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大學的博物館有啥可看?劍橋的菲茨威廉博物館顛覆你的想象

作為劍橋最重要的博物館,菲茨威廉博物館收藏了大量法國繪畫,這一篇就給大家做系統介紹(想看館藏其它國家繪畫的朋友請翻看我的上一篇文章)。很多人都知道法國是歐洲現代繪畫藝術的中心,但其實它也不乏古典藝術大師,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便是其中一位。普桑曾前往意大利學習工作,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和巴洛克藝術的海洋中浸淫多年,回到法國後成為路易十三(Louis XIII,1601-1643)的首席宮廷畫師。他將意大利巴洛克藝術的繪畫技藝引入法國,被譽為“法蘭西繪畫之父”。我們在蘇格蘭國家美術館曾看過他繪製的《七聖禮》,關於這個主題,普桑先後創作過兩次,蘇格蘭的那一套是後一次,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他在羅馬第一次創作這一主題中的一幅:《臨終塗油禮》,完成於1640年。

臨終塗油禮又稱終傅,是天主教的七聖事之一。主禮者為垂危病人施行的禮儀,由神父在病人身上抹聖油,唸經文,要病人懺悔以助其靈魂得救。畫面中最顯眼的是正在塗油的神父,旁邊是他的兩名助手,其中一名跪在地上捧著禱告文。病人的母親用手託著兒子的頭,他的妻子坐在腳旁早已泣不成聲。保姆抱著嬰兒在後面觀望,其他人多在為他祈禱。

從普桑、布歇,到塞尚、莫奈,這家校園博物館的法國藏畫太全面了

這幅《利百加與埃利澤在井邊》取自《聖經舊約》中的《創世紀》。埃利澤是亞伯拉罕最信任的僕人,年邁的亞伯拉罕希望在自己的故鄉為兒子以撒覓得一位賢妻,於是派他去尋找。當埃利澤和他的駝隊來到亞蘭拿哈林(亞伯拉罕出生地)郊外的一口井邊時,遇到一名年輕漂亮的姑娘。姑娘熱情地為遠道而來的陌生人和駝隊打水,既善良又能幹,被埃利澤一眼相中。這個姑娘就是後來嫁給以撒的利百加。畫面中穿綠衣粉裙的利百加正將一桶剛打上來的井水遞給穿黃袍的埃利澤。從這兩幅畫中可以感受到,普桑非常擅長群像的構圖,他的畫中總是充滿了各種造型的人物,但他又總能使畫面看起來佈局合理、緊湊有序。

從普桑、布歇,到塞尚、莫奈,這家校園博物館的法國藏畫太全面了

17世紀另一位長年在意大利學習工作的法國畫家是克勞德·洛蘭(Claude Lorrain,1600-1682),他喜歡從一個很遠的視角表現宗教和歷史題材中的大環境,而將人物畫得相對較小。在這幅《阿爾巴諾湖和岡道爾夫堡附近的田園風光》中,湖面、樹木和遠處的城堡佔了畫面的大部分,只在右下角繪製了幾個牧羊人。阿爾巴諾湖和岡道爾夫堡位於羅馬東南郊外,是羅馬教宗夏日避暑的地方。

從普桑、布歇,到塞尚、莫奈,這家校園博物館的法國藏畫太全面了

進入18世紀後,法國將巴洛克藝術發揚光大,變成帶有自己特色的洛可可風格,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弗朗索瓦·布歇(François Boucher,1703-1770)。布歇是18世紀法國最有名的畫家,曾任法國皇家美術學院院長、國王的首席宮廷畫家,幾乎就是洛可可風格的代名詞。他的畫多數都充滿香豔的色彩,這幅《朱庇特與卡利斯托》也不例外。羅馬神話中的朱庇特就是希臘神話中的天王宙斯,而卡利斯托則是月亮和狩獵女神狄安娜(希臘神話中的阿耳忒彌斯)的侍女。有一天朱庇特偶遇卡利斯托,生性好色的天王立馬迷上了這個年輕貌美的姑娘,但卡利斯托作為狄安娜的侍女,曾發誓要保持貞潔,對天王的約炮斷然拒絕。狡猾的朱庇特當然不會罷休,他轉天趁狄安娜不在將自己變成了狩獵女神的模樣,以女主人的身份誘姦了卡利斯托(汗,同性老闆難道就可以為所欲為嗎?)。畫面中身披紅袍的就是變身後的朱庇特,他痴情地盯著卡利斯托,而裸身的卡利斯托則一臉不情願地指著被丟在地上的箭簍,彷彿在說:“主人,您不是該去狩獵了嗎?”

