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年前的昆區是啥樣的?

包頭鋼鐵 包頭 鞍山鋼鐵 鞍山 聚焦包克圖 2019-05-25

原創: 張清

開欄語

六十多年前的昆區是啥樣的?

包頭因產業而興,作為中西部乃至全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和歷史商業文化名城,培養造就了一大批老字號、老企業。這些老字號、老企業已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片,融入到廣大市民的工作生活中。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這些老字號、老企業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創業者的心血和智慧,彰顯了時代與激情交融且不斷進取的“包頭精神”,他們的發展軌跡,至今還回響著這座城市最恢宏、最跌宕的足音。在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暨本報創刊二十五週年之際,即日起,本版推出“足跡——自治區工業長子的崛起之路”系列報道,尋訪這些老字號、老企業不為人知的故事,並與每個歷史大事件的親歷者攀談,回顧往昔歲月的激情。

1954年,國家決定在昆都侖河西的宋家壕建設包鋼廠區,昆都侖河東為包鋼職工生活福利區。同年10月,包鋼籌備處在包頭老城區(東河區)南門外建起一座臨時辦公樓,當時開掘平墊出一條通往南牌的土路(後來的建設路),往返於兩地之間。1956年深秋,包頭教育局把我們支援新區的20多名年輕教師送到南牌,就是走這條土路的。

荒原上有個村落(今恰特公交汽車站往北至團結大街),因早年形成的牌界而取名南排村,昆都侖建區前人們都把這一帶叫做“南牌”。

沉睡的荒原一下變成沸騰的熱土。放眼望去,廣袤空曠的原野上沙蒿、雜草叢生,亂石裸露,沒有樹木。今白雲路以西的荒原上遍佈標樁、標杆,架著鑽塔,插著小旗,一片歡騰景象。

六十多年前的昆區是啥樣的?

▲1955年的包頭市新市區規劃圖

白手起家

1955年2月,第一批支援包鋼建設的來自鞍山鋼鐵公司的領導幹部、工程技術人員和各工種的工人到達包頭。3月,已做好全面施工準備,開始生活福利區的建設。當時包鋼第一個工地在昆河東今鋼鐵大街66街坊,歷經艱難,蓋起一棟平房,用於臨時辦公。該街坊東面已規劃為少先公園,考慮到將來的城市建設,平房蓋起不久,又搬遷到青年路19街坊東北面一片空地上,建起了鞍建公司辦公處,當時的材料倉庫、附屬企業、現場設計工作組都在那裡。緊接著,先期在西河楞沙灘上帳篷里居住辦公的勘察大隊也搬到這裡辦公。當時鞍建職工將辦公處所西面偏南的臺地剷除平墊,開闢出一個約800平方米的土廣場。土廣場東南角設一個塗著紅油漆、由兩根粗圓柱形構成的門道,供人們出入行走,實際上並無門。圓柱體上方的橫杆上拴兩個高音喇叭,柱頂插著紅旗,遠遠望去,非常壯觀,人們把這裡叫“大紅門”。土廣場正北面搭建一個棚頂式的會臺,供職工集會、放映露天電影等,廣場東西各建一個簡易的鞍建職工食堂,當時建設包鋼的幹部、職工以及支援包鋼新區建設的攤鋪人員都在那兩個食堂就餐。

昆都侖建區前,“大紅門”廣場是一個極其歡騰的處所,是職工工作之餘休閒散步的好去處,雖然插足便灌得滿鞋沙土,卻也感到十分舒暢。

不久,包鋼籌備時期,建於東河區的包鋼幼兒園也搬遷於中蘇大街20號街坊重建,後改為包鋼三園。20號街坊還建有一個職工保健所。同年,鞍建公司在今中蘇大街19街坊建起一所鞍建職工子弟小學,那是荒原上最早建起的一所學校。

1955年,鞍山建設公司以最快的速度率先由南往北建起了鋼鐵大街31、32、33,青年路18、19、20,中蘇大街19、20等街坊平房,成為最早建起的第一批職工家屬住宅。

六十多年前的昆區是啥樣的?

▲1957年,包鋼職工住宅施工現場

八方支援

包頭建設工業新城勢在必行。1955年4月,包頭市委、市人委決定成立新市區工作組。工作任務緊迫,同年11月工作組撤銷,成立新市區辦事處。1956年8月新市區辦事處撤銷,分別設置青山區、昆都侖區辦事處,昆都侖區辦事處由郝志恆任主任。同時,中共昆都侖區委員會成立,任命郝志恆為書記。

1955至1956年期間,活躍在建設工地上的是支援包鋼和新區建設的流動服務隊,大部分是由東河區各單位派出的。他們車拉、肩扛,或用自行車馱著物品,往來穿梭於各個工地之間,無論酷暑嚴寒,颳風下雨,從不停歇。新華書店職工推著圖書,郵政部門的職工揹著郵包,商業部門的職工拉著日用商品,服務行業的職工拿著剪刀、端著相機,全力以赴,周到服務。特別是郵政部門的職工把每天收寄給遠方家人的信件及時寄出,以解除兩地之思念。星星點點的服務隊奔波於熱火朝天的工地上,構成荒原上一片獨特的景觀。

