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未來之路:十大進化趨勢

保險 雲計算 經濟 財產保險 金融 燕梳文化 2018-12-17

作者 : 惟新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人們喜歡進行預測,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試圖看清未來,把握規律。

2006年,曾與一位保險業高管聊起未來,他認為未來中國保險業將會參照歐美模式,實現管理和銷售分離,保險公司將越來越專注於風險管理,而銷售則會逐漸剝離中介。

2010年時,和另一位保險業高管談起未來,他認為未來保險公司將會朝專業化發展,出現許多專業領域的保險公司,比如專門經營鍋爐責任險或者家庭財產保險,精耕細作。

數字時代給世界帶來重大變化,也讓保險業這個既傳統又現代的行業積蓄著新力量,這種蘊含了數字時代的力量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著人們的想象,其趨勢也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所認可,所推動,成為一種必然。

要把握保險業的發展趨勢,不能只看機構個體的行為。某一家公司的經營戰略或有反覆和徘徊,或只適合在他自己的舞臺上表演。把保險業放在歷史大勢中去觀察,我看到一些令人激動的趨勢,這個趨勢會越長越大,直到一個“奇點”,再成為眾所周知的事實。

這個大爆炸的奇點就是數據。

趨勢一

數據

毫無疑問,未來保險業生活在數據時代中。

數據成為保險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即使這個趨勢目前在一些傳統保險企業看來還有一些遙遠,但是眾多的保險科技企業和新興數據化保險企業的努力已經讓大家對這個趨勢越來越深信。對風險的有效識別和分散是保險業的重要基石。

如今,風險識別的基礎已經從對於歷史風險的擬合發展成為通過大數據建模實現對於風險的高精度寬維度即時識別。

如何更廣開源更細顆粒度的獲取數據,如何更為有效的使用數據會成為保險核心競爭力。

這促使產品精算、風控管理、人員管理、內控審計等一系列流程產生深遠變化的甚至徹底改變,保險業資源調配方式和流動的方向乃至市場格局也會因此改變。

在這種意義上,未來的保險公司會對數據工程師有大量的需求。

趨勢二

物聯

傳感器,物聯網的核心未來會是保險業的標配。

數據化的必然要求是數據的標準化,數據清洗的容易化,這就必然要求數據收集機制,較少的依靠不穩定的人工,而是依靠機器本身。

越來越普及傳感器也會登上保險的舞臺,能夠收集駕駛數據的車用傳感,檢測居家老人體溫和運動狀態的家庭監控傳感,而智能水錶和電錶,則可以為保險業標的風控建模提供源源不斷的數據。

因此,以前難以承保的事物將會被納入保險的保障範圍。

更重要的是,穩定而精確的數據來源,將成為保險業鏈接客戶的最主要紐帶。在這種紐帶支持下,幾乎沒有不可以承保的,難以識別和控制的風險會大大減少。

對於傳感器的產業而言,有了保險業的這個金主的支持,發展便有了新的模式。傳感器產業可以從保險業獲取大量研發和鋪設資金支持,保險在這個過程中也無疑可以獲得更多的數據和風控能力,這是個雙贏過程。

在這個意義上,保險也將成為未來科技發展重要動力。

趨勢三

智能

智能帶來的變化是,從投保到理賠,客戶再無需繁瑣的手寫和上門,一切都可以通過APP來解決。

保險機構的機器人客服幫你挑選保險產品。

家財險通過圖像識別自動投保

衛星的地理分析和實時三維建模能提供詳盡的企財險風險查勘……

目前已有部分公司使用無人機理賠查勘。

設想一個場景,當居家老人體溫異常時,就會收到保險公司的提示並向你推薦合適的家庭醫生和護理機構,併為你支付所有的費用,那麼智能帶來的就不僅僅是效率的提高,而是巨大的立體化的市場。

趨勢四

簡單

智能帶來的另一個變化就是簡單。

產品的展示形態、在線投保和理賠的流程、保單填寫的自動化等都會讓消費者具有非常良好的體驗。

以往復雜的條款告知、繁瑣的投保和理賠流程將會變得異常簡單。

保險產品會切入各種場景,實現深度融合,保險將遍佈吃穿用住行的消費app,供應鏈app,工業互聯網的app,並與這些app的流程深度融合,形成緊貼型的定製保險。

對於保險,消費者可以信手拈來,隨處可及。

當然,這種消費簡單化的背後需要機構付出極其複雜的努力和巨大的投入。

趨勢五

靈活

最初傳統保險產品形態是從保險公司根據標的風險特徵和歷史數據進行設計,有不少產品還是直接從國外保險條款翻譯過來。

這個過程中,客戶屬於被動接受現有產品,難以參與產品的設計過程,也很少有相應的服務機構來幫助客戶參與這個過程,客戶能買到什麼產品完全取決於保險公司的產品庫。

未來,客戶,保險公司,保險生態方,之間將處於一種平衡,需求會成為一種推動保險業發展的動力。這種互動、無障礙、平等的需求流將會大大促進保險產品的更新迭代,也將改變保險業與其他行業的合作關係。

