星定位影響基本一致,所以只要基站把綜合定位誤差 E 實時發給該範圍內終端,它們就可以在衛星定位計算時,將定位誤差計算進去,從而達到亞米級甚至釐米級高精準定位。

據介紹,國內精準時空服務提供商千尋位置基於北斗衛星系統(兼容GPS、GLONASS、Galileo)基礎定位數據,利用遍及全國的超過2400個地基增強站及自主研發的定位算法,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大數據運算,為遍佈全國的用戶提供精準定位及延展服務。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萬物皆備,靜待互聯。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這是一個萬物都被賦予「生命」的時代,從人工流水線到工業自動化;從相互獨立的設備到實時可監測相連的家居智能化;從汽車的複雜操作到自動駕駛的無人化......探索其真諦,實則科技能有如今這番蛻變離不開一種被稱之為 IoT 的技術應用。

事實上,IoT並不是一門新的技術,其概念最早出現於比爾·蓋茨 1995 年發表的《未來之路》一書中。在過往二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以及在摩爾定律的準則之下,芯片、傳感器等硬件成本的逐漸下降,雲計算、大數據、AI 等技術的成熟,終於讓 IoT 迎來了自己的機遇。

不過,IoT 技術普及路漫漫其修遠兮,當下以及未來均存在著諸多的挑戰。譬如,以當前市場中主流應用為例,如何讓自動駕駛於短時間之內對外部環境、自身位置做好精準判斷,防止在複雜的路段中迷失方向?又如何讓機器人精準無誤地將你想要的物品送至你面前?而這些就需要我們必須提前解決萬物互聯、萬物智能、萬物控制中核心的精準時空定位問題。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突破傳統定位的枷鎖,如何開啟精準時空定位時代?

所謂精準時空定位,指的是精準時間+精準空間能力的結合體,其主要基於“全球北斗地基增強網”建設而成,那麼,這個與 GPS 等傳統的定位技術是什麼關係?

事實上,我們常見的衛星定位主要是基於地面上一個接收器同時接受天上 4 顆衛星信號而實現的。

為什麼需要 4 顆衛星呢?

眾所周知,我們所處的空間是三維的,通常用 X、Y、Z 來表示,因此這三個方向分別對應一顆衛星。除此之外,由於用戶接收器使用的時鐘與衛星星載時鐘不同步,即時間上存在不確定性,故需要引入一個 Δt 來表示衛星與接收器之間的時間差。隨後,當地面接收機收到 4 顆衛星信號的時候,可以用 4 個方程解算出未知數時間差,以及 X、Y、Z 的座標。

目前這種衛星定位雖應用廣泛,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誤差。基於以上原理,我們不難想象,如衛星的信號穿過天空時,會因對流層、電離層產生折射,這就會導致信號傳播時間計算有誤,繼而帶來距離計算錯誤,從而產生幾十米甚至超百米的定位誤差。

因此在如今這個對定位需求更精確、更廣泛的萬物互聯時代,我們需要一種儘可能減少誤差的精準定位服務到來。對此,在已有的技術範疇之中,建設地基增強系統就是消除衛星定位誤差的一種有效手段,而精準時空定位服務的核心正是基於此。

那麼精準時空定位服務的工作原理又是什麼樣的?

其實相比傳統定位技術,精準時空定位原理也並不難理解,即首先在地面建立精準座標(X、Y、Z)已知的地基增強站,由導航衛星對基站進行定位,得到基站實時定位座標(X1、Y1、Z1),受諸多因素干擾,兩者之間必然存在綜合定位誤差,可以設定為 E,通過計算基站精確座標(X、Y、Z)與實時定位座標(X1、Y1、Z1)間對應項的差值,即可把綜合定位誤差 E 計算出來:

ΔX=X-X1

ΔY=Y-Y1

ΔZ-Z-Z1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其次,以基站為中心的 20-40 公里半徑範圍內,對流層、電離層運動等對衛星定位影響基本一致,所以只要基站把綜合定位誤差 E 實時發給該範圍內終端,它們就可以在衛星定位計算時,將定位誤差計算進去,從而達到亞米級甚至釐米級高精準定位。

據介紹,國內精準時空服務提供商千尋位置基於北斗衛星系統(兼容GPS、GLONASS、Galileo)基礎定位數據,利用遍及全國的超過2400個地基增強站及自主研發的定位算法,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大數據運算,為遍佈全國的用戶提供精準定位及延展服務。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高精準定位服務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

回到文章伊始,我們不禁再次反問,這種釐米級高精準定位服務究竟該如何使用,才能實現理想中的預期成效?

