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墓出土,專家研究後發現真正死因,難怪史書沒有過多記載

包拯墓出土,專家研究後發現真正死因,難怪史書沒有過多記載

文|苦厄你我

要論民間流傳度最廣,最受歡迎的歷史人物,那麼包拯一定位居首位。特別是隨著電視熒屏的演繹,狸貓換太子,怒鍘陳世美等等一系列故事,讓包青天的形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在電視熒屏和民間故事中,往往關注的都是包青天秉公執法,斷案如神的傳奇故事,似乎並沒有人瞭解包拯最終的結局。

包拯墓出土,專家研究後發現真正死因,難怪史書沒有過多記載

據史書記載,嘉祐七年五月,包拯在樞密院視事時,突然得病,在堅持了十三天之後,包拯病逝。包拯死後,宋仁宗親臨弔唁,併為其輟朝一日。

史書上關於包拯的記載只有寥寥數筆,但在1973年出土的包拯墓中的墓誌銘上卻有著更為詳細的記載:“上遣使賜良藥,辛未,遂以不起聞”,近臣生病,皇帝賞賜良藥並沒有什麼不對,但奇怪點在於,包拯服用宋仁宗的藥之後,不僅沒有起到作用,反而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包拯墓出土,專家研究後發現真正死因,難怪史書沒有過多記載

而自古以來關於包拯的死,就流傳著“皇帝毒殺”這種說法,包拯墓誌銘的出土雖然更加證實了這一點。但這也僅僅只是一種猜測,直到包拯墓的進一步發掘。

1973年合肥鋼鐵二廠擴建,包拯家族墓群正好位於這附近,於是考古學者對包拯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尤其是包拯的墓誌銘,洋洋灑灑三千字,從生平事蹟到死後由河南運回合肥的過程都有詳細記載。

包拯墓出土,專家研究後發現真正死因,難怪史書沒有過多記載

隨著包拯屍骨的進一步出土,在專家檢測之後,發現包拯的屍骨鈣、鐵、汞、砷和鉛元素比現代人骨中的含量高,尤其是砷和汞元素含量最大,而在古代汞和砷元素只出現在硃砂和砒霜當中,包拯的死應該是屬於慢性中毒,這也應和了宋仁宗賜藥,包拯服用後,越加嚴重,並堅持十三天後離世的記載。

包拯墓出土,專家研究後發現真正死因,難怪史書沒有過多記載

那麼為何宋仁宗要毒殺包拯呢,這還要從宋仁宗皇位傳承說起,宋仁宗三個兒子全部早夭,等到晚年時仁宗將濮王的十三子收為養子,準備培養他成為皇位繼承人。但這件事卻遭到了包拯的強烈反對,包拯遵循古樸正統,你仁宗無子這是天意,上天讓你將皇位還給趙匡胤一脈。包拯的這種想法無疑觸動到了宋仁宗的底線,而包拯在朝堂中頗有威望,為了防止自己死後皇位繼承出現問題,便有了毒殺一事。

而這也解釋了,為何在包拯墓碑出土之前,正史上對於包拯的死沒有過多記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