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234”原則,這麼買就對了!建議收藏~

保險“234”原則,這麼買就對了!建議收藏~

伴隨著越來越快的經濟發展,人類的活動範圍逐步增大,生活節奏明顯加快,壓力驟增,人們面臨風險的機率也越來越大。但是,現代人對自我保護的能力一直在提升,購買保險的意識也在增強。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許多家庭都為家庭成員購買了相應的保險。家庭保險不僅僅在於弱化家庭風險的支出,還成為家庭理財的一個重要手段。那麼,家庭應該怎麼買保險才合理呢?盈保倍為大家總結出了“234”原則,好奇嗎?往下看吧!

保險“234”原則,這麼買就對了!建議收藏~


兩大考慮

一個家庭的保險購買計劃,主要取決於兩大考慮:

第一,家庭在購買保險的時候需要一個明確的目的,也就是分析家庭所面臨的風險,比如意外風險和疾病風險等。同時,家庭的風險配比必須結合家庭成員的構成來理解。一個家庭中如果有孩子、老人和夫妻,最先應該為經濟來源較大的夫婦二人投保,再考慮老人和孩子。此外,要考慮是否需要贍養老人、和家庭當中有幾個人有收入,只有把家庭中所有的風險因素考慮到,並結合家庭的人員結構,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第二,考慮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一般保費支出佔到家庭總收入的10%-20%、保險金額累計是家庭年總收入的5-10倍為宜。在保險購買的順序上,要先購買最需要的險種,再在經濟能力範圍內粉刺購買。如果要購買投資型的保險,建議考慮具有儲蓄、返還、投資成分的終身險費用較高,而定期險和意外險等短期險的費用較為低廉。補充一下,投保人所處的人生階段不同,購買保險是考慮的因素和多少也相應的不同。比如一個30歲的和一個50歲的人考慮的因素和多少會有很大的差異,結婚與沒有結婚的人考慮的因素也會不一樣。將經濟承受能力與所處人生階段相結合,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配置計劃。

保險“234”原則,這麼買就對了!建議收藏~

三大順序

第一張保單:為意外買單

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到。有人並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但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況下,一旦遭遇意外後,家人生活誰來保障?

身為子女,對父母來說,父母的最大保障是子女;身為年輕父母,年幼子女的最大保障來自年輕父母自身;對兩人家庭來說,誰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收入最高者就是重點。作為人生的第一張保單,必須是意外險,特別是20歲至40歲的年輕人。

讓我們先看看意外險的保障範圍:意外險提供生命與安全的保障,功能是身故給付、殘疾給付。這也是對人生最壞後果的最直接的賠付。無論你是單身、二人世界或者三口之家,都需要對父母、愛人和孩子負責。

意外造成的人身傷害有三個層次:一、輕微傷害。這樣的傷害有些不用治療,沒有費用。有的只需要很少的幾十或者幾百元左右,大多還負擔得起。二、較重傷害。這類的傷害需要住院治療,但花費也就在千把左右或者更多些,但不是大額的開支。三、重傷害。這類的一般需要大額開支,有些還會造成殘疾,甚至奪取寶貴的生命。保障以上這些內容的意外險一份年保費約為百元左右,保額為10萬至20萬。和年保費幾千幾萬的人身壽險相比,意外險就顯得很划算了。如果你還沒有購買過保險,上盈保倍簡單評估,選購一份適合自己的人身意外險,實在太有必要了。

第二張保單:為健康買單

僅有意外險就夠了嗎?那是遠遠不夠的,意外險的必須只是相對從來沒有買過保險的人。對於一個有家庭的人來說,還必須有一份保險,那就是重大疾病保險。

生老病死,其實這個順序倒過來就是購買保險的順序。死亡意外是最大的風險,但疾病給一個家庭帶來的風險也不可小視。生活環境越來越差,大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在感冒一次也能支出上千元的今天,我們的社會醫療保險給付讓人沒有安全感,疾病是家庭財政的黑洞,足以讓數年努力攢下的銀子一瞬間灰飛煙滅。

一場大病,直接的醫療費用在30萬至50萬之間,康復也會多少影響以後的收入能力,一份重大疾病保險就非常有必要了。目前,市面上重大疾病保險有兩種。第一種是終身壽險+附加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第二種就是終身重疾主險。

附加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的“提前給付”是從主壽險的保額裡支付的。沒有身故,得重疾了,把壽險保額提前給付被保險人。所謂的終身重疾主險,但其價格是跟“終身壽險+附加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組合險的價格一樣的,有些公司的費率還要高一點。投保人一旦患重疾獲得賠付保額,合同即結束。或者投保人身故獲得賠付保額,合同也結束。

年齡越大,風險越高,保費也就越高。因此,需要購買重疾險的家庭要趁早規劃,有能力的話,最好一走上社會就給自己買一份重大疾病保險。在風險保障方面,終身要比定期更可靠。這可是業內人士一致的建議。

第三張保單:“人生增值保單”

這裡說的“人生增值保單”是個籠統的概念,種類包含很多,但歸納起來都是解決“死亡”和“大病”這兩大問題之後的保障。

比如養老保險。在能賺錢的年齡考慮養老是必要的,也是不可迴避的。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應該開始考慮買一份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兼具保障與理財功能,又可以抵禦一部分通貨膨脹的影響。養老保險應當儘早購買,買得越早,獲得的優惠越大。

