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

昔日的永昌府城,在雲南省乃至全國,都算得上是別具特色的一座。它不僅有“七十二條街,八十二條巷”、高聳厚實的磚城牆,高大雄偉的城樓與清徹流淌的護城河,而且還憑依一座青翠欲滴的太保山,是容山、水、城為一體的秀美城池,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擁有獨具一格的八道城門。

《景泰雲南志》記載: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雲南前指揮使李觀率領軍民改築的太保山上與太保山下的子母兩座永昌磚城,總共有八道城門。其中,山下的母城有五道城門,山上的子城有三道城門。

洪武二十八年(1395),永昌指揮使胡淵率領軍隊和永昌民眾擴建永昌磚城時,就仿照金陵城(今江蘇南京城,當時的京城)包鐘山的樣式,將城西的太保山圍在城牆之內,使永昌城原來的子城與母城合二為一,全城總共開了八道門。

在今天的保山城裡,部分上了年紀的老保山,還傳誦著一系列關於永昌城開城門的諺語“好一座永昌城,八道城門開六門。打開昇陽門,東來紫氣飄進城;打開鎮南門,金銀珠寶滾進城;打開龍泉門,地脈龍神湧入城;打開仁壽門,松毛柴草流進城;打開小北門,菜蔬糧食運進城;打開大北門,商旅馬幫迎進城。還有兩道門,隨便打開萬不能。打開了安定門,南方蠻子就會打進城;打開了永定門,老虎豹子就會跑進城”。

東城門

東城門又稱“昇陽門”或“青華門”。它是永昌城東城牆上唯一的一座城門樓,也是當時全城八大城門樓中最為壯觀的一座,其舊址在今天九龍路與保岫東路相交會處的九龍雕塑處。

當年,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東城牆正中所開的那道城門,就以方位來命名,被叫做“東城門”。這樣,東城門就因此得名而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後來,人們發現,坐落在東城牆正中央高聳的城門和城樓,由於它的東面是一片開闊的田野,沒有高大的樹木和任何建築物的遮擋,每天早上鮮紅的太陽從東邊升起,就會照到高高的城樓和城門上。天長日久,人們見到這一美麗晨景的次數多了,大夥就不約而同地把“東城門”改稱為“昇陽門”——初升的太陽照耀的城門。

"

昔日的永昌府城,在雲南省乃至全國,都算得上是別具特色的一座。它不僅有“七十二條街,八十二條巷”、高聳厚實的磚城牆,高大雄偉的城樓與清徹流淌的護城河,而且還憑依一座青翠欲滴的太保山,是容山、水、城為一體的秀美城池,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擁有獨具一格的八道城門。

《景泰雲南志》記載: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雲南前指揮使李觀率領軍民改築的太保山上與太保山下的子母兩座永昌磚城,總共有八道城門。其中,山下的母城有五道城門,山上的子城有三道城門。

洪武二十八年(1395),永昌指揮使胡淵率領軍隊和永昌民眾擴建永昌磚城時,就仿照金陵城(今江蘇南京城,當時的京城)包鐘山的樣式,將城西的太保山圍在城牆之內,使永昌城原來的子城與母城合二為一,全城總共開了八道門。

在今天的保山城裡,部分上了年紀的老保山,還傳誦著一系列關於永昌城開城門的諺語“好一座永昌城,八道城門開六門。打開昇陽門,東來紫氣飄進城;打開鎮南門,金銀珠寶滾進城;打開龍泉門,地脈龍神湧入城;打開仁壽門,松毛柴草流進城;打開小北門,菜蔬糧食運進城;打開大北門,商旅馬幫迎進城。還有兩道門,隨便打開萬不能。打開了安定門,南方蠻子就會打進城;打開了永定門,老虎豹子就會跑進城”。

東城門

東城門又稱“昇陽門”或“青華門”。它是永昌城東城牆上唯一的一座城門樓,也是當時全城八大城門樓中最為壯觀的一座,其舊址在今天九龍路與保岫東路相交會處的九龍雕塑處。

當年,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東城牆正中所開的那道城門,就以方位來命名,被叫做“東城門”。這樣,東城門就因此得名而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後來,人們發現,坐落在東城牆正中央高聳的城門和城樓,由於它的東面是一片開闊的田野,沒有高大的樹木和任何建築物的遮擋,每天早上鮮紅的太陽從東邊升起,就會照到高高的城樓和城門上。天長日久,人們見到這一美麗晨景的次數多了,大夥就不約而同地把“東城門”改稱為“昇陽門”——初升的太陽照耀的城門。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東城門

明洪武年間,永昌壩子東邊的青華海是一片茫茫水域,今天的東海子、打漁村、畫眉村、紅花村一帶都是水面澤國。當時,人們站在新建的永昌城東城門城樓上,向東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綠水青山和碧海藍天,不時還有蕩悠的點點漁帆。同樣,人們在青華海中的漁船上向西眺望,就可以見到永昌城雄偉高大的東城門。時間一長,人們又把“東城門”叫做“青華門”。從此以後,永昌城的一道東城門,就有了“昇陽門”和“青華門”兩個別稱。

永昌城東城門,從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與戰火洗禮,也經過了無數次的重建與修繕,但它在永昌八大城門中,是消失最早的一道城門。1938年,滇緬公路西段通車以後,由於該公路從它的正前方通過,就已很不適應當時的交通需要。1942年5月4日的保山“五·四”被炸以後,東城門就已名存實亡了。滇西抗日戰爭的反攻期間,為了便於軍隊大卡車的入城所需,東城門大部分被拆除,但它真正消失是在滇西抗日戰爭結束以後,保山民眾恢復重建保岫東路的過程中,才將其完全拆除的。

如今,在保山的廣大城鄉,只有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們還能講得出東城門的模樣,有的還能叫得出“昇陽門”與“青華門”兩個別稱,並能講得出它的由來。

南城門

南城門又叫“鎮南門”或“正陽門”。其舊址在今天正陽南路與龍泉路相交會處的北側,即現在正南國際大廈的東南部。

據說,當年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位於南邊的那一道城門,人們就以它所在的方位來命名,把它叫做南城門。這道城門得名為南城門以後,就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

清康熙年間,修葺一新的南城門城樓顯得雄偉壯觀、氣勢不凡。人們發現,每當天晴烈日當頂高照的正午時刻,南城門城樓上那尊用於計時的銅壺滴漏,就會光芒四射,景象蔚為壯觀,是整座南城門最為耀眼的時段。天長日久,人們就把南城門改稱“正陽門”——正午太陽照耀時最為耀眼的城門。這樣,原先的南城門就有了一個“正陽門”的別稱。

"

昔日的永昌府城,在雲南省乃至全國,都算得上是別具特色的一座。它不僅有“七十二條街,八十二條巷”、高聳厚實的磚城牆,高大雄偉的城樓與清徹流淌的護城河,而且還憑依一座青翠欲滴的太保山,是容山、水、城為一體的秀美城池,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擁有獨具一格的八道城門。

《景泰雲南志》記載: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雲南前指揮使李觀率領軍民改築的太保山上與太保山下的子母兩座永昌磚城,總共有八道城門。其中,山下的母城有五道城門,山上的子城有三道城門。

洪武二十八年(1395),永昌指揮使胡淵率領軍隊和永昌民眾擴建永昌磚城時,就仿照金陵城(今江蘇南京城,當時的京城)包鐘山的樣式,將城西的太保山圍在城牆之內,使永昌城原來的子城與母城合二為一,全城總共開了八道門。

在今天的保山城裡,部分上了年紀的老保山,還傳誦著一系列關於永昌城開城門的諺語“好一座永昌城,八道城門開六門。打開昇陽門,東來紫氣飄進城;打開鎮南門,金銀珠寶滾進城;打開龍泉門,地脈龍神湧入城;打開仁壽門,松毛柴草流進城;打開小北門,菜蔬糧食運進城;打開大北門,商旅馬幫迎進城。還有兩道門,隨便打開萬不能。打開了安定門,南方蠻子就會打進城;打開了永定門,老虎豹子就會跑進城”。