1956年深秋,在“大紅門廣場”西北角逐漸形成一個搭著一長串平臺的露天攤鋪,給職工供應生活用品。

同年,市政建設掀起高潮,到處是鋪設上下水管道挖開的深壕,攏起的土埂,連街坊道路的眉目也分不清。

同年秋冬到翌年春季,在前進道北側的青年路20號街坊的一片空地上形成一個布幔毗連的商品市場,商攤雲集,漸次擴大。包括日用百貨店、飯館、理髮館、照相館等層出不窮。後來流動服務人員也在此設立攤點,非常紅火。當年隆冬時節,最早開通的東河至昆區的五路公交車的終點站就設在市場南側前進道的土路邊,次年又遷到前進道以東與白雲路交叉路口東昆區最初設立的土房衛生所旁邊。

六十多年前的昆區是啥樣的?

▲上世紀50年代的鋼鐵大街

苦中尋味

新區的建設是一項開天闢地的宏偉事業,引來各方人士的關心與支援。今恰特影劇院東對面白雲路上,就有來自東河區的六七位老人合資開的一家小百貨商店,人們叫它“老頭商店”。

1956年11月19日,昆都侖區召開首屆一次人代會,選舉產生了人民委員會領導班子,郝志恆當選為區長,同時昆都侖區辦事處撤銷。

當年以最快的速度,興建了包頭六中、七中兩所中學和中蘇二小、青年路小學、鋼鐵大街一小三所小學。學校竣工後,教職工用了近一個月時間清理了校院的磚石、水泥結塊、白灰坑堆、操場上的蓬蒿雜草等雜物,趕在國慶八週年十月一日招生開學。那時市政單位很少,大部分是鞍建職工子弟。大家伴著周圍建築工地上隆隆的機器聲,常常工作到深夜一兩點鐘,餓了就到市場的小攤上買後山老鄉運來的燒沙雞吃。當時單身職工宿舍牆壁很潮溼,早晨起來,衣被幾乎能攥出水來。轉眼間已到隆冬時節,很冷,最低氣溫總在攝氏零下二十八、九度左右。當時為保證工業用煤,民用煤幾乎都是碎面子,不燃火,用火鉤一捅都漏在爐坑裡了……艱苦的生活最能磨鍊人的意志。

放了寒假,離家近的老師都返鄉了,我因路途遠,交通又不便,沒回鄉,獨自留在學校,以校為家,兼做工勤,每天需在水房生個火爐,怕水管凍了沒有水喝,吃飯就到市場以東不遠處31號街坊的一家“張好人”飯館或鞍建職工食堂。光陰荏苒,春節到了,“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獨自一人過了一個沒有對聯、沒有燈籠、沒有鞭炮聲,只有校門外土路邊那臨時電杆上發出昏暗燈光的路燈而充滿泥土氣息的春節。正月新春,學生每天擁到學校,沒有體育器材,就到“大紅門”廣場活動,或去結了冰的昆都侖河滑冰。那是一條季節河,秋冬季水量小,近乎乾涸,石頭裸露,一不小心就會被亂石絆倒。國家公路總局承建的昆都侖河中橋剛竣工不久,只見上下班的包鋼工人來來往往,往返十幾裡徒步穿行河槽的砂石路。但沒有騎車的,那時候自行車是緊缺商品。

六十多年前的昆區是啥樣的?

▲1957年,昆都侖區恰特影劇院建成

日新月異

1957年初,昆區文教科成立。鞍建職工子弟小學歸屬市政管理,改為中蘇大街第一小學,我被調入。1956年建在青年路20號街坊沙土高地上的包頭第六中學,因地形、規格不符合辦中學的條件,遂另擇校址於少先路與白雲路交叉處少先路北側重建了包頭六中,原校舍改為青年路第一小學。當年在“大紅門”土廣場舉辦了昆區首次中小學生與職工春季田徑運動會。

隨著支援包鋼的建設者與日俱增,已建的中學遠遠不能滿足小學畢業生升中學的需求。1957年初,由昆區團委王文選發起,與包鋼的王永飛、唐富利協商籌辦了昆區民辦中學,聘請了王明(上世紀八十年代任包頭三十五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等四名教師,借用青年路一小教師宿舍辦公。沒有教室,就在20號街坊緊靠市場後面用柳笆抹著黃泥,圍成帳篷當教室上課。民辦中學經歷了自籌經費、民辦公助的曲折過程,於1958年在南區91號街坊建了校舍。不久改為昆都侖區中學,由昆區文教科領導。經過不斷髮展完善,於1970年秋,歸屬包頭教育局領導,列為包頭二十九中學。

事物的發展、變化是無止境的,無論地域、時空如何變遷,記憶卻是永恆的。

五十年代末,“大紅門”廣場以北至白彥道由二冶二公司(後改四公司)和企業公司分別建了俱樂部,廣場南面於1960年先後由二冶、二十二冶建了學校。

五十多個風雨春秋過去,進入二十一世紀初,當年鞍建公司在荒原上最早建設的那批職工家屬平房住宅街坊南起烏蘭道東至南排道均已拆除,重建為“明日星城”新型住宅。

作者:張清(原昆區黨史辦主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