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唐寧街10號迎新:他究竟是哪一個鮑里斯·約翰遜?

不修邊幅的形象、豐富靈活的表情、出其不意的作風……這是很多人對英國保守黨新任黨魁鮑里斯·約翰遜的印象。即將入主唐寧街10號的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世界之王”

約翰遜的父母是英國人,母親夏洛特是藝術家,父親斯坦利曾是保守黨政治家,曾在世界銀行和歐洲委員會任職。由於父親奔赴各地追求事業,約翰遜14歲以前一直在不停搬家。

家人朋友回憶說,約翰遜小時候因血統而受欺負,加之客居異鄉,他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並開始塑造一個古怪的英國人形象——看似不修邊幅、行動笨拙,實則隱藏著一顆專注於生存的細膩心靈。

約翰遜從小深信自己與眾不同,未來前程無限,立志成為“世界之王”。 當年的舍監說,儘管約翰遜平時大大咧咧,但他不是真的離經叛道,在重要關節點從不越雷池。

約翰遜的教育背景與英國前首相戴維·卡梅倫類似,畢業於知名貴族私立學校伊頓公學和高等學府牛津大學。作為一名古典文學學者,約翰遜的頭腦比一般政治家更為靈活,他對政治有著深刻的理解。

乍看之下,約翰遜似乎是一名“很英國”的政客,但他身上又不乏“國際”影子。他於1964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因而持有英美雙重國籍。不過,這一特殊身份令約翰遜頗為頭疼,他在2016年“脫美”。

他還有土耳其和俄羅斯血統,又在比利時上過學。在布魯塞爾就讀期間,約翰遜結識了他未來的(第二任)妻子瑪麗娜·惠勒。惠勒是英國記者查爾斯·惠勒的女兒,如今是一名成功的律師。

嶄露頭角

約翰遜的事業起步並不順利,從牛津畢業後,他獲得的第一份管理諮詢工作只做了一個星期。機緣巧合之下,他於1987年開始擔任《泰晤士報》記者,不久便因編造引語而被解僱。

幸運的是,《每日電訊報》看中了他,並委以重任——將其派駐布魯塞爾,負責報道歐盟事務。1999年,約翰遜出任《旁觀者》主編。不過,約翰遜後因被曝與一名《旁觀者》女性採編人員長期保持不正當關係,被解除以上職務。

在批評人士看來,約翰遜在擔任記者期間試圖“抓住每一個機會揭穿歐盟的真面目”,這助長了英國對歐盟的懷疑情緒,這種情緒在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期間爆發。

2001年6月,約翰遜當選議員,從嚴格意義上說,這是他真正步入政壇。此後,他經常作為嘉賓出現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節目《我有新聞告訴你嗎》中,向更廣泛的公眾展示他那種笨拙但卻雄辯的風格。

2005年,卡梅倫成為保守黨領袖後,約翰遜出任保守黨“影子內閣”教育大臣。2007年7月,約翰遜為準備參選倫敦市長而辭去教育大臣職務,同年9月由保守黨正式確認候選人資格。

2008年,約翰遜發起倫敦市長競選活動,並以驚人的勝利擊敗了工黨候選人肯·利文斯通。這被視為保守黨的重大突破,也幫助約翰遜成為具有跨黨派吸引力的候選人。

2008年至2016年,約翰遜擔任了兩屆倫敦市長。戴著頭盔騎自行車上下班,穿著西裝揹著雙肩包,一頭不羈金髮在風中飄蕩成為了他的標誌性“畫風”。

起起伏伏

2011年,約翰遜在接受BBC採訪時說,他在離任倫敦市長之後無意在政壇謀求重要職務。不過,沒多少人把這話當真。事實上,不少人認為,約翰遜在英國“脫歐”公投議題上的種種言行,暴露出他有更大的政治抱負。

2016年6月,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發起“脫歐”公投,約翰遜說這是“一輩子只此一回的機會,投下真能有帶來變化的一票”,這一表態引發空前關注,對英國“脫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事後,卡梅倫因誤判“脫歐”公投結果黯然離職,約翰遜入主唐寧街10號的美夢似乎近在眼前。誰知事態急轉,約翰遜的“隊友”邁克爾·戈夫臨陣“倒戈”,特雷莎·梅出任保守黨魁和首相後又出人意料地任命約翰遜擔任外交大臣。

2018年7月,約翰遜因與特雷莎·梅在“脫歐”問題上出現分歧而辭去外交大臣一職。此後,約翰遜進入了一段“蟄伏期”。隨著特雷莎·梅於2019年6月辭去黨魁,約翰遜趁勢崛起,在競選中一路過關斬將。