東城門

東城門又稱“昇陽門”或“青華門”。它是永昌城東城牆上唯一的一座城門樓,也是當時全城八大城門樓中最為壯觀的一座,其舊址在今天九龍路與保岫東路相交會處的九龍雕塑處。

當年,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東城牆正中所開的那道城門,就以方位來命名,被叫做“東城門”。這樣,東城門就因此得名而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後來,人們發現,坐落在東城牆正中央高聳的城門和城樓,由於它的東面是一片開闊的田野,沒有高大的樹木和任何建築物的遮擋,每天早上鮮紅的太陽從東邊升起,就會照到高高的城樓和城門上。天長日久,人們見到這一美麗晨景的次數多了,大夥就不約而同地把“東城門”改稱為“昇陽門”——初升的太陽照耀的城門。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東城門

明洪武年間,永昌壩子東邊的青華海是一片茫茫水域,今天的東海子、打漁村、畫眉村、紅花村一帶都是水面澤國。當時,人們站在新建的永昌城東城門城樓上,向東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綠水青山和碧海藍天,不時還有蕩悠的點點漁帆。同樣,人們在青華海中的漁船上向西眺望,就可以見到永昌城雄偉高大的東城門。時間一長,人們又把“東城門”叫做“青華門”。從此以後,永昌城的一道東城門,就有了“昇陽門”和“青華門”兩個別稱。

永昌城東城門,從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與戰火洗禮,也經過了無數次的重建與修繕,但它在永昌八大城門中,是消失最早的一道城門。1938年,滇緬公路西段通車以後,由於該公路從它的正前方通過,就已很不適應當時的交通需要。1942年5月4日的保山“五·四”被炸以後,東城門就已名存實亡了。滇西抗日戰爭的反攻期間,為了便於軍隊大卡車的入城所需,東城門大部分被拆除,但它真正消失是在滇西抗日戰爭結束以後,保山民眾恢復重建保岫東路的過程中,才將其完全拆除的。

如今,在保山的廣大城鄉,只有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們還能講得出東城門的模樣,有的還能叫得出“昇陽門”與“青華門”兩個別稱,並能講得出它的由來。

南城門

南城門又叫“鎮南門”或“正陽門”。其舊址在今天正陽南路與龍泉路相交會處的北側,即現在正南國際大廈的東南部。

據說,當年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位於南邊的那一道城門,人們就以它所在的方位來命名,把它叫做南城門。這道城門得名為南城門以後,就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

清康熙年間,修葺一新的南城門城樓顯得雄偉壯觀、氣勢不凡。人們發現,每當天晴烈日當頂高照的正午時刻,南城門城樓上那尊用於計時的銅壺滴漏,就會光芒四射,景象蔚為壯觀,是整座南城門最為耀眼的時段。天長日久,人們就把南城門改稱“正陽門”——正午太陽照耀時最為耀眼的城門。這樣,原先的南城門就有了一個“正陽門”的別稱。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南城門

到了嘉慶年間,永昌府的協鎮署就由原來的拱北門南段(後來的書院街)西廊遷移到永昌府城的南部(南門街西廊內),離南城門的距離很近。時間一長,人們又把南城門叫做“鎮南門”——協鎮署南面的城門。因此,永昌府城的一道南城門就有了“正陽門”與“鎮南門”兩個別稱,人們就將三個名稱同時並用著下來,只要提及其中一個,廣大永昌民眾就會人人皆知。

在清朝的絕大多數年代裡,永昌城南城門以裡的南門街與南城門以外的南關街,都是商賈雲集的熱鬧街段。康熙三十九年(1700)、咸豐四年(1854)與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先後三次對永昌城牆進行大修建的過程中,南城門都是重點修復和著力打造的一座城門,使該城門成為八大城門中最為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的一道。在永昌八大城門中,除現存的仁壽門以外,南城門是消失最晚的一道。它的完全消失,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都在其它六道城門之後。今天,保山城內與附近鄉村五十歲以上的人們,都還回憶得起自己過去所見到過的南城門的雄偉景觀。值得欣慰的是,“鎮南門匾”已收藏進保山市博物館,多少還給人們留下一點念想。

"

昔日的永昌府城,在雲南省乃至全國,都算得上是別具特色的一座。它不僅有“七十二條街,八十二條巷”、高聳厚實的磚城牆,高大雄偉的城樓與清徹流淌的護城河,而且還憑依一座青翠欲滴的太保山,是容山、水、城為一體的秀美城池,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擁有獨具一格的八道城門。

《景泰雲南志》記載: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雲南前指揮使李觀率領軍民改築的太保山上與太保山下的子母兩座永昌磚城,總共有八道城門。其中,山下的母城有五道城門,山上的子城有三道城門。

洪武二十八年(1395),永昌指揮使胡淵率領軍隊和永昌民眾擴建永昌磚城時,就仿照金陵城(今江蘇南京城,當時的京城)包鐘山的樣式,將城西的太保山圍在城牆之內,使永昌城原來的子城與母城合二為一,全城總共開了八道門。

在今天的保山城裡,部分上了年紀的老保山,還傳誦著一系列關於永昌城開城門的諺語“好一座永昌城,八道城門開六門。打開昇陽門,東來紫氣飄進城;打開鎮南門,金銀珠寶滾進城;打開龍泉門,地脈龍神湧入城;打開仁壽門,松毛柴草流進城;打開小北門,菜蔬糧食運進城;打開大北門,商旅馬幫迎進城。還有兩道門,隨便打開萬不能。打開了安定門,南方蠻子就會打進城;打開了永定門,老虎豹子就會跑進城”。

東城門

東城門又稱“昇陽門”或“青華門”。它是永昌城東城牆上唯一的一座城門樓,也是當時全城八大城門樓中最為壯觀的一座,其舊址在今天九龍路與保岫東路相交會處的九龍雕塑處。

當年,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東城牆正中所開的那道城門,就以方位來命名,被叫做“東城門”。這樣,東城門就因此得名而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後來,人們發現,坐落在東城牆正中央高聳的城門和城樓,由於它的東面是一片開闊的田野,沒有高大的樹木和任何建築物的遮擋,每天早上鮮紅的太陽從東邊升起,就會照到高高的城樓和城門上。天長日久,人們見到這一美麗晨景的次數多了,大夥就不約而同地把“東城門”改稱為“昇陽門”——初升的太陽照耀的城門。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東城門

明洪武年間,永昌壩子東邊的青華海是一片茫茫水域,今天的東海子、打漁村、畫眉村、紅花村一帶都是水面澤國。當時,人們站在新建的永昌城東城門城樓上,向東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綠水青山和碧海藍天,不時還有蕩悠的點點漁帆。同樣,人們在青華海中的漁船上向西眺望,就可以見到永昌城雄偉高大的東城門。時間一長,人們又把“東城門”叫做“青華門”。從此以後,永昌城的一道東城門,就有了“昇陽門”和“青華門”兩個別稱。

永昌城東城門,從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與戰火洗禮,也經過了無數次的重建與修繕,但它在永昌八大城門中,是消失最早的一道城門。1938年,滇緬公路西段通車以後,由於該公路從它的正前方通過,就已很不適應當時的交通需要。1942年5月4日的保山“五·四”被炸以後,東城門就已名存實亡了。滇西抗日戰爭的反攻期間,為了便於軍隊大卡車的入城所需,東城門大部分被拆除,但它真正消失是在滇西抗日戰爭結束以後,保山民眾恢復重建保岫東路的過程中,才將其完全拆除的。

如今,在保山的廣大城鄉,只有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們還能講得出東城門的模樣,有的還能叫得出“昇陽門”與“青華門”兩個別稱,並能講得出它的由來。

南城門

南城門又叫“鎮南門”或“正陽門”。其舊址在今天正陽南路與龍泉路相交會處的北側,即現在正南國際大廈的東南部。

據說,當年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位於南邊的那一道城門,人們就以它所在的方位來命名,把它叫做南城門。這道城門得名為南城門以後,就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

清康熙年間,修葺一新的南城門城樓顯得雄偉壯觀、氣勢不凡。人們發現,每當天晴烈日當頂高照的正午時刻,南城門城樓上那尊用於計時的銅壺滴漏,就會光芒四射,景象蔚為壯觀,是整座南城門最為耀眼的時段。天長日久,人們就把南城門改稱“正陽門”——正午太陽照耀時最為耀眼的城門。這樣,原先的南城門就有了一個“正陽門”的別稱。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南城門

到了嘉慶年間,永昌府的協鎮署就由原來的拱北門南段(後來的書院街)西廊遷移到永昌府城的南部(南門街西廊內),離南城門的距離很近。時間一長,人們又把南城門叫做“鎮南門”——協鎮署南面的城門。因此,永昌府城的一道南城門就有了“正陽門”與“鎮南門”兩個別稱,人們就將三個名稱同時並用著下來,只要提及其中一個,廣大永昌民眾就會人人皆知。