從普桑、布歇,到塞尚、莫奈,這家校園博物館的法國藏畫太全面了

19世紀,巴黎成為歐洲藝術之都,一度不被看好的法國印象派卻引領了歐洲繪畫的潮流。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1903)是惟一一位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被藝術史學家稱為“印象派畫家中的院長”。這幅《製備乾草》繪製於1874年,也就是在官方美術沙龍落選的那批畫家自己搞“落選展”的那一年或者說“印象派”這個名字誕生的那一年。畢沙羅在這幅畫中用他粗獷的筆觸和清冷柔和的色調錶現出農村田野上製備乾草的場景。

從普桑、布歇,到塞尚、莫奈,這家校園博物館的法國藏畫太全面了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被尊為“現代藝術之父”,不僅因為他與畢沙羅他們一同創建了印象派,還因為他的繪畫對後來的野獸派和立體派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這幅《灌木》創作於1879年,那年他搬到巴黎郊外的梅倫小鎮居住,此為他在那裡繪製的一幅秋景。

從普桑、布歇,到塞尚、莫奈,這家校園博物館的法國藏畫太全面了

下面這幅風景畫繪製於20世紀初,地點和時間都很難確認。一開始人們以為它是1880年代的作品,但繪畫史學家們研究發現,此畫應用的重疊筆法(overlapping brushstrokes)是他在1900-1904年間汲取之前在水彩畫上使用此筆法的經驗才開始嘗試使用的。

從普桑、布歇,到塞尚、莫奈,這家校園博物館的法國藏畫太全面了

法國印象派畫家中最為我們所熟知的恐怕就是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了。“印象派”之名正是拜批評家對他的作品《印象·日出》的嘲諷之言所賜。在第一任妻子病逝後,莫奈於1883年搬到諾曼底大區的吉維尼小鎮生活,並結識了他後來的第二任妻子愛麗絲。這幅《春光》描繪的是1886年他自己的兒子讓與愛麗絲的女兒蘇珊娜在他家的果園裡休憩閒聊的場景。他在畫中採用的這種粉藍色調完美地詮釋了他“看上去像藍”的色彩理論,這種“印象色”技法也是被印象派普遍採用而飽受批評家質疑的方面。1877年一位批評家曾稱莫奈的這種粉藍“像一塊被蟲子咬過的洛克福奶酪”。

從普桑、布歇,到塞尚、莫奈,這家校園博物館的法國藏畫太全面了

這幅《貝勒島上的岩石》畫的是法國西海岸貝勒島靠近庫頓港的一處被稱為“獅子巖”的景觀,海水中有塊巨石酷似一頭正躍躍欲試地要跳上岸的雄獅。1886年秋,莫奈來到這片布列塔尼的“荒野海岸”,住在一處距離岸邊只有五百米的小村莊裡。他原本計劃在此度過一個十天的假期,結果卻一住就是十週。是岸邊的景色吸引了他,並促使他在此創作了39幅風景畫,此為其中之一。

從普桑、布歇,到塞尚、莫奈,這家校園博物館的法國藏畫太全面了

1890年代,莫奈開始創作一系列單一的不張揚的圖案,旨在表現它們在不同氣候、不同季節、不同光影效果下的形象。此係列表現的是畫家居住的吉維尼附近埃普特河畔的白楊樹,他一共畫了32幅《白楊》,全部採用不同尋常的方形畫布。類似的系列他還畫過十九幅《倫敦國會大廈》、二十多幅《乾草堆》和三十幾幅《魯昂教堂》等。

從普桑、布歇,到塞尚、莫奈,這家校園博物館的法國藏畫太全面了

印象主義在法國被不斷髮揚後很快產生出一個支派:新印象主義,這個流派的倡導者就是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與印象派一樣,新印象主義也十分注重畫面的光色效果,但他們試圖將感覺上的東西上升到理論,並嚴格按照色彩學理論嘗試用原色色點繪畫,讓觀眾在自己的視覺作用下達到自然調和的色彩效果,因此這一流派又被稱為“科學的印象主義”,而以莫奈為代表的印象主義並不反對色彩的混合使用,被稱為“浪漫的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的這種畫法給人一種古代鑲嵌畫的感覺,因為畫面由許多原色小點排列而成,又被稱為“點彩法”(pointillism)。這幅《聖文森特小徑》繪製於1884年,畫的是巴黎北部的蒙馬特地區,19世紀時那裡是藝術家們的聚集地。

從普桑、布歇,到塞尚、莫奈,這家校園博物館的法國藏畫太全面了

另一幅是修拉為準備他那幅最著名的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而繪製的習作。大碗島是巴黎附近奧尼埃的一個島上公園、巴黎市民的避暑聖地,修拉週末也常去那裡尋找靈感。1884年夏,修拉找到了靈感,他決定繪製一幅3米乘2米的巨幅畫作,就用他創造的點彩法。這幅畫總共花了他兩年的時間,為準備這幅鉅作前前後後繪製了六十多幅習作,我們眼前的這幅是習作中最大的三幅之一,其它大部分都保存在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

從普桑、布歇,到塞尚、莫奈,這家校園博物館的法國藏畫太全面了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完整稿最終於1886年完成並參加了最後一次印象派展覽,一經展出便引起轟動。畫面上雖有40人之多,但構圖和諧,如五線譜上律動的音符;色彩生動,黃綠為主的色調給人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技法純熟,上百萬個原色色點被精確地繪製在一起,讓觀眾用自己的眼睛完成其最後的融合。難怪畢沙羅讚歎其為“一幅讓人耳目一新的偉大之作。”此畫是修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現永久收藏於芝加哥藝術學院。

從普桑、布歇,到塞尚、莫奈,這家校園博物館的法國藏畫太全面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