“約翰遜決定將自己的明星影響力,以及觸及政治光譜各階層選民的傑出能力用於英國‘脫歐’運動,這被其競選團隊視為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時刻。”BBC寫道。

“頭髮剪好了。玩笑停止了。亞歷山大·鮑里斯·德菲菲爾·約翰遜準備再次嘗試成為英國首相,這一次他是認真的。”《華爾街日報》寫道。在宣傳視頻中,約翰遜相對“正經”起來,與選民談論犯罪和“脫歐”等問題。傳記作者安德魯·吉姆森說:“他比以前更加小心謹慎了。”

祕密武器

看似不靠譜不著調,約翰遜憑何入主唐寧街10號?其實,相較於其他候選人,約翰遜在保守黨中的威信頗高,其號召選民的能力獲同僚肯定。

據報道,保守黨內多位溫和派議員形容他是“經受過考驗的勝者”,並有能力“激勵和重振保守黨”,擊退來自反對黨工黨領導人科爾賓和“脫歐黨”領導人法拉奇的挑戰。

《衛報》專欄作者西蒙·詹金斯稱,約翰遜可能是個無能的騙子,但魅力是他的祕密武器。舉個例子,2012年,作為市長的約翰遜為倫敦奧運會積極推廣城市形象,甚至親自上演空中索道特效,卻因技術故障卡在半空,雙手還揮動著兩面英國國旗,這番萌萌的活寶模樣讓人忍俊不禁。

有觀點認為,這一幕之所以如此令人難忘,或許因為它體現了約翰遜的很多特質。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恰如其分地總結道:“如果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政客被困在高空繩索上,那將是一場災難。對鮑里斯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勝利。”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英國政治和公共政策教授艾米·史密斯說:“(約翰遜)的成長環境相當優越,但這並不重要, ”“因為他是我們中的一員——他很有趣,他會犯錯,他會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或許是渾然天成,也可能是他故意為之。儘管表面是一幅大腹便便的喜感模樣,但約翰遜在私下裡據稱是一個更為嚴肅、無情的人。在他看似桀驁不馴的外表下,可能隱藏著超常智慧甚至深厚心機,也許是他深諳民眾心理,懂得投其所好。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政治學教授西蒙·格里菲思認為,約翰遜是一個很好的幕後能手,他很討人喜歡,擅於處理人際關係,已經確立黨內領跑者的地位,而這是他三四年前所沒有的。

不過,約翰遜也因先前的不當言論舉止遭受質疑。歷史學家馬克斯·黑斯廷斯曾表示,約翰遜為取悅聽眾什麼都敢說,“他會告訴‘泰坦尼克’號上的乘客救援人員馬上到”。

近年來,約翰遜還因發表被批評者稱為種族主義、性別歧視、恐伊斯蘭或三者兼而有之的言論,引發了相當多的爭議。他得罪的人比比皆是,包括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等。在“脫歐”公投宣傳活動中,約翰遜甚至拿歐盟與德國納粹頭目阿道夫·希特勒做對比。

極化效應

可見,約翰遜是一名備受爭議的人物,支持者贊他不加修飾、頭腦敏銳、性格幽默,但批評者稱他口無遮攔、莽撞衝動、誇誇其談,甚至有點危險。BBC稱,他是英國政壇上罕見的特色人物,常有各種反正統、破規矩的言行,花絮不斷。

正是這種爭議使他成為一個引發分裂的政治人物——有人喜歡,有人討厭。“他有一種兩極分化的效應,”英國伯明翰大學政治學和美國研究教授斯科特·盧卡斯說,“他可能是最受歡迎的政治家,但也是最不受歡迎的政治家之一。”

約翰遜還被貼上“英國特朗普”的標籤。他有一種特朗普式的能力,既能在爭議中游刃有餘,又能保持支持者的熱情,儘管他與特朗普的政治立場不盡相同。

謝菲爾德大學英國政治和公共政策教授艾米·史密斯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類似於特朗普的做法。兩位領導人都成功地讓人們相信,他們真正關心的是普通人的利益。”

不過,法國《世界報》上月發表的一篇社論,簡潔地對約翰遜出任首相表示:“不用,謝謝”,稱他的任命將相當於讓特朗普加入歐盟。

對很多人來說,約翰遜仍然是個謎,讓人難以捉摸。 “誰是真正的約翰遜? ”“哪個約翰遜在競選?”“鮑里斯·約翰遜是不可預測的,”英國肯特大學政治學教授理查德·惠特曼說。

也有觀點認為,約翰遜可能會從外界對他的低期望值中受益。無論如何,作為英國首相,約翰遜不能再做出一些他無法兌現的承諾,他需要對國家負責。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蘇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