在清朝的絕大多數年代裡,永昌城南城門以裡的南門街與南城門以外的南關街,都是商賈雲集的熱鬧街段。康熙三十九年(1700)、咸豐四年(1854)與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先後三次對永昌城牆進行大修建的過程中,南城門都是重點修復和著力打造的一座城門,使該城門成為八大城門中最為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的一道。在永昌八大城門中,除現存的仁壽門以外,南城門是消失最晚的一道。它的完全消失,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都在其它六道城門之後。今天,保山城內與附近鄉村五十歲以上的人們,都還回憶得起自己過去所見到過的南城門的雄偉景觀。值得欣慰的是,“鎮南門匾”已收藏進保山市博物館,多少還給人們留下一點念想。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保山市檔案館收藏的鎮南門匾

龍泉門

龍泉門,原名“年豐門”。其舊址在今天易樂池北門的東北側,也就是現在所能見到的原部隊老大門的位置。它與太保山下永昌城西北城牆上現存的仁壽門是相對應的一道城門。

據說,當年胡淵擴建永昌磚城時,依然保留下了李觀所築磚城的城門——年豐門。其原因有兩個:一是按永昌的傳統說法,城西太保山的龍脈早年已被諸葛亮給切斷,此城門是城西南黃龍山地脈的入城口,若將此門堵死,永昌城就沒有活力與生機;二是龍泉門是永昌城內的居民到西邊山上砍柴割草的重要通道,也是居民們出城到龍泉池周邊觀景郊遊最為便捷的道路,如果將之堵死,就會給民眾出入城帶來諸多不便。所以,胡淵就順乎民意,在擴建永昌磚城時,將這道城門給保留了下來。

胡淵將永昌磚城擴建好以後,在重新命名城門名稱時,官員與民眾都覺得,這道城門緊挨著龍泉池,就將原來的“年豐門”更名為“龍泉門”。改名以後的“龍泉門”就再也沒有變更過名稱,被永昌民眾世代沿用著下來。在後來的數百年滄桑歲月裡,該城門經歷的戰火洗禮次數最多,算得上是永昌八道城門中劫難最多的一道,雖然經歷了多次的毀壞與重修,直到近幾年才完全消失,該城門名稱依然稱為“龍泉門”。

1942年5月4日保山“五·四”被炸,據經歷過那場劫難的老人回憶,一顆炸彈就落在“龍泉門”旁邊,將城門局部炸塌。後來,人們在對古城進行恢復重建時,也就沒有對其進行修復過。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人民解放軍進駐保山城,龍泉門以裡的大片空閒地就成為部隊營房所在地。後來,駐保部隊因為軍事所需,就在營區周邊築起圍牆,並在龍泉門的舊址附近建起一道營房大門。

進入二十一世紀,駐保部隊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已由城內搬遷到城外,原來的部隊營區所在地成為房地產開發商建蓋的住宅小區。今天,這裡已尋不到古城門的任何蹤跡了。雖然如此,至今還有部分對保山古城情懷難以割捨的人們,經常到“龍泉門”的舊址上去憑弔、懷古。

安定門

永昌城的城牆從“龍泉門”往西順高聳的地勢延伸將近一華里的地方,在太保山南側半山腰的一個小山包上,又有一道永昌城的城門。對於這道城門,永昌民眾歷來稱它為“安定門”。其舊址在今天子元房地產開發的住宅區西南側,與太保山森林公園相連接一帶,只有八十歲以上的部分老保山還能講得出它具體的位置與大概模樣來。

據說,在胡淵擴建永昌磚城以前,當地被稱為蠻子的少數民族多次攻入永昌城內,就是以後來的安定門一帶為突破口,居高臨下攻進城。胡淵擴建永昌磚城的當時,從應天府(今江蘇南京一帶)及江南其他地方遷入永昌的大量漢族居民與當地世居的土著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還處在十分複雜和尖銳的情形之下。胡淵決定擴築永昌磚城時,就從永昌全城安全的戰略角度上考慮,特意在太保山西南半山腰的險要地段開了這道後來叫“安定門”的城門。

"

昔日的永昌府城,在雲南省乃至全國,都算得上是別具特色的一座。它不僅有“七十二條街,八十二條巷”、高聳厚實的磚城牆,高大雄偉的城樓與清徹流淌的護城河,而且還憑依一座青翠欲滴的太保山,是容山、水、城為一體的秀美城池,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擁有獨具一格的八道城門。

《景泰雲南志》記載: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雲南前指揮使李觀率領軍民改築的太保山上與太保山下的子母兩座永昌磚城,總共有八道城門。其中,山下的母城有五道城門,山上的子城有三道城門。

洪武二十八年(1395),永昌指揮使胡淵率領軍隊和永昌民眾擴建永昌磚城時,就仿照金陵城(今江蘇南京城,當時的京城)包鐘山的樣式,將城西的太保山圍在城牆之內,使永昌城原來的子城與母城合二為一,全城總共開了八道門。

在今天的保山城裡,部分上了年紀的老保山,還傳誦著一系列關於永昌城開城門的諺語“好一座永昌城,八道城門開六門。打開昇陽門,東來紫氣飄進城;打開鎮南門,金銀珠寶滾進城;打開龍泉門,地脈龍神湧入城;打開仁壽門,松毛柴草流進城;打開小北門,菜蔬糧食運進城;打開大北門,商旅馬幫迎進城。還有兩道門,隨便打開萬不能。打開了安定門,南方蠻子就會打進城;打開了永定門,老虎豹子就會跑進城”。

東城門

東城門又稱“昇陽門”或“青華門”。它是永昌城東城牆上唯一的一座城門樓,也是當時全城八大城門樓中最為壯觀的一座,其舊址在今天九龍路與保岫東路相交會處的九龍雕塑處。

當年,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東城牆正中所開的那道城門,就以方位來命名,被叫做“東城門”。這樣,東城門就因此得名而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後來,人們發現,坐落在東城牆正中央高聳的城門和城樓,由於它的東面是一片開闊的田野,沒有高大的樹木和任何建築物的遮擋,每天早上鮮紅的太陽從東邊升起,就會照到高高的城樓和城門上。天長日久,人們見到這一美麗晨景的次數多了,大夥就不約而同地把“東城門”改稱為“昇陽門”——初升的太陽照耀的城門。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東城門

明洪武年間,永昌壩子東邊的青華海是一片茫茫水域,今天的東海子、打漁村、畫眉村、紅花村一帶都是水面澤國。當時,人們站在新建的永昌城東城門城樓上,向東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綠水青山和碧海藍天,不時還有蕩悠的點點漁帆。同樣,人們在青華海中的漁船上向西眺望,就可以見到永昌城雄偉高大的東城門。時間一長,人們又把“東城門”叫做“青華門”。從此以後,永昌城的一道東城門,就有了“昇陽門”和“青華門”兩個別稱。

永昌城東城門,從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與戰火洗禮,也經過了無數次的重建與修繕,但它在永昌八大城門中,是消失最早的一道城門。1938年,滇緬公路西段通車以後,由於該公路從它的正前方通過,就已很不適應當時的交通需要。1942年5月4日的保山“五·四”被炸以後,東城門就已名存實亡了。滇西抗日戰爭的反攻期間,為了便於軍隊大卡車的入城所需,東城門大部分被拆除,但它真正消失是在滇西抗日戰爭結束以後,保山民眾恢復重建保岫東路的過程中,才將其完全拆除的。

如今,在保山的廣大城鄉,只有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們還能講得出東城門的模樣,有的還能叫得出“昇陽門”與“青華門”兩個別稱,並能講得出它的由來。

南城門

南城門又叫“鎮南門”或“正陽門”。其舊址在今天正陽南路與龍泉路相交會處的北側,即現在正南國際大廈的東南部。

據說,當年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位於南邊的那一道城門,人們就以它所在的方位來命名,把它叫做南城門。這道城門得名為南城門以後,就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

清康熙年間,修葺一新的南城門城樓顯得雄偉壯觀、氣勢不凡。人們發現,每當天晴烈日當頂高照的正午時刻,南城門城樓上那尊用於計時的銅壺滴漏,就會光芒四射,景象蔚為壯觀,是整座南城門最為耀眼的時段。天長日久,人們就把南城門改稱“正陽門”——正午太陽照耀時最為耀眼的城門。這樣,原先的南城門就有了一個“正陽門”的別稱。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南城門