其實如今,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和精準定位技術的創新,國內已經出現了大量精準位置感知服務在各大場景中的實際應用案例。

智能三角警示牌:高精準定位服務避免撞車風險

從個人應用來看,在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今天,汽車已是人們出行的必需品之一。不過對於汽車上路,有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的故障。根據相關規定要求,當行駛車輛發生故障無法移動時,應打開雙閃並於第一時間在車後放置三角警示牌,城市道路應至少放置於車後 50 米,快速路及高速路應至少放置於車後 150 米,以提醒後行車輛注意避讓,以免發生二次事故。

但是傳統三角警示牌,需要駕駛員下車去擺放,且往往因擺放的距離不夠遠帶來的二次事故也屢見不鮮。基於此,千尋位置內部員工基於北斗精準時空能力進行了一次傳統三角警示牌的革新。

其將傳統三角警示牌內置亞米級(注:小於 1 米)高精度定位服務和通信模塊,使得三角警示牌可以實現亞米級定位和自身位置上傳。其次,通過將數據傳入高德地圖系統,這樣可以讓採用了高精度定位的高德地圖能夠精準捕獲三角警示牌所在的位置,並快速在地圖上標記出事故位置,從而及時、更廣泛提醒到附近車輛及早避讓。

據瞭解,該智能三角警示牌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開發和打樣,且具備可商用化的能力,不過,對此,該項目負責人、千尋位置網站業務總監高澤表示,“對於開發者而言,在前期和主流 App 打通數據、供應鏈品控時,仍然會遇到很大的挑戰。”

而當問及研發這款智能三角警示牌所能帶來的意義時,高澤道,“有很多跟三角警示牌製造商一樣的傳統行業,如果做一些微創新,就像智能三角警示牌一樣,也許就可以把自己從’中國製造’變為’中國智造’,同時也大大提升利潤空間。”

機場高精度定位智能輪檔:為安全保駕護航

從企業應用來看,高精度定位也正在很多人所不瞭解地方為我們的日常保駕護航。

其中,對於很多經常坐飛機的人,可能沒有注意過機場有一種被稱之為“輪擋”的設備,它類似地面的汽車擋板。為避免汽車溜車,汽車停在車位裡時,會在汽車前面放置一個擋板。飛機也是一樣,在飛機滑入廊橋或停機位以後,為了防止因為飛機剎車失效或其他原因而意外造成的飛機滑動,需要及時給飛機擋好輪擋。同理,在飛機需要推出或滑出時,只有撤掉輪擋後,方可拖動、啟動發動機滑行。

就傳統場景而言,一個機場動輒上百個輪檔,令管理變得十分困難。且由於航班密度、機型差別、操作人員體力強弱等多方面的原因,輪擋的漏擋、晚擋、不擋等安全隱患時有出現。而國內曾經發生過多起廊橋刮擦飛機的事件,其中有些就是輪擋放置的不規範,再加上其他原因,造成飛機滑動,與其他物體碰撞。

在這種窘境之下,是否可以將輪擋列入自動化管理的範疇?如果可以,又該怎麼做?

對此,來自武漢的海巍感知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種應對策略,其總經理王巍分析道,“未來,機場操作人員不需要人工去一個個檢查輪檔,輪檔的信息都自動上傳到雲平臺。輪檔在哪個位置,是否被別人移走了,是否在正常使用等信息,雲平臺上都知道,大大提高機場運營的效率,也保障了民航飛行的安全性。”

正是在這種願景下,其基於千尋位置的亞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和其他物聯網技術,開發了一款智能輪檔。

該智能輪檔不僅可以實時上傳輪檔的位置,還可以上傳上道狀態、撤檔狀態、放置姿態、電量、溫度等信息,使得後臺管理人員對機場所有輪檔的信息一目瞭然。此外,系統能夠實現“輪檔上檔”及“輪檔撤檔”時間的自動精確上報,便於系統管理員及現場操作員隨時隨地對各航班精度輪檔時間及時核准。

目前,王巍團隊正在把這套系統推廣到各地的機場和火車站。與此同時,王巍表示,5G 到來之後,物聯網的應用場景會發生巨大變化,“物聯網的用途一定會超過互聯網,因為互聯網是針對個人消費者,而物聯網是面向行業。”

“現階段,物聯網開發可能比互聯網開發難度稍微大一些,因為互聯網大部分是 App 軟件層面開發,但物聯網則會牽扯到硬件開發,集軟硬件一體,開發門檻稍微高一些。”王巍表示。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萬物皆備,靜待互聯。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這是一個萬物都被賦予「生命」的時代,從人工流水線到工業自動化;從相互獨立的設備到實時可監測相連的家居智能化;從汽車的複雜操作到自動駕駛的無人化......探索其真諦,實則科技能有如今這番蛻變離不開一種被稱之為 IoT 的技術應用。