流動的方向可以是從保險公司到消費者,也可以是消費者到保險公司,也可以是生態方作為整合方將需求流向保險公司。

產品亦然。不僅流動多向化,時間也大為縮短,可以從以往動則幾個月的產品生產週期縮短為幾天甚至更短。

趨勢六

動態

大家目前看到的保單都是紙質的,費率也是固定的,影響費率的各種因子和保費的關係也是固定的。

古典的保險費率精算是以歷史數據和經驗為基礎。要精確制定費率,需要一個保險公司積累數十年的經驗數據。

數以億計傳感器傳輸數據以及高速運行雲計算使得紙質保單顯得十分古典了,這種風險的實時識別將徹底改變保險形態。

從固定的歷史的,變成動態的即時的,保單從一張精美的紙張變成一套的實時運算的模型,保險的精算基礎再也不會用年來計數,而是精確到秒。對於某些十分精確的事物來說,比如防禦ddos攻擊的保險來說,時間間隙將更短。

更何況,保險機構可能將用神經元網絡對眾多實時變化的動態風險進行監控和干預,乃至於出現保險大腦。

趨勢七

信任

自然意義上,保險本質解決的是風險問題。

比如對於火災,泥石流等損失補償。

從社會意義上,保險的本質是解決信用問題。

這種信任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是企業與企業之間信任,產業與產業之間的信任。

信用體系建設問題將會越來越被重視,大量數據被集中、清洗、建模成信用體系,出現各種信用分、信用評價系統等等。

而這種體系必須是大維度、細顆粒、跨區域、跨行業的,越是如此信用體系越能發揮作用。

趨勢八

鏈接

保險的傳統功能經濟補償是保險保障、資金融通、社會管理。

隨著保險服務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不斷深入,保險業出現了新的功能,既整合產業鏈。保險的增信和支付作用決定了保險是產業最好的鏈接器。

汽車的防疲勞駕駛系統進入運輸企業,互聯網醫療設備要進入家庭,高端醫療項目要走出實驗室實現量產,這些新事物的產業發展都會面臨高昂費用和消費者新事物接受度低等問題。

保險的的場景天然包括各行各業,其風險防範的目又解決利益上的難題,即保險公司願意給予這些產品支付一定費用以提升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同時也能通過產品從有效降低保險風險中獲得回報。

由於這個特別機制,保險公司也有動力去幫助護理和養老這些產業去制定和實施標準以獲取高質量的服務,解決相應高技術勞動力缺乏和服務標準缺乏的問題。

趨勢九

平臺

平臺化會成為保險又一類新業態。

有的平臺負責收集各類C端和B端的數據和需求彙總到保險公司,定製出適應市場的保險產品。

有的平臺負責給保險代理人提供銷售的供應鏈支持。有的平臺負責保險客戶的社交整合和新零售。

不僅如此,保險雲計算平臺,保險供應鏈平臺、保險金融服務平臺在和區塊鏈,量子計算結合過程中不斷優化,解決保險業的一些沉痾頑疾,從而被各類主體接受。

趨勢十

組合

熟悉變形金剛的朋友應該知道,五隻變形金剛的恐龍合體的威力要遠遠大於五隻單體機械恐龍。

生態組合的作用就是讓保險機構從一個單元變成一個系統。

以工業互聯網為例,其本質是具有一個統一的操作系統,類似於Window或者安卓,實現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互聯網連接融合,使得設備上雲、流程上雲和海量的基於操作系統APP的出現。

這種基於操作系統,通過雲計算與各類高級技術、互聯網相融合的方式,能使得保險業的流程改造如安裝和卸載手機APP那麼簡單,也使得保險業內部機構之間、保險業與相關產業的對話有了共同和標準的“語言”,實現信息流和資源流無障礙流通。

保險和上下游產業的互動將大大增強和提速。

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共同去創造未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