到了嘉慶年間,永昌府的協鎮署就由原來的拱北門南段(後來的書院街)西廊遷移到永昌府城的南部(南門街西廊內),離南城門的距離很近。時間一長,人們又把南城門叫做“鎮南門”——協鎮署南面的城門。因此,永昌府城的一道南城門就有了“正陽門”與“鎮南門”兩個別稱,人們就將三個名稱同時並用著下來,只要提及其中一個,廣大永昌民眾就會人人皆知。

在清朝的絕大多數年代裡,永昌城南城門以裡的南門街與南城門以外的南關街,都是商賈雲集的熱鬧街段。康熙三十九年(1700)、咸豐四年(1854)與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先後三次對永昌城牆進行大修建的過程中,南城門都是重點修復和著力打造的一座城門,使該城門成為八大城門中最為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的一道。在永昌八大城門中,除現存的仁壽門以外,南城門是消失最晚的一道。它的完全消失,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都在其它六道城門之後。今天,保山城內與附近鄉村五十歲以上的人們,都還回憶得起自己過去所見到過的南城門的雄偉景觀。值得欣慰的是,“鎮南門匾”已收藏進保山市博物館,多少還給人們留下一點念想。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保山市檔案館收藏的鎮南門匾

龍泉門

龍泉門,原名“年豐門”。其舊址在今天易樂池北門的東北側,也就是現在所能見到的原部隊老大門的位置。它與太保山下永昌城西北城牆上現存的仁壽門是相對應的一道城門。

據說,當年胡淵擴建永昌磚城時,依然保留下了李觀所築磚城的城門——年豐門。其原因有兩個:一是按永昌的傳統說法,城西太保山的龍脈早年已被諸葛亮給切斷,此城門是城西南黃龍山地脈的入城口,若將此門堵死,永昌城就沒有活力與生機;二是龍泉門是永昌城內的居民到西邊山上砍柴割草的重要通道,也是居民們出城到龍泉池周邊觀景郊遊最為便捷的道路,如果將之堵死,就會給民眾出入城帶來諸多不便。所以,胡淵就順乎民意,在擴建永昌磚城時,將這道城門給保留了下來。

胡淵將永昌磚城擴建好以後,在重新命名城門名稱時,官員與民眾都覺得,這道城門緊挨著龍泉池,就將原來的“年豐門”更名為“龍泉門”。改名以後的“龍泉門”就再也沒有變更過名稱,被永昌民眾世代沿用著下來。在後來的數百年滄桑歲月裡,該城門經歷的戰火洗禮次數最多,算得上是永昌八道城門中劫難最多的一道,雖然經歷了多次的毀壞與重修,直到近幾年才完全消失,該城門名稱依然稱為“龍泉門”。

1942年5月4日保山“五·四”被炸,據經歷過那場劫難的老人回憶,一顆炸彈就落在“龍泉門”旁邊,將城門局部炸塌。後來,人們在對古城進行恢復重建時,也就沒有對其進行修復過。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人民解放軍進駐保山城,龍泉門以裡的大片空閒地就成為部隊營房所在地。後來,駐保部隊因為軍事所需,就在營區周邊築起圍牆,並在龍泉門的舊址附近建起一道營房大門。

進入二十一世紀,駐保部隊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已由城內搬遷到城外,原來的部隊營區所在地成為房地產開發商建蓋的住宅小區。今天,這裡已尋不到古城門的任何蹤跡了。雖然如此,至今還有部分對保山古城情懷難以割捨的人們,經常到“龍泉門”的舊址上去憑弔、懷古。

安定門

永昌城的城牆從“龍泉門”往西順高聳的地勢延伸將近一華里的地方,在太保山南側半山腰的一個小山包上,又有一道永昌城的城門。對於這道城門,永昌民眾歷來稱它為“安定門”。其舊址在今天子元房地產開發的住宅區西南側,與太保山森林公園相連接一帶,只有八十歲以上的部分老保山還能講得出它具體的位置與大概模樣來。

據說,在胡淵擴建永昌磚城以前,當地被稱為蠻子的少數民族多次攻入永昌城內,就是以後來的安定門一帶為突破口,居高臨下攻進城。胡淵擴建永昌磚城的當時,從應天府(今江蘇南京一帶)及江南其他地方遷入永昌的大量漢族居民與當地世居的土著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還處在十分複雜和尖銳的情形之下。胡淵決定擴築永昌磚城時,就從永昌全城安全的戰略角度上考慮,特意在太保山西南半山腰的險要地段開了這道後來叫“安定門”的城門。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安定門

在這個小山包上,向下望去,能將大半個永昌城盡收眼底。同時,在這裡還能觀察得到南城牆以外的一切動靜與情況變化。另外,站在該城樓向上瞭望,太保山南部的情況也能一目瞭然。

這樣,派重兵在這道城門上把守起來,能達到“進能攻”與“退能守”的良好效果,是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在古代築造城防工程上運用得較好的典範。

“安定門”對整座永昌城的安定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胡淵對此門非常重視,永昌磚城擴建好以後,在命名城門名稱時,他就親自將這道城門取名為“安定門”。同時,胡淵還嚴格要求守城官兵們,此城門是戰備所用之門,平時千萬不能隨意打開,違者以軍法懲治。

“安定門”得名以後,就被永昌民眾世代傳叫著下來,名稱從沒有變更過,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城門倒塌毀壞還是叫“安定門”。今天,上了年紀的老保山還在念道著關於“安定門”的歇後語,叫做“太保山上的安定門——有備無患”。

永定門

“永定門”原名“永鎮門”,它是太保山(當時稱寨子山)與西邊寶蓋山相連山樑上的一道山門,其舊址在今天動物園北側的最高點西端上,只有部分八十歲以上的老保山還能講得出它的模樣和大體位置。

當年,胡淵擴建永昌磚城時,決定將整座太保山圍在城牆之內時,就聽取了永昌城內一位風水先生的指點:“太保山是一個金線吊葫蘆,它與西邊寶蓋山相連接的那道小山樑是葫蘆的把子,千萬不能把它堵死。一旦要用磚石在山樑上砌起城牆的話,就會把此山的龍脈和風水給割斷了,永昌城就會成為一座毫無活力的死城。”

胡淵為了避免風水先生所言情況的出現,在修築城牆時,就要求築城工匠們在太保山西端狹窄的山樑上留下一道既不挖鑿,也不用磚石支砌的門位,在上面建一道城門,沒有特殊情況不得關閉,儘量使太保山與西邊山上的風水相通,地脈流暢。磚城擴建好以後,胡淵就親自給太保山西邊這道城門取名為永鎮門,使整座永昌城的地脈風水讓這道城門給鎮住,讓整座城池隨時充滿活力與生機。

那個時候,由於永昌一帶地曠人稀,今天的太保山以西的山上森林茂密,老虎、豹子、老熊等野獸太多,隨時都會從不得關閉的“永鎮門”跑進太保山的密林中,再竄入永昌城內傷害人畜。這樣的事故多次發生以後,守護“永鎮門”的官兵為了不違反胡淵的規定,也不讓城內的居民遭災受苦,就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將“永鎮門”隨時打開,用柵欄將城門給擋住,使野獸不能進入太保山。這樣,永昌城就得以安定。時間一長,城內的居民就發現,“永鎮門”把守的好與不好,對永昌城居民的安定息息相關。於是,人們就把“永鎮門”改稱為“永定門”——永昌城居民得以安定的城門。

“永鎮門”改稱為“永定門”以後,永昌民眾就將兩個名稱同時並用著下來,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該城門消失時,還是兩個名稱同時傳叫著。

胡淵當年定下不得關閉“永鎮門”的規矩,但隨時又用柵欄擋攔著的這一情況,在永昌城延續了明、清兩個朝代的數百年時間,直到清朝後期才不用。如今,保山城鄉的老人們還在延用一句歇後語,叫做“太保山上的永定門——是開是關拿不真”就是從“永定門”很少關閉並隨時用柵欄擋住的這一典故而來。