事實上,IoT並不是一門新的技術,其概念最早出現於比爾·蓋茨 1995 年發表的《未來之路》一書中。在過往二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以及在摩爾定律的準則之下,芯片、傳感器等硬件成本的逐漸下降,雲計算、大數據、AI 等技術的成熟,終於讓 IoT 迎來了自己的機遇。

不過,IoT 技術普及路漫漫其修遠兮,當下以及未來均存在著諸多的挑戰。譬如,以當前市場中主流應用為例,如何讓自動駕駛於短時間之內對外部環境、自身位置做好精準判斷,防止在複雜的路段中迷失方向?又如何讓機器人精準無誤地將你想要的物品送至你面前?而這些就需要我們必須提前解決萬物互聯、萬物智能、萬物控制中核心的精準時空定位問題。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突破傳統定位的枷鎖,如何開啟精準時空定位時代?

所謂精準時空定位,指的是精準時間+精準空間能力的結合體,其主要基於“全球北斗地基增強網”建設而成,那麼,這個與 GPS 等傳統的定位技術是什麼關係?

事實上,我們常見的衛星定位主要是基於地面上一個接收器同時接受天上 4 顆衛星信號而實現的。

為什麼需要 4 顆衛星呢?

眾所周知,我們所處的空間是三維的,通常用 X、Y、Z 來表示,因此這三個方向分別對應一顆衛星。除此之外,由於用戶接收器使用的時鐘與衛星星載時鐘不同步,即時間上存在不確定性,故需要引入一個 Δt 來表示衛星與接收器之間的時間差。隨後,當地面接收機收到 4 顆衛星信號的時候,可以用 4 個方程解算出未知數時間差,以及 X、Y、Z 的座標。

目前這種衛星定位雖應用廣泛,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誤差。基於以上原理,我們不難想象,如衛星的信號穿過天空時,會因對流層、電離層產生折射,這就會導致信號傳播時間計算有誤,繼而帶來距離計算錯誤,從而產生幾十米甚至超百米的定位誤差。

因此在如今這個對定位需求更精確、更廣泛的萬物互聯時代,我們需要一種儘可能減少誤差的精準定位服務到來。對此,在已有的技術範疇之中,建設地基增強系統就是消除衛星定位誤差的一種有效手段,而精準時空定位服務的核心正是基於此。

那麼精準時空定位服務的工作原理又是什麼樣的?

其實相比傳統定位技術,精準時空定位原理也並不難理解,即首先在地面建立精準座標(X、Y、Z)已知的地基增強站,由導航衛星對基站進行定位,得到基站實時定位座標(X1、Y1、Z1),受諸多因素干擾,兩者之間必然存在綜合定位誤差,可以設定為 E,通過計算基站精確座標(X、Y、Z)與實時定位座標(X1、Y1、Z1)間對應項的差值,即可把綜合定位誤差 E 計算出來:

ΔX=X-X1

ΔY=Y-Y1

ΔZ-Z-Z1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其次,以基站為中心的 20-40 公里半徑範圍內,對流層、電離層運動等對衛星定位影響基本一致,所以只要基站把綜合定位誤差 E 實時發給該範圍內終端,它們就可以在衛星定位計算時,將定位誤差計算進去,從而達到亞米級甚至釐米級高精準定位。

據介紹,國內精準時空服務提供商千尋位置基於北斗衛星系統(兼容GPS、GLONASS、Galileo)基礎定位數據,利用遍及全國的超過2400個地基增強站及自主研發的定位算法,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大數據運算,為遍佈全國的用戶提供精準定位及延展服務。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高精準定位服務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

回到文章伊始,我們不禁再次反問,這種釐米級高精準定位服務究竟該如何使用,才能實現理想中的預期成效?

其實如今,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和精準定位技術的創新,國內已經出現了大量精準位置感知服務在各大場景中的實際應用案例。

智能三角警示牌:高精準定位服務避免撞車風險

從個人應用來看,在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今天,汽車已是人們出行的必需品之一。不過對於汽車上路,有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的故障。根據相關規定要求,當行駛車輛發生故障無法移動時,應打開雙閃並於第一時間在車後放置三角警示牌,城市道路應至少放置於車後 50 米,快速路及高速路應至少放置於車後 150 米,以提醒後行車輛注意避讓,以免發生二次事故。

但是傳統三角警示牌,需要駕駛員下車去擺放,且往往因擺放的距離不夠遠帶來的二次事故也屢見不鮮。基於此,千尋位置內部員工基於北斗精準時空能力進行了一次傳統三角警示牌的革新。