比如子女教育保險。從孩子出生之日起,為子女的教育準備一筆資金是當務之急。教育的費用越來越昂貴,更不必說對孩子愛好的培養,學體育、學音樂、請家教都是高昂的開支。小孩出生是父母的壯年時期,收入高、經濟來源穩定,此時有能力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基金,可以通過購買少兒教育金保險或者其他投資理財方式為孩子準備教育費用。

比如投連險和萬能險,如果您所有上述保險都具備了,又有一定閒錢,就可以考慮這類保險了。這類保險具有一定投資風險,需要對風險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家庭購買,但同時這類保險具有一定合理避稅功能,有助於富裕家庭傳承財富,是意外風險保障足額之外的一種選擇。

四大注意

男人投保不吝嗇

據有關調查,男性所投保險中,50%-60%是為父母或配偶購買,30%-40%是為孩子購買,只有約5%是為自己購買。雖然按照家庭倫理道德觀點,投保先人後己並無不對,但壽險風險保障有一條重要法則:家庭最需要投保的人是其經濟支柱。

目前,男性預期壽命要比女性短6年。這是由於男性普遍有抽菸、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且男性的精神壓力和意外事故發生率都遠高於女性,在許多英年早逝的中年知識分子中,首當其衝的也是男性。有資料表明,每年國內約有100萬男性發生心臟病,35歲以下男性患高血壓的風險遠高於女性。但男性看病的頻率比女性低28%,20%的男性從來不參加體育鍛煉,80%的重病男性患者承認是因為長期不去醫院就診,才把小病養成大病。

作為一名男人,需要有健康的身體和穩定的收入來支撐家庭的生活。正因現實生活中,男性發生風險的機率更大,所以應該通過完善的保險保障來分擔各種風險對家庭穩定造成的衝擊。作為父親的男性為自己買一份保單,正是愛心和責任的體現。

女人投保須理智

隨著社會進步和觀念發展,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得到極大提升,隨之而來的是現代女性自我意識和責任感的日益強烈。

不過,部分女性受角色認知、理財經驗、保險理念欠缺和資訊不對稱影響,容易在投保中抱著划算與否、貪圖便宜的思想。一位女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她5年前就買了保險,但那是一款純分紅型養老險,只有意外傷害和死亡保障,住院醫療險恰巧沒買。當時想反正有社保醫療,住院有單位買單。但因為一次生病住院後她才明白,社保報銷比例不是很高,許多項目都不報銷,才懊悔自己當時投保只圖划算,反而誤了自己治病。

其實,女性挑選保險產品應從意外、醫療、定期壽險等方面考慮,先參看自己的社保和已投保險種,看還有哪些方面沒有涉及,避免重複購買或出現保障真空。由於年齡和身份的轉變,女性在投保過程中應有所側重,單身女性以保障為先,已婚女性適宜全家共同規劃。

同時,由於女性的自身特性,在婦科疾病、生育以及養老等方面的保險投入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

孩子投保不盲目

生活中,部分家長對孩子未來前途的關注勝過現實風險。不顧家庭實際收入水平,少則幾千,動輒上萬的投保教育險或新型投資型保險,卻淡化意外、健康等保障性保險的配置,忽視保險的保障功能,這就無異於本末倒置,買櫝還珠。

對於少兒來說,由於免疫力低、身體發育不健全、風險抵抗能力弱,意外和疾病發生機率較高,首先應該規避可能出現的意外和疾病風險。此間,意外險和重疾險是必備的保護傘,並應附加住院醫療險,以備不測。投保順序須以意外、醫療、重疾為先,其次再考慮教育金及其他投資型保險的適度配置。

針對少兒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投保應有所側重。對於0-4歲少兒來說,發生呼吸系統疾病概率較高,理賠率也高,應首先考慮疾病方面的保障;對於5-14歲的青少年來說,發生意外的概率更高,應優先考慮意外險;對15-18歲的未成年人來說,讀高中、大學甚至出國留學所需的大筆教育金需求迫切,應在意外、健康保障基礎上,考慮教育金規劃,但並不是只有購買教育金保險一條路。

長輩投保不宜遲

筆者一位朋友的雙親身體欠佳,他想為老人們投保醫療類保險,但是,代理人得知他的父親今年65歲、母親66歲後,表示老人購買醫療類保險,保險公司的體檢要求非常嚴格,很可能會因健康原因被拒保或要求增加保費。因此,建議他還是別為父母投保了,會很不划算。

的確,目前市場上的保險品種雖多,但大多對投保年齡有一定限制,上限普遍在55歲、60歲和65歲左右。由此,為避免出現老人無保可投的尷尬狀況,爭取獲得更多對比選擇保險產品的機會,為老人購買保險宜早不宜遲。尤其從費率角度考慮,在父母尚年輕時為他們投保,保費相對更便宜。如果投保年齡相差10歲,購買同一款產品的保費有時會相差20%甚至50%。

如果想要更加合理的保險計劃,建議找專家支招,這樣可以避免重複購買,以發揮現金最大的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