仁壽門

“仁壽門”是永昌城八大城門中唯一尚存的一個城門洞,也是保山城現存最為古老的一道城門遺址。現在的人們所能見到的這個用城磚拱砌而成的“仁壽門”城門洞,是清咸豐四年(1854)重修永昌城時所建造,已經歷了一百五十多年的風雨滄桑與刀光劍影,見證了保山近、現代的戰亂和民族紛爭的歷史。相傳,明洪武十八年(1385),時任雲南前衛指揮使的李觀,在徹底平定了麓川思倫法的叛亂之後,率領軍隊和永昌民眾在永昌土城的舊址上改築永昌磚城的過程中的一天下午,身為指揮使的李觀微服私訪,到了築城工地上與一位參加築城的老者拉家常。李觀問這位年逾花甲的老者最大的心願是什麼,老農聽了李觀的問話之後,懇切地道出自己最大的心願並不是要有高牆城池,只希望能安享天年,莊稼有個好收成,並能過上太平日子就行了。李觀聽了老農對自己的回答之後,便深受感悟。當永昌磚城改築好以後,在命名永昌城西北城牆與西南城牆下兩道相對應的城門名稱時,李觀就以那位老農的心願為主題,將西北城牆上的城門取名為“仁壽門”,又把西南城牆上的城門取名為“年豐門”。

"

昔日的永昌府城,在雲南省乃至全國,都算得上是別具特色的一座。它不僅有“七十二條街,八十二條巷”、高聳厚實的磚城牆,高大雄偉的城樓與清徹流淌的護城河,而且還憑依一座青翠欲滴的太保山,是容山、水、城為一體的秀美城池,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擁有獨具一格的八道城門。

《景泰雲南志》記載: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雲南前指揮使李觀率領軍民改築的太保山上與太保山下的子母兩座永昌磚城,總共有八道城門。其中,山下的母城有五道城門,山上的子城有三道城門。

洪武二十八年(1395),永昌指揮使胡淵率領軍隊和永昌民眾擴建永昌磚城時,就仿照金陵城(今江蘇南京城,當時的京城)包鐘山的樣式,將城西的太保山圍在城牆之內,使永昌城原來的子城與母城合二為一,全城總共開了八道門。

在今天的保山城裡,部分上了年紀的老保山,還傳誦著一系列關於永昌城開城門的諺語“好一座永昌城,八道城門開六門。打開昇陽門,東來紫氣飄進城;打開鎮南門,金銀珠寶滾進城;打開龍泉門,地脈龍神湧入城;打開仁壽門,松毛柴草流進城;打開小北門,菜蔬糧食運進城;打開大北門,商旅馬幫迎進城。還有兩道門,隨便打開萬不能。打開了安定門,南方蠻子就會打進城;打開了永定門,老虎豹子就會跑進城”。

東城門

東城門又稱“昇陽門”或“青華門”。它是永昌城東城牆上唯一的一座城門樓,也是當時全城八大城門樓中最為壯觀的一座,其舊址在今天九龍路與保岫東路相交會處的九龍雕塑處。

當年,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東城牆正中所開的那道城門,就以方位來命名,被叫做“東城門”。這樣,東城門就因此得名而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後來,人們發現,坐落在東城牆正中央高聳的城門和城樓,由於它的東面是一片開闊的田野,沒有高大的樹木和任何建築物的遮擋,每天早上鮮紅的太陽從東邊升起,就會照到高高的城樓和城門上。天長日久,人們見到這一美麗晨景的次數多了,大夥就不約而同地把“東城門”改稱為“昇陽門”——初升的太陽照耀的城門。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東城門

明洪武年間,永昌壩子東邊的青華海是一片茫茫水域,今天的東海子、打漁村、畫眉村、紅花村一帶都是水面澤國。當時,人們站在新建的永昌城東城門城樓上,向東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綠水青山和碧海藍天,不時還有蕩悠的點點漁帆。同樣,人們在青華海中的漁船上向西眺望,就可以見到永昌城雄偉高大的東城門。時間一長,人們又把“東城門”叫做“青華門”。從此以後,永昌城的一道東城門,就有了“昇陽門”和“青華門”兩個別稱。

永昌城東城門,從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與戰火洗禮,也經過了無數次的重建與修繕,但它在永昌八大城門中,是消失最早的一道城門。1938年,滇緬公路西段通車以後,由於該公路從它的正前方通過,就已很不適應當時的交通需要。1942年5月4日的保山“五·四”被炸以後,東城門就已名存實亡了。滇西抗日戰爭的反攻期間,為了便於軍隊大卡車的入城所需,東城門大部分被拆除,但它真正消失是在滇西抗日戰爭結束以後,保山民眾恢復重建保岫東路的過程中,才將其完全拆除的。

如今,在保山的廣大城鄉,只有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們還能講得出東城門的模樣,有的還能叫得出“昇陽門”與“青華門”兩個別稱,並能講得出它的由來。

南城門

南城門又叫“鎮南門”或“正陽門”。其舊址在今天正陽南路與龍泉路相交會處的北側,即現在正南國際大廈的東南部。

據說,當年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位於南邊的那一道城門,人們就以它所在的方位來命名,把它叫做南城門。這道城門得名為南城門以後,就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

清康熙年間,修葺一新的南城門城樓顯得雄偉壯觀、氣勢不凡。人們發現,每當天晴烈日當頂高照的正午時刻,南城門城樓上那尊用於計時的銅壺滴漏,就會光芒四射,景象蔚為壯觀,是整座南城門最為耀眼的時段。天長日久,人們就把南城門改稱“正陽門”——正午太陽照耀時最為耀眼的城門。這樣,原先的南城門就有了一個“正陽門”的別稱。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南城門

到了嘉慶年間,永昌府的協鎮署就由原來的拱北門南段(後來的書院街)西廊遷移到永昌府城的南部(南門街西廊內),離南城門的距離很近。時間一長,人們又把南城門叫做“鎮南門”——協鎮署南面的城門。因此,永昌府城的一道南城門就有了“正陽門”與“鎮南門”兩個別稱,人們就將三個名稱同時並用著下來,只要提及其中一個,廣大永昌民眾就會人人皆知。

在清朝的絕大多數年代裡,永昌城南城門以裡的南門街與南城門以外的南關街,都是商賈雲集的熱鬧街段。康熙三十九年(1700)、咸豐四年(1854)與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先後三次對永昌城牆進行大修建的過程中,南城門都是重點修復和著力打造的一座城門,使該城門成為八大城門中最為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的一道。在永昌八大城門中,除現存的仁壽門以外,南城門是消失最晚的一道。它的完全消失,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都在其它六道城門之後。今天,保山城內與附近鄉村五十歲以上的人們,都還回憶得起自己過去所見到過的南城門的雄偉景觀。值得欣慰的是,“鎮南門匾”已收藏進保山市博物館,多少還給人們留下一點念想。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保山市檔案館收藏的鎮南門匾

龍泉門

龍泉門,原名“年豐門”。其舊址在今天易樂池北門的東北側,也就是現在所能見到的原部隊老大門的位置。它與太保山下永昌城西北城牆上現存的仁壽門是相對應的一道城門。

據說,當年胡淵擴建永昌磚城時,依然保留下了李觀所築磚城的城門——年豐門。其原因有兩個:一是按永昌的傳統說法,城西太保山的龍脈早年已被諸葛亮給切斷,此城門是城西南黃龍山地脈的入城口,若將此門堵死,永昌城就沒有活力與生機;二是龍泉門是永昌城內的居民到西邊山上砍柴割草的重要通道,也是居民們出城到龍泉池周邊觀景郊遊最為便捷的道路,如果將之堵死,就會給民眾出入城帶來諸多不便。所以,胡淵就順乎民意,在擴建永昌磚城時,將這道城門給保留了下來。

胡淵將永昌磚城擴建好以後,在重新命名城門名稱時,官員與民眾都覺得,這道城門緊挨著龍泉池,就將原來的“年豐門”更名為“龍泉門”。改名以後的“龍泉門”就再也沒有變更過名稱,被永昌民眾世代沿用著下來。在後來的數百年滄桑歲月裡,該城門經歷的戰火洗禮次數最多,算得上是永昌八道城門中劫難最多的一道,雖然經歷了多次的毀壞與重修,直到近幾年才完全消失,該城門名稱依然稱為“龍泉門”。

1942年5月4日保山“五·四”被炸,據經歷過那場劫難的老人回憶,一顆炸彈就落在“龍泉門”旁邊,將城門局部炸塌。後來,人們在對古城進行恢復重建時,也就沒有對其進行修復過。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人民解放軍進駐保山城,龍泉門以裡的大片空閒地就成為部隊營房所在地。後來,駐保部隊因為軍事所需,就在營區周邊築起圍牆,並在龍泉門的舊址附近建起一道營房大門。

