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把“窮病”帶給孩子?生活中三點細節很明顯,別誤了孩子

《我不是藥神》中有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其實,窮沒有那麼可怕,可是滲入到骨子裡的窮,甚至把這種窮病帶給孩子,那才是真的可怕,看到下一代掙扎不出這個階層,當父母的才會真切地感受到絕望吧,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你有沒有把窮病帶給孩子,生活中的三個細節就能看出來。

你有沒有把“窮病”帶給孩子?生活中三點細節很明顯,別誤了孩子

路過消費不起的場所,總是誆騙孩子

記得跟朋友一家去逛街,手裡都領著孩子,朋友的孩子路過一家商店,門口陳列的玩具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孩子掙扎著往裡面去看看,朋友死活不進去,我勸她,不如進去看看,讓孩子們玩一會,可是朋友就是不肯,拉著孩子說,裡面一點都不好玩,東西都是騙人的,孩子非要摸摸玩具包裝盒,她就嚇唬孩子,這裡面有蟲蟲,摸了會被咬,手指就會嘩嘩地流血,孩子聽了不敢再進去,我們就走了。

這個朋友是出了名地會過日子,跟她出來玩的人都知道,她從來不去高消費的地方,哪怕只是進去逛逛,但是她就是不進去,買衣服先看標籤,價格合適再試穿,永遠保守地過日子,這種生活觀念可能沒什麼,有些人甚至覺得這是好品質,這點不可否認,但是為了不讓孩子多花錢,就人為地誆騙孩子,為孩子探索世界上設置各種不存在的障礙,是不是也會把這種思想帶給孩子,他長大後,也不敢嘗試超出界限的東西,這是不是非常可怕?

你有沒有把“窮病”帶給孩子?生活中三點細節很明顯,別誤了孩子

我們經常評價某個人,看起來不大氣,畏手畏腳,身上總有種“犯怵”的感覺,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展現出一種害怕和不自信的樣子,因為窮,限制了孩子的思想,限制了孩子探索的腳步,窮不可怕,低消費更不是缺點,但是把窮病帶給孩子,可能就是一種可怕的傳承。

總是對孩子說物價有多貴

我們中的大部分人,依然說自己是個窮人,窮與不窮,是各人體驗,可能有的人有房有車,但依然說自己很窮,可能有人只是溫飽,卻說自己不窮,這層先拋去不說,有的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說這個東西有多貴,那個東西有多貴,不停地比較來比較去,直到孩子自己說,媽媽,我不買這個玩具了,太貴了。

在某個綜藝頻道中,主持人吳昕是所有主持人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吧?她有一種不自信的氣場,不敢說話,不敢表達自己,在主持臺上永遠當綠葉,她曾經說過,自己過過每個月只有1500塊工資的日子,連飯都吃不飽,這種生活的潛意識,讓人慢慢地感到自卑,包裹著自己過日子,如果父母讓孩子有這種感覺,其實已經把窮病傳染給了孩子,不管他以後是不是富有,不自信是深入內心的,何時能夠變得自信,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你有沒有把“窮病”帶給孩子?生活中三點細節很明顯,別誤了孩子

從不讓孩子接觸錢

在網上看到一個孩子把壓歲錢自己管理,用來創業,得到的錢入股爸爸的公司,每年得到分紅,很多網友大讚這種行為,說孩子從小有理財意識,將來肯定有出息,可是也有的網友說,這麼小的孩子就接觸錢,以後就管不了了。所以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壓歲錢收起來,用“代替管理”的名義,從不讓孩子接觸錢,這無形中讓孩子多了對錢的渴望,我身邊的幾個例子就說明一切。

朋友小A從小沒接觸過錢,父母總是把親戚家孩子的衣服拿給她穿,她現在不會搭配服裝,有了錢也買不來衣服,把錢攥在手裡都出汗了,也捨不得花出去。親戚小C,父母從小對他要求嚴格,生活費和零花錢都是丁卯算計,他如今工作了,工資不低,但是卻存不下錢,經常性地買買買,父母責怪,但是他說忍不住,有了錢就花,覺得花錢就是爽。

誠然,我們不能讓孩子做金錢的奴隸,凡事要量力而行,但是我們要在有限的範圍內,告訴孩子,東西的價值在什麼地方,眼界應該放在哪裡,如果周杰倫的媽媽因為生活窘困,不讓兒子接觸鋼琴,可能世界上就少了一個巨星,窮不可怕,可怕的是遺傳到骨子裡的窮病,不是有句話嗎?如果你年輕時在巴黎待過一段時間,那麼巴黎會跟隨你一生。

你有沒有把“窮病”帶給孩子?生活中三點細節很明顯,別誤了孩子

有窮病的孩子,可能就是那種不大氣,畏首畏尾,不自信的孩子吧富養不是“不管好壞,只是拼命砸錢”,也不是“勒緊褲腰帶,給孩子買買買”,小孩子未必真的懂得價格的含義,但是他們一定享受過自己的願望被滿足的感覺,如何對待“窮和富”,不光是行為上,還是思想上,可能父母真的是任重道遠。

寫在最後:

窮病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思想和意識,但絕對沒有鄙視貧窮的意思,窮病和窮是兩個概念,我們可以窮,但不提倡傳承這種窮思想給孩子,您說對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