其將傳統三角警示牌內置亞米級(注:小於 1 米)高精度定位服務和通信模塊,使得三角警示牌可以實現亞米級定位和自身位置上傳。其次,通過將數據傳入高德地圖系統,這樣可以讓採用了高精度定位的高德地圖能夠精準捕獲三角警示牌所在的位置,並快速在地圖上標記出事故位置,從而及時、更廣泛提醒到附近車輛及早避讓。

據瞭解,該智能三角警示牌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開發和打樣,且具備可商用化的能力,不過,對此,該項目負責人、千尋位置網站業務總監高澤表示,“對於開發者而言,在前期和主流 App 打通數據、供應鏈品控時,仍然會遇到很大的挑戰。”

而當問及研發這款智能三角警示牌所能帶來的意義時,高澤道,“有很多跟三角警示牌製造商一樣的傳統行業,如果做一些微創新,就像智能三角警示牌一樣,也許就可以把自己從’中國製造’變為’中國智造’,同時也大大提升利潤空間。”

機場高精度定位智能輪檔:為安全保駕護航

從企業應用來看,高精度定位也正在很多人所不瞭解地方為我們的日常保駕護航。

其中,對於很多經常坐飛機的人,可能沒有注意過機場有一種被稱之為“輪擋”的設備,它類似地面的汽車擋板。為避免汽車溜車,汽車停在車位裡時,會在汽車前面放置一個擋板。飛機也是一樣,在飛機滑入廊橋或停機位以後,為了防止因為飛機剎車失效或其他原因而意外造成的飛機滑動,需要及時給飛機擋好輪擋。同理,在飛機需要推出或滑出時,只有撤掉輪擋後,方可拖動、啟動發動機滑行。

就傳統場景而言,一個機場動輒上百個輪檔,令管理變得十分困難。且由於航班密度、機型差別、操作人員體力強弱等多方面的原因,輪擋的漏擋、晚擋、不擋等安全隱患時有出現。而國內曾經發生過多起廊橋刮擦飛機的事件,其中有些就是輪擋放置的不規範,再加上其他原因,造成飛機滑動,與其他物體碰撞。

在這種窘境之下,是否可以將輪擋列入自動化管理的範疇?如果可以,又該怎麼做?

對此,來自武漢的海巍感知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種應對策略,其總經理王巍分析道,“未來,機場操作人員不需要人工去一個個檢查輪檔,輪檔的信息都自動上傳到雲平臺。輪檔在哪個位置,是否被別人移走了,是否在正常使用等信息,雲平臺上都知道,大大提高機場運營的效率,也保障了民航飛行的安全性。”

正是在這種願景下,其基於千尋位置的亞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和其他物聯網技術,開發了一款智能輪檔。

該智能輪檔不僅可以實時上傳輪檔的位置,還可以上傳上道狀態、撤檔狀態、放置姿態、電量、溫度等信息,使得後臺管理人員對機場所有輪檔的信息一目瞭然。此外,系統能夠實現“輪檔上檔”及“輪檔撤檔”時間的自動精確上報,便於系統管理員及現場操作員隨時隨地對各航班精度輪檔時間及時核准。

目前,王巍團隊正在把這套系統推廣到各地的機場和火車站。與此同時,王巍表示,5G 到來之後,物聯網的應用場景會發生巨大變化,“物聯網的用途一定會超過互聯網,因為互聯網是針對個人消費者,而物聯網是面向行業。”

“現階段,物聯網開發可能比互聯網開發難度稍微大一些,因為互聯網大部分是 App 軟件層面開發,但物聯網則會牽扯到硬件開發,集軟硬件一體,開發門檻稍微高一些。”王巍表示。

沒有精準定位,萬物還能實現互聯嗎?

新一代開發者們如何更好地創新創造高性能的 IoT 應用?

整體而言,高精度定位服務不僅提高人類生產效率,還可以降低開發者們開發行業應用的門檻,那麼對於行業中的開發者而言,該如何克服上文中所述的前期和主流 App 打通數據、供應鏈品控、以及物聯網入手等問題?又該如何掌握高精度定位技術,創新創造出以上企業研發極具商業價值的應用與服務?

為解決以上難題,在此,千尋位置隆重推出了『北斗智造者計劃』,正式向外界開放諸多的北斗精準時空技術能力,讓物聯網軟硬件開發者們都能輕鬆攻克位置的精確感知難題,開發擁有高精度定位能力的應用。

反之,在『北斗智造者計劃』的資金、技術、生態三重的支持下,開發者只需要運用自己創意,即可快速勾勒出屬於自己的數字化產物。

與此同時,作為『北斗智造者計劃』的一部分,千尋位置還面向廣大時空定位技術開發者、智能硬件開發者、創新應用開發者群體發起了『北斗智造者大賽』,為滿腹才華的你提供一個施展身手的舞臺,也讓你的想象不再只是想象,和我們一起“智造”未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