進入二十一世紀,駐保部隊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已由城內搬遷到城外,原來的部隊營區所在地成為房地產開發商建蓋的住宅小區。今天,這裡已尋不到古城門的任何蹤跡了。雖然如此,至今還有部分對保山古城情懷難以割捨的人們,經常到“龍泉門”的舊址上去憑弔、懷古。

安定門

永昌城的城牆從“龍泉門”往西順高聳的地勢延伸將近一華里的地方,在太保山南側半山腰的一個小山包上,又有一道永昌城的城門。對於這道城門,永昌民眾歷來稱它為“安定門”。其舊址在今天子元房地產開發的住宅區西南側,與太保山森林公園相連接一帶,只有八十歲以上的部分老保山還能講得出它具體的位置與大概模樣來。

據說,在胡淵擴建永昌磚城以前,當地被稱為蠻子的少數民族多次攻入永昌城內,就是以後來的安定門一帶為突破口,居高臨下攻進城。胡淵擴建永昌磚城的當時,從應天府(今江蘇南京一帶)及江南其他地方遷入永昌的大量漢族居民與當地世居的土著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還處在十分複雜和尖銳的情形之下。胡淵決定擴築永昌磚城時,就從永昌全城安全的戰略角度上考慮,特意在太保山西南半山腰的險要地段開了這道後來叫“安定門”的城門。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安定門

在這個小山包上,向下望去,能將大半個永昌城盡收眼底。同時,在這裡還能觀察得到南城牆以外的一切動靜與情況變化。另外,站在該城樓向上瞭望,太保山南部的情況也能一目瞭然。

這樣,派重兵在這道城門上把守起來,能達到“進能攻”與“退能守”的良好效果,是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在古代築造城防工程上運用得較好的典範。

“安定門”對整座永昌城的安定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胡淵對此門非常重視,永昌磚城擴建好以後,在命名城門名稱時,他就親自將這道城門取名為“安定門”。同時,胡淵還嚴格要求守城官兵們,此城門是戰備所用之門,平時千萬不能隨意打開,違者以軍法懲治。

“安定門”得名以後,就被永昌民眾世代傳叫著下來,名稱從沒有變更過,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城門倒塌毀壞還是叫“安定門”。今天,上了年紀的老保山還在念道著關於“安定門”的歇後語,叫做“太保山上的安定門——有備無患”。

永定門

“永定門”原名“永鎮門”,它是太保山(當時稱寨子山)與西邊寶蓋山相連山樑上的一道山門,其舊址在今天動物園北側的最高點西端上,只有部分八十歲以上的老保山還能講得出它的模樣和大體位置。

當年,胡淵擴建永昌磚城時,決定將整座太保山圍在城牆之內時,就聽取了永昌城內一位風水先生的指點:“太保山是一個金線吊葫蘆,它與西邊寶蓋山相連接的那道小山樑是葫蘆的把子,千萬不能把它堵死。一旦要用磚石在山樑上砌起城牆的話,就會把此山的龍脈和風水給割斷了,永昌城就會成為一座毫無活力的死城。”

胡淵為了避免風水先生所言情況的出現,在修築城牆時,就要求築城工匠們在太保山西端狹窄的山樑上留下一道既不挖鑿,也不用磚石支砌的門位,在上面建一道城門,沒有特殊情況不得關閉,儘量使太保山與西邊山上的風水相通,地脈流暢。磚城擴建好以後,胡淵就親自給太保山西邊這道城門取名為永鎮門,使整座永昌城的地脈風水讓這道城門給鎮住,讓整座城池隨時充滿活力與生機。

那個時候,由於永昌一帶地曠人稀,今天的太保山以西的山上森林茂密,老虎、豹子、老熊等野獸太多,隨時都會從不得關閉的“永鎮門”跑進太保山的密林中,再竄入永昌城內傷害人畜。這樣的事故多次發生以後,守護“永鎮門”的官兵為了不違反胡淵的規定,也不讓城內的居民遭災受苦,就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將“永鎮門”隨時打開,用柵欄將城門給擋住,使野獸不能進入太保山。這樣,永昌城就得以安定。時間一長,城內的居民就發現,“永鎮門”把守的好與不好,對永昌城居民的安定息息相關。於是,人們就把“永鎮門”改稱為“永定門”——永昌城居民得以安定的城門。

“永鎮門”改稱為“永定門”以後,永昌民眾就將兩個名稱同時並用著下來,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該城門消失時,還是兩個名稱同時傳叫著。

胡淵當年定下不得關閉“永鎮門”的規矩,但隨時又用柵欄擋攔著的這一情況,在永昌城延續了明、清兩個朝代的數百年時間,直到清朝後期才不用。如今,保山城鄉的老人們還在延用一句歇後語,叫做“太保山上的永定門——是開是關拿不真”就是從“永定門”很少關閉並隨時用柵欄擋住的這一典故而來。

仁壽門

“仁壽門”是永昌城八大城門中唯一尚存的一個城門洞,也是保山城現存最為古老的一道城門遺址。現在的人們所能見到的這個用城磚拱砌而成的“仁壽門”城門洞,是清咸豐四年(1854)重修永昌城時所建造,已經歷了一百五十多年的風雨滄桑與刀光劍影,見證了保山近、現代的戰亂和民族紛爭的歷史。相傳,明洪武十八年(1385),時任雲南前衛指揮使的李觀,在徹底平定了麓川思倫法的叛亂之後,率領軍隊和永昌民眾在永昌土城的舊址上改築永昌磚城的過程中的一天下午,身為指揮使的李觀微服私訪,到了築城工地上與一位參加築城的老者拉家常。李觀問這位年逾花甲的老者最大的心願是什麼,老農聽了李觀的問話之後,懇切地道出自己最大的心願並不是要有高牆城池,只希望能安享天年,莊稼有個好收成,並能過上太平日子就行了。李觀聽了老農對自己的回答之後,便深受感悟。當永昌磚城改築好以後,在命名永昌城西北城牆與西南城牆下兩道相對應的城門名稱時,李觀就以那位老農的心願為主題,將西北城牆上的城門取名為“仁壽門”,又把西南城牆上的城門取名為“年豐門”。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保山市檔案館收藏的仁壽門匾

“仁壽門”和“年豐門”得名之後,就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洪武二十八年(1395),時任永昌指揮使的胡淵,便在李觀改築的永昌磚城基礎上進行大規模地擴建,並仿當時的金陵城包鐘山的樣式,將城西的太保山圍於永昌城牆之內。胡淵在擴建永昌磚城的過程中,依然保留下李觀所築磚城的兩道城門,一道是西南城牆下的“年豐門”,另一道是西北城牆下的“仁壽門”。在重新命名城門名稱時,胡淵便順從民意,將西南城牆的“年豐門”改名為“龍泉門”。而西北城牆的“仁壽門”就沿用原名稱。在後來數百年的時間裡,“仁壽門”雖然經過多次的維修與重建,但名稱一直沒有變更過,今天還是稱做“仁壽門”。

"

昔日的永昌府城,在雲南省乃至全國,都算得上是別具特色的一座。它不僅有“七十二條街,八十二條巷”、高聳厚實的磚城牆,高大雄偉的城樓與清徹流淌的護城河,而且還憑依一座青翠欲滴的太保山,是容山、水、城為一體的秀美城池,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擁有獨具一格的八道城門。

《景泰雲南志》記載: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雲南前指揮使李觀率領軍民改築的太保山上與太保山下的子母兩座永昌磚城,總共有八道城門。其中,山下的母城有五道城門,山上的子城有三道城門。

洪武二十八年(1395),永昌指揮使胡淵率領軍隊和永昌民眾擴建永昌磚城時,就仿照金陵城(今江蘇南京城,當時的京城)包鐘山的樣式,將城西的太保山圍在城牆之內,使永昌城原來的子城與母城合二為一,全城總共開了八道門。

在今天的保山城裡,部分上了年紀的老保山,還傳誦著一系列關於永昌城開城門的諺語“好一座永昌城,八道城門開六門。打開昇陽門,東來紫氣飄進城;打開鎮南門,金銀珠寶滾進城;打開龍泉門,地脈龍神湧入城;打開仁壽門,松毛柴草流進城;打開小北門,菜蔬糧食運進城;打開大北門,商旅馬幫迎進城。還有兩道門,隨便打開萬不能。打開了安定門,南方蠻子就會打進城;打開了永定門,老虎豹子就會跑進城”。

東城門

東城門又稱“昇陽門”或“青華門”。它是永昌城東城牆上唯一的一座城門樓,也是當時全城八大城門樓中最為壯觀的一座,其舊址在今天九龍路與保岫東路相交會處的九龍雕塑處。

當年,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東城牆正中所開的那道城門,就以方位來命名,被叫做“東城門”。這樣,東城門就因此得名而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後來,人們發現,坐落在東城牆正中央高聳的城門和城樓,由於它的東面是一片開闊的田野,沒有高大的樹木和任何建築物的遮擋,每天早上鮮紅的太陽從東邊升起,就會照到高高的城樓和城門上。天長日久,人們見到這一美麗晨景的次數多了,大夥就不約而同地把“東城門”改稱為“昇陽門”——初升的太陽照耀的城門。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東城門

明洪武年間,永昌壩子東邊的青華海是一片茫茫水域,今天的東海子、打漁村、畫眉村、紅花村一帶都是水面澤國。當時,人們站在新建的永昌城東城門城樓上,向東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綠水青山和碧海藍天,不時還有蕩悠的點點漁帆。同樣,人們在青華海中的漁船上向西眺望,就可以見到永昌城雄偉高大的東城門。時間一長,人們又把“東城門”叫做“青華門”。從此以後,永昌城的一道東城門,就有了“昇陽門”和“青華門”兩個別稱。

永昌城東城門,從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與戰火洗禮,也經過了無數次的重建與修繕,但它在永昌八大城門中,是消失最早的一道城門。1938年,滇緬公路西段通車以後,由於該公路從它的正前方通過,就已很不適應當時的交通需要。1942年5月4日的保山“五·四”被炸以後,東城門就已名存實亡了。滇西抗日戰爭的反攻期間,為了便於軍隊大卡車的入城所需,東城門大部分被拆除,但它真正消失是在滇西抗日戰爭結束以後,保山民眾恢復重建保岫東路的過程中,才將其完全拆除的。

如今,在保山的廣大城鄉,只有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們還能講得出東城門的模樣,有的還能叫得出“昇陽門”與“青華門”兩個別稱,並能講得出它的由來。

南城門

南城門又叫“鎮南門”或“正陽門”。其舊址在今天正陽南路與龍泉路相交會處的北側,即現在正南國際大廈的東南部。

據說,當年胡淵擴建好永昌磚城以後,位於南邊的那一道城門,人們就以它所在的方位來命名,把它叫做南城門。這道城門得名為南城門以後,就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

清康熙年間,修葺一新的南城門城樓顯得雄偉壯觀、氣勢不凡。人們發現,每當天晴烈日當頂高照的正午時刻,南城門城樓上那尊用於計時的銅壺滴漏,就會光芒四射,景象蔚為壯觀,是整座南城門最為耀眼的時段。天長日久,人們就把南城門改稱“正陽門”——正午太陽照耀時最為耀眼的城門。這樣,原先的南城門就有了一個“正陽門”的別稱。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南城門

到了嘉慶年間,永昌府的協鎮署就由原來的拱北門南段(後來的書院街)西廊遷移到永昌府城的南部(南門街西廊內),離南城門的距離很近。時間一長,人們又把南城門叫做“鎮南門”——協鎮署南面的城門。因此,永昌府城的一道南城門就有了“正陽門”與“鎮南門”兩個別稱,人們就將三個名稱同時並用著下來,只要提及其中一個,廣大永昌民眾就會人人皆知。

在清朝的絕大多數年代裡,永昌城南城門以裡的南門街與南城門以外的南關街,都是商賈雲集的熱鬧街段。康熙三十九年(1700)、咸豐四年(1854)與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先後三次對永昌城牆進行大修建的過程中,南城門都是重點修復和著力打造的一座城門,使該城門成為八大城門中最為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的一道。在永昌八大城門中,除現存的仁壽門以外,南城門是消失最晚的一道。它的完全消失,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都在其它六道城門之後。今天,保山城內與附近鄉村五十歲以上的人們,都還回憶得起自己過去所見到過的南城門的雄偉景觀。值得欣慰的是,“鎮南門匾”已收藏進保山市博物館,多少還給人們留下一點念想。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保山市檔案館收藏的鎮南門匾

龍泉門

龍泉門,原名“年豐門”。其舊址在今天易樂池北門的東北側,也就是現在所能見到的原部隊老大門的位置。它與太保山下永昌城西北城牆上現存的仁壽門是相對應的一道城門。

據說,當年胡淵擴建永昌磚城時,依然保留下了李觀所築磚城的城門——年豐門。其原因有兩個:一是按永昌的傳統說法,城西太保山的龍脈早年已被諸葛亮給切斷,此城門是城西南黃龍山地脈的入城口,若將此門堵死,永昌城就沒有活力與生機;二是龍泉門是永昌城內的居民到西邊山上砍柴割草的重要通道,也是居民們出城到龍泉池周邊觀景郊遊最為便捷的道路,如果將之堵死,就會給民眾出入城帶來諸多不便。所以,胡淵就順乎民意,在擴建永昌磚城時,將這道城門給保留了下來。

胡淵將永昌磚城擴建好以後,在重新命名城門名稱時,官員與民眾都覺得,這道城門緊挨著龍泉池,就將原來的“年豐門”更名為“龍泉門”。改名以後的“龍泉門”就再也沒有變更過名稱,被永昌民眾世代沿用著下來。在後來的數百年滄桑歲月裡,該城門經歷的戰火洗禮次數最多,算得上是永昌八道城門中劫難最多的一道,雖然經歷了多次的毀壞與重修,直到近幾年才完全消失,該城門名稱依然稱為“龍泉門”。

1942年5月4日保山“五·四”被炸,據經歷過那場劫難的老人回憶,一顆炸彈就落在“龍泉門”旁邊,將城門局部炸塌。後來,人們在對古城進行恢復重建時,也就沒有對其進行修復過。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人民解放軍進駐保山城,龍泉門以裡的大片空閒地就成為部隊營房所在地。後來,駐保部隊因為軍事所需,就在營區周邊築起圍牆,並在龍泉門的舊址附近建起一道營房大門。

進入二十一世紀,駐保部隊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已由城內搬遷到城外,原來的部隊營區所在地成為房地產開發商建蓋的住宅小區。今天,這裡已尋不到古城門的任何蹤跡了。雖然如此,至今還有部分對保山古城情懷難以割捨的人們,經常到“龍泉門”的舊址上去憑弔、懷古。

安定門

永昌城的城牆從“龍泉門”往西順高聳的地勢延伸將近一華里的地方,在太保山南側半山腰的一個小山包上,又有一道永昌城的城門。對於這道城門,永昌民眾歷來稱它為“安定門”。其舊址在今天子元房地產開發的住宅區西南側,與太保山森林公園相連接一帶,只有八十歲以上的部分老保山還能講得出它具體的位置與大概模樣來。

據說,在胡淵擴建永昌磚城以前,當地被稱為蠻子的少數民族多次攻入永昌城內,就是以後來的安定門一帶為突破口,居高臨下攻進城。胡淵擴建永昌磚城的當時,從應天府(今江蘇南京一帶)及江南其他地方遷入永昌的大量漢族居民與當地世居的土著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還處在十分複雜和尖銳的情形之下。胡淵決定擴築永昌磚城時,就從永昌全城安全的戰略角度上考慮,特意在太保山西南半山腰的險要地段開了這道後來叫“安定門”的城門。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安定門

在這個小山包上,向下望去,能將大半個永昌城盡收眼底。同時,在這裡還能觀察得到南城牆以外的一切動靜與情況變化。另外,站在該城樓向上瞭望,太保山南部的情況也能一目瞭然。

這樣,派重兵在這道城門上把守起來,能達到“進能攻”與“退能守”的良好效果,是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在古代築造城防工程上運用得較好的典範。

“安定門”對整座永昌城的安定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胡淵對此門非常重視,永昌磚城擴建好以後,在命名城門名稱時,他就親自將這道城門取名為“安定門”。同時,胡淵還嚴格要求守城官兵們,此城門是戰備所用之門,平時千萬不能隨意打開,違者以軍法懲治。

“安定門”得名以後,就被永昌民眾世代傳叫著下來,名稱從沒有變更過,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城門倒塌毀壞還是叫“安定門”。今天,上了年紀的老保山還在念道著關於“安定門”的歇後語,叫做“太保山上的安定門——有備無患”。

永定門

“永定門”原名“永鎮門”,它是太保山(當時稱寨子山)與西邊寶蓋山相連山樑上的一道山門,其舊址在今天動物園北側的最高點西端上,只有部分八十歲以上的老保山還能講得出它的模樣和大體位置。

當年,胡淵擴建永昌磚城時,決定將整座太保山圍在城牆之內時,就聽取了永昌城內一位風水先生的指點:“太保山是一個金線吊葫蘆,它與西邊寶蓋山相連接的那道小山樑是葫蘆的把子,千萬不能把它堵死。一旦要用磚石在山樑上砌起城牆的話,就會把此山的龍脈和風水給割斷了,永昌城就會成為一座毫無活力的死城。”

胡淵為了避免風水先生所言情況的出現,在修築城牆時,就要求築城工匠們在太保山西端狹窄的山樑上留下一道既不挖鑿,也不用磚石支砌的門位,在上面建一道城門,沒有特殊情況不得關閉,儘量使太保山與西邊山上的風水相通,地脈流暢。磚城擴建好以後,胡淵就親自給太保山西邊這道城門取名為永鎮門,使整座永昌城的地脈風水讓這道城門給鎮住,讓整座城池隨時充滿活力與生機。

那個時候,由於永昌一帶地曠人稀,今天的太保山以西的山上森林茂密,老虎、豹子、老熊等野獸太多,隨時都會從不得關閉的“永鎮門”跑進太保山的密林中,再竄入永昌城內傷害人畜。這樣的事故多次發生以後,守護“永鎮門”的官兵為了不違反胡淵的規定,也不讓城內的居民遭災受苦,就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將“永鎮門”隨時打開,用柵欄將城門給擋住,使野獸不能進入太保山。這樣,永昌城就得以安定。時間一長,城內的居民就發現,“永鎮門”把守的好與不好,對永昌城居民的安定息息相關。於是,人們就把“永鎮門”改稱為“永定門”——永昌城居民得以安定的城門。

“永鎮門”改稱為“永定門”以後,永昌民眾就將兩個名稱同時並用著下來,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該城門消失時,還是兩個名稱同時傳叫著。

胡淵當年定下不得關閉“永鎮門”的規矩,但隨時又用柵欄擋攔著的這一情況,在永昌城延續了明、清兩個朝代的數百年時間,直到清朝後期才不用。如今,保山城鄉的老人們還在延用一句歇後語,叫做“太保山上的永定門——是開是關拿不真”就是從“永定門”很少關閉並隨時用柵欄擋住的這一典故而來。

仁壽門

“仁壽門”是永昌城八大城門中唯一尚存的一個城門洞,也是保山城現存最為古老的一道城門遺址。現在的人們所能見到的這個用城磚拱砌而成的“仁壽門”城門洞,是清咸豐四年(1854)重修永昌城時所建造,已經歷了一百五十多年的風雨滄桑與刀光劍影,見證了保山近、現代的戰亂和民族紛爭的歷史。相傳,明洪武十八年(1385),時任雲南前衛指揮使的李觀,在徹底平定了麓川思倫法的叛亂之後,率領軍隊和永昌民眾在永昌土城的舊址上改築永昌磚城的過程中的一天下午,身為指揮使的李觀微服私訪,到了築城工地上與一位參加築城的老者拉家常。李觀問這位年逾花甲的老者最大的心願是什麼,老農聽了李觀的問話之後,懇切地道出自己最大的心願並不是要有高牆城池,只希望能安享天年,莊稼有個好收成,並能過上太平日子就行了。李觀聽了老農對自己的回答之後,便深受感悟。當永昌磚城改築好以後,在命名永昌城西北城牆與西南城牆下兩道相對應的城門名稱時,李觀就以那位老農的心願為主題,將西北城牆上的城門取名為“仁壽門”,又把西南城牆上的城門取名為“年豐門”。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保山市檔案館收藏的仁壽門匾

“仁壽門”和“年豐門”得名之後,就被永昌民眾傳叫著下來。洪武二十八年(1395),時任永昌指揮使的胡淵,便在李觀改築的永昌磚城基礎上進行大規模地擴建,並仿當時的金陵城包鐘山的樣式,將城西的太保山圍於永昌城牆之內。胡淵在擴建永昌磚城的過程中,依然保留下李觀所築磚城的兩道城門,一道是西南城牆下的“年豐門”,另一道是西北城牆下的“仁壽門”。在重新命名城門名稱時,胡淵便順從民意,將西南城牆的“年豐門”改名為“龍泉門”。而西北城牆的“仁壽門”就沿用原名稱。在後來數百年的時間裡,“仁壽門”雖然經過多次的維修與重建,但名稱一直沒有變更過,今天還是稱做“仁壽門”。

永昌府城八大城門

仁壽門

二十世紀中後期,在保山城大拆古城牆和古城門的歲月裡,因為“仁壽門”所在的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對城區的交通無大礙,才得以倖存下來。如今廣大的保山民眾,不僅可以見得到“仁壽門”城門洞破舊不堪的容顏,還可以隨時到它的旁邊去憑弔與懷古;還可以看得到收藏於保山市檔案館的“仁壽門匾”。

小北門

“小北門”又名“通華門”。它是永昌城較為古老的一道城門,其舊址在今天八一路與玉泉路相交會處的南側。現在的保山城內,六十歲以上的老保山,還能講得出自己過去所見到過的小北門模樣和建築風格。

相傳,小北門是明洪武十八年(1385),雲南前衛指揮使李觀改築永昌磚城母城時建起的一道城門,算是當時永昌磚城的北城門。因為李觀改築永昌磚城時,在北城門以裡不遠的街邊,有一座十分講究的樓房,該樓名為“華榮樓”。從北城門入城不遠處,就到達華榮樓的腳下。北城門建好以後,在命名城門名稱時,人們就把這道城門取名為“通華門”——通往華榮樓的城門。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永昌指揮使胡淵擴建永昌磚城時,又在東邊新擴建的北城牆上建起了一道城門,因新建的“北城門”與原來的“通華門”相比較要大得多。當時,胡淵為了規範城門的名稱,將西邊北城牆上原有的“通華門”叫做“小北城門”,簡稱“小北門”。

“通華門”與“小北門”分別得名以後,就被永昌民眾同時並用傳叫著下來。在以後數百年的歲月裡,雖然該城門幾經毀壞與修復,但他的名稱始終沒有改變,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期該城門被拆除時,都還是“小北門”與“通華門”兩個名稱同時並用。

在今天的保山城裡,說到小北門的消失,是老保山非常痛心的一段往事。上世紀五十年代,部分幹部鼓勵城內居民及外來拾荒者去挖城牆土坯賣。數年以後,城牆土挖完了,又覺得留著城門妨礙城區交通,就將剩下的城門也拆除。1958年,保山城的“小北門”消失殆盡了。

大北門

“大北門”又名“拱北門”。它是胡淵擴建永昌磚城時,新建的一道永昌城門,其舊址在今天保山城的蘭城路與玉泉路相交會處的南側,多數上了年紀的老保山還能說得出它的具體位置與大概樣式。

相傳,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永昌指揮使胡淵擴建永昌磚城時,使城東邊的面積擴大了很多,原有的“通華門”已很不方便人們出城入城,就在新擴建的北城牆東段地勢較拱(保山方言,高的意思)的地段新建了一道北城門。因為東邊城牆新建的這道北城門與西邊城牆原有的北城門相比較起來要大得多,胡淵為了規範兩道北城門的名稱,就把東邊新建較大的北城門定名為“大北城門”,簡稱“大北門”,又叫“拱北門”。

“大北門”與“拱北門”相繼得名以後,就被永昌民眾世代傳叫著下來,並經歷了數百年的滄桑歲月與多次戰火洗禮,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的消失之時,都還是兩個名稱並用著。

上述八道城門便是保山古城歷史上有名的永昌八大城門的前世今生,今天的人們只能見得到唯一倖存的“仁壽門”了。永昌八大城門在保山城的歷史上曾經存在了五百多年的時間,它們見證和記載了保山悠久的歷史文化,是值得保山民眾永遠珍藏的一段美好記憶,希望今天的人們及子孫後代能夠記住它們。

注:檔案保存於保山市檔案館,參考文獻:民國時期的《保山縣誌稿》,蔣懷洲撰寫的《永昌八大城門》,館藏檔案。

收集整理 楊永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